据《汉书》记载,105年(东汉元兴元年)宦官蔡伦在谷城(今阳谷城)传授造纸技术,后人称其纸为“蔡侯纸”、“谷纸”。此后,境内就有了表纸、火纸、土纸、毛头纸的流行。素有“纸乡”之称的阳谷城北鲁庄村一带祖祖辈辈、家家户户以抄纸为业。至今,这里仍沿用蔡伦的传统工艺抄纸,“蔡伦井”及千余年前造纸用的古碾、古盘亦保存完好无损。这里的纸工们至今尊奉蔡伦为祖师。自古以来,每年的夏历三月十七日(蔡伦诞辰)和十月初十日(蔡伦卒日),鲁庄一带的纸工们全部停业欢聚一堂,杀猪宰羊,叩头祭奠,搭台唱戏,隆重纪念。1985年建修蔡伦坊、雕塑蔡伦像,原轻工部副部长王毅之等专程前来参加揭幕仪式。1986年农历三月十七日,轻工部及山东省有关部门负责人与鲁庄一带纸工一起举行了隆重的纪念活动。1987年的这一天,中国造纸学会、山东省造纸学会50余名理事、造纸工程师和专家在阳谷召开了纪念蔡伦诞辰1942周年万人大会。
明清之际,境内造纸业发展迅速,各县均有大小抄纸作坊10余家,主要生产表纸、火纸、毛头纸、卷炮纸、文化土纸等,始产于1875年(清光绪元年)的大草纸尤为盛行。其中较粗糙者俗称“烧纸”,以供敬神祭奠焚烧;较精细者俗称“火纸”或“火煤纸”,以供引燃炉灶或烟草;草纸又是最原始的卫生纸,为妇女的必备之物。至民国后,纸的质量不断提高,作坊、品种不断增加,产有印刷纸、梅红纸、五色纸、呈文纸、小麻纸、仿高纸、毛边纸等。抗日战争时期,阳谷县鲁庄村生产的纸张大部远运冀南及太行山解放区。1945~1949年,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在鲁庄村专设造纸机构,组织鲁庄及其周围的刘园、孙庄、高庄等村庄,以麻和纸边为主要原料,手工生产呈文纸、小麻纸和草纸(又称毛头纸),供边区各县印刷公文、报纸、纸币、地契及抗日中小学课本。此外,阳谷县的芦家村,聊城县的谭庄、刘海子、蒋官屯、小郑庄等地的抄纸业,也享有较高的名气。至1946年,全区的造纸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仅聊城县就有10余家抄纸作坊,主要产品有草纸、毛头纸、卷炮纸等。
建国后,全区的造纸业开启了新的局面。1952年,阳谷鲁庄村成立了造纸合作社,日产土纸25公斤。1955年,该村又与附近村庄的抄纸户联合成立手工联社,即纸业社,有职工300人;1957年产量达100吨,产值9万元。1958年,鲁庄纸业社在阳谷县城投资建成阳谷造纸厂,至次年底,拥有1092纸机、手摇切纸机各1台、台式蒸汽机5台,年产量达146吨,产值61万元,实现利润5.5万元。1960年3月,阳谷造纸厂始用麦草制浆生产包装纸,开创全区以草代木生产机制纸的先河,当年上交利润5.1万元。到1962年,该厂已实现机械化生产。1976年,该厂由碱法制浆改为钱法制浆获得成功;1982年,研制用全棉杆采用亚铵法生产牛皮包装板纸;1984年2月,试制成功,质量达到国家特号牛皮包装板纸的标准;1985年10月通过省级鉴定,形成了全国第一条年产5000吨棉杆牛皮箱板纸生产线,从而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日报》、《农民日报》等先后给予报道,且将这一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该产品表面平整光滑,厚薄均匀,抗拉力强,抗压挺力大,板面浆色一致,有良好的适印性,济南、青岛、济宁、潍坊及河北、河南、湖南、湖北、广州等省市广泛使用。1987年,该厂已形成万吨生产能力,产量达7226吨,产值794万元,实现利税141万元,跨入中型企业行列。至1990年,有板纸、棉杆高强瓦楞原纸、凸版印刷纸、防潮原纸等主要产品,产量达8485吨,完成产值2147万元,实现利税102.4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890人,固定资产原值4861万元,产纸16966吨,完成产值3201万元,实现利税423万元。
60克单面胶牌纸是聊城造纸厂以麦草为原料生产的老产品,白度高,拉力强,变形小,光滑洁净,质地细腻,着色牢固,适印性强,广泛应用于印刷各种彩色画报、年画及各种商标、香烟包装盒等。1980年在全省同类产品评比中评为一类产品,1981年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40克、30克有光纸的白度、匀度、施胶度等外观、物理指标,均达到或超过部颁标准。此外,该厂生产的凸版纸、打字纸、卫生纸、书皮纸、包装纸等10余种品种,先后销往山东、山西、河北、河南、广东、广西、江西、湖北、湖南、天津、上海、北京等十多个省、市,均享有较高的声誉。1986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021万元,产量达到7109吨,获利税135.8万元,其中利润30.7万元,产值、产量分别为1978年的172.17%和162.4%。1990年,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产纸10244吨,较上年提高32.8%,首次突破万吨大关;完成工业总产值1669万元,销售收入2315.6万元,实现利税425.3万元,其中利润187.4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1130人,固定资产原值5705万元,产纸28065吨,完成产值10017万元,实现利税5316万元。
28克白色打字纸由在平造纸厂生产,1985年获全省同类产品第二名。1989年,该厂所产30克有光纸被评为山东省优质产品,畅销安徽、河北、黑龙江等省市,仅济南市即有长期用户50家之多。其它主要产品凸牌印刷纸、胶印书刊纸、书写纸、书皮纸、包装纸、卫生纸等6个系列17个品种,在省、地多次评比中,均名列前茅。该厂1958年始建,1968年复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发生了巨大变化,生产能力从1980年的1070吨发展到1990年的12000吨,并形成万吨草浆制浆能力,经济效益迅速提高。1985年实现利税过百万大关;1989年完成产值1005万元,实现利税523.6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1990年,在市场疲软的形势下,仍完成产量8000吨、产值1202万元,实现利税453.5万元。1985〜1990年,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均居全区同行业之首。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2350人,固定资产原值14679万元,产纸62406吨,完成产值20406万元,实现利税6555万
元。
全国最早开发利用棉杆资源、以草代木发展造纸生产的厂家之一临清造纸厂,自1967年建成正式投产后,先后用碱法生产棉杆皮纸袋纸、全棉杆仿纸袋纸、全棉杆条纹包装纸及以麦草为原料生产有光纸、书写纸、凸牌印刷纸等十几个品种。1984年,研制用亚铵法全棉杆生产高强瓦楞原纸获得成功,1986年,全国第一条年产3000吨亚铵棉杆高强瓦楞原纸生产线建成,产品系国内外紧缺的包装纸板,其紧密度、耐破度、断裂长、环压强度等主要技术指标均达到或超过省协议标准要求,其中环压强度超过澳大利亚、美国同类产品,从而使其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1987年,经济效益跃居全区5大纸厂之首位,生产纸、纸板6660吨,完成总产值895万元,实现利税127.7万元,其中利润27.4万元。至1990年,产量10225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515万元,完成利税168.1万元,生产能力达1.9万吨。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2256人,固定资产原值10779万元,产纸52108吨,完成产值21500万元,实现利税10337万元。
高唐造纸厂自1978年10月投产以来,先后生产不同克重的有光纸、书写纸、包装纸、瓦楞原纸、凸版纸等。1983、1984年生产的瓦楞原纸曾销往香港;有光纸、书写纸、凸版纸曾销至北京、上海、南京、杭州、济南等省市。1988年,新上1092型卫生纸设备1台,年产卫生纸360吨,具有高、中、低3个档次。1990年,生产的“伴侣”、“柏姿”牌中档卫生纸岀口到新加坡和台湾地区。是年底,全厂固定资产原值达470万元,年产量2003吨,实现产值288万元,销售收入412.6万元。1996年,该厂共有职工1628人,固定资产原值10360万元,产纸22348吨,完成产值8490万元,实现利税2396万元。
1942、1958年莘县先后建过造纸厂,产品为黄色粉纸和火纸等。1987年6月开始筹建莘县造纸厂,占地140亩,设计能力年产文化用纸1万吨,一期工程于1989年上半年完成,下半年至1990年试产,当年实现产值159万元。至1993年,共有职工328人,固定资产原值2390万元,产纸2615吨,完成产值894万元。次年被广州甲一公司租赁。
造纸工业是全区一轻系统6大行业的主要行业之一。1985年,拥有固定资产原值1570万元,完成主要产品产量20242.17吨,完成产值2633万元,约占全区一轻工业总产值的20.5%,实现利税416.7万元,约占全区一轻工业利税总额和14.4%。至1990年,固定资产原值达7223万元,完成产值达13228万元,产量40058吨,实现利税1150.2万元,产值、利税分别约占全区一轻工业产值、利税总额的35.87%和25.3%。1994年, 完成工业总产值27907万元,实现利税3225万元,分别占一轻系统的47%和35%。1996年,全区一轻系统有造纸企业5家,共有职工7932人,固定资产原值46384万元;生产纸共168035吨,完成产值63614万元,实现利税25207万元,产值、利税分别占全区一轻工业产值、利税总额的58.6%和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