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抗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9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抗旱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2
页码: 203-204
摘要: 1986年11月至次年4月,聊城全区持续干旱,平均降雨量25毫米。1987年7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为52.6毫米,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25.5毫米,比常年同期分别少70%、50%。内河断流干涸,地下水位比常年下降1〜3米。因干旱12142眼机井抽不岀水,65处扬水站无水可提,位山灌区的东西沉沙池、东西引水渠及一、二、三干渠虽在上年秋、冬进行清淤整修,但因黄河上游来水量少,流量仅70〜80立方米每秒,比常年同期少50%。而位山闸引水很少。全区受旱面积800万亩,其中重旱447.23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共抽调0.7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指导抗旱,参加抗旱的劳力达140万人,启动机井3.61万眼、扬水站90处、灌溉器械6.8万台,年提水量18.25亿立方米,其中引用黄河水量10.2亿立方米,引用内河水1.85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6.2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90万亩、2537万亩次,比1986年多浇灌40万亩、37万亩次,使受旱成灾面积减少到220.2万亩。
关键词: 抗旱 旱灾

内容

第一节抗旱
  1949年,全区仅有机井1眼,砖水井1.71万眼、水车44部,井灌面积12.49万亩。建国后的50〜60年代,在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打井抗旱,建设旱涝保收农田,遇到旱情井河并用,开闸引用河水,使用水车、辘轳、水筒等提水工具提取地下水抗旱保苗。70~80年代,随着引黄、引河灌溉工程体系的完善和井灌工程的配套发展,抗御旱灾的能力不断提高。1970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358.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1980年,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759.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其中井(机电井)灌面积422.81万亩,引黄灌溉面积159.33万亩,引河灌溉面积149.82万亩,其它灌溉7.12万亩。1990年,全区有引黄、引河灌区12处,机电排灌站363处,机电井72888眼,排灌机械19.53万台、173.1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719.9万亩,农村人均占有1.5亩。1995年,全区有引黄、引河灌区15处,机电排灌站8处,机电井87887眼,配套机电井85971眼,机电排灌面积716.28万亩。1996年,全区有万亩以上灌区83处,扬水站384处,机电井94616眼,配套机电井93028眼,有效灌溉面积772.46万亩。
  建国后,区内多次发生旱灾。灾害岀现后,地委、行署带领全区人民群众,全力抗旱,顽强奋战,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
  1986年,全区年降雨量385毫米,比常年平均雨量少74%,春、夏、秋连旱,内河干涸,地下水降至离地面8米以下,多数机井抽不出水,全区受旱面积715.4万亩,其中重旱435万亩。在此严重干旱情况下,全区人民积极投入抗旱斗争,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除留1名负责人主持日常工作外,均下基层抓点,并组织0.2万多名干部下乡包乡、村,发动群众,集中一切水源、水具抗旱抢种、保苗。同时,地、县市成立调水领导小组,尽最大努力开辟调节水源,昼夜突击抢浇,全区投入抗旱劳力66.8万人,启动灌溉器械11.1万台、机井3.5万眼、扬水站(点)679处,提引水量20亿立方米,其中引用黄河水13亿立方米,其它河水1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6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50万亩、2500万亩次,其中春灌面积1640万亩次,夏灌面积460万亩次,秋播造墉面积400万亩次,使受旱成灾面积降低到108.69万亩。大旱年夺得好收成,全区粮食平均亩产496公斤、棉花亩产46公斤, 分别比1985年增长19.7%和1.9%。
  1986年11月至次年4月,全区持续干旱,平均降雨量25毫米。1987年7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为52.6毫米,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25.5毫米,比常年同期分别少70%、50%。内河断流干涸,地下水位比常年下降1〜3米。因干旱12142眼机井抽不岀水,65处扬水站无水可提,位山灌区的东西沉沙池、东西引水渠及一、二、三干渠虽在上年秋、冬进行清淤整修,但因黄河上游来水量少,流量仅70〜80立方米每秒,比常年同期少50%。而位山闸引水很少。全区受旱面积800万亩,其中重旱447.23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共抽调0.7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指导抗旱,参加抗旱的劳力达140万人,启动机井3.61万眼、扬水站90处、灌溉器械6.8万台,年提水量18.25亿立方米,其中引用黄河水量10.2亿立方米,引用内河水1.85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6.2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90万亩、2537万亩次,比1986年多浇灌40万亩、37万亩次,使受旱成灾面积减少到220.2万亩。
  1989年,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82.4毫米,比常年少73%。春旱、夏旱、秋旱相连,有40条河流干涸,170处扬水站无水可提,6090眼机井抽不出水,受旱面积850万亩,其中重旱47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75%。为战胜干旱,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抽调0.7万多名干部深入基层,组织劳力140万人抢修引水沟渠2394条、桥涵闸560座、扬水站52处、新打机井0.43万眼、修复机井0.4万眼、配套机井0.39万眼,地、县市农机、商业、供销、物资、电业等部门均采取多种措施,支援抗旱斗争。全区投入抗旱的劳力80多万人,启用机井5万眼,扬水站150处,灌溉器械7万台,汽车、拖拉机800多部,土井和手压井0.2万多眼,共提引水27.6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20.9亿立方米,引内河水1.9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4.8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94万亩、2940万亩次,其中春浇小麦1245万亩次,春播造墙及夏季保苗501万亩次,夏播造墙及夏季保苗636万亩次,秋种造墙及冬灌保苗558万亩次。全年虽有213万亩庄稼因旱减产,但全区粮食总产仍达251.22万吨,棉花总产24.7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28.97万吨、2108吨。
  1992年,全区遇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全年平均降水量325毫米,比常年偏少280毫米。1〜7月上旬,全区平均降水量81毫米,比常年偏少61%。金堤河、卫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干涸断流,黄河几次断流,春旱连夏旱,春季最大受旱面积627万亩,重旱200万亩,旱死麦苗1万亩;夏旱面积800万亩,重旱面积480万亩,80万亩夏作物未能适时播种,50万亩农作物旱死,有100多万人吃水发生困难。秋季降雨仍偏少,全区农田受旱面积360万亩。冬季,由于雨雪稀少,底墙不足,仍有100万亩麦田受旱。面对严重干旱,全区上下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抗旱夺丰收,全区投入抗旱劳力最多时达140万人,利用机井6.25万眼,抢打手压井、“梅花井”等近4万眼,提引地上水、地下水33.9亿立方米,抗旱排灌810万亩3029万亩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旱灾损失。
  1994年,春、夏、秋季发生大面积干旱,全区最大受旱面积727.9万亩,重旱340万亩,有84.6万人18.2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有72万亩农田因干旱未能适时播种,10万亩农作物因干旱绝产。特别是5月24日至6月23日,正值夏播和春季作物生长大量需水期,气温高、失墙快,一个月时间全区平均降雨量仅6毫米,比历年同期少87%。卫运河、金堤河、马颊河、徒骇河相继断流,黄河无水可引,地下水最大埋深19.6米,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5%。为战胜干旱,全区投入抗旱劳力111.11万人,利用机井56450眼、扬水站122处、机械20.47万台,提引水量21.67亿立方米,其中引黄13.3715亿立方米,引金、引卫和提取徒骇、马颊河水3.3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5亿立方米;抗旱实灌760.8万亩,2696.05万亩次。通过抗旱多产粮食69.968万吨,挽回经济损失6.095亿元。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