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抗旱防汛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92
颗粒名称: 第五章 抗旱防汛
分类号: P426.616
页数: 7
页码: 203-209
摘要: 有史以来,菏泽境内旱涝洪灾频繁,历代官府抗灾乏力。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防治旱涝灾害,每年汛期地、县、区乡成立防汛指挥机构,至60年代改为抗旱防汛指挥部,始终贯彻实施抗旱防汛的决策和措施,实行旱涝洪兼治,并且取得很大成就。
关键词: 抗旱 防汛

内容

第五章 抗旱防汛
  有史以来,境内旱涝洪灾频繁,历代官府抗灾乏力。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防治旱涝灾害,每年汛期地、县、区乡成立防汛指挥机构,至60年代改为抗旱防汛指挥部,始终贯彻实施抗旱防汛的决策和措施,实行旱涝洪兼治,并且取得很大成就。
  第一节抗旱
  1949年,全区仅有机井1眼,砖水井1.71万眼、水车44部,井灌面积12.49万亩。建国后的50〜60年代,在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打井抗旱,建设旱涝保收农田,遇到旱情井河并用,开闸引用河水,使用水车、辘轳、水筒等提水工具提取地下水抗旱保苗。70~80年代,随着引黄、引河灌溉工程体系的完善和井灌工程的配套发展,抗御旱灾的能力不断提高。1970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358.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1980年,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759.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其中井(机电井)灌面积422.81万亩,引黄灌溉面积159.33万亩,引河灌溉面积149.82万亩,其它灌溉7.12万亩。1990年,全区有引黄、引河灌区12处,机电排灌站363处,机电井72888眼,排灌机械19.53万台、173.1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719.9万亩,农村人均占有1.5亩。1995年,全区有引黄、引河灌区15处,机电排灌站8处,机电井87887眼,配套机电井85971眼,机电排灌面积716.28万亩。1996年,全区有万亩以上灌区83处,扬水站384处,机电井94616眼,配套机电井93028眼,有效灌溉面积772.46万亩。
  建国后,区内多次发生旱灾。灾害岀现后,地委、行署带领全区人民群众,全力抗旱,顽强奋战,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
  1986年,全区年降雨量385毫米,比常年平均雨量少74%,春、夏、秋连旱,内河干涸,地下水降至离地面8米以下,多数机井抽不出水,全区受旱面积715.4万亩,其中重旱435万亩。在此严重干旱情况下,全区人民积极投入抗旱斗争,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除留1名负责人主持日常工作外,均下基层抓点,并组织0.2万多名干部下乡包乡、村,发动群众,集中一切水源、水具抗旱抢种、保苗。同时,地、县市成立调水领导小组,尽最大努力开辟调节水源,昼夜突击抢浇,全区投入抗旱劳力66.8万人,启动灌溉器械11.1万台、机井3.5万眼、扬水站(点)679处,提引水量20亿立方米,其中引用黄河水13亿立方米,其它河水1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6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50万亩、2500万亩次,其中春灌面积1640万亩次,夏灌面积460万亩次,秋播造墉面积400万亩次,使受旱成灾面积降低到108.69万亩。大旱年夺得好收成,全区粮食平均亩产496公斤、棉花亩产46公斤, 分别比1985年增长19.7%和1.9%。
  1986年11月至次年4月,全区持续干旱,平均降雨量25毫米。1987年7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为52.6毫米,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25.5毫米,比常年同期分别少70%、50%。内河断流干涸,地下水位比常年下降1〜3米。因干旱12142眼机井抽不岀水,65处扬水站无水可提,位山灌区的东西沉沙池、东西引水渠及一、二、三干渠虽在上年秋、冬进行清淤整修,但因黄河上游来水量少,流量仅70〜80立方米每秒,比常年同期少50%。而位山闸引水很少。全区受旱面积800万亩,其中重旱447.23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共抽调0.7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指导抗旱,参加抗旱的劳力达140万人,启动机井3.61万眼、扬水站90处、灌溉器械6.8万台,年提水量18.25亿立方米,其中引用黄河水量10.2亿立方米,引用内河水1.85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6.2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90万亩、2537万亩次,比1986年多浇灌40万亩、37万亩次,使受旱成灾面积减少到220.2万亩。
  1989年,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82.4毫米,比常年少73%。春旱、夏旱、秋旱相连,有40条河流干涸,170处扬水站无水可提,6090眼机井抽不出水,受旱面积850万亩,其中重旱47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75%。为战胜干旱,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抽调0.7万多名干部深入基层,组织劳力140万人抢修引水沟渠2394条、桥涵闸560座、扬水站52处、新打机井0.43万眼、修复机井0.4万眼、配套机井0.39万眼,地、县市农机、商业、供销、物资、电业等部门均采取多种措施,支援抗旱斗争。全区投入抗旱的劳力80多万人,启用机井5万眼,扬水站150处,灌溉器械7万台,汽车、拖拉机800多部,土井和手压井0.2万多眼,共提引水27.6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20.9亿立方米,引内河水1.9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4.8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94万亩、2940万亩次,其中春浇小麦1245万亩次,春播造墙及夏季保苗501万亩次,夏播造墙及夏季保苗636万亩次,秋种造墙及冬灌保苗558万亩次。全年虽有213万亩庄稼因旱减产,但全区粮食总产仍达251.22万吨,棉花总产24.7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28.97万吨、2108吨。
  1992年,全区遇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全年平均降水量325毫米,比常年偏少280毫米。1〜7月上旬,全区平均降水量81毫米,比常年偏少61%。金堤河、卫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干涸断流,黄河几次断流,春旱连夏旱,春季最大受旱面积627万亩,重旱200万亩,旱死麦苗1万亩;夏旱面积800万亩,重旱面积480万亩,80万亩夏作物未能适时播种,50万亩农作物旱死,有100多万人吃水发生困难。秋季降雨仍偏少,全区农田受旱面积360万亩。冬季,由于雨雪稀少,底墙不足,仍有100万亩麦田受旱。面对严重干旱,全区上下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抗旱夺丰收,全区投入抗旱劳力最多时达140万人,利用机井6.25万眼,抢打手压井、“梅花井”等近4万眼,提引地上水、地下水33.9亿立方米,抗旱排灌810万亩3029万亩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旱灾损失。
  1994年,春、夏、秋季发生大面积干旱,全区最大受旱面积727.9万亩,重旱340万亩,有84.6万人18.2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有72万亩农田因干旱未能适时播种,10万亩农作物因干旱绝产。特别是5月24日至6月23日,正值夏播和春季作物生长大量需水期,气温高、失墙快,一个月时间全区平均降雨量仅6毫米,比历年同期少87%。卫运河、金堤河、马颊河、徒骇河相继断流,黄河无水可引,地下水最大埋深19.6米,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5%。为战胜干旱,全区投入抗旱劳力111.11万人,利用机井56450眼、扬水站122处、机械20.47万台,提引水量21.67亿立方米,其中引黄13.3715亿立方米,引金、引卫和提取徒骇、马颊河水3.3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5亿立方米;抗旱实灌760.8万亩,2696.05万亩次。通过抗旱多产粮食69.968万吨,挽回经济损失6.095亿元。
  第二节防汛
  组织领导建国后的每年汛期,地、县、区、乡都成立防汛指挥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防汛工作。地区防汛指挥部由地委、行署、军分区领导人分别任政委、指挥和副指挥,水利、交通、财贸、公安、邮电、粮食、气象、黄河河务局、卫运河河务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的办公室及黄河防汛办公室、卫运河防汛办公室和城市防汛办公室,由地区水利局、黄河河务局、卫运河河务处负责人分别兼任主任,负责黄河、卫运河及内河、城市防汛工作。入汛前,层层进行思想发动、组织队伍、准备物资、整修工程及制订防守方案等,确保安全渡汛。
  黄河、卫运河防汛队伍,按照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与军民联防的原则进行组织。群众防汛队伍一般以沿河县市、乡镇为主,根据堤线防守任务和距离堤防远近情况,划分一、二、三线,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逐级建立防汛组织及群众防汛队伍。防汛队伍分为基干班、抢险队、预备队等,实行分段防守责任制。基干班每班12〜13人,以民兵为基础,以党团员为骨干,吸收有防汛经验的农民参加,为防守、巡查责任堤段的主力。抢险队分专业抢险队和群众抢险队,专业抢险队由河段(处)职工和部分汛期常备民工组成,主要负责险工段的防护和重大险情抢护。群众抢险队由沿河乡镇统一组织,进行技术训练,准备抢险工具,为紧急防守、抢险的机动力量。防汛预备队由三线防汛民工组成,做好运输工具及其它物料的准备,作为出现大洪水或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后备力量。人民解放军地方部队,每年汛期均为防汛抢险的重要突击力量。
  防汛物资
  历年防汛所需器材物料,均采取国家、社团、群众三结合的方法筹备。石料、麻袋、麻绳、木桩、燃料、照明器具、运输工具的常备器材物料由国家投资,河务部门按计划数量筹备,分点集中储存和保管。不易长期储存的物资,如草席、提灯、电石、雨具、汽油、煤油、煤炭等,由商业、供销等部门储备。汛期使用由防汛机关付款,汛后不需按规定支付保管费,由储存单位处理。防汛需用的秸、柳、苇等大宗软料,汛前登记号料,挂牌划价,落实到户,按照“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原则进行筹备。1976〜1985年间,黄河防汛按照一、二、三方案规定储备石料1.44〜8.20万立方米,麻袋3.2~21万条,铅丝9.5~40吨,电石0.76-1.77万公斤,运输车辆100余部,软秸、柳、苇600-4100吨。
  历年汛前,各级防汛指挥部分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由领导亲自带领,普遍检查所辖段内河势、工情,抢修应急,消灭各种隐患与险点,落实渡汛措施,同时,组织群众疏浚开挖各级河沟,做到排水畅通。
  抗洪排涝
  建国后,区内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灾害发生后,人民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取得了抗洪排涝斗争的胜利。
  1949年大汛期,黄河先后发生7次洪水,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伏汛4次,历时61天;秋汛3次,历时48天。9月14日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12300立方米每秒,艾山站高洪峰水位40.67米(流量约8000立方米每秒),临河民塘漫溢溃决或冲开进水,大堤全线靠水。大堤普遍越滩1米,个别地方0.2〜0.3米。险工坝岸高出水面一般为0.5〜0.7米,部分堤岸没入水下,洪水迫岸冲堤。在此紧急关头,沿河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斗争,聊城专署及东阿县委、县政府的50多名领导干部赶赴第一线,先后调集东阿、阳谷两县5个区的0.5万多名防汛队伍、40多名区级干部参加抗洪抢险。历经40多个昼夜的防守抢护,先后抢修两县间高度不足的堤段子捻0.94万米和堤段后俄260米,并对位山、范坡、南桥、殷庄、旧城、井圈等10处险口坝岸所发生的蛰陷、坍塌、墩蛰等险情分别采取抛石、抛枕、搂厢等措施进行抢修,确保了堤防安全。此次抗洪抢险,共搬运土方2.39万立方米、石料2480立方米、麻袋331条、木桩2990根、秸柳软料1540吨。
  1956年汛期,卫运河及徒骇、马颊河相继涨水,部分县市涝洼地积水成涝。自6月29日至8月初,卫运河连续岀现3次洪峰,均接近堤防保证水位。在此紧急关头,地委、专署及沿河各县党委、政府负责人带领385名干部和12万名民工,昼夜连续奋战,抢修长38.9公里沿河堤防上的子堰(高1.5米,底宽2.5米,顶宽1米)。地委第一书记张新村、第二书记朱永顺、专员赵新亭及沿河各县市党政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抗洪斗争,并采取分洪措施(分别在升斗铺、临清头闸口和四女寺新旧两个分洪口门分洪),使第3次洪峰安全渡过。8月3日卫运河上游降暴雨,8月6日南陶秤钩湾站岀现第4次洪峰,流量198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43.95米,超过保证水位。7日临清站最大洪峰流量111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36.72米,超过保证水位0.78米,下游四女寺以上均超过保证水位。由于此次洪峰来势猛、流量大,6〜7日间,南陶大桥两端被冲垮3孔,卫运河南陶至临清段相继决口36处,冠县薛圈左堤溃决,口门长达130米,平地漫流水深1〜2米,馆陶、临清及武城3县市被淹村庄976个、耕地面积184.74万亩,倒塌房屋8.85万间,受灾人口52万余人。其间,卫运河在河南省内黄县决口,至13日洪水涌入聊城地区莘县境内,注入徒骇河及马颊河中,使此两河出现险情。沿河各级党委、政府又及时组织干部民工,加高培厚堤岸,抢修险工堤段,仅聊城县堂邑区部分村庄受灾。在此次抗洪抢险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屡派飞机投送食品、救生圈急救灾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派海军用橡皮船进行援救,山东省委、省人委领导人谭启龙、李澄之亲临灾区慰问灾民,帮助研究生产救灾措施。卫运河洪水降落后,专署副专员及沿河各县副县长旋即带领灾区人民群众抢堵决口,排除积水,及时种上了小麦。
  1958年7月17日,花园口出现2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是黄河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7月22日4时,洪峰到达艾山站,洪峰流量12600立方米每秒,相应洪水位43.13米,超出保证水位0.87米,漫滩水深1~2米,堤根水深1.5-3.0米,堤顶高出水面一般1.4-1.7米,最低处1.26米;险工坝
  岸一般高出水面0.4~0.6米,部分发生漫顶,险情相继发生。为战胜这次特大洪水,各级党委、政府按照黄河防汛总指挥部“依靠群众,固守大堤,不分洪,不滞洪,坚决战胜洪水”的方针,全区组织上堤干部1472人,基干班、抢险队9828人(每个堤屋有脱产干部2~4名,基干班6~8个),还调集民工4.4万名。广大防汛抗洪大军以“人在堤在,水涨堤高,洪水不落不收兵”的气概,奋战7个昼夜, 抢修加高了从东阿牛屯至李营长55公里、高1米的大堤子塘,抢修各种险情215处,并及时组织迁移和安置滩区居民2942人,战胜了特大洪水。此次抗洪抢险,共用土方4.32万立方米、石料2570立方米,柳枝233.25吨,铁丝2.61吨,麻绳3.62吨、麻袋、草袋0.1万余条,用工13.32万个。
  1961年,春天大旱,夏秋多雨,汛期大雨集中,且连续持久。6〜9月份,全区降雨17次,平均雨量712.2毫米,其中7月11日至8月18日39天降大雨暴雨11次,平均降雨量574.1毫米,最大点雨量894毫米。降雨地面径流汇入诸河道,洪水暴涨,徒骇河莘县毕屯站最高水位42米,流量41立方米每秒,念楼站水位34.8米,流量75立方米每秒,超过保证水位0.26米,超过保证流量23立方米每秒;聊城四河头水位34.8米,流量128立方米每秒,超过设计流量49.7立方米每秒,持续时间10余天,决口24处。马颊河在承泄内地坡水的同时,还承泄上游河南、河北两省3个县30立方米每秒的坡水。马村水库水位高达41.14米,土闸水位33.13米,流量57.8立方米每秒,超过了保证流量,决口2处。金线、赵王、羊角、西新、周公等河流排水顶托,堤防决口漫溢。至8月底,全区洪涝积水面积668.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1%,水围村庄0.33万余个,倒塌房屋50.3万间;受伤1185人,死亡321人;伤牲畜483头,牲畜死亡241头,猪、羊死伤0.2万头以上。10月份,全区又连降中到大雨3次,平均降雨量93.8毫米。聊城、茌平、临清平均降雨量均在110毫米以上,最大点雨量为临清市老官寨公社降雨170毫米。由于降雨量大,造成大面积积水,一般积水深0.2一0.3米,低洼地片积水深0.65〜1米。诸河道因大量坡水通过洼地和排水沟渠汇入,再加上游客水,水位普遍上涨。徒骇、马颊、金线、赵王、周公、西新、小运河从20一23日河水水位都高于地面水位,大面积坡水排入受到顶托。徒骇河莘县念楼水位38.2米,比地面高0.3米,金线河水位高出地面0.3~0.6米,莘县城关、十八里铺受淹。此次雨涝全区淹地面积295.07万亩,其中麦田199.43万亩、秋菜25.19万亩;共死亡149人,受伤610人,牲畜死亡176头、伤362头;倒塌房屋30.86万间。雨涝期间,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群众进行抗灾抢险斗争,开挖排水河沟4612条,疏通排水沟2341条,在阻水河渠上扒排水口1930个,整修堤防险工649处,搬运土方107万立方米,用工60万个,大大压缩了涝灾损失。
  1963年汛期,海河流域南系发生大水,洪水、坡水汇合漫坡顺河倾泄,境内卫运河、金线河、徒骇河、马颊河相继出现特大洪峰。8月6日,卫运河开始涨水。9日,秤钩湾站流量达1500立方米每秒,达到保证流量。11日,岀现最大洪流量3340立方米每秒,超过保证流量1倍多,最高水位44.86米,超过保证水位1.5米,且持续8天。11日,卫运河右堤西冯圈处决口,淹村113个,淹地20.4万亩。临清站自8月10一28日,洪峰流量超过保证流量达19天。最大洪峰期,两岸183公里长的大堤有65公里漫水0.5米左右,其他堤段水面也基本与堤顶相平。金堤河莘县高堤口站8月6~14日洪水最高水位49.9米,超岀保证水位1.42米,最大流量628立方米每秒,超过历年最大流量近6倍,使古城以下南小堤大部分漫溢。马颊河沙王庄站8月4日洪水超过保证流量,一直持续42天,最大洪峰流量168立方米每秒,超过保证流量7倍多,子堤全部溃决,滩地行洪水深1.5米以上。徒骇河莘县毕屯站水位有27天超过保证标准。全区洪涝积水面积560万亩,其中受灾面积422万亩,成灾面积340万亩,水围村庄2116个。面对严重洪涝灾害,8月6日地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防汛工作,确定把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会后,地委书记朱永顺、副书记周海舟、专员王汉卿和大部分地委常委、委员,分头到卫运河、金堤河等主要河道指挥抗洪抢险,全区组织1.3万名干部、40万名民工上堤抗洪,调集汽车187部、船只112艘,供应草蒲包13.3万条、麻袋23.51万条、铁丝72.6吨、木料433.8立方米。8月7日,卫运河洪水继续上涨,大大超过保证标准,地委决定抢修卫运河两岸子堤,冠县、馆陶、临清3县市的13万民工昼夜赶到河堤,奋战两昼夜在两岸大堤上筑起长183公里的子堤,搬运土方64.4万立方米,并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大堤坍塌、裂缝、脱坡、漏水、渗水等险情463处,确保了堤防安全。马颊河由于上游来水过大,子河排泄不及,地委采取两条果断措施,一是放弃子堤,坚守大堤。沿河群众利用两岸高地抢筑堤防73.8公里,完成土方50.5万立方米;二是利用原马村水库、冠堂渠两侧和聊城南北支之间的河套等约5万亩洼地滞洪,减轻了下游防汛压力。由于金堤河来水量过大,遂即组织5.7万名民工加固加高古城以上南北堤,寿张南小堤亦加高1米,清除阻水路埂,并抢扒张庄口门,实行高水入黄,完成土方42万立方米。徒骇河由于8月16日马颊河右堤在河北省大名县堤上村决口,洪水经彭楼干渠下泄徒骇河,加之河南省南乐扒开徒骇河右堤泄水,洪水顺徒骇河东下,莘县利用曹佛寺沟、十里务沟、莘朝干沟和老金线河挡水未成,地委责成阳谷县加固新金线河右堤,挡住了洪水,减轻了灾害损失。洪水降落后,各级领导积极组织灾区群众疏挖排水沟9994条,安装利用排灌机械33台798.94千瓦,排除积水,生产救灾。
  1964年汛期,全区连降大雨、暴雨。6~9月,降雨567.1毫米,占全年降雨总量918.6毫米的61.7%,大于1962年、1963年同期雨量,稍小于1961年同期雨量。雨后,各骨干河道涨水,河沟排水受到顶托,农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给排涝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组织45万民工防汛排涝,保证了河道安全,减轻了水灾损失。全区水灾面积288万亩,比1961年减少183万亩。
  1971年,汛期提前,雨量集中,6〜9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68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2%,比1964年汛期降雨多12.1%。徒骇河最大洪峰流量550立方米每秒;马颊河最大洪峰流量84立方米每秒,超过1964年1〜3倍。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汛前组织40多万劳力大搞排水配套工程,治理14条支流边界工程,开挖疏通排水沟2335条,共搬运土方2492万立方米。进入汛期,全区又组织60万劳力上阵,开挖排水沟1421条,疏通排水沟719条,拆坝开卡5400多处,整修台、条田十几万亩,提高了抗洪排涝能力,减少了洪涝损失。全区成灾面积131万亩,比1964年灾情减少67%。
  1976年9月3日18时,黄河艾山站洪峰流量8030立方米每秒,至9月5日2时达到910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42.64米,洪水普遍漫滩,堤根水深1.5〜3.0米。东阿位山以上及周门前以下均超过1958年最高水位。8月27日洪水到来之前,防汛进入“警戒状态”,省黄河河务局和地委、地革委及沿河县、公社主要负责人驻守一线,分段负责,指挥抗洪,共调集干部、民工1.42万人(每个平工堤屋上有基干班4个,每险工屋上有基干班6〜8个,均有4〜5名脱产干部带领)严密防守。同时调集汽车33部、木帆船75只,组织抢险队3个、工程班8个共350人作为抢险机动突击力量,连续奋战19个昼夜,排除各种险情88处,又一次战胜了洪水。此次抗洪抢险共动用石料1.89万立方米、柳苇软料11.5吨。
  1982年8月,黄河上游来水迅猛,7日3时,洪峰到达艾山站,流量7430立方米每秒,水位42.70米,位山险工水位超过1958年最高洪水位0.72米,范坡超过0.14米,邵庄超过0.12米,洪水漫滩深1〜2米,堤根水深一般1.5~3.0米。8月3日,东阿县防汛指挥部调集107个基干班上堤防守。8月4日,东阿、阳谷两县又增调基干班463个、抢险班57个上堤。两次上堤干部827人,基干班570个、7635人,抢险班57个、741人,民工9616人。同时调集汽车20部,架设险工段照明线路4210米。洪水漫滩前,组织迁移滩区居民734人,并进行妥善安置。行洪期间,堤防背河处发生管涌1处,坝岸石根走失16段次,均及时进行抢护。8月6日傍晚,东阿县郭口虹吸1号管漏水,漏水量0.1立方米每秒左右,省河务局和地、县防汛指挥部负责人及时赶赴现场,黄河职工丁士超毫不犹豫地跳入4米深的静水池中,探明浊流下虹吸管出口封闭盖错位漏水原因,并采取紧固措施,排除了险情,被省河务局荣记一等功。为保证低虹吸安全,又调集0.7万多名民工分别在郭口、范坡、殷庄、周门前、邵庄等5处低虹吸背河抢修围埝,共用土5.04万立方米。
  1994年,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交替发生。汛期6〜9月,全区平均降雨量426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但6月24日至7月12日连续发生9次强度较大降雨过程,东阿、茌平、聊城、高唐4县市平均降雨量超过300毫米,最大降雨量467毫米,相当于1964年雨型。聊城、东阿、荏平、高唐、阳谷5个县市52个乡镇受涝严重,尤其金堤河流域,自6月29日上游洪水涌入聊城地区,滞洪区内总水量达1.5亿立方米,莘县、阳谷2县北金堤以南13.8万亩农田受淹,8个村庄被水围困。全区受淹农田达137万亩,成灾80.4万亩,倒塌房屋1.2万间,冲毁桥涵等建筑物272座,冲毁机电井890眼、粮仓196座,冲走粮食9.8万公斤,冲毁鱼塘117个,伤18人,死亡6人,伤亡牲畜7200头,直接损失3亿元。灾情发生后,地委、行署迅速组织灾区人民投入抗灾自救;地区防汛指挥部自7月14日始,相继开启金堤河、卫河引水口门,通过引金工程、引卫工程和徒骇河、马颊河、位山灌区三干渠等工程联合调度,将金堤河、卫运河洪涝水送往北部、西部高亢贫水区,拦洪补源,共调蓄水2亿立方米。汛期完成干流河道岁修工程16项,疏挖田间排水沟3486条,清除阻水坝、路填1600多个,回填堤防浪窝230多个,修复桥涵闸272座,为战胜雨涝灾害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