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小运河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77
颗粒名称: 第六节 小运河治理
分类号: TV882.8
页数: 2
页码: 178-179
摘要: 1956年,在东阿县牛屯兴修引黄虹吸工程,安装0.9米管道8条,其中4条承担济运通航和运河两岸聊城、阳谷、临清22万亩农田抗旱用水。1958年,位山引黄灌区开发后,小运河分段治理,有的河段作为输水干渠遂形成排、灌两用河道。
关键词: 小运河 河道治理

内容

第六节小运河治理
  境内小运河原为古代京杭运河的一段。据《行水金鉴》记载,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黄河北股于原武决口,漫曹濮,抵东昌,冲张秋,溃沙湾,毁运(河)道,运河水源渐绝,漕运停止。1453年(景泰四年),遣都御史徐有贞驻张秋镇,整治沙湾决口,在张秋西南开广济渠,至1455年(景泰六年),运道复通。1492年(弘治五年)3月,河决黄陵岗(今河南省民权县北),冲毁张秋运河东堤90余丈,都察院右副御史刘大夏奉命治理此河,先于运河西岸凿“月河”1.5公里许,导决水入运河,遂将决口堵塞,又于旧决口南筑滚水石坝。至1495年(弘治八年),漕运通畅,治河告竣,并赐张秋镇名“安平镇”。1705〜1854年(清康熙四十四〜咸丰四年),先后疏浚治理运河9次。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后,至张秋镇穿运(河)东流,遂运道阻塞。1881〜1895年(光绪七〜二十一年),改小运河过黄河口门于张秋镇东北陶城铺,并新开陶城铺至阿城一段河道接旧运河,又在张秋北金堤建闸,引金堤河水济运(河),并疏浚运河。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又因黄水淤垫,运道阻塞,漕运停止,唯聊城至临清下段运道行驶小船。至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以分段计程疏浚临清至聊城一段河道。1934年,山东省建设厅在聊城设工程局以组织疏浚小运河,临清、聊城、清平、堂邑、博平、阳谷、东阿7县按地亩出民工20余万人,历时3个月,疏浚河道135公里(河底宽12米,边坡1:2,平均挖深4米,堤高、堤宽均2米,堤距36米),完成土方1400万立方米。1936〜1937年先后施工修建陶城铺活动桥、周店月河涵洞和船闸、周公河穿运涵洞、临清船闸、徒骇河穿运涵洞及魏湾三孔桥等。1938年日军入侵聊城后,小运河渐成为废河。
  1951〜1952年,聊城专署分两个水级(聊城周店以南至陶城铺为第一个水级,周店以北至临清卫运河为第二个水级)设计,由东阿、阳谷、聊城、临清岀工重新治理小运河,并整修临清船闸、三孔桥减水闸、马颊北支穿涵、土桥闸、周公河穿涵、李海务闸、周店船闸等建筑物,共动土方29.1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3.2万元(折合新币)。此时,小运河口宽24米左右,平时水深保持1〜2米,汛期达3米,七级至周店以北能以通航。1956年,在东阿县牛屯兴修引黄虹吸工程,安装0.9米管道8条,其中4条承担济运通航和运河两岸聊城、阳谷、临清22万亩农田抗旱用水。1958年,位山引黄灌区开发后,小运河分段治理,有的河段作为输水干渠遂形成排、灌两用河道。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

相关实物

小运河
相关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