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河道治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71
颗粒名称: 第一章 河道治理
分类号: TV882
页数: 9
页码: 171-179
摘要: 自明、清至建国以来,对黄河、金堤河、小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等河道多次疏浚治理。1963〜1970年间,对诸内河干流及其支流按“1961年雨型”(相当于10一20年一遇)防洪和“1964年雨型”(相当于3~5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治理,治理河道渠系总长度为2925公里,控制面积79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2.8%,构成比较完整的排水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行洪、除涝、防渍能力。
关键词: 河道治理 治理方法

内容

第一章河道治理
  自明、清至建国以来,对黄河、金堤河、小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等河道多次疏浚治理。1963〜1970年间,对诸内河干流及其支流按“1961年雨型”(相当于10一20年一遇)防洪和“1964年雨型”(相当于3~5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治理,治理河道渠系总长度为2925公里,控制面积79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2.8%,构成比较完整的排水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行洪、除涝、防渍能力。1971、1973、1981、1985、1990、1996年虽遇暴雨或特大暴雨,但未发生大面积涝灾。1990年,全区除涝面积达到310.80万亩,其中达到3年一遇以上标准的253.18万亩,分别占全区易涝面积的90%和73.3%。1995年,全区除涝面积达到318.75万亩,其中达到5年一遇以上标准的108.56万亩,分别占全区易涝面积的92%和31%。1996年,全区除涝面积达320.1万亩,其中达到5年一遇以上标准的110万亩,分别占全区易涝面积的92.6%和32%。
  第一节黄河治理
  堤防
  境内临黄堤和北金堤全长143.756公里,其中临黄堤上自阳谷县陶城铺下至东阿县李营,长60.356公里。其间有险工13处、坝岸471段,长28.1公里;护滩控导工程12处,有护岸坝(垛)181段,长10.65公里。北金堤由莘县高堤口至阳谷县陶城铺下接临黄堤,长83.399公里。其间有险工段13处,坝岸83段,长22.628公里。另外,从阳谷县颜营至东阿县刘营的一段旧金堤,长57.96公里,建国后作为绿化防护林带,不再承担防洪任务。
  临黄堤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铜瓦厢河决,溃水在北金堤以南漫流。当时,北金堤只到张秋下接小运河堤,张秋以下没有堤防,任洪水泛滥为患。1857年(咸丰七年),沿河民众开始修筑民堰。1875〜1884年(光绪元年〜十年),在修补张秋以上北金堤及修筑张秋以下北金堤的同时,培修了沿河民埝,使民塘达到底宽5丈,顶宽1丈,高8尺,形成官堤、民塘双重堤防。1894年(光绪二十年)后,靠水地段逐步加抛乱石,堤防渐固,形成临黄大堤的基础。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河务腐败,堤防千疮百孔。临黄堤仍作为民修民堰,由沿河各县县长负责督促各段修守事宜,其经费按圈护地亩摊派。1935年,对临黄民堰加高0.34米。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掘堤扒口。黄河南徙后,境内所辖河段堤防残破不堪,堤高一般2〜3米,堤顶宽5〜6米。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在策划内战的同时,急于引黄河水回归故道,阴谋水淹解放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局为重,提出先复堤和迁移河滩居民而后堵口的合理主张,多次与南京国民政府谈判。1946年6月1日,冀鲁豫行署遂即发布修堤命令,决定沿河各县政府立即动员群众开工。河岸大堤在未测量之前,暂按旧堤加高0.67米,堤顶加宽8米66月10日,沿河各县组织大批民工投入复堤工程,历时1个月,初步修复了残破大堤。此后,面对即将来临的洪水和国民党军队的袭击破坏,广大民工坚持“一手拿锹,一手握枪”,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施工,连年培修临黄堤防。工程队员黄光先,民工宋传亮、韩金山、韩国庆、刘玉可牺牲在治黄工地上。1946〜1949年,全区挑运培堤土方259.28万立方米,大堤普遍加高1.7米,帮宽10余米,堤顶宽达7米,临河.坡为1;3,背河坡为1:2,实用工日244.52万个,国家投资137.42万元。
  1950~1985年,按照“宽河固堤”的方针及不同时期的防洪标准,先后组织3次规模较大的修堤工程,累计完成土方2087.38万立方米(不含岁修、加固土方),用工1152.28万个,投资2251.31万元,使临黄堤普遍加高4〜6米,帮宽30米左右,堤高(背河)一般8~11米,最高13米,顶宽平工段8~9米、险工段10一11米,达到以防御花园口站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标准,艾山下泄1万立方米每秒,堤防按1.1万立方米每秒设防的标准。
  第一期工程(1950〜1959年),堤防标准以防御比1949年更大的洪水为标准,艾山以上堤顶高出1949年洪水位2.3米,艾山以下高岀2米。其堤顶宽度,阳谷县陶城铺段为10米,东阿上界至鱼山段为9米,鱼山至艾山段为8米,艾山以下段为7米;险工段堤顶宽为9~11米。其临背河边坡,鱼山以上段均为1:3,鱼山至艾山段临河坡1:2、背河坡1:3,艾山以下段临河坡1:2、背河坡加高部分为1:3。本期工程于1958年全部提前完成培修任务,共完成土方量789.62万立方米,用工日346.46万个,总投资467.63万元。
  第二期工程(1963〜1969年),堤防标准以防御花园口站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标准。位山下泄按1.1万〜1.2万立方米每秒;艾山以下按1.3万立方米每秒洪水设防。其培修标准为艾山以上段大堤超高2.5米,顶宽9米(险工段11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艾山以下段大堤超高2.1米,顶宽8米(险工段10米),临河边坡1:2.5,背河边坡1:3。该期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1963~1965年间,每年完成土方约百万立方米,其它年份多为零星施工。至1969年全部提前完成培修任务,完成土方量462.70万立方米,用工日300.64万个,总投资540.75万元。
  第三期工程(1974〜1985年),堤防标准以防御花园口站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标准,到达孙口站为1.75万立方米每秒,分入东平湖0.75万立方米每秒,艾山站按1万立方米每秒控制,按1.1万立方米每秒设防(防御洪水位设计水平年为1983年其培修标准为艾山站以上段大堤超高2.5米,顶宽9米(险工段11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艾山以下段大堤超高2.1米,顶宽8米(险工段10米),临河边坡为1:2.5,背河边坡1:3。参加该期工程施工的有东阿、阳谷、莘县、聊城、高唐、茌平6县市民工11.2万人次。10年间,共完成培堤土方量835.06万立方米(1976、1977、1978年和1982年每年完成土方量均在百万立方米以上),用工日505.18万个,总投资1242.93万元。
  1986~1990年间,相继完成堤防工程土方428.39万立方米,其中堤防加培土方420.06万立方米、岁修工程8.33万立方米。1991~1995年间,完成堤防基建工程土方339万立方米,岁修工程土方2.4万立方米。1996年,完成堤防基建工程土方37.9万立方米,防汛岁修工程土方3.1万立方米。
  北金堤
  北金堤始修于东汉时期。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该堤位于现河道以北,始称北金堤。自铜瓦厢河决,黄河水在濮、范、寿以南地区泛滥。1863〜1866年(清同治二〜五年),曾修补、加培久废的古金堤。1875年(光绪元年)补修濮、范、寿、阳金堤100余里。1884年(光绪十年)始筑张秋挂剑台至尹家庄平阴界段,共长12200余丈,上接濮、范金堤;东阿至尹家庄平阴交界处长95余里,底宽5丈,顶宽1丈,高8尺。1888年(光绪十四年),又西接阳谷颜家营金堤,东至陶城铺修筑起格堤,长1130丈,形成颜营至陶城铺北金堤尾闾段。
  民国时期,北金堤年久失修。1933年,黄河大水,“金堤以南水涨宽达四十余里,平地水深七八尺”。1935年,培修莘县高堤口至阳谷陶城铺段长83.399公里官堤,顶加宽至7米,顶高出1933年洪水位1.3米,边坡1:3。1937年,颜营以下至五龙潭堤段加高1米左右。1938年,黄河南徙后,北金堤残破不堪。1946-1949年,解放区各级人民政府本着“确保临黄,固守金堤,不准决口”的原则,在动员人民群众修复临黄堤的同时,补修北金堤,共挑运土方89.51万立方米,用工78.54万个,投资折合人民币约35.78万元。
  1950一1985年,按不同时期设防水位,先后组织临清、莘县、冠县、阳谷民工,进行3期大型复堤工程。高堤口、古城、张秋、陶城铺段分别加高1.0米、2.3米、5.86米、6.62米,累计完成土方2881.80万立方米、工日1156.93万个,投资2545.50万元。
  第一期工程(1950〜1958年),以防御陕州流量2.3万立方米每秒为标准,范县姬楼至阳谷颜营堤顶超岀设防水位2.3米,顶宽1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该期工程主要集中在1951一1952年完成,其它年份多为零星施工。累计完成土方929.12万立方米、工日366.90万个,投资530.42万元。
  第二期工程(1963〜1973年),1963年开始实施北金堤全面加高加固工程,重点培修斗虎店以下至陶城铺段,长49.9公里,其它段多为零星工程。其设防水位分别为高堤口49.40米,斗虎店46.37米,寿张46.12米, 张秋46.04米,陶城铺45.97米;培修标准为堤顶超高2.5米,顶宽1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该期工程施工集中在1964〜1965年,两年完成土方350.12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71%,其它年份为补残零星工程。10年间,累计完成土方491.71万立方米、工日319.41万个,投资598.33万元。该期施工的运土工具全部实现胶轮轴承化,部分堤段使用机械拉坡器,总平均工效达到每工日8.7标方。
  第三期工程(1974〜1985年),按渠村闸分洪流量1万立方米每秒,有效滞洪量20亿立方米,另加金堤河来水7亿立方米设计北金堤滞洪区。滞洪水位高堤口50.80米,樱桃园48.20米,寿张47.80米,张秋47.65米,陶城铺47.60米;培修标准为高堤口至陶城铺段堤顶超高2.5米,顶宽1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此工程先后于1976,1979、1983年和1985年进行施工,累计完成土方860.97万立方米、工日470.62万个,投资1416.75万元。
  1991~1995年,堤防工程多为零星施工,累计完成基建工程土方44万立方米,岁修工程土方14万立方米。1996年,完成岁修工程土方2.7万立方米。
  险工坝岸
  临黄堤险工1883年(清光绪九年),河患愈重,开始修建位山、范坡、旧城、井圈、康口、周门前6处险工草埽护岸工程。1886年(光绪十二年),修建陶城铺险工,建草埔6段,始用乱石加抛坝埽根基,10余年有成效。至清末,共修建险工21处。民国时期,又修建湖溪渡、夏码头、李营3处。1935年,共有险工24处,坝岸247段。1946〜1949年间,在培修堤防的同时,发动沿黄25公里内的村民献石献砖,整修险工坝岸。仅1947年献砖石料6.6万立方米,全区共完成整修险工石方19.55万立方米。
  建国后,随着3次大修堤,对险工坝岸进行3次加高改建。第一次加高改建工程在50年代末完成,整修改建残破的旧石坝,并新修部分险工坝岸,实现了险工石化。坝高由原来的5~6米达到6〜8米,高岀1949年洪水位1.4~1.5米;坝基础底面低于枯水位0.5米,根石台顶高岀枯水位1〜1.5米。第二次加高改建工程在1964〜1966年,险工坝岸加高1〜2米,坝高达到8〜10米,砌石坝大部分为挖槽顺坡,戴帽加高,顶宽1米;扣石坝为顺坡戴帽加高,顶宽0.7米,根石台为顶高的三分之一;土坝基石低于堤顶0.5米,高出坝顶0.3〜0.5米,顶宽8〜12米。时有险工坝岸13处,即陶城铺、位山、范坡、鱼山、南桥、旧城、井圈、毕庄、康口、周门前、朱圈、陶邵、李营,总长度28.1公里,占临黄堤长的46.6%。第三次工程在1974〜1990年,按照险工坝岸加高改建标准规定和原则,区分坝型主次,采取拆除改建、挖槽戴帽加高、顺坡加高、坝面展宽等方案加高改建,石坝岸顶与土坝顶相平。艾山以上段顶部高岀1983年设计洪水位1.5米,艾山以下高出1.1米。砌石主坝,坝岸拆改或挖槽戴帽加高断面,顶宽均为2米,次坝为1.5米,挖槽深主坝为2.5米,次坝为1.5米;根石台顶高出设计枯水位1.5〜2米,根石顶宽主坝为1.5米,次坝为1米。扣石坝多采取顺坡加高法,顶宽和根石顶宽为1一1.5米,根石高出设计枯水位1〜2米,加高后主坝达到10.5~12.5米,次坝8.5〜10.5米。乱石坝一般为顺坡加高,顶宽0.7〜1米。1986〜1990年间,先后对13处险工及导控护滩工段的361段坝岸进行接长,加高、加固及扩根,共完成石方7.07万立方米、土方0.93万立方米。1991〜1996年拆改坝岸7段、3800立方米,尚有25段坝岸达不到1983年设防标准。
  北金堤险工
  1877〜188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北金堤险要堤段修建险工9处,土坝基41段。1914年又修建险工3处,草埽坝20段,乱石坝2段。1933年,黄河在长垣县石头庄决口,北金堤所建险工坝基大多被冲毁而残缺不堪。建国后,整修和改建土坝基、草埽坝为石坝,并增建土坝18段、石护岸6段。1985年,北金堤有白庄、葛楼、道口、张青营、姬楼、朱楼、古城、斗虎店、金斗营、莲花池、贾垓、张秋、东堤等险工13处,总长度22.63公里;有坝岸83段,护砌长8887米,累计用石料5.32万立方米;坝岸顶高45.5~51.52米,抗洪能力明显增强。1986一1996年,没有进行大的工程改建,只是进行正常的维修养护。
  北金堤滞洪区工程
  北金堤与临黄堤之间,为历史上的洪泛区。1951年4月30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作出《关于预防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同意在该地区修筑滞洪区。当年8月,在河南省长垣县石头庄附近临黄堤上建成长1500米的溢洪堰,作为北金堤滞洪区分洪口门。滞洪区上自石头庄起,下至台前县张庄止,东西长171公里,上宽40公里,下宽7公里,总面积2918平方公里。随着滞洪区的辟建,培修加固北金堤,修建区内围村埝和避水台。1958年后,曾一度停止北金堤滞洪区建设。1963年11月20日,国务院决定大力整修加固北金堤堤防,恢复北金堤滞洪区。1976年5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改建滞洪区,于1978年8月建成濮阳渠村分洪闸,废除石头庄溢洪堰,并加高加固北金堤。改建后的滞洪区涉及河南省长垣、滑县、濮阳、范县、台前和聊城地区莘县、阳谷7县市西南至东北长141公里,总面积2316平方公里,其中聊城地区境内93平方公里。堤防全长123.335公里,其中聊城地区辖段由莘县高堤口至阳谷陶城铺,长83.399公里。设计水位按渠村闸分洪1万立方米每秒,有效分滞洪量20亿立方米,另加金堤河遭遇水量7亿立方米计算。滞洪区末端张庄闸处最高水位47.60米。滞洪区内有2137个自然村,135万人口,耕地230万亩。莘县、阳谷9个乡镇、16个自然村、人口9400人、房屋8700间、耕地13.5万亩,另有中原油田部分产油区及其职工家属6万余人。为确保群众安全度汛,除浅水缓溜区建有避水台及围村堰外,主溜及深水区群众临时撤离。80年代后期始,滞洪区内的工程维护由河南省台前、范县的滞洪管理机构管理。
  第二节金堤河治理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现行河道后,清政府30年未修左堤,汛期泛水平行北金堤东流,至陶城铺入黄河遂成坡河泛道;沿河民众又逐年取土修堰筑堤,加深了子河槽,逐渐形成现在的金堤河。1938年黄河在花园口南徙后,金堤河成为排涝河道。1946年黄河回归故道后,因河底逐年淤高,汛期洪水倒漾金堤河。1949年加固临黄堤时,堵闭金堤河陶城铺入黄口门,沥水没有出路,待汛末“白露”后,启张秋小运河闸定量北泄入徒骇河。1952年,在濮阳五爷庙处修筑金堤河节制闸,下泄流量25立方米每秒,由濮阳南关金马分水闸分泄入马颊河15立方米每秒、入金堤河20立方米每秒;“白露”后由张秋闸向小运河泄水20立方米每秒。1958年,上游开辟引黄灌区和放淤区,常年引水有灌无排,下游范县修建葛楼、樱桃园、姬楼、古城4个格堤闸作为水库蓄水,壅高了水位,且引黄输水灌溉淤积了下游河段,金堤河排水能力大大降低。1963年,按水电部对金堤河工程的安排及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设计,组织寿张、范县两县民工于3月25日至8月5日,培修古城以下北金堤,开挖行洪道;整修古城和樱桃园滞洪区,修建公路桥2座,生产桥11座,漫水桥及排水涵洞各1座,共完成土方251万立方米、工日233.5万个,砖石砌体3466立方米,总投资377.6万元。1964年,鲁豫两省以金堤河划界后,1965〜1966年间,按3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先后对金堤河进行疏浚,治理五爷庙至葛楼段及古城以下子路堤至寿张段干流培修加高堤防,扩建桥梁、涵洞等。80年代后期,金堤河治理由国家金堤河管理局负责,至1996年,治理工作尚未展开。
  第三节漳卫运河治理
  卫运河治理建国前后,相继5次对卫运河进行统一治理。
  第一次,1946年按照“先下后上、先干后支”的治河方针,经冀南行署安排,由临清等县岀工,开挖申街分洪道,并裁直胡家湾西南、张窑、董庄、薛家村、辛庄、大营村南、江庄村东等河段弯道;馆陶县裁直余利堡、南陶滩东及康庄东北诸弯,使沿河920个村庄、184万亩农田免受水灾。1947〜1948年间,临清、馆陶等县裁弯治理、加固左右岸堤防,堤防标准为顶宽5米、堤高超1946年洪水位1米, 边坡1:1.5。
  第二次,1956年3〜6月,按行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标准,由临清、冠县、馆陶9.068万民工进行复堤护岸,堤防增高1〜1.5米,培厚2〜3米,完成土方376.038万立方米,用工235.028万个,且修险工83处,砌石方3.45万立方米。1958年春进行扩大治理,挖运土方1930.98万立方米。
  第三次,1964年3〜5月,专署卫运河岁修指挥部组织临清、冠县、馆陶3县5.024万民工复堤,挖运土方306.043万立方米,用工153.47万个,国家投资349万元,补助粮2844.5吨。1967年6〜8月,又组织临清、冠县、聊城、莘县民工4万人,加高右堤长62公里,顶宽8米,内外坡均为1:3,堤顶超岀1963年洪水位2米,完成土方235.7万立方米,用工235.6万个。
  第四次,1971〜1974年连年组织民工10~12万人次,参加漳卫新河及卫运河治理会战及68座建筑物修建,共完成土方4671.96万立方米、石方7万立方米、混凝土2.37万立方米,总投资5156.91万元。
  第五次,1978〜1980年间,按1963年雨型防洪(相当于50年一遇)和洪涝合排3年一遇标准扩大治理。
  1992年,对朱庄乡东庄村护岸工程翻修220米,完成土方5280立方米、石方10086.5立方米。1995年对临东镇莲花岸护堤工程接长250米,完成土方9800立方米、石方13703.8立方米。1996年,对原有护坡工程损坏部分进行零星整修。
  卫运河及漳卫河汇合处土方工程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在1978年11〜12月,临清、冠县两县出民工0.7万人,完成填挖土方38.5万立方米,用工31万个。第二期在1979年3~4月,临清、冠县两县出民工1.9万人,完成土方198万立方米,用工84万个。第三期在1980年〜4月,临清、冠县、聊城、高唐、茌平5县出民工4万人,完成土方212.5万立方米,用工233.4万个。
  卫河治理
  在卫河治理过程中,分期改建迁建乜村引水闸、扬水站、班庄老闸及其它小型建筑物,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砌石方1545立方米,混凝土1096立方米,国家投资107.4万元。
  1979年10月,在莘县北金堤之上新建东池闸和道口闸及其配套建筑物(导卫入金堤河)23座,挖运土方237.9万立方米,砌石0.58万立方米,混凝土0.29万立方米,用工118万个,国家投资306.76万元。
  第四节徒骇河治理
  1727年(清雍正五年)、1758〜1791(乾隆二十三〜五十六年)、1872年(同治十一年)、1883〜1896年(光绪九〜二十二年)都曾对徒骇河进行不同程度地疏浚。1921年徒骇河水漫溢,聊城白家洼淹地10万余亩。翌年,华洋义赈会以“以工代赈”的名义,挑挖周公河,在十里堡(聊城城北)埋设4.2米暗沟以泄积水,但因暗沟微小,泄水不畅,见效甚微。1922〜1930年,沿河莘县、阳谷、聊城、博平、茌平等县淹地57万余亩。其间,沿河各县民工(按地亩岀义务工)按统一设计标准(子河底宽19.2一36.8米,左右堤宽距30~213米,堤顶宽3.4米)分段疏浚,历时3个月,完成土方67.8万立方米,所需经费由各县建设费及乡民筹集,莘县、阳谷、聊城、博平、茌平、高唐6县集资6367元(银元)。1936-1937年,在聊城四河头修建4孔穿运(河)涵洞,将小运河以西金线河和小运河以东徒骇河连接贯通,统称为徒骇河。1948年5月,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沿河徐翼、筑先、聊阳、博平、茌平、齐禹6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政委和指挥的治河指挥部,组织民工7.4万人,疏浚治理河段97公里,用工88.2万个,完成土方221.65万立方米。莘县治理此河45公里(浚深1.5米,底宽5米,口宽10米),动用土方50万立方米,用工30万个。
  1954年,按照《山东省徒骇河1954年临时疏浚工程计划》,高唐、清平、博平、聊城、阳谷、堂邑、莘县7县民工5.6万人,疏浚自聊城四河头至高唐李集边境河段,并建桥、闸17座,完成土方188.49万立方米,用工81.58万个,省财委拨款897.3万元(折合新币),实际支岀793.9万元。1956年3〜11月间,全区先后组织民工3.95万人,各县皆由1名副县长带队,参加治理此河下游临邑县夏口至潘桥段157公里施工,并疏浚治理四新河、西新河、周公河和管氏河等支流170公里,用工204.2万个,完成土方677.17万立方米。1957年春、冬,全区民工12.62万人先后疏浚殷桥至郑家段长69.5公里,四河头至齐河甘隅头段长108.6公里,共用工338.03万个,完成土方743.41万立方米,同时建成四河头穿运河涵洞6孔,使此河排水能力由49立方米每秒提高到52.5立方米每秒。此两期工程,国家投资390万元。1958年春,莘县、阳谷、聊城、东阿等县民工3.92万人,疏浚四河头至上游永顺沟入口段长71.5公里,扩挖疏浚中游段及其支流段(老、新赵牛河)148.3公里,完成土方723.45万立方米,用工178.1万个。1961年冬至1962年春,聊城、茌平两县组织民工按3年一遇雨型排涝、10年一遇防洪标准切滩、疏浚聊城陈口至茌平甄桥河段,长28.8公里,用工77.24万个,完成土方100万立方米,并修建博平桥和接长聊城板桥,国家投资116.31万元。1963年冬至1965年春,专署施工指挥部按照山东省委、省人委扩大治理徒骇河的决定及省水利厅《徒骇河干流治理工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标准(3年一遇除涝和20年一遇防洪、50年一遇标准校核),制订治理方案(四河头以下至地区边界河段,堤距展宽120米,新堤顶高出50年一遇洪水位2米,一般高出滩地面3.5米,顶宽5米,内外边坡皆为1:3)分期施工。1963年11~12月,聊城、冠县、荘平、高唐4县组织6.39万民工进行搬旧堤筑新堤工程(四河头以下至地区界)长84.2公里,挖运土方413.4万立方米,其中夯方219.4万立方米,用工146.2万个。1964年3〜5月,莘县、阳谷、聊城3县组织民工5.25万人,完成聊城小运河口至莘县毕屯段80.17公里搬筑堤工程,挖运土方284.55万立方米,用工177.69万个。同年6月,按水电部对《徒骇河干流治理边界部分变更设计》审查意见,由莘县组织民工1.2万人,加高培修左右岸堤防(河南省大清桥至莘县毕屯)18公里,疏浚河道7.1公里,共挖运土方54.47万立方米,用工60.82万个。同时配套建筑物44座。1963年冬至1964年6月,两期工程国家投资640.6万元,其中土方工程54.6万元,配套建筑物投资94万元。1964年冬,聊城、茌平、高唐3县组织民工5.36万人,治理聊城小运河口至高唐边界河段71.6公里,挖运土方262.62万立方米,用工158.66万个。1965年春,莘县、阳谷、聊城、茌平、高唐5县民工9.52万人,疏浚莘县王楼至高唐县边界段111.42公里,挖运土方458.4万立方米,用工320.7万个。至此,境内徒骇河段达到3年一遇排涝和20年一遇防洪标准。1965一1971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关于徒骇河、马颊河流域“三五”期间治理规划的报告批复意见》及省水利厅《徒骇河干流治理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对徒骇河进行扩大治理。1965年冬,徒骇河干流挖河切滩工程分为两期施工。
  第一期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的40%切滩、小运河口以下至禹城苇河口段长75公里,全区8县出民工9.5万人施工,完成土方590.1万立方米,用工381.7万个;小运河口以上至莘县文明寨段长54公里,由莘县、冠县出民工2.76万人施工,完成土方105.2万立方米,用工60.8万个。第二期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的60%切滩,上自莘县毕屯下至禹城苇河口河段长164.46公里。由8个县组织民工8.2万人施工,完成土方1349万立方米,用工677.5万个。两期工程国家总投资815万元,补助粮13142.5吨。1967年冬,由全区8县出民工10万人分两路治理徒骇河,一路是完成上年尾工土方267.6万立方米,用工119.69万个;另一路是疏浚高唐七里河口至齐济河口干流段长85公里,完成土方993.25万立方米,用工608.42万个,国家投资687.76万元。1968年春,全区组织民工15万人,出境治理徒骇河禹城县马官屯至济阳县高家庄段长69.5公里,完成土方1273万立方米,用工827万个,国家投资765万元。同年冬,全区出民工9.3万人施工,治理此河工段59.59公里(茌平胡屯至禹城杨河套村),完成土方841万立方米,用工524.4万个。1969年3〜7月,全区组织民工16.2万人,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完成徒骇河治理末期工程(莘县文明寨至茌平胡屯桥段),长132.48公里,完成土方1497.69万立方米,用工837.1万个。同时出工4万人治理新金线河、四新河、管氏河、位临运河(现为三干渠)等支流,完成土方254万立方米,用工90.57万个,国家共投资834.64万元。同年冬,全区又组织民工19.46万人,完成徒骇河干流治理尾工及四新河、管氏河、金线河、周公河、西新河等主要支流的扩大治理。1970年,经鲁北根治海河指挥部对区内徒骇河治理工程测量验收,均符合设计要求。据1973年水利工程普查资料,自1963〜1971年间,扩大治理徒骇河及其支流,共完成土方9544万立方米,筑新堤277.08公里,新建桥涵闸185座,国家总投资6464万元。1991~1995年,投资11.6万元修建俎店渠五泓闸等建筑物,完成土方1400万立方米;投资232.34万元,对干流局部清淤开卡工程进行疏浚,完成土方56万立方米;投资146.24万元,对干流拦河闸调蓄工程进行维修,完成土方24万立方米。1996年,投资243万元进行河道治理和岁修工程,完成土方8.19万立方米,用工5.51万个。
  第五节马颊河治理1412年(明永乐十年),开魏湾(现属临清)二支渠,将运西马颊河过小运河处分南北两股,南股由中闸口入小运河,北股由元涵谷洞入小运河。1455年(景泰六年)建魏湾闸,运东马颊河段疏浚,成为分洪河道。1717一1883年(清康熙五十六〜光绪九年),虽6次疏浚治理运河东马颊河以分洪,但乾隆年间曾颁有“运(河)西只准报灾,不准挖河”的禁令,故运西未得疏浚治理。
  1933年,由朝城、莘县、冠县、堂邑、博平、清平、高唐7县出民工数万人,依民国《山东省建设厅疏浚马颊河工程计划》,疏浚境内河段122公里(子河底宽5.5-17.8米,口宽11〜25.2米,挖深2.2-3.2米,滩宽5-100米,堤高、顶宽为2.5~3米),完成土方482.3万立方米。经省级验收,河道断面均达到设计标准。1937年,组织修建马颊河南支穿运涵洞3孔,使此河上游延伸至河南省濮阳县境,为运西除涝打通出路。
  1949~1952年间,加固马颊河堤防130公里,疏浚清平、博平、高唐干流河段及冠堂渠、孟李渠等支流,且翻修阻水桥梁20余座,完成土方350万立方米。1954年,莘县、冠县、堂邑、博平、清平5县民工7万余人,整修疏浚马颊河干流河段,完成土方16.03万立方米,修补桥梁9座,国家投资71.8万元。1957年4~5月,莘县、冠县、堂邑民工2万余人,疏浚干流河段(莘县沙王庄至冠堂渠)44公里,完成土方14.68万立方米,修建桥梁涵洞8座,国家投资75.7万元。1963年6月,遵照水电部要求,莘县组织民工1.5万人,按3年一遇排涝标准,整修疏浚马颊河干流河段,废除马村水库,完成土方52.86万立方米,用工20.58万个,国家投资40万元。1964一1971年间,按1961年雨型防洪和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扩大治理马颊河。1964一1965年,荏平组织民工3.17万人施工,干流河段裁弯筑新堤(梅庄段、邢胡刘至周桥段、北海子至伦桥段裁弯)4.52公里,完成土方38.17万立方米,用工20.83万个,国家补助投资5.2万元。1967年春,地区马颊河施工指挥部(驻临清吕桥)组织全区民工10万余人,疏浚治理马颊河干流河段(冢北沟口至唐公沟口)长124公里,完成土方1189.95万立方米,用工739.97万个。同年夏季,聊城、临清、茌平、高唐4县民工4万余人,出境参加马颊河治理施工(唐公沟口至津浦铁路桥河段36公里),完成土方126.07万立方米,用工132.39万个,两期工程国家投资745.08万元。1970年3〜5月,全区组织民工10.8万人,按1961年雨型防洪和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扩大治理马颊河干流河段长124公里,完成土方1885.4万立方米,用工1160万个,国家投资1030.81万元。1970〜1971年,对马颊河干流进行岁修和清淤开卡、堤岸绿化等。1991〜1995年,对马颊河干流进行4次局部清淤工程施工,投资236.27万元,完成土方54万立方米。1991〜1996年,对李奇庄闸进行改建,投资6.5万元,出工0.4万个,完成土方600万立方米。1996年,投资38.9万元进行河道治理和岁修工程,完成土方5.24万立方米,用工2.95万个。
  第六节小运河治理
  境内小运河原为古代京杭运河的一段。据《行水金鉴》记载,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黄河北股于原武决口,漫曹濮,抵东昌,冲张秋,溃沙湾,毁运(河)道,运河水源渐绝,漕运停止。1453年(景泰四年),遣都御史徐有贞驻张秋镇,整治沙湾决口,在张秋西南开广济渠,至1455年(景泰六年),运道复通。1492年(弘治五年)3月,河决黄陵岗(今河南省民权县北),冲毁张秋运河东堤90余丈,都察院右副御史刘大夏奉命治理此河,先于运河西岸凿“月河”1.5公里许,导决水入运河,遂将决口堵塞,又于旧决口南筑滚水石坝。至1495年(弘治八年),漕运通畅,治河告竣,并赐张秋镇名“安平镇”。1705〜1854年(清康熙四十四〜咸丰四年),先后疏浚治理运河9次。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后,至张秋镇穿运(河)东流,遂运道阻塞。1881〜1895年(光绪七〜二十一年),改小运河过黄河口门于张秋镇东北陶城铺,并新开陶城铺至阿城一段河道接旧运河,又在张秋北金堤建闸,引金堤河水济运(河),并疏浚运河。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又因黄水淤垫,运道阻塞,漕运停止,唯聊城至临清下段运道行驶小船。至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以分段计程疏浚临清至聊城一段河道。1934年,山东省建设厅在聊城设工程局以组织疏浚小运河,临清、聊城、清平、堂邑、博平、阳谷、东阿7县按地亩出民工20余万人,历时3个月,疏浚河道135公里(河底宽12米,边坡1:2,平均挖深4米,堤高、堤宽均2米,堤距36米),完成土方1400万立方米。1936〜1937年先后施工修建陶城铺活动桥、周店月河涵洞和船闸、周公河穿运涵洞、临清船闸、徒骇河穿运涵洞及魏湾三孔桥等。1938年日军入侵聊城后,小运河渐成为废河。
  1951〜1952年,聊城专署分两个水级(聊城周店以南至陶城铺为第一个水级,周店以北至临清卫运河为第二个水级)设计,由东阿、阳谷、聊城、临清岀工重新治理小运河,并整修临清船闸、三孔桥减水闸、马颊北支穿涵、土桥闸、周公河穿涵、李海务闸、周店船闸等建筑物,共动土方29.1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3.2万元(折合新币)。此时,小运河口宽24米左右,平时水深保持1〜2米,汛期达3米,七级至周店以北能以通航。1956年,在东阿县牛屯兴修引黄虹吸工程,安装0.9米管道8条,其中4条承担济运通航和运河两岸聊城、阳谷、临清22万亩农田抗旱用水。1958年,位山引黄灌区开发后,小运河分段治理,有的河段作为输水干渠遂形成排、灌两用河道。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