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编 水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70
颗粒名称: 第五编 水利
分类号: S277.7
页数: 39
页码: 171-209
摘要: 建国后,聊城区内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灾害发生后,人民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取得了抗洪排涝斗争的胜利。 1949年大汛期,黄河先后发生7次洪水,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伏汛4次,历时61天;秋汛3次,历时48天。9月14日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12300立方米每秒,艾山站高洪峰水位40.67米(流量约8000立方米每秒),临河民塘漫溢溃决或冲开进水,大堤全线靠水。大堤普遍越滩1米,个别地方0.2〜0.3米。险工坝岸高出水面一般为0.5〜0.7米,部分堤岸没入水下,洪水迫岸冲堤。在此紧急关头,沿河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斗争,聊城专署及东阿县委、县政府的50多名领导干部赶赴第一线,先后调集东阿、阳谷两县5个区的0.5万多名防汛队伍
关键词: 水利建设 水利工程

内容

第五编水利
  第一章河道治理
  自明、清至建国以来,对黄河、金堤河、小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等河道多次疏浚治理。1963〜1970年间,对诸内河干流及其支流按“1961年雨型”(相当于10一20年一遇)防洪和“1964年雨型”(相当于3~5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治理,治理河道渠系总长度为2925公里,控制面积7972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92.8%,构成比较完整的排水体系,有效地提高了行洪、除涝、防渍能力。1971、1973、1981、1985、1990、1996年虽遇暴雨或特大暴雨,但未发生大面积涝灾。1990年,全区除涝面积达到310.80万亩,其中达到3年一遇以上标准的253.18万亩,分别占全区易涝面积的90%和73.3%。1995年,全区除涝面积达到318.75万亩,其中达到5年一遇以上标准的108.56万亩,分别占全区易涝面积的92%和31%。1996年,全区除涝面积达320.1万亩,其中达到5年一遇以上标准的110万亩,分别占全区易涝面积的92.6%和32%。
  第一节黄河治理
  堤防
  境内临黄堤和北金堤全长143.756公里,其中临黄堤上自阳谷县陶城铺下至东阿县李营,长60.356公里。其间有险工13处、坝岸471段,长28.1公里;护滩控导工程12处,有护岸坝(垛)181段,长10.65公里。北金堤由莘县高堤口至阳谷县陶城铺下接临黄堤,长83.399公里。其间有险工段13处,坝岸83段,长22.628公里。另外,从阳谷县颜营至东阿县刘营的一段旧金堤,长57.96公里,建国后作为绿化防护林带,不再承担防洪任务。
  临黄堤
  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南兰阳(今河南省兰考县东)铜瓦厢河决,溃水在北金堤以南漫流。当时,北金堤只到张秋下接小运河堤,张秋以下没有堤防,任洪水泛滥为患。1857年(咸丰七年),沿河民众开始修筑民堰。1875〜1884年(光绪元年〜十年),在修补张秋以上北金堤及修筑张秋以下北金堤的同时,培修了沿河民埝,使民塘达到底宽5丈,顶宽1丈,高8尺,形成官堤、民塘双重堤防。1894年(光绪二十年)后,靠水地段逐步加抛乱石,堤防渐固,形成临黄大堤的基础。
  民国时期,军阀混战,河务腐败,堤防千疮百孔。临黄堤仍作为民修民堰,由沿河各县县长负责督促各段修守事宜,其经费按圈护地亩摊派。1935年,对临黄民堰加高0.34米。1938年,国民党军队在郑州花园口掘堤扒口。黄河南徙后,境内所辖河段堤防残破不堪,堤高一般2〜3米,堤顶宽5〜6米。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在策划内战的同时,急于引黄河水回归故道,阴谋水淹解放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大局为重,提出先复堤和迁移河滩居民而后堵口的合理主张,多次与南京国民政府谈判。1946年6月1日,冀鲁豫行署遂即发布修堤命令,决定沿河各县政府立即动员群众开工。河岸大堤在未测量之前,暂按旧堤加高0.67米,堤顶加宽8米66月10日,沿河各县组织大批民工投入复堤工程,历时1个月,初步修复了残破大堤。此后,面对即将来临的洪水和国民党军队的袭击破坏,广大民工坚持“一手拿锹,一手握枪”,冒着生命危险,夜以继日地施工,连年培修临黄堤防。工程队员黄光先,民工宋传亮、韩金山、韩国庆、刘玉可牺牲在治黄工地上。1946〜1949年,全区挑运培堤土方259.28万立方米,大堤普遍加高1.7米,帮宽10余米,堤顶宽达7米,临河.坡为1;3,背河坡为1:2,实用工日244.52万个,国家投资137.42万元。
  1950~1985年,按照“宽河固堤”的方针及不同时期的防洪标准,先后组织3次规模较大的修堤工程,累计完成土方2087.38万立方米(不含岁修、加固土方),用工1152.28万个,投资2251.31万元,使临黄堤普遍加高4〜6米,帮宽30米左右,堤高(背河)一般8~11米,最高13米,顶宽平工段8~9米、险工段10一11米,达到以防御花园口站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标准,艾山下泄1万立方米每秒,堤防按1.1万立方米每秒设防的标准。
  第一期工程(1950〜1959年),堤防标准以防御比1949年更大的洪水为标准,艾山以上堤顶高出1949年洪水位2.3米,艾山以下高岀2米。其堤顶宽度,阳谷县陶城铺段为10米,东阿上界至鱼山段为9米,鱼山至艾山段为8米,艾山以下段为7米;险工段堤顶宽为9~11米。其临背河边坡,鱼山以上段均为1:3,鱼山至艾山段临河坡1:2、背河坡1:3,艾山以下段临河坡1:2、背河坡加高部分为1:3。本期工程于1958年全部提前完成培修任务,共完成土方量789.62万立方米,用工日346.46万个,总投资467.63万元。
  第二期工程(1963〜1969年),堤防标准以防御花园口站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标准。位山下泄按1.1万〜1.2万立方米每秒;艾山以下按1.3万立方米每秒洪水设防。其培修标准为艾山以上段大堤超高2.5米,顶宽9米(险工段11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艾山以下段大堤超高2.1米,顶宽8米(险工段10米),临河边坡1:2.5,背河边坡1:3。该期工程施工主要集中在1963~1965年间,每年完成土方约百万立方米,其它年份多为零星施工。至1969年全部提前完成培修任务,完成土方量462.70万立方米,用工日300.64万个,总投资540.75万元。
  第三期工程(1974〜1985年),堤防标准以防御花园口站2.2万立方米每秒洪水为标准,到达孙口站为1.75万立方米每秒,分入东平湖0.75万立方米每秒,艾山站按1万立方米每秒控制,按1.1万立方米每秒设防(防御洪水位设计水平年为1983年其培修标准为艾山站以上段大堤超高2.5米,顶宽9米(险工段11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艾山以下段大堤超高2.1米,顶宽8米(险工段10米),临河边坡为1:2.5,背河边坡1:3。参加该期工程施工的有东阿、阳谷、莘县、聊城、高唐、茌平6县市民工11.2万人次。10年间,共完成培堤土方量835.06万立方米(1976、1977、1978年和1982年每年完成土方量均在百万立方米以上),用工日505.18万个,总投资1242.93万元。
  1986~1990年间,相继完成堤防工程土方428.39万立方米,其中堤防加培土方420.06万立方米、岁修工程8.33万立方米。1991~1995年间,完成堤防基建工程土方339万立方米,岁修工程土方2.4万立方米。1996年,完成堤防基建工程土方37.9万立方米,防汛岁修工程土方3.1万立方米。
  北金堤
  北金堤始修于东汉时期。1855年黄河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该堤位于现河道以北,始称北金堤。自铜瓦厢河决,黄河水在濮、范、寿以南地区泛滥。1863〜1866年(清同治二〜五年),曾修补、加培久废的古金堤。1875年(光绪元年)补修濮、范、寿、阳金堤100余里。1884年(光绪十年)始筑张秋挂剑台至尹家庄平阴界段,共长12200余丈,上接濮、范金堤;东阿至尹家庄平阴交界处长95余里,底宽5丈,顶宽1丈,高8尺。1888年(光绪十四年),又西接阳谷颜家营金堤,东至陶城铺修筑起格堤,长1130丈,形成颜营至陶城铺北金堤尾闾段。
  民国时期,北金堤年久失修。1933年,黄河大水,“金堤以南水涨宽达四十余里,平地水深七八尺”。1935年,培修莘县高堤口至阳谷陶城铺段长83.399公里官堤,顶加宽至7米,顶高出1933年洪水位1.3米,边坡1:3。1937年,颜营以下至五龙潭堤段加高1米左右。1938年,黄河南徙后,北金堤残破不堪。1946-1949年,解放区各级人民政府本着“确保临黄,固守金堤,不准决口”的原则,在动员人民群众修复临黄堤的同时,补修北金堤,共挑运土方89.51万立方米,用工78.54万个,投资折合人民币约35.78万元。
  1950一1985年,按不同时期设防水位,先后组织临清、莘县、冠县、阳谷民工,进行3期大型复堤工程。高堤口、古城、张秋、陶城铺段分别加高1.0米、2.3米、5.86米、6.62米,累计完成土方2881.80万立方米、工日1156.93万个,投资2545.50万元。
  第一期工程(1950〜1958年),以防御陕州流量2.3万立方米每秒为标准,范县姬楼至阳谷颜营堤顶超岀设防水位2.3米,顶宽1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该期工程主要集中在1951一1952年完成,其它年份多为零星施工。累计完成土方929.12万立方米、工日366.90万个,投资530.42万元。
  第二期工程(1963〜1973年),1963年开始实施北金堤全面加高加固工程,重点培修斗虎店以下至陶城铺段,长49.9公里,其它段多为零星工程。其设防水位分别为高堤口49.40米,斗虎店46.37米,寿张46.12米, 张秋46.04米,陶城铺45.97米;培修标准为堤顶超高2.5米,顶宽1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该期工程施工集中在1964〜1965年,两年完成土方350.12万立方米,占总工程量的71%,其它年份为补残零星工程。10年间,累计完成土方491.71万立方米、工日319.41万个,投资598.33万元。该期施工的运土工具全部实现胶轮轴承化,部分堤段使用机械拉坡器,总平均工效达到每工日8.7标方。
  第三期工程(1974〜1985年),按渠村闸分洪流量1万立方米每秒,有效滞洪量20亿立方米,另加金堤河来水7亿立方米设计北金堤滞洪区。滞洪水位高堤口50.80米,樱桃园48.20米,寿张47.80米,张秋47.65米,陶城铺47.60米;培修标准为高堤口至陶城铺段堤顶超高2.5米,顶宽10米,临、背河边坡均为1:3。此工程先后于1976,1979、1983年和1985年进行施工,累计完成土方860.97万立方米、工日470.62万个,投资1416.75万元。
  1991~1995年,堤防工程多为零星施工,累计完成基建工程土方44万立方米,岁修工程土方14万立方米。1996年,完成岁修工程土方2.7万立方米。
  险工坝岸
  临黄堤险工1883年(清光绪九年),河患愈重,开始修建位山、范坡、旧城、井圈、康口、周门前6处险工草埽护岸工程。1886年(光绪十二年),修建陶城铺险工,建草埔6段,始用乱石加抛坝埽根基,10余年有成效。至清末,共修建险工21处。民国时期,又修建湖溪渡、夏码头、李营3处。1935年,共有险工24处,坝岸247段。1946〜1949年间,在培修堤防的同时,发动沿黄25公里内的村民献石献砖,整修险工坝岸。仅1947年献砖石料6.6万立方米,全区共完成整修险工石方19.55万立方米。
  建国后,随着3次大修堤,对险工坝岸进行3次加高改建。第一次加高改建工程在50年代末完成,整修改建残破的旧石坝,并新修部分险工坝岸,实现了险工石化。坝高由原来的5~6米达到6〜8米,高岀1949年洪水位1.4~1.5米;坝基础底面低于枯水位0.5米,根石台顶高岀枯水位1〜1.5米。第二次加高改建工程在1964〜1966年,险工坝岸加高1〜2米,坝高达到8〜10米,砌石坝大部分为挖槽顺坡,戴帽加高,顶宽1米;扣石坝为顺坡戴帽加高,顶宽0.7米,根石台为顶高的三分之一;土坝基石低于堤顶0.5米,高出坝顶0.3〜0.5米,顶宽8〜12米。时有险工坝岸13处,即陶城铺、位山、范坡、鱼山、南桥、旧城、井圈、毕庄、康口、周门前、朱圈、陶邵、李营,总长度28.1公里,占临黄堤长的46.6%。第三次工程在1974〜1990年,按照险工坝岸加高改建标准规定和原则,区分坝型主次,采取拆除改建、挖槽戴帽加高、顺坡加高、坝面展宽等方案加高改建,石坝岸顶与土坝顶相平。艾山以上段顶部高岀1983年设计洪水位1.5米,艾山以下高出1.1米。砌石主坝,坝岸拆改或挖槽戴帽加高断面,顶宽均为2米,次坝为1.5米,挖槽深主坝为2.5米,次坝为1.5米;根石台顶高出设计枯水位1.5〜2米,根石顶宽主坝为1.5米,次坝为1米。扣石坝多采取顺坡加高法,顶宽和根石顶宽为1一1.5米,根石高出设计枯水位1〜2米,加高后主坝达到10.5~12.5米,次坝8.5〜10.5米。乱石坝一般为顺坡加高,顶宽0.7〜1米。1986〜1990年间,先后对13处险工及导控护滩工段的361段坝岸进行接长,加高、加固及扩根,共完成石方7.07万立方米、土方0.93万立方米。1991〜1996年拆改坝岸7段、3800立方米,尚有25段坝岸达不到1983年设防标准。
  北金堤险工
  1877〜1885年(光绪三〜十一年),在北金堤险要堤段修建险工9处,土坝基41段。1914年又修建险工3处,草埽坝20段,乱石坝2段。1933年,黄河在长垣县石头庄决口,北金堤所建险工坝基大多被冲毁而残缺不堪。建国后,整修和改建土坝基、草埽坝为石坝,并增建土坝18段、石护岸6段。1985年,北金堤有白庄、葛楼、道口、张青营、姬楼、朱楼、古城、斗虎店、金斗营、莲花池、贾垓、张秋、东堤等险工13处,总长度22.63公里;有坝岸83段,护砌长8887米,累计用石料5.32万立方米;坝岸顶高45.5~51.52米,抗洪能力明显增强。1986一1996年,没有进行大的工程改建,只是进行正常的维修养护。
  北金堤滞洪区工程
  北金堤与临黄堤之间,为历史上的洪泛区。1951年4月30日,政务院财经委员会作出《关于预防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同意在该地区修筑滞洪区。当年8月,在河南省长垣县石头庄附近临黄堤上建成长1500米的溢洪堰,作为北金堤滞洪区分洪口门。滞洪区上自石头庄起,下至台前县张庄止,东西长171公里,上宽40公里,下宽7公里,总面积2918平方公里。随着滞洪区的辟建,培修加固北金堤,修建区内围村埝和避水台。1958年后,曾一度停止北金堤滞洪区建设。1963年11月20日,国务院决定大力整修加固北金堤堤防,恢复北金堤滞洪区。1976年5月3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改建滞洪区,于1978年8月建成濮阳渠村分洪闸,废除石头庄溢洪堰,并加高加固北金堤。改建后的滞洪区涉及河南省长垣、滑县、濮阳、范县、台前和聊城地区莘县、阳谷7县市西南至东北长141公里,总面积2316平方公里,其中聊城地区境内93平方公里。堤防全长123.335公里,其中聊城地区辖段由莘县高堤口至阳谷陶城铺,长83.399公里。设计水位按渠村闸分洪1万立方米每秒,有效分滞洪量20亿立方米,另加金堤河遭遇水量7亿立方米计算。滞洪区末端张庄闸处最高水位47.60米。滞洪区内有2137个自然村,135万人口,耕地230万亩。莘县、阳谷9个乡镇、16个自然村、人口9400人、房屋8700间、耕地13.5万亩,另有中原油田部分产油区及其职工家属6万余人。为确保群众安全度汛,除浅水缓溜区建有避水台及围村堰外,主溜及深水区群众临时撤离。80年代后期始,滞洪区内的工程维护由河南省台前、范县的滞洪管理机构管理。
  第二节金堤河治理
  1855年(清咸丰五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北徙现行河道后,清政府30年未修左堤,汛期泛水平行北金堤东流,至陶城铺入黄河遂成坡河泛道;沿河民众又逐年取土修堰筑堤,加深了子河槽,逐渐形成现在的金堤河。1938年黄河在花园口南徙后,金堤河成为排涝河道。1946年黄河回归故道后,因河底逐年淤高,汛期洪水倒漾金堤河。1949年加固临黄堤时,堵闭金堤河陶城铺入黄口门,沥水没有出路,待汛末“白露”后,启张秋小运河闸定量北泄入徒骇河。1952年,在濮阳五爷庙处修筑金堤河节制闸,下泄流量25立方米每秒,由濮阳南关金马分水闸分泄入马颊河15立方米每秒、入金堤河20立方米每秒;“白露”后由张秋闸向小运河泄水20立方米每秒。1958年,上游开辟引黄灌区和放淤区,常年引水有灌无排,下游范县修建葛楼、樱桃园、姬楼、古城4个格堤闸作为水库蓄水,壅高了水位,且引黄输水灌溉淤积了下游河段,金堤河排水能力大大降低。1963年,按水电部对金堤河工程的安排及黄河水利委员会的设计,组织寿张、范县两县民工于3月25日至8月5日,培修古城以下北金堤,开挖行洪道;整修古城和樱桃园滞洪区,修建公路桥2座,生产桥11座,漫水桥及排水涵洞各1座,共完成土方251万立方米、工日233.5万个,砖石砌体3466立方米,总投资377.6万元。1964年,鲁豫两省以金堤河划界后,1965〜1966年间,按3年一遇排涝、20年一遇防洪标准,先后对金堤河进行疏浚,治理五爷庙至葛楼段及古城以下子路堤至寿张段干流培修加高堤防,扩建桥梁、涵洞等。80年代后期,金堤河治理由国家金堤河管理局负责,至1996年,治理工作尚未展开。
  第三节漳卫运河治理
  卫运河治理建国前后,相继5次对卫运河进行统一治理。
  第一次,1946年按照“先下后上、先干后支”的治河方针,经冀南行署安排,由临清等县岀工,开挖申街分洪道,并裁直胡家湾西南、张窑、董庄、薛家村、辛庄、大营村南、江庄村东等河段弯道;馆陶县裁直余利堡、南陶滩东及康庄东北诸弯,使沿河920个村庄、184万亩农田免受水灾。1947〜1948年间,临清、馆陶等县裁弯治理、加固左右岸堤防,堤防标准为顶宽5米、堤高超1946年洪水位1米, 边坡1:1.5。
  第二次,1956年3〜6月,按行洪流量800立方米每秒标准,由临清、冠县、馆陶9.068万民工进行复堤护岸,堤防增高1〜1.5米,培厚2〜3米,完成土方376.038万立方米,用工235.028万个,且修险工83处,砌石方3.45万立方米。1958年春进行扩大治理,挖运土方1930.98万立方米。
  第三次,1964年3〜5月,专署卫运河岁修指挥部组织临清、冠县、馆陶3县5.024万民工复堤,挖运土方306.043万立方米,用工153.47万个,国家投资349万元,补助粮2844.5吨。1967年6〜8月,又组织临清、冠县、聊城、莘县民工4万人,加高右堤长62公里,顶宽8米,内外坡均为1:3,堤顶超岀1963年洪水位2米,完成土方235.7万立方米,用工235.6万个。
  第四次,1971〜1974年连年组织民工10~12万人次,参加漳卫新河及卫运河治理会战及68座建筑物修建,共完成土方4671.96万立方米、石方7万立方米、混凝土2.37万立方米,总投资5156.91万元。
  第五次,1978〜1980年间,按1963年雨型防洪(相当于50年一遇)和洪涝合排3年一遇标准扩大治理。
  1992年,对朱庄乡东庄村护岸工程翻修220米,完成土方5280立方米、石方10086.5立方米。1995年对临东镇莲花岸护堤工程接长250米,完成土方9800立方米、石方13703.8立方米。1996年,对原有护坡工程损坏部分进行零星整修。
  卫运河及漳卫河汇合处土方工程分三期施工。第一期在1978年11〜12月,临清、冠县两县出民工0.7万人,完成填挖土方38.5万立方米,用工31万个。第二期在1979年3~4月,临清、冠县两县出民工1.9万人,完成土方198万立方米,用工84万个。第三期在1980年〜4月,临清、冠县、聊城、高唐、茌平5县出民工4万人,完成土方212.5万立方米,用工233.4万个。
  卫河治理
  在卫河治理过程中,分期改建迁建乜村引水闸、扬水站、班庄老闸及其它小型建筑物,完成土方10万立方米,砌石方1545立方米,混凝土1096立方米,国家投资107.4万元。
  1979年10月,在莘县北金堤之上新建东池闸和道口闸及其配套建筑物(导卫入金堤河)23座,挖运土方237.9万立方米,砌石0.58万立方米,混凝土0.29万立方米,用工118万个,国家投资306.76万元。
  第四节徒骇河治理
  1727年(清雍正五年)、1758〜1791(乾隆二十三〜五十六年)、1872年(同治十一年)、1883〜1896年(光绪九〜二十二年)都曾对徒骇河进行不同程度地疏浚。1921年徒骇河水漫溢,聊城白家洼淹地10万余亩。翌年,华洋义赈会以“以工代赈”的名义,挑挖周公河,在十里堡(聊城城北)埋设4.2米暗沟以泄积水,但因暗沟微小,泄水不畅,见效甚微。1922〜1930年,沿河莘县、阳谷、聊城、博平、茌平等县淹地57万余亩。其间,沿河各县民工(按地亩岀义务工)按统一设计标准(子河底宽19.2一36.8米,左右堤宽距30~213米,堤顶宽3.4米)分段疏浚,历时3个月,完成土方67.8万立方米,所需经费由各县建设费及乡民筹集,莘县、阳谷、聊城、博平、茌平、高唐6县集资6367元(银元)。1936-1937年,在聊城四河头修建4孔穿运(河)涵洞,将小运河以西金线河和小运河以东徒骇河连接贯通,统称为徒骇河。1948年5月,冀鲁豫行署第九专署沿河徐翼、筑先、聊阳、博平、茌平、齐禹6县成立由县委书记、县长担任政委和指挥的治河指挥部,组织民工7.4万人,疏浚治理河段97公里,用工88.2万个,完成土方221.65万立方米。莘县治理此河45公里(浚深1.5米,底宽5米,口宽10米),动用土方50万立方米,用工30万个。
  1954年,按照《山东省徒骇河1954年临时疏浚工程计划》,高唐、清平、博平、聊城、阳谷、堂邑、莘县7县民工5.6万人,疏浚自聊城四河头至高唐李集边境河段,并建桥、闸17座,完成土方188.49万立方米,用工81.58万个,省财委拨款897.3万元(折合新币),实际支岀793.9万元。1956年3〜11月间,全区先后组织民工3.95万人,各县皆由1名副县长带队,参加治理此河下游临邑县夏口至潘桥段157公里施工,并疏浚治理四新河、西新河、周公河和管氏河等支流170公里,用工204.2万个,完成土方677.17万立方米。1957年春、冬,全区民工12.62万人先后疏浚殷桥至郑家段长69.5公里,四河头至齐河甘隅头段长108.6公里,共用工338.03万个,完成土方743.41万立方米,同时建成四河头穿运河涵洞6孔,使此河排水能力由49立方米每秒提高到52.5立方米每秒。此两期工程,国家投资390万元。1958年春,莘县、阳谷、聊城、东阿等县民工3.92万人,疏浚四河头至上游永顺沟入口段长71.5公里,扩挖疏浚中游段及其支流段(老、新赵牛河)148.3公里,完成土方723.45万立方米,用工178.1万个。1961年冬至1962年春,聊城、茌平两县组织民工按3年一遇雨型排涝、10年一遇防洪标准切滩、疏浚聊城陈口至茌平甄桥河段,长28.8公里,用工77.24万个,完成土方100万立方米,并修建博平桥和接长聊城板桥,国家投资116.31万元。1963年冬至1965年春,专署施工指挥部按照山东省委、省人委扩大治理徒骇河的决定及省水利厅《徒骇河干流治理工程设计任务书》设计标准(3年一遇除涝和20年一遇防洪、50年一遇标准校核),制订治理方案(四河头以下至地区边界河段,堤距展宽120米,新堤顶高出50年一遇洪水位2米,一般高出滩地面3.5米,顶宽5米,内外边坡皆为1:3)分期施工。1963年11~12月,聊城、冠县、荘平、高唐4县组织6.39万民工进行搬旧堤筑新堤工程(四河头以下至地区界)长84.2公里,挖运土方413.4万立方米,其中夯方219.4万立方米,用工146.2万个。1964年3〜5月,莘县、阳谷、聊城3县组织民工5.25万人,完成聊城小运河口至莘县毕屯段80.17公里搬筑堤工程,挖运土方284.55万立方米,用工177.69万个。同年6月,按水电部对《徒骇河干流治理边界部分变更设计》审查意见,由莘县组织民工1.2万人,加高培修左右岸堤防(河南省大清桥至莘县毕屯)18公里,疏浚河道7.1公里,共挖运土方54.47万立方米,用工60.82万个。同时配套建筑物44座。1963年冬至1964年6月,两期工程国家投资640.6万元,其中土方工程54.6万元,配套建筑物投资94万元。1964年冬,聊城、茌平、高唐3县组织民工5.36万人,治理聊城小运河口至高唐边界河段71.6公里,挖运土方262.62万立方米,用工158.66万个。1965年春,莘县、阳谷、聊城、茌平、高唐5县民工9.52万人,疏浚莘县王楼至高唐县边界段111.42公里,挖运土方458.4万立方米,用工320.7万个。至此,境内徒骇河段达到3年一遇排涝和20年一遇防洪标准。1965一1971年,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对中共山东省委、省人委《关于徒骇河、马颊河流域“三五”期间治理规划的报告批复意见》及省水利厅《徒骇河干流治理工程扩大初步设计》,对徒骇河进行扩大治理。1965年冬,徒骇河干流挖河切滩工程分为两期施工。
  第一期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的40%切滩、小运河口以下至禹城苇河口段长75公里,全区8县出民工9.5万人施工,完成土方590.1万立方米,用工381.7万个;小运河口以上至莘县文明寨段长54公里,由莘县、冠县出民工2.76万人施工,完成土方105.2万立方米,用工60.8万个。第二期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的60%切滩,上自莘县毕屯下至禹城苇河口河段长164.46公里。由8个县组织民工8.2万人施工,完成土方1349万立方米,用工677.5万个。两期工程国家总投资815万元,补助粮13142.5吨。1967年冬,由全区8县出民工10万人分两路治理徒骇河,一路是完成上年尾工土方267.6万立方米,用工119.69万个;另一路是疏浚高唐七里河口至齐济河口干流段长85公里,完成土方993.25万立方米,用工608.42万个,国家投资687.76万元。1968年春,全区组织民工15万人,出境治理徒骇河禹城县马官屯至济阳县高家庄段长69.5公里,完成土方1273万立方米,用工827万个,国家投资765万元。同年冬,全区出民工9.3万人施工,治理此河工段59.59公里(茌平胡屯至禹城杨河套村),完成土方841万立方米,用工524.4万个。1969年3〜7月,全区组织民工16.2万人,按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完成徒骇河治理末期工程(莘县文明寨至茌平胡屯桥段),长132.48公里,完成土方1497.69万立方米,用工837.1万个。同时出工4万人治理新金线河、四新河、管氏河、位临运河(现为三干渠)等支流,完成土方254万立方米,用工90.57万个,国家共投资834.64万元。同年冬,全区又组织民工19.46万人,完成徒骇河干流治理尾工及四新河、管氏河、金线河、周公河、西新河等主要支流的扩大治理。1970年,经鲁北根治海河指挥部对区内徒骇河治理工程测量验收,均符合设计要求。据1973年水利工程普查资料,自1963〜1971年间,扩大治理徒骇河及其支流,共完成土方9544万立方米,筑新堤277.08公里,新建桥涵闸185座,国家总投资6464万元。1991~1995年,投资11.6万元修建俎店渠五泓闸等建筑物,完成土方1400万立方米;投资232.34万元,对干流局部清淤开卡工程进行疏浚,完成土方56万立方米;投资146.24万元,对干流拦河闸调蓄工程进行维修,完成土方24万立方米。1996年,投资243万元进行河道治理和岁修工程,完成土方8.19万立方米,用工5.51万个。
  第五节马颊河治理1412年(明永乐十年),开魏湾(现属临清)二支渠,将运西马颊河过小运河处分南北两股,南股由中闸口入小运河,北股由元涵谷洞入小运河。1455年(景泰六年)建魏湾闸,运东马颊河段疏浚,成为分洪河道。1717一1883年(清康熙五十六〜光绪九年),虽6次疏浚治理运河东马颊河以分洪,但乾隆年间曾颁有“运(河)西只准报灾,不准挖河”的禁令,故运西未得疏浚治理。
  1933年,由朝城、莘县、冠县、堂邑、博平、清平、高唐7县出民工数万人,依民国《山东省建设厅疏浚马颊河工程计划》,疏浚境内河段122公里(子河底宽5.5-17.8米,口宽11〜25.2米,挖深2.2-3.2米,滩宽5-100米,堤高、顶宽为2.5~3米),完成土方482.3万立方米。经省级验收,河道断面均达到设计标准。1937年,组织修建马颊河南支穿运涵洞3孔,使此河上游延伸至河南省濮阳县境,为运西除涝打通出路。
  1949~1952年间,加固马颊河堤防130公里,疏浚清平、博平、高唐干流河段及冠堂渠、孟李渠等支流,且翻修阻水桥梁20余座,完成土方350万立方米。1954年,莘县、冠县、堂邑、博平、清平5县民工7万余人,整修疏浚马颊河干流河段,完成土方16.03万立方米,修补桥梁9座,国家投资71.8万元。1957年4~5月,莘县、冠县、堂邑民工2万余人,疏浚干流河段(莘县沙王庄至冠堂渠)44公里,完成土方14.68万立方米,修建桥梁涵洞8座,国家投资75.7万元。1963年6月,遵照水电部要求,莘县组织民工1.5万人,按3年一遇排涝标准,整修疏浚马颊河干流河段,废除马村水库,完成土方52.86万立方米,用工20.58万个,国家投资40万元。1964一1971年间,按1961年雨型防洪和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扩大治理马颊河。1964一1965年,荏平组织民工3.17万人施工,干流河段裁弯筑新堤(梅庄段、邢胡刘至周桥段、北海子至伦桥段裁弯)4.52公里,完成土方38.17万立方米,用工20.83万个,国家补助投资5.2万元。1967年春,地区马颊河施工指挥部(驻临清吕桥)组织全区民工10万余人,疏浚治理马颊河干流河段(冢北沟口至唐公沟口)长124公里,完成土方1189.95万立方米,用工739.97万个。同年夏季,聊城、临清、茌平、高唐4县民工4万余人,出境参加马颊河治理施工(唐公沟口至津浦铁路桥河段36公里),完成土方126.07万立方米,用工132.39万个,两期工程国家投资745.08万元。1970年3〜5月,全区组织民工10.8万人,按1961年雨型防洪和1964年雨型排涝标准扩大治理马颊河干流河段长124公里,完成土方1885.4万立方米,用工1160万个,国家投资1030.81万元。1970〜1971年,对马颊河干流进行岁修和清淤开卡、堤岸绿化等。1991〜1995年,对马颊河干流进行4次局部清淤工程施工,投资236.27万元,完成土方54万立方米。1991〜1996年,对李奇庄闸进行改建,投资6.5万元,出工0.4万个,完成土方600万立方米。1996年,投资38.9万元进行河道治理和岁修工程,完成土方5.24万立方米,用工2.95万个。
  第六节小运河治理
  境内小运河原为古代京杭运河的一段。据《行水金鉴》记载,1448年(明正统十三年)黄河北股于原武决口,漫曹濮,抵东昌,冲张秋,溃沙湾,毁运(河)道,运河水源渐绝,漕运停止。1453年(景泰四年),遣都御史徐有贞驻张秋镇,整治沙湾决口,在张秋西南开广济渠,至1455年(景泰六年),运道复通。1492年(弘治五年)3月,河决黄陵岗(今河南省民权县北),冲毁张秋运河东堤90余丈,都察院右副御史刘大夏奉命治理此河,先于运河西岸凿“月河”1.5公里许,导决水入运河,遂将决口堵塞,又于旧决口南筑滚水石坝。至1495年(弘治八年),漕运通畅,治河告竣,并赐张秋镇名“安平镇”。1705〜1854年(清康熙四十四〜咸丰四年),先后疏浚治理运河9次。1855年(咸丰五年),黄河在兰阳铜瓦厢决口后,至张秋镇穿运(河)东流,遂运道阻塞。1881〜1895年(光绪七〜二十一年),改小运河过黄河口门于张秋镇东北陶城铺,并新开陶城铺至阿城一段河道接旧运河,又在张秋北金堤建闸,引金堤河水济运(河),并疏浚运河。1901年(光绪二十七年)又因黄水淤垫,运道阻塞,漕运停止,唯聊城至临清下段运道行驶小船。至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以分段计程疏浚临清至聊城一段河道。1934年,山东省建设厅在聊城设工程局以组织疏浚小运河,临清、聊城、清平、堂邑、博平、阳谷、东阿7县按地亩出民工20余万人,历时3个月,疏浚河道135公里(河底宽12米,边坡1:2,平均挖深4米,堤高、堤宽均2米,堤距36米),完成土方1400万立方米。1936〜1937年先后施工修建陶城铺活动桥、周店月河涵洞和船闸、周公河穿运涵洞、临清船闸、徒骇河穿运涵洞及魏湾三孔桥等。1938年日军入侵聊城后,小运河渐成为废河。
  1951〜1952年,聊城专署分两个水级(聊城周店以南至陶城铺为第一个水级,周店以北至临清卫运河为第二个水级)设计,由东阿、阳谷、聊城、临清岀工重新治理小运河,并整修临清船闸、三孔桥减水闸、马颊北支穿涵、土桥闸、周公河穿涵、李海务闸、周店船闸等建筑物,共动土方29.1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3.2万元(折合新币)。此时,小运河口宽24米左右,平时水深保持1〜2米,汛期达3米,七级至周店以北能以通航。1956年,在东阿县牛屯兴修引黄虹吸工程,安装0.9米管道8条,其中4条承担济运通航和运河两岸聊城、阳谷、临清22万亩农田抗旱用水。1958年,位山引黄灌区开发后,小运河分段治理,有的河段作为输水干渠遂形成排、灌两用河道。
  第二章调蓄工程
  第一节节制闸
  1970一1990年,先后在徒骇、马颊河干流河道上修建拦水节制闸11座,其中徒骇河6座、马颊河5座,总计正常蓄水量为3497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为4404万立方米,其中徒骇河2003万立方米,最大2464万立方米;马颊河1494万立方米,最大194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1.9万亩,其中徒骇河34万亩,马颊河17.9万亩。但因常年蓄水,造成闸前普遍淤积,降低了河道排涝行洪能力。1991~1996年,为加大蓄水工程建设力度,重点抓了干支流河道建闸拦蓄和坑塘建设,完成了徒骇河、马颊河建闸规划,对部分支流河道按规划分期治理,新建支流拦河闸5座, 开挖治理坑塘近0.2万个,增加蓄水能力1020万立方米。
  杨庄节制闸
  位于莘县城关镇杨庄村南徒骇河上,1970年10月动工,1971年8月竣工使用,由山东省海河流域治理指挥部设计,莘县水利局施工和管理,共完成土石方3.96万立方米,国家投资41.56万元。该闸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闸槽设在上游井柱墩台上,边墩护坡为浆砌石,全闸分6孔,单孔净宽4米,闸身总长28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骨架钢丝网水泥平板,每扇宽、高均4米,始为人工手摇丝杠启闭机,装有固定丝杠式启闭机6台,1975年改为电动机,启闭能力为6吨;闸后建有生产桥6孔,桥面宽4.5米,载重标准为10吨。该闸按1964年雨型排涝和1961年雨型防洪标准设计,相应排涝流量为157立方米每秒,防洪流量为238立方米每秒,设计拦蓄水量136万立方米,年调蓄水量8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2万亩。莘县城关镇沿河48个村庄修建扬水站72处,装机容量955.5千瓦,年实际引水灌溉面积8万亩。
  李凤桃节制闸位于莘县单庙乡李凤桃村东新金线河入徒骇河口以下250米处,由聊城地区水利局设计、莘县水利局施工和管理。1984年9月动工,1985年10月建成使用,完成石方4.9万立方米,投资130万元。此闸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井柱承台基础,半重力式闸墩,共5孔,净孔宽8米,由6个长10米、厚1米、宽4米的承台和5块长10米、宽5.1米、厚0.5米的小底板组成,每个承台下设10根直径0.6米的钢筋混凝土井柱,按水顺流方向分两排对称布置。闸墩高5.8米、厚1.1米,上端总长4.5米、下端总长9.3米。闸门采用8X4双主梁平面钢闸门,装2X1双吊点绳鼓式启闭机5台。机架桥为装配式“T”型结构,总长10.8米。该闸年可调引和拦蓄引黄、引金灌区水量4219万立方米,可向马颊河以西缺水区送水2488万立方米,灌溉农田7.5万亩。
  王堤口节制闸
  位于聊城市王堤口村东、位山灌区三干渠与徒骇河交叉处,由山东省海河流域治理指挥部和聊城地区水利局联合设计、兖州水利安装队承建、聊城地区河道工程管理处管理。1970年春施工,当年8月竣工使用。嗣后又接长护坡,修整止水缝及闸门,电机设备配套,共完成土石方14.3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53.5万元。此闸为井柱墩台闸身,石砌护坡。全闸共6孔,单孔净宽10米,全长66米,闸底板高程29.14米,闸门为平面双吊点钢结构,每扇宽10.18米、高5.5米。机架桥上配有上海产QPQ型卷扬式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6台,启闭能力为50吨。此闸正常蓄水量为396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为515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2200万立方米,可供阳谷定水镇和聊城市沙镇等乡镇31个村庄5万亩土地灌溉用水。沿河建扬水站29处,装机容量786.45千瓦,实际灌溉面积5万亩左右。
  四河头节制闸
  为四河头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组成部分,位于聊城市城南徒骇河与位山灌区二干渠(原小运河)交叉处(枢纽工程包括徒骇河节制闸、二干渠泄水闸、穿二干渠涵洞和引黄渡槽)。该闸于1969年动工,1970年竣工,由聊城地区水利局设计,安装队施工,河道工程管理处管理。共完成土石方6.45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37万元。尔后又多次整修和配套,投资38.7万元。该闸为框架式钢筋混凝土结构,闸身全长79.2米,分8孔,单孔净宽9.2米,闸门为沉浮式钢筋混凝土钢丝网薄壁圆管,挡水高度为3米,闸底高程27.5米,机架桥面设有移动式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1台,启闭能力为32吨。1975〜1980年,增置启闭机、电动机3台共33千瓦。该闸按1961年雨型防洪标准设计,防洪水位33.5米,流量498立方米每秒,承担闸上游徒骇河流域排水任务。正常蓄水量为176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为233万立方米,可供2.5万亩土地灌溉用水。沿河两岸建有扬水站48处,装机容量687.22千瓦,实际灌溉面积3.5万亩。
  陶桥节制闸
  位于荏平县胡屯乡陶桥村南徒骇河上,1968年动工,1970年9月竣工,完成土石方6.18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50万元。1974〜1978年间又整修配套,完成土石方2.51万立方米,国家投资33.031万元。该闸由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和海河流域治理指挥部共同设计、兖州安装队施工、聊城地区河道工程管理处管理。其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井柱闸身,砌石护坡,全闸总长77.2米,分7孔,每孔净宽10米,闸底高程23.2米,闸门为平面双吊点板钢,每扇宽10.18米,高5米,机梁桥上配有上海产QPQ型手摇卷扬式和10千瓦电动启闭机7台、11千瓦电动机7台,启闸能力为32吨。闸后建有生产桥12孔,每孔宽4.5米,载重标准为6吨。闸前防洪水位为29.45米,流量623立方米每秒,闸前正常蓄水量655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为790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3600万立方米,可灌溉胡屯、博平、韩屯、冯官屯4个乡镇9万亩农田。沿河建扬水站145处,装机容量2862.82千瓦,实际灌溉面积为13万亩。
  刘桥节制闸
  位于高唐县刘桥村徒骇河上,1970年8月动工,翌年10月建成使用。1974年以后多次整修配套,共完成土石方14.83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28万元。该闸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井柱墩台闸身,砌石护坡,全闸总长65.2米,共10孔,单孔净宽5.8米,闸底高程20.27米,闸门为平面双吊点钢结构,每扇宽5.8米,高5米。机架桥上配有2台上海产QPQ型卷扬机和8台本溪产QPQ型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启闭能力分别为50吨和30吨。电器设备有100千伏安变压器1台、16千瓦电动机2台和13千瓦电机8台。该闸由山东省海河流域治理指挥部设计、高唐县水利局施工、地区河道工程管理处管理。设计行洪流量657立方米每秒,排洪流量433立方米每秒。闸后交通桥为16孔,桥宽4.5米,载重能力6吨。正常拦蓄水量为530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635万立方米,可供7.5万农田灌溉用水。沿河两岸建扬水站102处,装机容量2232.2千瓦,实际灌溉面积15万亩。
  马村节制闸
  位于莘县张鲁镇马村东北马颊河上,1980年4月动工,当年10月竣工,由聊城地区水利局设计、莘县水利局施工和管理,完成土石方3.73万立方米,国家投
  资43.90万元。1989年改建闸门,投资30.54万元。该闸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井柱框架,边墩、护坡均为浆砌块石,闸身总长39.6米,分8孔,单孔净宽4.0米,闸底高程为35.57米;闸门为钢筋混凝土骨架、钢丝网水泥平板,每扇宽、高为4X3.5米,装有单吊点固定丝杠手摇启闭机8台,启动力均为10吨。闸前设计排涝流量184立方米每秒,行洪流量283立方米每秒,正常蓄水量163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254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510万立方米,可供张鲁、王奉、大王寨3个乡镇1.8万亩土地灌溉用水,并补给地下水。沿河建扬水站49处,装机容量432.18千瓦,实际灌溉面积8.3万亩。
  甘寨节制闸
  位于莘县位庄乡甘寨村东马颊河上,1971年3月动工,当年12月竣工,1973年续建配套,共完成土石方3.24万立方米,国家投资54.53万元。该闸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井柱框架式,边墩、护坡为浆砌块石,闸身总长42.4米,闸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钢丝网水泥平板,每扇宽、高均为4X4米,9台启闭机为单吊点固定丝杠,手摇、电动两用,配有3台7.5千瓦电动机。闸后建有11孔生产桥,载重量6吨。闸前排涝流量193立方米每秒,行洪流量为292立方米每秒,正常蓄水量163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210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600万立方米,可灌溉位庄、燕店、河店、大王寨等乡镇60个村庄的农田1.6万亩。沿河建扬水站55处,装机容量1023.85千瓦,实际灌溉面积4万亩。1991年后,由于闸前淤积,排涝能力降低25%,行洪能力降低16%。
  王铺节制闸
  位于聊城市八甲刘乡王铺村南马颊河上,1970年3月动工兴建,同年9月建成,1972年后又续建整修,共完成土石方5.94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24.46万元。此闸结构为钢筋混凝土墩台闸身,砌石护坡,闸身总长54.8米,分5孔,单跨10米,闸底高程29.15米,闸门为双吊点板钢,每扇宽10.18米、高4.5米,装有济南产QPQ型卷扬式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5台,配有11千瓦电动机5台,启闭能力32吨。闸前防洪水位34.03米,设计行洪流量413立方米每秒,排涝流量277立方米每秒;闸后交通桥7孔,宽6米,荷载能力为汽一13级。该闸由山东省海河流域治理指挥部和聊城地区水利局联合设计,潍坊水利局安装队承建,聊城地区河道工程管理处管理。主要控制位山灌区三千渠黄河水入马颊河,保证向冠县、临清及天津送水。闸前正常蓄水量283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376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1800万立方米,可灌溉沿河堂邑、八甲刘、梁水镇、辛集、定远寨等乡镇的98个村庄农田4.5万亩。沿河修建扬水站67处,装机容量2378.46千瓦,实际灌溉面积9万亩。1991年后,由于河道淤积,排涝能力降低30%,行洪能力降低25%。
  薛王刘节制闸
  位于临清市位湾乡薛王刘村马颊河上,1969年10月动工,1970年10月竣工,1971年后又整修配套、接长上下游护坡,共完成土石方14.86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59.16万元。该闸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井柱墩台闸身,砌石护坡,总长54.8米,分5孔,单孔净宽10米,闸底高程26.2米;闸门为双吊点板钢,每扇宽10.18米、高5米;机架桥上装有上海产QPQ型卷扬手摇、电动两用启闭机5台,配有11千瓦电动机5台,启闭能力为32吨。此闸由山东省水利勘测设计院、海河流域治理指挥部联合设计,聊城地区水利局承建,聊城地区河道工程管理处管理。设计行洪流量439立方米每秒、排涝流量292立方米每秒。闸后建交通桥7孔,宽6米,载重标准6吨;闸前正常蓄水量430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520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20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沿河位湾、贾寨、康圣庄、菜屯等乡镇修建扬水站46处,装机容量915.075千瓦,实际灌溉面积10万亩。因河道淤积,排涝能力降低15%,行洪能力降低10%。
  李奇庄节制闸
  位于高唐县李奇庄马颊河上,1970年3月动工兴建,1971年2月建成使用,1976年后配套整修,增建桥头堡等,共完成土石方7.6万立方米,国家投资138.09万元。此闸结构为钢筋混凝土井柱墩台闸身,砌石护坡。闸身总长65.2米,分10孔,单孔净宽5.8米,闸底高程21.8米,闸门为双吊点板钢,每扇宽5.8米,高5米。机架桥上装置移动式上海产QPQ卷扬式手摇、电动启闭机2台,配有16千瓦电动机2台,启闭能力为50吨,尔后又增配32吨启闭机8台,改为固定式启闭。该闸由山东省海河流域治理指挥部设计,高唐县水利局施工,聊城地区河道工程管理处管理。闸前设计防洪水位27.1米,设计行洪流量514.立方米每秒、排涝流量346立方米每秒;闸后建交通桥15孔,桥面宽4.5米,载重能力15吨。闸前正常蓄水量455万立方米,最大蓄水量为580万立方米,年调节水量2000万立方米,设计灌溉面积5万亩。沿河旧城、三十里铺、赵庄等乡镇建扬水站50处,装机容量1095.15千瓦,实际灌溉面积7.6万亩。
  第二节水库
  金堤河水库
  1958〜1960年修建,位于鲁豫两省边界北金堤滞洪区内,由北金堤、南小堤、金堤河槽、滩地及隔堤组成,上起莘县高堤口下至古城镇,全长31.86公里。南北堤距600米左右,占地面积4.15万亩,涉及当时的聊城专区范县古云、樱桃园、古城(今属莘县)及颜村铺(今属河南省范县)4个公社64个村庄。此水库分别在葛楼、樱桃园、姬楼、古城筑隔堤4条(顶宽8米,边坡1:6,顶高低于北金堤1米左右)。形成竹节式小水库4个,每条隔堤均设节制闸1座,闸前两岸建引水涵洞6处(其中北岸4处),兴建引水渠道形成4个灌区,引水流量1〜2立方米每秒。修建水库共动土440万立方米,完成砖石砌体3万立方米,国家共投资230万元。樱桃园以上系河南省大功引黄灌区来水,樱桃园以下系彭楼引黄干渠来水,设计水深4~6米,最大蓄水量8200万立方米,可灌溉面积40万亩。在道口、樱桃园建水电站2处,装机容量495千瓦,此水库当时由古云、樱桃园、古城、颜村铺4个公社分段负责管理、使用、养护和防守。由于只顾高水位拦蓄、库区水位常高岀背河地面3〜4米,堤防多次岀险,加之排灌工程不配套,损失大于受益,3年间,库区和灌区净损失448万元。1962年后,随着停止引黄灌溉、废除隔堤,加之培修古城以下南北堤防,开挖行洪河道,1963年金堤河水库完全废除,恢复金堤河河道自然流势。
  马村水库位
  于莘县县城西北15公里处原燕店、王奉、张鲁3个公社相连的涝洼地区,总面积3.3万亩,马颊河贯穿其间。水库于1958年7月开工,1959年7月竣工,同时修建引水闸7座、引水渠4条、水电站1处(装机容量448千瓦),共完成土石方270万立方米,总投资为296万元。设计最大蓄水量5400万立方米,一般蓄水量3500万立方米,每年引水灌溉面积5万余亩,发电30千瓦。由于当时水库选址、设计规模不够科学,土坝高度、质量不符合标准,出现渗水、沉陷、裂缝现象,再加泄水建筑物不完善,库水只进不出,致使1959年汛期水库上游堤防溃决,洪水东泛县城,淹地3万多亩。至1961年,水库周围村庄土地次生盐碱化5万多亩,倒塌房屋1.13万间。是年春,在国家召开的5省1市平原地区水利规划会议上,决定将马村水库改为临时调洪工程,1963年彻底废除还耕, 马颊河亦恢复原来堤防和自然河道流势。
  南清湖水库(西沙河水库)
  由冠县南陶至清水大沙河段隔堤、围堤形成,总面积44.2平方公里。此水库于1959年7月修建聊邯公路附近隔堤和大堤、1960年7〜11月先后修建樊楼至召村及召村至县界段围堤,并建桥闸14座,共动土962.9万立方米,用石料4463立方米、砖124.7万块、水泥333.7吨、木材76立方米,用工245.12万个,投资8664万元。因当时正处于经济困难时期,引卫济库闸和其他配套工程尚未修建,即行下马,原修建工程随之废弃。
  高唐水库(第一湖)
  位于高唐县城南7公里处的毛家大洼,东西宽平均3公里,南北长平均1公里,周长9公里,聊禹公路纵穿其间,总面积2.93平方公里,设计水深平均2米,总蓄水量约600万立方米。水库于1958年11月组织民工和学校师生3978人、突击22天完成筑堤(堤底19米,顶宽4米,堤高平均2.5米,堤坡1:3)和引水渠工程。嗣后又修建进水闸、节制闸、泄水闸和公路桥各1座,并加高加宽公路,共完成土石方62.71万立方米,用工7.84万个。1959年由位山灌区二干渠引水入库后,县商业局在水库建养鱼池37个,占地55亩,投放鱼苗20万尾;养鸭0.2万余只,投资10万元左右。由于管理不善,收益甚微。水库亦因选址不当,规划设计不合理,工程配套不完善,不仅没有发挥效益,还引起周围土地次生盐碱化。1962年引黄停止后,水库水源断绝,废弃还耕。
  第三章灌溉工程
  建国前,民不聊生,无力凿井,水浇地甚少。建国后,坚持“开发水利、服务生产''的原则,逐步实行地上水与地下水并用,井河并用,排灌结合,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灌溉面积逐年扩大。1990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719.9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达674.52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05.31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85.26%、80%和59.84%。至1995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768.09万亩,实际灌溉面积697.18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42.1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86.24%、83.26%和64.73%。1996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772.46万亩,实际灌溉面积702.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48.8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92%、83.8%和65.5%。
  第一节井灌
  据1930年统计,时境内仅有灌溉用砖井1.49万眼,靠木筒、漏斗、辘轳提水浇灌菜园等。至1949年,全区有砖井1.71万眼、机井1眼、水车44部,井灌面积12.49万亩。
  建国后,各级政府发动群众打井下泉,积极开发利用地下水。1952年底,全区砖井增至6.37万眼,其中泉井93眼,水车增至10737部,井灌面积扩大到20.73万亩。“一五”期间,随着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不断扩大砖井、机井建设。1957年各种砖井发展到15.06万眼,其中泉井1.28万眼,水车增加到6.97万部,机井达到231眼,灌溉面积达86.49万亩,比1949年增加5.9倍。“二五”期间,砖井逐渐被机井和引黄工程所取代。1962年停止引黄灌溉后,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大力开发利用地下水。1965年,全区砖井达到30多万眼,机井发展到1325眼(平均每平方公里0.15眼),井灌面积达35.66万亩。此后,机井迅速发展,逐渐取代了砖井。1985年底机井达到66064眼,其中配套60822眼,占机井总数的92.1%;机井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7.7眼,每12.9亩耕地1眼;井灌面积达到406.98万亩,比1949年增长27.5倍,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50%。至1989年底,全区机(电)井增加到64479眼,其中配套机井63504眼,有效灌溉面积为570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79.83%。1990年,机(电)井发展到72888眼,其中配套70301眼,有效灌溉面积408.54万亩(含井渠双灌的机电井灌溉面积),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56.81%。1996年,全区有机井94616眼,其中配套93028眼,有效灌溉面积385.4万亩,占全区有效灌溉面积的49.89%。但因局部地区出现盲目多打机井,过量提取地下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且日趋扩大。
  在利用地下水灌溉方面,喷灌和管道灌溉方法逐步发展。1976年,贯彻全省在荣成召开的喷灌会议精神,始在冠县定远寨公社薛阎村试用半固定单喷头喷灌机灌溉农田720亩。1982年,各县市部分乡镇、村自动喷灌多头喷灌机具发展到65台,控制面积0.3万亩。此后,随着直接输水入田管道的兴起和发展,喷灌处于停滞状态。到1988年,全区拥有喷灌机械509台,其中阳谷、莘县495台,占97.24%。至1996年,全区拥有喷灌机械17台(套),喷灌面积2620亩。
  1978年始,全区各地逐步用地埋混凝土管、水泥土管和水泥渣管(直径20一25厘米)直接输水入田。至80年代初,西部高亢区开始在地面铺设塑料软管(多为白色)输水灌溉。此管道投资少,节省水,不占地,机动灵活,使用方便,效益高。因其蜿蜒田间,群众称其为“小白龙”。到1985年,全区发展到400多万米。但此管有易损坏、保管难等弱点。1986年,地区水利局和聊城市水利局试制成功“水浸密实灰土地埋(深80一100厘米)塑料软管”输水灌溉方法,赢得科技界和灌溉实践的认可,使管灌工程有了新的发展。到1990年,全区地埋各种管道73.5万米,其中地埋塑料软管63万米,年输水灌溉面积达19.3万亩。1996年,全区地埋各种管道达到257万米,年输水灌溉面积36.7万亩。第二节引黄灌溉
  位山引黄灌区渠
  首位山引黄闸位于东阿县关山乡位山村西,临黄堤桩号7+780+400处,原闸于1958年5〜9月兴建,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开敞式引水闸,共10孔,每孔净宽1。米,高5米,安装5X10弧形钢板闸门,闸底板高程36.5米(大沽基点),设计防洪水位45米,设计引水流量400立方米每秒。1983年,又按新的防洪标准将此闸改建为8孔,每孔净宽7.7米,高3米,闸底板高程38.5米,设计防洪水位49.7米,引水流量24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600立方米每秒。
  灌区初建时,设计位山闸后引水渠末端筑有东、中、西沉沙池,东沉沙池有6条沉沙渠,中沉沙池和西沉沙池均有4条沉沙渠。到1961年,东沉沙池修筑3条沉沙渠,中沉沙池修筑1条半沉沙渠,西沉沙池沉沙渠未施工。在东西两沉沙池岀口分别建大店子(东阿)、周店(聊城)两分水闸。当时,渠首闸后设引水渠1条,下有干渠6条、分干渠48条、支渠562条、斗渠2069条,控制东阿、茌平、聊城、阳谷、高唐、临清、冠县及夏津、禹城、齐河、平原等11县耕地面积896万亩。1969年
  后,将位山引黄闸后引水渠分为东西2条,干渠调整为3条,下有分干渠36条、支渠226条、斗渠1224条。一干渠自东阿兴隆村分水闸引水,二、三干渠均由聊城市周店分水闸引水。配套建筑物4898座,其中干渠桥、涵、闸和渡槽445座,控制东阿、阳谷、茌平、聊城、高唐、临清、冠县7县117个乡镇的耕地面积524万亩,设计灌溉面积432万亩。
  1958年10月至1961年间,年均引水220天,引水量11.87亿立方米,总引水量为37.95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291.3万亩次,对农业生产起到一定作用。一但因其排灌工程不完善,实行大水漫灌,打乱原排水系统,有灌无排,加之1961年大雨积洪涝,引起地下水位急剧上升,导致大面积土壤次生盐碱化。1961年底,全区盐碱地达到209.6万亩,占全区耕地面积的23.3%,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危害。1962年,贯彻执行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主持的范县会议精神,位山灌区停止使用,废渠还耕。1966〜1968年间,开挖配套徒骇河以东地区排、灌渠系工程,位山闸启开2~4孔闸门引水,灌溉东阿、聊城、茌平3县耕地56万亩次。此后,由于各级政府认真贯彻积极慎重的方针,吸取过去的教训,注重排灌工程配套,引黄复灌逐步走向稳定发展的道路。1970年,修筑西沉沙池,位山闸10孔闸门全部启用,引水复灌。1970〜1990年,位山闸总计引黄72次,引进水量192.37亿立方米,年均9.16亿立方米(1989年最多,18.08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3122万亩次,年均672万亩次(1989年最多,1525万亩次),一次引水灌溉最大面积500万亩。1991一1995年,位山引黄灌区总计引水19次51.012亿立方米,灌溉农田面积4732.7万亩次,年均946.54万亩次。1996年,位山引黄灌区总计引水5次14.05亿立方米,灌溉农田1200万亩次。
  郭口引黄灌区
  位于东阿县境东北部,南到聊滑(口)公路、北临赵牛河、西起官路沟、东至县界,东西宽25.3公里,南北长24.5公里。涉及大桥、姚寨、牛角店、大李、陈集、杨柳、高集、铜城8个乡镇,总面积35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8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45%。渠首引黄闸坐落在大桥镇郭口村西南,临黄堤桩号37+365处,1984年修建,为一级建筑物,3孔箱式涵闸,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孔净宽2.6米,净高2.8米,全长80米,闸底板高程35.3米,引水闸门为3.3X3.0,钢筋混凝土平面板,配80吨单吊点卷扬启闭机,闸前附设钢筋混凝土叠梁式防沙闸门,配15吨螺杆启闭机。设计引水流量25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37万亩,国家投资185.84万元。1985年,修建衬砌引水渠7条,长2.1公里,设计引水流量22.7立方米每秒;开挖东、西干渠沉沙池2条,东干渠沉沙池长4公里,底宽14米,西干渠沉沙池长4.3公里,底宽20米;新开和整治东西引水干渠2条(东干渠长24公里,西干渠长16.5公里)。干渠以下整治并利用原郭口、周门前、邵庄虹吸干渠7条长50.9公里,完成干渠建筑物50座。尔后又逐步进行完善配套和调整,并将废金堤以南地带划为纯井灌区,赵王河与赵牛河之间区域划为以排定灌、井河结合灌溉区。
  此灌区自1986年开始引水灌溉,至1990年的5年间,年均引水量为1.04亿立方米,实灌面积25.8万亩。1990年,引水5556万立方米,实灌面积30.2万亩,占设计灌溉面积的81.62%。1991〜1995年,灌区年均引水量0.91亿立方米,实灌面积40万亩、88万亩次。1995年,引水6841万立方米,实灌面积40万亩、70万亩次。1996年,引水8000万立方米,实灌面积110万亩次。
  陶城铺引黄灌区
  位于区境南及西南部,由原引金工程张秋、八里庙、赵升白、明堤、仲子庙、道口等6个灌区联合组成,涉及阳谷、莘县28个乡镇1047个自然村,总面积102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4万亩,其中阳谷县70万亩、莘县44万亩。渠首引黄闸坐落在临黄堤桩号4+051处(原陶城铺虹吸工程位置),1987年2〜8月兴建,为两联4孔箱式涵洞,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孔宽、高均为3米,闸底板高程38.91米,闸上引水位41.41米,设计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1989年,阳谷、莘县组织劳力6万人修挖三级沉沙池1个,面积9.89平方公里;输沙渠1条,长1.5公里;输水渠1条,长2.85公里;引水干渠2条,长91.93公里。其中南干渠长35.37公里、北干渠长56.57公里。南干渠于徐庄(阳谷)处建扬水站1座,装机容量1680千瓦,扬程4.3米,提水流量14.3立方米每秒,控制灌溉面积40.13万亩;北干渠于骆驼巷(阳谷)、周武庄(莘县)处各建扬水站1座。骆驼巷站装机1680千瓦,扬程3.3米,提水流量23.1立方米每秒,控制面积45.6万亩;周武庄站装机876千瓦,扬程4.25米,提水流量4.8立方米每秒,控制面积18万亩,干渠以下连通原张秋、八里庙、赵升白、明堤、仲子庙、道口6个引金灌区的引水支渠31条,长254.27公里,斗渠569条,长912.02公里,农渠2466条,长2211公里。主要配套建筑物有沉沙池出口闸、老金线河对口闸2座,小运河、赵王河、新金线河渡槽3座,干渠建筑物244座。
  此灌区因工程未完成,尚未向莘县送水,1989年局部引水1.3亿立方米,灌溉阳谷农田37万亩,占控制耕地面积的32.4%。1990年引水7300万立方米,灌溉阳谷农田27万亩;占控制耕地灌溉面积的23.6%。至1995年仍为局部引水,当年引水17043.7万立方米,实灌面积56万亩。1996年,阳谷县引黄河水1.9亿立方米,灌溉面积68万亩、210万亩次。
  陶城铺引黄灌区
  为世界银行贷款扶持的山东省农业综合开发重点项目之一,引水流量50立方米每秒,校核70立方米每秒,设计年引黄河水26007万立方米,总计投资7147万元。项目自1988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至1989年12月31日共完成输沙渠、三级沉沙池、输水渠及北干渠35.4公里,南干渠16.5公里及部分支渠和田间土方工程的挖筑。1990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南干渠下段19.5公里、沉沙池围堤加固及部分田间土方工程的挖筑,累计土方87.24万立方米,投资158.34万元;完成建筑物48座,投资526.7万元;完成建设管理费8万元。以上共计完成投资693.04万元。199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北干渠、莘县段及部分支渠、田间土方工程的挖筑,累计土方224.7万立方米,投资422.15万元;完成建筑物194座,投资538.18万元;完成迁占(永久性占地5415.7亩、临时占地1045亩)投资753.1万元;完成建设管理费7.5万元。以上共计完成投资1720.93万元。199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建筑物169座,投资819万元;完成工作用房1200平方米,挖掘机采购、管理用车采购、科研监测及建设管理等,投资117.61万元,以上共计完成投资936.61万元。1993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建筑物5座,投资349万元;完成工作用房1500平方米,办公及通讯设备、利息占用费、建设管理等,投资159.06万元。以上共计完成投资508.06万元。199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完成办公及通讯设备、科研及建设管理等14万元。1991〜1994年,共完成土方1172.54万立方米,投资2010万元,完成建筑物451座,投资2487.68万元;完成迁占补偿753.1万元;完成房屋建筑、科研监测、机械采购及其它358.78万元。各项投资总计5609.44万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边建设边发挥效益,自1989年3月15日正式开闸引水,至1994年底引黄河水7.6亿立方米,灌溉面积达585万亩次,累计净效益15538.7万元。1995/1996年,该项目后期工程因故未动工建设。
  引黄灌溉试区
  自1959年始,先后在位山灌区聊城北杨集、孙堂和茌平县丁块、温陈等乡镇建立3个引黄灌溉试验区,逐步总结推广排灌结合经验。
  北杨集试区位于聊城市城东北,聊济公路纵穿其间,总耕地面积6.2万亩,其中涝洼地0.93万亩,盐碱地1.27万亩,灌溉靠二干渠,排水泄徒骇河。1959〜1962年,中国土壤研究所和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所,根据此灌区地形特点,对田间工程布设形式、密度和作物需水量、灌水期、灌水次数及盐碱土壤动态变化等多方面进行研究,试行排、灌、林、路相配套的路子,先后兴修各级灌溉沟渠176条、排水沟渠90条、道路24条、建筑物208座、有效灌溉面积达4.8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77.41%。1960年,全年降雨量仅444毫米,试区内仍获得较好收成,小麦、玉米、多穗高粱曾出现亩产分别为250公斤、230公斤和350公斤的地块。1961年,汛期降雨量达894毫米,没有发生涝灾和次生盐碱化,省及地区曾在此区召开现场会议,推广排灌结合改碱经验。引黄复灌以来,地、县两级水利部门相继在此试验和总结综合配套经验。1962年,位山灌区停止引黄灌溉,此试区遂即撤销。
  孙堂试区位
  于聊城市东南部,涉及于集、李海务、许营、蒋官屯、城关5个乡镇的耕地18万亩。1978〜万83年,采取统一规划,以排定灌,干、支、斗、农渠4级固定渠道配套布置形式,先后兴修沟渠、道路880条,沟渠路旁植树31万株,荒碱地营造片林300多亩,实现河网(林网)化,有效地改善了生态环境,发挥了灌溉和防渗防碱效益。1979年投资3400万元,用硅板衬砌分干渠道14公里。衬砌后经测定,节省开挖截渗沟占地0.3万亩,省水82%,引水流速加快,减少了渠道淤积,节省了清淤劳力,试区10一15天即能普浇一遍水。至1982年,盐碱地由1973年的6.4万亩减少到2.5万亩,到1985年仅有零星盐碱地片。许营乡葛油坊村650亩盐碱地中,120亩棉花亩产皮棉多年稳定在50-65公斤,380亩粮田亩产325〜400公斤。
  茌平改碱试验区
  位于茌平县西南部,涉及丁块、温陈、赵官屯、胡屯、博平5个乡镇耕地13万亩,其中盐碱地4.6万亩。自引黄灌溉以来,因用水不当,盐碱扩大至6.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2%,下种得苗不足70%。1978年,省、地、县水利部门在此设立改碱试验站。1979年始,在原有工程的基础上,采取引黄补源、以井保丰、井灌助排、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措施,开挖各级排水沟渠40条,修建桥涵闸96座,新打机井35眼,修旧井98眼,架设高低压线路25公里,设降水量测量站5处,设地面径流站12处、地下水位观测站42处,设土壤盐分观测站24处、潜水蒸发测验站1处,以观测地下水动态为依据,合理调控地下水和引黄补给水,引黄提灌、井渠结合,使土壤含盐量明显下降。1983年,试区内有1.5万亩耕地被列入“六五”期间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综合治理和综合开发科技攻关项目。1985年,粮食亩产519公斤(攻关目标为500公斤),皮棉亩产68公斤(攻关项目为60公斤),经部级鉴定,给予“茌平试验区引黄提灌,井渠结合,综合治理旱涝盐碱的成果,在国内具有先进水平”的赞誉,并荣获国家和省科技成果进步奖。虹吸管引黄灌溉1956〜1957年,东阿县沿临黄堤兴建牛屯、井圈虹吸管引黄工程2处。1965〜1981年,先后又在东阿县范坡、位山、段庄、邵庄、郭口、周门前、刘营和阳谷县陶城铺修建虹吸工程8处,共安装管道51条。其中,内径0.8〜0.9米的43条,0.42〜0.5米的8条,每处自成一灌区。渠首工程由黄河管理部门设专人管理维修。10处虹吸管道设计灌溉面积49.92万亩,实际运用9处(刘营未用)。自1956〜1983年间,累计引水12.17亿立方米(年均0.43亿立方米),灌溉面积363万亩次。由于原设计虹吸管工程防洪水位偏低,至1985年陆续拆除。
  1位山枢纽
  兴建于1958年4月。国家批准该工程提前兴建后,山东省黄河位山工程局随即建立并积极投入工程施工准备工作。枢纽工程包括位山引黄建筑群、东平湖水库、穿黄建筑群、输水总干渠等工程,分为5期,大部分跨年度施工。
  第一期工程主要有位山引黄闸、大店子分水闸、引水渠、东沉沙池及东平湖水库围坝等工程。由聊城、荷泽、济宁、泰安4地区20多个县组织民工27.8万人,自1958年5月1日动工,历时3个多月,基本按计划项目完成。第二期工程主要有位山拦河闸、拦河坝,东平湖进湖闸和出湖闸及水库围坝石护坡、回水堤加固等工程。1958年11月至1959年汛前,由聊城、荷泽、济宁3地区10多个县近10万民工历经一个冬春,土石方工程大部分完工,建筑物工程均延至第三期完成。第三期工程从1959年6月到年底,由聊城、荷泽、济宁、济南4个地市13个县市调集民工20多万人突击施工,除完成第二期工程拦河闸、出湖闸、围坝石护坡等尾工外,主要完成防沙闸、顺黄船闸和3座进湖闸、大河截流及拦河土坝等工程。其间,1959年11月25日至12月7日,黄河员工2万余人采取抛掷石枕合拢方法,奋战14个昼夜,顺利完成位山枢纽拦河坝截流工程,黄河改走引河,通过拦河闸下泄。第四期工程主要建筑物有第三期拖转的进出湖闸、顺黄船闸尾工,完成与顺黄船闸配套运用的冲沙闸工程,西沉沙池周店分水闸和张坝口引水闸等,分别由聊城、济宁2地区自行组织施工完成。主要土石方工程有扩宽拦河闸引河,开挖顺黄船闸及冲沙闸引河、南北回水区堤防加固、东平湖水库围坝土石方尾工等。1960年2月,由聊城、荷泽、济宁、淄博、济南5地市15个县调集15万劳力施工,到7月份各项工程基本完成。第五期工程主要项目是水库排渗、低洼地区排涝工程和围坝重点维修加固工程。1962年,由荷泽、泰安、济宁3地区民工0.55万人汛期施工。
  枢纽工程经过3年实践暴露岀一些问题。枢纽处理防洪能力偏小,不能满足近期防洪需要;汛期壅水,汛后回冲,河道淤积发展十分严重;灌区内排水工程跟不上,加之管理不善,致使灌区土地发生大面积盐碱化。同时,东平湖水库也存在着一些严重问题。1962年3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主持的范县会议责成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北京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进一步调查研究,提岀枢纽度汛方案和改建意见。1963年8月下旬,水电部组织专家进行审查,同意采取破坝方案,报请国务院审批。11月8日,水电部正式批准位山枢纽改建破坝方案。山东省位山工程局根据国务院及水电部批准的改建方案和破坝设计方案,编制破坝施工图设计和预算,报经黄河水利委员会批准后,于当年11月22日至12月5日,寿张、梁山县0.5万多名民工,在开挖老河道粘土和加固堤防、修筑拦河闸上下游引河围塘的基础上,采用同时装药一次起爆方法,破除两口门临时围塘过水,恢复老河道泄流,河床比降明显加大。至1964年,陶城铺同流量水位基本恢复到1959年汛前状况,破坝改建发挥了防洪效益。
  位山枢纽兴建与改建工程共完成碎方9.72万立方米、石方177.82万立方米、土方5871.34万立方米,使用钢材2109.8吨、水泥2.84万吨、木材7740.3立方米,用工5442.82万个,国家总投资12458.21万元。
  引黄济津
  1981年10月,按照国务院和山东省政府从位山闸引黄济津的部署,聊城地区及有关县均建立了引黄济津工程指挥部,统一指挥输水工程施工和沿程送水事宜。从位山闸引水入西沉沙池及三干渠(原位临运河),至临清胡家湾入卫运河,沿程穿徒骇、马颊河两条大河,经东阿、阳谷、聊城、冠县、临清5县,全程104公里。10月20日至11月2日,全区民工25万人按照输水畅通要求,疏浚加深位山西引水渠、沉沙池、三干渠,修建筑物23座,共完成土方994万立方米,用工690万个。从11月27日至翌年1月17日第一次向天津送水,总引水量2.,55亿立方米,其中入卫运河1.69亿立方米,提前34天完成送水任务。
  1982年9月,地委、行署根据国务院、省政府再次从位山向天津送水的决策,落实了将送水时间提前的疏浚清淤应急工程,即清淤开卡段总长8.85公里。由东阿、阳谷、荏平3县各调0.2万名精壮劳力从10月20日开工,到10月29日完工,完成土方29.98万立方米,用工20.02万个;王堤口渡槽“月河”工程长720米,由聊城县岀民工4700人,从10月21日到10月30日完成,动用土方15.2万立方米,使用工日19.4万个;王铺渡槽“月河”工程长783米,由冠县出民工600人,从10月10日到10月28日完成,完成土方13.5万立方米,用工9.45万个;入卫扒口和跌水工程,由临清组织民工,于10月下旬完成,完成土方7.67万立方米、砌石600立方米、抛石500立方米,用工6.13万个。此外,还完成沿渠涵闸沟口打坝封堵28处,加固险工段65处。从11月1日至12月23日',送水46天,进入卫运河水量2.75亿立方米,提前23天完成第二次引黄济津任务。
  引黄入卫
  系缓解卫运河左岸河北省东南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一项大型跨流域调水工程,属水利部“八五”重点水利工程,也是“兴聊十大工程”之一。它依托于位山引黄灌区干渠,经西引水渠进入新开辟的西沉沙池,沉沙后再经改建的总干渠、三干渠和小运河,穿过卫运河,送水入河北省,全长105公里, 总投资1.97亿元。
  1992年8月6日,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正式批复投资兴建引黄入卫工程,8月12日水利部对山东省引黄入卫工程初步设计进行批复,10月6日对开工报告进行批复,11月5日举行开工典礼,工期3年,分3期实施。整个工程规模较大,渠首引黄设计保证率为75%时,冬季4个月内引黄流量80立方米每秒,年引水量6.22亿立方米,相应入卫流量65立方米每秒,年入卫水量5亿立方米。其主要工程包括渠道整修、衬砌;沉沙池开挖;新建扩建各类跨渠大型建筑物11座,中小型涵闸等建筑物147座及交通通讯、水文泥沙监测工程等。完成土方1246万立方米,砌石4.57万立方米,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6.04万立方米,工日359万个。整个工程实施后效果明显,黄河引水保证率75%时,每年入卫水量5亿立方米,折算成进入田间的有效灌溉水量后,每年可增产粮食3.8亿公斤,每年农业供水净效益1.95亿元。1992年10月7日,水利部下达1992年投资计划7000万元,主要建设内容为西输沙渠、总干渠、西沉沙池扩池土方工程;西输沙渠衬砌工程;油坊穿涵、入卫跌水、沉沙池及截渗沟交通桥、沿渠小型建筑物工程;交通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等。计划完成土方547.29万立方米,砌石10401立方米,碎方17001立方米,建筑物面积11500平方米。同年冬,完成投资5590万元。从1993年1月30日上午10时30分第一次临时送水,2月1日19时黄河水入卫运河,2月23日10时关闭入卫闸,送水历时23天。其间,位山闸引水量1.05亿立方米,引进沙量52.7万立方米。入卫闸放水量3689万立方米,日均入卫量为19立方米每秒。1993年6月15日,水利部下达1993年投资计划6338.70万元,同年12月23日下达1993年第二批投资计划661.30万元。到年底,引黄入卫工程2年共完成投资14517.5万元,占2年投资计划的104%。1994年1月4〜26日,第二次向河北省临时送水7560万立方米圆满成功。当年11月10日10时,位山闸开闸放水,至翌年1月21日入卫穿涵关闸止,共向河北省送水4亿立方米,比计划提前5天完成供水任务。到1994年底,共完成投资16127.47万元。1995年10月,引黄入卫工程全部完工,并通过国家验收,整体工程达到优良等级。
  3年中,聊城地区组织30多万民工、动用700台(套)施工机械进行施工会战。新建大中型建筑物11座,小型建筑物297座;新扩挖6826亩土地建沉沙池1个;扩挖输水渠道90余公里;对西引水渠、总干渠和三干渠部分渠段进行税预制板衬砌,衬砌长度36.181公里;铺设输水沿线交通道路105公里;完成机械化清淤公司、机械维修中心和基层管理机构等管理设施建设,建成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和无线电集群通讯网络,购置各类管理设备499台(套、件);完成沉沙池区两个村庄新村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共投入工日548万个,完成土方1921万立方米,砌砖面6.2万立方米,砼及钢筋5.57万立方米。工程建设期间向河北省送水5亿立方米,及时满足了河北省东南部缺水区用水需求。工程竣工后第一次送水于1995年11月8日开始,12月7日结束,向河北省送水2.0099亿立方米。1996年,送水1.2亿立方米。
  第三节引金灌溉
  1955年,在原寿张县张秋镇兴修穿金堤涵洞,利用小运河排水结合灌溉。1958年,范县兴建金堤河水库,在葛楼、樱桃园、姬楼、古城修建金堤河4道隔堤和4座隔堤闸门,在北金堤葛楼、樱桃园、六郎庙建3座引水涵洞,总引水流量5.3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60万亩。1958〜1960年,原寿张、范县先后在临黄堤上修建刘楼、彭楼、王集等引黄闸,在北金堤修建仲子庙、明堤、赵升白、八里庙闸,初步形成刘楼、彭楼、王集引黄灌区,至1962年停建下马。1964年区划调整后,金堤河以南地区及引黄闸划归河南省,莘县、阳谷相继引金灌溉。1963〜1984年,先后沿北金堤修建东池、道口等涵闸,改建仲子庙、明堤、张秋等引水涵闸,各自配套为一个灌区,设计总引水流量为89.27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28.65万亩。1985年,实际灌溉面积为51.6万亩。1990年陶城铺引黄灌区引水后,引金诸灌区仍然启用,当年引水1.11亿立方米,实灌面积达41.37万亩。1991〜1996年,每年引水量为4~5千万立方米,实灌面积约20多万亩。
  东池灌区
  渠首闸位于莘县古云乡东池村东南、北金堤桩号41+340处,1972年修建双孔箱式涵洞,设计引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0万亩。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灌区内未兴修渠系工程,没有发挥效益。1979年11月,为解决卫河施工导流泄水,又建东池新闸,为箱式单孔涵洞,孔宽2.8米,高2.6米,洞长55米,闸底板高程42.6米,设计泄水量1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20万亩。1980年,开挖长10.43公里干渠1条,分干渠4条长26.27公里,支渠25条长74.47公里,斗渠129条长64.5公里,修建闸51座、桥86座、斗门58个、提水站69处。控制莘县西南部(大沙河内)土地面积19.5万亩。因配套工程不完善,未能充分发挥效益。1981一1985年间,年均灌溉面积仅0.38万亩。1990年,实灌面积1.12万亩、3,2万亩次。1991〜1996年,年均灌溉面积3〜4万亩次。
  道口灌区
  渠首闸位于莘县古云乡道口村南、北金堤桩号55+585处。1966年10月修建双孔箱式涵洞,孔高2米、宽1.7米,全长52米,设计引水流量7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5万亩。1979年3月,为解决卫河施工导流泄水,结合农田灌溉,又建道口新闸,仍为双孔箱式涵洞,每孔宽2.8米、高2.6米,全长55米,设计泄流量2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30万亩。灌区内修建自道口引水闸至徒骇河渡槽长28.8公里干渠1条,设分干渠3条长51.4公里,支渠8条长22公里,斗渠218条长261.6公里;同时,开挖排水干渠2条、分干渠2条,支渠27条、斗渠144条,总长度130.9公里。共修干支斗渠建筑物131座,投资199万元。涉及莘县8个乡镇467个村庄。1966〜1985年,年均实灌面积0.72万亩次。其中,1985年灌溉面积1.69万亩次。1990年,灌溉面积7.75万亩、22.4万亩次。1995年,引水4504万立方米,灌溉面积20万亩次。1996年,引水1.7亿立方米,灌溉面积220万亩次。
  仲子庙灌区
  渠首闸(原为彭楼引黄灌区退水闸)位于莘县古城镇东、北金堤桩号73+146处,因闸底板高引水困难,1972年4~11月拆除旧闸,修建拱涵2孔,每孔宽2米,高2.4米,全长42米,设计引水流量7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40万亩。灌区内修建自仲子庙闸向北穿金线河至徒骇河干渠1条,设分干渠3条、支渠4条、斗渠180条,总长度285.53公里。同时,开挖排水干渠1条、分干渠2条、支渠26条、斗渠128条,总长度129.84公里。修建干支渠建筑物189座,总投资86万元。最大实际灌溉面积6.82万亩。涉及莘县古城等6个乡镇164个村庄。1967〜1985年间,年均实灌面积0.37万亩。1990年,引提水量1600万立方米,实灌面积6.13万亩、9.12万亩次。1991〜1996年,年均实灌面积10万亩次左右。
  明堤灌区
  渠首闸位于阳谷县李台乡明堤村西、北金堤桩号83+650处。1959年原建砖石涵洞6孔,每孔宽1.2米,高2米,设计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因该闸设计防洪水位偏低,1972年改建为箱式涵洞3孔,每孔宽1.2米、高2.5米,全长42米,设计引水流量10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4.8万亩。灌区内修建干渠2条、分干渠2条、支渠31条,总长度85公里,开挖排水干沟8条、支沟20条,总长220公里,完成干支建筑物105座,控制阳谷县西湖、高庙王、李台、金斗营5个乡镇188个村庄的耕地18.5万亩。1970〜1985年间,年均实灌面积0.49万亩。1990年,引提水量3330万立方米,实灌面积10.20万亩、20万亩次。1991〜1996年,年均灌溉15-20万亩次。
  赵升白灌区
  渠首闸位于阳谷县寿张镇赵升白村南、北金堤桩号92+012处。1960年8月,修建箱式涵洞4孔,每孔宽2米、高2.9米,全长25米,设计引水流量22.53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0万亩。此闸尚未启用即停止引黄灌溉。1972年,灌区内又开挖引蓄水干渠(利用赵王河段拦蓄水)1条,长24公里,但因配套工程不完善,仅提水灌溉李台、寿张、四棚、石门宋、阎楼等5个乡镇的5万亩耕地。1972〜1985年间,年均实灌面积0.88万亩次。1985年,实灌面积1.23万亩。1990年,实灌面积9.47万亩,比1985年增加6.6倍。1991〜1996年,年均灌溉面积10~15万亩次。
  八里庙灌区
  渠首闸位于阳谷县十五里元乡八里庙村东、北金堤桩号101+940处,1959年10〜12月修建砌石箱式涵洞3孔,每孔宽1.2米、高2.5米,全长25米,设计引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10万亩。灌区内渠系工程有干渠1条、分干渠1条、支渠2条,总长度18.8公里,配有建筑物28座,控制阳谷县十五里元、四棚、阎楼、寿张等乡镇部分耕地。但由于配套工程不完善,1968~1985年,年均实灌面积0.75万亩。1990年,引提水量为90万立方米,实灌面积5万亩次。1991〜1996年,年均灌溉面积5万亩次左右。
  张秋灌区
  渠首闸位于阳谷县张秋镇东南、北金堤桩号113+670处。1955年7月为排除金堤河涝水修建箱式双孔涵洞,每孔宽1.2米、高2米,闸底板高程37.70米,设计泄水能力15立方米每秒。因此闸闸底偏高,排水不畅,且涵洞蛰裂,于1963年1月在老闸右侧建1座排灌两用双孔涵洞,孔宽、高同于老闸,闸底高程35.70米,设计泄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4.5万亩。随着北金堤滞洪区水位的抬高,此闸不符合防洪标准。1984年11月,又在老闸处重建箱式单孔涵洞,孔宽2米、高2.4米,全长107米,设计引水流量15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26.1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15万亩。灌区内配套干渠(利用小运河、皇姑冢沟和运西沟)1条,全长20公里,辖分干渠4条、支渠9条,总长65.5公里,干支建筑物190座。控制张秋、十五里元、范海、阿城、安镇5个乡镇215个村庄的18万亩土地。1963一1985年间,年均实灌面积0.87万亩。1990年,引提水量103万立方米,实灌面积1.7万亩、2万亩次。此后,提引水量逐渐减少。
  第四节引卫灌溉
  班庄灌区
  引水闸(管)位于冠县斜店乡班庄村西南、卫河左堤内脚下,1958〜1959年间修建。始埋设钢筋混凝土穿堤涵管13条,管径1.5米,管底高程36米(黄海基面)。配套工程有输水干渠1条(自引水闸至马颊河)长42公里,辖支渠7条,总长度101.1公里,控制灌溉面积66.8万亩。至60年代初,因卫河水位下降,灌溉效益渐差。1967年,改建为石墩混凝拱穿堤涵洞6孔,每孔净穿2米,高3.7米,闸底高程33米,设计引水流量30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60万亩。闸后附设扬水站。配套工程有干渠2条、支渠96条长141公里,打机井2534眼。又因河水水位下降,引水渠底高于设计标准1.5~2米,自流引水困难。1974年,在闸前修建扬水站,安装电机11台1474马力,备用柴油机12台1059马力,提引结合,设计灌溉面积15万亩,年实际灌溉面积5万亩左右。1990年,实灌面积7.78万亩、18.26万亩次。1991-1996年,年均灌溉面积15-20万亩次。
  乜村灌区
  引水闸(管)位于冠县东古城乜村西南、卫河左岸。1957年,穿堤埋置直径0.4米碎管2条,管底高程43米。1959年,增置直径0.8米税管两条,管底高程42.5米,配套输水干渠1条,长38公里,控制面积34.5万亩。因河水水位下降,灌溉效益不能充分发挥,于1979年卫河扩大治理时,改建为石墩混凝土4孔穿堤涵洞,每孔宽2.5米、高2.7米、长35米,闸底呈倒拱形式,设计引水流量2立方米每秒,控制面积29.9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0.7万亩。又因河水水位下降,1980年在闸前建扬水站,安装电机5台1054马力,配有备用柴油机5台775马力,设计提水流量5立方米每秒,灌溉面积7.5万亩,年实际灌溉2〜3万亩。90年代后,年均灌溉面积2.5~3万亩、5〜6万亩次。
  第五节扬水站灌溉
  1935年,境内第一座引黄虹吸扬水站于东阿县位山村修建,此扬水站后因日军侵华战争爆发被破坏。1938年,临清农业试验场在卫运河侧建小型扬水站1座,进行扬水灌溉。1955〜1957年间,临清南三里、尖冢等处先后修建扬水站3处。60〜70年代,沿金堤河、卫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小运河及其它河渠扬水站骤增。1981年,全区有万亩以上扬
  水站110处,装机容量227台,总动力26552.59千瓦,提水能力183.59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240.88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52.33万亩。1985年,万亩以上扬水站发展到119处,装机239台,总动力22271.25千瓦,总提水能力204.42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297.54万亩,实际灌溉面积164.85万亩。1990年,全区有固定扬水站363处,装机622台44602千瓦,实际灌溉面积186.61万亩。其中,万亩以上扬水站80处,实际灌溉面积135.54万亩,比1985年减少21.6%。1995年,全区有固定扬水站397处,装机53210千瓦,设计灌溉面积101.50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0.80万亩,实际灌溉面积50.80万亩。1996年,全区有固定扬水站384处,装机51280千瓦,有效灌溉面积70.6万亩, 实际灌溉面积45万亩。
  第四章水利管理
  第一节河道管理
  黄河、金堤河管理
  堤防
  境内黄河和金堤河堤防上自莘县高堤口(北金堤桩号39+936)下至东阿县李营(临黄堤桩号62+517),全长143.756公里,其中临黄堤长60.356公里,北金堤长83.399公里。另有“废金堤”(上自阳谷县颜营下至东阿县刘营)长57.96公里。
  清代堤防管理“每二里设一堡房,每堡设夫二名,住宿堡内,常日巡守”。“平时査巡大堤獾洞鼠穴,修补水沟浪窝,积土植树;有警,鸣锣集众抢护”。建国前后,堤防管理本着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原则,专区建设科及各沿黄县政府治黄科、区乡治黄助理员,配合修防处、段专职管理人员,发动沿黄村庄建立乡村护堤组织,进行堤防养护。50年代初,各沿黄县、区、乡相继建立“堤防养护委员会”、“堤防管理委员会”、“护堤河产委员会”。至1972年,通称为“堤防管理委员会”,由同级政府分管治黄、水利工作的负责人任主任,黄河修防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公安、民政、教育、交通等部门负责人任委员,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定期召开堤防管理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堤防养护暂行实施办法(草案)和地区保护黄河大堤办法及黄河大堤管理养护条例等,组织、协调、检査、监督管辖范围内的堤防管理工作。
  建国前后,沿堤每0.5公里设护堤屋1个,选配护堤管理员1人,汛期扩大为1个基干班(12人)。1955年,按照山东省黄河河务局制定的《堤防养护暂行实施办法》(草案)规定,调整护堤班,在沿堤5公里内村庄中,选择便于经常护堤的村庄为护堤村,并划分各村养护堤段,树立明显标志,由社、队民主推选护堤员,以护堤员为骨干,成立护堤班组,制订护堤公约,每班组固定1人驻堤管护,任务大时一齐出动。1960年始,恢复每0.5公里护堤管理员1人,组成3~5人护堤班组,完成“五护''(即护堤、护树、护草、护线、护防汛物料)、“八禁”(即禁止在堤上取土、打井、筑窑、建房、放牧、铁木轮车雨后通行及破坏树株、草皮)任务。1983年后,各沿河县修防段、所普遍实行每5公里配备1名专职护堤干部,负责组织、宣传,发动群众,管理护堤员与护堤工作。1985〜1996年,沿河县17个乡镇197个村庄,共有护堤员481人,其中专职36人,乡村护堤员445人,按照《山东黄河工程管理办法》及地区制定的《黄河大堤管理养护条例》,负责堤防养护、绿化、管理等经常性养护工作。
  1955年前,堤产收益(树枝、堤草及树株间作的少量农作物)归乡村护堤员个人,填垫水沟、浪窝每天补助生活费0.4元。1956〜1981年间,护堤员所在社队按同等劳力记工参加统一分配,堤产收益归社队。自1972年后,对更新成材树木实行“国五队五”比例分成,直径不足10厘米的枝柴归护堤员所有。1981年始,随着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护堤员实行分段承包责任制,其报酬形式按村队劳力的平均收入给予报酬,参照生产队干部、民办教师给予补贴,树木、堤产收入比例分成,树木、柴草归护堤员等。90年代后,每年由河务局发给护堤员300元左右的报酬,乡村发给每人150〜300元不等。另外,河务局组织其护堤员搞些养殖、种植以增加收入。
  河道、滞洪区
  境内黄河现行河道左岸有险工13处28.1公里,护滩工程12处11.65公里;北金堤滞洪区有险工13处22.63公里。河道管理实行按行政区划分段负责、专业管理和群众管理相结合的原则,负责险工护滩控导、根石模探、控导护滩、河势勘测及滩区建设等。各分段实行险工承包到班、坝岸承包到人的办法。临黄堤险工工程每公里配有专职管理人员1人,每200〜250米配有维护人员1人,护滩导控工程每公里配有专职管理人员1.5人;非临黄堤工程每公里配有专职管理人员1〜1.5人,每300〜400米配有维护人员1人。至1996年,其管理方式没有变化。
  卫运河管理
  1946~1949年,先后由冀南卫运河河务局临清办事处负责堤防、河道维修和防汛。建国后的50〜70年代,先后由聊城专署卫运河工程管理局、修防管理处、漳卫南运河管理局按行政区划分为临清、馆陶、冠县3个管区段,组织工程养护队伍,基本达到每公里左右有1名护堤员,其报酬每人每月国家补贴生活费10元,由生产队记工参加分配不低于一般社员收入。80年代初,实行堤防承包合同责任制,合同规定期限为10一15年,护堤员或承包户承包长度一般300~500米,责任为按“一平(堤顶平)四无(无水沟浪窝、无堤扒口、无垦堤放牧、无鼠穴兽洞)两化(弃土畦田化、绿化)”标准管理堤防,堤产收入按比例分成。
  徒骇河管理
  1962一1970年,先后由徒骇河工程管理局、地区水利局内河管理科及其下属5个管理段分级管理。1971年,结合拦河节制闸工程管理以闸划段,由杨庄、王堤口、四河头、陶桥、刘桥5个管理段与沿河县、社护堤委员会共同管护。1973年始,执行《聊城地区徒骇河、马颊河工程堤防管理暂行规定》,采取“专管与群管”相结合的办法,一般每公里堤防固定护堤员1人,负责防汛、蓄水、灌溉、工程岁修、清淤开卡、堤岸养护和绿化等工作。护堤员报酬由所在社、队按同等劳力记工参加分配,汛期每月补助生活费6元。1981年始,聊城地区河道工程管理处按照聊城地区行署批转的《关于加强徒骇河、马颊河河道管理责任制的报告》,逐渐推行工程管理专业承包和综合经营管理制度,5个段共有专职管理员67人、乡村护堤员370人。1981年后,年平均多种经营收入4〜5万元以上,年度管理经费开支自给程度为81%;堤防草、条子全部归护堤员,现有和新栽树木实行国家、集体、护堤员不同比例分成;幼林间种植的农作物,收入原则上归护堤员。至1996年,其管理方式未有大的变化。
  马颊河管理
  1970年前,由马颊河莘县(驻孙二庄)、聊城(驻王铺)、临清(驻薛王刘)、高唐(驻三十里铺)4个管理段管理。尔后,以闸划段,改为甘寨、王铺、薛王刘、李奇庄4个管理段。1972年,隶属地区水利局内河管理科,执行《聊城地区徒骇河、马颊河工程管理暂行规定》,实行“专管和群管”相结合,主要负责工程岁修、防汛、蓄水灌溉、清淤开卡、堤防养护和绿化等。1981年后逐步改革管理方式,推行和完善专业承包责任制和综合经营管理制度,4个段有专业管理人员37人、乡村护堤员350人,年均多种经营收入5~6万元,年经费开支自给程度达96%,乡村护堤员报酬同于徒骇河管理人员。至1996年,其管理方式未有大的变化。
  第二节灌溉管理
  涵闸工程管理
  自50年代末至80年代,临黄堤上的位山、郭口、陶城铺3座引黄闸,由黄河河务部门设立的管理机构(位山闸管所、郭口闸管所、陶城铺闸管所)控制运用和管理,北金堤上的东池、道口、仲子庙、明堤、赵升白、八里庙、张秋等7处引金涵闸,分属莘县、阳谷河务局固定专人维修管理,其他引水涵闸和节制闸由地、县市、乡镇灌溉主管部门分级负责管理维修,虹吸管工程由县市河务部门固定专人管理维修。至90年代,虹吸管工程均已拆除。
  灌区管理
  为保护灌区工程设施,自引黄复灌以来,按照上级历次发布的有关法令、规定和《山东省灌溉管理试行办法》,本着统分结合、专管与群管结合的原则,明确管理权限,划分责任范围,实施和完善管理办法和承包管理责任制度。管理权限责任的划分为,位山、陶城铺灌区涉及跨县市的干渠及干渠上的主要控制建筑物,由地区灌溉处及其下属管理所管理,分级负责,其所在县市的分干渠和其它灌区的干渠、支渠及其渠上的建筑物,由县市、乡镇负责管理;支渠以下的斗渠、农渠由所在乡镇灌溉管理站组织沿渠村庄群众,固定专人管理养护。虹吸灌区由所在县市、乡镇灌溉管理处、站管理,扬水站灌区由受益单位(乡镇或村庄)管理。具体管理规章制度:灌溉渠道堤防、桥涵闸站及其附属设施,由主管单位和承包单位统一管理,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变更权属;积极参加和支持工程整修养护,堤防达到设计标准要求,不准随便打坝、截流,不准在渠堤上建窑、挖地窖,不准破堤扒口、挖土,不准靠近大堤挖沟、挖坑,确保引水畅通,安全无险;搞好引水调度管理,各级引水、配水、泄水涵闸及其电机设备均由主管单位固定专人管理维修,确保设施完好和正常运用。引水期间,按计划调控水量,其他单位和个人无权强行开闸或关闸,各用水单位按照管理规定实行提水和沟畦引水灌溉,不准随意抬高水位,不准随便减水,严禁大水漫灌,保持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绿化堤防与多种经营相结合,按照主管单位的统一规划,绿化种植,收入按比例分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擅自砍伐堤防树木;加强保卫,防盗、防破坏、防事故,确保工程安全;对管理保护工程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违犯规章制度、毁坏工程设施者,视情令其复修,处以罚款直至追究刑事责任;统筹兼顾,团结用水,如发生水利纠纷,通过有关部门领导协商解决,不准聚众闹事、打架斗殴,违者严肃处理。
  灌区清淤
  1958〜1962年,位山灌区采取多条沉沙条渠轮换沉沙、逐步还耕的办法处理泥沙问题。引黄复灌调整引水渠及干渠以来,地区灌溉处每年组织7个受益县市对东西引水渠及一、二、三干渠清淤修渠。1970〜1980年间,年均出动民工3.92万人次,完成土方2353.5万立方米,用工91.62万个,国家投资53.88万元。1981〜1987年,年均出动民工11.49万人次,完成土方489.75万立方米,用工259.61万个,国家投资550.92万元。至1990年,清淤修渠所岀民工及国家投资未有大的变化。其他引黄引河灌区亦由受益单位逐年组织清淤施工。1991~1994年,逐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减轻农民负担岀发,积极探索水利建设机械代替人力施工的改革。1995年,完善了以机械施工为主要内容的水利建设措施,当年组织施工机械700余台、1500台次;按照常年施工的要求,先后完成位山引黄灌区西引水渠,东沉沙池东引水渠尾工,西1、5号池,三干渠,东引水渠东沉沙池,一、二干渠以及西1、5号池,西引水渠第二期清淤,共完成土方1500多万立方米,机械施工率达到100%。1996年,进行东西引水渠,西沉沙池1、5号池,一干渠和二干渠及西引水渠截渗沟开挖清淤工程机械化施工,共完成土方710.8万立方米。
  机井管理
  维修1975年前,全区多数机井无机房、无井盖,因管理不善,大批机井出现淤积、坏管现象。1975年,按照山东省水利厅颁布的机井管理办法,逐步建立机井管理组织,固定专门管理人员,扭转重建轻管的局面。1980年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以后,机井仍归集体所有,固定到户或机手管理,实行“五定一奖”(定机手、定报酬、定维修费、定耗油量、定浇地面积,节约奖给机手)责任制。具体管理形式有3种,一是井随地走,联户管理使用;二是井随地(户)管,其他用户浇地收费;三是固定专人统一管理、统一收费。
  为挽救废、旧、坏机井,70年代初全区145处农村人民公社均组织了修井队巡回维修。临清市大辛庄公社打井技术员孙金钊始创的洗井抽淤技术和30多种工具模型曾在全国农业展览会上展岀。东阿县陈集乡农机厂技术员孙兴旺制造的C一72型探孔器和C一190型补井器亦在全区推广。80年代后,区内所创的拔管换泵及改井改泵,结合修复改造旧井技术措施,均取得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87年获省水利厅科技成果三等奖。1991〜1996年,年均修理旧井近1万眼。
  第三节水费征收
  位山灌区水费征收
  1974年开始贯彻“以水养水”的方针,实行水资源有偿开发政策,试行按亩低价收费办法。1980〜1983年,计收标准为每亩征收水费1〜3元、水利粮0.5〜1.5公斤。1984〜1985年,执行山东省政府11982〕59号文件规定,改为按亩计量供水收费及水利粮,由地区和县市分别核定。灌区内计收标准为,供水到县市每立方米水为0.011元;供水到田间,每立方米水0.037元(含用于补助沉沙池渠内群众生产、生活粮款等)。1986年,地区对各县市按用水量计收水费,计收标准由每立方米水0.011元(地区提成50%)改为每立方米水0.006元(只收沉沙池、引水渠及3条干渠部分供水成本费及黄河水资源费)。各县市计收标准根据灌区分级管理、合理负担的原则自行核定。1987、1988年,每立方米水分别提高到0.007元和0.008元。1989/1990年,每立方米分别提高到0.0099元和0.0098元。1980一1990年,位山灌区共收征水费7521.56万元,其中地区提成5485.594万元,县市分成1338.034万元,乡镇分成178.58万元;黄河水资源费456.852万元;征收水利粮折款653.58万元,其中地区提成粮折款428.83万元。1995年,位山灌区用水量为10.32亿立方米,核收水费1869万元,每立方米水费0.018元。1996年,位山灌区用水量为14.05亿立方米,核收水费2085.84万元,每立方米水费0.0184元。
  引河灌区水费征收
  1985年行署批转《徒骇河、马颊河调蓄水灌溉征收水费通知》后,当年开始征收水费。其征收标准按位山灌区水费标准的一半计收,即农用水每立方米0.005一0.006元(阳谷0.005元、聊城、茌平0.0055元、冠县、临清、高唐0.006元),地区提成50%,县市、乡镇留成50%。1986年,改革水费征收办法,实行地、县市分别计收,地区对县市按平均每立方米水0.0031元计收(阳谷为0.0028元,聊城、冠县0.003元,茌平、高唐、临清0.0034元),县市内自行规定计收标准。1987〜1988年后,地区对县市平均每立方米水收费0.003~0.004元。1985〜1990年,共计用水5.18亿立方米,应收水费245.93万元,实收159.46万元,地区提成150万元,县市分成9.46万元。1995年,地区行署转发《聊城地区徒骇河、马颊河灌区管理办法》、《聊城地区实施〈山东省河道工程维护管理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细则》等地方性法规,使水费收缴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当年,共调蓄水9500万立方米,提引水量766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达到100多万亩次,计收水费60万元。1996年,计收水费91万元。
  第四节水事纠纷
  聊城地区位于鲁、冀、豫3省接壤处,又有沿境黄河和金堤河、卫河、卫运河,徒骇河、马颊河贯穿全境,在防洪、排涝及引水方面均存在着一些争端。建国后,水利事业有较大的发展,在团结治水和上下游兼顾的治水方针指引下,通过双方协商及调整行政区划和流域范围,使多起边界水事纠纷得到解决,但有些水事纠纷情况比较复杂,虽经多次协商依然存在。
  聊城地区与河北省边界水利问题馆陶县与河北省魏县、大名县边界排水问题。建国前后,区内的馆陶县和河北省魏县、大名3县交界地带,由于排水岀路不畅,水灾频繁。1943一1953年的10年中有5年发生水灾。每遇大雨,就上挖下堵,彼此发生纠纷。为防止矛盾进一步加剧,1953年5月,两省签定上不挖沟下不堵埝的协议。但不久,河北省开挖魏、大、馆排水沟。该沟自斗门至闫桥长35公里,致将上游汇水面积由原来的87平方公里扩大到444平方公里,造成1953年下游水灾,使矛盾激化。1954年5〜6月,中央派员主持鲁冀两省及有关地、县参加协商,本着上游放水不扩大下游灾害与引水入漳的原则,双方于1954年5月26日达成关于魏、大、馆3县地区建排水涵闸及开挖老龙窝支渠协议。同年6月30日,又达成山东、河北关于魏、大、馆3县排水问题的协议。1964年行政区划调整后,馆陶县划归河北省,聊城地区与其水事纠纷不复存在。
  临清市与河北省威县申街分洪道排水问题。1946年冀鲁两省行政区划未调整前,卫运河西岸临清与馆陶交界处申街,原有卫运河分洪道,历来为分泄卫运河洪水西入威县清凉江,兼承泄上游馆陶县卫西部分涝水。1959年,河北省修东风渠,将分洪道堵闭。1961年大涝,申街分洪闸排泄不及,临清将东风渠扒口4〜5米宽排水。此纠纷于1962年6月由临清市副市长许福增、威县副县长王振泗签定协议解决。
  临清市与河北省清河县边界排水沟阻水问题。临清市卫运河以西地区的清临排水沟,在云峰村附近入清河县境泄入清凉江。临清汇水面积141平方公里,在原省界处两县合建有节制闸1座,能过水8.5立方米每秒,由两县轮流管理。1961年,因闸下清河县境内沟底淤积,排水不畅,临清尖冢灌区退水淹小麦0.2万亩,因清淤问题发生矛盾。1962年6月,由临清市副市长许福增与清河县水利局副局长焦振坤协商签定协议,使两县边界水利问题得到解决。
  莘县与河北省大名县红雁江坡洼排水纠纷。大名县卫东地区位于莘县上游,红雁江坡洼于宪城等村至武家河村南入莘县境,大名县境内流域面积70平方公里。过去,每遇大雨坡水流入莘县境后积涝成灾。1953年,莘县开挖了辛庄排水沟,引水入马颊河。1956年,大名开挖的冢北沟,横贯红雁江坡洼,由肖家营北入马颊河,改变了红雁江坡洼水的流向,入莘县的流域面积只剩下21.6平方公里,基本上解决了该地区的排水矛盾问题。但自1958年始,莘县建马村水库,堵死辛庄沟出路,并建辛庄干渠、麻堂干渠、临曹运河等工程,将红雁江坡洼排水岀路切断。1959年, 大名县兴建的卫东干渠也切断了红雁江,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红雁江坡洼原来的流势。1961年7月13日连降暴雨,大名在冢北排水沟扒口4处又破卫东干渠,加大了上游来水量,致淹莘县土地1500亩;莘县则将上一年大名在临曹运河扒的缺口堵复以阻止上游来水。8月5日,大名扒开辛庄排水沟,淹莘县土地3500亩,莘县又将口门堵死,上扒下堵形成纠纷,经数次协商未能取得一致的意见。为尽快排除积水种麦,两省同意先行排水,但排水时间两省有分歧,也未能达成协议。1962年2月,山东省水利厅厅长江国栋、河北省水利厅副厅长刘西铭在北京5省1市平原地区水利规划会议期间,就莘县与大名两县红雁江排水问题经过协商达成协议。6月19日,水电部以(62)水电规北字第13号文批复关于解决大名县、莘县红雁江、老柴河排水问题协议。此问题又经多次协商,一直未彻底解决。
  聊城地区与河南省边界水利问题
  范县(1964年前属聊城地区)与河南省清丰、濮阳2县关于金堤河及葛楼干渠以西排水纠纷。1958年,范县为蓄水灌溉利用金堤河河身建成金堤河水库,水库建隔堤4道(皆有节制闸控制)。水库上游与河南省濮阳县接壤,范县在水库西端向北修建了葛楼干渠引水灌溉,葛楼干渠以西地方与河南省清丰县相接。由于修建工程时对濮阳、清丰来水排泄问题考虑不周,打乱了部分排水系统,加之清丰、濮阳1958年后在上游拓宽沟渠,致使来水量加大,不能顺利下泄,造成水利纠纷。1960-1961年汛期,该地区连降暴雨,排水矛盾更加尖锐。1961年5月,在水电部的主持下,两省在北京进行协商,对该地区水利问题和规划原则及1961年的临时措施达成协议,并由水电部和河南、山东两省各派代表组成监督双方执行协议的组织。仍因雨水过大,有些具体问题一时难以解决,双方在执行中仍存在着分歧。
  为彻底解决金堤河地区边界水利矛盾,国务院于1964年2月29日批准河南与山东两省报告,调整两省边界行政区划,即将范县、寿张两县金堤河以南地区划归河南省,以后金堤河地区的综合治理由河南省负责;黄河外堤和紧靠北金堤的斗虎店、子路堤、侯李庄、明堤、临河、大寺、关门口、赵台、李堤、孟楼、同堤、南台、刘海等13个村庄归山东省。鲁豫两省金堤河边界行政区划调整后,使金堤河上下游排水矛盾得到缓和。90年代初,河南省范县在两省插花地内未经协商修建一些不合理的工程,水事纠纷时有发生。
  河南省南乐县在徒骇河两省边界区大清建闸问题。1963年,河南省南乐县大清村以上疏浚徒骇河上游时,由于上下游水利问题等原因,右岸有3.5公里长一段无堤,如遇大水即东流滚坡入莘县境内,是久而未决的边界矛盾区。1981年,南乐县未按中央八条原则规定和有关处理边界问题文件精神、未与山东省协商和上级批准擅自在徒骇河大清段兴建拦河闸,更增加了洪水对山东省的威胁。兴建时虽上级屡次让其停工,均未收效,该闸于当年10月建成。以后一旦发生大水,该处矛盾又会激化。
  鲁冀豫三省边界水利问题
  鲁冀豫3省边界莘县、大名、南乐之间历史上就存在着水利矛盾。1960年,曾发生群众斗殴死人事件。1962年后,根据中央关于处理边界水利问题的8条原则和其他有关协议,对不合理的工程进行了处理,十几年没有发生过新的纠纷。1975年8月河南省发生大水后,3省又都擅自在边界修建了违反团结治水原则的不合理工程,使矛盾激化。水电部邀请3省水利厅负责人进京,对上述问题进行认真研究,并根据中央8条处理原则和有关精神,提岀具体处理意见,使纠纷得到较圆满的解决。
  聊城地区与德州地区边界水利问题
  1958年,德州、聊城两地区曾合并为聊城专区,当时在大搞水利工程时统盘考虑不周,致使一些工程兴建后打乱了水的自然流势,下游无力承泄上游来水,酿成水灾,从而引起纠纷。两地区在一个专区时,统一进行协调,问题较易解决。但自1961年分为两个专区后,边界水利矛盾突岀起来。1961年后,发生较大水利纠纷4起。经过60〜70年代徒骇、马颊、德惠3河开挖及小流域治理后,边界水利问题已基本解决。
  东阿县与齐河县边界水利问题。1958年修建引黄灌区以来,切断了水的自然流势,在东阿、齐河两县边界上,齐河修筑了一些阻水坝、阻水渠,以截挡东阿来水;东阿则在上游疏浚和开挖了一些排水沟,以增大排水能力。1961年,因上挖下堵引起纠纷。两县自1962年始,先后签定过5次协议,都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到了60年代末70年代初,这一地区的水利问题由山东省在海河治理工程中将此列入小流域治理项目,上下游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同时安排施工,将该地区来水疏导入徒骇河干流,有些问题得到解决,但有些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高唐县与禹城县边界水利问题。高唐县与禹城县历史上常因赵公沟排水发生争执。聊城、德州两专区曾在1961、1962、1966年几次协商,因高唐将两条汇入赵公沟的张壕沟和公路沟,均挖深挖宽,禹城则在边界处打坝将赵公沟堵死,引起纠纷,问题仍未得到解决。1964年5月省防汛会议期间,聊、德两地区代表经过协商,双方对问题没有全部统一认识。1966年5月省防汛会议期间,鲁北水利工程局召集德州、聊城两专区代表对高唐与平原、禹城边界水利问题进行商谈研究,并共同提出了对赵公沟、唐靳沟进行统一治理。后经施工,两县边界的赵公沟排水问题得到解决。
  高唐县与平原县边界水利问题。高唐县唐公沟下游沿平原县边界入马颊河,右岸常因大小漫溢或决口发生纠纷。1965年,高唐将该沟加宽加深,两岸弃土不平衡,左岸多于右岸。1966年春,又进行改道和扩大治理,因右堤低于左堤,唐公沟水大时溢向平原,从而引起纠纷,经双方共同派员现场查看协商得以解决。赵王河排水纠纷经1977年山东省海河工程指挥部安排赵王河统一治理后,有些问题得到解决,但高唐县胡集洼排水问题仍未彻底解决。
  临清市与夏津县边界水利问题。临清北十八里干沟原是清雍正年间开挖的排水渠道,建国后几经治理,此沟北入夏津境,所以每遇大雨两县就发生排水矛盾。1962年,聊城专区与德州专区达成协议,十八里沟与临清境内胡姚河接通,临清市区积水通过胡姚河排入裕民渠再入马颊河;同时,夏津县在与临清交界附近开挖青年渠,以排泄边界一带积水,从而使两县边界排水矛盾基本得到解决。
  区内各县市间边界水利问题
  高唐李祥庄与临清杜洼边界排水纠纷。马颊河因失修河窄槽浅,汛期沥水不能排泄,河东地势低洼,坡水汇集后与河平行北下不能入河,沿河村庄一片汪洋。1942年,高唐李祥庄等村被淹,临清(原清平)村民筑堤阻水入河,县长李法基亲临现场劝阻,并电请上级派兵镇压,阻水始得下泄。建国后,50年代两地水利纠纷不息,1953年双方发生械斗。1957年,治理王浩沟使之直接入马颊河后,此处水利纠纷基本解决。
  高唐与原博平县、清平县边界排水纠纷。黄河故道由西南至东北经原博平县菜屯、杨槐庄、沙窝高进入原清平县境,又经旧城、刘海子、邢庄入高唐境。博平杨槐庄是涝水源头,下游群众畏称“坏水”,水一来即引起群众恐惧。大雨之后,涝水沿黄河故道东北向漫流,洼洼相串,段段成灾。清平挡、博平扒、高唐堵,年年汛期纠纷不断。1949年大雨后,博平与清平、清平与高唐边界因排水问题都发生了械斗。1955年6月,专署召集3县县长、建设科科长解决水利纠纷,经协商达成协议,每年汛期3县派专人监督执行。后清平县撤销,旧城区划归高唐县后,统一治理了沙河沟,原清平与高唐县水利纠纷自息。1956年,博平县并入茌平,茌平、高唐两县达成协议。1966年,菜屯沙河排水沟经孙梁庄东北穿位山灌区二干渠入徐官屯分干再入徒骇河。至此,排水矛盾得到解决。
  茌平与东阿边界排水纠纷。1953年8月6日,东阿县为向赵牛河排水,沿河村民黑夜渡河破堤,茌平县教场铺群众阻拦,两岸近百人手持器械对阵,经两县干部劝解方才平息。1954~1957年两次治理赵牛河,河道排水条件大为改善。1961年,茌平县赵牛河右岸的后王集、东王集、西王集、西小王集、枣科杨、吕家河头、辛庄、苏庄、石庄、王楼、宋庄、邢庄等村划归东阿县。1962、1965、1966年,又对赵牛河进行治理,使河道排水能力扩大,两县边界水利矛盾得到解决。
  茌平与聊城边界排水纠纷。1971年汛期,茌平韩集公社与聊城县蒋官屯公社发生排水纠纷。7月3〜6日,地区领导人谢惠玉、田坡和军代表吴英及地、县有关部门人员共同协商,在茌平挖1条11公里的排水沟,直接入四新河,但因由谁施工问题未解决而未达成协议。以后,茌平通过扩建王鄂支渠将曹家洼的涝水排入位山引黄灌区一干渠,纠纷始得解决。
  聊城与阳谷边界排水纠纷。1959年开挖位临运河(现位山三干渠)于周店切断小运河,运河沿聊阳边界西行,又切断赵王河、羊角河。1961年大雨,阳谷北部涝水因位临运河阻挡无法排除,位临运河右岸聊城地界同样一片汪洋。阳谷急于排涝,聊城难于承担,造成水利纠纷。此后由地区统一规划,对赵王河先后4次治理。1978年治理赵王河、小运河、羊角河时,阳谷小运河改为排涝河道,在赵岗建穿涵过位山三干渠,于聊城苏里井处入赵王河;赵王河上游于孟屯处建穿涵过位山三干渠;羊角河上游于1972年在阳谷大张庙向北挖新河直接入徒骇河,从而减轻了下游聊城的排水负担,两县排水纠纷得到解决。
  聊城与冠县边界排水纠纷。冠县东路堂一带涝水按自然流势需经聊城垢堌西部排入堂清渠(德王河前身)。1965年,垢堌打坝挡住了冠县沥水的去路,造成水利纠纷。德王河在1968年治理时向西延伸到位临运河(三干渠),扩大了流域面积,使聊、冠水利纠纷得以解决。
  聊城与临清边界排水纠纷。原堂清渠穿运涵洞只有1孔,过水能力仅12立方米每秒。1956年聊城斗虎屯段治理后,排水能力加大,穿运涵洞阻水,造成临清张官屯以南相家洼一带大面积积水,引起纠纷。1958年,经专署副专员夏子凡与聊、临两县负责人协商确定,张官屯涵洞以上5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涝水仍排入德王河,德王河上游段改道,在斗虎屯以东另开德王河东支直接入马颊河(当年施工接通)。从此,聊城涝水可直接经德王河东支入马颊河,不再入临清境,矛盾始得缓解。德王河东支于1963年扩大治理时向西延伸至位山三干渠,1964年后再次扩大治理,提高了排水能力,聊、临两县边界排水纠纷得到解决。
  冠县与馆陶、临清边界排水纠纷。冠县沙河为黄河故道,上接河北省大名县下通临清,是边界水利纠纷较多的地区。建国后,沙河下游曾属馆陶县管辖,为解决沙河排水,冠、馆两县每年汛期都要组成联合指挥部,调解水利争端。1964年馆陶划归河北省后,沙河下游归属临清市。1965年,按地区规划长顺渠接长至王庄闸,缓解了沙河排水矛盾。但因部分工程未达到设计标准,排水出路未得到彻底解决,水利纠纷时有发生。1970年,长顺渠列入国家治理计划,经两次扩大治理改道王庄闸直接入卫运河,沙河一带基本免除涝由灾,水利纠纷也基本得到解决。
  第五章
  抗旱防汛
  有史以来,境内旱涝洪灾频繁,历代官府抗灾乏力。建国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防治旱涝灾害,每年汛期地、县、区乡成立防汛指挥机构,至60年代改为抗旱防汛指挥部,始终贯彻实施抗旱防汛的决策和措施,实行旱涝洪兼治,并且取得很大成就。
  第一节抗旱
  1949年,全区仅有机井1眼,砖水井1.71万眼、水车44部,井灌面积12.49万亩。建国后的50〜60年代,在兴修农田水利建设中,群众打井抗旱,建设旱涝保收农田,遇到旱情井河并用,开闸引用河水,使用水车、辘轳、水筒等提水工具提取地下水抗旱保苗。70~80年代,随着引黄、引河灌溉工程体系的完善和井灌工程的配套发展,抗御旱灾的能力不断提高。1970年,全区有效灌溉面积358.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0%。1980年,全区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发展到759.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其中井(机电井)灌面积422.81万亩,引黄灌溉面积159.33万亩,引河灌溉面积149.82万亩,其它灌溉7.12万亩。1990年,全区有引黄、引河灌区12处,机电排灌站363处,机电井72888眼,排灌机械19.53万台、173.1万千瓦,有效灌溉面积719.9万亩,农村人均占有1.5亩。1995年,全区有引黄、引河灌区15处,机电排灌站8处,机电井87887眼,配套机电井85971眼,机电排灌面积716.28万亩。1996年,全区有万亩以上灌区83处,扬水站384处,机电井94616眼,配套机电井93028眼,有效灌溉面积772.46万亩。
  建国后,区内多次发生旱灾。灾害岀现后,地委、行署带领全区人民群众,全力抗旱,顽强奋战,取得了抗旱斗争的胜利。
  1986年,全区年降雨量385毫米,比常年平均雨量少74%,春、夏、秋连旱,内河干涸,地下水降至离地面8米以下,多数机井抽不出水,全区受旱面积715.4万亩,其中重旱435万亩。在此严重干旱情况下,全区人民积极投入抗旱斗争,各级党政领导部门除留1名负责人主持日常工作外,均下基层抓点,并组织0.2万多名干部下乡包乡、村,发动群众,集中一切水源、水具抗旱抢种、保苗。同时,地、县市成立调水领导小组,尽最大努力开辟调节水源,昼夜突击抢浇,全区投入抗旱劳力66.8万人,启动灌溉器械11.1万台、机井3.5万眼、扬水站(点)679处,提引水量20亿立方米,其中引用黄河水13亿立方米,其它河水1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6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50万亩、2500万亩次,其中春灌面积1640万亩次,夏灌面积460万亩次,秋播造墉面积400万亩次,使受旱成灾面积降低到108.69万亩。大旱年夺得好收成,全区粮食平均亩产496公斤、棉花亩产46公斤, 分别比1985年增长19.7%和1.9%。
  1986年11月至次年4月,全区持续干旱,平均降雨量25毫米。1987年7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为52.6毫米,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25.5毫米,比常年同期分别少70%、50%。内河断流干涸,地下水位比常年下降1〜3米。因干旱12142眼机井抽不岀水,65处扬水站无水可提,位山灌区的东西沉沙池、东西引水渠及一、二、三干渠虽在上年秋、冬进行清淤整修,但因黄河上游来水量少,流量仅70〜80立方米每秒,比常年同期少50%。而位山闸引水很少。全区受旱面积800万亩,其中重旱447.23万亩。面对严重旱情,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共抽调0.7万名干部深入基层指导抗旱,参加抗旱的劳力达140万人,启动机井3.61万眼、扬水站90处、灌溉器械6.8万台,年提水量18.25亿立方米,其中引用黄河水量10.2亿立方米,引用内河水1.85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6.2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90万亩、2537万亩次,比1986年多浇灌40万亩、37万亩次,使受旱成灾面积减少到220.2万亩。
  1989年,全区年平均降雨量为382.4毫米,比常年少73%。春旱、夏旱、秋旱相连,有40条河流干涸,170处扬水站无水可提,6090眼机井抽不出水,受旱面积850万亩,其中重旱471.4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5.75%。为战胜干旱,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抽调0.7万多名干部深入基层,组织劳力140万人抢修引水沟渠2394条、桥涵闸560座、扬水站52处、新打机井0.43万眼、修复机井0.4万眼、配套机井0.39万眼,地、县市农机、商业、供销、物资、电业等部门均采取多种措施,支援抗旱斗争。全区投入抗旱的劳力80多万人,启用机井5万眼,扬水站150处,灌溉器械7万台,汽车、拖拉机800多部,土井和手压井0.2万多眼,共提引水27.6亿立方米,其中引黄河水20.9亿立方米,引内河水1.9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4.8亿立方米;抗旱浇地794万亩、2940万亩次,其中春浇小麦1245万亩次,春播造墙及夏季保苗501万亩次,夏播造墙及夏季保苗636万亩次,秋种造墙及冬灌保苗558万亩次。全年虽有213万亩庄稼因旱减产,但全区粮食总产仍达251.22万吨,棉花总产24.7万吨,比上年分别增加28.97万吨、2108吨。
  1992年,全区遇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全年平均降水量325毫米,比常年偏少280毫米。1〜7月上旬,全区平均降水量81毫米,比常年偏少61%。金堤河、卫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干涸断流,黄河几次断流,春旱连夏旱,春季最大受旱面积627万亩,重旱200万亩,旱死麦苗1万亩;夏旱面积800万亩,重旱面积480万亩,80万亩夏作物未能适时播种,50万亩农作物旱死,有100多万人吃水发生困难。秋季降雨仍偏少,全区农田受旱面积360万亩。冬季,由于雨雪稀少,底墙不足,仍有100万亩麦田受旱。面对严重干旱,全区上下动员一切力量,千方百计抗旱夺丰收,全区投入抗旱劳力最多时达140万人,利用机井6.25万眼,抢打手压井、“梅花井”等近4万眼,提引地上水、地下水33.9亿立方米,抗旱排灌810万亩3029万亩次,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旱灾损失。
  1994年,春、夏、秋季发生大面积干旱,全区最大受旱面积727.9万亩,重旱340万亩,有84.6万人18.2万头大牲畜饮水发生困难,有72万亩农田因干旱未能适时播种,10万亩农作物因干旱绝产。特别是5月24日至6月23日,正值夏播和春季作物生长大量需水期,气温高、失墙快,一个月时间全区平均降雨量仅6毫米,比历年同期少87%。卫运河、金堤河、马颊河、徒骇河相继断流,黄河无水可引,地下水最大埋深19.6米,地下水漏斗区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5%。为战胜干旱,全区投入抗旱劳力111.11万人,利用机井56450眼、扬水站122处、机械20.47万台,提引水量21.67亿立方米,其中引黄13.3715亿立方米,引金、引卫和提取徒骇、马颊河水3.3亿立方米,提取地下水5亿立方米;抗旱实灌760.8万亩,2696.05万亩次。通过抗旱多产粮食69.968万吨,挽回经济损失6.095亿元。
  第二节防汛
  组织领导建国后的每年汛期,地、县、区、乡都成立防汛指挥机构,实行统一领导、统一部署、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防汛工作。地区防汛指挥部由地委、行署、军分区领导人分别任政委、指挥和副指挥,水利、交通、财贸、公安、邮电、粮食、气象、黄河河务局、卫运河河务处等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的办公室及黄河防汛办公室、卫运河防汛办公室和城市防汛办公室,由地区水利局、黄河河务局、卫运河河务处负责人分别兼任主任,负责黄河、卫运河及内河、城市防汛工作。入汛前,层层进行思想发动、组织队伍、准备物资、整修工程及制订防守方案等,确保安全渡汛。
  黄河、卫运河防汛队伍,按照专业队伍和群众队伍相结合与军民联防的原则进行组织。群众防汛队伍一般以沿河县市、乡镇为主,根据堤线防守任务和距离堤防远近情况,划分一、二、三线,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逐级建立防汛组织及群众防汛队伍。防汛队伍分为基干班、抢险队、预备队等,实行分段防守责任制。基干班每班12〜13人,以民兵为基础,以党团员为骨干,吸收有防汛经验的农民参加,为防守、巡查责任堤段的主力。抢险队分专业抢险队和群众抢险队,专业抢险队由河段(处)职工和部分汛期常备民工组成,主要负责险工段的防护和重大险情抢护。群众抢险队由沿河乡镇统一组织,进行技术训练,准备抢险工具,为紧急防守、抢险的机动力量。防汛预备队由三线防汛民工组成,做好运输工具及其它物料的准备,作为出现大洪水或紧急情况时的应急后备力量。人民解放军地方部队,每年汛期均为防汛抢险的重要突击力量。
  防汛物资
  历年防汛所需器材物料,均采取国家、社团、群众三结合的方法筹备。石料、麻袋、麻绳、木桩、燃料、照明器具、运输工具的常备器材物料由国家投资,河务部门按计划数量筹备,分点集中储存和保管。不易长期储存的物资,如草席、提灯、电石、雨具、汽油、煤油、煤炭等,由商业、供销等部门储备。汛期使用由防汛机关付款,汛后不需按规定支付保管费,由储存单位处理。防汛需用的秸、柳、苇等大宗软料,汛前登记号料,挂牌划价,落实到户,按照“备而不集,用后付款”的原则进行筹备。1976〜1985年间,黄河防汛按照一、二、三方案规定储备石料1.44〜8.20万立方米,麻袋3.2~21万条,铅丝9.5~40吨,电石0.76-1.77万公斤,运输车辆100余部,软秸、柳、苇600-4100吨。
  历年汛前,各级防汛指挥部分别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由领导亲自带领,普遍检查所辖段内河势、工情,抢修应急,消灭各种隐患与险点,落实渡汛措施,同时,组织群众疏浚开挖各级河沟,做到排水畅通。
  抗洪排涝
  建国后,区内多次发生洪涝灾害。灾害发生后,人民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努力奋斗,取得了抗洪排涝斗争的胜利。
  1949年大汛期,黄河先后发生7次洪水,水位高,持续时间长,伏汛4次,历时61天;秋汛3次,历时48天。9月14日花园口站最大洪峰流量12300立方米每秒,艾山站高洪峰水位40.67米(流量约8000立方米每秒),临河民塘漫溢溃决或冲开进水,大堤全线靠水。大堤普遍越滩1米,个别地方0.2〜0.3米。险工坝岸高出水面一般为0.5〜0.7米,部分堤岸没入水下,洪水迫岸冲堤。在此紧急关头,沿河党政军民全力以赴投入抗洪抢险斗争,聊城专署及东阿县委、县政府的50多名领导干部赶赴第一线,先后调集东阿、阳谷两县5个区的0.5万多名防汛队伍、40多名区级干部参加抗洪抢险。历经40多个昼夜的防守抢护,先后抢修两县间高度不足的堤段子捻0.94万米和堤段后俄260米,并对位山、范坡、南桥、殷庄、旧城、井圈等10处险口坝岸所发生的蛰陷、坍塌、墩蛰等险情分别采取抛石、抛枕、搂厢等措施进行抢修,确保了堤防安全。此次抗洪抢险,共搬运土方2.39万立方米、石料2480立方米、麻袋331条、木桩2990根、秸柳软料1540吨。
  1956年汛期,卫运河及徒骇、马颊河相继涨水,部分县市涝洼地积水成涝。自6月29日至8月初,卫运河连续岀现3次洪峰,均接近堤防保证水位。在此紧急关头,地委、专署及沿河各县党委、政府负责人带领385名干部和12万名民工,昼夜连续奋战,抢修长38.9公里沿河堤防上的子堰(高1.5米,底宽2.5米,顶宽1米)。地委第一书记张新村、第二书记朱永顺、专员赵新亭及沿河各县市党政领导人亲临一线指挥抗洪斗争,并采取分洪措施(分别在升斗铺、临清头闸口和四女寺新旧两个分洪口门分洪),使第3次洪峰安全渡过。8月3日卫运河上游降暴雨,8月6日南陶秤钩湾站岀现第4次洪峰,流量198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43.95米,超过保证水位。7日临清站最大洪峰流量111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36.72米,超过保证水位0.78米,下游四女寺以上均超过保证水位。由于此次洪峰来势猛、流量大,6〜7日间,南陶大桥两端被冲垮3孔,卫运河南陶至临清段相继决口36处,冠县薛圈左堤溃决,口门长达130米,平地漫流水深1〜2米,馆陶、临清及武城3县市被淹村庄976个、耕地面积184.74万亩,倒塌房屋8.85万间,受灾人口52万余人。其间,卫运河在河南省内黄县决口,至13日洪水涌入聊城地区莘县境内,注入徒骇河及马颊河中,使此两河出现险情。沿河各级党委、政府又及时组织干部民工,加高培厚堤岸,抢修险工堤段,仅聊城县堂邑区部分村庄受灾。在此次抗洪抢险期间,中共中央、国务院屡派飞机投送食品、救生圈急救灾民,中国人民解放军北海舰队派海军用橡皮船进行援救,山东省委、省人委领导人谭启龙、李澄之亲临灾区慰问灾民,帮助研究生产救灾措施。卫运河洪水降落后,专署副专员及沿河各县副县长旋即带领灾区人民群众抢堵决口,排除积水,及时种上了小麦。
  1958年7月17日,花园口出现22300立方米每秒洪峰,是黄河有水文记载以来的最大洪水。7月22日4时,洪峰到达艾山站,洪峰流量12600立方米每秒,相应洪水位43.13米,超出保证水位0.87米,漫滩水深1~2米,堤根水深1.5-3.0米,堤顶高出水面一般1.4-1.7米,最低处1.26米;险工坝
  岸一般高出水面0.4~0.6米,部分发生漫顶,险情相继发生。为战胜这次特大洪水,各级党委、政府按照黄河防汛总指挥部“依靠群众,固守大堤,不分洪,不滞洪,坚决战胜洪水”的方针,全区组织上堤干部1472人,基干班、抢险队9828人(每个堤屋有脱产干部2~4名,基干班6~8个),还调集民工4.4万名。广大防汛抗洪大军以“人在堤在,水涨堤高,洪水不落不收兵”的气概,奋战7个昼夜, 抢修加高了从东阿牛屯至李营长55公里、高1米的大堤子塘,抢修各种险情215处,并及时组织迁移和安置滩区居民2942人,战胜了特大洪水。此次抗洪抢险,共用土方4.32万立方米、石料2570立方米,柳枝233.25吨,铁丝2.61吨,麻绳3.62吨、麻袋、草袋0.1万余条,用工13.32万个。
  1961年,春天大旱,夏秋多雨,汛期大雨集中,且连续持久。6〜9月份,全区降雨17次,平均雨量712.2毫米,其中7月11日至8月18日39天降大雨暴雨11次,平均降雨量574.1毫米,最大点雨量894毫米。降雨地面径流汇入诸河道,洪水暴涨,徒骇河莘县毕屯站最高水位42米,流量41立方米每秒,念楼站水位34.8米,流量75立方米每秒,超过保证水位0.26米,超过保证流量23立方米每秒;聊城四河头水位34.8米,流量128立方米每秒,超过设计流量49.7立方米每秒,持续时间10余天,决口24处。马颊河在承泄内地坡水的同时,还承泄上游河南、河北两省3个县30立方米每秒的坡水。马村水库水位高达41.14米,土闸水位33.13米,流量57.8立方米每秒,超过了保证流量,决口2处。金线、赵王、羊角、西新、周公等河流排水顶托,堤防决口漫溢。至8月底,全区洪涝积水面积668.3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61%,水围村庄0.33万余个,倒塌房屋50.3万间;受伤1185人,死亡321人;伤牲畜483头,牲畜死亡241头,猪、羊死伤0.2万头以上。10月份,全区又连降中到大雨3次,平均降雨量93.8毫米。聊城、茌平、临清平均降雨量均在110毫米以上,最大点雨量为临清市老官寨公社降雨170毫米。由于降雨量大,造成大面积积水,一般积水深0.2一0.3米,低洼地片积水深0.65〜1米。诸河道因大量坡水通过洼地和排水沟渠汇入,再加上游客水,水位普遍上涨。徒骇、马颊、金线、赵王、周公、西新、小运河从20一23日河水水位都高于地面水位,大面积坡水排入受到顶托。徒骇河莘县念楼水位38.2米,比地面高0.3米,金线河水位高出地面0.3~0.6米,莘县城关、十八里铺受淹。此次雨涝全区淹地面积295.07万亩,其中麦田199.43万亩、秋菜25.19万亩;共死亡149人,受伤610人,牲畜死亡176头、伤362头;倒塌房屋30.86万间。雨涝期间,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带领广大群众进行抗灾抢险斗争,开挖排水河沟4612条,疏通排水沟2341条,在阻水河渠上扒排水口1930个,整修堤防险工649处,搬运土方107万立方米,用工60万个,大大压缩了涝灾损失。
  1963年汛期,海河流域南系发生大水,洪水、坡水汇合漫坡顺河倾泄,境内卫运河、金线河、徒骇河、马颊河相继出现特大洪峰。8月6日,卫运河开始涨水。9日,秤钩湾站流量达1500立方米每秒,达到保证流量。11日,岀现最大洪流量3340立方米每秒,超过保证流量1倍多,最高水位44.86米,超过保证水位1.5米,且持续8天。11日,卫运河右堤西冯圈处决口,淹村113个,淹地20.4万亩。临清站自8月10一28日,洪峰流量超过保证流量达19天。最大洪峰期,两岸183公里长的大堤有65公里漫水0.5米左右,其他堤段水面也基本与堤顶相平。金堤河莘县高堤口站8月6~14日洪水最高水位49.9米,超岀保证水位1.42米,最大流量628立方米每秒,超过历年最大流量近6倍,使古城以下南小堤大部分漫溢。马颊河沙王庄站8月4日洪水超过保证流量,一直持续42天,最大洪峰流量168立方米每秒,超过保证流量7倍多,子堤全部溃决,滩地行洪水深1.5米以上。徒骇河莘县毕屯站水位有27天超过保证标准。全区洪涝积水面积560万亩,其中受灾面积422万亩,成灾面积340万亩,水围村庄2116个。面对严重洪涝灾害,8月6日地委召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防汛工作,确定把防汛工作作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会后,地委书记朱永顺、副书记周海舟、专员王汉卿和大部分地委常委、委员,分头到卫运河、金堤河等主要河道指挥抗洪抢险,全区组织1.3万名干部、40万名民工上堤抗洪,调集汽车187部、船只112艘,供应草蒲包13.3万条、麻袋23.51万条、铁丝72.6吨、木料433.8立方米。8月7日,卫运河洪水继续上涨,大大超过保证标准,地委决定抢修卫运河两岸子堤,冠县、馆陶、临清3县市的13万民工昼夜赶到河堤,奋战两昼夜在两岸大堤上筑起长183公里的子堤,搬运土方64.4万立方米,并及时采取措施排除大堤坍塌、裂缝、脱坡、漏水、渗水等险情463处,确保了堤防安全。马颊河由于上游来水过大,子河排泄不及,地委采取两条果断措施,一是放弃子堤,坚守大堤。沿河群众利用两岸高地抢筑堤防73.8公里,完成土方50.5万立方米;二是利用原马村水库、冠堂渠两侧和聊城南北支之间的河套等约5万亩洼地滞洪,减轻了下游防汛压力。由于金堤河来水量过大,遂即组织5.7万名民工加固加高古城以上南北堤,寿张南小堤亦加高1米,清除阻水路埂,并抢扒张庄口门,实行高水入黄,完成土方42万立方米。徒骇河由于8月16日马颊河右堤在河北省大名县堤上村决口,洪水经彭楼干渠下泄徒骇河,加之河南省南乐扒开徒骇河右堤泄水,洪水顺徒骇河东下,莘县利用曹佛寺沟、十里务沟、莘朝干沟和老金线河挡水未成,地委责成阳谷县加固新金线河右堤,挡住了洪水,减轻了灾害损失。洪水降落后,各级领导积极组织灾区群众疏挖排水沟9994条,安装利用排灌机械33台798.94千瓦,排除积水,生产救灾。
  1964年汛期,全区连降大雨、暴雨。6~9月,降雨567.1毫米,占全年降雨总量918.6毫米的61.7%,大于1962年、1963年同期雨量,稍小于1961年同期雨量。雨后,各骨干河道涨水,河沟排水受到顶托,农田积水不能及时排出,给排涝工作带来极大困难。全区各级党委、政府及时组织45万民工防汛排涝,保证了河道安全,减轻了水灾损失。全区水灾面积288万亩,比1961年减少183万亩。
  1971年,汛期提前,雨量集中,6〜9月份全区平均降雨量683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多32%,比1964年汛期降雨多12.1%。徒骇河最大洪峰流量550立方米每秒;马颊河最大洪峰流量84立方米每秒,超过1964年1〜3倍。全区各级党委、政府汛前组织40多万劳力大搞排水配套工程,治理14条支流边界工程,开挖疏通排水沟2335条,共搬运土方2492万立方米。进入汛期,全区又组织60万劳力上阵,开挖排水沟1421条,疏通排水沟719条,拆坝开卡5400多处,整修台、条田十几万亩,提高了抗洪排涝能力,减少了洪涝损失。全区成灾面积131万亩,比1964年灾情减少67%。
  1976年9月3日18时,黄河艾山站洪峰流量8030立方米每秒,至9月5日2时达到9100立方米每秒,最高水位42.64米,洪水普遍漫滩,堤根水深1.5〜3.0米。东阿位山以上及周门前以下均超过1958年最高水位。8月27日洪水到来之前,防汛进入“警戒状态”,省黄河河务局和地委、地革委及沿河县、公社主要负责人驻守一线,分段负责,指挥抗洪,共调集干部、民工1.42万人(每个平工堤屋上有基干班4个,每险工屋上有基干班6〜8个,均有4〜5名脱产干部带领)严密防守。同时调集汽车33部、木帆船75只,组织抢险队3个、工程班8个共350人作为抢险机动突击力量,连续奋战19个昼夜,排除各种险情88处,又一次战胜了洪水。此次抗洪抢险共动用石料1.89万立方米、柳苇软料11.5吨。
  1982年8月,黄河上游来水迅猛,7日3时,洪峰到达艾山站,流量7430立方米每秒,水位42.70米,位山险工水位超过1958年最高洪水位0.72米,范坡超过0.14米,邵庄超过0.12米,洪水漫滩深1〜2米,堤根水深一般1.5~3.0米。8月3日,东阿县防汛指挥部调集107个基干班上堤防守。8月4日,东阿、阳谷两县又增调基干班463个、抢险班57个上堤。两次上堤干部827人,基干班570个、7635人,抢险班57个、741人,民工9616人。同时调集汽车20部,架设险工段照明线路4210米。洪水漫滩前,组织迁移滩区居民734人,并进行妥善安置。行洪期间,堤防背河处发生管涌1处,坝岸石根走失16段次,均及时进行抢护。8月6日傍晚,东阿县郭口虹吸1号管漏水,漏水量0.1立方米每秒左右,省河务局和地、县防汛指挥部负责人及时赶赴现场,黄河职工丁士超毫不犹豫地跳入4米深的静水池中,探明浊流下虹吸管出口封闭盖错位漏水原因,并采取紧固措施,排除了险情,被省河务局荣记一等功。为保证低虹吸安全,又调集0.7万多名民工分别在郭口、范坡、殷庄、周门前、邵庄等5处低虹吸背河抢修围埝,共用土5.04万立方米。
  1994年,由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匀,旱涝交替发生。汛期6〜9月,全区平均降雨量426毫米,与常年基本持平。但6月24日至7月12日连续发生9次强度较大降雨过程,东阿、茌平、聊城、高唐4县市平均降雨量超过300毫米,最大降雨量467毫米,相当于1964年雨型。聊城、东阿、荏平、高唐、阳谷5个县市52个乡镇受涝严重,尤其金堤河流域,自6月29日上游洪水涌入聊城地区,滞洪区内总水量达1.5亿立方米,莘县、阳谷2县北金堤以南13.8万亩农田受淹,8个村庄被水围困。全区受淹农田达137万亩,成灾80.4万亩,倒塌房屋1.2万间,冲毁桥涵等建筑物272座,冲毁机电井890眼、粮仓196座,冲走粮食9.8万公斤,冲毁鱼塘117个,伤18人,死亡6人,伤亡牲畜7200头,直接损失3亿元。灾情发生后,地委、行署迅速组织灾区人民投入抗灾自救;地区防汛指挥部自7月14日始,相继开启金堤河、卫河引水口门,通过引金工程、引卫工程和徒骇河、马颊河、位山灌区三干渠等工程联合调度,将金堤河、卫运河洪涝水送往北部、西部高亢贫水区,拦洪补源,共调蓄水2亿立方米。汛期完成干流河道岁修工程16项,疏挖田间排水沟3486条,清除阻水坝、路填1600多个,回填堤防浪窝230多个,修复桥涵闸272座,为战胜雨涝灾害奠定了基础。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