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植物保护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48
颗粒名称: 第七节 植物保护
分类号: S476
页数: 4
页码: 144-147
摘要: 建国前,对农作物病虫害无有效防治措施。建国以来,随着植物保护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测报、检疫、防治相结合的植物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并相继由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向新技术规范化方向转化。
关键词: 植物保护 防治措施

内容

第七节植物保护
  建国前,对农作物病虫害无有效防治措施。建国以来,随着植物保护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测报、检疫、防治相结合的植物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并相继由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向新技术规范化方向转化。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
  境内危害粮食作物的病虫害有59种,其中常发性和暴发性危害严重的病虫害有20多种,虽经防治,每年仍损失粮食约1亿公斤。小麦锈病亦称“黄疸”、“黑疸”,分条锈、叶锈两种。建国前无防治对策。自建国至1975年间,条锈病呈间歇性大流行,尔后逐年呈下降趋势。叶锈病,70年代以前发生甚少,尔后亦呈间歇性流行。为防止“两锈”病,50年代推广抗锈耐锈的50麦、蚰子麦、碧码麦等品种或用石硫合剂杀伤保护;60年代,推广发病中心埋土切叶、药剂杀伤治疗及后期灌水等措施。尔后,选用抗病强品种。80年代初引用粉锈宁防治,90年代初采用粉锈宁和石硫制剂等代用药剂兼用的方法防治。小麦丛矮病的防治方法为农艺防治和消灭灰飞虱综合防治。1983〜1985年,采用“3911”农药拌种和小麦三叶期、返青期叶面喷粉防治灰飞虱或在拔棉柴后播种,发病率明显下降。对小麦白粉病,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改善麦田环境与化学药剂保护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50年代一般靠自然控制或土法防治;70年代初改用“六六六”粉或乐果乳剂喷治;自70年后期,改为保护、利用天敌和选择低浓度农药喷洒进行防治。麦蜘蛛的防治方法以灌水、锄草、农艺防治为主,并先后推广使用石硫合剂、“六六六”粉、“1605”或乐果乳剂喷洒。粘虫的防治,建国前主要靠人工捉拿、挖沟封锁和掩埋等。自50年代至90年代初,采用化学药剂喷洒,在三龄前控制其危害。玉米螟的防治,50年代曾以"六六六''毒液或毒土、毒砂颗粒剂灌心叶,并结合雌穗扑粉抹药泥、采卵块、剪螟穗等方法防治。80年代后试用、改用“1605”、辛硫磷、BT颗粒剂防治。栗灰螟,又称谷子钻心虫,50年代初曾以抹卵块、剪枯心苗为主,辅以“六六六”毒液灌枯心苗的办法防治;60年代改为谷根撤毒土的方法治;70年代后,危害夏谷的钻心虫常和粘虫、谷蚜、灰飞虱混生,改用有机磷、菊脂类药液兼治的方法。大豆造桥虫,又称透风虫,采取在低龄期用敌百虫喷粉的方法防治,杀灭率90%以上。玉米小斑病,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良种良法配套的方法防治,而低产区推行早播避病或玉米、大豆间作等办法。因化学保护法效率低,很少应用。谷子线虫病,以“1605”2500倍液浸种24小时的方法防治,防效率98.2〜100%,并兼治地下虫。
  棉花病虫害防治
  50年代初,防治棉蚜以烟叶水、烟草石灰水、棉油乳剂、棉油皂为主。1954年转向化学防治。1974〜1977年,一度推广“以瓢治蚜”。1978年后转向综合防治,主要措施为药剂拌种,用化学药剂拌种变治为防,兼治地下虫;苗期药杀,自50年代开始以喷雾为主进行防治。1978年后,用氧化乐果、久效磷加聚乙烯醇和水缓释剂涂茎法,省工、省药,保护天敌,曾推广全区。1980年后用菊脂类农药喷雾。1983年改用手摇喷雾器(控制喷头)施药及苗期“滴心法”,既省药、省力,又保护了天敌。1985年后主要使用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农药防治,用灭多威及复制剂等灭蚜。生物防治,1972年学习借鉴安阳“以瓢治蚜''经验,保护利用天敌,采取生物、化学结合防治。1980〜1983年间,保护利用面积526.6万亩,占同期棉田的35.7%。农艺措施,如采用粮棉条带种植、油菜诱集带、麦棉套种、棉蒜间作等,控制苗蚜。苗病防治,5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和西力生、赛力散、五氯硝基苯等药剂拌种。1982〜1983年,施用棉苗丹(由吠喃丹与拌种灵复合配制),兼治苗病苗蚜。1990年后,开始试用种衣剂拌种及更换抗病品种等措施。铃期病虫害防治,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除用土法防治外,曾在高唐、临清、冠县等集中产棉区用飞机喷洒滴滴涕乳剂,连治三代棉铃虫228.3万亩。因漏治死角甚多,后改用喷雾器喷洒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单用或混用)或粘虫散等。70年代改用喷洒有机磷农药“1605”、磷氨、久效磷、水氨、硫磷、敌百虫等。80年代使用机动背负弥雾机喷撤速灭杀丁、杀灭菊脂、溴氰菊脂、绿氰菊脂、百树菊脂及来福灵等。1985年后,因棉铃虫对菊脂类农药产生抗性,并引起红蜘蛛回升,改用菊脂类农药与久效磷等有机农药复合制剂、氨基甲酸脂类及灭多威、BT等生物制剂,并结合修棉人工捉虫、抹卵块等方法防治。1992、1993年,全区棉铃虫暴发,曾采用高压泵灯、杨枝把、性诱芯等诱杀办法,效果较好。铃病防治,主要采用修棉整枝,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环境等农艺措施。
  花生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主要有倒秧病、青枯病、根腐病、螃虫及地下害虫等。防治方法主要采取农艺措施,选换抗病、无病种子,提高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并使用药剂控制虫害等。
  蔬菜、瓜类病虫害防治
  50〜60年代,防治病害以提高栽培技术,起垄栽培、合理轮作,改善排灌条件,拔除病株等农艺措施及使用硫酸铜和生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防治为主;害虫防治以人工捕治为主,结合农艺技术,减轻虫害。70年代至90年代初,逐步实施综合防治和规范化防治措施。(1)农艺措施,改革种植制度,轮作换茬、起垄栽培,防止土壤传病;选用高纯度抗病品种,作好种子处理,采用无毒育苗或嫁接育苗,推广地膜覆盖,增温保墙,抗病增产。(2)生物防治,苗期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农抗120”灌根和BT一37乳剂及蛔蒿素等无毒无残留农药防治菜青虫、棉铃虫、蚜虫等。并保护利用天敌寄生蜂、甥茧蜂等消灭害虫。(3)化学防治,使用杀毒砒M8药剂兼治多种病害,防效达59.8%;用20%粉锈宁864〜1000倍液喷雾防治韭菜灰霉病,用防治细菌病害的农用链霉素等防治疮痂病等,均取得明显效果。区内应用的蔬菜瓜类杀菌剂还有三铜唑(粉锈宁、百理通)、多菌灵、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福美双、百菌清、甲霜灵(瑞毒霉)、托布津(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甲霜铝铜等。
  地下害虫防治
  建国前,主要以调整播期躲避虫害。50年代,推广使用砒制信米、毒谷、“六六六”拌毒饵和农艺措施控制及灯火诱杀蝼蛄等。60一70年代,改用“1605”拌种、喷洒“1605”敌百虫药液或毒土防治。在卵孵化前或幼虫低龄期,结合中耕除草翻压卵粒或清晨查苗扒虫等。80年代后,推广辛硫磷、“3911”拌种,喷洒药液或毒饵、毒土等技术,防治蛟蛀、蟒蟾、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并兼防麦蚜、灰飞虱等。
  蝗虫防治
  建国前,历代蝗虫不断,境内沿河涝洼地区常年发生,多因无法除治任其自然生长,造成毁灭性灾害。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伴随旱涝灾害,仍屡有发生。1952〜1976年间,全区先后发生蝗虫面积2246.46万亩次。其间,聊城专署及各县政府成立治蝗指挥部,本着“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突击捕灭蝗虫,先后发动组织群众扑打649.8万亩次,地面喷撒“六六六”粉、毒饵防治852.62万亩次,飞机喷粉(“六六六”)防治744.73万亩次,并结合综合治理涝洼地控制了蝗虫孽生。80年代后,蝗虫灾害没再发生。
  农田鼠害除治
  1980年,地区和各县市建立由农业、卫生、粮食、商业、供销等有关部门领导人参加的灭鼠领导小组,培训灭鼠技术人员2.89万人,连续开展田间与家室相结合的统一灭鼠活动。是年,拌毒饵使用磷化锌2.8万公斤,灭鼠589万只。1986年,月平均捕获率已下降至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到1990年,农田最高月捕获率为1.44%,最低为0,经省级鉴定,已达到田间无鼠害标准。
  农作物病虫测报
  建国前,无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1956年,聊城专署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建立。1959年,建立健全县、社、大队和生产队测报体系,上下定期联系,横向交流情报。到1985年,地、县市有测报站9处。1966年,确定小麦、玉米、谷子、地瓜、棉花5大作物的锈病、粘虫、玉米螟、栗灰螟、地瓜黑斑病、棉蚜、棉铃虫、蝗虫及地下害虫蟋蛀、地老虎为测报主要对象。1980年,全区统一调查项目,对主要观测对象开始建档和用数理统计预报。1983〜1985年间,将测报对象分系统测报和一般测报两类。系统测报对象为棉蚜、棉铃虫、三代粘虫、玉米螟、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小麦丛矮病;一般测报对象有麦蚜、豆天蛾、大豆造桥虫、一、二代粘虫、豆荚螟、栗灰螟、地下虫、灯蛾、白粉病等。预报均按全国或全省统一要求编制短、中期预报,并结合气候趋势编制发出半年或全年的病虫展望。1979年,预报编制由用实验法、比较法改为数理统计法,预报的有棉蚜、棉铃虫、粘虫、玉米螟、栗灰螟、黄地老虎、小麦条锈病、麦蚜、造桥虫等,增强了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990年,地、县市在以病虫为主的单项预报编制的同时,还以作物为单位编发综合预报5期,为全面搞好防治准备超前服务。预报发布时间和方法,自1976年均按山东省统一规定进行,至80年代,日趋多样化,有传真电报、广播电视等,提高了预报时效、覆盖率和利用率。1990年,全区编发预报情报200期,完成全国、全省安排的电码模式23次。自1991年始,全区普遍采取模糊数学预报方法,地区、阳谷、临清3站配备微机预报。预报内容变单一病虫预报为分阶段综合预报,预报对象增至60种,预报准确率达92%以上。
  植物检疫
  1957年始,按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开展植物检疫。1963〜1964年,普查小麦线虫病、棉花枯黄萎病,并对出口越南乌枣进行检疫。“文化大革命”初期,检疫工作陷入停滞状态。1973年后,重新建立检疫队伍,恢复检疫工作。
  1957年在引种的墨西哥春麦和1990年引种的河北冀麦26号麦田中发现腥黑穗病共4.09万亩,由地、县市检疫部门及时将麦种封存处理,不准再种。1963年在莘县发现28万亩小麦线虫病,阳谷、东阿、茌平亦有发现,经推行盐(泥)水选种、换无病种等控制了蔓延。1977年区内发生此虫病麦田14万亩,及时防治捕灭。1965年,从临沂调进的600吨豌豆麦种中发现有豌豆象和线虫病粒,经熏蒸后全部加工成面粉。1964年,全区首次普查发现有棉花枯、黄萎病棉田面积0.14万亩,经铲除病株、换茬,一度控制蔓延。1982年普査,在6个县市发现有此病棉田61.8万亩,其中枯萎病田占69.25%。1987年,在全区8县市166个乡镇中发现此病田234.2'7万亩,占棉田的62%。采取以更换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1990年全区虽发现此病棉田360万亩,占棉田78.9%,但由于普遍推广提纯抗病品种,春套、夏播棉抗病品种配套,控制住枯萎、黄萎病的扩展蔓延危害。棉花红铃虫自60年代末控制危害后,至80年代未再发现。1990年秋,在全区8县市棉花轧花厂又均有发现,每斤籽棉最多有虫5~6头,平均每平方米垛面中有虫200〜400头,经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疫情得到控制。1988年始在茌平县乐平镇大崔村零星发现小麦全蚀病,后在茌平、聊城、高唐、莘县的13个乡镇发现0.58万亩。1990年,因串换麦种蔓延8县市4.8万亩,以药剂喷雾、改茬、换种和药剂拌种防治。1977年在莘县、阳谷、茌平、冠县4县发现地瓜烂根病0.44万亩,至1978年莘县蔓延至0.77万亩,绝产71%。后采用改种抗病品种等措施,消灭此病危害。此外,70〜80年代,全区还进行水稻线虫病、毒麦、美国白蛾等病虫普查,均未发现。1990年,对全区种子地检疫10.34万亩,合格4.27万亩,合格率为41.3%,产良种91480吨;对调出种子检疫2.21吨,其它调出品检疫1959批。1991年后,进一步完善植物检疫手段,加强检疫实验室建设,至1994年全部达到省检疫实验室标准。1991年,全区8县市均发现冀麦26发病品种,由于及时采取措施,至1993年疫情得到控制。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