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良种繁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47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良种繁育
分类号: S339
页数: 1
页码: 144
摘要: 1994年,聊城全区16处县市属原种、良种场共有职工1300人,固定资产原值8709.77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5286亩,其中耕地9395亩,全年共繁育棉花、粮食良种1832.8吨。1996年,16处原种、良种场共有职工601人,固定资产原值24399.19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5286亩,其中耕地9806亩,全年共繁育棉花良种160.8吨、粮食良种1558.9吨。
关键词: 良种繁育 繁育技术

内容

第六节良种繁育
  1950年,全区建有农场11处,担负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每年繁育推广良种50吨以上。1959年后,农场先后解体。1963年后,各县市又相继建立和恢复棉花原种繁育场和粮食良种繁育场。至1977年底,全区县属原种、良种场16处,共有土地1.65万亩,其中耕地1.18万亩。1990年,全区8处县市属棉花原种繁育场有职工437人,其中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38人,有固定资产原值264.24万元,经营土地面积5406亩,其中耕地4636亩,全年繁育棉花良种126吨;8处县市属粮食良种繁育场共有职工291人,其中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60人,有固定资产原值414.7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0098亩,其中耕地面积5461亩,全年繁育粮食良种414吨。1994年,全区16处县市属原种、良种场共有职工1300人,固定资产原值8709.77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5286亩,其中耕地9395亩,全年共繁育棉花、粮食良种1832.8吨。1996年,16处原种、良种场共有职工601人,固定资产原值24399.19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5286亩,其中耕地9806亩,全年共繁育棉花良种160.8吨、粮食良种1558.9吨。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