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栽培技术
建国前至建国后的50年代初,主要农作物种植栽培沿用传统方式,即宽行匀播、平垄稀植。自50年代中期始,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种植栽培技术不断改进。由宽行匀播到大小行种植,由稀植到合理密植,由平垄到起垄,施用畦田种植和间作套种,并逐步推广间作、套种、混种“立体”栽培技术。
粮食作物栽培
小麦
建国前,沿用0.4米两腿髅或0.6米三腿耧,行距0.3~0.4米,每亩用种3.5〜5公斤。建国后,50年代初期,专署农业技术推广所开始推广靠耧或套耧播种,行距改为0.2米左右,后又推广0.4米小三腿耧播种。60年代后,逐步改用9~12行机播耧,早茬麦每亩用种5~7公斤,晚茬麦10~12公斤,并按麦种千粒重适当调整用种量。播期一般由“秋分”前后推迟到10月1日至“寒露”前基本结束。对晚茬麦及旱薄低产田,选用抗旱、耐瘠性强品种,适时开沟早播,扩大行距,减少用种量,实行小群体,壮个体,保有效分蘖。1983年后,对晚茬麦及其弱苗推广地膜覆盖和“五补一促”(足峋播种、以晌补晚;施足底肥,以肥补晚;适当选种,以种补晚;加大播种量,以密补晚;提高播种质量,以匀补晚;早划锄、清垄,促苗早发)等措施。
玉米
建国前至60年代中期,春玉米在“清明”至“谷雨”间播种;夏玉米在“芒种”至“夏至”之间播种,每亩用种2〜3公斤,行距0.6米左右,每亩留苗0.15〜02万株。此后,随着杂交种的推广,每亩留苗增至0.3一0.35万株。1980年后推广玉米“紧凑型”品种,高产地块密度进一步增加,每亩留苗达到0.4-0.45万株,并推广麦田套种、早播和高产指标化等栽培技术。
谷子分春、夏两种。一般用0.4〜0.47米三腿耧播种,每亩用种0.4〜0.5公斤。建国前,沿用锄留墩苗法,每墩6〜10株。50年代曾推行手剔苗,每亩留苗4〜5万株。生长期间,中耕5〜6次。1965年后,追肥、浇水、中耕三结合面积逐渐扩大。1985年,在平县六七万亩谷子平均亩产276公斤。1984年,冠县技术站2.3亩高产试验田,亩产510公斤。
大豆分春、夏两种。春大豆“谷雨”前后播种,夏大豆麦收前后抢种或麦收前套种,一般用0.4米两腿耧播种,每亩用种3〜4公斤,中耕1〜2次,一般不追肥。
高粱
一般在“清明”前后用0.4米两腿耧播种,每亩用种1〜1.5公斤,每亩留苗0.3〜0.4万株,中耕2〜3次,追肥1次。
地瓜
分春、夏两季栽植。50年代初,多沿用大宽垄平地栽植,每亩0.2万株左右。1955年后推广起垄栽植,由直栽、斜栽到船底形栽植,每亩0.3万株左右,并推行提秧(不翻秧)、锄草。底肥以条施、穴施、集中施为主,在根块膨大期追肥1次。
棉花栽培
播期
解放前至50年代初期,承袭“枣芽发,种棉花”的物候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50〜60年代中期,提前到4月下旬。此后,以5厘米深处地温连续5天平均12〜14°C为标准,掌握“终霜”前播种,“终霜”后出苗的原则,以多拿“4月苗”。麦套春播棉与纯棉同期,麦套夏播在5月20〜25日播种。自60年代以来,“4月苗”常年在40〜70%左右。
播前准备
(1)整地保墙。建国前,木犁耕作层浅,多顶棱耙耕保墙;50年代使用“双铧犁”、“十时步犁”,深耕6〜8寸。60〜70年代以后,逐步实行冬春造墒,使用拖拉机冬耕,早春耙透耢平,施足底肥。与此同时,推广莘县河店公社“棉花丰产沟”经验,历年挖丰产沟35〜5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20〜25%,一般比平播棉田增产30%左右。(2)种子处理。建国前多用温水浸种、草木灰拌种,堆放3〜5天,待种子萌芽后播种。50年代推广粒选、晒种和用“三开一凉”温汤浸种,“赛力散”农药拌种、闷种催芽。70年代以后,推广“3911”或“吠喃丹”等杀菌剂拌种防治病虫措施。
播种方式
建国前至50年代,多用木耧条播或点播。60年代以来,普遍推广播种机 (棉播耧)或拖拉机播种,深浅一致,下种均匀,岀苗快齐。70年代以来,在干旱贫水区,借鉴推广昌邑县“水种包包”(即开沟、浇水、点播、封包,5〜7天后破包)点播方式。80年代初推广地膜覆盖保护栽培经验,取得明显增产效果。
密度配置
建国前至50年代,沿用等行距种植法,株距一步(约1.7米)3株,一般每亩0.2万株左右。60年代初期增至0.3一0.4万株。1965年以后,推广大小行种植,扩大行距,缩小株距,每亩增至0.4〜0.5万株。70年代中期,一度推广“密植小棵早打顶”方法,每亩达到0.5~0.7万株,个别地块达到万株左右。因密度太高,产量低下,到1977年旋即恢复常规密度。80年代以来,随着良种的更换,改大小行为等行距种植,每亩由0.5~0.7万株减至0.3~0.5万株,亩均0.37万株左右,充分发挥了棉花个体与群体的增产潜力。
田间管理
查苗补种、定苗,50年代以来,在播种10天后,普遍提倡査墙情、查发芽定橛率、查苗情,针对不同苗情,采取应急措施。对较干棉田浇水补种,五成苗以下的翻种,七八成苗的贴芽补种,芽苗移栽或大苗移栽等。自70年代起,一般在出七八成苗时开始疏苗,一二片真叶期定苗结束。中耕松土,一般在出苗前“锄梦花”1〜2遍,苗期中耕2〜3次,蕾期中耕1〜2次,生长后期一般浅中耕1〜2次。60年代后期,始推广在现蕾盛期至盛花期前后结合中耕培土2次,以保根、防涝、防倒伏。
施肥
建国前,棉田以施底肥为主,一般亩施500一1000公斤左右;追肥以饼肥(豆饼、棉饼)和大粪干混合,在开花前追肥(穴施或沟施)1〜2次。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仍以施底肥为主,每亩施肥量增至1500公斤左右;追肥1〜2次,亩追施氮素化肥7.5公斤、饼肥10公斤左右,或大粪干50一100公斤和土杂肥500公斤左右。70年代以后,按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氮磷配合”和“轻施苗肥,稳施蕾肥,主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原则进行施肥,并推广后期根外喷肥。到80年代中、后期,推广配方施肥法,一般只在现蕾盛花期施追肥1〜2次,用肥量的多寡与产量高低成正比。
修枝
建国前,沿袭“捋裤腿”、打顶心(立了秋,把头揪)修枝法,因打顶偏晚,霜后花较多。50年代后,逐步推广因地制宜修枝技术,将“捋裤腿”改为去叶枝留二三片大叶,并根据棉田肥力和生长势,适时抹耳子、打顶心、打边心、去老叶等。打顶心按“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凹顶早、尖顶迟、平顶早打正当时”的原则,一般在7月20日前后打顶,单株留果枝10-12个,高产田留枝13一15个,高密度、旱薄棉田提前在7月10~15日打完。70年代初期,普遍推广阳谷县“时到不等节,节够不等时”、“四门落锁”(即打边心)经验,一般于7月中旬开始,分期分批打边心,于9月10日前后开展一二次“四门落锁”活动,并结合打边心,剪空枝、抹赘芽。80年代末,开始推广“摘早蕾”(即将棉株一二个果枝上的二三个早蕾摘掉)技术,促使棉花早长棵、长大棵,多结伏桃、大桃,提高产量和质量。
激素调控
自60年代末,先后应用和推广矮壮素、缩节安、助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起到控制棉株徒长,减少蕾铃脱落,增加成铃率的作用。70年代初,开始使用乙烯利催熟试验,效果比较明显,霜前花提高12.4%,随后逐步应用。1983〜1984年,在麦套、晚发棉田和“中10”夏播棉田应用15万亩左右,因此棉纤维成熟度差,拉力低,旋即停用。花生栽培
传统栽培以春种为主,每亩点播0.4〜0.6万墩,用种15〜20公斤。50年代后期,逐渐改为夏播或麦田套种。至80年代,每亩点播增至0.7〜0.8万墩。1979年后,借鉴外地“清棵墩苗''经验,一般增产5〜10%;1983年后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一般增产15〜20%。1984年,冠县清水镇柳行头村村民邢培宾地膜覆盖的4亩春花生,亩产达到686公斤,创全区最高纪录。
蔬菜瓜类栽培
建国前,蔬菜、瓜类均在露天栽培。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逐渐应用风障、玻璃阳畦和温室栽培。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塑料薄膜覆盖和小拱棚、中拱棚、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到1985年,全区保护地栽培面积有2.81万亩;1990年扩大至6.08万亩。1996年达到50余万亩。地膜、拱棚主要用于西红柿、茄子、甜椒、甘兰、黄瓜、西葫芦等保护栽培,一般提早成熟10~15天,提高产量20〜40%;塑料大棚及温室主要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