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种植作物
粮食作物
区内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稻谷、地瓜和绿豆、豇豆、红小豆等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地瓜为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1840〜1949年间,种植面积居粮食作物的首位。1949年播种面积485.97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7.3%,平均亩产37公斤,总产量18024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8.8%,占夏粮总产的100%。1957年,播种面积556.0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3.2%,平均亩产40.5公斤,总产量22591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0.2%。1983年,播种面积275.1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7.1% 平均亩产233.5公斤,总产量82255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4.56%。1990年播种面积507.6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1.04%,平均亩产287公斤,总产量达到145660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9.07%。1995年播种面积544.8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4.62%,平均亩产331.5公斤,总产1806054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6%。1996年播种面积551.77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2.64%,平均亩产340公斤,总产187456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3.1%。
玉米
建国前,平均亩产40〜50公斤。1949年种植面积226.7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7.4%,平均亩产47.5公斤,总产量10787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7.2%。建国后,常年种植200多万亩,仅次于小麦。1960年种植148.4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4.23%,平均亩产42公斤,总产量6207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2.95%。1979年种植304.78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3.5%,平均亩产165.5公斤,总产量50580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0%。1990年种植面积242.3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9.14%,平均亩产340公斤,总产量达到824083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5年种植面积360.9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6.18%,平均亩产338.3公斤,总产1221236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8%。1996年种植面积405.87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8.72%,平均亩产360公斤,总产1456153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1%。
谷子
建国前,种植面积多于玉米。1949年播种面积156.9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2%,平均亩产86公斤,总产量135011吨。建国后,种植面积一直低于玉米,亩产量徘徊在100公斤左右。1985年播种面积50.5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79%,平均亩产217公斤,,总产量10999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8%。1990年,播种面积下降至30.65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292公斤,总产量8954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63%。1995年播种面积20.3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0%,平均亩产246.5公斤,总产量50122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56%。1996年播种面积21.26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03%,平均亩产281公斤,总产量60399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7%。
大豆
建国前为境内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1949年播种面积187.6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4.4%,平均亩产35公斤,总产量6587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0.5%。1983年亩产量首次达到100公斤。1990年播种面积34.5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15%,平均亩产144公斤,比1949年增长3.1倍,总产量34800吨,占粮食总产量1.41%01995年播种面积50.3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0%,平均亩产148.5公斤,总产量7473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3%。1996年播种面积47.2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50%,平均亩产155公斤,总产量7257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
高粱清末至民国时期,高粱为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沿河、涝洼地区其种植面积多于谷子、玉米。1949年播种面积155.9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2%,平均亩产53公斤,总产量8228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3.1%。1953年,种植面积175.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3.3%,平均亩产51公斤,总产8884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6.18%。此后,种植面积大大减少。1983年仅种植0.5万亩,平均亩产89.5公斤,总产量278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18%。1990年播种面积1.5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19%,平均亩产148公斤,总产量2353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095%。1995年播种面积2.7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27%,平均亩产224.2公斤,总产量6067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189%。1996年播种面积2.80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27%,平均亩产193公斤,总产量5339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15%。
稻谷
建国前,境内无种植。1953年试种50亩,平均亩产177公斤。1955年扩大种植至5.7万亩,因水源不足,平均亩产仅24公斤,总产量2788吨。此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65年,在东阿、阳谷、茌平等县沿河涝洼地区种植1.2万亩,仍因水源不足,平均亩产77公斤,总产量925吨。1978年种植面积2.7万亩,平均亩产165公斤,总产量4435吨。1983年试种旱稻20亩,平均亩产237.8公斤。1990年播种面积500亩,平均亩产304公斤,总产量152吨。1995年播种5880亩,平均亩产396.6公斤,总产量2332吨。1996年播种8265亩,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量3307吨。
地瓜
清代末及民国时期,各县均有种植。1949年种植面积56.0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3%,平均亩产(折干,下同)93公斤,总产量5223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33%。建国后,种植面积波动很大。1960年种植202.6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9.4%,平均亩产80.5公斤,总产量162785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4%。1975年种植面积减少到106.7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0.4%,平均亩产237公斤,总产量25317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8%。1990年种植面积减少至9.96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2%,平均亩产349公斤,比1949年增长2.75倍,总产量34800吨。1995年种植10.82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1%,平均亩产350.9公斤,总产量37955吨。1996年种植11.8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13%,平均亩产383公斤,总产量45678吨。
小杂粮
境内历史上种植很普遍。主要有绿豆、豇豆、红小豆、大麦、黍、稷等,多采取与其它作物间、混作方式,产量偏低。1949年种植面积3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7%;平均亩产53公斤,总产量1324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1%。1956年,种植面积为61.6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8%,平均亩产48.5公斤,总产量2982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5%。1983年,种植面积为6.3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1%,平均亩产194公斤, 比1949年增长2.7倍,总产量12395吨。1990年种植4.8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57%,平均亩产178公斤,总产量8561.8吨。1995年种植面积6.9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69%,平均亩产186公斤,总产量12982.8吨。1996年种植4.4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43%,平均亩产267公斤,总产量11961.6吨。
经济作物
棉花
境内植棉历史悠久。明代棉产量已居全省之首,据嘉靖《山东通志》记载,棉花“六府皆有,东昌尤多”。至清代,植棉各县皆有,“高唐为州民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清•嘉庆《一统志》卷六O《山东通志》),素有“金高唐'’之称。清末至民国时期,植棉面积逐渐扩大。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至1941年,境内每年植棉面积137〜18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15%,高唐、临清、冠县、堂邑(今属聊城市)等县常年植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70%之多。高唐、临清均为全省著名产棉县。1949年全区植棉面积137.5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2%,占经济作物面积的82.4%,平均亩产13公斤,总产量17823吨。
建国后的1950〜1979年间,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棉花生产的政策和措施,棉田不断扩大,但棉花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年均亩产18.15公斤,最高的1971年和1979年亩产均为28.5公斤。种植最多的1965年,面积255.6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8.2%,平均亩产22公斤,总产量56232吨。种植最少的1962年,面积为84.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11%,平均亩产9.5公斤,总产量8010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委、行署在贯彻执行“以粮保棉,以棉促粮,粮棉互相促进”的方针过程中,提出和坚持“粮棉一齐抓,重点抓棉花”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棉花生产。1980〜1990年间,年均亩产增至62.04公斤。种植最多的1984年,面积为489.65万亩,占年初耕地面积的56.83%,平均亩产提高到71.5公斤,总产量达351125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4.45倍和18.7倍。种植最少的1986年,面积为319.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6%,平均亩产减至64公斤,总产量205203吨。1990年种植面积456.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1%,平均亩产58公斤,总产量262733吨。1995年种植面积120.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4%,平均亩产41.6公斤,总产量50106吨。1996年种植面积83.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0%,平均亩产46公斤,总产量32302吨。
花生
清末及民国时期各县均有种植,以莘县、冠县、高唐、茌平、临清黄河故道及其边缘区居多。1949年播种面积25.1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5.1%,平均亩产(皮果)90公斤,总产量22600吨。1950〜1990年间,播种最多的1985年,面积为40.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5%,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0%,平均亩产175.5公斤,总产71820吨。种植最少的1983年,面积为5.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7%,平均亩产102.5公斤,总产量5620吨。1990年播种面积16.5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平均亩产215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产量35647吨。1995年播种面积102.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24%,平均亩产212.1公斤,总产217516吨。1996年播种面积90.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78%,平均亩产223公斤,总产量203930吨。
芝麻
明、清时期就有种植,多与低杆作物混作或零散种植,产量较低。1949年播种面积2.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26%,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61%,平均亩产29公斤,总产790吨。1952年种植面积3.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32%,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37%,平均亩产35公斤,总产1208吨。1964种植面积0.36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0.075%,平均亩产25公斤,总产量180吨。1990年播种面积0.15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0.03%,平均亩产61公斤,创历年最高纪录,但总产减少至91吨。1995年播种面积0.62万亩,平均亩产62.8公斤,总产390吨。1996年播种面积0.22万亩,平均亩产77公斤,总产116吨。
油菜
1971开始引种,多在麦田套种。
1971~1975年间,年均播种0.29万亩,平均亩产35.8公斤。1976〜1980年间,年均播种8.19万亩,平均亩产27.8公斤。1978年播种13.55万亩,平均亩产41公斤,总产量2725吨。此后,逐年减少。至1985年仅播种100.亩,平均亩产50公斤。1990年播种面积回升至3.92万亩,平均亩产59公斤,总产量2313吨。1995年播种6.35万亩,平均亩产121.2公斤,总产7699吨。1996年播种4.66万亩,平均亩产109公斤,总产5058吨。
麻类明、清时期,《东昌府志》及各县志书中均有种植黄红麻、大麻等记载。至民国时期,多在低洼瘠薄地里种植。1949年播种4.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4%,平均亩产30公斤,总产量419.05吨。1977年播种12.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1%,平均亩产21公斤,总产量2620吨。1990年播种600亩,平均亩产61.5公斤,总产量74吨。1994年播种240亩,平均亩产116.7公斤,总产量28吨。1996年播种90亩,平均亩产100公斤,总产量9吨。
烟草
明、清至民国时期,《东昌府志》及各县志书中均有种植烟草的记载。1949年种植黄烟0.1万亩;1977年种植面积0.82万亩,平均亩产烟叶(干叶,下同)90公斤,总产量740吨。1989年种植面积0.01万亩,平均亩产120公斤,总产量24吨。1990一1996年,播种面积每年不足100亩,平均年产10吨左右。
蔬菜、瓜类作物
境内蔬菜、瓜类种植历史悠久。清乾隆《东昌府志》及历代州县志书中均有种植黄瓜、西瓜、冬瓜、南瓜、葫芦、丝瓜、韭菜、蒜、菁苔、茄子、萝卜、白菜的记载。建国初期,农村种植蔬菜、瓜类更为普遍,但绝大多数农户无固定菜园地,多零散种植,仅靠近河渠、坑塘及有水井的城镇郊区、少数村庄农户有小片固定菜园地,多种植耐旱性强、收获量较大的大白菜、萝卜、瓜类、豆角、茄子、辣椒、菠菜、葱、蒜、韭菜等大路菜,产量较低。1950〜1954年间,年均种植12.54万亩。其中1954年种植17.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16%,平均亩产718公斤。1960~1962年连续3年农业歉收,农民群众以瓜菜作为代食品,年均种植70.23,万亩。其间,1961年种植最多,面积92.0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2%,平均亩产426公斤。1963〜1975年间,种植面积保持在35~55万亩之间,年均种植45.37万亩。“五五”时期,年均种植面积下降至30.54万亩,但塑料膜、阳畦、温室等保护地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并涌现出一批专业村和专业户。“六五”时期,年均种菜面积22.32万亩。“七五” 时期,年均种菜30.26万亩,其中1985年种植蔬菜27.87万亩,总产量680285吨。1990年,种植蔬菜27.42万亩,总产量682414吨;种植瓜类(包括西瓜、甜瓜、脆瓜等果用瓜)5.69万亩,总产量154168吨。1994年,种植蔬菜71.17万亩,总产量1807760吨;种植果用瓜13.89万亩,总产量389445吨。1996年,种植蔬菜2552万亩,总产3430917吨;种植果用瓜21.1万亩,总产547819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