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耕作制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43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耕作制度
分类号: S344
页数: 1
页码: 133
摘要: 建国前;经济作物和部分沿河涝洼、沙、碱、薄地粮食作物沿用一年一熟制。建国后,除部分棉花作物外,逐年被二年三熟、一年两熟制取代。二年三熟制,即春作物(高粱、谷子、春大豆、地瓜等)一冬小麦一夏作物(玉米、大豆或玉米间大豆)轮作制。60~70年代,逐步推广春播经济作物(棉花等)、秋种及翌年夏播粮食作物新的二年三熟轮作制。60年代开始推广粮食作物一年两熟制;70〜80年代又借鉴外地经验,逐步实行麦棉一年两熟制。
关键词: 耕作制度 耕作措施

内容

第二节耕作制度
  建国前,境内农作物种植沿用传统性一年一熟、二年三熟和一年两熟制。50〜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逐步改革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和二年三熟面积大幅度下降,一年二熟面积持续上升,除部分经济作物外,基本上形成以一年二熟为主体的种植制度。
  建国前;经济作物和部分沿河涝洼、沙、碱、薄地粮食作物沿用一年一熟制。建国后,除部分棉花作物外,逐年被二年三熟、一年两熟制取代。二年三熟制,即春作物(高粱、谷子、春大豆、地瓜等)一冬小麦一夏作物(玉米、大豆或玉米间大豆)轮作制。60~70年代,逐步推广春播经济作物(棉花等)、秋种及翌年夏播粮食作物新的二年三熟轮作制。60年代开始推广粮食作物一年两熟制;70〜80年代又借鉴外地经验,逐步实行麦棉一年两熟制。
  建国前,间作复种的方式,以高粱与豆类或玉米与豆类间作较多,亦有棉花、地瓜间作芝麻或缺苗断垄补点豆类;仅少量菜园地套种、复种。50〜60年代,在部分水肥条件较好地块及三类麦田中间作套种玉米、大豆。70年代后,间套复种方式普遍应用。间作方式主要有夏玉米间作豆类(主要在中低产地块);夏玉米间作谷子(4〜6行谷子,间作1〜2行玉米);棉花间作绿豆(一般两行棉花,大小垄种植,大垄间作1行绿豆);小麦间作菠菜(一般3行小麦两楼间大垄间作菠菜);小麦、油菜间作(一般3楼小麦间作1楼油菜);棉、菜间作(一般1〜2行棉花间作3一4行大蒜或圆葱;还有4.5~4.7尺一带,两行棉花间作两行马铃薯。)套种方式主要有麦棉、棉菜及棉花套种油料作物等。麦棉套种有“三二''式(即三行小麦套种两行棉花,4.5~5尺一带,小麦垄宽1.6~1.8尺)、"三一”式(即3尺一带,小麦大垄宽1.8尺套种1行棉花),高低
  畦,低畦种麦,高畦植棉。还有油菜套种棉花等,蔬菜间套复种方式亦普遍应用。
  建国前,复种指数在140〜150%之间。1949年,平均复种指数为145%。60〜70年代中期,随着一年两熟制面积扩大,复种指数平均在140〜150%之间。1976〜1984年间,棉田面积逐年扩大,一熟制面积回升,复种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1982年复种指数为126%。1985年适当调减棉田和采用粮棉间套方式后,复种指数回升到140.8%。1990年后,随一年两熟面积的大幅度上升,复种指数逐年回升,1990年复种指数上升到159.3%,1993年为165.4%,1995年为162%,1996年为163%。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