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种植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41
颗粒名称: 第五章 种植业
分类号: F326.1
页数: 18
页码: 130-147
摘要: 1949〜1978年,随着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作物产量逐步提高。但在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历了升、降、徘徊、回升的曲折过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种植业不断发展。到1990年,粮食作物平均亩产592公斤,总产量2465724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6.68倍和2.93倍,年均递增3.4%;棉花亩产58公斤,总产量262733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3.46倍和13.74倍,年均递增7%。
关键词: 种植业经济 聊城种植业

内容

第五章种植业
  建国前,境内土地瘠薄,旱、涝、碱等自然灾害频繁,种植业生产水平低而不稳。至1949年,粮食作物平均亩产77公斤,总产量626595吨;棉花(皮棉,下同)亩产13公斤,总产量17823吨。
  1949〜1978年,随着自然、经济和技术条件的不断改善,农作物产量逐步提高。但在1958年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经历了升、降、徘徊、回升的曲折过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种植业不断发展。到1990年,粮食作物平均亩产592公斤,总产量2465724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6.68倍和2.93倍,年均递增3.4%;棉花亩产58公斤,总产量262733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3.46倍和13.74倍,年均递增7%。1993年,全区粮食总产3018576吨,棉花总产55918吨。1995年,全区粮食总产3209891吨,平均亩产322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5.1倍和6.6倍,年均递增11.1%;棉花总产50106吨,平均亩产42公斤,分别比1949年增长2.8倍和3.2倍。1996年,全区粮食总产3529970吨,平均亩产337公斤;棉花总产32302吨,平均亩产46公斤。
  第一节种植结构
  建国前,境内种植业沿袭“南粮北棉”传统的种植习惯,形成以粮为主,兼种棉花和其它经济作物的种植结构。北部高唐、临清、冠县、清平(部分今属高唐)、堂邑(今属聊城)等县多植棉,南部聊城、茌平、东阿、阳谷、莘县多植粮油和其它农作物。
  1949年至50年代末期,基本按照国家计划和市场需求,兼顾传统习惯,有计划地扩大棉花和其他经济作物种植面积。1949年,棉、粮种植面积比例为1:5.91,1952年为1:4.04,1956年为1:3.09。1960一1962年,因连续3年自'然灾害,棉田面积锐减,造成种植比例失调,1962年棉、粮种植面积比例为1:8.43。1963年后,随着国民经济计划调整,调整了种植结构,至1965年,棉、粮种植面积比例提高到1:2.19。其后至1978年的10多年间,因受“以粮为纲”的限制,控制棉花种植,每年棉、粮种植面积的比例大体为1:3.0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逐步形成以粮、棉为主的多种作物种植结构。1985年,随着国家调减棉花种植和收购计划,将棉田面积调减为341.59万亩,棉、粮种植面积的比例为1:1.14。到1990年棉田回升到456.88万亩,棉、粮种植面积比例为1:0.91。1993年后,根据地委提岀的农村经济发展“多步走”的战略思想,对种植结构进行较大调整,全区种植业已逐步.由粮棉主导型发展成为粮、棉、油、果、菜5业并举、全面发展的格局。第二节耕作制度
  建国前,境内农作物种植沿用传统性一年一熟、二年三熟和一年两熟制。50〜80年代,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逐步改革种植制度,一年一熟和二年三熟面积大幅度下降,一年二熟面积持续上升,除部分经济作物外,基本上形成以一年二熟为主体的种植制度。
  建国前;经济作物和部分沿河涝洼、沙、碱、薄地粮食作物沿用一年一熟制。建国后,除部分棉花作物外,逐年被二年三熟、一年两熟制取代。二年三熟制,即春作物(高粱、谷子、春大豆、地瓜等)一冬小麦一夏作物(玉米、大豆或玉米间大豆)轮作制。60~70年代,逐步推广春播经济作物(棉花等)、秋种及翌年夏播粮食作物新的二年三熟轮作制。60年代开始推广粮食作物一年两熟制;70〜80年代又借鉴外地经验,逐步实行麦棉一年两熟制。
  建国前,间作复种的方式,以高粱与豆类或玉米与豆类间作较多,亦有棉花、地瓜间作芝麻或缺苗断垄补点豆类;仅少量菜园地套种、复种。50〜60年代,在部分水肥条件较好地块及三类麦田中间作套种玉米、大豆。70年代后,间套复种方式普遍应用。间作方式主要有夏玉米间作豆类(主要在中低产地块);夏玉米间作谷子(4〜6行谷子,间作1〜2行玉米);棉花间作绿豆(一般两行棉花,大小垄种植,大垄间作1行绿豆);小麦间作菠菜(一般3行小麦两楼间大垄间作菠菜);小麦、油菜间作(一般3楼小麦间作1楼油菜);棉、菜间作(一般1〜2行棉花间作3一4行大蒜或圆葱;还有4.5~4.7尺一带,两行棉花间作两行马铃薯。)套种方式主要有麦棉、棉菜及棉花套种油料作物等。麦棉套种有“三二''式(即三行小麦套种两行棉花,4.5~5尺一带,小麦垄宽1.6~1.8尺)、"三一”式(即3尺一带,小麦大垄宽1.8尺套种1行棉花),高低
  畦,低畦种麦,高畦植棉。还有油菜套种棉花等,蔬菜间套复种方式亦普遍应用。
  建国前,复种指数在140〜150%之间。1949年,平均复种指数为145%。60〜70年代中期,随着一年两熟制面积扩大,复种指数平均在140〜150%之间。1976〜1984年间,棉田面积逐年扩大,一熟制面积回升,复种指数呈逐年下降趋势,1982年复种指数为126%。1985年适当调减棉田和采用粮棉间套方式后,复种指数回升到140.8%。1990年后,随一年两熟面积的大幅度上升,复种指数逐年回升,1990年复种指数上升到159.3%,1993年为165.4%,1995年为162%,1996年为163%。
  第三节种植作物
  粮食作物
  区内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稻谷、地瓜和绿豆、豇豆、红小豆等小杂粮。其中小麦、玉米、大豆、谷子、高粱、地瓜为主要粮食作物。
  小麦
  1840〜1949年间,种植面积居粮食作物的首位。1949年播种面积485.97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7.3%,平均亩产37公斤,总产量18024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8.8%,占夏粮总产的100%。1957年,播种面积556.0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3.2%,平均亩产40.5公斤,总产量22591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0.2%。1983年,播种面积275.1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7.1% 平均亩产233.5公斤,总产量82255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4.56%。1990年播种面积507.6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1.04%,平均亩产287公斤,总产量达到145660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9.07%。1995年播种面积544.8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4.62%,平均亩产331.5公斤,总产1806054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6%。1996年播种面积551.77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2.64%,平均亩产340公斤,总产187456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3.1%。
  玉米
  建国前,平均亩产40〜50公斤。1949年种植面积226.7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7.4%,平均亩产47.5公斤,总产量10787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7.2%。建国后,常年种植200多万亩,仅次于小麦。1960年种植148.4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4.23%,平均亩产42公斤,总产量6207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2.95%。1979年种植304.78万亩,占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33.5%,平均亩产165.5公斤,总产量50580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0%。1990年种植面积242.3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9.14%,平均亩产340公斤,总产量达到824083吨,创历史最高水平。1995年种植面积360.9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6.18%,平均亩产338.3公斤,总产1221236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8%。1996年种植面积405.87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38.72%,平均亩产360公斤,总产1456153吨,占粮食总产量的41%。
  谷子
  建国前,种植面积多于玉米。1949年播种面积156.9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2%,平均亩产86公斤,总产量135011吨。建国后,种植面积一直低于玉米,亩产量徘徊在100公斤左右。1985年播种面积50.5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6.79%,平均亩产217公斤,,总产量10999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5.8%。1990年,播种面积下降至30.65万亩,平均亩产提高到292公斤,总产量89548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63%。1995年播种面积20.3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0%,平均亩产246.5公斤,总产量50122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56%。1996年播种面积21.26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03%,平均亩产281公斤,总产量60399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7%。
  大豆
  建国前为境内主要农作物之一,种植面积仅次于小麦、玉米。1949年播种面积187.6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4.4%,平均亩产35公斤,总产量6587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0.5%。1983年亩产量首次达到100公斤。1990年播种面积34.5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15%,平均亩产144公斤,比1949年增长3.1倍,总产量34800吨,占粮食总产量1.41%01995年播种面积50.3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5.0%,平均亩产148.5公斤,总产量7473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3%。1996年播种面积47.2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50%,平均亩产155公斤,总产量72571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
  高粱清末至民国时期,高粱为境内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沿河、涝洼地区其种植面积多于谷子、玉米。1949年播种面积155.93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2%,平均亩产53公斤,总产量8228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3.1%。1953年,种植面积175.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3.3%,平均亩产51公斤,总产8884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16.18%。此后,种植面积大大减少。1983年仅种植0.5万亩,平均亩产89.5公斤,总产量278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18%。1990年播种面积1.5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19%,平均亩产148公斤,总产量2353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095%。1995年播种面积2.7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27%,平均亩产224.2公斤,总产量6067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189%。1996年播种面积2.80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27%,平均亩产193公斤,总产量5339吨,占粮食总产量的0.15%。
  稻谷
  建国前,境内无种植。1953年试种50亩,平均亩产177公斤。1955年扩大种植至5.7万亩,因水源不足,平均亩产仅24公斤,总产量2788吨。此后,种植面积逐年减少。1965年,在东阿、阳谷、茌平等县沿河涝洼地区种植1.2万亩,仍因水源不足,平均亩产77公斤,总产量925吨。1978年种植面积2.7万亩,平均亩产165公斤,总产量4435吨。1983年试种旱稻20亩,平均亩产237.8公斤。1990年播种面积500亩,平均亩产304公斤,总产量152吨。1995年播种5880亩,平均亩产396.6公斤,总产量2332吨。1996年播种8265亩,平均亩产400公斤,总产量3307吨。
  地瓜
  清代末及民国时期,各县均有种植。1949年种植面积56.0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3%,平均亩产(折干,下同)93公斤,总产量5223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8.33%。建国后,种植面积波动很大。1960年种植202.65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9.4%,平均亩产80.5公斤,总产量162785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4%。1975年种植面积减少到106.7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0.4%,平均亩产237公斤,总产量25317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8%。1990年种植面积减少至9.96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2%,平均亩产349公斤,比1949年增长2.75倍,总产量34800吨。1995年种植10.82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1%,平均亩产350.9公斤,总产量37955吨。1996年种植11.8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13%,平均亩产383公斤,总产量45678吨。
  小杂粮
  境内历史上种植很普遍。主要有绿豆、豇豆、红小豆、大麦、黍、稷等,多采取与其它作物间、混作方式,产量偏低。1949年种植面积34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7%;平均亩产53公斤,总产量13245吨,占粮食总产量的2.11%。1956年,种植面积为61.6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4.8%,平均亩产48.5公斤,总产量29820吨,占粮食总产量的3.5%。1983年,种植面积为6.39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1.1%,平均亩产194公斤, 比1949年增长2.7倍,总产量12395吨。1990年种植4.81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57%,平均亩产178公斤,总产量8561.8吨。1995年种植面积6.9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69%,平均亩产186公斤,总产量12982.8吨。1996年种植4.48万亩,占粮食作物面积的0.43%,平均亩产267公斤,总产量11961.6吨。
  经济作物
  棉花
  境内植棉历史悠久。明代棉产量已居全省之首,据嘉靖《山东通志》记载,棉花“六府皆有,东昌尤多”。至清代,植棉各县皆有,“高唐为州民恒产,货以木棉甲于齐鲁”(清•嘉庆《一统志》卷六O《山东通志》),素有“金高唐'’之称。清末至民国时期,植棉面积逐渐扩大。1904年(清光绪三十年)至1941年,境内每年植棉面积137〜18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15%,高唐、临清、冠县、堂邑(今属聊城市)等县常年植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40〜70%之多。高唐、临清均为全省著名产棉县。1949年全区植棉面积137.5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3.2%,占经济作物面积的82.4%,平均亩产13公斤,总产量17823吨。
  建国后的1950〜1979年间,党和政府贯彻执行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棉花生产的政策和措施,棉田不断扩大,但棉花产量一直低而不稳,年均亩产18.15公斤,最高的1971年和1979年亩产均为28.5公斤。种植最多的1965年,面积255.6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8.2%,平均亩产22公斤,总产量56232吨。种植最少的1962年,面积为84.3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9.11%,平均亩产9.5公斤,总产量8010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地委、行署在贯彻执行“以粮保棉,以棉促粮,粮棉互相促进”的方针过程中,提出和坚持“粮棉一齐抓,重点抓棉花”的指导思想,大力发展棉花生产。1980〜1990年间,年均亩产增至62.04公斤。种植最多的1984年,面积为489.65万亩,占年初耕地面积的56.83%,平均亩产提高到71.5公斤,总产量达351125吨,分别比1949年增长4.45倍和18.7倍。种植最少的1986年,面积为319.6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37.6%,平均亩产减至64公斤,总产量205203吨。1990年种植面积456.8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54.1%,平均亩产58公斤,总产量262733吨。1995年种植面积120.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4%,平均亩产41.6公斤,总产量50106吨。1996年种植面积83.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0%,平均亩产46公斤,总产量32302吨。
  花生
  清末及民国时期各县均有种植,以莘县、冠县、高唐、茌平、临清黄河故道及其边缘区居多。1949年播种面积25.11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4%,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5.1%,平均亩产(皮果)90公斤,总产量22600吨。1950〜1990年间,播种最多的1985年,面积为40.8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4.75%,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0%,平均亩产175.5公斤,总产71820吨。种植最少的1983年,面积为5.84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7%,平均亩产102.5公斤,总产量5620吨。1990年播种面积16.5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平均亩产215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总产量35647吨。1995年播种面积102.5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2.24%,平均亩产212.1公斤,总产217516吨。1996年播种面积90.2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78%,平均亩产223公斤,总产量203930吨。
  芝麻
  明、清时期就有种植,多与低杆作物混作或零散种植,产量较低。1949年播种面积2.73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26%,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61%,平均亩产29公斤,总产790吨。1952年种植面积3.4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32%,占经济作物面积的1.37%,平均亩产35公斤,总产1208吨。1964种植面积0.36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0.075%,平均亩产25公斤,总产量180吨。1990年播种面积0.15万亩,占经济作物面积的0.03%,平均亩产61公斤,创历年最高纪录,但总产减少至91吨。1995年播种面积0.62万亩,平均亩产62.8公斤,总产390吨。1996年播种面积0.22万亩,平均亩产77公斤,总产116吨。
  油菜
  1971开始引种,多在麦田套种。
  1971~1975年间,年均播种0.29万亩,平均亩产35.8公斤。1976〜1980年间,年均播种8.19万亩,平均亩产27.8公斤。1978年播种13.55万亩,平均亩产41公斤,总产量2725吨。此后,逐年减少。至1985年仅播种100.亩,平均亩产50公斤。1990年播种面积回升至3.92万亩,平均亩产59公斤,总产量2313吨。1995年播种6.35万亩,平均亩产121.2公斤,总产7699吨。1996年播种4.66万亩,平均亩产109公斤,总产5058吨。
  麻类明、清时期,《东昌府志》及各县志书中均有种植黄红麻、大麻等记载。至民国时期,多在低洼瘠薄地里种植。1949年播种4.16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4%,平均亩产30公斤,总产量419.05吨。1977年播种12.37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41%,平均亩产21公斤,总产量2620吨。1990年播种600亩,平均亩产61.5公斤,总产量74吨。1994年播种240亩,平均亩产116.7公斤,总产量28吨。1996年播种90亩,平均亩产100公斤,总产量9吨。
  烟草
  明、清至民国时期,《东昌府志》及各县志书中均有种植烟草的记载。1949年种植黄烟0.1万亩;1977年种植面积0.82万亩,平均亩产烟叶(干叶,下同)90公斤,总产量740吨。1989年种植面积0.01万亩,平均亩产120公斤,总产量24吨。1990一1996年,播种面积每年不足100亩,平均年产10吨左右。
  蔬菜、瓜类作物
  境内蔬菜、瓜类种植历史悠久。清乾隆《东昌府志》及历代州县志书中均有种植黄瓜、西瓜、冬瓜、南瓜、葫芦、丝瓜、韭菜、蒜、菁苔、茄子、萝卜、白菜的记载。建国初期,农村种植蔬菜、瓜类更为普遍,但绝大多数农户无固定菜园地,多零散种植,仅靠近河渠、坑塘及有水井的城镇郊区、少数村庄农户有小片固定菜园地,多种植耐旱性强、收获量较大的大白菜、萝卜、瓜类、豆角、茄子、辣椒、菠菜、葱、蒜、韭菜等大路菜,产量较低。1950〜1954年间,年均种植12.54万亩。其中1954年种植17.15万亩,占耕地面积的0.16%,平均亩产718公斤。1960~1962年连续3年农业歉收,农民群众以瓜菜作为代食品,年均种植70.23,万亩。其间,1961年种植最多,面积92.0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0.2%,平均亩产426公斤。1963〜1975年间,种植面积保持在35~55万亩之间,年均种植45.37万亩。“五五”时期,年均种植面积下降至30.54万亩,但塑料膜、阳畦、温室等保护地栽培面积逐步扩大,并涌现出一批专业村和专业户。“六五”时期,年均种菜面积22.32万亩。“七五” 时期,年均种菜30.26万亩,其中1985年种植蔬菜27.87万亩,总产量680285吨。1990年,种植蔬菜27.42万亩,总产量682414吨;种植瓜类(包括西瓜、甜瓜、脆瓜等果用瓜)5.69万亩,总产量154168吨。1994年,种植蔬菜71.17万亩,总产量1807760吨;种植果用瓜13.89万亩,总产量389445吨。1996年,种植蔬菜2552万亩,总产3430917吨;种植果用瓜21.1万亩,总产547819吨。第四节栽培技术
  建国前至建国后的50年代初,主要农作物种植栽培沿用传统方式,即宽行匀播、平垄稀植。自50年代中期始,随着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种植栽培技术不断改进。由宽行匀播到大小行种植,由稀植到合理密植,由平垄到起垄,施用畦田种植和间作套种,并逐步推广间作、套种、混种“立体”栽培技术。
  粮食作物栽培
  小麦
  建国前,沿用0.4米两腿髅或0.6米三腿楼,行距0.3~0.4米,每亩用种3.5〜5公斤。建国后,50年代初期,专署农业技术推广所开始推广靠楼或套楼播种,行距改为0.2米左右,后又推广0.4米小三腿楼播种。60年代后,逐步改用9~12行机播楼,早茬麦每亩用种5~7公斤,晚茬麦10~12公斤,并按麦种千粒重适当调整用种量。播期一般由“秋分”前后推迟到10月1日至“寒露”前基本结束。对晚茬麦及旱薄低产田,选用抗旱、耐瘠性强品种,适时开沟早播,扩大行距,减少用种量,实行小群体,壮个体,保有效分蘖。1983年后,对晚茬麦及其弱苗推广地膜覆盖和“五补一促”(足峋播种、以晌补晚;施足底肥,以肥补晚;适当选种,以种补晚;加大播种量,以密补晚;提高播种质量,以匀补晚;早划锄、清垄,促苗早发)等措施。
  玉米
  建国前至60年代中期,春玉米在“清明”至“谷雨”间播种;夏玉米在“芒种”至“夏至”之间播种,每亩用种2〜3公斤,行距0.6米左右,每亩留苗0.15〜02万株。此后,随着杂交种的推广,每亩留苗增至0.3一0.35万株。1980年后推广玉米“紧凑型”品种,高产地块密度进一步增加,每亩留苗达到0.4-0.45万株,并推广麦田套种、早播和高产指标化等栽培技术。
  谷子分春、夏两种。一般用0.4〜0.47米三腿楼播种,每亩用种0.4〜0.5公斤。建国前,沿用锄留墩苗法,每墩6〜10株。50年代曾推行手剔苗,每亩留苗4〜5万株。生长期间,中耕5〜6次。1965年后,追肥、浇水、中耕三结合面积逐渐扩大。1985年,茌平县六七万亩谷子平均亩产276公斤。1984年,冠县技术站2.3亩高产试验田,亩产510公斤。
  大豆分春、夏两种。春大豆“谷雨”前后播种,夏大豆麦收前后抢种或麦收前套种,一般用0.4米两腿髅播种,每亩用种3〜4公斤,中耕1〜2次,一般不追肥。
  高粱
  一般在“清明”前后用0.4米两腿耧播种,每亩用种1〜1.5公斤,每亩留苗0.3〜0.4万株,中耕2〜3次,追肥1次。
  地瓜
  分春、夏两季栽植。50年代初,多沿用大宽垄平地栽植,每亩0.2万株左右。1955年后推广起垄栽植,由直栽、斜栽到船底形栽植,每亩0.3万株左右,并推行提秧(不翻秧)、锄草。底肥以条施、穴施、集中施为主,在根块膨大期追肥1次。
  棉花栽培
  播期
  解放前至50年代初期,承袭“枣芽发,种棉花”的物候播期,一般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播种。50〜60年代中期,提前到4月下旬。此后,以5厘米深处地温连续5天平均12〜14°C为标准,掌握“终霜”前播种,“终霜”后出苗的原则,以多拿“4月苗”。麦套春播棉与纯棉同期,麦套夏播在5月20〜25日播种。自60年代以来,“4月苗”常年在40〜70%左右。
  播前准备
  (1)整地保墙。建国前,木犁耕作层浅,多顶棱耙耕保墙;50年代使用“双铧犁”、“十时步犁”,深耕6〜8寸。60〜70年代以后,逐步实行冬春造墒,使用拖拉机冬耕,早春耙透耢平,施足底肥。与此同时,推广莘县河店公社“棉花丰产沟”经验,历年挖丰产沟35〜5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20〜25%,一般比平播棉田增产30%左右。(2)种子处理。建国前多用温水浸种、草木灰拌种,堆放3〜5天,待种子萌芽后播种。50年代推广粒选、晒种和用“三开一凉”温汤浸种,“赛力散”农药拌种、闷种催芽。70年代以后,推广“3911”或“吠喃丹”等杀菌剂拌种防治病虫措施。
  播种方式
  建国前至50年代,多用木楼条播或点播。60年代以来,普遍推广播种机 (棉播楼)或拖拉机播种,深浅一致,下种均匀,岀苗快齐。70年代以来,在干旱贫水区,借鉴推广昌邑县“水种包包”(即开沟、浇水、点播、封包,5〜7天后破包)点播方式。80年代初推广地膜覆盖保护栽培经验,取得明显增产效果。
  密度配置
  建国前至50年代,沿用等行距种植法,株距一步(约1.7米)3株,一般每亩0.2万株左右。60年代初期增至0.3一0.4万株。1965年以后,推广大小行种植,扩大行距,缩小株距,每亩增至0.4〜0.5万株。70年代中期,一度推广“密植小棵早打顶”方法,每亩达到0.5~0.7万株,个别地块达到万株左右。因密度太高,产量低下,到1977年旋即恢复常规密度。80年代以来,随着良种的更换,改大小行为等行距种植,每亩由0.5~0.7万株减至0.3~0.5万株,亩均0.37万株左右,充分发挥了棉花个体与群体的增产潜力。
  田间管理
  查苗补种、定苗,50年代以来,在播种10天后,普遍提倡査墙情、查发芽定橛率、查苗情,针对不同苗情,采取应急措施。对较干棉田浇水补种,五成苗以下的翻种,七八成苗的贴芽补种,芽苗移栽或大苗移栽等。自70年代起,一般在出七八成苗时开始疏苗,一二片真叶期定苗结束。中耕松土,一般在出苗前“锄梦花”1〜2遍,苗期中耕2〜3次,蕾期中耕1〜2次,生长后期一般浅中耕1〜2次。60年代后期,始推广在现蕾盛期至盛花期前后结合中耕培土2次,以保根、防涝、防倒伏。
  施肥
  建国前,棉田以施底肥为主,一般亩施500一1000公斤左右;追肥以饼肥(豆饼、棉饼)和大粪干混合,在开花前追肥(穴施或沟施)1〜2次。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中期,仍以施底肥为主,每亩施肥量增至1500公斤左右;追肥1〜2次,亩追施氮素化肥7.5公斤、饼肥10公斤左右,或大粪干50一100公斤和土杂肥500公斤左右。70年代以后,按照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辅,氮肥为主,氮磷配合”和“轻施苗肥,稳施蕾肥,主施花铃肥,补施盖顶肥”的原则进行施肥,并推广后期根外喷肥。到80年代中、后期,推广配方施肥法,一般只在现蕾盛花期施追肥1〜2次,用肥量的多寡与产量高低成正比。
  修枝
  建国前,沿袭“捋裤腿”、打顶心(立了秋,把头揪)修枝法,因打顶偏晚,霜后花较多。50年代后,逐步推广因地制宜修枝技术,将“捋裤腿”改为去叶枝留二三片大叶,并根据棉田肥力和生长势,适时抹耳子、打顶心、打边心、去老叶等。打顶心按“时到不等枝,枝到看长势”、“凹顶早、尖顶迟、平顶早打正当时”的原则,一般在7月20日前后打顶,单株留果枝10-12个,高产田留枝13一15个,高密度、旱薄棉田提前在7月10~15日打完。70年代初期,普遍推广阳谷县“时到不等节,节够不等时”、“四门落锁”(即打边心)经验,一般于7月中旬开始,分期分批打边心,于9月10日前后开展一二次“四门落锁”活动,并结合打边心,剪空枝、抹赘芽。80年代末,开始推广“摘早蕾”(即将棉株一二个果枝上的二三个早蕾摘掉)技术,促使棉花早长棵、长大棵,多结伏桃、大桃,提高产量和质量。
  激素调控
  自60年代末,先后应用和推广矮壮素、缩节安、助壮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均起到控制棉株徒长,减少蕾铃脱落,增加成铃率的作用。70年代初,开始使用乙烯利催熟试验,效果比较明显,霜前花提高12.4%,随后逐步应用。1983〜1984年,在麦套、晚发棉田和“中10”夏播棉田应用15万亩左右,因此棉纤维成熟度差,拉力低,旋即停用。花生栽培
  传统栽培以春种为主,每亩点播0.4〜0.6万墩,用种15〜20公斤。50年代后期,逐渐改为夏播或麦田套种。至80年代,每亩点播增至0.7〜0.8万墩。1979年后,借鉴外地“清棵墩苗''经验,一般增产5〜10%;1983年后推广地膜覆盖技术,一般增产15〜20%。1984年,冠县清水镇柳行头村村民邢培宾地膜覆盖的4亩春花生,亩产达到686公斤,创全区最高纪录。
  蔬菜瓜类栽培
  建国前,蔬菜、瓜类均在露天栽培。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逐渐应用风障、玻璃阳畦和温室栽培。70年代中期,开始推广塑料薄膜覆盖和小拱棚、中拱棚、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地栽培。到1985年,全区保护地栽培面积有2.81万亩;1990年扩大至6.08万亩。1996年达到50余万亩。地膜、拱棚主要用于西红柿、茄子、甜椒、甘兰、黄瓜、西葫芦等保护栽培,一般提早成熟10~15天,提高产量20〜40%;塑料大棚及温室主要用于黄瓜、西红柿等蔬菜保护栽培,打破蔬菜季节界限,一般亩收入0.5〜0.6万元。1984年后,电热温床育苗亦开始应用。
  第五节作物品种
  粮食作物品种
  小麦品种
  建国前,以当地农家品种为主,有小火麦、大红芒、红秃头、白秃头、大白芒、小白粒、透亮紫等。1947年,开始引进她子麦。50年代,陆续引进平原50麦、河北鱼鳞白、辉县红、小粒红、白麦、臭麦、江西白、早洋麦、大粒半芒、碧码4号、钱交麦、南大2419、农大183、齐大195、石家庄407等。60年代,相继引进石家庄52、54号,山农1、3号,跃进5号,济南1、2、3、4号,毛颖阿夫,阿勃,春麦泗水38等。70年代,引进当地和培育的品种有丰产3号,晋阳5号,北京8、10号,矮丰1号,矮杆早,鲁滕1号,郑引1、3号,鲁高1号,东繁1号,晋阳1号,昌潍20号,百泉40、41号,淄选1号,济南6、8、9、12号,泰山1、4、5号,聊城1号,聊幅1号等。还引进墨西哥黑勃、墨塔春小麦品种。80年代后,大田种植的品种有鲁麦1>3号,山农幅63号,昌乐5号,济南13号,津丰1号,莒农4号,京农1、3号,晋麦11、21号,冀麦26号,科红1号,鲁麦3、5、7、8、9、11、12、14号及聊农晚播早熟品系73052等。
  大麦品种
  主要有黑芒、白芒、三月黄、鲁啤1号等。
  玉米品种
  建国前至50年代初,以农家品种为主,有大红袍、鹅翎白、鸭子嘴、二敏、七叶子、白头霜、叶里三、灯笼红、小火棒子、小细心、小矮腿、小姜黄、小粒红、小八趟、金棒锤等。50年代中期,引进品种间杂交种主要有安东黄马牙,齐玉2、6号,坊杂4号,唐山白等。60年代,以双交种为主,相继引种华农2号,新双1号,双跃150、151、3、4、42、66、80号,中杂22号等。70年代以,单交种为主,其次为三交种。单交种主要有中单2号,京早2号,郑早1、2号,群单105号,泰单75号,新单1号,华威单交,白单4号,鲁原单4号,鲁单33、36、37号,丰单1号;三交种有聊三1号,烟三1、6、10号,中三交,早三交,鲁三9号,昌三1号等。80年代后,相继引进烟单14号,鲁玉1、2、3、5、10号,丹玉13号,沈单7号,鲁原单4、8号,郑单4号,掖单2、4、12、13号和“紧凑型”4、12、13号等。
  谷子品种
  建国前,农家品种主要有大毛谷、小毛谷、大黄苗、二黄苗、红苗、大伏谷、红谷、鸡嘴谷、绳头谷、红粘谷、黑粘谷、龙爪谷、碱谷。50年代,引进的品种有华农1、4号,刀把齐,金线子等。60〜70年代,引进的品种有东风谷,平阳谷,大黄谷,双庆1号,石农1号,红胜利,杨树谷,肥城1号,鲁金1号,汶上谷,大青谷,昌潍75,大黄穗,柳条青,新农724、7025等。还有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聊选2号,聊农1、4、5号等。80年代后,引进选育的夏播谷品种有鲁谷1、2、5、7号,豫谷1号,青到老,安316号及聊农6号等。
  高粱品种
  建国前至50年代,农家品种有灯笼红、黄罗伞、披头僧、老来僧、老来紫、三变丑、打锣锤、黑壳白、黄高粱、白高粱、大散把、狐狸尾、老鹄翻白眼、香高粱、冻高粱等。60年代,引进的品种有熊岳253、鹿邑歪头、多穗高粱、秋高粱、千斤准、靠山黄、离石黄、抗蚜2号、东北矮高粱等。70年代,引进选育的杂交高粱品种主要有晋杂5号,原杂4、6号,忻杂2、12、19号及聊杂1、2、3、4号等。80年代后,原有的杂交高粱品种被淘汰,以优选农家品种为主,新引进杂交品种有鲁杂1号、鲁粱15号及冻高粱等。
  大豆品种
  建国前至50年代,农家品种主要有牛毛黄、平顶黄、大青皮、四角齐、乌鸡腿、支半月、铜城八月炸、天鹅蛋、绿大豆、水里变、黑大粒、老鼠眼、猪眼豆、四粒黑、爬蔓青等。60年代,引进齐黄1号、新黄豆、界湖大豆。70年代,引进齐黄5、10号,文丰3、5、7号,备战1、2、3号,卫四一九,通州小黄豆,胜利豆,中山2号,跃进4号,兖黄1号,豫农1号,铁角牛,毛黄等。80年代后,又引种备战4号,丰收黄,冻解1号,向阳1号,日本豆,跃进5号,鲁豆1、2、4、5、10号,文丰7号,铁丰18号,郑州135,晋豆4号,冀豆4号,豫豆2号等品种。
  地瓜品种
  建国前至50年代中期,农家品种主要有串心红、小紫皮、椿树根、白瓜半红心、密糖罐等。50年代后期至60年代,陆续引种胜利百号(冲绳百号),北京553,华北117、52一45、3225,农大红,选87,丰收白,青农2号等。70年代,引进品种有济薯2、3号,烟薯1、3、5号,大红袍,栗子香,丰收黄,一窝红,南京92、118,徐薯18等。80年代后,又引进烟薯18、济薯1号等。
  棉花品种
  明、清时期,长期种植亚洲棉,又称中棉。至1905年(清光绪三十一年)始引种美棉。民国时期,中棉、美棉兼种,品种混杂,退化严重。中棉品种主要有小白花、小紫花、白丝棉、白柴棉、紫丝棉、粗绒棉;美棉品种主要有大白籽、小洋花、绿籽棉、脱字棉、细绒棉、狮子头等。1948年,始引种斯字棉。50年代,推广美棉斯字棉2B、5A,引进岱字棉15号、高密933等。60〜70年代,引种的中熟品种有徐州1214、鄂光棉、岱字棉15、岱尔培平16、邢台6871、徐州1818、中棉所2号等;早熟品种有黑山棉、中棉所10号,以及聊城地区农科所选育的聊夏棉1、2号,阳谷县农科所选育的71一6等品种;抗病品种主要有86一1、陕棉4号、协作1号、鲁抗1号等。70年代末至80年代,试种面积较大的品种有鲁棉1、6号及2、3、4号,中棉所49,冀棉8号;抗病品种主要有中棉12号。1989年后,随着麦棉两熟面积的扩大,夏播棉及中早熟品种中棉12、16、17号,鲁棉9、10、11号,基本成为麦套棉的主要品种。
  油料作物品种
  花生品种
  建国前至50年代初期,农家品种有一窝猴、大立秧、半爬秧、大爬秧、小麻皮等。1956年,引进伏花生。60〜70年代,引种莱阳鸡窝,花11、27、28、37,白沙142、1016,大花生等品种。80年代后,引种海花1、4、6号(BH321),鲁花9、10、11号等。
  油菜品种
  建国前至60年代,一直以农家品种芥菜型油菜为主。70年代,改种甘兰型油菜,主要有胜利1号,铁秆青,矮脚早,沪23,上105,甘油4、5号、F211,M412,陕油110,单农1号等19个品种;白菜型品种有关油3号。80年代后,引种垦C1号,秦油2、3号等品种。蔬菜、瓜类品种
  建国前,境内传统种植的蔬菜、瓜类有28个种类近百个品种。建国后,不断引进新品种。至1996年,蔬菜、瓜类增至40多个种类600多个品种。
  蔬菜品种
  主要有叶菜、根菜、茄果、豆角、葱蒜、花菜、薯芋、水生菜7类。
  叶菜类:(1)大白菜,当地品种主要有大青帮、核桃纹、月亮心、包头白等;引进品种主要有鲁白1、3、5、6、8号,山东2、3、4、5、7号,83一2,青杂中丰,天津绿,福山包头白,小杂55、56,通心菜、绿菜花、紫甘兰等。(2)甘兰(包心菜),全系引进品种,有中甘11、迎春、夏光、报春、京丰1号,还有球茎甘兰(苤拉)等。(3)菠菜,有刺籽菠菜、圆粒菠菜、圆叶菠菜、尖叶菠菜等。(4)韭菜,当地品种有大黄根、小紫根、马兰韭;引进品种有汉中冬韭、崂山韭、诸城宽叶F91、大金钩、79一1,雪韭等。(5)芹菜,分实秸、空心两类。实秸类有天津黄苗、桓台实秸;空心类有大花叶芹菜、福山芹菜等。(6)小白菜、苔菜、油菜、茴香苗及茎叶兼用的蒿蒿、莴苣等,皆为当地品种。
  根菜类:(1)萝卜,当地品种有胡萝卜,白皮、红皮、绿皮萝卜等;引进的有潍县青,济杂2、3号,心里红,速生小水萝卜等。(2)疙瘩, 有芥菜疙瘩、面疙瘩、菜子疙瘩、春不老(雪里红)等。
  茄果类:(1)茄子,当地品种有紫圆茄、黑圆茄、牛心茄等;引进品种有济南长茄、早小长茄、北京六叶茄等。(2)蕃茄(西红柿),全系引进品种,有青岛早红,津粉65,历红2号,中蔬4号、110,齐研矮粉,农大24,鲁粉1号,北京薯叶、早红,矮丰,明春,佳粉1、2、10号,无枝架蕃茄等。(3)辣椒,当地品种有羊角辣椒、柿子辣椒;引种的有益都辣椒、上海茄门甜椒、早丰1号、双丰、牟农1号、三道筋、小黑秧辣椒、甜杂1号等。
  豆角类:当地菜豆角有柳条青、月豆角、蛇豆角等。扁豆角有青扁豆、紫扁豆、白扁豆、猪耳朵、三枝扁豆等。芸豆角又称四季豆,有矮生、蔓生型两种。矮生型有黑粒地芸豆、白粒地芸豆、法国地芸豆、美国地芸豆、花粒地芸豆等;蔓生型芸豆有黑粒芸豆、白粒芸豆、老来嫩芸豆、丰收1号等。
  葱蒜类:葱类有本地大葱、章丘大葱、河北鸡腿葱、玉葱(圆葱)等;蒜类有白皮蒜、粉红皮蒜、狗芽蒜、杂交蒜、苍山大蒜等。
  花菜类:黄花菜,俗称金针,多为本地品种。引种的有荆州花、茶花子等。花椰菜(菜花)有福州平头、瑞士雪球、荷兰雪球、同选3号等引进品种。
  薯芋类:有马铃薯、菜山芋、毛芋头、菊芋 (洋姜)、甘露等。
  水生菜类:有莲藕、荸荠,多为当地品种。
  瓜类品种
  主要有菜用瓜和鲜食瓜两类。
  菜用瓜类:(1)黄瓜,大体分刺瓜、线瓜两类。刺瓜类有北京大刺,长春密刺,鲁春26,津研1、2、3、4、6、7号,津杂1、2号,新泰密刺,中农1101等引进品种;线瓜类有二秋子、线瓜等地方品种。(2)南瓜,主要品种有碗子南瓜、牛腿南瓜、长南瓜等。(3)冬瓜,主要有白皮、青皮等地方和引进品种。
  鲜食瓜类:(1)西瓜,当地品种多以皮色命名,主要有大青皮,花皮,猪皮黑,黑油皮,黑崩筋,红、白、黄瓢和“三白”等。引种品种主要有中育6、9、10号,郑州3号,丰收2号,早熟新红宝,裕农新红宝,佳丽,金钟冠龙品系,郑杂5号,兰州P2,新澄1号等。(2)打瓜(以收瓜籽为主),多为农家品种,有大白心、小白心、一窝猴、猪皮黑、桃李皮等。(3)甜瓜,农家品种主要有脆甜瓜、面甜瓜两个品系,品种很多。(4)其它菜瓜,有黑花条脆瓜、长稍瓜、艮瓜、瓠子瓜、一窝蜂及丝瓜等,均为当地品种;引进品种有苦瓜、佛手瓜等。(5)台湾香瓜,1991年从台湾省引进,莘县燕店乡种植最多,1994年后该乡成为香瓜生产基地。第六节良种繁育
  1950年,全区建有农场11处,担负良种繁育和示范推广,每年繁育推广良种50吨以上。1959年后,农场先后解体。1963年后,各县市又相继建立和恢复棉花原种繁育场和粮食良种繁育场。至1977年底,全区县属原种、良种场16处,共有土地1.65万亩,其中耕地1.18万亩。1990年,全区8处县市属棉花原种繁育场有职工437人,其中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38人,有固定资产原值264.24万元,经营土地面积5406亩,其中耕地4636亩,全年繁育棉花良种126吨;8处县市属粮食良种繁育场共有职工291人,其中获得专业技术职称的60人,有固定资产原值414.7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0098亩,其中耕地面积5461亩,全年繁育粮食良种414吨。1994年,全区16处县市属原种、良种场共有职工1300人,固定资产原值8709.77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5286亩,其中耕地9395亩,全年共繁育棉花、粮食良种1832.8吨。1996年,16处原种、良种场共有职工601人,固定资产原值24399.19万元,经营土地面积15286亩,其中耕地9806亩,全年共繁育棉花良种160.8吨、粮食良种1558.9吨。
  第七节植物保护
  建国前,对农作物病虫害无有效防治措施。建国以来,随着植物保护事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逐步建立健全测报、检疫、防治相结合的植物保护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并相继由人工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向新技术规范化方向转化。
  农作物病虫害防治
  粮食作物病虫害防治
  境内危害粮食作物的病虫害有59种,其中常发性和暴发性危害严重的病虫害有20多种,虽经防治,每年仍损失粮食约1亿公斤。小麦锈病亦称“黄疸”、“黑疸”,分条锈、叶锈两种。建国前无防治对策。自建国至1975年间,条锈病呈间歇性大流行,尔后逐年呈下降趋势。叶锈病,70年代以前发生甚少,尔后亦呈间歇性流行。为防止“两锈”病,50年代推广抗锈耐锈的50麦、蚰子麦、碧码麦等品种或用石硫合剂杀伤保护;60年代,推广发病中心埋土切叶、药剂杀伤治疗及后期灌水等措施。尔后,选用抗病强品种。80年代初引用粉锈宁防治,90年代初采用粉锈宁和石硫制剂等代用药剂兼用的方法防治。小麦丛矮病的防治方法为农艺防治和消灭灰飞虱综合防治。1983〜1985年,采用“3911”农药拌种和小麦三叶期、返青期叶面喷粉防治灰飞虱或在拔棉柴后播种,发病率明显下降。对小麦白粉病,采取选用抗病品种,改善麦田环境与化学药剂保护相结合的办法进行综合防治。小麦蚜虫的防治方法,50年代一般靠自然控制或土法防治;70年代初改用“六六六”粉或乐果乳剂喷治;自70年后期,改为保护、利用天敌和选择低浓度农药喷洒进行防治。麦蜘蛛的防治方法以灌水、锄草、农艺防治为主,并先后推广使用石硫合剂、“六六六”粉、“1605”或乐果乳剂喷洒。粘虫的防治,建国前主要靠人工捉拿、挖沟封锁和掩埋等。自50年代至90年代初,采用化学药剂喷洒,在三龄前控制其危害。玉米螟的防治,50年代曾以"六六六''毒液或毒土、毒砂颗粒剂灌心叶,并结合雌穗扑粉抹药泥、采卵块、剪螟穗等方法防治。80年代后试用、改用“1605”、辛硫磷、BT颗粒剂防治。栗灰螟,又称谷子钻心虫,50年代初曾以抹卵块、剪枯心苗为主,辅以“六六六”毒液灌枯心苗的办法防治;60年代改为谷根撤毒土的方法治;70年代后,危害夏谷的钻心虫常和粘虫、谷蚜、灰飞虱混生,改用有机磷、菊脂类药液兼治的方法。大豆造桥虫,又称透风虫,采取在低龄期用敌百虫喷粉的方法防治,杀灭率90%以上。玉米小斑病,采取以选用抗病品种为主,良种良法配套的方法防治,而低产区推行早播避病或玉米、大豆间作等办法。因化学保护法效率低,很少应用。谷子线虫病,以“1605”2500倍液浸种24小时的方法防治,防效率98.2〜100%,并兼治地下虫。
  棉花病虫害防治
  50年代初,防治棉蚜以烟叶水、烟草石灰水、棉油乳剂、棉油皂为主。1954年转向化学防治。1974〜1977年,一度推广“以瓢治蚜”。1978年后转向综合防治,主要措施为药剂拌种,用化学药剂拌种变治为防,兼治地下虫;苗期药杀,自50年代开始以喷雾为主进行防治。1978年后,用氧化乐果、久效磷加聚乙烯醇和水缓释剂涂茎法,省工、省药,保护天敌,曾推广全区。1980年后用菊脂类农药喷雾。1983年改用手摇喷雾器(控制喷头)施药及苗期“滴心法”,既省药、省力,又保护了天敌。1985年后主要使用氧化乐果、久效磷等农药防治,用灭多威及复制剂等灭蚜。生物防治,1972年学习借鉴安阳“以瓢治蚜''经验,保护利用天敌,采取生物、化学结合防治。1980〜1983年间,保护利用面积526.6万亩,占同期棉田的35.7%。农艺措施,如采用粮棉条带种植、油菜诱集带、麦棉套种、棉蒜间作等,控制苗蚜。苗病防治,50年代推广温汤浸种和西力生、赛力散、五氯硝基苯等药剂拌种。1982〜1983年,施用棉苗丹(由吠喃丹与拌种灵复合配制),兼治苗病苗蚜。1990年后,开始试用种衣剂拌种及更换抗病品种等措施。铃期病虫害防治,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中期,除用土法防治外,曾在高唐、临清、冠县等集中产棉区用飞机喷洒滴滴涕乳剂,连治三代棉铃虫228.3万亩。因漏治死角甚多,后改用喷雾器喷洒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滴滴涕(单用或混用)或粘虫散等。70年代改用喷洒有机磷农药“1605”、磷氨、久效磷、水氨、硫磷、敌百虫等。80年代使用机动背负弥雾机喷撤速灭杀丁、杀灭菊脂、溴氰菊脂、绿氰菊脂、百树菊脂及来福灵等。1985年后,因棉铃虫对菊脂类农药产生抗性,并引起红蜘蛛回升,改用菊脂类农药与久效磷等有机农药复合制剂、氨基甲酸脂类及灭多威、BT等生物制剂,并结合修棉人工捉虫、抹卵块等方法防治。1992、1993年,全区棉铃虫暴发,曾采用高压泵灯、杨枝把、性诱芯等诱杀办法,效果较好。铃病防治,主要采用修棉整枝,改善棉田通风透光环境等农艺措施。
  花生病虫害防治
  花生病虫害主要有倒秧病、青枯病、根腐病、螃虫及地下害虫等。防治方法主要采取农艺措施,选换抗病、无病种子,提高田间管理技术水平,并使用药剂控制虫害等。
  蔬菜、瓜类病虫害防治
  50〜60年代,防治病害以提高栽培技术,起垄栽培、合理轮作,改善排灌条件,拔除病株等农艺措施及使用硫酸铜和生石灰配制的波尔多液农药防治为主;害虫防治以人工捕治为主,结合农艺技术,减轻虫害。70年代至90年代初,逐步实施综合防治和规范化防治措施。(1)农艺措施,改革种植制度,轮作换茬、起垄栽培,防止土壤传病;选用高纯度抗病品种,作好种子处理,采用无毒育苗或嫁接育苗,推广地膜覆盖,增温保墙,抗病增产。(2)生物防治,苗期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农抗120”灌根和BT一37乳剂及蛔蒿素等无毒无残留农药防治菜青虫、棉铃虫、蚜虫等。并保护利用天敌寄生蜂、甥茧蜂等消灭害虫。(3)化学防治,使用杀毒砒M8药剂兼治多种病害,防效达59.8%;用20%粉锈宁864〜1000倍液喷雾防治韭菜灰霉病,用防治细菌病害的农用链霉素等防治疮痂病等,均取得明显效果。区内应用的蔬菜瓜类杀菌剂还有三铜唑(粉锈宁、百理通)、多菌灵、代森锌、代森铵、代森锰锌、福美双、百菌清、甲霜灵(瑞毒霉)、托布津(硫菌灵)、甲基硫菌灵、甲霜铝铜等。
  地下害虫防治
  建国前,主要以调整播期躲避虫害。50年代,推广使用砒制信米、毒谷、“六六六”拌毒饵和农艺措施控制及灯火诱杀蝼蛄等。60一70年代,改用“1605”拌种、喷洒“1605”敌百虫药液或毒土防治。在卵孵化前或幼虫低龄期,结合中耕除草翻压卵粒或清晨查苗扒虫等。80年代后,推广辛硫磷、“3911”拌种,喷洒药液或毒饵、毒土等技术,防治蛟蛀、蟒蟾、地老虎等地下害虫,并兼防麦蚜、灰飞虱等。
  蝗虫防治
  建国前,历代蝗虫不断,境内沿河涝洼地区常年发生,多因无法除治任其自然生长,造成毁灭性灾害。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伴随旱涝灾害,仍屡有发生。1952〜1976年间,全区先后发生蝗虫面积2246.46万亩次。其间,聊城专署及各县政府成立治蝗指挥部,本着“依靠群众,勤俭治蝗,改治并举,根除蝗害”的方针,采取多种措施,突击捕灭蝗虫,先后发动组织群众扑打649.8万亩次,地面喷撒“六六六”粉、毒饵防治852.62万亩次,飞机喷粉(“六六六”)防治744.73万亩次,并结合综合治理涝洼地控制了蝗虫孽生。80年代后,蝗虫灾害没再发生。
  农田鼠害除治
  1980年,地区和各县市建立由农业、卫生、粮食、商业、供销等有关部门领导人参加的灭鼠领导小组,培训灭鼠技术人员2.89万人,连续开展田间与家室相结合的统一灭鼠活动。是年,拌毒饵使用磷化锌2.8万公斤,灭鼠589万只。1986年,月平均捕获率已下降至1982年以来的最低点。到1990年,农田最高月捕获率为1.44%,最低为0,经省级鉴定,已达到田间无鼠害标准。
  农作物病虫测报
  建国前,无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1956年,聊城专署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站建立。1959年,建立健全县、社、大队和生产队测报体系,上下定期联系,横向交流情报。到1985年,地、县市有测报站9处。1966年,确定小麦、玉米、谷子、地瓜、棉花5大作物的锈病、粘虫、玉米螟、栗灰螟、地瓜黑斑病、棉蚜、棉铃虫、蝗虫及地下害虫蟋蛀、地老虎为测报主要对象。1980年,全区统一调查项目,对主要观测对象开始建档和用数理统计预报。1983〜1985年间,将测报对象分系统测报和一般测报两类。系统测报对象为棉蚜、棉铃虫、三代粘虫、玉米螟、小地老虎、黄地老虎、小麦丛矮病;一般测报对象有麦蚜、豆天蛾、大豆造桥虫、一、二代粘虫、豆荚螟、栗灰螟、地下虫、灯蛾、白粉病等。预报均按全国或全省统一要求编制短、中期预报,并结合气候趋势编制发出半年或全年的病虫展望。1979年,预报编制由用实验法、比较法改为数理统计法,预报的有棉蚜、棉铃虫、粘虫、玉米螟、栗灰螟、黄地老虎、小麦条锈病、麦蚜、造桥虫等,增强了预报的科学性和准确性。1990年,地、县市在以病虫为主的单项预报编制的同时,还以作物为单位编发综合预报5期,为全面搞好防治准备超前服务。预报发布时间和方法,自1976年均按山东省统一规定进行,至80年代,日趋多样化,有传真电报、广播电视等,提高了预报时效、覆盖率和利用率。1990年,全区编发预报情报200期,完成全国、全省安排的电码模式23次。自1991年始,全区普遍采取模糊数学预报方法,地区、阳谷、临清3站配备微机预报。预报内容变单一病虫预报为分阶段综合预报,预报对象增至60种,预报准确率达92%以上。
  植物检疫
  1957年始,按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开展植物检疫。1963〜1964年,普查小麦线虫病、棉花枯黄萎病,并对出口越南乌枣进行检疫。“文化大革命”初期,检疫工作陷入停滞状态。1973年后,重新建立检疫队伍,恢复检疫工作。
  1957年在引种的墨西哥春麦和1990年引种的河北冀麦26号麦田中发现腥黑穗病共4.09万亩,由地、县市检疫部门及时将麦种封存处理,不准再种。1963年在莘县发现28万亩小麦线虫病,阳谷、东阿、茌平亦有发现,经推行盐(泥)水选种、换无病种等控制了蔓延。1977年区内发生此虫病麦田14万亩,及时防治捕灭。1965年,从临沂调进的600吨豌豆麦种中发现有豌豆象和线虫病粒,经熏蒸后全部加工成面粉。1964年,全区首次普查发现有棉花枯、黄萎病棉田面积0.14万亩,经铲除病株、换茬,一度控制蔓延。1982年普査,在6个县市发现有此病棉田61.8万亩,其中枯萎病田占69.25%。1987年,在全区8县市166个乡镇中发现此病田234.2'7万亩,占棉田的62%。采取以更换抗病品种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后,1990年全区虽发现此病棉田360万亩,占棉田78.9%,但由于普遍推广提纯抗病品种,春套、夏播棉抗病品种配套,控制住枯萎、黄萎病的扩展蔓延危害。棉花红铃虫自60年代末控制危害后,至80年代未再发现。1990年秋,在全区8县市棉花轧花厂又均有发现,每斤籽棉最多有虫5~6头,平均每平方米垛面中有虫200〜400头,经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疫情得到控制。1988年始在茌平县乐平镇大崔村零星发现小麦全蚀病,后在茌平、聊城、高唐、莘县的13个乡镇发现0.58万亩。1990年,因串换麦种蔓延8县市4.8万亩,以药剂喷雾、改茬、换种和药剂拌种防治。1977年在莘县、阳谷、茌平、冠县4县发现地瓜烂根病0.44万亩,至1978年莘县蔓延至0.77万亩,绝产71%。后采用改种抗病品种等措施,消灭此病危害。此外,70〜80年代,全区还进行水稻线虫病、毒麦、美国白蛾等病虫普查,均未发现。1990年,对全区种子地检疫10.34万亩,合格4.27万亩,合格率为41.3%,产良种91480吨;对调出种子检疫2.21吨,其它调出品检疫1959批。1991年后,进一步完善植物检疫手段,加强检疫实验室建设,至1994年全部达到省检疫实验室标准。1991年,全区8县市均发现冀麦26发病品种,由于及时采取措施,至1993年疫情得到控制。
  第六章林业
  建国前,战乱频仍,境内林木、果树惨遭破坏。至1949年,全区林地面积仅有14.28万亩。建国后,各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响应国家“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号召,落实林业政策和生产责任制,签订任期造林绿化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开展群众性造林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造林步伐明显加快。1949〜1996年,全区累计造林523.12万亩,平均每年造林11.13万亩。人均占有林地面积,1949年为0.05亩,1990年达到0.25亩,1995年0.36亩,1996年0.33亩。
  第一节林木资源
  植树造林
  建国前,全区遗留下来的林地面积为14.28万亩。1949〜1996年,全区累计造林523.12万亩,平均每年造林11.13万亩。当年造林面积最多的年份是1986年和1995年,每年都在25万亩以上;最少的是1949〜1969年和80年代初,每年造林面积不足10万亩。造林保存率,平均为34%。1990年,全区造林4.92万亩。其中用材林1.4万亩,占28.4%;防护林0.46万亩,占9.4%;经济林3.06万亩,占62.2%。1992年全区造林28.29万亩,为历史最高纪录。1994年全区造林超过30万亩,1995年为49.21万亩,1996年为12.16万亩。
  1949~1996年,全区累计零星植树95163万株,平均每年植树2024万株。植树最多的年份是1973年和1977年,每年植树7000万株以上;最少的年份是1949一1963年,每年植树一般不超过1000万株。四旁植树保存率较低,47年平均为9%。1990年全区四旁植树866万株,1993年1064万株,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