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38
颗粒名称: 第一节 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
分类号: F323.4
页数: 1
页码: 128
摘要: 1988〜1996年,完成投资3166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10961万元,地区配套643万元、县配套4292万元,农业专项贷款8324万元,县以下自筹7442万元。其间,共安排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土壤改良、畜牧、林业、淡水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开发项目222个,均按期完成,分别通过国家、省和地区检查验收。经过9年的开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开发区内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林、桥、涵、闸与机、电、井、泵、房、管相互配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先进的适用科学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加强了农副产品基地建设。
关键词: 黄淮海平原 农业开发

内容

第一节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
  1988年,根据国务院关于黄淮海平原农业开发的部署,山东省将聊城地区列为重点开发地区之一。农业开发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以改变生产条件为重点,以改造中低产田为主攻方向,以增产粮棉油为主要目标,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1988〜1996年,完成投资31662万元。其中,中央和省10961万元,地区配套643万元、县配套4292万元,农业专项贷款8324万元,县以下自筹7442万元。其间,共安排农田水利、农业科技、土壤改良、畜牧、林业、淡水养殖、农副产品加工等开发项目222个,均按期完成,分别通过国家、省和地区检查验收。经过9年的开发,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十分显著。开发区内形成田成方、林成网,沟、渠、路、林、桥、涵、闸与机、电、井、泵、房、管相互配套,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格局,社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强,先进的适用科学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发展一批龙头企业,加强了农副产品基地建设。9年来共改造中低产田179.3万亩,开垦宜农荒地20万亩,造林12万亩。项目区新增生产能力粮食2.7亿公斤、棉花315万公斤、油料1250万公斤,直接经济效益达10.2亿元。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黄淮海平原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