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农田治理
第一节治涝改碱
境内因受自然环境和古黄河泛滥等因素的影响,历史上形成大面积涝洼、盐碱土地。1949年,全区有涝洼、盐碱地共231.69万亩,其中低洼地117.39万亩,盐碱地114.3万亩,分别占当时耕地面积的11.26%、10.94%。洼地和碱地大部分相连,集中分布在黄河、金堤河沿岸沼泽地区以及徒骇河、马颊河及其支流的两侧背河槽状洼地与浅平洼地边缘,主要涉及全区各县市的38个乡镇。这些土地因受涝、碱威胁,农作物种不保收,产量低而不稳。建国后,对洼、碱地采取多种措施,逐步进行治理。
1950~1955年间,随着农业合作化的发展,地委、专署先后发出“治理涝灾、碱害”的号召,全区人民本着“治涝改碱,围堰平种,蓄淡压碱,沟洫畦田”的原则,采取应急治理措施:一是修堤开卡,解决涝水岀路。先后疏通开挖行洪标准低、排涝能力差的马颊、徒骇两河及其部分支流,提高其排涝行洪能力。二是兴修洼地排水工程。1954年后,在茌平县算子李、聊城县九州洼和白家洼等涝洼地带试点“按自然流势挖顺水沟、修沟洫畦田,洼地周围挖圈沟,拦截客水和渗水,内水与客水分割各排”的方法。三是推广“冬季晒垈,早春细耙,开沟种植,岀苗勤锄”及“平整土地,修筑围塘,蓄淡压碱,增施有机肥,适时耕种管理” 一系列改碱经验。到1955年底,在疏通诸内河干支流及排水沟的同时,治理洼地100多万亩,修筑沟洫畦田133.5万亩,改良盐碱沙地60多万亩。随着洼、碱地的初步治理,粮棉产量逐年增加。全区粮棉亩产分别由1949年的77公斤、13公斤增加到103.5公斤和19.5公斤。聊城县白家洼5.9万亩洼地经过连续3年治理,粮棉亩产比建国前增加3.5~7倍;阳谷县鹅鸭坡村2000多亩盐碱地粮食产量比建国前增长17倍。
1958〜1961年间,由于引黄排灌渠系配套不完善,自然流势被打乱,诸河渠无度引水,大水漫灌,使地下水位上升1.52-2.33米,1961年大雨,全区涝灾面积520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57.6%,导致局部地区土壤盐渍化。1961年底,全区盐碱地达209.96万亩,占总耕地面积的23.3%,比1949年的114.3万亩增加83.33%。粮、棉亩产由1953年的65.5公斤、13公斤下降至34.5公斤和3.5公斤,致使人民生活陷于困境。1962年3月停止引黄灌溉,进行小型农田水利和田间工程建设,积极发展井灌,逐步恢复原排水河道自然流势,实行以排为主,引河(渠)提水灌溉,但次生盐碱地仍在蔓延。至1963年,盐碱地达229.2万亩(其中重碱地160万亩),比1949年增加40%。
1963年始,在治理卫运河、徒骇河、马颊河及其支流和省、地边界河沟的同时,地、县成立治涝改碱办公室,借鉴外地经验,本着“主(内)水客水分治,高水高排、低水低(抢)排”的原则,统一安排,分区治理,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各县109个大队的3.6万亩洼地进行台田试点,走农田建设“三成、四结合”(田成方、渠(沟)成网、沟渠配套树成行,排、灌、路、林相结合)的路子。当年冬重点治理“三大片、一条线”(第一片为金线河流域,涉及阳谷、莘县洼碱地64万亩;第二片为赵牛河流域,涉及东阿、茌平洼碱地57万亩;第三片为德王河流域,涉及临清、聊城盐碱地23万亩。一条线为东阿、阳谷沿黄河、金堤河边缘16万亩)的部分洼碱地,修筑台田、条田3.6万亩,治涝改碱取得明显成效。茌平县小杨官屯大队1962〜1964年间,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大干3年,将1400亩涝洼地修筑成台田,全部变成旱涝保收农田,除解决群众温饱问题外,还向国家贡献粮食7.5万公斤。1964年,地委、专署总结推广典型增产经验,提出“两年完成修筑250万亩涝洼地台田、条田,三年扫尾”的奋斗目标。从此,各级党委、政府动员全区人民群众,本着因地制宜、统一规划、自力更生、远近结合、大中小型结合和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综合治理涝洼、盐碱地。全区上阵劳力60多万人,大干两个冬春,至1965年底,开挖一级排水沟渠57条,二、三级排水沟渠11815条,建桥、涵、闸5270座,修筑台、条田282万亩。随着工程效益的发挥,涝碱灾害明显减轻。到1966年,全区盐碱地由1963年的229.2万亩减少到156.35万亩,建设旱涝保收农田60.24万亩,有效灌溉面积达到240.7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26.25%,粮棉亩产由1957年的101.5公斤、18.5公斤分别增加到137公斤和19公斤。之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农田治理一度受到影响,但却一直未有停止。到1970年,全区治涝面积达198.40万亩,盐碱地面积减少至106.74万亩,旱涝保收田面积发展到123.6万亩,有效地控制了涝碱灾害。自1969年引黄复灌以来,为了达到灌而不碱、旱涝保收的目的,先后推广聊城市北杨集、孙堂和茌平县丁块、温陈等乡镇排灌配套改碱试验区经验,采取井河并用,引河补源,以井保丰,井灌助排等综合开发措施,治涝改碱收到明显效益。
1974年,全国北方农业工作会议后,地区相继于1975年1月成立赵牛苇河流域治理指挥部,1976年10月成立七里河流域会战指挥部,1977年10月成立5县(聊城、临清、东阿、茌平、高唐)会战指挥部,1978年秋成立运西会战指挥部及改碱会战指挥部,以县为单位统一规划,扎框划方,社队分片分期组织施工,配套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农田。1973~1979年间,年均出动劳力70多万人次,完成工日2089.14万个,共计开挖排水沟渠3.20万条,建桥、涵、闸8590座,平整土地615.95万亩,涝洼地普遍得到治理。至1980年底,全区除涝面积达289.70万亩,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308.47万亩。
1980年后,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田治理本着“四个为主”(配套为主、小型为主、维修改造为主、自力更生为主)的原则,采取统一规划,以户或联户承包的方式,转向小流域综合配套和综合开发模式治理。1984〜1990年间,治理了莘县阮庄沟、冠县西沙河、临清市车庄沟、高唐县沙河沟、茌平县崔范沟、东阿县郎营沟、阳谷县羊角河及聊城市放马场等地的洼、碱、沙地共36.96万亩,其中,除涝面积9.37万亩,盐碱改良27.59万亩。至1990年底,全区除涝面积达到310.80万亩,占易涝面积的90%;改良盐碱地199.51万亩,比1963年的229.2万亩减少86.93%;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19.90万亩,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田505.31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85.26%和59.84%。
1991年以来,全区坚持“沟、路、林、井统一规划,旱、涝、碱、荒、沙综合治理”的方针,积极投资投劳,开展水利建设。至1994年,全区水利建设投资25391万元,投工11735万个,完成水利工程11.185万项,全区有效灌溉面积达726.795万亩,盐碱地改良面积203.7万亩。至1995年,全区除涝面积已达317.9万亩,占易涝面积的89.4%;有效灌溉面积768.1万亩,旱涝保收面积542.1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91.4%和64.5%。至1996年,全区除涝面积已达320.1万亩,占易涝面积的92.6%;有效灌溉面积达到772.46万亩,旱涝保收面积达到548.8万亩, 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92%和65.5%。
第二节水土保持
建国前,境内风沙区域甚大,水土流失严重,主要分布在黄河故道河槽地及其边缘,涉及莘县、冠县、临清、高唐、茌平5县市的33个乡镇。建国以来,随着农田治理和防护林体系的发展,水土流失面积逐年减少。据1985年调查(按省水土保持普查标准),全区风沙区面积为2521平方公里(378.15万亩),其中未整平的缓坡农田156万余亩,沙丘上的农田26万余亩,沙丘荒地19万余亩。全区水土流失以风力侵蚀为主,按国家水土流失六级分级标准,属微度侵蚀面积516平方公里, 占风沙区域面积的20.5%;属轻度侵蚀面积940平方公里,占37.3%;属中度侵蚀面积686平方公里,占27.2%;属强度侵蚀面积379平方公里,占15%。除微度侵蚀面积外,全区共有水土流失面积200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32%。据对10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小流域调查推算,风沙区每年土壤流失613万吨,年均侵蚀深度2.18毫米,年均土壤养分流失量为有机质2.88万吨、全氮0.31万吨、全磷0.8万吨、碱解氮24.5吨、速效磷3.1吨、速效钾42.9吨,每年流失的土壤养分约占风沙区年化肥施用量的21%。
对于风沙区的治理,主要措施是翻淤压沙,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减少水土流失。1984年后,全区认真贯彻国家《水土保持工作条例》,根据“防治并重,治管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除害兴利”的方针,按照“植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沙荒坡面治理与沟渠治理相结合、治理与生产利用相结合和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的原则,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全面规划,进行综合治理、集中治理和连续治理,取得明显成效。至1990年底,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119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5.8%。至1996年,全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已达1561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面积的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