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计划生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地区志》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218
颗粒名称: 第二章 计划生育
分类号: C923
页数: 4
页码: 108-111
摘要: 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向全国人民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结合这一指示精神,区内推行计划生育责任制,在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时,实行“一票否决”(即达不到计划生育指标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违犯计划生育要求的个人不能评为先进个人)制度。
关键词: 计划生育 政策措施

内容

第二章计划生育
  第一节政策措施
  1956年,区内开始宣传人口节育知识。1972年,全区推行“晚(晚婚)、稀(间隔4年)、少(一对夫妻最多生两个)”的生育原则。1973年,全区提倡“一对夫妻一对孩,两胎相隔四五年”的生育精神。1978年,全区人口出生率为17.50%,比1963年的人口出生率下降20.82%。1979年,全区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自当年4月起,独生子女由县计生部门发给《独生子女优待证》,其子女可优先入托儿所、幼儿园。独生子女父、母是国家干部、职工者,每月领取儿童保健费5元;是村民者,由生产队决定每月补贴儿童保健工分或保健费;此保健费享受到独生子女7周岁为止。
  1982年,中共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把计划生育定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向全国人民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结合这一指示精神,区内推行计划生育责任制,在评选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时,实行“一票否决”(即达不到计划生育指标的单位不能评为先进单位,违犯计划生育要求的个人不能评为先进个人)制度。
  1988年7月地方规定,男年满25周岁、女年满23周岁以上初婚为晚婚;晚婚并按计划生第一个孩子的为晚育。男女双方按晚婚要求结婚的,除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两周;晚育的除国家规定的产假外,增加产假2个月。以上增加的假期,视为出勤。对实行晚婚、晚育的农业人口,可免去一年的集体义务劳动工。
  1991〜1996年,全区强化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长,计划生育工作健康发展。自1991年始,全区普遍实行抽样调查、重点管理、“一票否决”、追踪奖惩等制度。1992年,地委、行署提出“清底子、建班子、搞服务、上路子”的工作思路,并树立了东阿县高集乡和阳谷县七级镇两个先进典型。1993年5月起,区内婚姻登记由民政、公安、计生办3家联合办公。6年间,地区和县市共制定法规性文件132件,其中地区建立的计划外生育报告制度和做法由国家计生委转发全国;县、市、乡、村普遍建起人口学校;采取多种形式落实独生子女优待政策。1992年,地委、行署下发《关于全区计划生育工作3年实现“三为主”实施方案》;1993年,行署下发《关于全区计划生育“八五”期末基本实现“三为主”的意见》。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区计划生育工作基本实现了“三为主”的目标,有5个县市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三为主''先进县市。
  第二节技术队伍
  1958年,区内仅有8名医务人员能做男女节育手术。通过各种形式的技术培训、临床传授,至1964年底,全区有71名医务人员做男女结扎手术通过了技术鉴定,各县县医院妇科、妇幼保健站都能掌握放环技术。1971年7月,地区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建立。1978年12月,地区计生委设计划生育技术指导所,有医务人员4人。1982年7月增加
  到13人,其中9名医务人员均能做节育手术。1980年,全区共有260人会做男扎手术、375人会做女扎手术。1985年,全区150所乡镇、办事处医院均能独立做节育手术。全区2963名乡村女医生、卫生员中,有三分之一的会放环。1984年后,阳谷、冠县、莘县等县陆续建立计划生育服务站,其医务人员均能做节育手术,并负责宣传指导计生工作。1988年起,根据山东省劳动局、计生委关于从农业户口的计划生育临时工作人员中招收合同制工人的通知精神,当年全区共招收计生合同制工人108人,1989年招收102人,1990年招收96人。所招人员大部分在乡镇级服务站和管理区工作,从事计划生育工作均10年以上。1990年,全区共有4个县级计划生育服务站、132个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每站7〜10人。1996年,全区8个县市和166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起计划生育服务站。其中阳谷、东阿、茌平3个县站和53个乡镇站分别达到省、地优秀标准;高唐县站和121个乡镇站分别达到省、地合格标准。8个县市站和166个乡镇站全部配备了B超机,所有乡镇服务站均能进行査体、放环。同年,全区计划生育专业工作者共2812人,其中中专、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1920人,占68%。全区计生系统先后有583人受到地级以上表彰或奖励,其中1人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4人受到国家计生委的表彰,3人被评为省计划生育劳动模范,9人获全省“计划生育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51人受到省委、省政府的表彰。
  自1980年起,区内许多单位受到山东省委、省政府及其它部门的表彰。1980年,省委、省政府授予阳谷县“红旗单位”称号,授予东阿、临清、茌平3县“先进集体”称号。1981年,省委、省政府授予聊城地区及阳谷、东阿、茌平、临清4县“红旗单位”称号,授予聊城地区人民医院、地委党校、聊城县、聊城手表厂、油泵油咀厂、聊城军分区和聊城一中“先进集体”称号。1982年,省委、省政府授予阳谷、东阿2县和聊城手表厂“红旗单位”称号,授予聊城军分区、地委党校、地区林业局、聊城师院、聊城棉纺织厂、莘县、地委宣传系统、地直财贸系统和地直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84年,省委、省政府授予茌平县“红旗单位”称号。授予地区体委系统“先进集体”称号。1986年,国家计生委授予茌平县“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称号。1988年,省委、省政府授予高唐县张大屯乡“模范单位”称号,授予聊城军分区、聊城市教育局、聊城市侯营镇蒋庄村等26个单位“先进单位”称号。1991年,省计生委、省人事局授予聊城市许营乡、临清市杨桥乡计划生育办公室等11个单位“先进集体”称号。1994年,阳谷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计划生育服务站”。1996年,聊城地区计生委被评为全省“计划生育科技工作先进集体”,茌平、东阿两县计划生育服务站被评为“山东省优秀计划生育服务站”。
  第三节节育
  区内采用最早的节育方法是男子使用避孕套,50年代初,即有使用其方法者。1956年10月17日,在聊城县城关镇物资交流大会上区内首次展岀避孕知识挂图、避孕工具、避孕药方等。通过展览,向广大群众宣传节育知识。1957年,区内育龄妇女有使用阴道隔膜避孕者。60年代,育龄妇女使用口服、针剂等药物避孕。1964年,区内育龄妇女使用节育环避孕。1965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接受放环避孕者达21680人、接受阴道隔膜避孕者达31200人。1980年,全区已婚育龄妇女放环避孕者共75600人,1987年为129458人,1992年为77633人,1996年为25133人。随着社会的进步,节育措施逐步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
  1959年,聊城专区医院医生郑福增在临清做了区内第一例输卵管结扎节育手术。1964年,茌平县医院派员赴曹县学习男性绝育穿针引线法,后改用针头固定法。1963〜1966年,全区结扎节育者共12306人,其中男扎10173人、女扎2133人。1975年,女子绝育改为腹部小切口。1987年12月,冠县计划生育服务站派员到山西人民医院学习男性输精管可复性注射栓堵法,该法很快在全区得到应用和推广,并受到省、地有关部门的表扬。1990年,全区结扎节育者74712人,其中男扎20097人、女扎54615人。1996年,全区结扎节育者5982人,其中男扎1243人、女扎4739人次。

知识出处

聊城地区志

《聊城地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聊城地区志》的编纂是在地委、行署的领导下进行的。它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聊城地区的历史和现状的各个层面,都作了实事求是她研究与分析,广征博采,去伪存真,秉笔直书。举凡建置沿革,区划变更,河渠变迁,物产名胜,民族迁徙,人口变动,经济兴衰,政治得失,人事更迭,社会风情,文武人才,英模事迹等等,无不尽收入志,蔚成大观。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