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内自古旱涝灾害并存。1644-1911年 (清顺治元年至宣统三年),共发生旱灾101年,平均2.7年1次;涝灾96年,平均2.8年1次。在旱灾年中,特大旱年3年,平均89年1次;大旱年17年,平均16年1次;中、小旱年81年,大致3年1次。涝灾年中,特大涝年3年,平均89年1次;大涝年10年,平均27年1次;中、小涝年84年,大致3年1次。
1912—1949年间,出现旱灾14年,平均2.7年1次;涝灾11年,平均3.5年1次,旱涝灾岀现年率为64.1%。在旱灾年中,大旱年4年,平均9年1次;中、小旱年10年,平均3.8年1次。涝灾年中,特大涝年和大涝年各1年,平均38年1次;中小涝年9年,大致4年1次。
1949~1996年间,出现旱灾28年,平均1.7年1次;涝灾14年,平均3.4年1次。在旱灾年中,特大旱年5年,平均9.4年1次; 大旱年6年,平均7.8年1次;中旱年6年,平均7.8年1次;小旱年12年,平均3.9年1次。涝灾年中,特大涝年2年(1961、1964年),平均23.5年1次;大涝年3年(1953、1962、1963年),平均15.7年1次;中涝年3年,平均15.7年1次;小涝年6年,平均7.8年1次。
旱涝灾害年的主要特点是频繁多变,旱多于涝,旱、涝交替和连续发生。1644-1911年间,旱灾年占37.7%,涝灾年占35.8%。1912〜1996年间,旱灾年占50%,涝灾年占30%.1929-1935年间,连续雨涝4年。1943年,聊城、堂邑和冠县一带大旱,造成方圆几十里的无人区。建国后,1961〜1964年间连涝4年,1965〜1968年间连旱4年,1970〜1973年的4年间出现旱涝交替现象。1981-1989年间连旱9年,其中,1986、1987、1989年全区受旱面积均在400万亩以上。1990~1996年又岀现旱涝交替现象,1991、1992、1994,1996年,全区受旱面积均在600万亩以上;1990、1991、1996年,全区受涝面积均在100万亩以上。
季节性旱涝,一般规律为:春夏(初)多旱,夏(末)秋多涝,晚秋旱。一年内春旱一般1.5~2年1遇,岀现年率达50〜60%以上;初夏(6月)旱大致1.5〜2年1遇,岀现年率为50%左右;盛夏(7〜8月)旱3〜4年1遇,岀现年率30%左右。春涝机率很小,大致10年1遇。全区最严重的一次春涝发生在1964年4月,降雨多达158毫米,是常年同期降水量的5倍;全区性夏涝大致3〜5年1遇;秋涝大致3年1遇。全区性秋涝岀现在1961、1974、1983、1985年和1990年。
1990年汛期,全区平均降雨量528毫米,多为局部暴雨,比历年同期的450毫米多17%,比1989年同期多98%,造成全区75个乡镇1671个村庄水灾,受灾农田面积209.4万亩,其中成灾面积150.3万亩,绝产面积49.43万亩,倒塌房屋2.09万间,直接经济损失3.4亿多元。
1992年,全区遇到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全区平均年降水量仅325毫米,比常年偏少242毫米。1〜7月上旬,全区平均降水量81毫米,比常年偏少61%。金堤河、卫运河、徒骇河干涸断流,黄河亦几次断流。春旱连夏旱,春季最大受旱面积627万亩,重旱200万亩,旱死麦苗10万亩;夏旱面积800万亩,重旱480万亩,80万亩夏作物未能适时播种,50万亩农作物旱死,1700个村100余万人吃水发生困难。
1949~1996年聊城地区旱涝灾害面积黄河溃决黄河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铜瓦厢改道至1938年间,沿境河段发生决溢计有30余次,口门53处,其中临黄堤40处、北金堤13处,使人民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伏讯,寿张东纸坊北金堤决口,洪水决城,官署、庙宇、街衢、民舍倾圮。同年秋,张秋镇东南3里处临黄堤决口,口门宽74.6米,水趋东北夺小运河至天津入海,历时3个月后被堵合。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东阿王庙子金堤漫决,香山村七八十户人家,仅剩1座房屋没倒,东阿西北一带村庄及在平、聊城、高唐、临清等县均受灾。大水过后,不少村庄良田被飞沙覆盖,长期颗粒不收,难民被迫离乡乞讨。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寿张大寺张临黄堤决口漫水,淹寿张、阳谷、东阿等县。1933年东阿邵庄临黄堤两处决口,口门宽达60米,当年堵合。1947〜1996年间,境内临黄堤和北金堤无溃决。
卫运河决溢自1855年(清咸丰五年)至1942年间,先后决漫24次。临清、馆陶、冠县、莘县均遭不同程度灾害;1943〜1963年间,出现过3次特大洪峰,决漫47处。1963年,卫河右堤在河南省内黄漫决,水流至莘县;卫运河右堤在临清冯圈决口,平地可漂筏行舟。全区先后淹地共63万亩。
第三节冰雹灾害
建国前,境内冰雹几乎年年发生。建国后,1949〜1996年间,年均降雹次数0.6〜1.8次,大致轻灾5年2〜4遇,重灾5〜10年1遇。1年之内春、夏、秋3季均有发生,最早出现在4月上旬,最晩为10月下旬,集中出现在6~7月份,其中6月份占年降雹次数的40%。
冰雹多发生在下午、傍晚和上半夜,常伴有8~10级以上大风,一般几分钟到十几分钟,最长持续1个多小时(1965年4月29日,临清、冠县、聊城、东阿等县市部分公社)。其雹粒小如豆、大如枣、最大似鹅卵,一般直径5-15毫米,最大120毫米,罕见重600克(1965年4月29日阳谷古柳树村)。积雹深度,轻灾区半铺地面,重灾区平均积深2〜5毫米,个别地方积深达300毫米(1965年4月29日东阿县刘集一带)。
危害区内的冰雹多从西北入境,向东南或东北移动出境,以西部和中部地区危害最为严重。其主要路径有4条:第一、二两条均来自河北省,一条经临清西部、冠县中部,穿越聊城市与莘县交界地带及阳谷中部,向东南转移出境;另一条自临清西南部、冠县东北部,穿越聊城中部,经阳谷东北部,到东阿西南部出境入荷泽地区。第三、四两条均来自夏津县,一条自临清东部穿越在平和聊城东部,到东阿北部入齐河县;另一条经临清东北部、高唐西南部向东北转移出境。另外,还有一条自平原入高唐西北部,冰雹途径亦常年构成灾害全区多年平均雹灾面积11.9万亩,1960、1964、1976、1977、1980、1986、1987、1989年等为多灾年份,雹灾面积20-60多万亩,1965、1978、1982年和1990、1996年为重灾年份,雹灾面积达80-100多万亩,重灾区大部分农作物被砸绝产,林、果、苗、木、房舍遭受严重损坏,人、畜、家禽均有伤亡。
1990年6月23日〜7月9日,全区3次遭受风雹袭击,涉及84个乡镇1650个村庄,受灾面积194万亩,其中成灾面积98万亩,倒塌房屋5180间,刮倒树木86.136万株,损失水果6.5万公斤,刮倒通讯供电线杆524根,线路3000公里,1000多座桥、涵、闸等水利工程建筑物也遭到程度不同的破坏,直接经济损失达1.4亿多元。
第四节风灾
干热风几乎年年发生,集中发生在每年的5月下旬至6月上旬。轻干热风年平均出现4~5天,出现年率83〜100%;重干热风年平均出现1.5-2.4天,最长持续时间达7天,出现年率57〜89%。干热风常造成小麦青枯逼熟,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年份减产5〜10%,严重年份减产15〜20%。
大风多年平均(瞬时风速大于或等于17米/秒)日数为15.8~25天,以3~4月份最多,占全年大风日数的三分之一。危害性大风集中出现在6〜7月份,最大风力达10级以上,常伴有雷雨、冰雹,造成严重灾害。
龙卷风建国以来,屡遭龙卷风袭击,造成严重灾害的主要有两次:1971年6月27日17时30分〜18时,高唐县南镇公社纸房头村发生龙卷风,雷雨相伴,中心直径约400米,人、畜、车辆席卷入空,石磙被刮离地60米,造成46人死亡、169人受伤,毁坏房屋428间,折断树木467株,死伤牲畜58头。1987年8月26日16〜18时,莘县、聊城、阳谷3县市的11个乡镇43个行政村遭龙卷风袭击,死亡2人、伤348人,倒塌房屋3100余间,折断树木21.58万株,刮断电线杆390根,中断通信线路7.6万米,农作物受灾面积6.54万亩,成灾面积5.4万亩,造成经济损失达1000多万兀。
第五节低温连阴雨
春播期(4月11~30日)低温连阴雨,多年平均出现0.4~0.6次,出现年率为39〜54%,最长持续时间,低温为6天,连阴雨为12天。麦收期间(6月11-30日)“烂场雨”,轻者平均3年1遇,最长持续时间4~9天;重者平均5~10年1遇,最长持续时间6〜8天。夏秋(8月11〜9月30日)低温连阴雨,多年平均0.3〜0.4次,出现年率为32%,大致3〜5年1遇,最长持续11~13天。其中低温大致5年3遇,出现年率62〜79%,一般持续6〜7天。1976年8月下旬,低温连阴雨持续7〜13天,总降水量43.3-117.2毫米,造成棉花和秋粮作物严重减产,品级降低。1989年6月5~15日麦收时节,全区出现多年少有的连阴雨天气。日平均总云量8.9成,降雨总量90毫米,其间11~14日连降暴雨,平均降雨量达61毫米,已收割的小麦有三分之一受兩淋变色,雨后收割的小麦有三分之一萌芽掉粒,平均每亩损失15公斤。
第六节虫灾
建国以来,区内农作物虫害种类繁多,常年受灾面积2170万亩次(防治面积占70~80%),按其演变和发生情况大体分为5种类型。1.偶发暴发类型:主要有棉小造桥虫、斜纹夜蛾、棉蓟马、棉蜷象、一三代粘虫、栗灰螟、大豆红蜘蛛、造桥虫等。2.常发生类型:主要有棉蚜、棉蛉虫、地老虎、玉米螟、栗灰螟、麦蜘蛛等。3.跃增类型:主要有灯蛾、跻螬、灰飞虱等。4.消退类型:主要有蝗虫、棉红蜘蛛、棉红蛉虫等。5.次要稳定类型:主要有玉米蚜虫、蓟马、大豆食心虫等。
林木虫灾主要有榆兰金花虫、榆毒蛾、杨扇舟蛾、光肩星天牛、杨透翅蛾、大袋蛾等。其中榆兰金花虫连年发生,危害严重。果树虫灾主要有枣步蛐、枣龟蜡介壳、枣壁虱,危害严重,桃、梨、枣、苹果树小食心虫普遍发生。
第七节地震灾害
1479年(明成化十五年)至1996年的500多年间,境内见于史书记载及仪器记录的三级以上有感地震64次,其中破坏性地震7次。1479年10月,观城发生5.0级地震,震中毁官舍民居。1502年10月(明弘治十五年九月),观城又发生6.5级地震,东昌府辖县皆震,有声如雷,地裂涌水,民舍倾毁千余间,砸死百余人。1654年9月15日(清顺治十一年八月初五),朝城发生5.5级地震,震中烈度7度,池水荡漾,城堞多圮,东昌府属县均震。1668年7月25日(清康熙七年六月十七日),莒县、郷城间发生8.5级地震,东昌府辖州县震感强烈。东阿、在平等县居民房屋多倒塌;朝城城堞倒塌70余处;冠县、堂邑民居毁十之四五;临清盆瓮之水倾出,人不能立;高唐梁村塔倒塌4层。1830年6月12日(清道光十年闰四月二十二日),河北磁县发生7.5级地震,波及东昌府、临清州属县,地震烈度6度,莘县塔尘摇落,寿张城内庙宇倾倒,乡村墙屋多坍塌,范县城楼垛多折。1937年8月1日,菏泽发生7.0级地震,波及境内,地震烈度6~7度。东阿城墙塌陷,寿张死伤20余人,聊城土墙破屋多有倾塌。1966年3月8~22日,河北邢台地区隆尧〜宁津一带连续发生6.8级、7.2级地震,全区震感强烈,倒塌房屋14535间,损坏房屋182254间,受伤64人,死亡6人,死伤牲畜57头;临清、冠县卫运河滩出现地表断裂,并冒水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