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位于山东西部、京杭大运河畔,东倚岱岳与济南市相连,西以卫运河为界与冀南、豫北接壤,北同德州市毗邻,南滨黄河与水泊梁山隔河相望。地处北纬35°47'〜37°02'、东经115°16'-116°32'之间。京九铁路纵贯南北,邯济铁路、济聊馆高速公路横穿东西。境域南北长138公里、东西宽114公里,总面积8590平方公里,总人口546万人。现辖聊城、临清2市和冠县、莘县、阳谷、东阿、在平、高唐6县及1个经济技术开发区(含对外加工贸易区)。
聊城地区是中国较早的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期,这里就是东夷人活动的地方,后被融入华夏部落。从境内已发现的大汶口文化、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及发掘出土的大量石器、骨器、蚌器、陶器等遗物说明,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先民们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高唐涸河汉墓群中岀土的绿釉陶楼,气势雄伟,技艺精湛,为国家一级保护文物,向为中外考古学家所珍视。高唐金代唐寅墓中的壁画,构图自然流畅,生活气息浓郁,堪称中国古代壁画中少见的佳品。东阿邓庙遗存的明代石刻造像,以精雕细刻、人物传神的独到艺术令人叹为观止。东阿县图书馆珍藏的元代书法家赵孟頫撰书的《东平郡桓肃公碑》铭,曹植墓中的隋开皇十三年所立的神道碑碑文,聊城光岳楼中遗存的清康熙、乾隆帝的诗刻及清状元傅以渐的手迹,山陕会馆中尚存的12副古代镌刻楹联等等,这些珍贵的历史文物不仅是聊城地区的“家珍”,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在历史的长河中,聊城地区人才辈出,俊彩星驰,文道武功,代有传人。三国华歆,唐初马周,北宋王旦,金末侯挚、高霖,明代朱延禧,清代傅以渐等,均官至相位;战国孙膑,东汉程昱,五代王彦章,明代侯钺、左良玉,清代李成隆、马玉魁等,为一代兵家。唐初哲学家吕才,学识渊博,天文、地理无不通晓。宋代医学家成无己,著述颇丰,首次完成“医方之祖”——《伤寒论》的注释。明代文学家谢榛、于慎行,在中国文坛上享有盛名。清代开国状元傅以渐,在文化事业上颇多建树,其“文章为一时之冠”;著名藏书家杨以增,弹精竭虑地营建藏书楼海源阁,保护和发展了祖国的文化遗产;“千古奇丐”武训,以“刻苦而诚恳”地行乞兴学而闻名于世。在近代和现代,著名学者傅斯年,书法家汤士俊,国画大师呼盉斋、李苦禅,声乐钢琴家李杰,琵琶艺术家杨少彝,筝坛名师金灼南,教育家杨万选、孙芳时、孙东阁、张海萍、张训斋等,他们及其所从事的事业对全区乃至全国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为了民族的解放、祖国的振兴而慷慨献身者更是彪炳千秋。赵以政、王寅生、姜占甲、金谷兰、张廷焕、宋占一等一大批共产党人,义无反顾,视死如归,谱写了一首首可歌可泣的悲壮诗篇;范筑先、张自忠、金方昌、马本斋等抗日民族英雄,驰聘疆场,浴血奋战,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岀了重要贡献。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二离桑梓,独恋雪域,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谱写了一曲党的领导干部为人民的事业和民族的团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壮丽篇章。他们的英名将世代相传,他们的业绩将永垂青史。
.聊城地区名胜古迹荟萃,旅游资源丰富。驰名中外的京杭大运河象一条游龙穿越境内腹地,因得运河舟楫之利,曾使明清之际的东昌府繁荣昌盛、熠熠生辉。江北最大的人造湖泊聊城东昌湖,犹如锦带,环抱古城,湖城一色,风光旖旎,构成了鲁西平原上特有的胜景。湖水碧波荡漾,湖心岛修木繁茂,畅游其中,心旷神怡。轩昂宏丽的望月亭,古朴典雅的溢香斋、观景台和奇花异草镶嵌的翠园、沁园,同精美别致的水寨竹楼、香飘四溢的荷香园、风格独特的钓鱼台、波光激滟的沙滩浴场等10余处景观融为一体,使其成为江北独具特色的游览胜地。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光岳楼,冲汉凌空,气势雄伟,为鲁西的一大奇观。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山陕会馆,构筑巧妙,富丽堂皇,堪为古运河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建于宋、金之际的聊城铁塔,俊崇浑朴,伟岸挺拔,为聊城古老的象征。藏书甲天下的海源阁,古朴庄重,藏书宏富,为清代著名的4大私人藏书楼之一。初建于北宋末年的阳谷狮子楼,宏丽轩昂,雕梁画栋,因传说武松在此斗杀恶霸西门庆而闻名海内外。造型独特的临清清真寺、雄伟壮观的舍利塔、古色古香的鳌头矶,楼阁连亘的阳谷海慧寺,挺拔俏丽的高唐梁村塔等古建筑,无不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标志着历史的文明,闪烁着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灿烂异彩。坐落于东阿鱼山西麓的曹植墓,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闻名遐迩的武松打虎处景阳冈,正在大规模地维修、开发;一批几经时代变迁而面目全非的古遗址正在发掘、修葺。区内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这些名胜古迹的存在与进一步地开发建设,为发展繁荣聊城地区的旅游事业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被称为“五百里沃野”的聊城地区,向为全国重要粮棉产地,素享“粮仓棉库”之誉,为全国优质棉和商品粮生产基地,尤以棉花种植历史悠久、高产优质而著称。但是,建国前,由于受生产关系的束缚和战乱、天灾的影响以及生产工具、水利设施、种植技术等条件的制约,生产经营粗放,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1949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77公斤、棉花(皮棉,下同)平均亩产13公斤。建国后,党和政府始终把农业作为发展经济的基础,不断加大投入,逐步改善生产条件,农作物产量稳步提高。1955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103.5公斤、棉花平均亩产19.5公斤,均创历史最高水平。1956年,毛泽东对《阳谷县石门宋乡农业生产合作社养猪报告》的重要批示,促进了全区以养猪为重点的畜牧业生产的突飞猛进,从而带动了全区农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当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6.57亿元,比1949年增长62%;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105元,高岀全省平均水平;提前一年完成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潮的干扰,全区农业生产受到很大影响。但由于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思想的自觉抵制,农业生产仍取得一定成绩,特别是在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林业生产等方面都有了较快发展。1975年,全区粮食平均亩产209.5公斤、棉花平均亩产28公斤。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聊城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先后实行联产到组、联产到户和以家庭经营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农民收入逐年增长。1980年,全区农业收入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1983年超过20亿元。1984年,莘县棉花总产居全国各县之首,高唐、临清售棉为全省之最。《半月谈》杂志在《看聊城想全国》一文中赞誉“聊城是我国农村绽开的一枝报春花”。聊城地委、行署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的基础地位,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及时提岀全面发展农村经济的指导方针,制定一系列发展农村经济的优惠政策,不断调整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多种经营,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村经济呈现岀高速度、立体化的发展趋势。1985〜199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8.7%。1993年,地委、行署提出并付诸实施的“十大农副产品基地开发工程”,为全区农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呈现岀种、养、加一条龙,农、工、商一体化,农、林、牧、副、渔5业俱兴的局面。1996年,全区农业总产值155566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636元。
聊城地区的工业是由手工业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其发端久远,名产颇多。西汉时期,东阿即有质地细薄的丝织品问世,世称“东阿之縑”。宋代,阳谷白酒“透瓶香”即为贡品进京。明初,境内城乡家家纺车转、户户机杼声、村村有土染,纺线、织布、染色成为最广泛的家庭手工业。明永乐至清末,朝廷于临清“岁征城砖百万”,运往京城以建造故宫殿陵。清雍正年间,临清的羊羔裘皮作为贡品,''曾以恭进,嗣以为常”。创办于清乾隆年间的临清济美酱园,与北京的“六必居”、保定的“槐茂”、济宁的“玉堂”并称江北4大酱园,所产腐乳作为贡品入宫而名噪京城。1914年,阳谷张秋镇制作的毡帽获全国博览会头等奖。1915年,享有“贡胶”之称的阳谷阿城阿胶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头等奖。民国期间,时局动荡,战祸四起,“洋货”涌入,致使境内手工业屡遭涂炭,日趋衰落,而卷烟、机制、电力等近代工业则规模甚小,发展缓慢。1949年,全区仅有工业企业133处,年总产值6176万元。建国后,各种形式的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先后建立,造纸、印刷、农机、食品等地方国营企业相继增建,区内的工业基础初步奠定。至1957年,全区工业企业发展至625处,年总产值达2.33亿元。“大跃进”期间,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工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963年后,轻、重工业的比例得到调整,工业生产稳步发展。“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区工业再度受到严重影响。但由于广大干部群众对错误思想的自觉抵制,加之从沿海城市迁来一批规模较大的企业,同时区内又增建部分国营工厂,因此,全区工业生产仍有较大进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围绕搞好搞活国有企业这个中心,全面改革工业的领导体制、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尤其“十大技改工程”的全面实施,大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与后劲。高唐时风机械集团总公司、聊城发电厂、阳谷电缆集团公司、东阿阿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成为全区国有企业的“龙头”;聊城嘉明实业公司、阳谷凤祥集团等异军突起,成为全区乡镇工业的“领头雁”。名牌战略使产品质量不断提高,东阿牌阿胶、亚字牌喷油器总成、SD622型长途客车、泰山牌12拖拉机、镀锌金属软管等145种名优产品雄踞国内市场,部分产品步入国际商坛。至1996年,全区拥有11个工业行业,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工业生产格局基本形成。
自古至今,聊城地区精英荟萃,文化昌盛,概由教育事业发达使然。从大教育家孔丘首创私人办学起,境内即盛行齐鲁尊师重教之风。明清之际,东昌府文运大开,儒学星列,书院林立,私塾遍布,一时“科目鼎盛,贤士辈岀”,鸿儒相卿连翩鹊起,骚客文人脱颖而出。民国年间,战乱频仍,经济落后,教育事业发展缓慢。建国后,教育事业进入蓬勃发展的历史新时期。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级党委、政府始终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聊”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断深化教育改革,教育质量明显提高。至1996年,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的教育网络基本形成。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科研领域不断扩大,科研成果不断涌现;文化事业日益繁荣,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卫生事业发展迅速,人民的健康水平逐步提高;体育事业成绩喜人,乒坛名将刘伟在国际靂战中屡挫群雄。
聊城地区的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斗争传统。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在鲁西这块血染的大地上,农民起义的烽火连绵不断,武装斗争的风暴此起彼伏。明万历年间,临清爆发了由商人、工匠等参加的反抗税监马堂横征暴敛、中饱私囊的斗争,“州民万余,纵火焚堂,毙其党三十七人”。清乾隆年间,阳谷白莲教首王伦发动组织的农民起义军,杀死贪官,连克数城,转战鲁西,大败清军,震撼清廷。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期间,有转战鲁西北、四打在平城的捻军反清斗争,有置清军四处告警、捉襟见肘窘境的长枪会的斗争,有莘县、阳谷等地为抗粮而大闹衙署的抗税斗争,有驰骋冀鲁、震惊朝野的5大旗农民起义。咸丰年间,宋景诗领导的数万人的起义大军,高举反封建斗争的大旗,浩浩荡荡、所向披靡,连续攻占13座县城,杀死县官,焚毁县署,威震鲁西、直南,给清政府以沉重打击,在农民战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光绪年间,境内人民掀起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义和团运动。赵三多、朱红灯等率领数万拳民,“麋集蜂涌,刀戟齐举”,焚烧洋人教堂,杀死反动教士,痛击清军,重创西方列强,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壮丽的篇章。“五四”运动爆发后,鲁西平原到处激荡着热血儿女反帝爱国斗争的浪潮。社会各界群情激昂,爱国学生则站在斗争的前列,举行罢课斗争,进行游行示威,开展讲演活动,声泪俱下地宣讲亡国之痛,义愤填膺地痛斥卖国政府的罪行。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境内即有党的活动。1926年,鲁西地区第一个党支部——中共阳谷九都杨支部诞生。次年,中共鲁西北第一个领导机关——中共鲁西县委建立。从此,鲁西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迎着阶级斗争的狂风暴雨,直面中外反动势力的血腥屠杀,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开展了英勇悲壮、艰苦卓绝的斗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共鲁西县委、鲁北特委发动领导的阳谷坡里暴动和高唐谷官屯暴动,是共产党领导下山东省最早的两次著名暴动,沉重地打击了反动势力,极大地振奋了广大群众。同时,暴动中保存下来的革命火种,为点燃革命的燎原之火创造了条件。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全区人民迅速成立各种抗日组织,壮大抗日武装,建立广泛的民族统一战线,大打人民战争。在8年的抗日战争中,鲁西抗日军民配合主力军作战532次,民兵武装单独作战261次,粉碎敌人的“扫荡”300余次,拔除敌人的碉堡、据点400多个,歼敌22526人。同时,4545名优秀儿女为抗日战争的胜利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解放战争时期,全区人民“一切为了前线”,踊跃参军参战,大搞战勤支援活动。全区先后开展5次参军活动,有17万余人加入了解放军的行列。在刘邓、陈粟大军渡河作战期间,区内沿河各县征调水手,修造船只,岀动支前民工、民兵,胜利完成运送任务。在淮海、济南等战役中,区内组织担架团、运输队,随同部队跋涉数万里,足迹踏遍晋、冀、鲁、豫等7省。其间,全区有6325名优秀儿女为全中国的解放而捐躯。前仆后继、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建国后,全区人民发扬大无畏的革命精神,积极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他们不畏艰难险阻,披荆斩棘,战天斗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区人民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廉洁勤政建设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努力奋斗,顽强拼搏,不断地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推向前进。
誓创千秋业,更上一层楼。勤劳勇敢的聊城地区人民不满足于已经取得的辉煌业绩,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再接再厉,励精图治,开拓进取,决心把充满勃勃生机的聊城建设得更加繁荣昌盛、更加富饶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