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171
颗粒名称: 社会生活
分类号: C913
页数: 12
页码: 357-368
摘要: 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领导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市2006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奖惩兑现大会,在严格兑现奖惩的同时,对全年的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市计划生育“两会”结束后,各级以贯彻落实市会议精神为契机,普遍加大了奖惩兑现力度。2007年,市、县、乡三级共对50个单位重点管理,46个单位黄牌警告,处理计划生育责任人388人。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明确市、县、乡党委、政府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同志的通知》,稳定了五职责任人领导体系,确保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力度。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级及时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联合对县乡财政投入支出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经费投入及时到位。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要求,全面加强了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不适应工作需要的村级计生干部进行了调整,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关键词: 社会生活 社会问题

内容

计划生育
  【工作综述】2007年,市人口计生委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中发〔2006〕22号)和省委、省政府《关于贯彻中发〔2006〕22号文件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鲁发〔2007〕9号),积极应对第4次人口出生高峰,努力提高广大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和综合满意程度,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继续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负总责,领导保障机制得到进一步强化。各级党委、政府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多次召开党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人口与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会议,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进行研究部署。市委、市政府及时召开了全市2006年度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奖惩兑现大会,在严格兑现奖惩的同时,对全年的工作做了全面安排和部署。并在此基础上召开了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会议,对全年工作任务进一步分解细化。市计划生育“两会”结束后,各级以贯彻落实市会议精神为契机,普遍加大了奖惩兑现力度。2007年,市、县、乡三级共对50个单位重点管理,46个单位黄牌警告,处理计划生育责任人388人。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明确市、县、乡党委、政府分管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负责同志的通知》,稳定了五职责任人领导体系,确保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力度。对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投入不断加大。各级及时将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费列入财政预算,市人口计生委、市财政局、市审计局联合对县乡财政投入支出情况进行检查,确保了经费投入及时到位。按照思想好、作风正、懂业务、会管理的要求,全面加强了计划生育队伍建设,特别是对不适应工作需要的村级计生干部进行了调整,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保证。
  认真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思想认识有了新的提高。中央《决定》下发后,全市上下开展了一系列学习、宣传、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活动,形成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和学习贯彻高潮。6月,组织各县(市、区)分管县(市、区)长、计生局长和部分乡镇的分管同志到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进行了中央《决定》专题学习培训。7月,市委、市政府举办了学习中央《决定》和省《实施意见》报告会,邀请省人口计生委班开庆主任到聊城作辅导报告。各县(市、区)利用多种形式,开展了丰富多彩的中央《决定》宣传活动。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贯彻落实鲁发〔2007〕9号文件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实施意见》,在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实施新农村新家庭计划、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体系、投入保障体系等方面都有了一些新的突破和发展。各县 (市、区)、乡镇也都结合本地实际,制定了贯彻落实中央《决定》的实施意见。
  实行倡导指标年初认定制度,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机制进一步形成。为调动各县(市、区)的工作积极性,加快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创新步伐,切实实施对各县(市、区)的分类指导,市委、市政府在全市建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倡导指标年初认定制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为育龄群众免费提供“四项病毒”检测服务、实行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建立相关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落实人口信息网络“村村通”、村级计生专职主任工资待遇落实五项倡导指标都实现了新的突破。有2个县(市、区)为群众免费提供了“四项病毒”检测服务,3个县建立了长效节育措施奖励制度,9个县(市、区)全部建立了相关部门人口信息资源共享机制,40%以上的村实现了人口计生信息网络“村村通”,全市村级计生主任工资平均达到了每人每月200元以上。
  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规范化建设,基层基础工作得到加强。市人口计生委组织开展了依法行政和信访工作规范化管理观摩活动,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文书和信访工作程序。开展了统计执法活动,使人口出生底子得到进一步拓清,统计质量有了新的提高。开展了科技培训、科技练兵活动,举办了新型宫内节育器应用技术师资培训班,并加强了对各县(市、区)的巡回技术指导。全面加强了基层计生队伍职业化建设,省人口计生委在聊城召开了现场会,推广了经验。开展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集中清理清查活动,组织了流出育龄妇女担保合同签订工作,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正在走向合同化、法制化的发展轨道。
  大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取得新成效。.各级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人口计生委等部门关于广泛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的行动计划的通知》(鲁政办发〔2006〕13号),市人口计生委、卫生局、食品药监局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工作的意见》,各县(市、区)联合组织了对B超、流引产药物和技术服务市场的清理。市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社都开办了栏目,全市上下形成了开展关爱女孩行动、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的强大宣传声势。市人口计生委、卫生局、工商局、食品药监局对县(市、区)清理情况联合组织了检查,并发出了检查通报,有效避免和减少了私自鉴定胎儿性别和选择性终止妊娠的发生。
  大力开展“生育关怀”行动,利益导向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农村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全部实现了县级统筹,以乡镇为单位公开发放。农村计划生育夫妻全部免费享受基本项目的技术服务。及时组织了奖励扶助对象的调查摸底和资金发放工作,全市符合奖励扶助条件的人数达到12226人,奖励扶助金全部落实。组织了“生育关怀”行动基线调查,建立了对独生子女死亡伤残家庭的救助制度。全市共走访慰问计划生育困难户1670户,发放救助金50.1万元。(郇立军任晗)
  劳动和社会保障
  【就业与再就业】劳动就业。2007年,全市各级紧紧围绕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完善考核办法,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农民工联席会作用,加大通报、调度、督导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形势稳定。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聊政发〔2007〕95号)、《关于做好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农村零转移就业贫困家庭就业援助工作的实施意见》(聊劳社发〔2007〕11号)、《关于落实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聊劳社字〔2007〕94号)等一系列文件,为全面做好城乡“双零”家庭就业税收减免、社保补贴延续等工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全市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先后组织开展了城乡劳动力调查、城乡“双零”家庭调查和转移农村劳动力专项统计等大型调查活动,逐人立卡建档,实施微机录入动态管理,社区基础台帐得到进一步完备。劳动就业服务机构、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与城镇零就业家庭和其他困难群体人员对结,进行“一对一”帮扶,有针对性地送政策、送服务、送岗位、送技能,多形式帮助困难群体人员就业。全市新增城镇就业&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3.7万人,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15%,实现了年度控制目标。全年共有9079人次享受税费减免优惠政策,减免税费1151万元,支出就业资金2327万元,共为261人发放贷款503万元。全市实现困难群体就业1.2万人,安置城镇零就业家庭298户、518人,提前完成了市政府确定的“存量消零”目标。
  就业服务。在完成市场的新建、改建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人本服务和“新三化”要求,规范工作程序,积极推行“一站式”服务。优惠证办理、失业登记、贷款申请、补贴申请、培训登记等对外服务项目全部实行了即时办结或限时办结,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市、县两级依托人力资源市场,广泛开展“公共就业服务品牌创建年活动”,先后开展了“再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等五项主题活动,通过组织专项洽谈会、收集岗位、印发宣传材料、开展政策咨询、职业指导等形式,促进了各类失业人员市场就业。全市人力资源市场共进行城乡求职登记9万人,介绍就业7.3万人,中介成功率同比提高3个百分点。
  劳务输出。积极组织农民工和企业参加全省百名农民工之星和百家善待农民工和谐企业评选活动,三家企业和聊城工业设备安装公司李振月入围,并且李振月进入全省百名农民工之星前十名。全市继续把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重要渠道,在扩大输出规模、提高输出质量的同时,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劳务品牌。2007年,全市共组织劳务输出4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98%,其中境外输出达1800多人。年底在外务工人员达到118万人。全市已成立专业劳务派遣公司6家,资产3000多万元,从业人员360多人,派遣员工总数达到3万多人。聊城市“鲁西人力”经全省网上投票,以总分第一的优异成绩被评为“山东省驰名劳务品牌”,并被国家劳动保障部授予“全国优秀劳务品牌”。冠县、阳谷被省厅确定为第一批“省级劳务输出工作示范县”。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2007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扩面征缴任务完成良好,离退休人员待遇按时足额拨付。扩面净增人数11569人,超额3倍完成全年扩面任务,全市参加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的人数已达11.51万人;全年共征缴养老保险费4.89亿元,超额30%完成征缴任务。截至2007年底,全市养老保险基金累计结余达1.73亿元。全市全年共向30232名离退休人员拨付离退休金5.69亿元,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达到99.97%。事业单位工伤保险成效显著。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参保单位112个,参保人员7372人,全年征缴工伤保险费26.04万元。
  【企业养老保险】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和社会保险各项政策法规,以确保发放为目标,以扩面征缴为重点,以落实新养老金计发办法和做实个人账户为契机,加大社保宣传、强化社保稽核,狠抓政策落实等措施,进一步加大了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力度,扩面征缴再创新高,社会化发放成果更加巩固。截至2007年底,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职工达到29.08万人,实际缴费人数达到26.67万人,比上年增加1.92万人;征缴企业养老保险基金8.57亿元,比上年增收2.48亿元,征收总额年增长率达到41%。同期为全市59494名企业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6.60亿元,足额拨付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保持了100%。
  【医疗保险】医疗保险扩面征缴取得新突破。在全省率先将IS09000质量体系引入医疗保险管理工作。截至2007年底,全市参保人员突破40万人,其中市直达到10.65万人;全市收缴医疗保险金突破4亿元,其中市直收缴1.6亿元。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医疗保险逐步解决。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破产企业退休人员8000多人。基金支出管理进一步加强。不断完善单病种结算、定额结算和大病据实结算的复式结算办法,有效遏制了住院医疗费用的过快增长,市直参保住院患者医疗费个人负担比例一直在29%以内,在全省保持较低水平。推行定点医疗机构信用等级制度和医疗保险定岗医师制度,实行信用等级管理的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达到17家,同时对10名违规的定岗医师取消了医疗保险处方权。加大医疗保险反欺诈力度。2007年共查处冒名住院10例,挂床住院30余例,轻病纳入18例;查处定点药店、门诊违规刷卡销售生活用品、化妆品21例,有效减少了违规行为的发生。加快推进城镇居民医疗保险试点各项工作。由劳动保障部门牵头,会同财政等有关部门进行了摸底调查,全面掌握了全市64.7万城镇居民的分布、构成及数量。建立了市劳动保障、发展改革、财政、卫生、民政、教育等部门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联席会议制度,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工作。结合全市实际情况,拟定了《聊城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
  【失业保睑】截至2007年底,全市失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8.12万人,征缴失业保险金5819万元。全市共为2.3万人发放失业救济金4441万元。
  【工伤与生育保险】截至2007年底,全市工伤保险参保职工达到21.82万人,比2006年底增加3.32万人;共征缴工伤保险基金2603万元,全市累计结余工伤保险基金3481万元;共支付伤残津贴、供养亲属等工伤保险费用1125万元,足额拨付率达到100%。完成工伤认定1342件,劳动能力鉴定258人。事业单位工伤保险76户,参保职工5464人,收缴工伤保险基金7.5万元。生育保险参保职工2.02万人,收缴生育保险基金323万元,支出225万元,累计节余生育保险基金381万元。加强了工伤与生育保险制度建设。2007年制定下发了《关于企业“老工伤”人员纳入工伤保险统筹有关问题的通知》(聊劳社字〔2007〕119号)、《关于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参加工伤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聊劳社发〔2007〕7号)、《关于规范劳务派遣单位工伤保险费率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工伤保险费率问题的通知》(聊政办发〔2007〕46号)、《聊城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山东省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聊政字〔2007〕186号)、《关于企业职工生育保险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为做好工伤和生育保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举办了两期关于事业单位参加工伤保险的培训班,参加学习人员包括事业单位、民间非营利组织政工人员共计517人,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农村养老保险】通过加大宣传力度,综合考核、行政督导引导、实行目标责任制等措施,有力的推动了农村养老保险工作的深入开展。2007年全市收取保费649.49万元,新增参保人数5500人,基金累计总额达7153万元,全市5200位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共计支出养老金204.6万元。基金管理逐步规范。进一步强化基金监管措施,严格限定基金运营渠道,规范基金运作,较好地化解了基金风险。2007年,下发了《关于转发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聊劳社字〔2007〕115号),明确提出了“凡属政府及有关部门挤占挪用的基金,必须限期归还;对确定无法偿还的农保基金,由同级政府予以偿还,确保基金的安全完整”和“农保基金没有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要统一纳入财政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新要求。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政策不断完善。截至2007年底,已有高唐县、在平县、东昌府区、冠县等4个县(区)出台了做好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方面的文件,高唐县已积极稳妥地组织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试点,345人参加了保险,累计征缴保费793.42万元,支出184.48万元。
  【培训就业与鉴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积极实施“千名技师培训计划”、“金蓝领”培训等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项目。组织参加“金蓝领”培训380余人,超额完成省厅下达的培训任务。积极开展“千名技师培训计划”,有78人取得技师职业资格。2007年,全市高技能人才已达到24500人,其中高级工23000人,技师和高级技师1500人。认真做好“聊城市首席技师”评选活动的各项准备工作。印发《关于做好2007年聊城市首席技师选拔推荐工作的通知》(聊劳社字〔2007〕116号)文件,共组织100余名技师以上职业资格人员申报“聊城市首席技师”资格。根据省人才办的要求,推荐了7名“聊城市首席技师”参加“山东省首席技师”的评审,其中1名同志荣获“山东省首席技师”称号。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聊城市首席技师”22名,“山东省首席技师”5名。进一步加大资金扶持力度,拨付专项资金57万元,主要用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选拔及兑现政府津贴。
  技工教育工作。2007年,全市共招收新生8591人,圆满完成了年度任务。认真落实国家助学金政策。从2007年秋季开始,凡就读职业中专、技工院校的农村学生、县镇城镇户口的学生每人每月享受150元的国家助学金。积极落实技能扶贫计划,三年来共完成2350人的招生计划。
  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积极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截至2007年底,全年共鉴定考核各类职业院校民办职业培训机构学员7000人,积极开展国有企业在职职工鉴定考核工作,全年共计培训鉴定职工3000人。
  【劳动工资管理】加强劳动合同管理,建立了劳动合同备案制度。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要求,制订出台新劳动合同四大文本(服务、化工、机械、建筑)并在全市范围内推行更换工作。积极做好2006年转业士兵和义务退伍兵分配培训工作。落实鲁劳社字[2006]35号文件,对分配到企业的士官、8023人员和参战人员共计75人根据政策进行了摸底调查。为深入贯彻落实《劳动合同法》,扎实做好这部法律的宣传工作。开办培训班,对各类企业劳资人员和负责人进行专题培训,参加人员达630多人。落实三年行动计划,建立和谐示范企业试点,全市有41家企业被评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为26名外国人办理了就业和延期手续的申报工作。
  【劳动关系处理】进一步规范了办案工作规程,先后制定下发了《聊城市劳动争议仲裁庭旁听人员管理办法》、《劳动仲裁员守则》、《聊城市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禁酒办法》、《关于加强劳动仲裁人员工作能力建设的意见》、《聊城市劳动仲裁部门能力建设工作考核标准》、《疑难案件速递研讨办法》等规章制度。全市共受理劳动争议案件764件,以非立案方式处理争议493件;以立案方式处理劳动争议271件,结案271件,时效内结案率达到100%。其中市级立案受理案件75件,结案75件,时效内结案率100%。为劳动关系双方挽回经济损失530万元,为职工补交各项社会保险2920余万元。全市共鉴证劳动合同77336人份,办理解除终止劳动合同手续9863人。全市劳动保障信访总量881件起,涉及职工2905人次,全部信访案件结案率100%。
  【劳动保障监察】通过采取劳动保障监督审查、日常巡视检查、专项检查和举报专查等形式,积极维护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2007年全市共检查各类用人单位4959户次,涉及职工18.7万人,签订劳动合同3.24万人份,催缴社会保险费2089万元,补支拖欠职工工资17.8万元,补办职业资格等级证书5714份,取缔非法职业中介机构97家。积极开展了社会保险基金审计工作,对全市50家社会保险经办机构2006年的基金运行情况进行了全面审计,对挤占、挪用社保基金,非金融机构存储和财务帐目管理不规范等行为依法进行了认真整改,保证了社会基金的安全运营和保值增值。
  (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民政
  【工作综述】2007年,全市各级民政部门紧紧围绕“改善民生、发展民主、促进稳定”的工作目标,在改革中谋发展,在工作中求创新,圆满完成了年初所确定的任务目标,民政事业取得了全面发展。
  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取得新突破。2007年,圆满完成农村低保普查工作,顺利实现“扩面”和“提标”。作为省低保普查试点,聊城市认真组织了对农村低收入家庭生活情况的全面普查和核查认定工作,掌握了全市农村困难家庭的底数和实际救助需求,建立了翔实可靠的数据库。以此为基础,确定了低保标准由650元提高到800元,月人均补差30元的农村低保政策,按照“全覆盖、无遗漏、应保尽保”的原则,将符合条件的14.1万人全部纳入低保范围,保障人数比上年增加10.3万人。在农村低保建制过程中,从普查、核查,到建档、资金发放,各级严把关口,确保“阳光操作”,得到省厅的高度评价。农村低保的顺利“扩面”和“提标”,标志着农村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最后一道保障网编织成形。城市低保继续保持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至2007年底,全市52497人纳入城市低保,人均月补差88元;分类施保全面启动,17处低保超市运作良好,有效缓解了城市低保对象的生活困难。中心敬老院建设加速推进。2006年聊城市在全省率先提出了“利用3年时间完成60处区域性中心敬老院建设”的规划,为确保建设任务圆满完成,市局党组全力以赴、分县到人、专项督查、狠抓落实,多次召开敬老院建设现场会,及时解决敬老院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各县(市、区)克服资金、土地困难,全力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07年底,已顺利完成43处建设任务。五保财政供养制度全面实施,全市1.9万五保对象纳入财政供养。城乡医疗救助逐步推开,对3.7万困难群众实施了救助。灾区群众生活困难得到有效解决。2007年共计下拨救灾救济资金1065万元,下发捐助棉衣被、毛衣3.2万件,妥善解决了8.7万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
  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呈现新亮点。2007年是市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的冲刺年。继2007年2月被命名为山东省双拥模范城,实现了创全省双拥模范城“二连冠”之后,以服务驻聊部队建设和维护优抚对象合法权益为主线,釆取多项措施,强化宣传教育,营造了浓厚的双拥共建氛围。“八一”期间,举办了“纪念建军80周年大型图片展”、“双拥共建合唱汇演”和“珍惜荣誉,再创辉煌”为主题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认真做好71939部队冬训、71901部队“前卫207”演习的后勤保障工作,2007年全市支持驻聊部队钱、物共计2800万元。优抚安置政策进一步落实。各级认真贯彻新出台的优抚对象及部分军队退役人员“五个方面”政策,圆满完成了全市带病回乡退伍军人、参战退役人员和涉核退役人员的身份认定工作。加快新型优抚保障服务体系建设步伐,全市9个县(市、区)的优抚对象全部实行了医疗费减免。2007年报销、减免医药费共计235万元;全面落实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保证年递增5%;残疾军人、“三属”抚恤金、在乡老复员定补金,都按照高于国家标准发放;2007年全市筹集资金640万元,帮助“三老”解三难、尤其是住房难问题,确保了各类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均达到或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退伍士兵和随军家属安置的遗留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退役士兵安置工作进展顺利,共接收安置退役士兵3355人,自谋职业率由2003年的1%提高到2007年的38%,莘县、在平、临清的自谋职业率大幅提升。认真做好涉军人员稳定工作,2007年共计接访50余次。12月27日,聊城市再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顺利实现了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确定的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二连冠”目标。高唐县、莘县、在平县、阳谷县、东昌府区也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全省双拥模范县(区)。
  着力发展基层民主,城乡社区建设和村民自治工作又上新台阶。2007年,从健全社区长效管理机制入手,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社区工作意见》(聊政发〔2007〕35号),明确提出把和谐社区建设作为全市社区建设的总目标。以此为抓手,切实加强了社区“四个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拓展了社区服务领域,社区功能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全市社区工作现场会的召开,充分发挥了“典型引路”的作用,有效带动了全市社区工作的开展。全市28个街道办事处和118个社区居委会管理有序、功能日趋完善,有地方办事、有人办事、有钱办事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受到民政部和省民政厅领导的高度评价。积极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东昌府区被民政部选为全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高唐县也正在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探索,通过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农村社区建设工作积累了经验,为打造全市基层民主建设工作亮点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人民日报》4月14日头版头条以《山东农村探索社区化管理》为题着重报道了聊城市联村自治情况,河南、云南等省先后到聊城参观考察。认真组织实施了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与组织部门共同组成了“两委”换届选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办公,严格依法办事,按程序选举。截至2007年底,全市5654个行政村已完成换届5615个,一次成功率达98.8%,按期换届率达99%。村委会成员知识结构明显改善,政治素质、文化水平、“双带”能力都有较大提高,村 “两委”成员交叉任职率、兼职率等各项指标,均超过预计目标。
  积极创新思路,社会福利事业迈出新步伐。福利彩票发行坚持“扶老、助残、救孤、济困”的宗旨,创新经营理念和宣传方式,努力挖掘以中福在线、刮刮乐为重点的新的市场增长点,培养核心竞争力,全年销售福利彩票1.31亿元,比上年增长30%。慈善工作积极创新思路,采取“拓宽范围、深入企业”等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和劝募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慈心一日捐”活动,募集善款1078万元,其中市直募集款355.8万元,比上年增长146%。利用福彩公益金和慈善捐助资金开展了“福彩心连心”、“爱心复明”、“微笑列车”等一系列救助活动,救助家庭5000余户,老年白内障患者113名,唇腭裂患者130例,特困大学生、教师1156人,发放临时救助金24万元,资助新太矿难30万元,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加强对福利企业的规范化管理,2007年审批福利企业4家;开展了全市孤儿和城镇“三无”老人普查工作,加快了儿童福利院的规划和筹备进度。“明天计划”进展顺利,为39名患儿顺利进行了手术。
  坚持依法行政和规范服务,社会事务管理再上新水平。民间组织管理工作深入开展规范化建设、自律与诚信建设活动,坚持落实年检制度。截至2007年底,全市注册登记民间组织共计1803个(其中社团1201个,民办非企业单位602个)。加强了对农村经济协会的培育和规范,全市已注册登记农村经济协会295个,协会涵盖了农产品产、供、销等诸多领域,有力的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婚姻登记工作坚持法定婚龄登记,严格工作程序和收费标准,全年共办理结婚登记近5.6万对,离婚登记约3000对,登记合格率100%。殡改工作加大了整治措施和督查力度,市政府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管理工作的通知》,全市开展了以提高火化率为主攻目标的专项治理活动,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火化率达到82%,高唐、在平、东阿火化率均达到100%。区划地名和勘界工作稳步发展。聊城市区地名调查工作顺利完成,数字地名建设实现重点突破,并跨入全省先进行列。“两图一责”边界线管理模式得到全面落实,依法治界水平明显提高。
  加强民政系统自身建设,树立民政部门新形象。2007年,民政系统以落实市委、市政府解放思想大讨论的部署和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为契机,狠抓了机关思想、作风和行风建设。大讨论期间,市局党组结合工作实际,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讨论、创新活动形式、广泛征求意见,以创新意识、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创优环境四个问题为重点,明确整改措施,严格落实责任,以此为契机,局党组又在全系统开展了“加强作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主题教育等一系列党风廉政教育活动,就廉政和行风建设工作出台了8个文件,对乡镇敬老院管理、救灾救济款物管理、婚姻依法登记工作进行了专项执法监察,并积极参加了两次“行风热线”活动,以现场接受社会各界咨询的形式,更直接、快捷地解决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解放思想大讨论和民政行风建设活动的有效开展,大大促进了民政干部职工思想、作风的转变,民政自身建设得到全面加强,行业形象进一步树立,群众的信任度进一步提高,为全年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规范管理,强化服务,各事业单位工作有了新提升。各事业单位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复退军人医院大力开展医疗管理年和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狠抓质量管理和医疗安全,夯实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全年业务总收入实现2137万元,比上年增长39%;军供站全年完成接待任务78批次,2.1万人;福利院大力推行“6S”管理法,收养人员近200人,实现代养收入20万元,比上年增长10%;救助站以改善硬件设施、规范救助管理为重点,努力建设功能齐全,布局合理、管理规范的新型救助管理站,2007年12月,成功举办了全省救助管理观摩现场会,得到与会人员的一致好评,标志着全市救助管理工作进入全省先进前列;军休所着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努力改善、优化服务环境,积极落实军休干部政治和经济待遇,用心开展了丰富多彩的老年文体活动,切实搞好服务管理工作,班子、职工和老干部之间形成了浓厚的和谐氛围;烈士陵园坚持“褒扬烈士,教育群众”的工作宗旨,2007年共计接待参观单位、团体47个,2万余人次;殡葬管理处积极拓宽服务领域,增加服务内容,全年实现收入完成326万元,比上年增加28万元;市公墓管理处正式揭牌,完善了机构,理顺了内部管理机制,2007年销售收入62万余元。(徐开国)
  附:重点康复医疗机构简介
  【聊城国际和平医院】
  院长:王继宪党委书记:赵松敬副书记:王兴利副院长:黄留详
  2007年,医院门诊诊疗43372人次,比上年增长8%,入院6337人次,比上年增长31%,出院6382人次,比上年增长32%,收治优抚病人390人次,收治精神病人72人次,收治老年公寓病人153人次,收治市医保病人636人次,比上年增长27.3%,收治区属医保病人468人次,比上年增长42.6%,开展手术1339台次,比上年增长11%,急救出车2395台次,比上年增长63%,健康查体8490人次,比上年增长24%。业务总收入完成2137万元,比上年增长39%,医保实现收入450万元,比上年增长32.7%,农合住院病人2141人,实现收入516万元。在各项收入中,门诊收入实现513万元,比上年增长26%,住院收入实现1624万元,比上年增长43%;医疗收入实现1557万元,比上年增长44%,药品收入实现580万元,比上年增长26%。
  狠抓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2007年,医院进一步完善质量控制体系,全面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术前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死亡病历讨论制度,三查七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等,强化了三级三严训练,医院始终坚持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施治、合理收费,优化服务流程。为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民政工作会议和全省医院管理工作会议及市卫生局等六部门《关于深入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的通知》等有关文件精神。医院对各科室签定的责任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考核并兑现奖惩;对重点要害部位的“人防、物防、技防”的严密情况进行多次专项检查,“三防”覆盖率达到了10。%。医院利用法制教育辅导、消防知识讲座、法制报刊、播放消防录相带、试卷测试、板报、实际操作等各种学习宣传方式向全院干部职工宣传法律知识,定期组织医护人员学习《医疗事故条例》以及《医疗安全管理制度》,在努力提高医护人员服务质量的同时,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法治观念,杜绝了医疗事故,减少了医疗纠纷和刑事案件,为营造“平安医院”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氛围。
  狠抓人才培养和引进,促进技术进步。医院继续狠抓三基训练和继续教育,对青年医师定期进行考试考核,2007年全院共组织31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外语考试,38名专业技术人员参加计算机考试,组织全院护理人员理论考试8次,应急预案考试2次,三基考试3次,护士岗位技能操作考试3次,共1025人次;技能操作考试9次,操作比赛1次,共789人次。医院派出多名医护人员外出进修学习,在继续对外工作的同时,先后请省级以上医院专家到医院会诊、手术40次,派出进修人员7名,引进了研究生医学骨干2名。医院组织全院性学术讲座19次,其中全员护理讲座9次,发表论文35篇,取
  得科研成果7项,获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
  加快设备更新和改造,不断提高医院竞争力。2007年,医院引进了输液泵10台、注射泵7台、振荡器5台、婴儿保暖箱、中央监护站一拖五、电子肠镜、病床50张、婴儿监护仪、CR影像处理系统、呼吸机、心电图机2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1台、手术床3张、胰岛素泵3台、光疗培养箱、电动手术床3台、心电监护仪1台、起搏器1台、妇科综合治疗仪1台、艾滋病实验室仪器1套,隔音室、胎儿监护仪1台、空气压缩机、输血手术设备1套、监护仪2台、利普刀1台、牵引床1台、血气分析仪1台、颈颅多普勒1台,手术室净化系统等医疗设备。
  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努力提高管理水平。5月25日,医院召开“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大会。努力解决在思想作风方面存在的“满”、“旧”、“浮”、“难”、“小”的问题,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实事求是,正面引导注重实效,促进发展。会议传达了《中共聊城市关于开展“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实施意见》,并宣读了《中共聊城市复退军人医院“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意见》。通过大讨论活动进一步提高了职工思想作风和工作效率,促进了医院的和谐健康有序,为医院加快发展,深化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力倡导文明服务,努力构建和谐医院。医院坚持“两手抓”的思想不动摇,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制定完善了《文明规范服务标准》及考核奖惩办法,开展了文明科室评选活动,规范了导医台、候诊椅、意见箱、热线电话等便民设施,并坚持每月一次满意度调查,调查结果与奖惩挂钩。医院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建立技术协作关系。1月,医院组织召开了“周边乡镇医师座谈会”;6月,医院支援三下乡义诊5次;医院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以及中共聊城市委《关于开展“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习意见结合起来。医院党委定期组织全院干部职工举办学习“十七大”及《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学习经验交流会。2007年,医院在优抚病员中开展“模范优抚病室”和“十佳文明休养员”活动。总结摸索了一套在新的历史时期优抚病员住院管理的方式和方法。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0周年,7月26日,医院举行“庆八一爱心献功臣”座谈会,邀请了“十大检察官”白云副检察长等一些模范人物与疗养的革命老军人进行座谈交流。医院坚持勤俭办院的思想原则,在稳定职工收人的同时,逐步提高职工的福利待遇。医院坚持“两手抓”的思想不动摇,全院上下团结一心,锐意拼搏,在努力营造和谐医院的征途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王舟军)
  老龄工作
  【工作综述】2007年,市老龄委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为指导,以宣传贯彻落实老年法规为主线,以基层老龄工作为重点,以开展活动为载体,以落实“六个老有”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广大老年人的物质文化需求,突出工作重点,分类推进,开拓创新,狠抓落实,积极开展老龄工作,促进全市老龄事业在新的起点上取得了新成效。一是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聊城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二是把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聊城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以聊政办发[2007]31号文件印发,明确提出了全市“十一五”期间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保障措施。三是凡涉及到老龄工作的一些重大活动和重要会议,各级党委、政府以及人大、政协的领导同志都亲自参加。四是下发文件,安排部署工作任务。2007年,中共聊城市委办公室、聊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搞好春节敬老活动的通知》和《关于认真开展敬老月活动暨“老人节”庆祝活动的通知》等文件。
  【组织建设】以基层老龄组织建设为重点。一是抓充实调整,根据人员变化的情况及时把热爱老龄工作、关心尊重老年人的同志调整到老龄组织中。东昌府区、高唐县老龄办主任进行了调整,分别由区老龄办副主任提拔为正主任和乡镇党委书记担任。二是抓培训提高。市和各县(市、区)老龄委举办不同形式的基层老龄干部培训班20次,共培训718人次,进一步提高了老龄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三是抓典型示范。主要是开展农村老年协会示范村活动,狠抓了农村老年协会活动制度。东昌府区、临清、在平、东阿、高唐等县(市、区),在确保老典型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批新的老年协会示范村,进一步扩大了农村老年协会发挥作用的覆盖面。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10%以上的村达到了老年协会示范村标准。
  【宣传教育】始终把开展老龄宣传作为经常性的工作抓在手上,坚持四个结合,即:经常性的宣传和集中性宣传相结合、宣传领导与宣传群众相结合、面上的宣传与典型宣传相结合、新闻媒体宣传和社会宣传相结合,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教育。2007年,继续按照聊城市文明办、经贸委和老龄办联合印发的《关于做好户外老龄宣传标牌建设的意见》(聊文明办发〔2005〕2号)文件要求,积极组织开展推广敬老宣传标牌进社区活动。2007年新设立永久性的大型户外老龄宣传固定标牌16块,安装敬老宣传标牌550余块,新增标语1500余条。以各县(市、区)为单位,统一制作老年法规宣传牌,开展了“老年法规宣传牌”送村居活动。2007年,全市新制作老年法规宣传牌2300余块,挂到了村居的老年活动室中,进一步宣传了党和政府关于老龄工作的各项方针政策和老年法规。老人节前夕东昌府区印制了10000余份敬老爱老宣传画发放到各乡镇、办事处、区直各部门,要求老人节期间在全区各单位办公区域、各乡镇办事处街道、社区(村、居)及居民比较集中的小区进行张贴。组织开展了以“爱心献老人、真情暖人心”、“我为老人办实事”、“老年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敬老宣传月活动。认真开展老龄工作调研,撰写调研报告。在全省老年学会学术交流会上,聊城市的“关于退休年龄的思考”、“关于老有所养情况的调查”分别获二、三等奖。其中“关于退休年龄的思考”在亚太地区学术论坛交流会上获得优秀论文奖。精心编印发行了《长寿之星—聊城百岁老人》一书和《老年人书画集》。《聊城日报》在每期的“社会栏目”都刊登老龄工作的内容。聊城广播电台、电视台也时常报道全市老龄工作的情况。山东电视台“天下故事”栏目对全市的幸福老年公寓、阳谷县寿张镇敬老院院长贾秀兰进行了采访。2007年,各类媒体共采用老龄宣传稿件288篇。通过广泛宣传,在全社会形成了重视老龄工作、敬老养老光荣的社会风气,为老龄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老年维权】积极鼓励老年人踊跃参与全市经济和社会建设,充分发挥各类老年协会的作用。突出“银龄援农”主题,积极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市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实施“科技助农、科普惠农”工程,培育“小麦0501”和“聊玉早1号”2个新品种,建立良种示范基地1000亩,对3000余户次农民进行巡回技术指导,举办技术讲座10。余期,向农民发放5000余份技术资料等,为农民增收1000余万元;积极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先后就经营管理问题为10多家企业和医院提出合理化建议128条,审查建筑工程180余个,参与安全大检查20多人次;积极实施“卫生支农”和“夕阳红营养健康行动计划”,先后为700多人进行了免费义诊,答复健康咨询50。多人次,同时向城乡老年人发放《大众科普手册》、《气象科普手册》、《节能环保科普知识手册》和健康小常识科普资料2万余册。市老年书画研究会先后举办了《庆七一书画展》、《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2周年书画展》、《学习宣传十七大精神百名古稀老人书画展》等大型书画展览活动和15次书画笔会。市老摄影家协会承办了《庆祝聊城解放六十周年摄影展览》,主办了《时代先锋》大型图片展览,展出版面142块,图片800余幅。东阿县公安局退休民警陈金良时刻不忘关爱下一代的健康成长,经常深入到中、小学、聊城大学、聊城教育学院等,为学生做学雷锋事迹报告,举办学雷锋事迹展,组织学生成立“学雷锋义务小组”、“学雷锋义务服务队”,利用节假日深入社区、敬老院做好事,献爱心,自编了《我劝同学别吸烟》、《我劝同学远离网吧》、《请同学们注意交通安全》、《讲文明、懂礼貌》等段子,采取说快板等学生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学生们宣讲道德、法律、礼仪、传统美德等知识,得到社会高度评价,2007年,陈金良同志被省委宣传部评为首届“感动山东十佳人物”、被山东省委老龄委授予“山东省模范老人”、被山东省关工委授予“全省关心下一代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家庭赡养】2007年,全市按照聊委〔2005〕51号文件要求,继续抓了农村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工作,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家庭赡养协议书成果。东昌府区、在平等县(区)在注意家庭赡养协议书签订数量的同时,确保家庭赡养协议书的质量。通过宣传发动、广泛签订、狠抓兑现、检查验收等过程,全市累计有452292户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签订了家庭赡养协议书,协议书的签订率和兑现率分别达到95%和98%以上,确保了农村老年人的老有所养。
  【"老人节''庆祝活动】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以聊办发〔2007〕31号文件下发了《关于认真开展敬老月活动暨“老人节”庆祝活动的通知》,确定9月20日~10月19日,在全市开展以“弘扬敬老爱老传统美德,共享健康快乐和谐生活”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暨“老人节”庆祝活动。各县(市、区)委、政府也均下发了开展“老人节”庆祝活动的通知。市老龄办、市公益活动策划协会、新南方玩具商城联合举办了庆祝“九•九”老人节一老少同乐文艺演出。各县(市、区)、市公安局等市直单位也分别召开了庆祝“九・九”老人节大会、表彰会、茶话会、座谈会、联欢会等。东昌府区对“十佳金婚伴侣”、“十佳孝亲好媳妇”、“十佳孝子”进行了表彰,还在人民广场举办了老年人大型文艺演出;临清市、在平县等也都开展了表彰活动;各县(市、区)普遍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和体育项目比赛、书画展、精彩的秧歌、健身舞、京剧、豫剧、大合唱、舞蹈、台球比赛等文体表演;莘县各单位在老人节提前下班半小时为自己的老人过节。整个节日期间,全市上下到处都呈现出一派浓厚的敬老气氛。2007年,各级党委、政府都更加注重把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放在突出位置。各县(市、区)党政领导携带慰问金、慰问品到所在地的敬老院、老红军及百岁老人家中走访慰问;市交运集团及市直多数单位为老人发放节日礼品;市老龄办对本办公室的退休人员进行走访慰问,并送去节日礼品;东昌府区、在平、高唐等县(市、区)组织医务人员到每位百岁老人家中为老人免费进行查体;市直有关部门及十几家医疗机构和各县 (市、区)还普遍开展了老年人免费查体活动,为老年人进行了心电图、测血压、胸部透视等多项检查。
  (王世君)残疾人事业
  【工作概况】2007年,全市残疾人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紧紧围绕全市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干事创业,积极开展了残疾人康复、就业和扶贫等项工作,圆满完成了各项年度工作任务。
  【基层组织建设】全市各级残联把加强基层残联规范化建设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一是通过会议部署、试点示范、具体督导、经验交流等办法,使乡镇残联组织得到加强,确保了机构、人员、场所、经费、任务“五落实”,使全市13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基本达到了规范化的要求。全部向省申报达标验收。二是做好县、乡残联换届工作,按照省政府残工委《关于市、县、乡残联召开第五次代表大会进行换届选举的实施意见》要求,对县、乡残联换届工作进行了部署。在各级党委、政府重视关怀下,经各级残联的共同努力下,2007年底,县、乡残联换届工作全部完成。换届后的残联领导班子年龄降低,文化程度高,梯次结构配备合理。基层残联组织建设普遍得到了加强。
  【康复工作】2007年,以实施贫困儿童康复救助工程为重点,大力加强基层残疾人康复工作,全面完成了年度康复任务,在康复工作上重点抓了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组织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筹资50万元,首先在阳谷县开展创建白内障无障碍县活动,免费为300名贫困患者做了手术,成功率100%。2007年,阳谷县已达到白内障无障碍县的标准。二是听力语言康复。在充分发挥县(市、区)听力语言康复机构作用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对市听力语言康复中心的投入。市残联注入资金20万元,为市聋儿康复中心学生免费提供助听器100多台。免费为80余名聋儿家长进行了培训。2007年,经过积极筹备建设,市聋儿康复训练中心已形成集技术服务与指导,测配与训练功能于一体,能为聊城市及周边地区的听障人群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听力语言康复服务的中心机构。三是脑瘫儿童康复。市残联成立了聊城市脑瘫儿童康复中心,中心技术力量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在训儿童70多名,通过实施患儿康复救助工程,为10。名脑瘫儿童发放了救助卡。四是利用社会资源,与市妇联联合建立了市智障儿童康复中心,现已收训智障儿童15名,已初见效果。五是组织开展了“移动助我行”为140名贫困肢残者免费安装假肢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很好的反响。
  【残疾人扶贫】为加快全市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奔康的步伐,一是加强了残疾人“两基”建设。各级残联依托社会就业训练机构建立起了残疾人定点职业培训基地,对残疾人实行免费培训,对困难学员给予适当生活补贴。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残疾人培训基地10多处,其中市直2处。共对620名残疾人进行了免费职业技术培训,培训后的残疾人90%实现了就业。市、县两级残联经调查筛选和实地考查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13处,扶持580名残疾人就业,帮助8218户贫困残疾家庭解决了温饱,绝大多数残疾人的家庭生活状况都得到了改善。二是实施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投资200万元,分二批为20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建设新居。2007年,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已全部竣工,绝大部分残疾人已搬进新居。三是逐步完善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机制,切实保障贫困残疾人基本生活。各级残联积极配合民政部门将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11000多名贫困残疾人纳入了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其中城镇670人,农村10000多人。
  【残疾人就业】2007年,全市各级残联认真落实《残疾人就业条例》和《聊城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规定》,全面推行了地税代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政策,继续落实好鼓励残疾人自谋职业优惠规定,加强了福利企业用工制度的管理,开展了职业技能培训,各级残疾人劳动就业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有新的提高,逐步形成了较完善的残疾人就业法规政策和组织体系,促进了全市残疾人劳动就业水平不断提高。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开展残疾人劳动技能培训800人次,通过集中就业、按比例安置就业和个体就业,共安排485名城镇残疾人就业,农村有39100名残疾人在业,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稳中有升。
  【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一是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中心的作用。市、县、乡三级全部成立了残疾人法律援助联络站,并充分发挥各级联络站的作用。凡残疾人申请援助,一律优先办理,凡残疾人申请的涉法案件,一律指派资深律师。二是利用残联的影响介入解决。市残联党组、理事会一直要求领导干部都抓信访,而且随时接访,对残疾人反映的问题要认真加以解决。三是借助人大政协的影响,落实残疾人法律法规。邀请人大、政协领导对残疾人工作进行执法检查或视察,有力地促进残疾人工作的开展。通过以上措施,维护了广大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全年未发生一起越级和群众集体上访事件,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宣传文体工作】各级残联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活动,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加大了对残疾人事业的宣传报道,县级以上新闻单位刊播有关残疾人稿件360余篇,其中市级以上稿件120篇。形成了一定的宣传声势,营造了关心残疾人、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的良好氛围。全市残疾人竞技体育工作获得新突破。市政府发文,成立了残疾人体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分管市长任组长,加强了对残疾人体育工作的领导。市残联挂牌成立了“聊城市残疾人游泳训练基地”。在组团参加的省第七届残运会上获得金牌榜第八名。8月,组织残疾人游泳运动员
  参加了全市游泳锦标赛,和健全人同场角逐,荣获团体总分、金牌总数双第一,受到了大会组织人员、运动员和现场观众的赞誉。2007年还被国家队选走了一名参加残奥会的轮椅网球运动员,这是全市残疾人体育有史以来第一人参加残奥会的运动员。在残疾人文艺活动的开展上,重点以特教学校为基地, 抓活动、促发展、出精品。
  【机关自身建设】全市各级残联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作为残联系统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推动干事创业的大事来抓,列为机关学习的主要内容。采取了集中学习与个人自学、脱产学习与在职学习、学习理论与参观考察相结合等多种形式,组织干部职工开展了理论业务学习活动。通过抓学习、转观念、变作风、强素质、树形象,把残联队伍建设成为政治坚定、业务精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的工作队伍。同时,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开展“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中提出的,着重解决“满、浮、旧、难、小”问题的要求,各级残联围绕观念创新、机制创新、环境创新,以分析查摆问题、解决问题为重点,进一步增强了新形势下做好残疾人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市残联举办了残疾人事业论文评选活动,促进了残联干部理论水平的提高;各县(市、区)残联的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办公信息化、自动化程度普遍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有了新的增强。2007年,聊城市残联被上级残联授予“全国宣传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康复工作先进单位”、“全省信息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市政府记“集体二等功”。(张军)

知识出处

聊城年鉴

《聊城年鉴》

出版者: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聊城年鉴》2008是聊城市政府主办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年刊,主要记载聊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中取得的业绩和发生的大事要事,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果。《聊城年鉴》(2008)系统汇集了聊城市2007年度的文献信息,是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和优质的文献信息源。它承载历史、昭示未来、资政育人,为各级领导了解市情、获取信息、实施科学决策提供重要资料,是宣传、推介、服务聊城的大型工具书。

阅读

相关机构

山东省委
相关机构
山东省政府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