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118
颗粒名称: 法制
分类号: DF092
页数: 14
页码: 157-170
摘要: 以落实领导责任制为总抓手,不断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奖惩兑现、责任查究等工作体系,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具体、考核有效的工作新格局。一是健全任务目标体系。对在平安建设中各部门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层层量化和分解,量化为780多个具体项目,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建立台帐。二是健全执行责任体系。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综治办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共同抓。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综治办专门制定了责任考核体系。在纵向上,实行“立状定责”,逐级签订责任状,纵到底、横到边,做到上下贯通,环环紧扣;在横向上,实行“按岗定责,区别管理,分类落实”。对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着重落实总体责任,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保一方平安;对分管领导人,着重落实岗位责任,作为主要责任人要亲历亲为,真抓实管;其他班子成员,着重落实参与责任,作为协调责任人要配合联动,齐抓共管。三是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市综治办采取平时抽查、专项检查、随机暗访和半年、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强化监督考核。7月和11月份,组织人员两次对县(市、区)及134个乡镇(办事处)、249个内部单位和2142个村庄实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同时,还把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作为年度全面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影响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年初,在平安聊城建设会议上,对2个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各奖励现金10000元,对8个平安建设模范乡镇(办事处)各奖励工作用车一部,对27个平安聊城建设先进乡镇(办事处)各奖励现金5000元,并为39名同志荣记二等功,21名同志荣记三等功。对6个内部单位、乡镇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对9个单位、乡镇实行了黄牌警告。
关键词: 法制 法制史

内容

政法
  【责任体系建设】以落实领导责任制为总抓手,不断建立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奖惩兑现、责任查究等工作体系,形成了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具体、考核有效的工作新格局。一是健全任务目标体系。对在平安建设中各部门应承担的职责和任务,进行层层量化和分解,量化为780多个具体项目,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逐一建立台帐。二是健全执行责任体系。明确要求,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是综治工作和平安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和综治办主任是直接责任人,其他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共同抓。根据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综治办专门制定了责任考核体系。在纵向上,实行“立状定责”,逐级签订责任状,纵到底、横到边,做到上下贯通,环环紧扣;在横向上,实行“按岗定责,区别管理,分类落实”。对各级各部门的主要领导同志,着重落实总体责任,作为第一责任人要保一方平安;对分管领导人,着重落实岗位责任,作为主要责任人要亲历亲为,真抓实管;其他班子成员,着重落实参与责任,作为协调责任人要配合联动,齐抓共管。三是健全监督考核体系。市综治办采取平时抽查、专项检查、随机暗访和半年、年终检查相结合的方法,不断强化监督考核。7月和11月份,组织人员两次对县(市、区)及134个乡镇(办事处)、249个内部单位和2142个村庄实行严格的检查考核。同时,还把平安建设和综治工作作为年度全面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和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对工作扎实、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领导不重视、责任不明确、工作不落实,造成重大影响的,严肃追究主要领导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年初,在平安聊城建设会议上,对2个平安建设先进县(市、区)各奖励现金10000元,对8个平安建设模范乡镇(办事处)各奖励工作用车一部,对27个平安聊城建设先进乡镇(办事处)各奖励现金5000元,并为39名同志荣记二等功,21名同志荣记三等功。对6个内部单位、乡镇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对9个单位、乡镇实行了黄牌警告。
  【基层基础工作】在上年全面实施基层综治工作“标准化、制度化、规范化和网络化”的基础上,继续下大气力强化综治基层基础工作。一是基层综治组织建设进一步健全。全市8个县(市、区)、1个经济开发区和134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建立健全了综治委和办公室。县(市、区)综治办主任由政法委副书记兼任,乡镇综治办主任由党委副书记兼任,乡镇综治办专职人员5~7人,综治机构正式列编,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专职人员享受公安特岗津贴,办公用房、交通通信工具适应工作需要。全市6534个行政村(居)全部建立了融治保、调解、普法、巡逻、帮教、消防“六位一体”的综治办,并择优选用了一批政治素质高、热爱综治工作的人员担任村级综治办主任。全市1514个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均成立了综治办或保卫科,并配备2~4名专职工作人员。二是群防群治组织进一步完善。健全完善了农村、城市社区治保、调解、帮教、普法、巡逻等五支队伍,积极发展平安信息督查员队伍、义务巡逻队伍,努力提高基层群防群治的控防能力,同时还狠抓了企业内部安全保卫工作,实行内部单位保安化制度。三是乡村综治办场所建设大为改观。市、县(市、区)、乡三级财政共投资3000余万元用于基层综治办公场所规范化建设。全市134个乡镇(办事处)综治办办公场所建设已全部达到规范化建设的标准,村级综治办规范化建设达50%以上。
  【社会治安】一是组织政法部门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斗争。在打击对象上,重点打击了暴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经济犯罪和涉黑犯罪。2007年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6%;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全面下降.共立查各类经济案件267起,涉案总价值11.90亿元。继续加大了对邪教组织的专案侦察工作力度,共立查邪教案件63起,打掉地下组织犯罪团伙5个。先后组织专门力量对盗窃自行车、道路交通秩序、油区及输油管道、卫星接收设施、烟草市场、电力行业、学校周边、铁路沿线等进行了专项治理,都取得了明显效果。二是认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建立健全了县、乡、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特别是加强了乡镇司法所和调解中心、村级调委会组织建设。以建立信息督查员队伍为基础,进一步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在县、乡、村分别设立了信息督查员管理办公室,建立了信息督查员或信息联络员队伍。全市共有信息督查员、联络员6823名。1~12月,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5304起,调处5221起,成功率达98%以上。三是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坚持警力下沉,整合资源,共下沉警力710人次,全市基层一线实有警力已占县级公安机关总警力的91.6%;大力加强社区和农村警务建设,共建成警务室464处,配备社区和农村警务室民警721名,警务覆盖率达到92%。组织巡警、交警、特警、武警、派出所民警划片包干,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动态巡控工作机制。全市已有1127个内部单位全部实行了保安化。四是深入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突出抓好平安聊城建设法制宣传,开展了宣传月、宣传日活动。宣传日期间,全市8000多名政法干警和行政执法人员走上街头,广泛深入地宣传法律知识,为建设平安聊城营造了浓厚的法制氛围。五是下大力解决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完善了“四定二包”责任制,推行了政法部门一把手公开接访制度,加大了涉法涉诉案件的查处力度。全市共处理涉法涉诉案件294起,赴省上访起数和人数,比上年同期下降了33.7%和47.2%。
  【教育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平安聊城建设大局,大力加强了政法队伍建设。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集中教育活动,使广大政法干警牢固树立了“立警为公、执法为民”的执法观念;选拔了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充实各级政法机关的领导班子,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活动,不断提高政法干警的知识层次、专业素质和业务技能;进一步加强了法律监督,确保了政法队伍没有发生一起违法违纪案件。同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邀请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监督员,群众代表到政法机关和基层所队视察工作,征求社会各界对政法各部门的意见。认真坚持了警务公开制度、首问负责制,深入开展了规范化建设活动,政法队伍建设整体上了一个新台阶。11月全国检察机关涉法信访工作会议在聊城市召开,推广了“白云热线”解民忧、释民惑的先进经验;7月,省公安厅在聊城市召开全省公安机关“三基”现场会,推广了聊城市公安机关大力开展三基创建的经验;省法院先后在聊城市召开了民事审判工作、执行工作、涉诉工作、国家赔偿工作、信息化工作等五个现场经验交流会,推广了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先进经验。
  【平安聊城建设】继续深化了省委、省政府充分肯定的“五个亮点”工程,即基层综治办规范化、农村契约式保险联防、社区治安保险、内部单位保安化和建立平安建设信息督查员队伍。在全面推进“五个亮点”的工程中,进一步拓展思路、丰富内涵、完善举措,着力在创新上下功夫,使平安建设再跨新台阶、又上了新水平。一是深入推进农村治安保险工作。重点抓了深化、发展和完善工作。各县(市、区)委、政府制定了开展治安保险的意见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市、县、乡三级分别建立了治安保险联防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对治安保险工作的落实组织了专项检查,进行了严格考核。为了避免不切实际的一刀切,在保费的落实上因地制宜,区别对待;在投保资金的筹集上分类施策,多渠道筹措;在资金管理上,严格规定了该项资金的管理使用审批程序,确保返还保费专款专用。全市134个乡镇(办事处)全部实行了治安保险,承保村庄达6145个,占村庄总数的98%,农村承保户数近114万户,占总户数的85%,治安保险累计收费1700余万元,其中,用于投保资金700余万元,理赔总支出133余万元,返还治安巡逻经费1000余万元。1。月份,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十二频道,连续在《新闻三十分》、《平安中国》及《法治专题报道》栏目中对聊城市和临清市的治安保险的做法进行了专题滚动播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二是全面推行了综治大巡防工作。依托农村治安保险联防,在全市范围内大力推行了综治大巡防工作,实现了治安巡防力量的整合和全方位覆盖,有效解决了当前治安联防工作措施在农村难以落实这一难题,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的控防能力。全市已有104个村庄实行综治大巡防,占乡镇总数的78%。2007年全市可防性案件发案率同比下降27%;农村可防性案件发案率下降30.5%。这一经验得到了省综治委的充分肯定,在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上,聊城市作了典型发言。
  【机关工作】一是加强了办文工作。共编发政法委文件40件、综治委(办)文件25件,起草领导同志讲话38件,各类汇报提纲、综合报告、理论文章等28件。负责文字工作的同志在文稿质量上精益求精,在时间上加班加点,确保了高质量、快节奏地完成起草任务。二是强化了情况控制。加强了对平安聊城建设、维护社会稳定、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的情况控制,并对县市和部门传报的有关材料进行了综合整理,共编发《聊城政法》84期98篇,其中有45篇信息被省委政法委、省平安办和市委采用,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依据。三是宣传调研工作再上
  新水平。紧紧围绕平安聊城建设开展宣传活动,在聊城电视台开设平安建设专栏、在聊城日报开辟了平安聊城专版,大力宣传报道了各级部门和基层单位在平安建设中的好经验,新思路,营造了浓厚的舆论宣传氛围。全年共向各类新闻媒体传送宣传稿件95余件,其中,被省、市新闻媒体采用61件。四是抓好了案件督查和信访工作。对领导交办和省委政法委督办的260起案件进行了执法监督,协调处理疑难案件65件,有效地维护了法律尊严。受理群众来信来访450件次,领导交办案件38件次,对每起案件都做到了认真办理,及时处结,处结率为95%以上。五是做好了保密、收发、文件工作。共收发传阅各级来文2600余份,其中收发机要文件2060份,分发《平安山东简报》、转发省委政法委文件和平安信息等178期8000余份。六是做好了办会、接待和后勤保障等工作。筹备召开全市性会议15次,对每次会议都细致研究,周密安排,确保了会议的顺利召开。共接待外地考察人员180人次。加强了车辆和驾驶人员的安全管理,全年安全行车25万多公里。做好了财务和行政管理工作,多方筹备资金,保证了机关工作的正常运转。(市政法委)
  社会治安
  【综述】2007年,全市公安机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牢固树立“亲民公安”理念,按照“力量往基层使,工作往实里干”的总要求,突出“三基”工程建设和队伍正规化建设两条主线,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开拓型三型机关,深化“六大机制”建设,全面实现了六个新突破(社区和农村警务实现新突破,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新突破,信息化建设实现新突破,执法执勤水平实现新突破,警务保障实现新突破,队伍正规化建设实现新突破),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取得了新成绩。全市社会治安局势呈现出“四降三升六提高”的良好局面,即:刑事发案总量、治安灾害事故、进京赴省上访、队伍违法违纪率四个方面下降;破获案件总量、群众安全感以及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满意率三个方面上升;维护政治稳定水平、驾驭社会治安局势水平、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水平、公安行政管理水平、基层基础建设水平、队伍正规化建设水平六个方面的提高,省厅先后在聊城市召开20余次现场会和座谈会,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强化各类社会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收集整理情报信息数量均位居市委、市政府和公安厅前列,先后预防和制止群体性事件170余起次,全市没有发生大的影响稳定的问题。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切实增强打击实效,始终保持了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社会治安保持了持续稳定的良好态势。加大了对输油管线的治理巡护力度,莘县连续保持了430天“零打孔”的纪录,受到公安部的表彰。牢牢抓住“三基”工程建设关键年的有利契机,进一步加大经费和装备投入,切实加强动静结合、网络健全的防控机制建设,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和水平明显提升。加强立足服务、廉洁高效的管理机制建设,强化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危险物品专项整治,公安行政管理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深化“亲民公安”创建活动,进一步加强警营文化建设,成立了聊城公安文化联合会,建成了公安史馆,展示了广大民警良好的精神风貌。市公安局先后被授予全国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行动先进集体、省级文明机关、全省优秀市级公安局、全省政务公开先进单位、全省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省职业道德十佳单位等荣誉称号。市公安局“3.01”特大传销案专案组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文明窗口”,被省公安厅荣记集体二等功。另外有1名民警被省公安厅荣记个人一等功,19名民警被省公安厅或市政府荣记个人二等功,37个集体、138名民警荣立集体或个人三等功。
  【打击刑事犯罪】全市公安机关以侦破命案为龙头,以城区“三车被盗”、“街面两抢”为重点,深入开展了严打整治集中行动和打击“两抢一盗”、打击“三电”犯罪等专项行动,始终保持了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2007年,全市共立刑事案件9264起,同比下降1.4%,破获案件8967起,同比上升3.7%;刑拘4808人、逮捕1646人、劳教478人,八类严重暴力犯罪案件全面下降。侦破命案工作取得重大战果,全年命案发案60起,破获现案56起,积案34起,破案率达到150%,实现了“两降一升”的目标。
  始终坚持“打早打小、露头就打、除恶务尽”,从预防、发现、控制、打击等环节,全面强化打黑除恶措施,给黑恶犯罪活动以毁灭性打击。以“全警追逃”、“信息追逃”和开展有聊城地域特征的“特色追逃”为抓手,大力加强破案追逃新机制建设,共抓获各类逃犯1809人,其中外省逃犯736人,追逃总数同比上升98.14%,市公安局被省公安厅授予全省追逃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打击经济犯罪】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充分发挥职能作用,采取有力措施,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侵犯知识产权、非法传销、假币犯罪等专项整治行动,共受理案件304起, 破获222起,成功侦破了8.9亿元“1.22”LOB远程教育网络传销案等一大批在全国和全省有影响的重特大经济犯罪案件,较好地维护了全市经济秩序。全国人大法工委在聊城召开全国打击传销刑事立法调研座谈会,省公安厅在聊城召开全省经侦“三基”工作座谈会,分别推广了聊城市的做法。市公安局“3.01”特大传销案专案组被公安部荣记集体一等功,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被山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模范公安基层单位”荣誉称号。
  [输油气管道巡护工作】全市公安机关积极争取支持,加大工作措施,输油气管线巡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全面启动了濮临输油管道(莘县段)专职巡护工作,组建专职巡护队伍进行全天候巡逻看护;对涉油乡镇的暂住人口、出租房屋、蔬菜大棚、废品收购站点进行拉网式清理,同油区及输油气管线两侧1000米以内的出租房屋和蔬菜大棚户主全部签订责任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加大奖惩监督力度,落实看管巡护责任,形成了输油气管道安全巡护工作长效机制。截至2007年10月19日,境内输油气管道实现了连续一年“零打孔”。10月22日,省公安厅专门发来贺电,对聊城市这项工作表示祝贺。全省输油气管道巡护工作现场会在聊城召开,推广了聊城市的经验做法。
  【三基工作】全市公安机关按照“硬件建设加大投入上水平、软件建设强化措施求实效”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三基”建设关键年的要求,认真解决制约“三基”工作的机制性、体制性问题,扎实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加快警务信息化建设进度,不断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创新机制,强势推进,“三基”建设取得新的突破和发展,呈现出向纵深发展的良好态势。一是各级党政加大支持力度,落实保障措施,全面建立了“三基”工作持续发展机制。二是强化质量和效果,加快“五大防控网络”建设,初步形成了健全完善的治安防控体系。三是突出实战和应用,加强信息化建设,警务运行现代化水平和效能全面提升。四是突出实效和特色,全力开展“百日攻坚”活动,加快了“三基”建设进度。五是深入开展大练苦练基本功活动,提高民警综合素质,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实现新发展。通过全市公安机关上下共同努力,有力推动了维护稳定、严打整治、治安防控、管理服务和队伍建设等各项公安工作,全市社会治安大局持续稳定。省公安厅在聊城市召开了全省“三基”工程建设现场观摩会,对聊城市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交通管理】认真落实“五整顿、三加强”工作措施,突出重点,标本兼治,交通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推进“平安畅通县区”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政府领导、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事故预防工作机制,深入推进了交通安全工作的社会化进程。持续开展交通秩序综合整治,先后开展了12次交通安全集中整治,通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重点时段、重点路段、重点违法行为的管理和控制,事故高发态势的到有效遏制。大力加强危险路段排查整治,共排查出事故危险路段10处,协调有关部门全部完成了整改任务。全市发生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金额同比分别下降8.17%、2.76%、1.65%、5.88%,未发生一次死亡三人以上的特大责任道路交通事故。省公安厅在聊城市召开了全省交通事故处理岗位“三基”工程建设现场会,推广了聊城的经验做法。同时,交警队伍正规化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在全省交警系统岗位练兵比武竞赛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取得了全省团体总分第二名的好成绩,在市委、市政府组织的“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验收考核中名列市直单位第一,被评为2007年度目标考核先进单位。
  【消防管理】全市公安消防部队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市公安局的坚强领导下,以确保火灾形势稳定和队伍稳定为目标,大力加强部队正规化建设,着力推进消防工作社会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明显进步,实现了连续13年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部队安全无事故的稳定局面。全市消防部队共接警出动4879次,出动车辆7266辆次,出动警力50395人次,抢救遇险群众950人,抢救财产价值3973万元,为全面建设“平安聊城”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全市消防部队创新发展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探索跨区域灭火救援协作机制、深入开展“消防平安”创建活动、“双向派驻”工作机制等多项工作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消防部队的前列。支队连续3年被省政府评为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11年被总队评为基层建设先进单位。
  【110报警服务】各级公安机关按照动态环境下全面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要求,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接处警程序,配齐配强各种警用装备,确保市县两级公安机关110、119、122“三台合一”系统运转高效,反应灵敏,指挥有力,真正实现了警务资源效能的最优化、警务运行模式的现代化和警务决策的信息化。坚持把人民满意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亲民公安”理念为指导,始终把处警救助是否有效、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110报警服务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严格按照“城区5分钟、城郊10分钟、农村尽快到达”的要求,认真兑现承诺,紧紧围绕打击犯罪、维护治安、抢险救灾、扶危帮贫、服务群众,积极主动,认真扎实地开展好各项工作。全市共有效接处警295308起,救助群众2536起,全部按要求及时处置。完成了市驻地灯杆报警系统建设,更加方便了群众报警求助,受到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广泛称赞。
  【户政管理】圆满完成了2007年度人口统计工作,全市共有常住人口5807478人;共登记出生人口71254人,死亡注销31308人,自然增长率为6.93%。;迁入96977人,迁出58137人。以“三个一、双百千”活动为载体,深入开展实有人口管理专项行动,向实有人口管理系统录入各类实有人口信息5932067条,其中,常住人口信息5847611条、暂住人口信息56912条、工作对象、五类外执人员信息14260条、出租房屋信息8960条、重点场所信息4198条,境外人员信息126条。通过开展专项行动入户调查走访和借助实有人口软件查询、对比功能,全市获取有价值线索252条,侦破各类案件221起,抓获嫌疑人277人。全力开展换发“二代证”工作, 集中换发期间全市共上传4011834条合格制证信息,提前五个月完成385万张的集中换发任务,连续三年提前完成年度集中换发工作。
  【公安文化建设】全市公安机关在坚持政治建警、从严治警的同时,大力实施文化育警战略,坚持用先进的文化引导民警、教育民警、鼓舞民警,加大对公安文化的投入,将公安文化建设纳入公安队伍正规化建设的总体部署,积极推动和促进了公安文化工作的持续发展。市公安局经过精心筹备,成立了全省公安系统首家公安文化联合会,举办了首届警营文化艺术周,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建立了反映聊城公安历史发展进程的聊城公安史馆,使公安文化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为公安事业的不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市公安局调研统计科)
  检察工作
  【综述】维护稳定工作。牢固树立“维护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意识,充分发挥批捕、起诉职能,依法严厉打击破坏稳定的刑事犯罪活动。2007年,全市检察机关共受理提请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2330人,受理移送起诉2782人,经审查,批准逮捕1710人,提起公诉2109人。对重特大案件、社会关注的案件,坚持提前介入,引导侦查取证,协助固定完善证据,依法快捕快诉,确保了打击的力度和效果,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积极参加对重点案件以及犯罪突岀区域和部位的专项打击和治理,认真落实检察环节综合治理措施,大力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保障治安秩序的持续稳定,为全市社会稳定做出了新贡献。
  查办职务犯罪工作。认真贯彻上级检察院的工作部署,围绕党委关注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深入开展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查职务犯罪案件156件239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134件191人,渎职侵权案件22件48人,截止年底,已起诉177人,法院作有罪判决146人,自侦工作整体进入全省进步较大行列。工作中,充分发挥聊城市人民检察院独立执行主体作用和侦查一体化机制优势,在查办重大有影响的案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2007年,聊城市人民检察院直接立案9件15人,其中贪污贿赂案件6件8人,渎职侵权案件3件7人,均为重特大案件,涉及科级干部9人,县级干部4人;对有影响、跨县域、干扰大的案件,通过交办、督办、参办方式,指导基层检察院查办职务犯罪案件33件60人,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
  诉讼监督。一是强化刑事立案监督。通过监督促使侦查机关立案56件69人,起诉后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3人,判处无期徒刑1人。二是加强对侦查活动的监督。对应当逮捕、起诉而未提请批捕和移送起诉的,依法追捕漏犯70人,追诉100人;对不符合逮捕、起诉条件的,依法不批准逮捕627人,不起诉15人,确保了严格执法,不枉不纵。三是强化审判监督。对确有错误的刑事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3件3人,已改判2件2人;对确有错误的民事行政判决裁定'依法提出抗诉130件,提请山东省人民检察院抗诉6件,审判机关已改判或调解104件,改变率为10。%。四是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各派驻检察室与监管机关的监控联网,实现了对监管活动的动态监督。健全完善了羁押期限预警告知、催办督办和责任追究制度,全市连续五年无超期羁押。积极开展核查纠正监外执行罪犯脱管、漏管专项行动,共纠正脱管漏管监外执行罪犯466人,维护了法律尊严和司法权威。五是积极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责过程中,注意发现和严肃查办司法工作人员职务犯罪案件,以办案促监督。
  服务大局工作。一是积极服务科学发展。围绕市委部署的“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办”解放思想大讨论,研究制定了《为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服务的意见》,指导和推动全市检察机关服务大局工作的开展。积极参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依法打击金融诈骗、制假售假、非法经营等犯罪活动,共办理此类案件183件338人;部署开展了集中查办破坏环境资源犯罪专项工作,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依法办理严重破坏环境资源的刑事犯罪10件21人,直接立查破坏环境资源的渎职犯罪6件11人,对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和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二是高度关注和保障民生。围绕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认真查办涉及民生领域的职务犯罪,共查办此类犯罪26件29人。任平县人民检察院在民政救济、医保、土地补偿领域相继查处了挪用征地补偿款、贪污优抚金、救灾款和“五保户”供养费案等,维护了弱势群体的合法利益。围绕社会关注的征地、拆迁过程中侵犯群众合法权益的问题,深入了解社情民意,主动倾听群众呼声,有针对性地强化法律监督。由阳谷县人民检察院提请聊城市人民检察院成功抗诉的涉及223户700余农民利益的行政赔偿类案,依法为群众挽回了11万余元的经济损失,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最高人民检察院姜建初副检察长和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国家森检察长先后作出批示给予充分肯定。三是努力做好涉检信访工作。建立了诉讼指引制度、来访人评议制度、新录入检察官序列人员接访实习制度,全面实行了约访、下访、巡访工作模式,在重点乡镇聘请信访联络员、设立便民接访室,疏通上访渠道,掌控上访动态,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东昌府区人民检察院依托“白云热线”,积极开展法律咨询,受理群众控告举报,热心为民排忧解难,为社会和谐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11月,全国检察机关信访工作“白云热线”现场会在聊城召开,总结推广了他们的工作经验。四是认真贯彻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积极探索落实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的工作机制和办案方式,在快速办理轻微刑事案件方面,探索创建了轻微刑事案件总体运行、案件繁简分流、简化处理轻伤害案件、公检法快速联动、办理未成年人案件和不起诉案件等六项工作机制。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方面,建立了分诉审查、重点监控、个性化教育、轻刑化和继续帮教等五项机制,取得较好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五是深入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在全市检察机关部署开展了“民忧民难排查活动”,访民情、听民意,根据群众的呼声和意愿,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检察工作。开展了“送法进校园”、“法律进机关”、“平安人小区”、“走进企业,服务发展”等法制宣传活动,帮助群众释疑解惑,提升公民法律意识。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倡导开展了捐资助学、扶危济困、结对扶贫、帮促新农村建设等活动。聊城市人民检察院从2005年开始,由干警自发捐款救助冠县一特困家庭和他们面临辍学的三个孩子,已先后为该家庭送去近6000元的助学金、40余件衣物、学习用品以及米面油等物品。2007年,全市检察机关捐资17万余元,助学儿童123名,与66个贫困家庭结成了帮扶对子,帮助7个贫困村协调解决了用水、用电、交通等问题, 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亲民、爱民新篇章。
  【队伍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全面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领导班子的政治理论水平、驾驭全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执法办案能力有了全面提高。进一步加大干部协管力度,加强与党委的沟通协调,在2007年初基层院检察长和法院院长调整时,从检察系统产生了3名检察长和2名法院院长。通过调整,基层院检察长的年龄梯次结构和文化、专业结构趋于合理。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党组会、检委会、检察长办公会和院务会工作制度,认真执行《“三个体系”实施意见》,实现了工作决策和执行的规范化、制度化。在纪律作风建设上,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上级院派员参加下级院党组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进一步增强。
  业务能力建设。把业务培训与岗位练兵结合起来,采取案例研讨、办案观摩、法律文书评比考试、优秀办案人评选等形式,广泛开展苦练基本功和业务知识(技能)竞赛活动,通过激烈竞争和层层筛选,共选拔业务拔尖人才22名、业务能手55名。实施奖励制度,创造学习条件,积极鼓励干警参加全国统一司法考试,2007年共有21名干警顺利过关,通过率达36.2%,为历年来最高。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以业务、队伍、信息化“三位一体”机制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队伍素质养成、绩效评价、竞争激励和监督制约机制。结合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积极引导干警着力在解决政治方向、大局意识、群众观念、执法作风等重大问题上下功夫,进一步统一执法思想,转变执法观念,干警的精神和工作面貌焕然一新。作风建设。把开展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主题实践、解放思想大讨论和集中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提高境界、转变观念、规范行为、改进工作的有利契机,集中组织开展了专题民主生活会、法治理念教育万人评、案件质量评查、析案明理现场会、警示教育、扣押款物专项检查、新进人员专题培训等活动,认真查摆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相符合的突出问题,总结教训,深挖根源,认真整改。以构建和谐机关为载体,大力加强作风建设,部署开展了营造“四种良好风气”和创建“两好一高”机关活动,努力营造勤奋学习、团结和谐、秉公执法、廉洁从检的风气和创建作风好、形象好、效率高机关,全市检察机关形成了比学习、比工作、比干劲、比团结、比创新、比奉献的良好氛围。
  【深入贯彻科学发展目标落实机制】聊城市检察机关以科学发展目标落实机制为总抓手,以迎接省人民检察院对基层检察院检查评估为契机,牢固树立“人人是评估对象,事事是评估内容”的“迎检”理念,强化监督检查,深入扎实整改,注重过程推动,狠抓工作落实,基层基础工作整体上了新台阶。一是工作预期目标落实到位。通过健全机制,规范管理,不断推动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在聊城市人民检察院组织的对基层检察院四次模拟检查中,均把工作开展、任务落实情况作为评估重点,加快推进各项工作预期目标的实现,不少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各院都抓出了自身的特色和亮点。东阿县人民检察院在省检察院检查评估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推行的“明确一种责任、树立一个信心、体现一个理念、构建一套机制、实施一线监督、打造一种格局”的“六个一”办案模式,得到省检察院领导的高度评价。二是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强。按照“三位一体”机制建设要求,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了三级局域网络,更新了信息技术设备,全市检察机关新增微机200多台,基本实现了人手一台,配备了扫描仪、打印机等设备,硬件建设整体上了新档次;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应用,均建立了综合信息平台,实现了侦查办案远程指挥和同步录音录像,启用了网上办公、网上办案、绩效考核和综合事务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了检察工作向现代网络模式的转变。三是检务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市县两级检察机关主动争取党委领导、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全力抓好各项政策措施的落实。多数单位技术用房和办案工作区标准较高、设施完备,达到规定的标准,院容院貌有了明显改观。经费保障力度逐年加大,全市八个基层检察院全部落实了公用经费保障标准,办公办案经费紧张的状况逐步缓解。装备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配备和更新了必要的交通、通讯工具和技术装备,基本保证了办公、办案所需,为检察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四是内务管理进一步规范。通过深入、细致、全方位的查摆整改,机关内务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队伍建设工作资料齐备,法律文书制作和案卷装订规范,文件和档案文书的保管、存放有序,院落及各个办公室的办公环境卫生整洁,严谨细致、严格按照规范化要求办公、办事的理念已深入人心,成为全市检察人员的自觉行动。(市检察院)
  审判工作
  【综述】2007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诉讼、执行案件41694件,审、执结41677件,同比分别上升5%和6.52%,结案率达到98.5%,结案标的额17.88亿元,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省法院领导,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对法院工作予以批示肯定。
  【刑事审判】全市法院积极参与“平安聊城”建设,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依法从重、从快打击刑事犯罪,共受理各类刑事案件1477件,审结1518件,判处刑事犯罪分子2224人,其中被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包括死缓)的罪犯548人,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刑事审判中,坚持突出打击重点,依法严惩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和盗窃、诈骗等多发性犯罪,特别是团伙犯罪和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共审结此类案件811件,判处罪犯1455人,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促进了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同时,审结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犯罪案件99件,推动了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审结合同诈骗、非法经营等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的案件39件,判处罪犯81人,促进了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全市法院坚持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法律适用关,力争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的“铁案”。刑事审判中,严格控制和慎重适用死刑,严把死刑案件质量关,判处死刑案件经最高法院复核后全部予以核准。认真贯彻最高法院关于死刑案件二审开庭审理的改革要求,在加强死刑一审案件审判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做好死刑案件二审开庭的组织、保障等工作,确保了死刑案件的审判质量。坚持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相结合,依法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共为34名被告人指定了辩护律师;严格区分罪与非罪的界限,确保无罪的公民不受刑事追究,加强了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
  全市法院认真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的方针,利用公开审判、公开宣判、法制宣传、司法建议等各种方式,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共举办公判大会、法制宣传咨询活动50余场次,发表法制宣传稿件623篇,增强了群众的法制观念;向有关单位提出加强管理、完善制度的司法建议415条,促使其堵塞了漏洞,改进了工作;办理减刑案件809件、假释案件3件,对160名缓刑罪犯进行了回访帮教,促进了罪犯改造和社会稳定。
  【民事审判】2007年,共审结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商事案件18156件,诉讼标的额11.84亿元,为全市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司法服务。其中,审结破产案件22件,破产额5.64亿元,审结租赁、联营等纠纷案件220件,为国有资产重组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国有资产经营管理体制的完善;审结买卖、担保、服务等合同纠纷案件3801件,诉讼标的额1.34亿元,依法制裁了违约失信行为,维护了公平诚信的市场经济秩序;审结借款合同、融资租赁、股票、票据等纠纷案件4493件,维护了金融运行安全;审结房地产案件263件,劳动争议案件464件,知识产权案件62件,促进了房地产、劳动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健康发展;审结农村承包合同纠纷案件608件,依法维护了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了农村稳定和农业发展。
  全市法院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不断强化民事审判工作,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纠纷,共受理民事案件10602件,审结10393件,维护了社会的安定和谐。其中,审结婚姻、家庭、继承及相邻关系纠纷案件4765件,注重弘扬尊老爱幼、互谅互让的传统美德,倡导遵纪守法的良好风气,促进了婚姻、家庭、邻里关系的和睦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审结人身、财产等损害赔偿案件5628件,依法制裁了民事侵权行为,彰显了法律的公平与正义。
  全面加强民商事诉讼调解工作,在重视办案法律效果的同时,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民商事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74.17%,妥善化解了大量矛盾纠纷,增进了人民内部团结,减少了社会不安定因素,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行政审判】2007年,全市法院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切实加强行政审判工作,共受理行政案件1269件,审结1235件,其中执结行政非诉执行案件4002件,依法妥善处理了一批涉及城市规划、房屋拆迁、农民负担等热点问题的案件,既支持了行政机关依法行政,又保护了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化解了干群矛盾。大力加强行政诉讼协调工作,促进了行政争议的妥善解决,促进了“官民”关系的和谐。
  中院认真做好国家赔偿工作,审结国家赔偿案件1件,使蒙受冤屈的公民依法获得赔偿,约束了国家机关滥用职权的行为,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审判监督】2007年,全市法院积极践行“公正与效率”主题,认真做好审判监督工作,共审结各类案件404件,进一步提高了审判质量和效率。
  全市法院在再审案件审理中,始终坚持事实求是、依法纠错的原则,对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认定的事实或认定事实、适用法律错误的生效裁判,坚决依法及时予以纠正,切实把好了司法公正的“最后一道关口”。通过再审程序,全市法院做到了不遮丑、不护短,依法纠正了一批确有错误的生效裁判,切实维护了法律的尊严,保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坚持从维护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出发,既注重办案的法律效果,又注重办案的社会效果,力求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对当事人之间矛盾尖锐、激化的案件,群体性诉讼并容易引发不稳定因素的案件,以及其他复杂、疑难案件,始终坚持依法慎重处理,通过诉讼调解、促成和解、变通执行、协调有关部门帮助解决等多种方式,努力寻求最佳解决方案,力求妥善化解纠纷,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就案办案、一判了之。
  按照最高法院提出的“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原则,进一步加大了再审案件的调解力度。全市法院再审案件调解、撤诉率达到74.27%,使一批长期缠诉上访的案件得到有效解决,既维护了合法权益,又做到了案结事了,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执行工作】2007年,全市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政法委52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解决“执行难”问题,积极推进执行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切实加大执行工作力度,共受理民商事执行案件5933件,执结5971件,执结标的额5.02亿元,最大限度地实现了胜诉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了司法权威。一是将执行工作纳入综治考核。为进一步落实中央政法委52号文件精神,积极向市委政法委汇报,市综治委于4月份下发了2007年度综治考核标准,以文件形式将执行工作纳入综合治理及平安建设考核范围。该考核标准共有102项,其中涉及法院执行工作的内容达15项,为执行工作的正常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此项工作在全省法院带了好头,省法院丁义军副院长为此专门批示,要求全省法院向聊城法院学习。二是改进执行工作方式。对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采取了公开曝光、悬赏执行、限制高消费、限制出境、责令申报财产等执行措施,进一步加大威慑力度,促使被执行人主动履行义务,有力地维护了司法权威。三是健全执行工作联动机制。不定期召开土地、房产、金融、公安等部门参加的联席会议,通报典型案件,联手解决执行难。联合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加大对拒不执行判决、裁定行为的惩治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执行联动机制和威慑机制。
  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全市法院执行工作环境明显改善,执行工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执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临沂中院、徐州中院、北京海淀区法院等多家省内外法院前来学习交流执行工作经验;《人民法院报》、《中国法院网》、《山东法制报》等多家媒体对中院执行工作经验做法进行了报道;11月,最高法院以简报形式转发了《聊城中院多措并举力克 “执行难”》的经验做法,要求全国法院学习借鉴。
  [审判改革】2007年,全市法院积极推进审判改革,围绕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建立了以审委会办公室为主要枢纽的新的审判监督管理体制,全面加强审判监督管理,大大提高了审判工作水平。2007年8月,最高法院以简报形式转发了《聊城中院全方位监管案件力促司法公正》的经验做法,在全国法院进行推广。一是实行案件流程微机监控制度。将所有案件的立案、审理、执行、鉴定等基本情况都输入微机,加强对办案流程的全程网络监控,实现了分案及排期开庭的自动化、庭审监控的视频化、案卷归档的电子化和确认结案的规范化,使办案流程运行更加规范、高效。二是实行案件质量评查制度。对所有案件从程序适用、实体处理、法律文书制作和卷宗装订等方面进行质量评查,对发现的问题限期进行整改,对评查结果实行网上通报,促使法官提高办案质量。三是实行法官业绩档案制度。将每名法官的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等情况纳入档案管理,并作为立功受奖、提拔晋升的重要依据,强化了对监督管理结果的有效利用。四是实行判后释明制度。对以判决方式结案的案件,均在判决书之后附释明书,载明适用的法律条文,深入阐释裁判理由并附法官寄语,进一步辨法析理,为当事人释疑解惑,提高了服判息诉率,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普遍好评。
  【立案信访】2007年,全市法院认真践行“司法为民”宗旨和“公正与效率”主题,积极开展创人民满意活动,认真做好立案信访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为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全市法院在实行窗口立案、网络立案的基础上,又采取假日立案、巡回立案、传真立案等便利群众诉讼的措施,加强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和诉讼风险告知,既方便了群众诉讼, 又保障了当事人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对拖欠农民工工资、拖欠职工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以及追索赡养费、抚养费等纠纷优先审查,及时立案,依法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共对242起案件的当事人实施了司法救助,依法减、缓、免诉讼费39.04万元,保证了经济困难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
  全市法院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不断强化工作措施,努力提高涉诉信访工作水平。一是狠抓初信初访工作。加强信访工作的“文明窗口”建设,继续完善落实首问负责制和谁主审、谁接访、谁息访的责任制,形成了法院内部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涉诉信访工作格局。二是狠抓老户治理工作。通过强化再审复查、实施全程调解、加强释法说理、实行带案下访、加大终结力度,建立健全化解上访老户的立体解决机制。特别是积极协调争取市信访联席会议办公室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法院系统涉诉信访工作的规定》,在全省法院率先建立了重大敏感时期将涉诉上访老户的稳控交由地方党委政府负责的工作机制。党的十七大之前,中院成功将48名重点上访老户按规定进行了移交,确保了十七大期间未发生上访老户进京上访事件,被省法院评为“党的十七大期间全省法院信访工作先进单位”。三是狠抓源头治理工作。通过加强审判管理等措施,提高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了上访案件的发生。
  2007年,全市法院共处理来信335件,接待来访899人次,同比分别下降13.66%和18.51%,涉诉信访数量呈现全面下降趋势。由于涉诉信访工作成绩突出,中院在全省治理涉诉上访老户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2007年9月,全省法院涉诉信访工作现场会在聊城召开,中院作为唯一发言单位作了经验介绍。
  【队伍建设】一是狠抓思想政治教育。制定并认真落实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干警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党校作的重要讲话、党的十七大、省第九次党代会及市第卜一次党代会精神,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学习了新党章,干警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增强。二是狠抓思想观念更新。按照市委统一部署,认真开展了“加快建设强市名城,我们怎么力、”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着力破除干警思想中存在的“满、旧、浮、难、小”的问题,强化了干事创业意识和团结进取意识,队伍的精神面貌明显改善。三是狠抓司法作风建设。在全市法院扎实开展了“作风建设年”活动,着力解决法院干警对待群众“冷、横、硬、推、烦、拖”的问题,积极开展法官进学校、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的“法官五进”活动,努力实现司法便民、亲民、护民、安民。四是狠抓教育培训工作。先后举办了全市法院民商事审判、人民陪审员、《物权法》、政工干部、宣传调研等9期培训班,培训干警892人次,队伍的业务素质进一步提升。五是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层层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状,认真落实领导干部的“一岗双责”责任制,制定《关于对法官(执行人员)与律师或诉讼代理人不当交往进行立案调查和追究的规定》,加强对干警的监督管理,促进了党风廉政建设的健康开展。六是全面开展争先创优活动。围绕“整体工作跨入全省乃至全国法院先进行列”的目标,层层落实争创任务和责任,法院队伍的争先创优意识显著增强,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争创氛围和风正、气顺、心齐、劲足的良好局面,促进了法院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全省法院2007年度工作考核中,中院被评为“2007年度工作先进集体”;在全市2007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中,中院名列市直机关第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2007年度目标管理考核优秀单位”。2007年,中院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机关”,并荣获“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单位”、“全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先进单位”、“全省法院思想宣传工作优秀单位”、“全省残疾人维权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中院法警支队被继续认定为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市法院共有38个集体、25名个人受到省级以上表彰奖励, 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形象进一步提升。
  【物资装备建设】一是加强网络建设。建立了自己的互联网站,对中院局域网站进行了全新改版,并与全市8个基层法院网站实现了互相链接,在全市法院范围内实现了网上信息资源共享。二是提高办公自动化水平。新购置微机50余台,实现了每名办案人员人手一台微机。积极推行电子公文传输、电子归档、网络打印等办公手段,既节省了办公经费,又提高了办公效率。三是提高信息网络应用水平。将信息化手段运用到加强审判流程管理、案件质量管理和队伍绩效管理中,促进了司法公正高效。该经验做法受到省法院尹忠显院长的充分肯定,并批示转发全省法院学习推广。2007年8月,省法院专门在聊城召开信息化工作现场会,向全省法院推广了中院加强信息化工作的经验做法。
  【基层基础建设】一是加强审级监督。中院全年共审结各类二审案件1065件,改判、发回149件,改判、发回率伺比下降7.62个百分点;审结再审案件52件,改判、发回6件,改判、发回率同比下降13.99个百分点,在审级范围内保证了基层法院的审判质量。二是加强业务指导。通过制定规范性文件、召开业务会议、培训基层法官等方式,加强了对基层法院在面上的指导,先后在高唐法院、阳谷法院等基层法院召开现场会,在全市法院范围内推广他们在加强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以及人民法庭建设方面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法院的司法能力和水平。三是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强化对基层法院“两庭”建设的指导,全市法院35处人民法庭全部通过省法院验收达到“五化法庭”标准。中院被省法院评为“全省法院创建‘五化法庭’工作组织奖”;冠县法院、高唐法院、阳谷法院等3个基层法院受到了省法院表彰;在平法院博平法庭庭长袁建国被授予“全国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王希玉)
  司法行政
  【综述】一是基层基础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司法所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加强,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作用得到明显发挥;帮教安置工作有新进展,社会矫正工作顺利启动并在全市展开;人民调解工作深入扎实,“大调解”格局逐步形成并发挥作用。全年共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4213件,调处成功13998件,履行13899件,防止民转刑案件58件,涉及172人,参与“严打”整治及专项治理活动349人次,维护了基层社会稳定。二是普法依法治理深入开展。认真落实“五五”普法规划,大力开展“3.24”“12.4” 集中法律宣传活动。积极推进“法律五进”活动。十万人参加的全市普法考试,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媒体的高度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应。积极开展“法治县(市)”、“法治乡(镇)”、“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临清市烟店镇许张寨村被命名为“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12个村被评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城乡法治建设不断深入。三是法律服务能力有新提升。全市法律服务工作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律师全年共办理各类法律事务4109件,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担任法律顾问551家,业务收费867.65万元,比上年增长7.2%。公证机构全年共办理各类公证13551件,比上年增长28%,业务收费256.4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基层法律服务共代理各类诉讼事务2724件,调解纠纷1685件,有力地服务了新农村建设。司法鉴定机构共办理司法鉴定事项1659件,比上年增长101%,收费71.03万元。全市法律援助机构共承担各类法律援助案件316件,较好地为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提供了法律援助,促进了民生工程建设。
  【创新工作】一是关注民生、解决工作发展和干部职工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市司法局在经费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筹措几十万元,完成了机关和家属院的水暖改造,整修了办公楼区,并解决了多年来一直未兑现的各种补助,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这些工作的实施,极大的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得到了市委领导的充分肯定。二是以抓普法考试为切入点,强化工作职能,产生良好社会效应。全市10万多人的普法考试占了全省参考人数的四分之一强,把县级干部统一集中在市里考试,开了全省的先河,受到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省、市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年底前又和市广播电台合办了“9.24空中热线”和“律师说法”两个栏目,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宣传法律知识、解答法律咨询,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三是抓信息宣传,为司法行政工作的发展营造氛围、创造环境。市司法局党组对信息宣传工作非常重视,创办的《聊城司法》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唯一,创办的司法行政网站开通两个月访问流量就达8000人次。通过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了司法行政机关的知名度,营造了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四是创新政治理论学习形式,营造机关学习的氛围。倡导学习的风气是市司法局党组一贯坚持的,创新机关政治理论学习“百家讲坛”模式,受到省厅领导肯定,《山东法制报》、市委刊物《聊城通讯》给予报道。聊城市政务网为此对市司法局哈宝泉局长进行了专访,并在政务网首页进行了图文报道。学习的不断深入为大力开展司法行政工作带来不竭的动力。(吴国芳)监狱工作
  【综述】安全工作目标全面实现。2007年是聊城监狱安全稳定形势最好的一年。工作中努力转变安全工作战略思想,继续坚持了安全工作的首位意识,做到监管安全、生产安全、队伍安全、资产安全和社区安全一起抓,突出抓好监管安全和生产安全,确保了安全工作目标的全面实现。一是夯实基础,确保了监管安全。面对监狱押犯数量不断增加、成分日趋复杂而导致罪犯脱逃、袭警、劫持、暴狱等危险因素日益增大的现实,聊城监狱以平安监狱建设为总目标,针对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注重细节,夯实基础,在安全工作战略思想上,实现了省厅局领导提出的由防脱逃为主向防逃、防暴、处突并重的转变,确保了聊城监狱连续9年无重大恶性事故。二是多措并举,确保了队伍安全、资产安全和社区安全。在队伍安全上,继续坚持“监督领先”理念,充分发挥派驻监察员贴近一线、贴近现场的作用,对出现的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提醒、及时纠正,有效地促进了各项制度的落实,实现了连续10年班子成员无违纪、警察职工无违纪处分的队伍安全目标。在社区安全上,努力搞好离退休人员和社区群众的服务与管理工作,实现了无上访、邪教、迷信事件,无人身伤害、无失窃案件、无虐待老人和邻里纠纷等社区安全目标。
  执法水平和改造质量进一步提高。聊城监狱围绕“提高执法水平和改造质量”这一核心,从规范警察执法行为、创新教育改造手段、维护罪犯合法权益等环节入手,切实加大工作力度,有力促进了警察执法水平和罪犯改造质量的进一步提高。一是执法行为更加规范。监狱从罪犯普遍关心的计分考核问题人手,在经过大量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罪犯计分考核与奖惩规范补充规定(试行)》、《罪犯计分考核分析听证制度》,在全狱范围内实施了罪犯考核分析、听证制度,进一步增强了对罪犯计分考核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了计分考核工作的公正性,确保了执法的严肃性,对各类罪犯考核、减刑假释材料卷宗10余万份进行了逐一认真审查。年内全狱依法办理罪犯减刑、减刑释放、假释1248人次,无一差错。二是教育改造质量进一步提高。充分发挥教育改造手段的矫治功能和培训功能,进一步强化了罪犯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省罪犯思想道德教育统考中成绩列第5名。大力推行“罪犯刑释就业援助工程”,在全省率先尝试开办了“SIYB”创业培训班,成效显著,刑释人员整体就业率达87%,通过监狱推介就业的刑释人员无一重新犯罪,《人民日报》、《大众日报》等先后进行了报道。三是罪犯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在市场物价持续上涨的情况下,采取果断措施,减少中间环节支出,做到了市场物价上涨,罪犯生活质量不降、伙食数量不减。完善修订了罪犯外出就医制度,使急、危、重、顽病犯得到了有效治疗。在省局组织的罪犯权益保障大检查中,聊城监狱综合考核进入全省监狱系统前8名。
  团队建设成效明显。聊城监狱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认真秉承以人为本工作理念,把队伍的政治素质建设、业务技能培训和作风建设放在工作的重要位置,实现了各级领导班子团结一致、真抓实干,基层队伍精神饱满、斗志昂扬的可喜局面,团队综合素质明显提高。监狱党委要求广大警察职工认真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加强队伍的业务技能培训,2007年,聊城监狱在警察职工学习、培训、购买学习资料等方面的投入达68万余元。监狱把开展“廉政文化建设年”作为加强警风建设、促进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基础工程来抓,在执法、经济来往等重点环节,突出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情况的检查与考核,促进了聊城监狱党风、政风和警风的进一步好转,涌现了一大批以曲延民、付军训、李连亭等同志为典型代表的干事创业的先进人物。在政治文明建设方面,监狱多次组织召开职代会,广泛听取职工的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开展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发动广大在职警察职工为监狱发展建言献策,全年共收到合理化建议134条。与此同时,坚持离退休干部学习制度,主动听取离退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保障了他们的政治知情和建议权。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继续加强省级文明单位的建设,顺利通过了省级文明单位的检查验收;在青年警察职工中继续开展了“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干警职工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监狱警察职工的就餐条件、办公条件和生活环境得到了根本改善。三社区10~14#住宅楼年内顺利竣工,并依次通过消防、地震、气象、市质检站等部门的验收,全部交付使用;积极创建现代绿色生态监狱,绿化面积占总面积的34%,可绿化面积的绿化率100%;完成了三个社区的环境规划设计并投资100余万元逐步进行了环境治理和功能治理;分别在三个社区建立了门球场和室外配套健身器材,社区居住环境不断改善。2007年聊城监狱警察职工各类生活性收入,大大超出年初制定的收入目标。
  2007年,聊城监狱被中共山东省委政法委员会、山东省人事厅授予“公正执法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荣记集体二等功;被山东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委员会授予“2007年平安山东建设先进基层单位”荣誉称号;再次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2007年度省级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被山东省建设厅授予“2005~2007年度省级花园式单位”荣誉称号。(岳春华)

知识出处

聊城年鉴

《聊城年鉴》

出版者: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

《聊城年鉴》2008是聊城市政府主办的一部大型综合性年刊,主要记载聊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中取得的业绩和发生的大事要事,全市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果。《聊城年鉴》(2008)系统汇集了聊城市2007年度的文献信息,是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和优质的文献信息源。它承载历史、昭示未来、资政育人,为各级领导了解市情、获取信息、实施科学决策提供重要资料,是宣传、推介、服务聊城的大型工具书。

阅读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
山东省
相关地名
临清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