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税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084
颗粒名称: 财政•税务
分类号: F810.42
页数: 6
页码: 313-318
摘要: 全市财政支出完成59.94亿元,占预算的112.97%,同比增长25.19%,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关键词: 财政 税务

内容

【综述】2006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3.64亿元,占预算的109.75%,同比增长30.38%,比全省平均增幅高4.08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第6位, 超额完成全年财政收入增长18%,总量突破30亿元的目标任务。全市财政支出完成59.94亿元,占预算的112.97%,同比增长25.19%,农业、教育、科技、卫生、社会保障等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
  【财源建设】强化财源建设是财政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根本。2006年,财政部门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发展的总体部署,充分发挥财政政策和资金的杠杆作用,促进经济加快发展。一是落实《聊城市财源建设奖励办法》,调动各级培植财源的积极性。2006年,市级财政拿出1651万元资金,奖励企业47户,鼓励引导企业创名牌、创建技术开发中心,以及高附加值、高税率的项目;拿出75万元资金,对各金融机构支持企业发展进行奖励;拿出586万元资金,对财政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县(市、区)进行奖励。二是围绕发展抓增收。围绕提高“两个比重”,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引导、支持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发展,淘汰能耗高、附加值低、对财政贡献小的产业。充分利用财政政策、财政贴息和奖励等项措施,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政策,鼓励企业把投资的重点向高税率、高科技的产业倾斜,向既能扩大出口,又能给地方财政带来效益的企业和产品倾斜。三是大力抓好31个强弱乡镇的发展,按照市委对全市15个强乡镇和16个弱乡镇的奖励政策,按文件要求全部落实到了乡镇,兑现奖励资金451万元。四是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为了缓解全市财政支出压力,促进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争取上级支持,2006年共争取上级资金15.48亿元,其中工资性转移支付1.89亿元,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5.35亿元,“五奖一补”资金2.44亿元,专项资金5.8亿元,有效地缓解了全市财政资金紧张的状况。积极争取财政调度资金5.8亿元和北欧投资银行贷款4850万美元,支持阳谷祥光铜业、泉林纸业、临清奥博特、水城集团等项目,增强了经济发展的后劲。加强与开发银行的合作,成立了投融资管理中心,组织全市贷款项目参加开发银行评审,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
  【收入征管】一是抓落实。年初及时下达年度收入计划,逐级分解落实任务,继续实行领导干部收入分工负责制,八个县(市、区)财政收入调度工作分别由一名市局领导负责,及时了解掌握所分工县 (市、区)的收入情况,帮助分析研究收入组织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制定财政增收的措施,为完成全年财政收入任务奠定了基础。二是抓协调。定期召开调度会议,加强与国税、地税部门的交流沟通,各司其职,认真负责。搞好预算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提岀工作建议,确保了收入任务目标的完成。三是抓征管。全面加强税源控管,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格依法做好非税收入管理,市级非税收入完成8.28亿元,增长33.7%o加强对契税和耕地占用税的征收管理,全市两税完成1.31亿元,增长26%。
  【支出管理】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指示精神,严格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重点的支出顺序,坚持勤俭理财,科学安排。一是确保工资发放并消化了上年增资翘尾部分。二是加大了重点支出的保障力度。围绕“三个增加”落实各项支农、补农政策,增加农业投入,市级财政安排支农资金2.25亿元,增长12.4%。科技支出、抚恤救济和社会保障补助、教育支出等重点支出增幅均明显高于平均增幅。三是支持各项事业协调发展。2006年争取上级资金4441万元,市级安排1000万元,新建自来水工程113处;投人500万元,改造危桥100座;全市财政投入4000万元,打好农村中小学建设攻坚战,完成了57座教学楼、11.3万平方米的建设任务;争取省级补助4702万元,市级配套资金523万元,进一步扩大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范围,参合农民达到205万人;市级安排专项资金800万元,新建农村中心敬老院16处;市级安排资金485万元,争取省资金1214万元, 全面完成中心卫生院“333”工程建设任务。
  【财政改革】一是预算编制改革。2006年部门预算通过“两上两下”的编制程序,更加贴近实际,收入预算测算准确可靠,支出预算打紧安排,人员经费按工资据实核定,公用经费统一定额标准,专项支出明晰到项冃,充分体现了部门预算的据实性、科学性,便于资金的落实和监督,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二是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在认真总结上年改革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改革扩大到市直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单位由首批的166个,扩大到451个;临清市、茌平县两个县级试点的改革也全面铺开。三是政府采购工作。按照“巩固成果、开拓创新、依法采购、与时俱进”的原则,以宣传贯彻《政府采购法》为主线,以健全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为基础,以提高政府采购效率为重点,以规范政府采购行为为目标,积极探索政府采购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2006年,全市共完成采购金额10.2亿元,节支率12.9%;四是在非税收入管理方面,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意见》,组织召开了全市加强政府出税收入管理工作会议,对进一步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提出了明确要求。山级政府山税收入全部实行攵支两条线管理,“票款分离”实施阳达到100%。五是农村综合改革方面,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取消农业税后人均减负16元;落实粮食直补及良种、成品油补贴政策,全市向农民兑付种粮补贴9352万元,发放综介补贴9485.6万元,小麦良种补贴2900万元;建立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机制,保讦资金落实到位。
  【财政管理】一是加强会计管理,做好新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加强对各单位的会计业务指导,实施对会计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从基础上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二是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完善了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规范了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和运营的工作秩序,把资产处置作为国有资产监管的落脚点,防止国有资产流失,2006年市直单位报经财政部门批准处置资产达3059万元。三是与审计、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搞好专项资金检查、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收益检查,进一步整顿财经秩序,取得良好效果。四是为适应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完善和细化内部工作流程,对非税收入征管、预算指标和计划的批复,预算外资金的使用管理、采购资金的管理等,明确了业务流程和办结时限。
  (王彦宏李润生)
  
  国税
  
  [税收收入实现历史性突破】全系统始终坚持组织收入原则,以宏观税负分析活动为契机,强化税收分析和预测,严格落实各项税收政策,加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加大督导调度力度,促进了税收收入持续、快速、稳定增长2006年,共组织税收收入401874万元,同比增长58.5%,增收148325万元.增幅居全省第一,收入规模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为聊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及省局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和赞扬。
  【宏观税负分析成效显著】各级按照省局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了宏观税负分析活动,共调查分析纳税人32548户,查补税款25264万元。在重重困难和巨大压力之下,各级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不畏艰难,精心组织,协同作战,大胆创新,坚持眼睛向内,深入查找征管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确保各类问题查深、查透、查实。在此用础上,坚持边调查、边分析、边整改的原则,认真梳理归纳发现的主要问题,探索了不同类型纳税人的管理方法,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在系统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宏观税负分析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摸清了税源,找出了征管薄弱环节,堵寒了征管漏洞,促进了税收收入的快速增长,而且使广大干部看到了差距和不足,在实践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素质,增强了本领。由于工作汇报及时、宣传解释到位、工作方法得当,宏观税负分析工作不仅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而且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理解配合以及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国税形象。
  [依法治税迈上新台阶】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是总局明确提出的“一把手”工程,也是2006年全省三项重点工作之一。全市各级通过科学制定推行方案,积极开展业务培训,搭建系统运行环境,确保了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V2.0如期成功上线运行,实现了对税收执法行为的自动考核,加大了执法监督力度,有效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执法正确率从上线之初的92.96%提高为99.94%。不断加大了税收执法检查和执法监察力度。在各单位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市局又抽调业务骨干进行了全面复查,对查出的8个方面130多个问题全部下达了《行政执法纠正通知书》。对省局抽查发现的问题,市局在督导被查单位认真整改的同时,在全系统进行了通报,要求未被抽査的单位也要认真对照,举一反三,抓好整改,并对68名干部进行了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有力地促进了税收执法水平的提高。严格坚持重大税务案件集体审理制度,案件处理质量明显提升,规范了稽查执法行为。大力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严厉打击各类偷逃骗税行为,先后开展了酒类生产企业、涉外企业等专项检查。各县(市、区)局还对税收管理相对较弱的区域进行了专项整治。2006年,全市共计检查各类纳税人903户,查补入库税款、罚款、滞纳金5500万元。不断加大清缴欠税力度,通过认真落实欠税公告制度,全市共清缴欠税6665万元,其中陈欠2308万元。积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办理出口退税、先征后退、征前减免等税收优惠19.6亿元。其中:办理出口退税54875万元;为生资企业、福利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办理先征后退5600万元;办理征前减免135155万元。同时,为未达起征点的1.1万户纳税人依法免征了增值税,为4517户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职工免费办理了税务登记手续。
  【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针对宏观税负分析中发现的问题,完善制定了征管制度,收集整理并编写了30万字的《税收管理长效机制制度汇编》,增强了管理的针对性和规范性。各级结合宏观税负分析和税务登记证换发工作,进一步强化了户籍管理,彻底澄清了管户底数,将3471户漏管户纳入了正常管理。省国税局《户籍监控管理办法》主要吸收和借鉴了聊城国税局做法,并在全省推广。大力推行综合征管软件V2.0,经过全系统十个多月的艰苦努力,顺利完成了十个阶段的工作,确保了V2.0前台按期独立运行,成为全省首批一次性上线成功的3个单位之一。在增值税管理方面,积极推行“一窗式”票表(税)比对系统,票表(税)比对相符率由96.2%提高到了99.3%。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市3099户一般纳税人“一机多票”系统的推行任务,受到了省局的通报表扬。强化了“四小票”管理,“四小票”数据质量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及时扭转了运输发票比对相符率较低的局面。加强废旧物资回收行业管理的做法在全省流转税管理专业会议上进行了经验交流。在所得税管理方面,认真开展汇算清缴工作,强化新办中小企业所得税及教育储蓄利息所得税免税管理,全年共组织企业所得税收入38069万元,同比增长76.81%,增收16538万元。在国际税收管理方面,强化纳税评估和重点税源监控分析,积极开展涉外税务审计,加强反避税工作,全市共组织涉外税收收入102127万元,同比增长148.12%,增收60966万元。在出口退税管理方面,通过强化“三级审核”,开展专项检查,防范和杜绝了出口骗税案件的发生。在周边地区频发骗税案件的压力下,保持了无案件发生的良好态势。特别是组织开展的岀口企业农产品收购及出口关联企业专项检查工作及其相应的管理办法得到了省局的肯定。进一步优化纳税服务,加强税收政策宣传和纳税辅导,拓展12366服务功能,深入推行首问负责、限时服务、承诺服务、提醒服务等特色服务。加强了办税服务厅建设,明确了管理归属,统一了窗口设置、工作流程和服务规范,进一步提升了服务层次和水平,得到了广大纳税人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税收信息应用不断深化】不断加大部门信息共享力度,全市财税增收信息化一期工程顺利运行,实现了与工商、地税、质监等部门的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共享,构建起国税与相关部门信息交换的统一平台,初步发挥了信息化建设效益,全年共计互通基础信息10万余条,查出漏征漏管户2000余户。继续深化数据处理分析,明确了各级数据处理分析的工作目标、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创新工作方法,探索市局、县局联合分析、信息中心与业务部门共同分析等方法,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积极利用“数据处理分析和监控系统”平台,将统计分析方法和模型运用到具体分析工作中,不断提高数据处理分析的科学性。加强了对数据分析工作的考核,推动了数据分析工作的深入开展。年底前,市局利用掌握的数据分析比对,排列出全市2400余户税负偏低的疑点企业,作为监控管理的重点,增强了税收征管的针对性。加强网络基础和信息安全建设。完成了税务视频会议系统的建设,做好系统软件的运维工作,及时排除了系统故障,加快安全防御体系建设,完善和落实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保证了各信息系统的安全、高效、稳定运行。
  【内部管理更加规范高效】不断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市局组织开展了 “假如我是一名纳税人”和“假如我是一名基层税务干部”演讲比赛活动,在市局机关实行限时服务承诺,提高了机关工作效率,对工作责任心不强、岀现工作过错、造成不良影响的直接责任人以及相关领导,进行了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关面貌明显改进,工作节奏明显加快,创造活力日益显现,人心思进、人心思上的局面正逐步形成。重新修订完善了各类制度办法,建立了简约规范的制度体系。强化考核督办,促进了各项工作部署的落实。
  加强税收宣传工作,认真组织税收宣传月活动,有的宣传项[I得到省局表扬,较好地宣传了聊城国税工作。认真撰写政务信息,无论数量还是质量均有了明显提高,有的信息还被省局主要领导作出重要批示。成立了议政议事小组,建立了局长信箱,畅通了干部职工建言献策的渠道,形成了领导与群众良性互动、共同参与的局面,提高了决策管理水平。强化财务管理,进一步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对基建项目的监督管理,严格固定资产管理,积极做好新软件试点的准备工作,规范政府采购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共节约资金93万元,节约率13%。加强了经费向基层倾斜的力度,基层工作和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市局仅下拨设备购置费、基层分局取暖费、困难补助费等就比往年增加500余万元。加强后勤管理,开展了安全管理大检查,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强化安全管理措施,深入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后勤服务工作步入良性循环,为各项国税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保障。市局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聊城建设先进单位” 称号,机关服务中心加强平安建设的经验被省局专期动态刊发推广。
  【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强化教育培训,积极实施在线教育,对软件学习考试内容进行全面更新,新出各类业务试题2万多道,为干部职工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平台。深化“六员”培训,先后组织了3次全系统的“六员”考试,并通报考试成绩,对考试不及格人员进行了经济处罚,共处罚95人次,罚款4万余元,增强了干部职工学习自觉性。特别是对在省局“六员”考试中进入全省前100名的两名同志,市局进行了大张旗鼓的表彰奖励,对成绩较差、影响全市成绩的,给予了通报批评。强化后备干部管理,选派两名后备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加大了巡视考察力度,对三个县市局进行了巡视考察,在全系统公开选拔了3名文秘人员,树立了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认貞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圆满完成了公务员摸底登记和工资套改测算,为《公务员法》的贯彻落实做好了准备。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加强了与检察机关的配合协作,完善了共同预防职务犯罪的联系协调机制。大力开展了税收管理员公开向纳税人述职述廉活动,2006年共举行报告会51场,442名税务干部进行了公开述职述廉,占一线执法人员的55.6%,5170名纳税人参加了会议,引起社会各界强烈反响,成为聊城国税的一个工作亮点。省局胡金木局长、孙立德纪检组长等领导对此给予高度评价,并分别作出了重要批示,《中国税务报》也用整版篇幅进行了深入报道。切实加强行业作风建设,市局在全市行风建设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设在市行政服务大厅的国税窗口被评为“十佳窗口”。加大违纪违法案件查办力度,信访数量明显降低,1名副科级干部和2名一线人员分别受到免去领导职务和批评教育的责任追究。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2006年,全市新增国家级青年文明号1个、省级文明单位1个,新增省级青年文明号2个,市局还被中宣部、司法部命名为“2001—2005年全国法制宣传教育先进单位”,被市文明委评为“聊城市百姓口碑最佳单位”。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市局组队参加了全省国税系统第三届乒乓球比赛,取得了历史最好成绩,举办了全系统第二届田径运动会,丰富了干部职工业余生活,培养了团队精神,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地税
  
  【地税收入】2006年,全市地税系统紧紧围绕组织收入这一中心,按照省局“定好位,收好税,带好队”的总体要求,全面落实“经济决定税源,管理增加税收”的治税思想,面对收入基数高、政策性减收因素多、地税税基逐渐弱化等严峻复杂的收入形势,牢牢坚持“依法治税,依率计征”的原则,认真做好扩大地税税基文章,研究制定了增加地方税收收入的七项措施,保存量、挖增量、促总量,地税收入实现持续稳步增长。全年共组织各项收入217657万元,同比增长21.35%,增收38299万元,全市地税收入首次超过20亿元大关,实现了新的历史性突破。其中,市县级收入146525万元,同比增长19.71%,增收24123万元,为提高“两个比重”,促进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平衡全市财政收支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税收管理】全市各级地税部门按照“管理年”活动的要求,以七项增收措施为主线,不断创新管理思路,提升管理质效,税收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扎实开展了宏观税负分析工作,对住宿餐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娱乐业等行业和部分地方小税种和零申报等征管问题较多的环节进行重点整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2006年7月份省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会上作了典型发言。进一步加强了重点税源管理,积极参与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和新上项目论证,将全市153户重点企业和100个重点建设项目全部纳入了重点税源监控。加大了社会综合治税力度,全年社会综合治税网络共采集涉税信息16万条,新增税款5386万元。个体业户税种结构进一步优化,营业税及其它地方小税种占税收总额的比重由75.2%上升到95.9%o加强了货物运输业税收管理,设置了货运税收“警戒线”,全年增加地方税收1000多万元。网吧业税负调查测算活动成效显著,总体增幅超过300%,全年增收达到400余万元。中小企业所得税核定取得明显成效,全市核定中小企业1514户,核定税款1892万元,同比增长42%。发票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市发票改革相关行业营业税收入11423万元,同比增长39.37%。积极推行多元化电子报税方式,全市通过“双委托”报税户达到34936户,实行网上报税的企业达到3100多户。以阳谷县地税局为试点推行了税收管理员信息系统,初步实现了对税收管理员工作业绩的自动化考核,在10月份全省地税局长会议上做了平台演示。
  【执法管理】系统上下深入推行了税收执法责任制,加大了自动监控考核系统成果应用力度,完善了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执法行为的自动考核、执法结果的定期通报和执法过错的严格追究。在餐饮娱乐、房地产及建筑安装业、高收入行业等重点行业和个别区域,扎实开展了地方税收专项检查活动,查补入库税款、滞纳金、罚款7214万元,有力地打击震慑了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规范了税收秩序。广泛开展了税收宣传活动,创新了《说法论税》电视栏目内容,深入开展了税收宣传月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全社会的依法诚信纳税意识。
  【服务管理】服务经济建设方面,各级地税机关立足地税职能,围绕发展经济、调整结构、培植税源等问题,向各级党委政府建言献策120条,其中有81条建议被当地党委政府批转或被主要领导批示肯定,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在服务社会发展方面,各级地税部门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积极做好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规费的代征代收工作,促进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服务纳税人方面,在巩固完善纳税服务场所、12366服务热线和聊城地税外部网站等服务平台的基础上,同移动通讯公司联合推出了地税短信互动平台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地税机关和纳税人的良性互动。
  【信息化建设】认真抓好了信息数据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静态基础数据和动态征管数据的采集,建立健全了数据采集、录入、管理考核指标体系和责任追究办法,确保了基础征管数据的及时性、真实性和完整性。配合市政府有关部门,顺利完成了财税增收信息化一期工程,实现了与国税、质监、工商部门的信息共享。认真做好省局推广软件的应用和维护工作,各单位紧密配合,通力协作,及时解决各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大了信息化投入力度,硬件配置和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全系统已经拥有PC机及服务器近1400台,在岗人员人均微机占有率达到98%以上,市县级网络通讯速率达到10M,为开展2007“2007信息化建设应用年” 活动和推行“金税三期”工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队伍管理】在全系统开展了以作风秩序整顿为主要内容的“四项整顿”活动,系统上下形成了雷厉风行、立说立行、实事求是的良好作风。继续加大了教育培训工作力度,先后在江西财经大学举办了第三期科级干部任职培训班,在聊城市财政学校举办了干部初任培训班,提高了科级干部依法行政、驾驭税收工作的能力和新进人员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工作能力。积极推行了干部竞争上岗制度,对机关部分科级空缺职位进行了竞争上岗,进一步提高了干部职工的综合素质。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积极探索廉政文化建设有效载体和平台,继续坚持与检察机关的工作联系制度,市局配合市检察院成功举办了全市“地税杯”预防职务犯罪预防演讲比赛,大大提高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廉政意识。
  【行政管理】加强了纪律卫生工作督导,对所属单位、科室的纪律执行悄况和卫生状况进行不定期抽查和暗访,促进了行政管理工作的科学高效、规范有序。修订了聊城市地税系统经费管理暂行办法、固定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内部财务审计通报制度,对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资产全部统一实行政府采购,进一步规范系统财务资产管理。进一步修订完善了机关工作制度,规范了会议、接待、维修等工作流程,实现了后勤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确保了工作效率和质量。大力开展文明创建活动,九个县(市、区)地税局全部被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单位”或通过复审,在平县地税局被评为全省地税系统“十佳六好基层单位”,临清市地税局直属分局还被团中央授予全国“青年文明号”。市局连续第三年被评为“全市行风建设十佳单位”,同时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政风行风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被省文明委评为“省级文明机关”。
  (姜会峰王继飞)
  附:
  2006年全市缴纳地税收入1000企业名单
  单位:万元

知识出处

聊城年鉴

《聊城年鉴》

出版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2006年度聊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中取得的业绩和发生的大事要事,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