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聊城建设系统以落实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紧紧围绕建设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全市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城市建设工作取得重大成就,水城建设框架凸显。2006年,聊城以进一步完善水城框架。丰富水城内涵为目标,实施以湖河、道路和靓点项目为重点的十大工程建设,完成投资近3亿元。实施了建设路、花园路、站前街等道路工程,实施了湖南路运河桥、东升桥以及三座景观桥建设。实拖了玲铛湖景区和人防前小湖整治工程,实施了新水河、青年渠排水治污工程,实施了人民公园改造工程;实施了绿化、亮化工程,完成站前街、花园路、建设路、兴华路、人民广场绿化和北关街、人民广场、育新街、健康路、扬帆广场灯光安装。各项工程的实施,提升了城市形象和综合竞争实力,水城建设框架彰显。六县一市也都围绕水和历史文化做文章,临清古运河、高唐鱼丘湖、东阿曹植公园、冠县马颊河、阳谷狮子楼、在平在中河、莘县徒骇河等项目都充分展示了地方特色,使“江北水城”城市品牌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
新农村建设取得成效,村镇规划建设全面展开。2006年,聊城新农村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全年完成总投资13亿元,村镇规划设计工作进一步加强,村镇基础设施建设、居民生活水平都上了新台阶。全市105个乡镇中完成71个乡镇的规划,占总数的70%;全市近1000个中心村中,已完成规划的有360个,达到中心村总数的30%。新型农村住宅建设健康发展。2006年初举办了聊城市新型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展览,并根据展出方案编辑了《优秀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图集》,印制的7000本免费送到农民手中。加快了村镇供水、交通等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市、县、乡(镇)三级都确定了村镇试点,涌现出了以临清烟店镇、莘县古云镇等为代表的中心镇,以强带弱,规划周围村庄向其集中,成为带领农民致富的载体。阳谷县大布乡刘胡同村率先采用了新型农村住宅设计方案,建造了多处新型住宅,达到了“节能、环保、经济、使用”的要求,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
建筑、建材、装饰装修业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全市建筑、建材、装饰装修“三大行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建筑业完成总产值53亿元,比2005年增长6%;建材业完成总产值21.1亿元,同比增长28.8%;装饰装修业完成总产值2.5亿元,同比增长19.05%。“三大行业”年生产总值共计76.6亿元,约占全市国民生产总值的11%。
开展建筑节能工作,推进节约型行业建设。2006年,全市建筑节能和“禁实”工作取得新进展。到2006年底,聊城市城区规划内新建工程项目“禁实率”达到了90%以上;全市各县(市)城区“禁实率”达到了55%以上。其中阳谷、东阿、在平、冠县“禁实率”达到了70%以上。通过“禁实”工作的开展,全市每年可节约士地约2000余亩。截止到2006年底,聊城市新型建材企业已发展到39家,年生产能力达到7亿块标砖,板91万立方米,砌块25万立方米。2006年,分别在东昌府区和茌平县开工兴建了三个具有一定规模和科技水平的“高掺量粉煤灰烧结砖”项目;由山东聊建金柱建设集团有限公司与山东龙新建材有限公司合资兴建的聊城市金龙节能建材有限公司巳进入投产阶段,该公司所生产的S、SB系列钢丝网架聚苯乙烯夹芯板拥有7项中国专利,年生产能力达到40万平方米,填补了聊城市无外墙外保温生产企业的空白。“利用黄河淤泥(沙)生产烧结多孔砖”项目也已通过省建设厅的验收,并完成了多个普通砖窑厂的改造。建筑节能取得重大突破。从2006年6月1日起,城市规划区内新建工程全部执行民用节能65%、公共建筑节能50%的设计标准,并先后开工建设了水晶城一期工程、市人民医院保健中心和水韵花都等一批节能型建筑。
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美化城市环境。2006年,强化了对聊城市污水处理厂、临清市污水处理厂、东阿县污水处理厂,高唐县污水处理厂和往平县污水处理厂5座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配套建设和运行营理,加快了聊城市污水处理二期(新水河污水处理厂)、临清市污水处理二期、阳谷县污水处理厂、冠县污水处理厂和莘县污水处理厂5座在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使全市日污水处理能力达到40万吨。实施了新水河、青年粱排水及治污工程,对沿河(渠)进行了砌筑、绿化,使城市环境进一步美化。
全面完成清欠任务,扎实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截止到2006年底,清欠工作全面完成既定目标,共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10140.16万元。清理工程款57674.94万元。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推行了“建筑业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备用金”制度和“已结清欠款或无拖欠行为证明”制度。凡是存在拖欠行为的开发企业,一律不予办理项目立项、建设用地规划许可、施工许可等有关开工手续;建筑业企业存在拖欠行为的一律不准参与工程招投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一旦发生拖欠或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可从预备金中予以支付。
城建十大工程。2006年2月14日,市政府组织召开第四十次常务会。听取市建委关予全市2006年城建工作计划,会议决定以进一步完善水城框架、丰富水城内涵为目标,实施了以湖河、道路和靓点项目为重点的十大工程:即道路建设工程,桥粱建设工程,东昌湖风景区完善工程,运河四期开发建设工程,排水及治污工程,人民公园改造工程,体育公园一期建设工程,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南关岛、龙湾开发工程,湖南湖开发工程。到2006年底,城建十大工程均按时完成了工程目标。
城市规划
2006年,聊城市规划工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履行职责,精心编制规划,严格规划管理,各项工作全面推进,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城市规划局荣获“全省建设系统纪检监察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建设系统法制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优秀城市规划编制资质管理单位”、“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勘察规划设计院获“山东省’十佳’规划院”称号。
高起点编制了一批新规划。着力构建以城市总体规划为基础,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专业专项规划为主体,以近期建设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保障,覆盖全市、层次分明、科学规范的城市规划体系。第一、专项规划编制步伐加快。2006年,先后完成城区绿地系统、城区环境卫生、城区供热规划、城区商业网点规划、老年公寓布点规划,城区电力规划、城区中小学布点规划、城区水系规划、燃气规划,其中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环境卫生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复。第二、实现城区详细规划全覆盖。以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为依据,不断加大对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工作力度,截至2006年底,已完成详细规划面积104.2平方公里,其中控制性详细规划而积达到63.3平方公里,控规覆盖率达到79.1%,修建性详细规划40.9平方公里,修规覆盖率达到51.1%。
规划服务城市建设力度进一步加大。规划部门广大干部职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城建十大工程建设为重点,积极配合聊城创建国家卫生城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努力克服诸多困难,积极开拓创新,为东昌湖风景区完善,南关岛、龙湾开发工程,铃铛湖、湖南湖开发工程以及排水、治污工程、绿化、美化、亮化工程等工程任务提供修建性详细规划。为古运河开发、徒骇河开发、人民公园改造及体育公园工程做好规划服务。组织完成了建设路、陈口路、站前街、花园路、利民路等道路改造工程及绿化带规划设计,完成了陈口路二干渠桥和徒骇河桥等桥梁方案。
健全了规划审批新机制。建立健全规划决策制度,保证规划的科学民主。严格落实城市规划委员会、项目审批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制度,建立了一套科学的规划决策制度。所有建设项目的规划和建筑方案均严格执行各项审批制度,严格按程序审批,实现了规划决策的科学民主。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市规划公示制度的意见》,完善了公众参与、专家评审和政府审批三位一体的规划审批机制。通过报纸、公示栏和项目现场等方式对徒骇河开发建设、人民公园改造、古运河开发、铃铛湖景区等重大公共项目规划以及住宅小区、居住组团等房地产开发项目的规划和建筑方案共进行了社会公示58次,保障了广大市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监督权,对规范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实施和管理,保障城市规划的顺利实施起到了重要作用。
城市规划设计水平进一步提高。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高起点规划”的要求,高度重视各类规划设计工作,积极放开规划设计市场,全面实行规划方案征集制度,对一定规模以上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城市设计,组织进行方案征集,通过多方案比选和专家评议,最终择优确定规划方案,有力地提高了城市规划设计水平。2006年,通过招标由国内知名设计单位完成了徒骇河风景区规划、运河四期改造规划、人民公园改造规划和铃铛湖景区规划,委托完成东昌湖风景区总体规划、古城区保护与整治规划等一批重点规划项目。
加大了规划稽查力度。坚持日常检查与集中普查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规划分局和规划管理办
公室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规划管理部门职责,将规划管理延伸至办事处、乡镇、街道和村庄,强化了规划批后管理和“双违”查处工作力度。联合有关部门,分别对城区村(居)民违法建设、城区加油加气站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普查,并针对查出的问题依照城市规划对违法单位和违法建设提出了处理意见,有力的维护了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为全市重点工作搞好规划服务。一是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创卫”和“创模”工作搞好服务。积极配合聊城市创建国家级卫生城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组织编制了城区环卫规划、公厕布点规划等基础设施规划以及新水河整治规划等多项规划。二是提高认识,以高度的责任心搞好规划展览的接待和维护工作。认真搞好规划展参观接待,维护好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及时更新各项资料,保证了规划展览各项参观活动的顺利进行。2006年,接待参观330多批次,约1.5万人。据统计,规划展览开放以来,已接待了600个各级参观考察团,参观人数约3万人。城市规划展已成为展示聊城市城市规划建设成就的主要窗口和重要旅游景点。(蒋涛)
房地产管理
2006年,聊城市房地产管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抓规范,促发展,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房地产事业发展势头良好。
房地产开发健康协调发展。2006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约20亿元,新开工面积120.01万平方米,竣工商品房面积90.03万平方米,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12.88亿元,商品住宅新开工面积105万平方米,商品住宅竣工面积70万平方米,各项指标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工作成效显著。专门成立了由市政府牵头,土管局、规划局、房管局、拆迁办等单位组成经济适用房建设指挥部,具体负责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工作,已开工建设3.06万平方米。为解决最低收入家庭住房难问题,提请市政府出台了《聊城市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了住房保障制度,健全了住房保障体系。
住宅产业化步伐加快。一是加大了宣传力度,提高产业化认识。二是组织开发企业管理人员参加《住宅建筑规范》和《住宅建设技术评定标准》的培训工作,提高了对住宅品质的认识。
住宅产业博览会成功举办。为了展示聊城市房地产发展的巨大成就,“五一”前后,成功举办了“聊城市房地产五年成就展暨2006住宅产生博览会”,回顾了近五年来房地产业发展历程,全面展示和宣传了聊城市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的历史轨道和辉煌成就,接受了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住宅与房地产业五年成就的检阅。
城市房屋拆迁再起新高潮。2006年,完成拆迁项目30余个,拆迁72万平方米,其中城区拆迁65万平方米,主要涉及20个公益拆迁和10个开发拆迁工程。
物业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发展。继续加强维修资金归集管理,切实保障业主合法权益。共对市区78个住宅小区完成信息铺底工作,归集住宅专项维修资金近3200万元,涉及28000余户业主。会同市物价局开展实施了物业收费等级评定工作。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出台了《聊城市住宅小区物业企业与各专业管理部门职责分工暂行规定》(聊政发 [2006]166号),以往涉及住宅小区供水、供电等专业部门在公共设施移交验收、维护管理等方面,因界限不清而产牛的各类纠纷得到解决。
房地产市场繁荣持续发展。房金大厦全面落实建设部《房地产交易与权属登记规范化管理考核标准》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增强服务意识,进一步调整工作流程,简化办证环节,工作质量和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大了对集休土地房屋确权发证和租赁管理的宣传。各项指标比上年同期均有较大增加。
房地产执法工作成效显著。执法队伍先后对市区开发项目销售场所、房地产中介市场以及开发企业的开发配套进行了专项检查,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市场秩序,保障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先后与市公证处联合实施公证送达,完善了执法手段;与工商局座谈研讨房地产开发广告的联合管理等,聊城市房地产市场秩序进一步规范。
公用事业
2006年,聊城市公用事业管理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按照“稳定、发展、服务、效益”的发展思路,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明确任务,狠抓落实,使全市公用事业呈现出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各项经济指标均保持较快增长。
加大燃气专项治理的力度,燃气市场得到进一步规范。2006年6月1日 ,市政府在阳谷召开7全市燃气管理工作会议,对燃气市场清理整顿工作进行了动员和部署,专门印发了《关于清理整顿燃气市场的通吿》,市、县两级均成立了清理整顿燃气市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确立了工作目标和工作措施,迅速在全市展开了燃气市场清理整顿的攻坚战。一是以液化气市场为重点,全面开展了市场清理整顿工作。针对全市普遍存在的小商小贩沿街倒罐倒卖,部分液化气站无证经营,。滥用过期报废钢瓶,私接私改燃气设施,违章占压燃气管线等状况:市局燃气执法队对各种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截至12月底,全市共取缔非法供气窝点26处,没收钢瓶340余只,查没非法倒气工具184个,关停非法燃气企业16个,查处违规气化站19个,查处私接私改燃气设施行为26起,査处违法占压管线19处,使违法违规现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燃气市场逐步规范。二是启动燃气器具及维修市场的管理工作,确保市民用气安全。依据《山东省气源适配性检测管理办法》和建设部《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管理规定》的要求,在全市逐步开展了燃气器具气源适配性检测、备案销售工作,开展了燃气燃烧器具安装、维修企业资质认定制度的前期准备工作,为进一步开展燃气燃烧器具销售与安装维修资质管理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狠抓安全管理,加强对燃气行业的安全检查。为有效加强燃气安全管理,2006年,组织了四次全市燃气安全大检查活动,共检查燃气企业100余家,查出各类安全事故隐患500多项,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109份,各县(市、区)也全而加强了对燃气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检查。在各级燃气主管部门的检查督导下,各燃气企业进行了门查自纠和全面整顿,切实增强了燃气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提高了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聊城城区、高唐县还开展了燃气安全社会宣传活动,发放燃气法律、法规和安全使用宣传材料近2万余份,使广大市民的燃气安全意识得到了明显增强。四是加大了对燃气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2006年,邀请省市有关专家进行授课,对全市90余家燃气企业共330余名燃气操作人员进行了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颁发了省建设厅统一印制的职业技能证书。
供水节水行业运行稳定,自备水源清理整顿效果明显。全年公共供水实现售水量1900多万吨,实现经营收入350()万元,处理污水880万吨,日均处理量2.64万吨,处理出水达标排放率100%,收取白备水源污水处理费37万元,委托水务集团收取污水处理费近1100万元。继续大力进行了自备水源的清理整顿工作,全年共开展封井活动60余次,关闭自备井200眼。为巩固封井成果,防止自备井反弹,主要采取了三项措施。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上街宣传和电视、报纸等媒体不间断地宣传报道,以及公布有奖举报电话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全民保护城区地下水资源的意识。二是采用检测水质的办法,对疑似自备井进行排查。全年共抽取水样500余次,查出自备井30个。三是向用水户下达了不交清污水处理费及价差就不予接通公共供水的通知,有效遏制了建筑工地施工用自备水现象的发生。加强了对二次供水设施的管理。为保证二次供水水质,对城区二次供水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根据有关规定,下达了限期清洗消毒通知,各单位都能积极配合,对自建设施进行了清洗消毒,有力地保证了城市供水安全。
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快、质量好。一是加快基础建设、提升供热能力。聊城热电投资1100万元对花园路、向阳路、站m路等供热管道进行了改造和扩建,并新建二级换热站10座。昌润供热投资7000余万元新建2台64MW高温热水炉,可增加300万平方米的供暖能力。恒润热力投资1600万元铺设供热管网13公里,新建40万平方米大型换热站一处,有效地缓解了开发区供热不足的矛盾。通过新建热源点、扩建热水炉等措施,再加上蓝威化工公司化工部分的搬迁,使城区供热能力有很大提高,各个区域的供热质量有了明显的改善,市民普遍反映供热质量好于往年。2006年新增供热面积150万平方米(其中聊城热电区域增加40万平方米,昌润热电区域增加100万平方米,恒润热力区域增加10万平方米)。二是积极为供热重点工程建设提供服务,确保工程顺利进行。为确保供热工程能够施工的乂好又快,妥善解决了沿途村庄、单位和部分居民阻挠施工的问题,化解了各种矛盾,为供热管网的顺利施工提供了可靠保证,解决了网通公司、公路局、劳动局等单位的供暖问题。三是坚持以人为本,加强供热协调服务工作。及时调查处理市长热线、城建热线以及群众来电反映的各种供热问题。深入现场,积极协调,研究解决办法,妥善解决了柳泉花园、新时代小区等单位的供暖问题。四是做好供热建设配套费的收取工作,有效缓解了供热企业的资金紧张状况。组织人员对新发展用户的面积进行实地测量,下发交纳配套费通知书,确保供热设施配套费足额收缴到位,全年共收取配套费1487万元,确保了集中供热事业健康发展。
城市公交事业稳中有进,服务水平大幅度提高。2006年,城市公交行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努力克服汽车燃油价格上涨带来的营运压力,千方百计完善公交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公交运营条件,加强行风建设,提升公交服务水平,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共完成营运里程2263万公里,客运量4000多万人次,实现营运收入4247万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了8.3%、9.5%和8%。 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公交运营条件。公交公司通过积极筹措资金先后购置了10部24座中巴车和10部集节能、环保、经济于一体的小型电动车投入公交运营。对40多部车况较差的公交车辆进行了翻新、检修、改造,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增强了运力。相继开通了436路、345路、139路、330路公交线以及D28路沿运河两岸观光旅游专线,公交线路单程由上年的410公里增加至480多公里。二是行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服务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公交行业以创城工作为契机,开展了“建文明公交,创服务精品”的行风建设活动。公交公司二路公交线被评为“全国城市公共交通文明线路”,三路公交线被评为“省级青年文明号”。三是依据国务院国办发[2005]46号和省政府鲁政办发[2006]41号文件精神,起草了《聊城市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
安全生产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建立并堂持全市每月公用事业行业安全例会制度,行业单位之间定期交流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查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传达贯彻上级安全生产指示精神,研究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和办法。经常性地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避免和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公用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同时,编制了燃气、公交、供水、供热等公用事业行业的安全应急预案,提高了对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
市政管理
2006年,市政管理系统十部职工按照“四个一流”建设要求,统一思想,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市政管理水平全面提升。
日常养护管理得到全面加强。按照“精、深、细、实”工作要求,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把精品意识贯穿于整个城市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从一草一木,一砖一右,一点一滴抓起,努力把城市管养成最佳状态2006年,共维修沥青路面26193平方米,调整维修人行路面32778平方米,疏通排水管网累计达28万米,掏挖检查井10715座次,灯杆喷漆2899基,防汛清淤19565立方米;补植各类苗木21万棵,修剪绿篱色块600万平方米,节庆摆花16万盆,改造主要干道时令花卉19万棵;清运生活垃圾13.92万吨,掏挖清运粪便1.8万吨,淸运死角垃圾1.57万吨;城市经营收入160万元;市政质量监督范围得到进一步拓宽;市政市容管理督查实现24小时无间隙覆盖;园林艺术设计工作实现了开门红,各项工作均得到和谐快速发展。
城市管理亮点不断增多。按照“以人为本,精细作业,提升品位”的工作思路,不断加强城市亮点管理。对凤凰台进行全面改造和壳化美化,体现出“绿、净、亮、美”的特色,已成为居民休闲的风景亮点;对东昌路全线实施了桥梁安金标示,有效地维护了居民的通行安全;从泰山移植来8棵泰山松,给光岳楼绿地增添了庄朴氛围,古树伴古楼,浑然一体,形成了新的景观“八松抱嶽”;对东昌路、振兴路分车带绿化进行了改造,新植了时令花卉、宿根花卉;对火车站广场绿地进行了改造,东昌路人行道上摆放了花钵,有力提升了主干道和窗口部位的绿化档次,建设了北关街绿地,扩大了绿化面积,改善了原有绿化生长环境;“五一”、“十一”、春节三次大规模实施“火树银花”光亮工程,特别是春节期间,实施范围更大,设计档次更高,一段一景,五彩缤纷,东昌路、北关街夜景璀璨多姿,引人入胜,为节日的聊城增添了欢乐祥和气氛;成功举办了首届江北水城百花艺术展,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精心操作,细心养护,满足了社会各界群众对艺术之美、自然之姜的追求,成为“十一”水城观光周的亮点之作;市容环境方面,对公厕指小牌进行处化改造,满足了夜间使用功能,在百货大楼路口设置了公益宣传栏,并提示日期、天气、温度等信息,提升了城市品位和档次,全面完成上级交办的各项创城工作,在南北垃圾处理场改造工程中,不畏艰难,昼夜施工,高质量地完成各项任务。市委、市政府对市政管理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工作机制创新不断强化。按照省、市关于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意见,全面推进市政事业机制创新工作。对环卫处清洁队机制创新悄况进行了全面考核,完善了考核奖惩机制,调动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悄和积极性,提高了保洁管理质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全系统上部职工中为市政市容管理督查队招录了工作人员,公开选任了市政工程公司经理,市政处养护所打破了一体化的市政设施养护模式,将道路养护、路灯养护划分了工作区域,实现了竞争养护的管理新体制;在园林绿化养护方而,对湖南路园林绿化养护和环卫保洁进行了捆绑式公开招标,取得了良好成效。竞争上岗在金系统得到全面推行。
精神文明建设有了新的提升。积极参与全市和唱节,勇夺佳绩,获得组织奖、团体奖、个人奖等多个奖项。与聊城日报社成功举办了“星光杯”城市管理知识大赛,5000多人踊跃参赛;在聊城电视台举办了城市管理电视大赛,全市10多支代表队参赛;在全市城市管理一线职工中评选出了120名城市管理最可爱的人,并在聊城影剧院举办了事迹演讲会;在水城明珠大剧场成功举办了“城市管理之春”联欢会;2006年底开通了城市管理网站,利用现代传媒技术对市政管理工作进行全方位宣传;启动了全市园林绿地的认养认管活动,聊城大学、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等机关陆续认养绿地,提升了全市爱绿护绿意识。举办了首届职工运动会,培育了团队精神,收到丰硕成果。2006年,聊城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位次跃居全省前列,受到省建设厅的高度评价。
行风建设得到切实加强。在社会各界聘请了102名社会监督员,先后2次召开座谈会,印发2000余份信函,向社会各界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并在媒体进行公开答复整改结果。完善了渣土运输等热点问题的管理程序,实现了行政服务大厅接单,质监站核量,督查队管理的“一条龙”管理模式。对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情况,分管领导亲自上门征求意见和建议,做到了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
环境保护
2006年,聊城市环保事业以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现代化、生态型、卓越秀美的“江北水城”为目标,认真落实环境保护基本国策,遵循“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工作思路,同心协力,顽强拼搏,各项环境保护工作均取得了明显成效。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积极进展。2006年,聊城市创模工作进入了攻坚阶段。全市环保系统不断强化对创模工作的组织领导,深入宣传发动,从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业污染防治,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扎实推进生态市建设,城市环境质量得到较大改善。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基本条件和社会经济、环境质量、环境建设、环境管理等28项指标已达到了国家考核标准。10月29日聊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工作通过了省环保局预验收,12月12日通过了国家级技术核查。
生态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生态市建设目标考核体系、奖惩办法和贯任追究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完善。3月24日,在全市环境保护暨生态市建设大会上,市政府与各县(市、区)政府签订了聊城市2006-2007年《生态市建设县(市、区)长目标责任书》,各县(市、区)政府也通过签订责任书的形式将任务指标分解到了乡镇、办事处、有关部门和企业。二是积极开展生态示范区、环境优美乡镇、生态居住小区、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2006年9月,东阿县、东昌府区顺利通过了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验收,全市已有莘县、东阿、东昌府区3个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冠县、临清、高唐、茌平、阳谷等5个省级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的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正在准备迎接省环保局验收。全市有36个乡镇开展了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创建工作,有9个乡镇通过了验收。凤凰新城、中通时代豪园等4个小区开展了省级生态居住小区创建工作。冠县梨园等4个风景区开展了省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全市受保护土地面积已占国土面积的8.42%。三是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全面铺开。2006年9月,全市各级环保部门对75个重点调查区域进行了认真核实,确定了66个重点调查区域和约17000个监测点位,为做好下一步调查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污染防治工作得到全面加强。水污染防治方面,一是编制了《2006-2007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治污方案实施计划》并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建设为契机,继续实施“四河一湖”碧水行动计划和小流域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对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小运河、东昌湖的污染进行了全面综合整治,徒骇河、马颊河、卫运河出境断面水质有了明显改善,小运河水质持续好转,东昌湖基本达到了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二是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高唐、临清、在平污水处理厂相继投入运行,聊城二期、莘县、冠县和阳谷污水处理工程主体工程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设备安装。三是督促南水北调沿线30家重点排污企业,完成了环境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并通过了专家评审,提高了水污染防治的掌控能力。四是加强医疗污水污染防治,对全市二级以上医院和20张床位以上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了全面检查,对26家医疗单位实施了限期治理。五是积极开展中水回用试点工作,确定了聊城大学、鲁西化工集团第四化肥厂、阳谷蔡伦造纸厂三家中水回用试点企业。六是进一步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市环保局完成了饮用水水源地GPS定位,对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质量状况、污染源分布状况、水质安全等基础性资料进行了评估论证。开展了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专项执法检查,对超标排污企业分别采取了限期治理、停产治理、搬迁等措施,确保了饮用水质安全。
大气污染防治方面。一是加强燃煤电厂二氧化硫污染防治工作力度。举办了电厂脱硫技术培训班,完成了19家电厂的二氧化硫在线监测装置安装工作,有13家已与市环保局监控中心联网。8家电厂的循环硫化床锅炉已建成了石灰石自动添加系统,实现了炉内脱硫。二是加大执法力度,对临清卫河酒业、阳谷恩鑫纸业等19家燃煤锅炉予以拆除淘汰,对超标排放的16家锅炉实行限期治理,对41家燃料不符合要求的锅炉下达了改用清洁能源通知书。三是召开了全市锅炉治理现场会,对污染严重的燃煤锅炉、茶水炉限期淘汰、或更换环保锅炉。四是加强城市空气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对汽车尾气、建筑施工扬尘、路面扬尘和工业粉尘的管理。2006年7月,聊城市被省环保局列为机动车尾气检测(检修)制度试点城市后,市环保局全面开展了实行机动车尾气简易工况法检测的准备工作。2006年,聊城市区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的天数达360天,良好率98.36%。
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化学品污染防治方面。12月份,市环保局召开了全市工业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暨工业危险废物申报登记会议,建立健全了工业危险废物管理档案,完成了申报登记工作的审核,48家重点危险废物排放单位被列为规范化处置试点,全市工业危险废物走上了依法管理的轨道。建成了聊城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实现了全市县级以上医院医疗废物的集中处置。
环境执法力度不断加大。一是根据国家和省里的部署,开展了“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保障群众健康”专项行动,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各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等进行了重点查处。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5800余人次,检查重点流域、排污企业2000余次,查处超标排污企业199家,分别实行了罚款、加倍征收超标准排污费、限期治理、停产整顿等行政处罚。取缔了9家小造纸、小电镀等“十五小”企业。市政府先后对49家企业实施了限期治理,对29家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了“挂牌督办”。二是加强辐射环境监管力度,举办了全市首期辐射环境管理人员培训班,对全市涉源单位进行了全面清查,责令19家违法单位限期整改,对2家单位进行依法处罚。三是认真做好环境信访处理和“12345”市长热线、“12369”环保举报热线的接处警工作。2006年,全市共受理环境信访案件531件,市长热线承办事项221件,全部进行了调查处理。四是严格把关,坚决防止产生新的污染源。各级环保部门切实落实环境影响评价“一票否决”,提高市场准入门槛,8月份对2006年新开工的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清理,各级环保部门依法对27个没有环评批复文件的项目下达了停止建设(或停止生产)、限期到有审批权的环保部门补办环评手续的通知,并依法作出行政处罚,对符合条件的补办了环评手续。环保机构、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全市环保系统把建设一支强有力的环保队伍,作为强化环保执法的有力手段。在各级压缩编制、精简机构的同时,积极争取党委、政府不断加强环保机构建设,增加环保人员编制。东昌府环保分局实现了整建制上划,市环境监测中心和市环境监察支队升格为副县级单位。全市各级环保部门把加强行风建设作为事关环保事业兴衰成败的大事来抓,不断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以创建“五好机关”和“文明机关”为抓手,深入贯彻执行国家环保总局颁布的“六项禁令”和环境监察工作“五项承诺”,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立和完善了自我约束和组织监督机制。通过加强党员先进性教育和业务学习,全市环保队伍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改善,业务素质有了明显提高。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得到较快发展。市环保局与经贸委联合制定了《聊城市清洁生产审核实施细则》,对强制清洁生产审核企业的工作进度及《清洁生产审核终期报告》完成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全市已有15家企业按期完成了清洁生产审核终期报告,其中4家企业已通过省环保局组织的验收,并获得清洁生产审核绩效证书。高唐泉林纸业集团、阳谷凤祥集团和茌平信发铝电集团3家企业通过了《循环经济规划》的论证。高唐县人民政府编制完成了多层面的《循环经济规划》。全市还确定了中通客车集团等15个市级循环经济试点。
环境宣传教育丰富多彩,成效显著。全市围绕环境保护中心任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环保宣传活动。在《中国环境报》开辟聊城环保专版,发表了主要领导同志的署名文章,并及时报道了聊城市的环保工作动态。“六五”世界环境日前后,通过举办征文比赛、文艺演出、书画笔会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普及环保知识,提高群众的环境意识。积极开展了创建“绿色学校”、“绿色社区”活动,全市有市级以上绿色学校103所,市级以上绿色社区33个。
环境监测能力和环保科研水平有了较大提高。2006年,市环保局投入400余万元用于监测中心的建设。目前,市环境监测中心已具有承担水、气、土壤、固废、噪声等12类198项监测能力,并于12月份通过了省级计量认证。全市环保系统大力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市环保局开发了环境自动监控系统软件,建成了17套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2套地
表水自动监测站、32家重点污染源安装了自动监控系统,同时在市区安装2个高空视频监控点。实现了27套自动监控系统的联网和2个视频点位的实时监控。2006年5月,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各县市区环境空气质量连续监测和空气质量日报,环境监测的作用和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市环境科学工程设计院在引进环保新技术、新产品、污染治理技术研究、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