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年鉴》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077
颗粒名称: 水产业
分类号: F307.4
页数: 1
页码: 219
摘要: 2006年,水产总利用面积3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3.0%,总产量32万吨,增长5%,总产值14.8亿元,增长16%。
关键词: 渔业经济 水产业

内容

【综述】2006年,水产总利用面积3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3.0%,总产量32万吨,增长5%,总产值14.8亿元,增长16%。其中养鱼面积19.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5%,鱼类总产量7.01万吨,增长8.79%,鱼类总产值7亿元,增长22%。
  一、调整优化养殖品种结构
  调整优化水产品种养殖结构是促进渔民增收的突破口,2006年初下发了全市发展水产生产意见,把工作重点、任务目标进行了详细的分解与部署,要求各县(市、区)要因地制宜加大渔业结构调整力度。多次召开全市各县(市、区)局长交流调度会,各县(市、区)互相交流经验,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的特色养殖。多次举办新品种、新技术养殖培训班,提高全市业务人员和广大养殖户的技术水平。在抓好“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品种养殖的同时,结合全市实际,大力发展市场潜力大、效益好、能出口创汇,群众易于养殖推广的优良新品种,重点推广罗非鱼、甲鱼、河蟹、南美白对虾等名优品种的养殖。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发挥岀了不同特色,比如临清的甲鱼,阳谷的观赏鱼,东阿硬池藕种植,东昌府区休闲渔业、往平南美白对虾等很有特色。通过大力引进名优新品种,养殖品种结构得到优化和升级,良种比率显著增加,渔业经济效益明显增加。至2006年底,全市已有甲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河蟹、泥鳅等二十余种优良品种,面积4.56万亩,产量9805.9吨,产值1.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7.13%。
  二、加快发展硬池藕种植
  硬池藕与常规池藕相比产量高了3~5倍,效益显著,受到群众普遍欢迎。市水产局在县(市、区)抓点、试验、示范,总结经验,宣传典型,大力推广种植技术。全市硬池藕种植已发展到4.2万亩,产值1.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5%。
  三、大力发展休闲观光渔业
  休闲观光渔业集养殖、休闲、垂钓、餐饮为一体,成为渔业经济新的亮点。各县(市、区)在抓休闲渔业建设时,努力做到合理布局,各具特色,不千篇一律。同时重质量,上档次,实现生态环境的优美与和谐。全市共发展86处,面积达到8000余亩,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积极培植龙头企业,提高全市水产产业化水平
  积极扶持龙头企业,扩大规模,加大科技投入,提高产品档次。全市涌现岀三个龙头企业:一是临清丁马生物有限公司,集甲鱼繁育、养殖、加工于一体,是北方最大的甲鱼繁育基地。基地与北京解放军301医院合作开发的中华鳖胶深加工项目,场房建设已完毕,投产后将对全市甲鱼的繁育、养殖及销售起到很强的龙头带动作用。二是莘县科瑞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集水产养殖、活鱼销售、饲料生产和淡水鱼加工于一体,是全省淡水地区唯一的产、供、销为一体的龙头企业。三是东阿县阿胶烤鱼,近两年已恢复生产,质量有很大提高,深受消费者欢迎。
  五、加大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与落实,加强渔业执法,抓好渔业安全生产工作
  为了宣传贯彻《渔业法》和《山东省<渔业法>实施办法》,市水产局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渔业法律、法规的宣传贯彻。通过印发小册子、宣传单,出动宣传车,下基层、上集市搞宣传,提高了全市干部群众的渔业法律意识。市水产局还成立了渔业环境保护领导小组,由局长任组长,负责全市的渔业环境保护。此外,市水产局还加大了渔业执法力度,局分管领导带领有关人员多次下乡检查渔业安全生产情况,处理非法捕鱼、水污染、渔事纠纷等几十起。进一步规范了渔业生产,保护了渔民的合法权益,为全市的渔业生产创造了一个良好安全的生产环境。(张小丽)

知识出处

聊城年鉴

《聊城年鉴》

出版者: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本书记载了2006年度聊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建设中取得的业绩和发生的大事要事,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果。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