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保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聊城年鉴2006》 图书
唯一号: 150820020220000039
颗粒名称: 金融保险
分类号: F830.2
页数: 15
页码: 250-264
摘要: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2亿元,比年初增加62亿元,增长1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60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企业存款余额69亿元,比年初减少1.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17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增长14%;不良贷款占比17.29%,较年初下降3.2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盈利5.51亿元,同比增盈2.57亿元。该行国库科和营业室分别被共青团中央和人民银行总行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
关键词: 金融管理 保险业

内容

中国人民银行聊城市中心支行
  2005年,人行聊城市中心支行立足辖区实际,以加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为总抓手,以“三个体系”建设为保障,切实提升班子队伍的学习能力、调研能力、创新能力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金融服务管理机制和金融稳定协调机制,全面提升履行基层央行职责的水平,维护了全市金融稳定,促进了经济金融协调发展。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532亿元,比年初增加62亿元,增长14%;其中储蓄存款余额360亿元,比年初增加40亿元,企业存款余额69亿元,比年初减少1.61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17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增长14%;不良贷款占比17.29%,较年初下降3.28个百分点;金融机构盈利5.51亿元,同比增盈2.57亿元。
  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了经济金融平稳运行。一是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利用多种方式向党委政府领导宣传汇报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引起领导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将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列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整体规划,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优化金融生态环境促进经济金融健康发展的意见》,并建立完善了创建工作机制。二是强化人民银行的推动作用。建立了全市重点企业信贷支持监测制度,开发了业务系统,按季监测全市647户限额以上企业贷款付息情况,建立了“经济热点问题论坛”制度。全力促成济南分行与市政府召开了全市优化金融生态环境暨银企合作座谈会,银企签约信贷资金总额220亿元。组织尝试金融机构采取银团贷款方式支持阳谷祥光铜业项目,引导阳谷农信社和恒丰银行济南分行合作为山东凤祥集团融资2亿元,积极推荐并促成青岛外资银行与聊城优势重点企业建立了业务关系。三是发挥多方的联动作用。加强企业信用评级工作,共推荐参加资信评级企业70户,52户企业与评级公司签定了评级协议,评级公司已经完成对50户企业的访谈和42份评级报告;加快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先后与市技术监督局、市地方税务局和公积金管理中心签定了数据采集协议。坚持市县两级的上下联动,辖区7县市都结合当地实际出台了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工作意见。实行城乡信用创建的联动,制定了信用社区建设试点方案,选择小额信用担保贷款工作开展较好的东阿县进行了信用社区建设试点。
  强化金融监督管理职能,维护了辖区金融稳定。按照分行的统一部署,自4月1日起用一个月时间,组织力量对辖区农业银行支行以上分支机构进行了现场检查,针对发现的违规违法问题实施处罚,并把查处情况向全市各金融机构做了通报,进一步增强了各金融机构依法合规经营的意识。加大了对农信社改革的监测和考核,建立了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考核谈话制度,协调银监局、农联社聊城办事处对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进展情况进行了现场检查。密切关注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动态,积极参与了工商银行可疑类贷款的剥离与处置检查工作。建立了反洗钱联席会议制度,开展了对金融机构执行反洗钱法规和制度情况的检查。加大反洗钱宣传力度,制定了《聊城市2005年反洗钱宣传活动方案》,组织开展了“2005反洗钱一中国在行动”专题宣传活动。举办了金融系统反洗钱工作培训班, 提高了银行一线操作人员反洗钱工作水平。
  改进金融服务方式,提高基层央行的服务效率和水平。一是改进外汇管理方式,增强了对经济发展的渗透力。起草了《关于改进外汇管理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市政府将该意见印发全市执行。围绕人民币汇率调整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进行了调研,宣传汇率政策和知识,帮助政府和企业应对汇率变动的风险。二是组织实施了会计集中核算系统的模拟运行和切换上线,建立了支付系统运行管理季报制度和异常情况及时上报制度,完成了银行结算账户清理核实工作,进一步规范银行结算账户的开立和使用。制定了《聊城市金融机构支付清算考核评价办法》,修订完善了《票据交换工作制度》,严肃了支付清算纪律。三是加快改革试点步伐,稳步推进税库银横向联网工作。实现了国库资金内部往来和支付系统上线,该行开发的《国债收款单管理系统》在全国推广。明确代理银行责任,签订了代理财政资金清算协议,加强了日常监督,市县两级国库积极配合国税部门实现横向联网。四是强化发行库建设,提高人民币管理水平。积极做好发行库达标升级工作,提高了发行库管理水平。通过银校联动、短信提示等方式进一步创新了反假货币宣传方式,增强了宣传效果。在全辖统一实行了反假货币资格上岗证和柜台提示牌制度,在全省率先实现了金融机构临柜出纳人员全部持《反假货币上岗资格证》上岗的要求。
  按照突出重点和注重成效的要求,调研工作水平明显提高。坚持行级干部调研作业制度,按季对班子成员重点调研课题的立项和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定期进行点评交流。确立了“突出调查、深化分析、鼓励研究、引导宣传、融合载体”的工作思路,形成了“领导带动、政策启动、骨干拉动、工作推动”的工作架构,成立由调研骨干人员组成的调研核心小组,在选题的敏锐性、监测的广泛性、调研的扎实性、分析的深刻性和判断的科学性上下功夫,切实提高调研工作质量。组织开展了对调研成果和优秀调研人员的评选,有力地调动了工作积极性。重点开展了《国家宏观调控对中小城市房地产行业发展的影响》、《对县域资金配置及流动情况的调查》等专题调研。有12篇调查报告得到了市委书记和市长的批示,《宏观调控政策下企业融资策略选择》、《差别化金融调控与金融稳定的买单机制》等多篇调研报告在《金融参考》、《济南金融》等报刊发表。加强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监测分析,着力提高分析质量。定期向地方党委政府汇报,提出的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建议均引起地方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
  积极实践,深化了学习型领导班子和“三个体系”建设。班子成员坚持带头学、带头讲、带头用,根据每个成员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特点,制定“一人一策”的学习计划。党委班子成员结合自身学习体会,分别举行了专题报告。班子成员定期深入重点联系行参加中心组理论学习,构建涵盖班子集中学、全员交互学、引入外脑学的中心组理论学习新框架。建立了领导干部学习考试制度,实行逢考必评,记入个人学习档案,保证了学习的持久性。组织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力地推动了精神文明建设。该行国库科和营业室分别被共青团中央和人民银行总行授予“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该行职工作为济南分行代表队成员在总行举办的“青年职工英语大赛”中荣获一等奖,该行代表队在分行团委举办的“青春、激情、奉献”演讲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在分行组织的各项业务比赛中均取得比较好的名次。结合辖区实际制定了“三个体系”工作规则实施细则,编印了近40万字的《内控与管理制度》一书。对重点工作部署及重大问题坚持先调研再决策,有多项重点工作通过调查研究得到了推进。以提高中层干部的执行力为重点,强化管理责任,制定了《关于加强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的意见》,进一步强化了事后监督、内审、纪检监察等部门对业务工作的监督反馈,建立了月度重点工作通报制度和月度工作考核制度,确保了工作落实到位。制定了《责任目标津贴考核分配办法》,实行分级管理、考核分配,增强了绩效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组织签定了《风险点防范责任书》,对各县市支行的主要负责人和部分科级干部逐一进行了廉政谈话,增强了领导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各项工作逐渐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为更好地履行基层央行职责提供了保障。(吴兰友刘振强)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聊城监管分局
  2005年,聊城银监分局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年初省局、分局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贯彻“四四六三”和“六个转变”的总体要求,牢固树立“风险监管、发展监管、服务监管”新理念,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监管能力建设,努力提高监管专业化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监管成效。一是实施监管战略新举措,推动银行业产业化进程。针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为使银行业切实把握跨越式发展新机遇,分局党委认真分析形势,研究政策,提出了“风险监管、发展监管、服务监管”的工作理念,确立了监管工作目标,明确了工作重点,使监管工作步入高效畅通的快车道,有力地推动了全市银行业产业化进程。二是突出风险监管,确保了银行业的稳健运行。分局把风险监管作为监管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完善非现场监管体系、提高现场检查效率、重视高管人员管理、严防操作风险等手段,保持辖区银行业稳健发展。分局以“重塑三铁形象,严防操作风险”为主题,召开了全市银行案件专项治理暨预防职务犯罪会议,认真传达贯彻全省银行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会议精神,对银行案件治理工作从“加强领导、严格纪律、确保稳定、密切协作”几个方面进行了周密部署,对50万元以上的质押票据进行了全面排查,做到了思想认识、组织领导、案件排查和监督管理“四到位”,并与公安部门联合,先后两次对基层金融机构开展安全保卫大检查,召开银行业安全保卫匚作会议,对存在的风险隐患进行了通报和督促整纠。三是实施发展监管,促进了辖区银行产业化进程。分局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为契机,把银行业作为一个重要产业,引导、帮助、督促其做大做强,从而实现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和助推经济发展的作用。分局实施机构分类和风险分类相结合的办法,针对各银行业机构不同的经营思路、管理水平和发展现状,采取不同的监管策略,促进辖区银行业的整体发展。四是重视服务监管,营造了健康和谐的金融环境。分局牢固树立监管服务理念和服务意识,既注重对银行服务行为的监管,维护存款人和广大金融消费者的利益,也注重加强和优化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服务,寓监管于服务之中,在两个层面上做好监管服务工作,为经济、金融及社会各项事业的协调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中国建设银行聊城分行
  2005年,建行聊城分行认真贯彻落实省行发展战略,自觉适应上市新形势,以全面加强能力建设为主线,不断突出服务的核心地位,强化营销的辐射功能,发挥改革的引领作用,初步形成了内和外顺的工作局面,主要业务增速再创历史新高,在全省建行的位次明显前移。截至2005年末,全口径存款较年初新增9.4亿元,同比增长92%;各项贷款余额48.8亿元,比年初新增4.8亿元;实现中间业务收入1995万元,同比新增507万元,连续两年增幅超过30%;按五级分类口径,不良率为2.07%;实现帐面利润12847万元,同比增长40%;实现经济增加值3759万元,完成计划的108%。多层次、全方位推进和谐建行与服务文化建设,社会形象面向提升,先后被授予“聊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单位”、“聊城市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生活消费行业服务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评为全省金融系统唯一一家“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被总行授予“总行级文明单位”;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
  实践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是始终把树立科学发展观和成熟的经营理念作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通过开展培训月、读书班和强化政策导向等形式,积极培育“最佳服务”、“价值创造”、“风险收益”等先进经营管理理念,为应对深层次改革、实现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二是明确工作思路和发展定位。按照省行党委的发展战略,结合实际,确定了“以增强价值创造力为核心,以能力建设为主题,实现发展理念、营销模式、高价值客户群体、高收益低风险产品市场、重点区域、服务方式六大突破”的发展思路,较好的把握了工作重点和经营取向,取得明显成效。三是细分发展目标,精心设计活动载体。为实现发展战略,把年度目标按季分解,每季度组织主题竞赛活动,先后开展了重点突破、旺季营销百日赛、“走遍聊城,感动客户” 营销竞赛、“三分三强”等主题活动。
  创新营销方式,提高营销水平。一是实施联动营销。成立了由行级干部牵头的九个营销小组,实施上下联动和公私业务联动,为优质客户提供综合授信服务,提升了客户满意度。二是开展“融智”营销。为泉林纸业量身定做的“五维金融服务方案”,在全省系统作为典型范例予以推广;经常为市委、市政府提供影响聊城市经济发展的政策分析和调研报告,受到市政府的高度评价;依托《金融视窗》、金融学校等平台定期为公司客户和个人高端客户提供金融资讯、投资理财等综合服务,提高了客户的忠诚度。三是开展“融健”营销。充分利用各种节庆活动,组织了一系列“建行杯”文体活动;与聊城电厂、市工商局等客户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育比赛活动;为个人高端客户举办了健康知识讲座。
  建立服务长效机制,构建有特色的服务文化体系。一是建立一套标准,再造服务流程。以细分客户为基点,制定《客户服务手册》;以员工服务行为为重点,制定《员工规范服务手册》;以营业机构“六统一”为标准,制定《网点形象规范》,优化了服务流程,提升了服务效率。二是细分两类客户,创新服务模式。对内部客户,通过落实部室联系网点、首问负责和限时办结回复三项制度,提高为前台、一线的服务效率。对外部客户,着力构建分类管理、差别服务、三位一体的“矩阵型”服务模式,为其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三是完善联动、创新、考评三项机制,提升服务效能。建立社会、舆论和内部三条监督渠道,在全省建行率先引入中介机构开展客户满意度调查,并聘请了248名社会监督员,促进了全行服务质量的提高。同时,在规范化服务和精细化服务基础上,打造了全市第一家金融学校、房地产金融超市、流动银行、金凤凰理财中心、金融超市等“五个第一”的服务品牌,为客户提供差别化、个性化、超值化的金融服务。
  深化改革,加快机制转换,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一是人力机制改革。全面推进县市支行竞价竞岗改革,构建员工动态管理机制,初步建立以岗位定报酬、以价值论收入的机制。二是营销机制改革。公开选聘了一部分专职客户经理,提升了营销的层次;在全省率先为所有网点公开选聘配备了41名大堂经理,推动了网点由核算型向营销服务型的转变。三是培训机制改革。大力实施素质培养工程,开展了“集中培训月”活动,举办培训班二十余期,参训人员超过4000人次,员工覆盖面达100%;举办了三期客户经理能力提升培训班,使员工的履岗能力和整体素质得到有效提升。四是守押体制改革。平稳完成了聊城城区的守押社会化改革,对降低成本、防范风险和优化员工结构起到了积极作用。
  加强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促进内部控制的规范化。一是加强员工管理。结合股份制改造的实践,开展员工思想调查和行为排查,为增强管理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供了依据;对全部网点负责人实行强制休假和为期10天的脱产培训,提高了风险防范能力。二是加强风险管理。为所辖全部支行、网点配齐了纪检监察特派员、会计主管和风险管理员,健全了防控风险的组织体系。建立和完善重大信贷风险事项报告制度和不良贷款持续监测制度,对信贷、非信贷资产实行集中风险监测和预警通报,对问题资产提前介入,使不良贷款得到有效控制。三是持续推进IS09001质量与内控双标体系运行,进一步梳理业务流程和风险点,促进了内控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加强党建工作,积极创建和谐建行。一是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从制度层面初步健全了“长期受教育、永葆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广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明显增强。二是通过行长接待日和举办不同层面员工座谈会等形式,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组织开展扶贫帮困活动,员工捐款近4万元;实施压力管理,持续开展“双十佳”等系列评选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了第七届职工运动会,多层次、全方位关爱员工,营造了内和外顺的工作环境。中国工商银行聊城分行
  2005年,中国工商银行聊城分行(以下简称工行聊城分行)认真落实国家宏观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精品分行”为目标,精心组织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推进股份制改革进程,顺利完成了财务重组、不良资产剥离和股份制改造等重大任务,经营工作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截至2005年底,实现经营利润20021万元,同比增加7633万元,增长61.6%。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728641万元,较年初增加62207万元,同比多增10148万元。人民币贷款余额达到730200万元,剔除剥离和呆帐核销因素,实际增加贷款157745万元。工行聊城分行连续两年进入全国二级分行经营30强,2005年综合排名第19位;在银行业监管部门制定的“良好银行”创建活动中,各项业务指标均达到标准值;在聊城金融机构综合经营评比中已连续三年蝉联第一名,创造了商业银行快速发展的新模式。
  树立加快发展意识,实现经营模式转型。在同业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工行聊城分行及时调整发展思路,以经营模式转型促进各项业务的发展。全行通过学习领会省行领导讲话精神,强化全局意识,及时统一思想,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省行党委的工作部署,明确提出了建设精品分行的奋斗目标。工行聊城分行在经营管理中,强化人均、网均、日均意识,提高经营效率;调整资产结构、收益结构、产品结构、客户结构,改善增长方式;深度挖掘客户综合贡献度,打造核心竞争力的工作思路,树立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理念。工行聊城分行针对股改形势需要,在防范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和道德风险的同时,强化效率观念,努力提高效益增长质量,在全行积极强化科学发展的观念,树立了强烈的机遇意识、责任意识和竞争意识,促进了全行经营工作经营模式的根本转变。
  完善财务管理模式,全面提高盈利能力。一是优化经营计划管理,促进经营目标实现。工行聊城分行按照总行新的考核办法,改进对分支机构的目标管理和综合考评,注重风险、收益与持续发展的综合平衡,实行“一套指标、双线考核、纵到支行、横到部室”管理办法,明确各支行和部室的任务和目标,加快推进绩效考评机制转型,深入推进经营模式和效益增长方式的转变。二是规范财务核算,进行财务集中改革。建立健全了各项财务集中管理办法,规范了财务集中核算流程,财务集中后各项业务走向正规化。三是加强利率管理,提高资产收益水平。工行聊城分行充分利用人民银行放开贷款利率上浮上限的政策契机,完善了利率浮动管理机制,根据客户信用等级、保证方式、行业风险等情况,实行一户一价的贷款利率管理模式,2005年贷款计息水平达到了6.46%,较上年提高了0.71个百分点;贷款实收息水平达到了6.15%,较上年提高了1.37个百分点。同时,工行聊城分行正确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对利率的影响,关注利率风险对经营效益的影响,严格控制和审批低利率贷款,规避长期资产业务合同利率风险。四是推进中间业务发展,实现收入结构转型。工行聊城分行在巩固支付结算、代理业务等传统领域基础上,以财务顾问、融资顾问,企业重组等业务为重点,做大做强投资银行业务、国际业务、电子银行业务,发展承兑汇票、保函和开发信用证等表外业务,开辟新的中间业务增长点,加快了收入结构转型进程,促进了经营结构调整和盈利模式转换。
  强化贷款市场营销,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一是立足调整信贷资产结构,加大优质信贷市场营销力度。工行聊城分行认真分析信贷市场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摸清有效信贷市场需求,围绕营销目标,切实抓好落实,确保了各项贷款均衡到位。工行聊城分行在摸清项目资源的基础上,竞争优质客户和优质项目,大力争揽符合信贷政策的电力、交通和文教卫生等行业的项目贷款,先后为105国道一、二期项目投入1.5亿元、329省道1亿元、聊城大学置换农行项目1.2亿元。2005年共发放项目贷款4.86亿元。加大投放优质流动资金贷款的机遇,积极营销流动资金贷款。为茌平华宇投放流动资金贷款2.47亿元、高唐泉林增加中长期流动资金贷款2亿元、市第二人民医院增加贷款2500万元等,全年发放贷款实际增加39721万元。工行聊城分行根据省行关于加快推进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的工作意见,将发展小企业金融业务作为经营发展的重点工作,制定了“积极推进,快速突破,做实做强”的方针,成立了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领导小组,在公司业务部和信贷管理部下设立小企业金融业务市场部和小企业金融业务管理部,工行聊城分行和各支行分别与当地政府和优质小企业客户举办了业务推介会,全年为小企业发放贷款22961万元,较年初增加21301万元。二是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处置力度,不良资产处置取得新突破。根据股改要求和总省行的统一部署,工行聊城分行紧紧围绕风险贷款压降主线,抢抓机遇,在扎实做好剥离工作的同时,坚持不良贷款精细化管理与清收处置并重,利用多种手段,采取加大现金清收力度、充分利用呆帐核销政策等措施,有效加大了清收处置力度。三是加强信贷风险管理,信贷资产质量基础更加牢固。工行聊城分行以严格控制信贷风险为核心,以提高贷款质量为目标,加快建立信贷风险管理长效机制,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评估评级理念,认真做好评估授信工作,对授信审查、审议、审批流程进行了梳理,实现了授信审查工作日常化。截至2005底,A+级及以下存量贷款退出13674万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48.92%,其中压缩潜在风险贷款10181万元,信贷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贷款质量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坚持从严治行方针,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一是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规范经营行为。三月至六月期间,工行聊城分行配合省行开展了依法合规大检查工作,重点检查了内控制度建设和规章制度落实执行情况,做到了问题整改到位、责任追究到位。为确保省行依法合规大检查发现问题整改彻底、规范,工行聊城分行又开展了对省行依法合规大检查发现问题落实整改工作“回头看”活动,根据省行下达的《处罚建议表》认真梳理,逐条落实责任人,逐步培养了全体员工遵章守纪的自觉性。二是全面开展内控评价,提高内控管理水平。为加强员工对《中国工商银行内部控制规定》的宣传学习和贯彻落实,工行聊城分行于11月份对县市支行进行了内控评价,共发现存在的问题153项,并及时落实整改意见,促进了内部控制制度全面落实。三是贯彻落实案件防范责任制。工行聊城分行坚持查防并举、预防为主、标本兼治的原则,狠抓案件防范责任制的贯彻落实。为增强员工法制观念,开展了警示警醒教育活动,组织部室主管以上干部及城区支行班子成员40余人铀口白云事迹报告会,提高了干部员工拒腐防变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案件防范意识明显增强,内控管理水平显著提升,为各项业务的稳健发展奠定了基础。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创建先进金融文化。工行聊城分行紧紧围绕全行中心工作和重点任务,以人为本,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促进了全行改革发展的顺利进行。创造和利用一切条件,抓好政治理论学习,坚持“三会一课”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年初制订并下发了全行的学习培训计划和党委中心组学习计划,认真学习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及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组织进行了三次党委中心组(扩大)读书班理论学习。开展了“大力弘扬六种精神,打造现代商业银行”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教育活动,树立了勤俭建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锐意改革,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真抓实干,注重实效的务实精神;同心同德,同舟共济的团队精神,营建了浓厚的文化氛围。组队参加了“楷模精神伴我行”环湖长跑、聊城市第一届运动会等文体活动。同时积极做好创建活动,振兴路支行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振兴路支行的先进事迹被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以及省内主要媒体均进行了报道,在行内外引起强烈反响,省行杜宝起行长在多次讲话中都给予了高度赞扬,给全行干部员工以极大鼓舞,有力促进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韩庆光张子越)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聊城分行
  2005年,中行聊城分行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的发展观,积极推进“七项战略规划”的实施,不断增强各级行的领导力、控制力和执行力,实现了各项业务新的发展。
  存款继续保持增长。将中高端客户、VIP客户做为储蓄存款营销的重中之重,将机关事业单位、集团客户作为对公存款营销的重点。通过强化考核措施,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调动了全员拓展业务的积极性。到年末,各项人民币存款余额449862万元,较年初增加27375万元。其中人民币一般性存款余额为436322元,较年初增加22986万元。金融机构存款余额13540万元,较年初增加4389万元。
  信贷资产“生命工程”建设取得成效。进一步加强不良资产授信管理,加强督导和调度,加大清收压缩力度;进一步优化了信贷资源配置。到年末,本外币授信余额309587万元,较年初增加3122万元,其中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244561万元,较年初增加13458万元,零售贷款余额49361万元,较年初增加2633万元。授信资产不良率为1.76%,较年初下降0.43个百分点,本外币贷款收息率达到98.96%,较年初上升2.86个百分点。实现现金清收1125万元。
  中间业务健康发展。通过转变观念、科学定位、组合产品、上下联动、加强激励,有的放矢地开展市场营销,各项中间业务得到了飞速发展。到年末,实现中间业务净收入1385万元,同比增长48.41%。累计完成国际结算业务量41094万美元,同比增长43.28%,市场份额达到67.3%,跃居全省第2位。长城信用卡发卡量较年初减少1691张。国际卡发卡量较年初增加124张。中银信用卡较年初新增2128张。实现银行卡收益98万元。全辖代销基金4492万元。个人实盘外汇买卖交易额55万美元。“汇聚宝”销售118万美元。代售保险295万元。
  利润水平稳步提升。进一步树立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理念,深化全面成本管理,加强成本的精细化核算,真正做到每一项资产都讲效益,每一项负债都讲成本,每一项投资都讲回报,每一项创新都讲投入和产出,每一个网点都讲经营业绩,每一项支出都要精打细算。2005年,实现拨备前利润10448万元,税后净利润7099万元。税后资产利润率1.29%,税后人均利润13.02万元。
  渠道建设加快,流程整合顺利。按照省行新网点主义理念的要求,全年装修改造了两家县支行营业部,两家分理处,市区一家分理处迁址。同时将加强ATM使用管理作为重点,全年共有7台ATM调整为24小时服务,3台ATM进行改址,使用率由年初单台日均13.5笔提高到12月份的42笔。为顺应股改要求,对现有业务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实行中、后台集中,充实了前台力量。重新建立了市行本部管理架构,部室由12个调整合并为8个,加强业务的垂直化管理,使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逐步向市行本部集中。实现了城区款项社会化押运。
  人力资源改革逐步深化。按照省行人力资源改革的总体安排,结合本行实际,建立了新的职位体系,实行了全员竞聘,合理配置了人力资源;完善和规范了劳动用工管理;建立了管理、专业、操作三个系列的职位管理体系。
  内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内控机制建设;组织了全辖员工内控合规制度测试,开展了“从严治行大家谈”大讨论和“心灵之战”警示教育活动;在广大青年员工中开展了“寻找风险点”活动;严格落实了网点代职人和强制休假制度;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及“专项治理回头看”活动,实行边查边改边处理。全年共处理责任人225人次,经济处罚191人次,罚款32650元。通过以上活动,提高了员工执行规章制度的自觉性,增强了员工的合规意识。
  教育成效明显,队伍素质提高。按照省行党委的部署和要求,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紧密结合党员队伍现状,完成了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三个阶段的工作任务,坚持两不误、两促进,基本达到了中央提岀的“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要求。自11月末开始,全行开展了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
  中国农业银行聊城市分行
  2005年,农行聊城市分行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加快发展为中心,突出存款突破和信贷结构调整两个重点,继续深化机制改革,全面加强风险管理,狠抓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行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新的突破。
  以加快发展为中心,努力增强全行经营活力。一是制定营销规划,积极推行前台部门准事业部改革。本着切合实际、确保成效的原则,制定了《2005年至2006年营销规划》,锁定了拟重点拓展和维护的行业和具体客户。按照省行批准的《前台部门准事业部制管理实施细则》,组建了农业信贷部,确定了36家直销客户。二是推行经济资本管理,主动发展经济资本占用低的产品。完善对支行和城区直属机构的考核评价机制,引入了经济资本回报率指标,发挥了考核对业务的推动作用。严肃费用管理纪律,建立以利润为导向的费用资源配置机制。三是完善城区扁平化改革,加快推行干部人事改革。撤销了经营核算部,分流人员23名,理顺了业务流程,推行了办事承诺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在对支行领导班子全面测评的基础上,调整、充实了高唐等3个支行的领导班子。
  以细化营销为重点,努力突破存款业务和中间业务。一是全面拓展优质个人客户市场。组织开展了“迎新春”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个人优质客户大营销活动和客户集中摸底活动,个人优质客户较年初增加790户,1.5亿元。努力提高银行卡的运作效益,年末借记卡46.46万张,较年初增加7.47万张。不断加大网银业务拓展力度,举办了香江大市场产品推介会,累计交易额85亿元,同比增加40亿元。二是突出抓好重点客户营销。年初组织市行贷审会委员到东阿阿胶等14家重点企业进行了实地参观,寻求银企合作的结合点。不断加强农业信贷和中小企业管理工作,农业产业化重点维护客户,按照对中小企业筛选标准,筛选确定25家拟支持的成长型中小企业。三是加快营业网点的优化调整,提高优质文明服务质量。对全部营业机构进行了效益测评,撤并20个营业机构,装修网点3个,迁址8个机构,将营业部改建为开发区支行,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同时,合理规划ATM布局,新布放5台,迁址1台。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开展规范化服务活动的实施意见》,累计检查暗访营业网点403个次,促进了服务质量的提高。四是突出抓好中间业务收入。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2065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银行卡卡收入1434万元,卡消费21.82亿元;多策并举,强化国际业务营销,全年国际结算量8989万美元,结售汇8631万美元;加快发展保险代理业务,保险代理保费收入11800万元,代理销售开放式基金2509万元、代理发行国债2800万元,均超额完成计划。
  以贷款结构调整为重点,努力防范和化解资产风险。一是优化信贷资源配置。按照“发展重点、鼓励贴现、促进引导、控制自主、活用专项”的原则,加大了对总行、省行重点类贷款和贴现贷款的营销和投放力度,年末重点类贷款增加5.39亿元,占全部贷款增量的237%。二是实施了直接锁定目标、直接下达计划、直接监测到户的“强制性”退出办法,退出潜在风险客户1645万元。三是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进步完善分帐经营改革,进一步严肃清收纪律,完善了不良贷款问责制、责任清收制、挂点清收制,开展了案件集中执行活动,累计清收9243万元。四是严格授权授信管理,加强信贷基础管理。按照行业、客户和产品实施差别转授权,并做好转授权的跟踪评价及监控工作,严格信用评级标准,强化授信管理,推进信贷审查尽职管理,继续实施贷后管理工程,做好CMS推广应用工作,规范风险经理贷后监管操作行为。
  以加强风险管理为抓手,努力实现稳健经营。一是构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认真落实资产风险管理委员会职责,强化五级分类的真实、规范性管理,组织开展全行两次非信贷资产风险分类和资产风险状况清查摸底,真实准确地反映了信贷资产状况。二是不断加强内控管理,防范操作风险,对全行全部综合营业机构和法人客户业务开展了操作风险专项大检查,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开展了“强基础、促规范”活动,认真落实员工思想行为排查、强制休假、请销假制度和定期轮岗制度,8个考核单位全部达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管理二级单位标准。三是不断加强财务管理,严格固定资产管理,加强资金管理与监测,严格了系统内往来资金对帐制度和大额资金汇划报告制度,完善了集中采购程序,节约资金29万元;四是强化了安全保卫和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案例分析和防范教育,开展了安全防范大练兵活动和反洗钱专项检查,顺利完成数据上收总行工作。五是不断加强审计和执法监察工作,建立了审计项目责任书制度,扎实有效地开展内部控制综合评价工作,全年共组织开展审计检查项目22个,充分发挥了审计监督保障职能;逐级签订《案件防范责任书》、《案件防范联保责任书》,组织开展了专项执法监察大检查。
  以加强党建和精神文明建设为保证,努力营造发展和谐环境。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和党建工作。逐级签订了《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建立健全了党的组织,成立了直属党委,建立了34个党支部,利用三个月的时间在全行1409名党员中,分四个阶段组织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使全体党员受到了一次深刻的党性锻炼。二是加强了精神文明建设。建立了旬例会学习制度,培训员工1580人次,有效提高了员工素质;高度重视信息宣传工作,全行被省级以上新闻单位刊稿697篇,被省行采用信息52件。三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切实加强了职代会、工会、女工、共青团、老干部等工作,组织开展“创效路上团旗飘”图片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2005年,有17个单位获省级以上荣誉称号,赵传宏同志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聊城市分行
  2005年,农发行聊城市分行积极适应粮改新形势,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从严加强收购资金封闭管理,积极支持粮棉流通市场化改革,深化内部改革,强化经营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努力办好农业政策性银行,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不良贷款较年初减少477万元,超计划405万元,不良贷款比例51.4%,较年初下降1.92个百分点,实现了不良贷款“双降”的目标;资产利润率 -1.99%,同比提高0.13个百分点;收入成本率31.75%,同比上升3.67个百分点;人均利润 -42.59万元,同比减亏2.27万元;人均存款47万元,同比增加23万元;中间业务收入40.17万元,超计划4.17万元。实现利润-8816万元,比计划减亏2216万元。
  认真贯彻粮棉信贷政策,发挥支持粮棉流通职能。一是贯彻执行政策,积极稳妥地支持粮棉购销活动。积极支持了粮食购销活动,全年累计发放粮食贷款35113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粮食35774万公斤,收购价款34830万元。其中,发放中央储备粮贷款18014万元,收购粮食17068万公斤;发放地方储备粮贷款2215万元,收购粮食1171万公斤,支持了储备粮的轮换、增储和购销;发放粮食流转贷款14884万元,收购粮食17535万公斤,重点支持了2004年未出现库存差额、积极配合农发行监管的粮食购销企业以及已取得收购资格且符合农发行贷款条件的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民营购销等其他企业。支持企业累计销售小麦39906万公斤,实现销售收入37871万元,收回贷款36534万元。支持了棉花购销活动。累计发放棉花收购贷款9230万元,支持企业收购皮棉143967担,棉籽313753担,收回棉花贷款6603万元,重点解决了符合贷款条件的棉花产业化龙头企业短期流动资金需要。二是加大客户营销力度,审慎积极地开展商业性贷款业务。2005年,不断加大客户营销力度,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审慎积极地办好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的贷款业务,加强对产业化经营的信贷支持,重点支持了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地、市级以上政府确认的骨干加工企业,实行了新业务的有效发展。全年新拓展商业性贷款项目4个,贷款12300万元。在2005年聊城银企合作项目推介会上签约企业11个、金额3.9亿元,进一步强化了支农工作力度。三是加强财政补贴资金管理,确保补贴政策的落实。加强了与地方党委政府、财政、粮食主管部门的工作协调、联系和沟通,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为履行监督拨付职责营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粮食风险基金管理,确保粮食风险基金拨付使用的合规性。特别是加强对粮食风险基金直补农民补贴资金拨付使用的管理。2005年应直补种粮农民8686万元全部到位。
  从严规范内部管理,不断提高内部管理水平。一是狠抓了基础管理。健全并完善了“财务审查委员会”、“贷款审查委员会”,进一步加强费用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和基建管理,加大财务开支的公开性和透明度,严格了贷款审批流程。开展了会计出纳检查辅导。分别于3月、6月对各营业机构进行了全面会计检查辅导;结合银监部门关于开展案件防范专项治理、预防操作风险的要求,开展了内控制度落实情况检查,进行了下半年的检查辅导。进一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会计出纳、联行结算各项制度规定,确保了会计核算安全无事故,实现了会计工作“五无'、“六相符”和出纳工作“五无”。开展了建设节约型单位活动,提岀了加快建设节约型单位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具体内容和相关要求,对于培养全体员工良好的节约习惯,进一步建立节约工作长效机制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以综合业务会计应用系统上线运行为重点,做好应用程序的推广和维护,使会计数据成功迁移,系统正式上线运行,提高了会计信息化水平。二是加强了监督检查。认真履行内部审计监督职责,开展了对会计决算报告和经营目标责任考核指标完成情况稽核、养老保险稽核和全面稽核,对有关支行2002年以来各项检查发现问题整改情况进行了现场审计,依据《呆帐贷款认定及核销稽核操作规程》,对临清、冠县、茌平支行呆帐贷款上报材料进行了稽核认定,全年共投入稽核工作日145个,稽核支行4个,延伸检查企业37个,提高了审计质量和水平。以执行制度、落实制度为重点,围绕财会、信贷、大宗物品采购等开展了效能监察,围绕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开展了执法监察,树立了依法治行意识,提高了依法治行水平。三是严格了信贷计划管理。全面实行信贷计划分类管理,坚持对年度、季度信贷需求计划、夏秋季收购资金需求计划进行了科学、认真的预测;根据商业性贷款业务的拓展情况对商业性贷款计划进行了周密的分析和预测;根据省行下达的信贷规模按旬认真进行监控,适时进行调整,全年各项信贷计划执行到位。加强了资金头寸限额管理,根据资金需求的变化情况及时调整资金头寸限额,并严格调控,未出现超头寸限额的现象。坚持“小额勤调”的原则,及时调整资金余缺,既保证收购资金支付的及时供应,又减少了无效资金占压,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四是狠抓了安全防范工作。2005年,开展了经常性的安全检查,共巡回检查辅导6次。坚持不懈地抓好安全保卫规章制度的落实,安全保卫规范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
  强化风险管理意识,努力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一是加强监管,确保贷款安全。加强了贷款的全程监管,在购入环节,认真审核企业提供的购进凭证,保证购进凭证的真实性;棉花收购严格执行总行价格上限政策,杜绝虚报收购数量、等级、质量,骗取收购资金现象的发生。积极协调粮棉销售,针对个别县粮食部门流转粮食销售不积极、库存量大的实际,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销售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同时,借助多方力量弱化贷款风险。9月份,针对粮改清产核资情况,主动协调市银监局采取“约见谈话”的方式,从东阿县粮食购销企业存款中一次收回1310万元流转粮贷款,从其他县购销企业收回保护价粮食贷款1256万元,协调阳谷县购销企业销售归还玉米贷款本息378万元。二是严格程序,确保商业性贷款安全。贷款发放前,认真审查支行贷款发放手续的合法合规性;与支行行长签订责任状,明确监管目标,细化监管措施,严肃责任追究制度。在对商业贷款批复的同时提出贷款管理意见,明确第一责任人、管理方式和防范风险的措施。商业性贷款从资金支取到收购入库、从库存监管到岀库通报、从货款回笼到收贷收息均明确了操作规程,使信贷人员在管理商业性贷款上做到有规可依。三是严把关口,开展粮棉企业贷款资格认定和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对全市42家粮食企业和14家棉花企业进行了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资格认定。经评审,共评出粮食A级企业19个,BB级企业5个,B级企业11个,C级以下5个。在信用等级评定的基础上,按政策要求共认定具备贷款资格的企业30个。评出棉花AA级信用企业4个,A级信用企业8个,BBB级信用企业2个。经省行批复,农发行12个棉花企业具备贷款资格。经省行对A级(含)以上企业进行实地审查,其评定和认定相符。认真开展了客户等级分类工作。经过省行初步评审,认定黄金客户2个,优质客户5个。四是加大力度,依法维护债权。密切关注粮食企业动态,积极收回粮食不良贷款。阳谷支行通过督促粮食企业销售粮食归还粮食可疑类贷款351万元。努力做好棉花破产企业的债务清偿和追索工作,全年共收回破产棉花企业贷款117万元,减少了贷款损失。
  强化绩效考评,努力提高经营效益。一是加强存款的管理,努力降低资金成本。对支持的粮棉购销企业,将其全部资金纳入监管范围,加强监测,并按规定用途监督使用,特别是加强了对销货回笼款的跟踪监测,促其及时归行。对粮棉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工企业和其他粮食企业积极主动地提供开户和结算服务。6月份,开展了存款突击月活动。年末存款11444万元,比年初增加4440万元。二是深入挖掘收息潜力,努力提高经营成果。对新拓展粮棉购销和龙头加工企业贷款利息,达到了月结月清。对低质存量贷款,因企制宜,一企一策,落实收息责任,做到应收尽收,全年从企业实收利息3001万元。加强财政补贴资金清收工作,年初对新增财务挂帐地方应承担的50%的利息各县(市区)列入了年度财政预算。810万元补贴资金全部到位收息。2005年底,综合利息收回率68.74%,其中粮食99.61%,棉花6.42%。三是积极开展代理保险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各行全部取得了保险兼业代理许可证,市分行与四家保险公司签订了保险兼业代理合作协议,各行也分别与开展业务协作的保险公司签定了保险兼业代理合同,积极稳妥地开展了代理保险业务。全年共办理代理保险金额3.3亿元,累计代收保费305万元,实现代理保险手续费收入26.6万元。(王士韬王勇)
  华夏银行聊城支行
  2005年,华夏银行聊城支行根据总、分行工作部署,按照质量、效益、速度、结构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和年初既定的工作目标,坚持以质量效益为中心,紧紧围绕结构调整这条主线,强化营销,规范管理,深化改革,加快创新,全面均衡地完成了各项综合经营计划,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金融服务水平持续改善,社会形象进一步提升,2005年在华夏银行综合经营考核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经营规模继续增长】到2005年末,全行各项存款余额达到30.1亿元,较年初增长4.1亿元,一般性存款日均达到27.34亿元,较上年增长4.84亿元;储蓄存款达到10.4亿元,较年初增长3.87亿元;一般性存款时点、日均和储蓄存款时点、日均实现了逐月持续增长,圆满完成各项经营计划。在年度营销工作中,一是首席客户经理的作用得到加强,优质机构类大客户营销取得了明显成效,对于业务的稳定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二是营销体系逐步完善。年初成立了公司业务部,推行了信贷集中营销,资产营销效果和风险控制能力都有了明显提高。积极引导营业网点将营销重点向中小客户、机构类客户、个人客户转移,强化营销转型,营销专业化程度明显提高。加大了机构类客户的营销力度,在财政集中支付代理银行、行政服务中心进驻银行竞标工作中实现了成功竞标。三是新产品推广步伐明显加快。2005年集中进行了稳赢2号、长城基金、鲁能信托计划、国联安德盛精选股票基金等新产品的销售工作,进一步丰富了金融产品,较好地适应了客户个性化的金融需求,带动了背销工作的深入开展。四是营销行为逐步规范。规范了营销信息管理,加大了营销信息的推广利用,增强了营销目标、营销措施的针对性。适应市场变化,在贵宾客户营销、“一对一”营销、产品营销、精细化营销等新的营销方式推广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营销层次有了新的提升。五是专项营销活动成效显著。在全行范围内深入开展了春季营销活动、庆三八华夏丽人卡营销活动、国际护士节专项营销活动、“真情在华夏、增值在客户”百日营销活动等,不断掀起营销活动新高潮,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快中小企业客户开发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加快个贷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
  【经营质量稳步提高】2005年,全行将结构调整作为贯穿业务工作的主线来抓,积极转变经营理念和工作重点,优化内部人财物力资源配置,使全行的客户结构、资产结构、负债结构、收益结构逐步优化,全行业务基础更加牢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2005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1亿元,较年初增长5.22亿元。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比重为2.33%;两口径不良贷款绝对额分别低于上级行下达的控制计划,拨备覆盖率较年初提高13.73个百分点,结构调整初见成效,运行质量稳步提高是客户结构得到优化。资产客户的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新增500万元以上优质资产客户14户,退出、压缩不良客户11户,客户更新率明显提高。中小客户开发取得新的进展,全行新开成长性强、回报率高的中小企业客户129户,新的增长点开始形成。个人客户群体逐步扩大,全行储蓄客户达到13.6万户,新增4.4万户。二是资产结构得到优化。推行信贷集中营销后,风险控制体系更加健全,风险控制措施得到有效落实。强化了客户回报率的管理,将结算资金归行率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作为贷款准入的必要条件.进行严格约束,全行资产贡献度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全行贷款综合收益率为6.12%,较上年增长个0.38百分点;利息收回率为97.3%,较上年提高2.33个百分点,在系统内居于较高水平。三是负债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2005年,在各项存款稳走增长的前提下,加大了储蓄存款的营销力度,储蓄占比达到35%,负债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四是财务结构得到优化。在确保传统利息收入的同时,积极拓宽收入来源,全年非利息收入占全部收入的比重达到5.43%,较上年增长3.9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账面利润4388万元,考核利润5782万元,分别较上年增长725万元和1461万元,人均实现利润分别为34万元和44.8万元。
  【风险控制水平显著提升】2005年,对照银监会“十三条”和总分行关于治理操作风险的要求,全行立足于构筑严密的体制机制防线,对现有岗位职责、业务流程、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清理,对要求不严密、落实不彻底的环节进行了重点加强,促进了风险防范措施的有效落实,采取主动邀请分行稽核部进行稽核、邀请监管部门现场检查、组织经营单位进行互查、强化专业检查等方式,加大了规章制度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违规操作现象得到遏制,风险苗头和隐患明显减少。结合竞争上岗等有利时机,积极创造条件,逐步推行了要害岗位强制休假、定期交流、岗位轮换制度,降低了事故发生的可能。
  【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2005年,以促进质量、结构、效益、速度协调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员工队伍素质为着眼点,以提升金融文明优质服务水平为载体,大力加强和不断深化企业文化建设,员工队伍的素质进一步优化,优质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2005年,在华夏银行总行对124个营业网点进行的服务暗访中,兴华支行综合评价第一;在聊城市总工会组织的“网通杯”员工技能比赛中,参赛选手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和三个单项中两个第一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山东省花园式单位、聊城市生活消费行业“大众评” 活动文明服务先进单位、山东省三八红旗集体、富民兴鲁劳动奖状、山东省2005年良好银行等荣誉,初步树立了上市银行的良好形象。一是队伍素质稳步提高。2005年,进一步强化了对员工的教育和引导,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谈心走访等形式,引导员工正确认识当前的竞争形势,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新的挑战。进一步加大了新的经营管理理念、上市银行特殊要求的灌输力度,督促员工正确审视自身存在的差距,增强了提高素质的自觉性、紧迫感。进一步规范了员工培训工作,制定了《员工培训管理办法》、《培训效果评价办法》,培训效果得到明显提
  升。根据各个时期业务工作的不同要求,邀请专家学者陆续进行了精细化管理、精细化营销、直线经理四项修炼、如何打造一流员工队伍培训以及以团队建设为核心的拓展训练,为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奠定了较好的基础。二是服务水平实现新提升。把全面提升服务水平当作提高队伍素质、展示良好形象的重要措施来抓,采取落实服务规范、改善营业环境、强化监督检查、实施精细化管理等有效措施,狠抓服务规范的有效落实,员工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稳步提高,文明优质的服务受到了客户的广泛赞誉。三是党的建设得到加强。认真开展了以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严格落实规定的阶段、时间、内容,扎扎实实做好规定动作,结合实际丰富自选动作,实现了“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 促进各项工作”的目标。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聊城办事处
  2005年,聊城办事处认真贯彻全省农村信用社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创建“一流金融机构”的目标,牢固坚持“稳健经营、稳步发展”的经营理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一、深化改革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一是组织形式改革进展顺利。在省、市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办事处精心组织,统筹安排,积极加强与银监部门的沟通协调,制定了《聊城市农村信用社改革进程表》。2005年底,全市8家联社一级法人改革筹建申请全部获得了批准。二是法人治理结构得到进一步完善。按照省联社的要求,制定了《聊城市县级联社高级管理人员民主推荐方案》,选拔推荐出了各联社的理事长人选、经营班子人选和监事长人选。各联社选举产生了社员代表、理事、监事人选,“三会”和经营班子得到了建立和配齐。同时,制定了“三会”议事规则等一系列运行规则和管理制度。
  二、各项业务实现了稳步健康发展。一是加强资金组织,夯实发展基础。①在营业机构中积极开展了“星级营业员”、“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通过实施“文明服务”、“限时服务”、“一站式服务”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了服务质量,促进了存款工作的开展。②创新管理模式,推行了机构扁平化改革,有效调动了分社组织存款的积极性,促进了存款增反。至年底,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70.7亿元,较年初增长26.1亿元,增幅18.06%,完成省联社下达年度计划的101%。二是坚持支持与管理并重,防范信贷风险。①大力开展农村信用工程建设,提高支农服务水平。全年评定信用户56.9万户,发放贷款证53.6万本,累计发放各类农业贷款129亿元,为振兴农村经济发挥了重要的金融支持作用。②制定下发了《聊城市农村信用社贷款授权授信管理办法》和《聊城市信用社贷款咨询备案制度》,与各联社签订了贷款风险防范责任状,督促严格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审贷分离制度、第一责任人制度、审查备案制度,坚持以制度管人的原则,严格贷款管理。三是加大清收力度,资产质量明显提高。在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中加大了“六个力度”。①加大了争取政府支持力度,取得政府对信用社清收活化不良资产工作的支持。②加大了不良贷款活化力度。针对一此产品有市场、经营有资金困难的企业,在明晰产权、增加担保的前提下,实行了“放水养鱼”政策,促进了原企业的资产重组和重新生产,不仅盘活了不良贷款,还使新企业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③加大了依法收贷力度。对少数“赖帐户”、“钉子户”和临近丧失诉讼时效的不良贷款,进行了依法起诉,与公安、法院联手开展了清收工作,清收不良贷款达2000多万元。④加大了清收措施创新力度。有的联社采取了不良贷款打包整体出售的方式,促进了沉淀时间长、收回难度大的“呆帐贷款”的收冋。⑤加大了不良资产处置力度。对部分活化无望的贷款,按照有关程序加大了处置力度,部分转入了抵债资产,划转、处置不良贷款1.3亿兀,部分进行了核销,全年核销呆帐贷款14653万元。
  ⑥加大了不良贷款责任追究力度。对2000年以来新形成的不良贷款,实行严格的责任清收,全年清收责任贷款3250万元。
  三、效益水平显著提升。截止12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实现考核利润5.5亿元,完成全年计划的177.42%。一是不断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实现了良好的规模效益。截止2005年12月末,全市新增贷款20亿元。二是不断加强财务管理,实现了良好的管理效益。继续实行了“总额控制和以收定支”相结合的财务管理办法,充分调动了各联社增收积极性。三是发展中间业务,拓宽增收渠道。把中间业务量和中间业务收入纳入了对联社的经营绩效考评,促进了各联社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办事处加强了与市级大企业的联系,并与网通公司、烟草公司、保险公司等单位签订了代理收费协议;各联社也积极争取了县级行政事业部门和部分企业的代发工资等业务,促进了中间业务量的提高,并取得了中间业务收入的突破。全年实现中间业务收入620万元,同比多收550万元,增幅达785.7%。四是提高核算意识,降低经营成本。截止12月末,实现各项收入14.5亿元,同比增收3.8亿元,增长35.5%。各项支出12.5亿元,综合费用率为20.42%,同比下降3.89个百分点;实现账面利润1.97亿元,同比增加0.52亿元,增幅达35.9%。
  四、内部管理显著增强。一是健全管理制度,规范各项管理。制定印发『《2005年会计工作质量考核办法》、《聊城市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聊城市农村信用社内部现金调拨核算暂行办法》和《2005年全市农村信用社稽核工作意见》。结合票据兑付考核工作,指导各联社搜集整理、讨论和修订了89个规章制度,为内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加大稽查力度,促进制度落实。坚持实施了严格的稽核责任制,坚持实行了常规稽核、专项稽核和监察相结合的方法,对重要岗位、重要环节、重点业务进行了重点检查,充分发挥了监督职能,使依法经营、遵章守纪的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内控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地有效落实。三是加强案件防范,确保安全运营。严格落实案件防范责任制,坚持开展安全警示教育,组织广人员工认真学习案件情况的通报,对照“三防一保”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研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实现了全年安全运营。
  保险
  2005年,全市保险系统广大员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团结实干,奋力拼搏,保险业保持了健康快速发展。
  2005年保险业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四个突出的特点:一是机构多。2005年,新增保险公司2家,全市保险公司总数达到11家,其中财产保险公司6家,人寿保险公司5家。县(市、区)级保险机构达到了51个。保险服务已经遍布城乡,延伸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二是效益好。各家保险公司积极调整险种结构,努力转变经营机制,不断推岀新产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呈现出健康的发展态势,经营效益有了新的提高。2005年,全市保险业共实现短期保费利润3086.3万元,上缴税金1790万元。三是管理严。各家保险公司按照上级的要求,严格管理制度。承保上,制定严格的核保政策,按照上级规定的承保权限进行承保。理赔上,努力提高理赔速度和结案率,合情合理地开展理赔工作。四是信誉高。由于诚信建设的深入持久地开展,各家保险公司理性竞争意识得到加强,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提升了服务水平,使保险业的社会形象越来越好,社会信誉越来越高。
  2005年,全市保险业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积极调整发展结构,努力转变增长方式,大力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速度、质量、效益的稳步发展。
  市委、市政府更加关注保险业的发展。在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保险业发展情况再次被写进了市政府工作报告;副市长王志刚、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洪斌多次参加全市保险工作会议,对保险业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议和措施;保险业的考核表彰也被列入聊城市政府考核体系,充分体现出市委、市政府对保险工作的重视。市委、市政府对保险业的关注,为聊城市保险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外部环境,提高了保险系统广大员工的工作热情。
  保险业保持了持续发展的良好势头。2005年,全市保险业共实现保费收入9.85亿元,同比增长7.08%,共为社会承担各类风险责任金额达809.8亿元,同比增长53.62%;支付各项赔款和保险金1.69亿元,同比增长15.3%。其中财产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2.26亿元,同比增长12.18%,占全市总保费的22.95%,支付赔款1.29亿元,同比增长15.73%,综合赔付率为57.33%。寿险公司实现保费收入7.59亿元,占全市总保费的77.05%,同比增长5.65%;给付保险金4030.82万元,给付金额同比增长13.94%。全市保险业共交纳税金1790万元,人均2375.5元。保险业务的持续增长,为全市经济建设积累了大量的长期稳定的资金,必将进一步促进全市经济发展。
  保险诚信建设深入开展,并凸显成效。2005年,各保险公司积极贯彻落实《山东保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保险业诚信建设的意见》,并根据市保险行业协会制订的《聊城保险业关于加强诚信建设的工作要点》,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持久地开展保险诚信建设,进一步坚定了诚实守信是立业之本,是发展之源,是保险业永续经营的生命线的信念。各保险公司领导也积极加强自身诚信建设,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在员工心目中的威信,形成了较高的公司凝聚力。树立起了诚实守信的行业风尚,提升了保险业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行业自律工作进一步加强,保险市场环境逐步优化。随着全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保险资源也越来越丰富,保险主体也随之增加,市场竞争也更加激烈。为了规范市场秩序,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市场环境,加强行业自律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保险行业协会作为保险行业的自律组织,积极促使自律工作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以改革创新的精神,不断探索自律的新方法,维护好市场秩序和提高保险行业社会信誉。在广泛征求多方意见,听取各保险公司的建议后,协会制订和完善自律公约,并先后组织开展了三次深入细致的自律检查。通过开展自律检查,摸清了全市保险市场的基本情况,找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快速地制订了有效的整改措施,进一步优化了全市的保险市场环境。
  代理人管理工作不断深化,代理人市场逐步规范。为了使各保险公司更加重视代理人工作,加强对保险代理人的教育和培训,市保险行业协会先后四次召开代理人方面的会议,安排部署有关工作。与市电大合作成功组织了六次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考试工作,报考人员达4135人次。并安排专人负责做好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展业证书的打印下发工作和保险代理人资格证书的换发工作。代理人管理工作的不断细致深化,使代理人的法制观念进一步增强,整体素质有了新的提高。
  宣传交流工作迈上新台阶。2005年,聊城保险业更加重视了宣传交流工作。为进一步提高各会员通讯报道员的写作水平,8月5日,市协会专门召开了通讯员座谈会,采取以会代训的形式,对通讯员进行了集中培训。传达了省协会通讯员培训班的培训情况,并就如何做好通讯报道工作进行了专题辅导和讲解。经过市保险行业协会和各保险公司的共同努力,全市保险业的宣传交流工作有了新的进展。通过多种形式介绍聊城保险,宣传聊城保险,有力地促进了聊城保险业的发展。
  聊城市保险行业协会进行了换届选举。根据协会章程,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聊城市保险行业协会于6月28日召开了第二次会员大会,山东保监局局长王平生、山东省保险行业协会秘书长刘嘉瑜、聊城市副市长王志刚、聊城市民政局副局长郗宝友出席大会并讲话。聊城市政府副秘书长王洪斌、山东保监局办公室副主任赵文和出席大会。大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聊城市保险行业协会第一届理事会工作报告》;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聊城市保险行业协会财务收支情况的报告》;审议通过了修改后的《聊城市保险行业协会章程》;审议通过了《聊城市保险行业自律公约》;选举产生了第二届理事会。同日,聊城市保险行业协会举行二届一次理事会会议,选举产生了会长、副会长,聘任了秘书长。(李生龙)

知识出处

聊城年鉴2006

《聊城年鉴2006》

出版者:吉林人民出版社

《聊城年鉴》是聊城市政府主办的一部大型综合资料性年刊,主要记载聊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各单位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取得的工作业绩和大事要事,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所取得的重要成就,以及社会各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新经验、新成果。它系统汇集了聊城市年度文献信息,是特殊的大众传播媒介和优质的文献信息源。它承载历史、昭示未来、资政育人,为各级领导了解市情、获取信息、实施科学决策提供重要资料,是宣传、推介、服务聊城的大型工具书。

阅读

相关地名

聊城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