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金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唯一号: 150531020210001149
机构名称: 山东金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27/001
起始页: 0358.pdf
地址: 昆嵛山西南麓
后置机构: 山东黄金集团的控股子公司
起始时间: 1970年

机构描述

是集地质勘探、黄金采选冶炼、尾矿综合回收利用、节能建筑材料制造于一体的现代化矿山企业,2004年11月改制为山东黄金集团的控股子公司。其主要金矿区在昆嵛山西南麓。公司辖4家成员单位,拥有总资产5亿元,员工2000余人,先后获得“全国黄金行业最佳经济效益企业”、“全国黄金行业明星企业”、“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安康杯’竞赛优胜企业”、“省级文明单位”等称号。2008年,公司生产黄金1525.28千克,实现利润1.59亿元;吨矿成本296.25元,克金成本78.75元;新增地质储量83.6万吨,新增金金属量5211千克。 1970年,建矿初期,采用斜井开拓方式,斜井规格为2.2×2.4米,坡度26度,长90~200米。人工将矿石装入矿车,用卷扬机提升至井口。1975年起,陆续使用凿岩机,爆破用国产硝铵炸药,由明火单点改为电导电阻线一次起爆,台班工效达到1.5米左右,每旬炮可采矿石20~30吨。1978年12月,建成全县第一座正规设计的主竖井,直径3.5米,深266.6米,井上安装12米高的钢结构井架,用双筒卷扬机提升,日提升能力100吨。1981年后,随着矿床深度的增加,矿山改单一斜(竖)井开拓为斜井与盲斜(竖)井或盲竖井联合开拓。采矿一直沿用无底柱浅孔溜矿法,因金碃顶矿区品位较高,采用混凝土假底干式充填回采间柱。1992年5月开始对新建的蓬家夼矿区采取露天开采,后改用斜井延深。至1995年,井下已形成较完整的通风、供排水、供电系统。金矿开采使用气动凿岩机、电动装岩机和电耙扒矿、电机车运矿、卷扬机提升,实现全面机械化。 在实现机械化基础上,公司从三个方面推进可持续发展。 探矿增储。公司把探矿增储放在首位,持续从资金投向、政策激励、人才保障、后勤支持等方面加大倾斜,实现资源增储新突破。继续与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合作,开展科研攻关活动,完成了“金碃顶深部金矿成因矿物学与找矿矿物学研究”、“金碃顶矿区外围综合地球物理方法探查隐伏构造的找矿研究”、“乳山地区构造体系及其成矿作用研究”等3项科研成果,为地质探矿提供科学依据。先后六次召开地质探矿专家研讨会,合理确定找矿靶区,科学制定探矿计划,提高了探矿时效。持续加大深部及两翼地质勘探力度,仅2008年实现探矿投资1154.81万元,完成钻探3万米,槽探278立方米。其中在金碃顶矿区2号矿体深部实施钻孔4个,完成钻探工程量4990.7米,新增矿石量67万吨,金金属量4596千克,这预示着2号矿体第二富集带的出现,有望实现最大的增储突破。 科技创新,推进工艺优化。金洲公司针对氧化矿性质不稳定、难处理的实际,通过加强配矿管理、改善浮选条件及调整药剂调配比例,使氧化矿选矿总回收率达到94.97%,提高3.28个百分点。与东北大学合作开展的“金碃顶矿区深部采矿方法研究”项目取得成效,经工业试验证明,施工矿块回采率达到100%,出矿品位提高1.5克/吨。所属千岭公司通过对胶带过滤机脱水工艺改造,实现综合经济效益150万元。所属富岭公司针对矿石性质变化较大的情况,进行浮选工艺流程改造,使回收率由92.5%提高到94.5%。推进节能减排。金洲公司针对井下涌水量较大的情况,积极开展综合防治,每小时封堵涌水900立方米,年节约排水电耗110万千瓦小时。推广节能照明技术,先后安装36伏节能灯1500余盏。自行设计的微波传感节能开关技术,使井下照明实现了由手动开关到测控开关的升级。先后安装无功就地补偿器3084千瓦,减少无功功率2377千瓦。加大创新激励。鼓励职工深入开展小建议、小发明、小改造等活动,营造全员创新、岗位创新的浓厚氛围,取得显著成效。年内,评选创新成果45个,有165人次获奖,发放奖金10.97万元;有7个项目获山东黄金集团创新成果奖,其中3个项目获得一等奖。 管理创新。按照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公司通过整合职能、调整人员、落实责任,不断强化企业的管理体系;通过完善绩效考核办法,强化层层包保的指标联酬体系。推行中层干部和专业技术职务等级年薪制,保持当月和年终考核相结合的体系常态化。完善竞聘上岗机制。完成《企业管理制度汇编》的修订工作,规范管理流程。围绕降本增效主题,开展井下、地表两级手选废石活动。加大合理化建议考核力度,仅2008年,收集合理化建议316条,采纳221条。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