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日报社

知识类型: 机构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唯一号: 150531020210001101
机构名称: 烟台日报社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26/002
起始页: 0634.pdf
起始时间: 1945年9月

机构描述

1945年9月成立,为全国最早成立的解放区沿海城市党委机关报社之一。1947年9月下旬,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胶东解放区,报社撤出市区,转移至牟平县石字岘村(今属乳山市)。1948年3月,报社解散,大部分人员随军南下。1951年12月,中共烟台(省辖市)市委成立市委机关报社,恢复出版市委机关报。1958年10月,中共烟台地委成立地委机关报社烟台日报社,为隶属于地委宣传部的县处级事业单位。其后,报社因报纸名称变化而数次更名。1972年1月1日,中共烟台地委恢复地委机关报社烟台日报社,《烟台日报》复刊。1983年11月1日,烟台地区撤销,省辖烟台市成立,烟台日报社为中共烟台市委机关报社至今。 1978年9月,烟台日报社机构设置为:总编室及政治、经济、文教、群众工作和夜班5个组。编辑、记者近30人。1981年2月,各组改称室。1984年9月由室改称部,同时增设时事、经理两部和新闻研究所。1986—1989年,陆续改设记者部(1988年8月又更名为对外部)、美术摄影部、理论评论部、发行部和群众工作部等,各部统属编辑部领导。1990年,增设人事劳资科、报史办公室等。至1991年底,人员增至432人。1992年8月报社创办《烟台晚报》后,部室再次增加。12月,报社由前期的差额拨款改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1993年6月,成为全市首批实行企业化管理的事业单位。1997年9月,报社对编辑部再次作较大调整,内设总编办公室等13个部室和1个新闻研究所,撤销22个业绩较差的经营实体。10月,报社结算中心成立。2001年4月5日,原报社印刷厂印刷车间改制定名为烟台报捷新闻印刷有限责任公司。6月,烟台报捷印务中心成立,辖印刷厂等4个实体。9月,报社建筑面积为1.07万平方米的智能化办公楼改造工程交付使用,实现了新闻采编与网络组版等子系统的集成和一体化管理。 2002年9月,烟台日报社机构再次作较大调整。内设办公室、政务中心、资产运营中心、信息中心、新闻图片中心、发展研究所、科技管理处,以及读者接待室等部室和单位。各媒体均设有编辑部,内设总编、新闻、记者等部室。报社经济部门设广告中心、印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等11个经济实体。至年底,全社固定资产达1.69亿元,在职职工530余人(其中编辑70余名)。1996—1999年,被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全国地方报社管理先进单位”称号;2002年5月和10月,又先后被山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省新闻工作协会等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知识出处

烟台市志(1978-2002)

《烟台市志(1978-2002)》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本书上限起于1978年,下限止于2002年,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记述烟台市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领域的历史与现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状,突出记述断限内的新事物、新变化、新成就。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