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维桢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先导胶东革命历史人物选编》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1008
人物姓名: 宫维桢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22/001
起始页: 0247.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12年
卒年: 2002年
籍贯: 山东省莱阳县(今莱阳市)团旺区西中荆村

传略

宫维桢(1912-2002),山东省莱阳县(今莱阳市)团旺区西中荆村人。曾任东海地委书记兼东海军分区政委。 9岁时,宫维桢到村塾上学,先习《三字经》《百家姓》,后学四书五经,读完七年私塾后,宫维桢又转到莱阳县立夏格庄小学读书。1930年春节后,宫维m考进了设在掖县的山东省立第九中学读书。在这个新环境里,宫维桢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经常和同学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 1933年冬,宫维MI从掖县九中毕业后,有幸得到了花园头小学校长王葆忱的帮助。1934年春节过后,宫维桢来到花园头小学当了一名语文教师。他除了教高年级语文外,还兼教历史、地理等课程。虽然课程很满、很辛苦,但他一想到校长对自己的赏识,就浑身是劲儿。即使学校因经费困难,经常发不出工资,也丝毫没有影响宫维桢的工作热情。 1936年夏,宫维m考进了北平弘达学院高中,参加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在民先队里,宫维祯阅读了许多革命书籍,很快成为一名骨干分子。经过革命实践的考验,1937年5月,宫维M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7年抗战爆发,宫维m回到家乡。回乡不久,宫维m即以民先队的名义,在家乡发展组织。并与在家乡坚持斗争的共产党员吴青光等联合起来,在莱阳县的南部、东南部和西部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7年12月,中共莱阳县委重建,同时建立莱阳县民先队总队部,使全县抗日救亡活动蓬勃发展。宫维桢担任莱阳县民先队总队部的区队长。他和其他骨干一道,首先以村庄为基础,建立“民先”小组和支部;接着以行政区为范围,建立民先队区队部。1938年1月,中共莱阳县委在小院村召开由县委成员和民先队县大队成员参加的扩大干部会,推选产生了莱阳县民先队大队委员会,李芸生为大队长,吴青光为组织干事,宫维桢为宣传干事,统一领导全县的民先队工作。会议决定组建民先队武装宣传队,发展全县的抗日武装。1938年2月底,中共莱阳县委以莱阳县民先队武装宣传队为基础,举行武装起义,在河崖村成立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九大队。3月17日,日军东犯至小沽河岸和花园头村,第九大队一部和当地民先队队员及乡校武装英勇阻击日军,取得了毙伤日军60余人的胜利。 由于宫维m在民先队武装宣传队的出色表现,1938年5月,组织上选调他到胶东民先队总队部工作。这时的胶东民先队总队部和胶东区委都在黄县城南的姜家店。宫维桢在民先队总队部向负责人林乎加报到,并向他汇报了匆匆离开北平后的经历。经组织审查,恢复了他的党组织关系。7月,中共黄县特支成立。宫维桢由胶东民先队总队部调任黄县特支书记。这时,黄县的共产党员大都抽调到了部队,地方上只有13名党员。9月,全县10个区也相继建立了区委,党员达到100余名。11月,根据形势的发展,中共胶东特委决定建立中共黄县县委,宫维桢任黄县县委书记。 1938年秋,“第三军”改编为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支队的仪式在掖县沙河镇举行,宫维桢代表黄县出席。活动结束后,宫维桢又根据胶东区委的部署,组织并率领一个代表团,到胶东各友军中去宣传共产党抗日救国的方针和政策。经过两个多月的宣传,加强了胶东八路军与国民党友军之间的联系。 1939年2月,宫维M回到黄县。3月,黄县县城沦陷。日伪军向蓬莱、黄县、掖县三县县城进攻,县委机关、部队立即奉命撤出县城,到达蓬黄边界艾崮山区建立根据地,坚持游击战争。到了艾崮山区后,以蓬、黄两县为基础建立了北海特委,宫维桢任宣传部长。并以两县政府为基础,建立了北海专员公署,曹漫之为专员。以蓬、黄两县武装为基础建立了蓬黄战区指挥部,蓬莱县长孙端夫任指挥,曹漫之为政委,宫维桢兼任政治部主任。 1940年6月,宫维M调任胶东区委民运部副部长。1947年2月,胶东区委决定,宫维桢调任中共东海地委副书记;7月后,任地委书记兼东海专署粮食局长、军分区政委等职。 宫维桢到东海地区后,首先开展减租减息运动。通过减租减息,确立了劳苦群众在农村的政治优势,改造了地主阶级把持的基层政权,减轻了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使人民群众改善了物质生活,提高了思想觉悟,激发了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 1947年,根据华东局和山东省委的部署,东海地委组织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确保土改运动的顺利进行,宫维桢整天在农村走访调查。他针对运动中出现的问题作出指示,并采取一系列针对性措施。首先是进行时事教育。其次是反复宣讲土改政策,解决中农因恐慌纷纷献田让地的问题。三是准确掌握土改政策,处理好果实分配和团结中农的问题。四是通过推广试点村的经验,按步骤加速完成土改任务。五是以土地改革为中心,做好整顿民兵组织、加强防匪反特、发展扩大党组织和其它群众组织等各项工作。经过半年的土地改革运动,农民从地主手中获得了土地和耕畜、农具等生产资料。在东海地区,土改较彻底的村庄,基本实现了“耕者有其田”,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 为组织、引导广大农民支援自卫战争,在宫维桢的领导下,东海地委根据华东局的指示,及时召开扩军工作会议,要求各县迅速掀起参军运动的高潮。在土改中分得土地的翻身农民,深知战争的胜败与自己全家性命、利益休戚相关,因此响亮地喊出“反蒋保田”“胜利人人有份,参军人人有责”的口号。广大青年踊跃报名参军,在东海地区,迅速掀起了参军支前的高潮。 为加强地方与军队的协同,及时调拨民力、物力,保障部队的各项供应,根据华东局和山东省政府的要求,东海地委做了大量支前工作:将18---45岁青壮年登记造册,组建常备民工担架队、运输队,将民工编为中队、分队、小队,由村干部担任正副队长、指导员,积极分子担任小队长,以身作则,带头完成任务;对常备民工进行阶级和时事形势教育,打消思想顾虑,使其放下包袱,轻装上阵;制订支前、出工、代耕等劳役负担政策,合理解决支前民工报酬、代耕及家属生活问题;开展评功活动,切实贯彻有功必奖方针,对圆满完成任务并做出成绩,爱护伤员、物资、工具,严格遵守纪律、做好群众工作并能影响带动别人的民工(干部)个人和集体,给予记功奖励。通过开展评功活动,使广大民工学有榜样,赶有方向,形成“人人立功、事事立功”的比学赶帮局面。 1949年4月,宫维桢出任苏州地委书记。1950年6月调任无锡市委书记。1952年3月至8月,宫维m带领思想改造工作队在苏州东吴大学领导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1952年8月,宫维桢调任中共苏南区委工业部副部长,1953年1月,任江苏省工业厅厅长、党组书记。1954年2月,任江苏省委统战部部长。1956年3月,增补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8月增补为江苏省人民委员会副省长。1965年11月,调任吉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1970年12月,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兼校革委会副主任。1973年5月,任吉林大学革委会主任。1974年12月,任吉林大学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5年10月,调任南京师范学院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1977年9月,任江苏省教育卫生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12月,当选为江苏省政协副主席。1979年2月,增补为中共江苏省委常委。12月,任省政府常务副省长。1982年7月,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任省政府顾问。 2002年5月17日,宫维桢因病在南京去世。

知识出处

先导胶东革命历史人物选编

《先导胶东革命历史人物选编》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百余位对胶东革命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或对胶东革命有突出贡献的重要历史人物的革命事迹、生平事迹。这其中包括,1930年12月以前入党的著名党员,各县的第一位党员,中共胶东特委重要领导成员,中共胶东区党、政、军重要领导成员等。

阅读

相关专题

宣传干事
职位
队员
职位
书记
职位
宣传部长
职位
副部长
职位
副书记
职位
书记
职位
局长
职位
政委
职位
书记
职位
书记
职位
副部长
职位
厅长
职位
书记
职位
部长
职位
常委
职位
副省长
职位
党委书记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主任
职位
党委书记
职位
副主任
职位
党委书记
职位
主任
职位
党组书记
职位
主任
职位
副省长
职位
顾问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