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庭辉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先导胶东革命历史人物选编》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0968
人物姓名: 王庭辉
人物异名: 又名:王廷会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22/001
起始页: 0076.pdf
时代: 近现代
出生年: 1930年
卒年: 1947年
籍贯: 山东省莱阳县(今莱阳市)南山后村

传略

王庭辉(1930-1947),又名王廷会,山东省莱阳县(今莱阳市)南山后村人。他13岁参加了村青救会,14岁又参加了民兵。1944年9月,在胶东军区攻打莱阳境内日伪据点和1945年2月消灭国民党暂编第十二师赵保原投降派的战役中,他抬担架、送给养、埋地雷、押俘虏,多次受到表W和嘉奖。1945年5月初,胶东军区十六团撤至穴坊地带休整,在支前战斗中,脚伤还未痊愈的王庭辉,找到驻在本村的二营教导员陶庸,非要当野战军不可。十六团首长决定,先送王庭辉到莱阳旌旗山胶东军区医院养好伤之后,再到野战部队。离家那天,陶庸把他原名王廷会,改为王庭辉。其本意是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由于当时他才15岁,所以到了医院大家都称他“红小鬼”。 1947年5月16日,华东野战军在孟良FAI战役全歼敌整编第七十四师后,第九纵队七十九团(原胶东军区十六团)政委陶庸到沂蒙山区野战医院去探望伤员时,看到一个年轻的男护士,“咔嚓”一声剪断了伤员腰带,“哧”地一声撕开一个急救包,熟练地给一位伤员包扎好伤口。陶政委不禁赞赏地说:“好样的!谢谢你小同志!”语音刚落,年轻的男护士突然转过身来,随即紧紧抓着陶政委的手说:“首长,我到处打听你,今天可碰上你了!” “你是……”陶政委似乎很面熟地上下打量他一下。“我是王庭辉呀!两年前不就是你把我送到医院养伤的吗?”王庭辉乐不可支地又蹦又跳,接着说:“我到医院伤势刚好,医院就转移到平度县大泽山区,在一次战斗中,院领导看我抢救伤员机智勇敢,非留下我当护士不可。首长,我现在枪打得很准,又会救护伤员,你跟院领导讲讲情,把我带到野战部队去吧……” 王庭辉跟陶政委到团部里背包还没放下,就被二营五连连长硬要去当了连队卫生员兼理发员。 1947年7月15日,华东野战军4个纵队将处境比较孤立的国民党整编第十一师,包围在南麻(沂源县城)。第九纵队的任务是:首先夺下战略要地钓鱼台,然后迅速攻占崮山、塔山,控制埠东和田庄地区,断敌退路,接着从三岔店经流水庄向南麻北部进攻。 钓鱼台,位于南麻西北5公里,海拔430米(离现地公路高约100米),南北纵深长500米,东西横宽300米,地势虽不算高,但陡峭险要,虎踞龙盘,是南麻西呼鲁村守敌的分水岭,是北抵淄博的交通咽喉。敌人占距南麻后,除城内外设置了坚固的防御工事外,在钓鱼台也做了苦心经营:四周构筑双道深阔的交通壕,犬牙交错的子母堡,顶端核心阵地设置了交叉呼应的暗堡和火力点。除有一个加强营防守外,还配属一个迫击炮连,敌人依靠这个屏障,既可夹击华野攻城,也可接应援军靠拢,还可掩护主力溃败后北逃。 17日黄昏,空中灰白的云底翻滚,细雨浙浙沥沥地落着。华野九纵首先集中炮火,对钓鱼台实施猛烈射击。敌人阵地顿时烟火滚滚,碎石乱飞。随着爆炸声,战壕里和崩裂的碉堡内敌官兵血肉四处飞溅,在守敌一片混乱之时,主攻钓鱼台的九纵二十七师七十九团,从钓鱼台北部越过壕沟迅速突破敌人第一道防线。担任突击任务的二营五连正要向敌人第二道防线发起攻击时,敌人暗堡机枪突然疯狂地喷射,副连长受重伤,尖刀排十几名战士壮烈牺牲。连长愤怒得眼睛出火,接着一挥手,厉声命令:“爆破手上!”但是,此时一阵闷雷,瓢泼似的大雨一个劲儿地下,炸药包被雨水淋透,几次爆破均未奏效。就在这个时候,王庭辉带领送饭的炊事班来到阵地,他将副连长包扎好背下火线后,返回阵地对连长说:“应在隐蔽所里用雨衣把炸药捆好,爆破就能成功。”连长感动地扫了王庭辉一眼说:“对!好样的!” 18日拂晓前,大雨仍然不停,战壕内的积水齐腰深。五连连长命令轻重机枪掩护,爆破组顶着大雨和敌人枪弹,炸毁敌人一个又一个暗堡,五连迅速占领钓鱼台北部高地,正当准备扩大战果时,敌人一个连的兵力反扑过来,于是双方展开激烈争夺。阵地上到处是血,到处是尸首。王庭辉跳弹坑,闯雷区,爬沟坎,沉着勇敢地为伤员止血包扎,迅速敏捷地往下背运伤员。激战一小时,敌人在我二营四连和六连的两侧夹击下,扔下30余具尸首,撤回核心阵地。 19日凌晨,团长隋光荣命令一营和三营隐蔽进入二营左右两侧阵地,准备天亮前一举夺下敌核心阵地,正待全团发起攻击的时刻,敌人一发迫击炮弹飞过来,二营营长和3名战士被炸伤。王庭辉飞速扑向伤员,一个个扎好止血带,又一个个背下火线。上午8时许,全团终于将敌核心阵地夺下来了。但是,敌人在大半晌的时间内,连续发动3次反击,在这血与火的争夺中,哪里有伤员,哪里就有王庭辉抢救、包扎和背运伤员的身影。激战到中午,核心阵地仍然在解放军手里。 20日9时,敌人为夺回这个战略要地,在飞机和大炮的配合下,又增调一个全部美式装备营,向核心阵地发起强攻。敌人凭借武器好的优势,对九纵造成极其严重威胁,在敌人涌上来的危急关头,五连连长奋不顾身,站起来用汤姆逊冲锋枪朝群敌横扫。突然,敌人一发子弹穿过他的右臂,冲锋枪掉在石头上,跟着他也跌倒下去。此时,王庭辉的太阳穴和脖颈上青筋突暴,他顺手抓起冲锋枪塞上一个弹夹,向左右窜上来的敌人“哒哒哒”地拼命扫射,子弹像火龙一样,将敌人压下去。王庭辉乘陶政委带领部队反击之机,背起连长就往救护所跑。 为了赢得抢救时间,他一手拼命抱住连长的腰,一手护着连长的伤口,顺崖滚了下去。王庭辉头被碰破了,腿被摔伤了,他和连长都昏倒在交通壕的泥水里。瞬息,王庭辉被阵地上激战的枪炮声惊醒,他把连长送到救护所后,随后又赶回钓鱼台。 是日12时30分,敌人把剩下的约两个连的兵力全部集中起来,在轻重火器掩护下,第九次争夺核心阵地。此时,七十九团能坚持战斗的已不足300人,排以上指挥员大部分伤亡。在这极端残酷的危急局势下,二营营部书记迟浩田,顶天立地,气冲霄汉,他指挥勇士们对敌进行殊死反击。子弹打光了,用手榴弹崩,手榴弹扔完了,他紧握钢枪率先跃出战壕,与敌展开白刃战。霎时,钓鱼台上到处是喊杀声,到处是刺刀对刺刀“吭嚓吭嚓”的拼搏声。敌人在我铮铮铁骨的勇士面前,个个胆战心惊。就在敌人步步后退的当口,战士刘启禄只身迁回到敌人左侧,他正要端枪朝敌指挥官射击时,敌一发炮弹将他炸伤。王庭辉不顾身上多处受伤,立即前去抢救,他刚爬到刘启禄身旁,敌人炮弹爆炸掀起的巨浪,又把他推进壕沟的泥水里。王庭辉咬着牙,使尽全身气力再将伤员背起来,敌人又一发炮弹在他附近爆炸,他头上、腿上多处受伤,鲜血不住地流淌。他右手扶着壕沟,左手攀着刘启禄的臀部,艰难地挪出壕沟后,坚强地站起来走了几步,又因流血过多跌倒在泥水里,英雄战士志坚如钢,他把刘启禄拉到自己背上往前爬,爬呀爬……身底下的鲜血像红色的彩带,被雨水一缕一缕地冲进壕沟里。当接应的战士从他身上背走刘启禄时,他已为抢救第58名伤员流尽最后一滴血,时年只有17岁。 战后,王庭辉被部队追记一等功,被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追认为“救护模范”、“少年英雄”。1948年2月,被华东野战军追认为“华东一级人民英雄”。

知识出处

先导胶东革命历史人物选编

《先导胶东革命历史人物选编》

出版者:中共党史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百余位对胶东革命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或对胶东革命有突出贡献的重要历史人物的革命事迹、生平事迹。这其中包括,1930年12月以前入党的著名党员,各县的第一位党员,中共胶东特委重要领导成员,中共胶东区党、政、军重要领导成员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