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荷波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0899
人物姓名: 王荷波
人物异名: 原名:王灼华:化名:满玉纲;彼得洛夫;汪一喜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18/001
起始页: 0031.pdf
出生年: 1882年
卒年: 1927年
籍贯: 原籍山西太原出生于福建福州

传略

王荷波(1882-1927)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原名王灼华,化名满玉纲、彼得洛夫、汪一喜。原籍山西太原,出生于福建福州。曾与陈独秀、毛泽东等五人组成中央局,1922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1月底,代表津浦路铁路总工会筹备组到郑州出席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随后又组织津浦路沿线工人举行罢工,有力地支援了京汉铁路工人的二七大罢工。6月出席中共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同年9月被补选为中共中央局委员,任中共上海区执行委员会委员长。1924年6月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和赤色职工国际大会。1925年1月在中共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1927年春参与组织领导上海工人第二、第三次武装起义。8月7日出席了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的紧急会议,并当选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9月任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1927年10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王荷波在北京被军阀张作霖逮捕。在狱中,他受尽酷刑,坚贞不屈,牺牲前惟一的嘱托是,请求党组织对他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千万别走和他相反的道路。11月11日深夜,王荷波牺牲于北京安定门外箭楼西边。

知识出处

红色记忆

《红色记忆》

出版者:黄海数字出版社

《红色记忆》是从档案角度对烟台红色文化进行专题编辑。本书客观记述了烟台早期党组织从思想准备、组织创建、发展壮大和统一领导等各个阶段的活动过程,详尽记录了烟台党组织在创建、发展和壮大过程中的重大事件、重要活动、重要战事、行政区划重大变化和著名人物的活动。本书有三大特色:一是以时序为主线的形式,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形象直观地映像了烟台红色文化雄厚底蕴;二是以档案公布的形式增强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凭证作用,为今后的胶东红色文化史乃至胶东地方史研究以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红色文化建设提供指导性依据;三是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增强了本书的可读性。为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本书编排了大量的图片,以期达到体现该书的价值性和满足不同层面读者的可读性,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素材。

阅读

相关专题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长
职位
委员
职位
委员
职位
书记
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