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宗潼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山区志》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0656
人物姓名: 于宗潼
人物异名: 字:梓生;号:西园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647.pdf
出生年: 1860年
卒年: 1934年8月3日
籍贯: 湘河村

传略

于宗潼(1860~1934)字梓生,号西园,湘河村人。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中举人,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考取进士,官至四川省劝业道。 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于宗潼任四川夔州知府。按清政府洋务局规定,洋人入夔州传教、游历,当地官府皆须造册上报。他严守法规,对手续完备守法洋人,以清律保护;对无护照不守法规洋人,责令属县关卡逐级遣送出境。一年中先后遣送出英、法、德、日洋人30多名。1908年(清光绪三十四年)5月某日,奉节县三角坝天主教堂丁神甫,从巫山县庙宇槽听旨回堂时,路逢大雨,山洪暴发,丁神甫骑马下河,被水卷入岩洞淹死。丁神甫不归,教徒到处寻找,教堂司铎到地方团总公所要人,并向四川总督控告丁神甫被害。总督下令府州县衙查办。此时于宗潼已调任成都知府,新任州官与县衙派兵驻防三角坝。河水退后,农民彭朝福在洞口处发现人马尸体,证明丁神甫确属淹死。司铎依仗教会权势,矢口咬定是被人谋杀,扬言要“血洗三角坝,为丁神甫雪恨”,并扣押农民百余名。三角坝人民早已义愤填膺,团总周阳辉连夜串联地方绅士密议,决定武装反抗。他们以炮响为信号,刹时上千农民持戈矛刀枪,从四面八方聚集在禹王宫开会示威。双方对峙,州县官不能决,总督怕事态扩大,令宗潼留办。于宗潼立即带兵丁和刑房仵作(即法医)赶赴现场验尸,验明丁神甫实是淹死。司铎在事实面前,理屈词穷,无言对答,释放了扣押的平民,事遂解。 1911年(清宣统三年)5月12日,清政府向英、美、德、法四国银行团签订粤汉、川汉铁路借款合同后,宣布铁路干线收归国办,实际是将路权出卖给外国。四川人民懔于亡国之危险,群起反对。8月24日,成都全城罢市、罢课,于宗潼到市民中演讲,表示支持。总督赵尔丰刊发告示,令复课开市,否则“拿办”。8月25日,赵又奉清帝谕旨,“严行弹压”。9月1日,于宗潼与首县知县史久龙及其他官员联名致电内阁,陈告“川民争路争约,志坚理足”,“民意不可欺,路权不能卖”。9月7日上午,赵尔丰派兵包围铁路公司,以“图谋不轨”等罪名,将“保路同志会”正副会长蒲殿俊、罗伦等逮捕。消息传出,数万群众,奔赴督署请愿。赵尔丰的营务处督办田征葵,命令士兵向群众开枪,当场杀害32人。群众仍不散去,田又下令开炮。于宗潼哭日:“愿与众俱碎!”遂以身挡住炮口,众乃得免。11月27日四川宣布独立,建大汉四川军政府,众举宗潼为都督,于固辞不就。 1912年初,于宗潼回到家乡。湘河村依山傍水,地势低洼,常受水害,粮食连年歉收。于宗潼组织群众,疏河修堤两公里,使该村及邻村600亩粮田免除水患。1914年,在烟台开办齐鲁大药房,首创中药分味单包,内放药名卡片,防止将药配错或用错。1891年(清光绪十七年),孙葆田主持编纂《山东通志》,历时20年完成初稿。1915年夏,应杨昧云、王鹿泉等邀约,于宗潼到济南,入局与徐庚生等商略考订,对原稿“伪者正之,复有遗漏,撰补遗一卷”,修订后,即付印。1920年左右任过烟台商会会长。《福山县志》从建县至清乾隆年间修过3次,后无续。1920年,王陵基来福山任知事,特邀于宗潼任总纂,开馆续修。1924年初稿写成,1931年印刷。1927年与教育局长孙凌云发起创办福山初级中学,宗潼任校长。1930年,学校改为私立两水中学,任名誉校长。1934年8月3日病故。

知识出处

福山区志

《福山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主要记述福山区历史与现状。包括、建置、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教育、交通等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