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王懿荣
知识类型:
人物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福山区志》
唯一号:
150530020210000652
人物姓名:
王懿荣
人物异名:
字:正孺;号:廉生
文件路径:
1505/01/object/PDF/150510020210000014/001
起始页:
0645.pdf
出生年:
1845年
卒年:
1900年
籍贯:
古现村
传略
王懿荣(1845~1900)字正孺,号廉生,古现村人。1880年(清光绪六年)中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国子监祭酒。 王懿荣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6岁入私塾,15岁拜翰林院编修崔清如、礼部主事周孟伯等人为师。他聪颖勤奋,泛涉书史,有读书过目不忘之誉。青年时期,“不屑章句帖括”,而“笃好旧椠本书、古彝器、碑版、图画之属”,尤潜心金石之学。为搜求文物古籍,他足迹遍及山东、河北、陕西、河南、四川等地,花费了不少心血和金钱,有时不得不“典衣求之,或质他种以备新收”。编撰成《汉石存目》、《南北朝存石目》等书。对刻本、铜器、石刻、古钱、汉印、书画等典籍文物有很高的鉴别能力,成为当时著名的金石文字学家,北京琉璃厂古玩店的商贾经常向他请教。所著《六朝石存目》、《王廉生古泉精选拓本》,对古币、印章都作过较深的研究,他的500多方秦汉章为《老残游记》的作者刘铁云所得,成为《铁云藏印》材料的主要来源。王懿荣还留心乡土人文,曾搜求山东先哲遗著,计划编辑《海岱人文》。又以福山旧志印行较久,欲重修《福山县志》,后未成书,仅存《福山金石录》残稿。他的著作还有《攀古楼藏器释文》、《古泉选》、《天壤阁杂记》、《翠墨园语》、《正读亭诗》等共十几种。现存《王文敏公遗集》八卷。 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王懿荣以偶然的机会发现了甲骨文。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一书中,明确指出:王懿荣不仅第一个发现了甲骨文,而且是第一个将其断为商代文字的人。说他曾“细为考订,始知为商代卜骨”,并认为其中大都是商王室的“档案”,“至其文字,则确在篆籀之前”。甲骨文的发现是一件轰动中外学术界的大事,把汉字的历史推到公元前1700年的殷商时代,开创了文字学、历史学研究的新局面。(一说,甲骨文系山东潍县古董商范寿轩将甲骨带到北京,请王懿荣辨释考定而被发现。)王懿荣不仅是清代杰出的金石文字学家,而且也是一位富有民族气节的爱国志士。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他在翰林院供职时,为激励山东官民,发扬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杀敌御侮的爱国精神,他特意借抄翰林院所藏戚继光所著的《止止堂集》,送交山东巡抚张曜在济南刊刻重印,并亲自为文作序。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日军据威海,分陷荣成,登州大震”。次年消息传到北京,王懿荣忧心如焚,眠食俱废,在保卫祖国大好河山爱国思想的支配下,他决心投笔从戎,毅然上疏请旨,要求回山东故乡办团练,御日寇。光绪皇帝批准了他的奏请,并拨给饷银两万五千两以助军饷。他当即由京驰驿赶赴济南,会同山东巡抚商酌防务,旋又遄赴登州防次,周览形势,联络乡团,在短时间内,一支初具规模的抗日团练在登州组成。正当团练武装力量要与日本侵略者决一死战的时刻,腐败的清政府派李鸿章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他深以“未能为国家尽一力”而遗憾。他变卖家产,缴还国家发给的饷银,遣散了调集的抗日将士。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8月,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王懿荣被任命为京师团练大臣。8月13日,侵略军攻入东便门,王懿荣奋然“率勇拒之”,终因寡不敌众,败回私宅。8月15日,他对家里人说:“吾义不可苟生!”随即楷书绝命词数语于壁:“主忧臣辱,主辱臣死。于止知其所止,此为近之。”遂偕继室谢夫人、长媳张夫人,从容投井殉国。1983年,《红旗》杂志第四期发表的评论员文章《从爱国主义到共产主义》一文中写道:“陈天华、王懿荣为了向外国侵略者表示抗议,不惜蹈海坠井而尽,显示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
知识出处
《福山区志》
出版者:齐鲁书社
本志下限止于1985年,主要记述福山区历史与现状。包括、建置、自然地理、政治、经济、教育、交通等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