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岛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929
颗粒名称: 第八章 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分类号: K928.72
页数: 63
页码: 113-175
摘要: 本章收录了山东省烟台市长岛县海峡、群岛、岛屿、礁石、滩、岬角、港湾、水道、山丘、谷、地片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关键词: 山东省 长岛县 实体

内容

第一节 海峡
  渤海海峡[BóhǎiHǎixiá]北纬37°50′——38°43′,东经120°30′——121°00′。在渤海东部与黄海交界处,介于辽东半岛的老铁山和山东半岛的蓬莱头之间。为我国第二大海峡。因渤海而名;旧称直隶海峡,1929年改今名。
  此海峡约形成于晚更新世末与全新世初。长约56公里,最窄处宽约99公里,水深15——78米,自西南向东北逐渐加深。底质多为石英岩砂砾及软泥。海峡北部水域广阔,水深底平,有老铁山水道水深达45——70米。中南部南北向纵列着庙岛群岛,自北向南构成北砣矶水道、长山水道和庙岛海峡等13条水道,水道多为东西走向,水深一般在10——40米之间。潮汐属正规半日潮,大潮升1.79米,小潮升1.44米,平均海面1米。海峡南半部涨潮流向东偏南,落潮流向西偏北。北半部涨潮流向西偏北,落潮流向东偏南。流速一般2节左右,自南向北渐增,最强处达6节。终年有北进南出的海流,流速冬强夏弱。海水表层年均温11.5℃,月平均2月份最低,为2.5℃,8月份最高,为22.1℃,自南向北递减。表层含盐度年均31.3‰,月平均2月份最高,为31.8‰,8月份最低,为30.5‰,自南向北递增。海水透明度自南向北在1.7—6.5米之间,冬季较低,夏季偏高。海峡区域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52.3%。历年平均气温11.9℃,平均降水量565.2毫米,平均大风日67.8天,多在冬、春季,平均日照2542小时,平均雾日23天,多集中于6—7月份,并有中部多、两端少的特点。
  渤海海峡是自黄海进入渤海的唯一通道,历有“渤海咽喉”、“京津门户”之称。海峡中有老铁山水道、长山水道、庙岛海峡3条通航水道,其中庙岛海峡仅允许200吨以下商船通航。
  第二节 群岛
  庙岛群岛[MiàodǎoQúndǎo]又名长山列岛,曾名长山八岛,另有庙群岛、眉山列岛等称。地理座标为北纬37°53′—38°23′,东经120°36′—120°56′。在山东省东北部,北北东向纵列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的渤、黄2海交汇处。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6·6公里,北距辽宁省老铁山西角40公里。以庙岛得名。群岛由南长山岛、北长山岛、庙岛、大黑山岛、小黑山岛、砣矶岛、大钦岛、小钦岛、南隍城岛、北隍城岛、大竹山岛、小竹山岛、车由岛、高山岛、猴矶岛、坡礁岛、鳖盖山岛、山嘴石岛、东嘴石岛、砣子岛、小高山岛、小猴矶岛、马枪石岛、挡浪岛、蝎瘃岛、螳螂岛、犁犋把岛、烧饼岛、羊砣子岛、牛砣子岛、南砣子岛、鱼鳞岛等32个大小岛屿及80多个礁石组成,散布在南北长56公里,东西宽31公里的海域中,分为北、中、南三群(大钦岛以北为北群,北长山岛以南为南群,大钦岛与北长山岛之间为中群)。群岛岛屿数量,先后有8岛、18岛、21岛之说,经岛礁普查,确定为32岛。岛陆面积约为53.17平方公里,岛岸线总长146·41公里。最大岛南长山岛面积12.8平方公里。最高点在高山岛,海拔202.8米。
  庙岛群岛地处渤海下沉带东侧,地质构造属中朝准地台的胶辽隆起,系在燕山造山运动和喜山造山运动中断裂分离的基岩群岛,后经“沧州”、“献县、”“黄骅”三次海侵及风化和海蚀,约于晚更新世末、全新世初期形成岛体现状。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主要岩石有绢云千枚岩、板岩和长石石英岩,走向近于南北,局部有玄武岩和花岗岩。地表形态为低山丘陵类型,多数岛有第四系黄土覆盖。海岸多呈花边状,形成诸多月牙形港湾。各岛一般北岸多岩礁峭壁,南岸多卵石滩和沙嘴。土质主要为棕壤、褐土和潮土。属暖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大陆度为52.3%。
  群岛海域宽阔,海产品丰富,附近渔场盛产对虾、鹰虾、鲅鱼、鲭鱼等经济鱼虾,沿岸浅海是海珍品海参、鲍鱼、海胆、扇贝的产地。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泡桐、白杨等,植被覆盖率约68%,林木覆盖率达41.5%。野生中药材资源丰富,达295科,723种。是候鸟南来北往地迁徙经由地,被国家定为鸟类自然保护区。野生陆地动物主要有蝮蛇和青蛙等。各居民岛有地下水资源,但比较贫乏。
  群岛扼渤海咽喉,素有“京津门户”之称,是海上航运要道,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曾在此设大谢戍和乌湖戍,成为兵站基地。此后一直为南来船只进京停泊、避风之地。1928年奉系东北海军进驻群岛,设长山八岛民政局。1929年自蓬莱县划出,设长山岛行政区。1939年被日伪侵占,1945年成立长山岛特区。1956年以群岛区域建长岛县。现有人口40631人,分居10个较大的岛屿上。
  第三节 岛屿
  南长山岛[NánchángshānDǎo]地处北纬37°55′,东经120°44′,在庙岛群岛最南端。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6·6公里,北端有玉石街大坝与北长山岛相连,西距庙岛3公里。唐代称大谢岛,在此设大谢戍,后因远看与北长山岛连为一体,犹如一条长长的山脉,故两岛合称长山岛;民国因此岛在南而得名。岛体呈长条形,北北西向展布,东、西两侧中段有突出岬角。南北长7.2公里,东西最宽处4公里。面积12.8平方公里,是群岛最大岛。最高峰黄山海拔156.1米,岛岸线长20公里。岛宏观地势东高西低,东部山丘连绵,纵贯全岛,海岸多海蚀崖、岩礁和砾石滩;西部较平坦,海岸多沙、砾;中部有南北向丘陵,将岛中、西部分割成两条狭长地带。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部分地段有第四系黄土覆盖。土壤主要为褐土。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泡桐等,林木覆盖率约41.8%,植被覆盖率约达8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黄鱼、黑鱼等鱼虾和海参、扇贝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比较贫乏。岛上现设南长山镇,有人口14516人。岛西侧岬角处建有灯桩,有后沟遗址、东山古墓群、王沟东周墓群等古迹,建有历史博物馆和候鸟馆。
  北隍城岛[BěihuángchéngDǎo]地处北纬38°23′,东经120°54′,在庙岛群岛最北端。北距大陆最近点老铁山西角40公里,南距南隍城岛1.2公里。唐代称乌湖岛。据传,以岛四周水深色浓近黑,尤如乌城的群岛而北。唐太宗征高丽时在此设乌湖戍,修夯土城一座,名皇城。元时岛称乌湖戍,明代以城名岛,称皇城岛。清始称今名。岛体似不规则等腰三角形,顶角向北,底边近东西向展布。底腰内凹,形成三个半月形港湾。东西长2.8公里,南北最宽处1.9公里,面积2.62平方公里。最高峰北山顶海拔159.8米,岛岸线长10.3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北部山势陡峭,南部缓冲,中部及东北部有两块平坦地片。北部海岸多为海蚀崖、岩礁,南岸多砾石滩。岛上基岩裸露,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局布有第四系黄土堆.积,厚度达70米。土质为褐土。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泡桐等,林木覆盖率约56.2%,植被覆盖率约78%。附近海域产鲅鱼、对虾、团扇鳐等鱼虾和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现设北隍城乡,有人口2761人。岛北部北山顶上建有灯塔,有唐王城、山前遗址等古迹。
  南隍城岛[NánhuángchéngDǎo]地处北纬38°21′,东经120°54′,在庙岛群岛北部。北隔北隍城岛距大陆最近点老铁山西角43公里,西距小钦岛4.25公里。明代以前与北隍城岛合并称谓,清相对北隍城岛而称今名。岛体似一具山羊骨胳状,头伸向东南,尾朝西北。东北端和中部东侧突出两条狭长地带呈东北向延伸,中间形成一天然良好港湾。南北长3.1公里,东西最宽处1.6公里,面积1.83平方公里。最高峰大顶山海拔100.9米,岛岸线长12.09公里。地势西高东缓,中部较平坦。西侧及北端海岸多为海蚀崖、岩礁,近岸遍布礁石,东侧多为砾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局部第四系黄土有较厚堆积。土壤主要为褐土。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等,林木覆盖率约57%,植被覆盖率约75%。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团扇鳐等鱼虾和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现设南隍城乡,有人口736人。有摩崖石刻、佛爷礁等名胜古迹。
  坡礁岛[PōjiāoDǎo]地处北纬38°21′,东经120°54′,在庙岛群岛北部。北隔北隍城岛距大陆最近点老铁山西角43.6公里,西、南分别距南隍城岛1公里和0.4公里。海图上名波礁,岛礁普查以岛北高南低呈一面坡状更今名。呈长条形,南北走向,长约85米,宽约20米,面积约1700平方米,海拔12米,岛岸线长约150米。岛体由石英岩质岩石构成。无土壤。近岸海域有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
  鳖盖山岛[BiěgàishānDǎo]地处北纬38°21′,东经120°50′,在庙岛群岛北部。北距大陆最近点老铁山西角48.2公里,南距小钦岛约15米,东距南隍城岛4.5公里。岛因远看形似鳖盖而得名,海图上名鳖盖山。岛呈长条形,东北——西南走向。顺走向长0.2公里,宽0.11公里,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最高海拔42.8米,岛岸线长0.57公里。岛体由底部相连的两个岩峰组成,北端和东、西两侧均为陡峭海蚀崖,南坡略为平缓,顶部有少量土壤。植被覆盖率约6%。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
  小钦岛[XiǎoqīnDǎo]地处北纬38°20′,东经120°50′,在庙岛群岛北部。北距大陆最近点老铁山西角48.5公里,南距大钦岛2.1公里,东距南隍城岛4.25公里。唐代称末岛,宋、元、明因之,清相对大钦岛而名。岛体近似直角三角形,直角向东,斜边呈南北向展布。南部宽,向北逐渐狭窄,至北端成一尖角。长2公里,最宽处0.8公里,面积1.11平方公里。最高峰鹰铺顶海拔148.9米,岛岸线长6.44公里。地表形态南端和中段较平缓,南部和北部各有一道西南走向的山岗。海岸凸凹分明,形成诸多港湾,沿岸多为海蚀崖、岩礁,仅南部和西侧中段有部分卵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局部有第四系黄土堆积。土壤主要有褐土。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等。林木覆盖率约45.9%,植被覆盖率约75%。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银鲳等鱼虾和海参、鲍鱼、海胆、扇贝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现设小钦岛乡,有人口1035人。
  大钦岛[DàqīnDǎo]地处北纬38°18′,东经120°49′,在庙岛群岛北部。北距大陆最近点老铁山西角52公里,南距砣矶岛10.5公里。唐代称歆岛,另说为钦岛,清代始称今名。岛体北半部如卵形,东西向展布,东段略粗,南半部呈长方状,向西南方向延伸。自东北端至西南端长4.9公里,最宽处2公里,面积6.44平方公里,最高峰南山海拔202.4米,为庙岛群岛内第二高峰,岛岸线长14.55公里。地势呈南、北高、中段低,北部人字状自西向东分布两道山岗。北端和西侧海岸多为海蚀崖,近岸遍布礁石,其余部分多为卵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局部有第四系黄土堆积。土壤主要为褐土。岛多雾,年平均37天,最多达74天。主要树木有刺槐、黑松等,林木覆盖率约47.6%,植被覆盖率约78%。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银鲳等鱼虾和海参、鲍鱼、海胆、扇贝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现设大钦岛乡,有人口4756人。有东村古遗址等古迹。1984年7月29日下午岛正西方出现海市蜃楼,幻景长达半个多小时。
  砣矶岛[TuójīDǎo]地处北纬38°10′,东经120°45′,在庙岛群岛中部。南隔南、北长山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36公里,北距大钦岛10.5公里,西距高山岛8.3公里。唐代称龟岛,宋代称驼基岛,元代起称鼍矶岛,至民国时期称今名。岛体呈直角三角形状,直角朝向西南。长直角边南北走向,长4.5公里;短直角边东西走向,长3.9公里;斜边及短直角边中段内凹,形成两个港湾。面积7.05平方公里,最高峰双顶山海拔198.9米,岛岸线长17.68公里。岛上遍布山丘,地势起伏不平,山丘间有少许平地。沿岸多为海蚀崖、岩礁,东侧中段和南部有部分砾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局部有燕山期花岗岩和第四系黄土堆积。土壤主要为褐土。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等,林木覆盖率约40.7%,植被覆盖率约75%。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黄鱼、黑鱼等鱼虾和海参、海胆、扇贝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出产多种名贵石料,其中有质地细密、柔软的磨刀石,有色青坚硬、金星闪烁的砚台石,有玲珑剔透、奇形异状的盆景石。岛上现设砣矶镇,有人口11027人。有后口古遗址、大口古遗址等古迹。
  砣子岛[TuóziDǎo]地处北纬38°09′,东经120°44′,在庙岛群岛中部。南隔南、北长山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35.5公里,北经砣子大坝与砣矶岛相连,西距高山岛9.2公里,东距东嘴石岛3.2公里。海图上名砣子,因与砣矶岛相近,形若母子而名。岛呈三角形,顶角向东,底边北北西向展布。南北两端长0.42公里,东西最宽处0.2公里,面积0.0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0.3米,岛岸线长1.06公里。岛体为一孤山,地势南高北低,北端有少许平地。四周海岸多为岩礁。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7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海参、鲍鱼等海产品。无居民。无地下水资源,中部建有灯桩。
  东嘴石岛[DōngzuǐshíDǎo]地处北纬38°09′,东经120°47′,在庙岛群岛中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35公里,西北距砣矶岛0.65公里。海图上名东嘴石,因位于砣矶岛东且距离较近,船只在两岛间通过,犹如进嘴而名。岛近似长方形,南北长约50米,东西宽约40米,面积约2000平方米,海拔7.2米,岛岸线长约150米。岛体由石英岩质岩石构成。无土壤。周围海域有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资源。
  山嘴石岛[ShānzuǐshíDǎo]地处北纬38°11′,东经120°45′,在庙岛群岛中部。南隔砣矶等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38.7公里,西、南两面分别距砣矶岛0.8公里和1.3公里。海图上名山嘴石,因位于砣矶岛后口湾两侧山嘴之间而得名。岛呈长条形,南北走向,长约65米,宽约20米,面积约1300平方米,海拔16.7米,岛岸线长约170米。岛体由石英岩质岩石构成,无土壤。周围海域有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资源。
  高山岛[GāoshānDǎo]地处北纬38°08′,东经120°38′,在庙岛群岛中部偏西。南隔猴矶、大黑山等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34.5公里,东距砣矶岛8.3公里。因系庙岛群岛内海拔最高的岛而得名,于民国初期始称。岛体形状俯视似菜刀,北北东向展布,北部尖细,中部和南部近长方形。岛东南角向外延伸,角东约50米处有小高山岛。长1.3公里,最宽处0.7公里,面积0.4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202.8米,岛岸线长3.55公里。岛体为一座孤峰,仅在南部中段山坡下有少许平地,地势南高北低。东、西、北三面海岸均为岩礁,南部是砾石滩。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土壤为褐土,土层较浅。植被覆盖率约7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和海参、鲍鱼、海胆等海产品。无地下水源。无居民。1987年8月县政府在岛上设置开发高山岛管理站。岛南部建有码头,无客轮通航。有神仙洞、龙头礁等风景点。
  小高山岛[XiǎogāoshānDǎo]地处北纬38°07′,东经120°38′,在庙岛群岛中部偏西。南隔猴矶、大黑山等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34.5公里,西距高山岛50米,相对高山岛而名。岛体近似长方形,南北走向,长约35米,宽约25米,面积约800平方米,是群岛中最小的岛,海拔12.6米,岛岸线长约0.22公里。岛体由石英岩质岩石构成,西高东低,无土壤。岛西侧5米处有一明礁。周围海域有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资源。
  猴矶岛[HóujīDǎo]地处北纬38°03′,东经120°38′,在庙岛群岛中部偏西。南隔大黑山等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26公里,北距高山岛7.5公里,东距车由岛18公里。清代称候鸡岛,后演变成喉矶岛,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岛体形状俯视若蜷卧之石猴,亦为名称来历之一说。南部狭小,中部和北部宽大方正,近长方形。南北走向,长1.1公里,最宽处0.47公里,面积0.28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2.9米,岛岸线长2.75公里。岛体为一座低矮山丘,中部平坦,南北两端略低,有少许平地。四周海岸大都为海蚀崖,北部近岸海域遍布暗礁。出露地层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4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海参、鲍鱼等海产品。无地下水源。无居民。1987年8月县政府在岛上设置开发猴矶岛管理站。岛西侧中段建有码头,无客轮通航。岛中部顶端建有灯塔和雾笛,是长山水道的主要导航设施。
  小猴矶岛[XiǎohóujīDǎo]地处北纬38°03′,东经120°38′,在庙岛群岛中部偏西。南隔大黑山等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27.2公里,东距猴矶岛约50米。海图上名小猴矶,相对猴矶岛而名。岛体呈柱状,近似长方体,南北长约40米,东西宽约25米,面积约900平方米,海拔23.3米,岛岸线长约220米。岛体由石英岩质岩石构成,无土壤。周围海域有海参、鲍鱼等海珍品资源。
  车由岛[ChēyóuDǎo]地处北纬38°04′,东经120°51′,在庙岛群岛中部偏东。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27公里,西距猴矶岛18公里,东南距大竹山岛7.4公里。岛体从远处看形似老式轿车而得名。宋代称牵牛岛,解放后称今名。亦有纱帽、沙磨等别称。岛呈长条形,中部略宽,两端尖细。南北走向,长0.64公里,最宽处0.1公里,面积0.0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73.5米,岛岸线长1.25公里。地势为中部高,两端低,没有明显的峰尖,顶部较平。沿岸多为海蚀崖,海滩遍布礁石,仅东侧中段有少许砾石滩。岛中部西侧约50米海域中有一柱状海蚀岩礁。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有少量褐土土壤。植被覆盖率约3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海参、鲍鱼、海胆等海产品。岛上春夏栖息着无数海鸥,飞起时遮天蔽日,故又有万鸟岛之称。无地下水源。无居民。1987年8月长岛县政府在岛上设置开发车由岛管理站,建有码头,无客轮通航。
  小竹山岛[XiǎozhúshānDǎo]地处北纬38°01′,东经120°52′,在庙岛群岛中部偏东。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21公里,北距车由岛4.75公里,东距大竹山岛5公里。相对大竹山岛而名。岛近长方形,南部略窄,北北西向展布。长0.8公里,最宽处0.4公里,面积0.2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97.3米,岛岸线长2公里。地势为南部高北部略平缓。北部及中部海岸多为海蚀崖、岩礁,南部中段为砾石滩,并有沙砾浅滩向南延伸。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4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海参、鲍鱼、海胆等海产品。无地下水源。无居民。1987年8月县政府在岛上设置开发小竹山岛管理站。岛南端建有码头,无客轮通航。中部峰顶建有灯桩。
  大竹山岛[DàzhúshānDǎo]地处北纬38°01′,东经120°56′,在庙岛群岛中部东端。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22公里,西距小竹山岛5公里。因岛上长有小片竹林,宋代起名大竹岛,民国始称今名;另说因岛上空曾出现竹林海市而得名。岛体呈西西北向展布,西北端有一尖角向北延伸。长2.1公里,宽1.2公里,面积1.49平方公里,最高峰海拔194.5米,岛岸线长5.2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大部为高陡山峰,西北角和西南部较平缓。沿岸多为海蚀崖,西侧和南侧有部分岩礁和砾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豹山口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6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海参、鲍鱼、海胆等海产品。地下水源贫乏。无居民。1986年县政府在岛上设开发无居民岛办事处。岛南部中段建有码头,有交通船往返于南长山岛。岛主峰顶端建有灯塔。
  北长山岛[BěichángshānDǎo]地处北纬37°58′,东经120°42′,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4.5公里,经玉石街大坝与南长山岛相连,北距砣矶岛18.25公里,东面有大、小竹山岛,西侧与螳螂岛、挡浪岛为邻。相对南长山岛而名。岛体呈纺锤形。西西北向展布,两端有尖角突出,中部庞大。长5.1公里,中间宽2.6公里,面积7.87平方公里,为群岛第二大岛,最高峰嵩山海拔195.7米,岛岸线长13.8公里。岛上多山,山谷间形成7字形平坦地带。岛岸北部多海蚀崖,海滩多卵石,南部多为岩礁和砾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第四系黄土堆积厚度一般在35米左右。土壤主要为褐土,滨海平缓地带有少量潮土分布。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国槐等,林木覆盖率约41.8%,植被覆盖率约达80%。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黄鱼、黑鱼等鱼虾和海参、扇贝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现设北长山乡,有人口3148人。岛北部大头山和大西山上分别建有灯桩。北部中段有月牙湾,盛产珠矶石,是游览胜地。有北城古城,店子古遗址等古迹。
  马枪石岛[MǎqiāngshíDǎo]地处北纬37°59′,东经120°39′,在庙岛群岛南部。南隔挡浪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9.8公里,北距猴矶岛6.2公里,东南距北长山岛1.8公里。海图上名大马长石,古称马掌石,传说因古代有装马掌的船在此触礁而得名,后演变成马枪石;另说因岛形远看似老式马枪而名。岛呈长条形,南北走向,中间高,两头低。长约100米,宽约16米,面积约1500平方米,海拔8.9米,岛岸线长约240米。岛体由石英岩质岩石构成。无土壤。周围海域有海参、黄鱼、黑鱼等海产品资源。
  挡浪岛[DǎnglàngDǎo]地处北纬37°59′,东经120°40′,在庙岛群岛南部。南隔庙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8.5公里,北距马枪石岛0.8公里,东距北长山岛0.9公里,西南距小黑山岛1.5公里,近处有螳螂、蝎冢等岛。因处于珍珠门水道和宝塔门水道之间,能阻挡北来的大浪而名。海图上名打连岛。岛呈不规则T字形,南北长0.6公里,东西宽0.5公里,面积约0.1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5.9米,岛岸线长1.86公里。南、北、东三端为三座低矮山丘,山丘间有少许平地。四周海岸多为砾石滩,滩外多礁;南端有一沙砾浅滩向东南延伸连接蝎冢岛,北端有东北方向延伸约400米长、70米宽的一道岩礁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40%。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黄鱼、黑鱼等资源。无居民。岛东端建有灯桩。
  蝎尿岛[XiēdūDǎo]地处北纬37°59′,东经120°39′,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8.1公里,东距北长山岛1.5公里,西北距挡浪岛70米。因低潮时西侧沙坝露出海面与挡浪岛连接,远看犹如蝎子尾部翘起的毒刺而得名。岛近半圆形,南北走向,两端长约100米,最宽处约45米,面积约4000平方米,海拔9.8米,岛岸线长约210米。地势东高西低。海岸东侧平直,中段为海蚀崖,西侧呈弧形,北段卵石滩,南段多岩礁。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岛西坡有少量土壤和植被。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资源。无居民。
  螳螂岛[TánglángDǎo]地处北纬37°58′,东经120°40′,在庙岛群岛南部。南隔庙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7公里,东距北长山岛1公里,西距小黑山岛1.75公里,西北距挡浪岛0.7公里。岛呈长条状,俯视似螳螂,因名。南北长0.97公里,东西最宽处0.35公里,面积0.1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54.7米,岛岸线长2.01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南半部有少许平地。北部海岸多砾石滩,西北角有岩礁带连接南香炉礁;南部海岸多沙砾,有螳螂沙嘴向东南延伸。出露岩石为典型的石英岩,可做工业原料,并向日本等国出口。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40%。有少量地下水资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资源。无居民。
  大黑山岛[DàhēishānDǎo]地处北纬37°58′,东经120°36′,在庙岛群岛南部西侧。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6.5公里,北距猴矶岛8.1公里,东隔庙岛距南长山岛8.7公里。明代与小黑山岛统称黑岛,以主峰老黑山而得名,清代始称今名。岛近似半圆形,如耳朵的形状,南端伸出一沙坝连接南砣子岛并延伸至鱼鳞岛。南北走向,长4.22公里,最宽处2.7公里,面积7.47平方公里,最高峰老黑山海拔189米,岛岸线长12.03公里。东部低平,沿岸多为岩礁,向西渐高,西北部尽为山丘,沿岸亦多为海蚀崖、岩礁,北端中段和西南部海岸为沙砾和卵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有少量第三系玄武岩,局部有第四系黄土堆积,厚度达60米。土壤主要有褐土。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白杨等,林木覆盖率达41.1%,植被覆盖率约78%。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黄鱼、黑鱼等鱼虾和海参、扇贝等海珍品。是群岛内蝮蛇藏量最大的岛,据估计在万条以上。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现设大黑山乡,有人口1858人。有北庄古遗址和九门洞、大顶洞等名胜古迹。
  南砣子岛[NántuóziDǎo]地处北纬37°56′,东经120°37′,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5.5公里,北距大黑山岛0.3公里,东距庙岛4.1公里。海图上名南砣子。岛呈长条形,西西北向展布,两端庞大,中部狭细。长0.86公里,最宽处0.4公里,面积0.16平方公里,最高海拔15.1米,岛岸线长2.31公里。岛体地势平缓,西端略高。南北两侧海岸多为沙砾,东西两端多为岩礁,北侧东端向北伸出一尖角,尖角下有沙砾浅滩延伸并连接大黑山岛,西南端亦有沙砾浅滩向南延伸连接鱼鳞岛。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60%,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资源。无居民。
  鱼鳞岛[YúlínDǎo]地处北纬37°55′,东经120°37′,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5公里,北距南砣子岛0.4公里,东距庙岛4公里。因海滩多卵石,在阳光下似鱼鳞闪闪发光而名。岛呈卵形,北北西向展布。南北长0.17公里,东西最宽处0.1公里,面积0.01平方公里,海拔19.5米,岛岸线长0.38公里。地势中部略高,北部低平。西侧海岸多为岩礁,东侧多为砂砾,南北两端分别有砾石浅滩延伸,向北连接南砣子岛,向南连接玉南江。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40%。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海产品。无居民。
  小黑山岛[XiǎohēishānDǎo]地处北纬37°58′,东经120°39′,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6.8公里,北距猴矶岛8.2公里,东隔螳螂岛距北长山岛3公里,西距大黑山岛1.3公里。相对大黑山岛而得名。岛近似长方形,北北东向展布,东侧较平直,西南端突出一岬危,在西侧南部形成一港湾。长1.9公里,宽0.8公里,面积1.29平方公里,最高峰大山城海拔95.1米,岛岸线长5.3公里。地势东高西低,南端和西侧中部有两片较大的平坦地带。北部和西南端海岸为海蚀崖、岩礁,东、西两侧多为砾石滩,南部中段有一沙坝。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局部有第四系黄土堆积。土壤为褐土。树木有黑松、刺槐等,林木覆盖率约51.2%,植被覆盖率约78%。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黑鱼、黄鱼等鱼虾和海参、扇贝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岛上现设小黑山乡,有人口337人。西南部鹦鹉山上建有灯桩,有小黑山古遗址等古迹。
  犁犋把岛[LíjùbàDǎo]地处北纬37°58′,东经120°39′,在庙岛群岛南部。南隔小黑山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8.5公里,东距螳螂岛1.7公里,西距大黑山岛2.2公里,东北距挡浪岛1.1公里。因远看似犁犋得名,海图上名吕家坝子。岛近长方形,北宽南窄,西北——东南走向。长0.19公里,最宽处约0.1公里,面积0.015平方公里,海拔22.4米,岛岸线长0.4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四周海岸多为海蚀崖,近岸多礁。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有少量土壤。植被覆盖率约35%。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资源。无居民。岛西侧北端建有灯桩。海上奇景宝塔礁在岛北十几米处。
  庙岛[MiàoDǎo]地处北纬37°56′,东经120°40′,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2.1公里,北距北长山岛2.2公里,东距南长山岛3公里,西距大黑山岛4.5公里。宋代称沙门岛(确否待考),为犯人流放地。宋宣和四年(1122年)福建船民在此建“显应宫”庙,清以庙名岛。岛体北北东向展布,两端突出成岬角,中部近长方形,东侧较平直,西侧伸出两尖角并有沙坝分别连接羊砣子岛和牛砣子岛,中间形成月牙形港湾。长2.6公里,最宽处1.1公里,面积1.43平方公里,最高峰凤凰山海拔98.3米,岛岸线长6.7公里。岛南部东侧多山,西侧为狭长平坦地带;北部四周平坦,中间有一孤立山丘。东、西海岸多为卵石和砾石滩,南北两端有部分岩礁及海蚀崖。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局部有第四系黄土堆积。土壤主要为褐土。主要树木有黑松、刺槐等。林木覆盖率约60.3%,植被覆盖率约75%。附近海域盛产鲅鱼、对虾、黄鱼、黑鱼等鱼虾和海参、扇贝等海珍品。地下水资源贫乏。此岛因南近大陆,东、西、北三面为诸岛环绕,故四周皆是泊船避风之锚地,自古为船舶集散地,曾称登州外港。元代在此设监置戌,明戚家军曾驻岛以防倭寇,清有水师营中军守备,并在岛南部辟陆军演武场,清末北洋海军济远等舰经常停泊于此。岛上现设庙岛乡。有人口451人。岛北部有庙岛古庙群,现为航海博物馆。
  烧饼岛[ShāobǐngDǎo]地处北纬37°57′,东经120°41′,在庙岛群岛南部。南隔庙岛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5公里,东北距北长山岛1.5公里,西北距螳螂岛1.75公里,西距小黑山岛3.2公里。岛形如烧饼,因名。南北长约0.2公里,东西宽约0.1公里,面积约0.02平方公里,海拔19.6米,岛岸线长0.38公里。岛体为一低矮山丘,中间高,四周低。周围海岸多为海蚀崖,西北角有岩礁带向北延伸,东南角有沙嘴向南延伸。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有少量土壤。植被覆盖率约40%。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资源。无居民。
  羊砣子岛[YángtuóziDǎo]地处北纬37°56′,东经120°40′,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3.9公里,北距挡浪岛4.3公里,东距庙岛0.3公里,西距大黑山岛4公里。海图上名羊砣子,名称来历不详。岛近长方形,南北走向,东侧中段突出一尖角,尖角下有沙砾浅滩向东延伸连接庙岛。长0.55公里,最宽处0.35公里,面积0.11平方公里,海拔26.4米,岛岸线长1.38公里。岛体为一座山丘,北高南低,南北两端海岸多为海蚀崖、岩礁,东西两侧为砾石滩。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有少量土壤。植被覆盖率约50%。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资源。无居民。
  牛砣子岛[NiútuóziDǎo]地处北纬37°55′,东经120°40′,在庙岛群岛南部。南距大陆最近点蓬莱头12.4公里,北距羊砣子岛1.5公里,东距庙岛0.25公里,西距鱼鳞岛3.5公里。海图上名牛砣子,名称来历不详。岛近似弧形,南北走向,南部狭窄,北部略宽。长0.5公里,最宽处0.2公里,面积0.1平方公里,海拔26.4米,岛岸线长1.12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四周海岸多为岩礁,北端有沙砾浅滩东北方向延伸连接庙岛。出露地层主要为上元古界蓬莱群辅子夼组。土壤为褐土。植被覆盖率约55%。无地下水源。近岸海域有海参、牡蛎等资源。岛西侧北段山顶建有灯桩。无居民。
  第四节 礁石、滩
  庙岛群岛海域内礁石众多,尤其是各岛屿周围更是遍布岩礁。根据中国地名委员会关于“在沿海岛礁地名普查中的类别划分界限”,在普查中确定标准名称的礁石共81个,其中明礁41个,暗礁15个,干出礁25个,而有名没有列入正式地名管理范围的和没有名称的大约有225个,合计总数在300个以上。
  群岛区域内的礁石多数属于近岸礁,分布在岛屿周围1公里以内的海区,远离岛屿在3公里以上的礁石仅有4个,分别位于大钦岛西、大钦岛与砣矶岛之间和砣矶岛东面。礁石均为因海蚀而形成的石英岩脊,按形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海拔高度在5米以下的明礁、干出礁和暗礁,大多有较明显的礁体与礁顶之分,礁顶多数呈锥状或屋脊状,极少数为海蚀平台状,这一类约占礁石总数的95%。另一类是海蚀石英岩柱,比较典型的有宝塔礁和龙头礁,礁体多为挺立的柱状,没有明显的锥状礁顶,海拔高度多在10米左右,最高的龙头礁达39米。群岛区域内的礁石,礁体本身一般不大,但多数座落在大面积的干出礁滩或暗礁带上。明礁在高潮面以上的礁体面积多数在10平方米以下,超过50平方米的仅有5个。暗礁多数在深度基准面下5米以内。
  由于礁石多为近岸礁,故仅有少数对通航有影响。为保证航行安全,已相继在鱼鳞礁、星石、南香炉礁等礁上建起7座灯桩。礁石周围一般水浅流缓,为鱼、虾、贝等海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养环境,成为它们的停栖和聚集场所,因而海产资源比较丰富。
  庙岛群岛的南群各岛浅滩比较发育,岛礁普查中确定名称的有长山尾和玉南江。除此之外,在挡浪岛与蝎冢尿岛之间,大黑山岛与南砣子岛之间,庙岛与牛砣子岛、羊砣子岛之间以及南、北长山岛之间等均有分布。中、北群各岛由于岸陡水深,流急浪高,基本没有浅滩发育。
  将军石[JiàngjūnShí]明礁,在北隍城岛北端西北方向约100米的海域中。为一独立的海中岩峰,因形似威武雄壮的将军而得名。海拔8米,底部面积约72平方米,周围水深19—26米。为庙岛群岛区域内最北的礁石。
  老母猪礁[LǎomǔzhūJiāo]明礁,在北隍城岛北部东面约1050米的海域中。因形状似俯卧的母猪而得名。海拔12.8米,低潮面积约2500平方米,周围多暗礁,流急浪高,水深13米左右。对船只航行于北隍城岛东侧有一定影响。
  老凹礁[LǎoāoJiāo]明礁,在北隍城岛南部西面约70米的海域中。因礁中间低,四周高起呈凹形而得名。大潮高潮时礁高约1米,面积约2.5平方米,周围多礁石,水深10米左右。
  西南礁[XīnnánJiāo]暗礁,在北隍城岛南部西略偏南方向约350米的海域中。以地理位置相对于北隍城岛而名,海图上名西南江,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在深度基准面下7.6米,周围水深10—20米,流急浪高,潮流流速达2.5节。
  东南礓[DōngnánJiāng]暗礁,在北隍城岛东南约400米的海域中,隍城水道东段偏北。以地理位置相对于北隍城岛而名,海图上名东南江,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在深度基准面下3.6米,周围水深25米左右。对船只进出隍城水道东段有一定影响。
  饽饽礁[BōbōJiāo]明礁,在隍城水道西段中部。北距北隍城岛近1000米,南距南隍城岛约450米,座落于由南隍城岛西北端向北延伸的一暗礁带北端。因礁顶部圆滑似馒头而得名,海图上名试金石,岛礁普查中更今名。海拔约1.6米,面积约18平方米,周围水浅流急,潮流流速达2.5节。对船只航行于隍城水道西段有一定影响。
  西南顶[Xīnándǐng]暗礁,在南隍城岛东北约600米的海域中,隍城水道东段南侧。因邻近星石礁且在其西南,又顶部较平而得名。海图上名爱岩礁,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在深度基准面下0.1米,周围水深达30多米。礁西北约70米处有1条沉船。
  星石礁[XīngshíJiāo]干出礁,在隍城水道东段南侧。西南距南隍城岛0.75公里,北距北隍城岛1.05公里。传说此礁系天上掉下的陨石,故名。干出高度0.5米,干出面积约4平方米,周围水深37—53米。礁上建有灯桩,是从东识别隍城水道的主要标志。
  香炉礁[XiāngLúJiāo]明礁,在隍城水道西段南侧。南距南隍城岛0.25公里,北距北隍城岛1.25公里。因形似香炉而得名。海拔3米,干出面积达3000平方米。礁的南侧为一暗礁带与南隍城岛连接,周围水深14—25米。礁上建有灯桩,是从西识别隍城水道的主要标志。
  小香炉礁[XiǎoxiānglúJiāo]明礁,在南隍城岛北面约60米的海域中,座落于与岛岸相连的暗礁带上。因邻近香炉礁,相对其而得名。大潮高潮时礁高约0.7米,干出面积达250余平方米。周围水深5米左右。
  野碌礁[YělùJiāo]暗礁,在南隍城岛北部西面约700米的海域中。名称来历无考。在深度基准面下1.5米,周围水深27—30米。对船只航行于南隍城岛西侧有一定影响。
  鸟碌礁[NiǎolùJiāo]暗礁,在南隍城岛北部西面约500米的海域中。名称来历无考。在深度基准面下1.5米,周围水深27—30米。对船只航行于南隍城岛西侧有一定影响。
  佛爷礁[FóyéJiāo]明礁,又名罗汉礁,在南隍城岛中部东面约50米的海域中,近处有坡礁岛。因远望礁形似一打坐诵经的老僧而得名。据《蓬莱县志》记载:口外一石如老僧跌坐日佛爷礁。海拔约13.5米,面积约350平方米,礁座落在与岛岸相连的面积达4000平方米的暗礁滩东侧,外侧水深5米左右。
  孤礁[GūJiāo]干出礁,在南隍城岛南端东面约40米的海域中。因周围无其它物体,形影孤立而得名。干出高1.4米,干出面积约12平方米,周围水深5米左右。
  磁罗礓[CíluóJiāng]暗礁,在南隍城岛南部西面的海域中。东距岛岸600米,北距岛岸300米。名称来历无考,海图上名磁罗江,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在深度基准面下6.4米,周围水深20米左右。对船只航行于南隍城岛南部西侧有一定影响。
  老爷礁[LǎoyéJiāo]明礁,在小钦岛北部东侧约50米的海域中。因礁形状似一躬背弯腰老翁而得名。海拔6.9米,面积约60平方米,周围水深20米左右。
  大石篷[Dàshípéng]明礁,在小钦岛西侧中部,距岸约5米。因礁石主体高耸成长方形石柱,远看似船上的篷帆而名。海拔10.6米,底部面积约240平方米,周围水深5—10米。
  老鸹礁[LǎoguāJiāo]明礁,在大钦岛西北端距岸约10米处。因礁体状似昂首挺立呱呱而叫的乌鸦而得名。海拔5.1米,面积约12平方米,周围水深5—10米。
  歪脖礁[WāibóJiāo]明礁,在大钦岛东端北面距岸约10米的海域中。因所处地段呈乌龟头状向海中延伸,当地称“歪脖”,礁以此而得名。海拔2米,面积约7平方米,周围水深5米。
  大木礁[DàmùJiāo]明礁,在大钦岛东端南面距岸约10米的海域中。名称来历无考。海拔1.5米,干出面积约20平方米,外侧水深10米左右。
  躺龙礁[TǎnglóngJiāo]明礁,在大钦岛西侧中段近岸处。因礁体低矮成长条状,形似一条卧龙而名。海拔1米,干出面积约13平方米,外侧水深5米左右。
  东南礁[DōnnánJiāo]明礁,在大钦岛南端东侧近岸处,座落、于连岸暗礁滩上。以地理位置相对大钦岛而名。海拔约2米,面积约26平方米,外侧水深9—20米。
  大顶[Dàdǐng]干出礁,在大钦岛中部西侧距岸约400米的海域中。因礁体较大相对二顶而名。干出高0.5米,顶部面积约1.3平方米,周围水深25米左右。礁与二顶座落在同一条暗礁带上,相距150米,对船只进出大钦西口有很大威胁,曾多次发生渔船触礁事件。
  二顶[Erdǐng]暗礁,在大钦岛中部西侧约250米的海域中。相对大顶而名。在深度基准面下0.5米,周围水深12—14米。
  北老头礁[BěilǎotónJiāo]明礁,在大钦岛中段西侧距岸5米处。因礁体形似一站立的老头而得名。海拔15米,面积约8平方米,周围水深5米左右。
  五块石[WǔkuàiShí]干出礁,在大钦岛中段偏南西面的海域中。因有五块礁石一字排列向海中延伸而得名。最大的一块礁石干出高近2米,面积约5平方米,距岸10余米;最小的一块干出高0.1米,面积约0.4平方米,距岸250米。五块礁石座落在同一条暗礁带上。外侧水深10米左右。
  瞪眼石[DèngyǎnShí]明礁,在大钦岛南部西南方向约3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暗礁滩上,因周围水深流急浪高,航船到此需小心谨慎而得名。海拔4米,面积约4平方米,外侧水深7—10米。
  大暗礁[DàànJiāo]暗礁,在大钦岛西3公里,南临北砣矶水道。因顶部很大而得名。海图上名大礁,地名普查中因重名而更今名。在深度基准面下2.6米,面积近10000平方米,周围水深15—26米。对船只从大钦岛西侧过往有很大威胁。
  北礁[BěiJiāo]暗礁,在北砣矶水道中段南侧,南距砣矶岛4.7公里,北距大钦岛6.3公里。因位于砣矶岛正北而得名。在深度基准面下1.3米,周围水深14—33米。对船只航行于大钦岛与砣矶岛之间有很大影响,礁上建有灯桩。
  老风礁[LǎofēngJiāo]干出礁,在砣矶岛中段南面距岸约40米的海域中。因邻近砣矶岛上的老风沟而得名。干出高约0.17米,周围水深5米左右。
  石塘礁[ShítángJiāo]干出礁,在砣矶岛中段南面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因礁四周遍布礁石犹如石塘而得名。干出高度0.6米,周围水深6—8米。处于进出砣矶码头的航道附近,对来往船只有一定影响。
  三礓礁[SānjiāangJiāo]暗礁,在砣矶岛东南端东面距岸约50米的海域中。因礁石顶部呈三道条状岩脊而得名。在深度基准面下约2米,周围水深5—10米。
  小东礁[XiǎodōngJiāo]暗礁,在北砣矶水道与南砣矶水道之间,西北距砣矶岛4.3公里,东距老东礁6.3公里。因位于砣矶岛东,相对老东礁而名。海图上名曾芝罘,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在深度基准面下1.6米,周围水深23—25米。对船只从砣矶岛东侧来往有很大影响。
  老东礁[LǎodōngJiāo]干出礁。在北砣矶水道与南砣矶水道之间,西距砣矶岛10.5公里,西南距车由岛8.8公里。因位于砣矶岛东而名。干出礁高1.3米,周围水深23—26米。礁上建有灯桩。
  龙头礁[LóngtóuJiāo]明礁,在高山岛北端距岸约5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礁盘上。因俯视若破浪出水的龙头而得名。礁由两根并列的石柱组成,因又有姊妹峰、两棵大桅等称呼。海拔39米(另一石柱高约31米),底盘干出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外侧水深10——15米。为长岛风景点之一。
  六盘礁[LiùpánJiāo]暗礁,在猴矶岛北端距岸约800米的海域中。因有六块礁石座落在同一盘状礁盘上而名。在深度基准面下6.4米,周围水深11—26米。
  海狗礓[HǎigǒuJiāng]干出礁,在猴矶岛北端约距岸25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暗礁滩上。因曾有海狗在礁上出没而得名海狗礁,地名普查中因重名而更今名。干出礁高约1.7米,外侧水深19—23米。
  东大礁[DōngdàJiāo]明礁,在猴矶岛北端东面距岸约25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暗礁带上。因位于猴矶岛东且礁盘很大而名。海拔约6.8米,底盘干出面积达15000平方米,暗礁带在深度基准面下0.1—0.7米,外侧水深7—22米。
  车由南礁[ChēyóunánJiāo]干出礁,在车由岛南端距岸约25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南北向暗礁带上。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干出礁高o.8米,干出面积约4平方米,暗礁带长约1000米,宽约100米,在深度基准面下2.6米,东西两侧水深14—16米。
  西北礁[XīběiJiāo]暗礁,在小竹山岛北部西北方向距岸约250米的海域中。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在深度基准面下5.2米,内侧多暗礁,外侧水深13—17米。
  小山礁[XiǎoshānJiāo]暗礁,亦称北礓,在马枪石岛北端距岸约700米的海域中,南距大山礁约500米。因礁顶部成锥形如山状,相对大山礁而名。在深度基准面下6.2米,周围水深16米左右,礁东面约200米处有另一暗礁,在深度基准面下7.2米。
  大山礁[DàshānJiāo]暗礁,亦称东礓,在马枪石岛北部东略偏北方向距岸约350米的海域中,北距小山礁约500米。因礁石顶部成锥形如山状,相对小山礁而名。在深度基准面下2.6米,周围水深8米。
  香礁[XiāngJiāo]明礁,在挡浪岛东部北面距岸约500米的海域中。因礁附近还有一礁而得名双礁,双与香音近,在相传中演变成香礁。海图上名小马长石,地名普查中定今名。海拔2.3米,周围水深7—10米。
  大红礁[DàhóngJiāo]暗礁,在北长山岛大头山西面距岸约250米的海域中。名称来历无考。在深度基准面下1.7米,周围水深12—14米。
  大横礁[DàhéngJiāo]干出礁,在北长山岛北部东侧距岸约20米处,座落于与岛岸连接的暗礁滩上。因礁低而长,犹如横躺在海中而名。又因常有海鸭子聚集在礁上,当地亦称海鸭子礁。干出高约0.2米,外侧水深10米左右。
  爬狗礁[págǒuJiāo]明礁,在北长山岛中段东面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因礁石形状似狗而得名。海拔2.5米,面积约4平方米,外侧水深9米左右。
  挂网礁[GuàwǎngJiāo]干出礁,在北长山岛中段东面距岸约200米的海域中。因渔船在此撒网捕鱼时常被挂坏鱼网而得名。干出高度约1米,周围水深9米左右。
  南香炉礁[NánxiānglúJiāo]明礁,在珍珠门水道西侧。西南距螳螂岛约50米,东距北长山岛500米。因形似香炉原名香炉礁,地名普查中因重名而更今名。海拔3米,周围水深10—12米。礁北端建有灯桩,是识别珍珠门水道的重要标志。
  双石礁[ShuāngshíJiāǒ]明礁,在北长山岛南段东面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因礁有两个尖顶而得名。海拔1.8米,面积约2平方米,周围水深3—5米。
  双礁[ShāngJiāo]明礁,在北长山岛突嘴子西略偏南方向距岸约600米的海域中。南距烧饼岛1200米,西北距螳螂岛800米。因礁北面100米处另有一块座落在同一底盘上的礁石而得名。此礁海拔1.6米,另一礁干出高1.8米,低潮时底盘面积约达17500平方米,周围水深4—6米。对船只进出珍珠门水道有一定影响。
  三道礁[SāndàoJiāo]明礁,在北长山岛南段东面距岸约70米的海域中。因礁石顶部呈三条岩脊而得名。海拔约1.1米,干出面积约15平方米,周围水深10米左右。
  星石[XīngShí]干出礁,在塘里湾北端。东距北长山岛0.9公里,西南距烧饼岛0.6公里。传说从天上掉下一颗星,落入海中成为此礁,故名。干出高1.2米,周围水深5米。礁上建有灯桩。
  宝塔[Bǎotǎ]明礁,在宝塔门水道西侧。南距犁犋把岛约20米。礁因矗立碧波之上,形似宝塔而名。据《蓬莱县志》记载:“岛外一石突立海中如浮屠日宝塔礁。”礁分底座、塔身两部分。海拔21米,中部直径约5米,周围水深10—13米。是识别宝塔门水道的天然标志,为长岛县主要名胜之一。
  大礁[DàJiāo]明礁,在牛砣子岛北部北略偏西方向距岸约200米的海域中,东距庙岛350米。因礁石面积较大而得名。海拔1.9米,干出面积达12000平方米,周围水深3—5米。礁东南侧有砾石浅滩连接牛砣子岛;东北方向约100米处有一干出礁,干出高度0.8米;西南方向约150米处有一暗礁,在深度基准面下1.8米。
  海狗礁[HǎigǒuJiāo]明礁,在小黑山岛北段西面距岸约20米的海域中。因曾有海狗在礁上栖息而得名。高潮时出水高度0.5米,面积约6平方米,周围水深2—4米。
  东嘴礁[DōngzuǐJiāo]干出礁,在小黑山岛东侧中段向东北方向伸出的岬角北面距岸约70米的海域中。岬角被称为东嘴,礁因名。干出高1.4米,干出面积约600平方米,周围水深2—4米。
  平板礁[PíngbǎnJiāo]干出礁,在小黑山岛中段西面距岸约30米的海域中。因礁顶部平坦如板而得名。干出高0.8米,面积约18平方米,周围水深2—4米。
  大黑石[DàhēiShí]干出礁,在小黑山岛南段西面距岸约30米的海域中。因礁石呈黑色而得名。干出高约1.2米,面积约12平方米,周围水深1—2米。
  海鸭子礁[HǎiyāzīJiāo]明礁,在小黑山岛鹦鹉山西端北面距岸约60米的海域中。因时常有海鸭子等水禽在礁上栖息而得名。高潮时出水高度约0.5米,干出面积约50平方米,周围水深2米左右。
  云板礁[YúnbǎnJiāo]干出礁,在小黑山岛南段东面距岸约65米的海域中。因礁石顶部平坦且有云状石脊而得名。干出高0.5米,干出面积约36平方米,周围水深2—3米。
  小门礁[XiǎoménJiāo]干出礁,在大黑山岛南段东面距岸约200米的海域中。礁与南面的大门礁相对峙,势如南庄湾的两扇门户且小于大门礁,故名。海图上名小母猪礁,地名普查中定今名。干出高0.9米,干出面积达5000平方米,周围水深0.9—4米。
  双棒礁[ShuāngbàngJiāo]明礁,别名棒石,在大黑山岛东侧南段近岸处。因礁石有两个底部连在一起的礁体而得名。高潮时出水高度0.5米,面积约8平方米,周围水深0.5—2米。
  大门礁[DàménJiāo]明礁,在大黑山岛南段东面距岸约350米的海域中。礁与北面的小门礁相对峙,犹如南庄湾的门户且大于小门礁,因名。海图上名大母猪礁,地名普查中定今名。海拔1.6米,干出面积约10000平方米,周围水深2—6米。礁西南端有砾石浅滩延伸连接大黑山岛。
  鱼鳞礁[YúlínJiāo]干出礁,在庙岛群岛南部。西北距鱼鳞岛1公里,东距牛砣子岛2.5公里。相对鱼鳞岛而名,礁座落在与鱼鳞岛相连的西西北向的沙砾浅滩上。干出高1.3米,干出面积约90平方米,周围水深8—10米。礁上建有灯桩。
  北头礁[BěitóuJiāo]明礁,在南长山岛北端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以地理位置相对南长山岛而名。海拔1.1米,干出面积约250平方米,周围水深3—7米。
  外二道礁[WàièrdàoJiāo]明礁,在南长山岛北部东面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因礁石顶部有两道岩脊而得名。海拔3米,干出面积约150平方米,周围水深3—10米。
  沙船碇[Shāchuándìng]干出礁,在南长山岛北部东面距岸约200米的海域中。名称来历无考。干出高1.3米,干出面积约100平方米,周围水深3—10米。
  大石根[Dàshígēn]明礁,在南长山岛北部东面距岸约50米的海域中。名称来历无考。海拔1.6米,干出面积约20平方米,周围水深3—7米。礁南面约200米处有一暗礁,在深度基准面下0.1米。
  北龙须[Běilóngxū]干出礁,在南长山岛北部西面,系与岛岸连接的干出岩礁滩。低潮时大片礁石露出水面形似龙须,相对南龙须礁而名。干出高约1米,长约300米,宽约200米,面积约40000平方米,周围水深2—4米。
  北石礁[BěishíJiāo]明礁,在南长山岛王沟湾北段东面距岸约30米的海域中。以地理位置相对王沟湾而名。海拔5.8米,面积约50平方米,周围水深3—7米。礁东南方向约200米处有一暗礁,在深度基准面下0.5米。
  四黑石礁[SìhiēshíJiāo]明礁,在南长山岛王沟湾南段东面距岸约250米的海域中。因有四块礁石座落在同一暗礁带上,西西北向一字排开且呈黑色而得名。主礁海拔1.3米,干出面积达2500平方米,周围水深5—10米。
  高山走石[GāoshānzǒuShí]明礁,在南长山岛中段东面距岸约60米的海域中。因礁石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岩礁滩上,犹如从高山上滚入海中的石头而名。海拔2米,干出面积约200平方米,周围水深3—5米。
  南龙须[Nánlóngxū]明礁,在南长山岛中段西面距岸约480米的海域中。相对北龙须礁而名。海拔1.5米,干出面积约2500平方米,周围水深3—4米。
  长尾石[ChángwěiShí]干出礁,在南长山岛中段东面距岸约35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东东北向与岛岸连接的暗礁带上。礁石呈长条形如长长的尾巴,故名。海图上名抢网石,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干出高0.6米,面积约300平方米,暗礁带在深度基准面下1.4米,周围水深9—14米。
  马石礁[MǎshíJiāo]明礁,在南长山岛避险角南面距岸约12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岩礁滩上。因礁形似马状而名。海拔1.4米,干出面积约150平方米,外侧水深1—5米。
  双石[shuāngshí]明礁,在南长山岛赵王湾南段东面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岩礁滩上。因由相距约20米的两块礁石组成而得名。海拔1.1米,面积约1.2平方米,周围水深4—7米。
  炕板石[KàngbǎnShí]干出礁,在南长山岛南部西面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东西走向的暗礁带上。因礁石顶平如板而名。干出高0.3米,面积约50平方米,暗礁带在深度基准面下3.8米,周围水深5—8米。
  莲花池[Liánhuāchí]明礁,在南长山岛南段西面距岸约5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岩礁滩上。礁顶部如盆状可存海水,长有海菜如莲花,故名。海拔1.2米,面积约30平方米,外侧水深1—5米。
  石板礁[ShíbǎnJiāo]明礁,在南长山岛赵王湾北段东面距岸约50米的海域中,座落在与岛岸连接的岩礁滩上。因礁石顶部如平板而名。海拔2.5米,面积约30平方米,外侧水深0.5—1.6米。
  猪嘴石[ZhūzuǐShí]明礁,在南长山岛南部西南方向距岸约100米的海域中。因礁形似猪嘴状而得名。海拔1.6米,干出面积约40平方米,周围水深3—5米。
  老头礁[LǎotóuJiao]明礁,在南长山岛的礓头西侧距岸约60米的海域中。因常有老年人在礁上钓鱼而得名。海拔1.6米,干出面积约45平方米,周围水深1—5米。
  玉南江[YùnánJiāng]暗滩,在鱼鳞岛东南方向距岛约100米的海域中。名称来历无考。滩呈长条形,西西北向延伸。长约1.8公里,宽约0.2公里,面积约0.3平方公里,中段在深度基准面下1.6—1.8米,两端在深度基准面下3.2—4米,周围水深6—18米。滩因潮流和海浪冲积而成,由砾石和粗沙构成。鱼鳞礁座落在滩体中部。
  长山尾[Chángshānwěi]滩,在南长山岛南端,与礓头相连。因俯视如南长山岛的尾巴而得名。据英国人金约翰编《海道图说》记载:庙列岛最大者为长山岛,南角日浅嘴角,其下有浅嘴向南伸入半里有余,日长山尾。滩分两段,形状呈〈形。北段由砾石和粗沙组成,自岬角下向西南方向海中延伸,长约800米,宽约150米,连岸处海拔约1.5米,延伸至150米处平缓入水,至南端在深度基准面下1.8米,近南端处有一干出礁,干出高度0.2米;南段呈北北西向展布,由石英岩脊构成,长约1600米,宽约180米,自北向南在深度基准面下2.3—4.1米,周围水深10米左右。滩北段因潮流和海浪冲积而成,南段因海蚀而成。滩西侧底平流缓。
  第五节岬角
  长岛县的较大岛屿在成因的作用下,形状回异,岛岸曲折,从而形成众多的岬角。根据岬角的划分界限约有150多个可称为岬角的实体,在地名普查中依据地理方位和地形特征及对海上航行的导航作用,确定了15个岬角的标准名称。
  岬角一般多因海蚀而成,即在长久的海水侵蚀作用下,基岩的覆盖物及质地较疏松的深变质岩被逐渐剥离岩体,而留下质地较坚硬的部分突出在海中成为岬角。按形状特征,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锐角三角形状:顶尖底窄,向海中伸入的特征明显,这一类的面积一般都比较小,多数位于岛屿的北侧与东侧海岸,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二是钝角三角形状:顶略尖,底宽大,形状一般不十分规则,向海中延伸的特征亦不够明显,这一类的面积一般比较大,多数位于岛屿较明显的转角处或大面积向海中突出部分的顶部及岛屿的南侧海岸,数量较多,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二;三是呈长条状:底和顶宽度大致相等,向海中延伸特征明显,这一类的面积一般不大,分布也比较分散,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四是呈梯形的岬角:没有明显的尖角,向海中延伸的特征不十分明显,这一类的面积一般较大,主要分布在岛屿的北侧和东侧。
  岬角上部大多数都有土壤覆盖,但土层一般较薄,土质较差,只适宜草木生长,因海风的侵蚀一般都不十分茂盛。在部分岬角上建有灯桩。
  大洞尖子[Dàdòngjiānzī]岬角;在北隍城岛东侧中段。因岬角下有一个石洞而名。海图上名避险角,因重名于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呈锐角三角形状东北方向伸入海中,长约12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约90米。两侧均为海蚀崖海岸,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和板岩互层。岬角下有近1.5公里的岩礁带东北方向延伸,在深度基准面下3—29米,周围水深6—55米;老母猪礁座落岩礁带中段偏北。
  东南嘴[DōngnánZuǐ]岬角,在北隍城岛东南端。园地理位置而得名。呈斜三角形状向南略偏东方向伸入海中,长约110米,面积约50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约85米。两侧及角端均为悬崖峭壁,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西侧有一海蚀柱,南面约400米处有暗礁东南礓。
  将军石嘴[JiāngjūnshíZuǐ]岬角,在南隍城岛北端。因岬角高耸、岩石裸露,好似挺立的石将军而名。呈梯形向北伸入海中,长约80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约58米。三面均为陡峭海蚀崖,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水深8.10米,东北方向约600米处有暗礁西南顶。
  马石嘴[MǎshíZuǐ]岬角,在大黑山岛最北端。因与马山相连且岬角下多卵石而名。海图上名马牙嘴,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南北走向,呈不规则三角形向北伸入海中,长150米,面积约0.02平方公里,尖角处海拔约46米,北部略高。出露岩石主要为石英岩,三面岩岸陡峭,岬滩上多岩礁。是群岛区域最西的岬角,对船只航行有指向作用。
  西北嘴[XīběiZuǐ]岬角,在北长山岛西侧北端,因方位而得名。西西北向展布,呈牛角状伸入海中,长450米,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最高海拔69.7米,向西渐低。出露岩石主要为石英岩。尖角处为低矮海蚀崖岩岸,南侧多砾石,北侧系陡峭海蚀崖九丈崖,高60余米,崖下遍布礁石。角端建有灯桩,是船只进出珍珠门水道的重要标志。
  大头子[Dàtóuzi]岬角,在北长山岛最北端。因连接大头山而名。北北西向展布,呈三角形伸入海中,长0.3公里,面积约0.09平方公里,角端海拔94米,自东北向西南倾斜。三面均为陡峭岩岸,海滩遍布礁石。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和板岩互层。最高点建有灯塔,是识别长山水道的标志之一。
  螳螂沙嘴[TángLángShāzuǐ]岬角,在螳螂岛南端,因名。呈长条形东南方向伸入海中,长约150米,面积约30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约10米。三面均平缓入水,沙砾及卵石滩岸。岬角下有沙坝东南方向延伸80余米。周围水深1—6米。
  突嘴子[Tūzuǐzi]岬角,在北长山岛西侧中段。因岬角实体较大,突出如嘴而名。呈梯形西南方向伸入海中,长约300米,面积约o.1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约50米。岬角地貌扁平,西侧为峭壁,南、北为缓坡。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多岩礁,三面海岸亦有砾石分布,岬角西南约650米处有双礁。
  老婆婆嘴[LǎopópoZuǐ]岬角,在北长山岛东端。名称来历无考。呈三角形向东伸入海中,长约150米,面积约0.015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约65米。南、北两侧均为海蚀崖。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为一片干出面积达30000多平方米的岩礁滩,外侧水深4—10米。
  东北嘴子[Dōngběizuǐzi]岬角,在庙岛东北端。因方位而得名。呈钝角三角形状,顶角向东北,无明显的延伸特征。长约60米,面积约70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44.8米。北东两侧均为海蚀崖。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遍布岩礁,周围水深3—5米。
  马头嘴[MǎtóuZuǐ]岬角,在庙岛南端。因俯视如马头而名。呈三角形向东南方向伸入海中,长约30米,面积约12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约30米。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为岩礁滩,周围水深3—8米,西南侧建有码头。
  避险角[BìxiǎnJiǎo]岬角,在南长山岛东端。名称来历无考。呈三角形向东伸入海中,长约70米,面积约7000平方米,最高点海拔约30米。南、北两侧均有断崖。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两侧为岩礁,东北方向约80米处有一暗礁,在深度基准面下o.3米,外侧水深3—5米。
  东南角[DōngnánJiǎo]岬角,在南长山岛东南端。因地理位置而名。呈纯角三角形状,顶角向东南,无明显的延伸特征。长约100米,面积约o.03平方公里,最高点海拔约75米。两侧均有海蚀断崖。出露岩石为石英岩。岬角下南侧为岩礁,北侧多砾石,近尖角处有一海蚀岩柱,外侧水深10米左右。
  鹊嘴尖子[Quèzuǐjiānzi]岬角,亦称鹊嘴子,在南长山岛西端。因位于鹊嘴村西而得名。东西走向,呈不规则梯形向西伸入海中,长200米,面积约0.04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米。出露岩石主要为石英岩。东部与信号山连接,向西渐低,至尖角处陡然高起,海拔14米。系海蚀崖海岸,南北两侧为岩礁。岬角外有岩礁浅滩向海中延伸200余米。岬角西端建有灯桩,中部低洼处有少量耕地。
  礓头[JiāngTóu]岬角,在南长山岛最南端。因附近遍布石礁且位于尽南头而名。海图上名江嘴,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南北走向,呈三角形状向南伸入海中。长250米,面积约0.03平方公里,最高海拔50米。出露岩石主要为石英岩,北部与山丘相连,向南渐低,平缓入水。角下有长约0.75公里的沙石浅滩向西南延伸,东西两侧多礁石。是群岛区域最南的岬角,对船只航行有指向作用。现开发岬角附近海域为海珍品育苗增殖中心。
  第六节港湾
  长岛县岛屿岸线曲折,在岬角众多的同时,亦形成很多港湾。按照港湾的划分界限,约有大小港湾79个,地名普查中根据在船舶停泊及海上生产等方面作用的大小,为28个港湾确定了标准名称。
  港湾按成因大体可分为三类。其中绝大多数因海水侵入山间凹地或滨海侧构造破碎带而形成,少数因人工建筑海上大坝而成,塘里则是三面有岛屿环绕而成天然良湾。按形状可分为四种类型。一是半圆形:岸线呈圆弧状,海水伸入陆地的特征比较明显,多数位于岛屿的北侧及偏北侧,湾滩及近岸底质多为卵石,滩岸较陡,多为泊船的良好锚地,水深递增幅度大,开发利用的价值亦较大,数量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左右;二是U形:一般湾顶呈弧形,两侧基本平直,,海水伸入陆地的特征十分显著,数量较少,比较典型的仅有南城口里、井口湾和大口塘三个,泊船和开发利用的价值很大;三是三角或V形:没有明显的湾顶,海水伸入陆地的特征亦很显著,面积一般都较小,湾滩多为岩礁,且多数位于中、北群岛屿的北部,因而泊船及开发利用的价值都较小,数量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左右;四是小弧度形状的港湾,没有明显的湾顶与两侧之分,海水伸入陆地的特征也不显著,这一类一般长度大,纵深小,面积亦较大,滩岸多为岩礁,底质多砾石,多数位于岛屿的东、西两侧,多数不是泊船避风的良好锚地,但发展海水养殖的潜力很大,数量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
  各港湾的水文特征在总体上是相同的,均为正规半日潮潮汐,潮流一般为涨潮流向东偏南,落潮流向西偏北,潮流流速均在2—3节之间。但北、中、南各海区在潮升、海水表层含盐度、海水温度及透明度等方面都略有差异。大钦岛以北的北部海区大潮升为1.79米,小潮升1.44米,平均海平面1米,海水表层含盐度年平均31.33‰,海水表层年均温120℃,海水透明度在4—6米左右;大钦岛与北长山岛之间的中部海区大潮升为1.61米,小潮升1.29米,平均海平面0.89米,海水表层含盐度年平均30‰,海水表层年均温12.25℃,海水透明度在3—5米;北长山岛以南的南部海区大潮升为1.58米,小潮升1.31米,平均海平面0.92米,海水表层含盐度年平均29.16‰,海水表层年均温12.375℃,海水透明度1.5—3米左右。
  山前湾[ShānqiánWān]港湾,在北隍城岛南侧西段、西山与城头之间。因邻近北隍山前村而得名。湾口向南,湾顶呈圆弧形。岸线长约900米,湾口连线长约600米,纵深约200米,水域面积约0.04平方公里,水深3—10米。底质为粗沙和砾石,湾滩遍布砾石。西侧湾口处有一暗礁,在深度基准面下0.8米;东侧湾口处有一明礁。可供小型渔船抛锚避风。
  南城口里[Nánchéngkǒulǐ]港湾,在南隍城岛东侧中段。因位置及湾形而名,海图上名南锚地,地名普查中更今名。湾口开阔,朝向东北,呈喇叭口形,湾顶平直,与两侧岸线垂直,形成口字状。岸线长3.2公里,纵深1.2公里,水域面积约0.8平方公里,平均水深8米。泥沙底质,近岸处为砾石。湾内建有码头,是避风良港。
  东菜园湾[DōngcàiyuánWān]港湾,在南隍城岛东侧南段、岭山与陀佛山之间。因岛上临湾处曾建有菜园而得名。湾口向东,湾顶呈圆弧形。岸线长约2000米,湾口连线长约1400米,纵深650米,水域面积约0.5平方公里,水深5—14米。湾滩及近岸处北段多为岩礁,南段多为砾石,湾口一带为细沙底质。湾南端有一明礁,名孤礁。可供渔船抛锚避风。
  小钦西口[Xiǎoqīnxīkǒu]港湾,在小钦岛西侧中段。因地理位置而名。湾呈u形,湾口向西南,湾顶略呈弧形。岸线长约950米,湾口连线长约500米,纵深300米,水域面积约0.13平方公里,水深4—15米。岩石底质。湾滩南段有少许岩礁,其余多为砾石。湾口北端有海蚀柱大石篷。
  门前湾[MénqiánWān]港湾,在小钦岛南侧中段、三老麻山与东山之间。因湾邻近小钦岛村,且在其正南,可谓“开门见湾”而名。湾口向南,湾顶偏向东侧,略带圆弧形。岸线长约850米,湾口连线长约600米,纵深200米,水域面积约0.06平方公里,水深4—19米。泥沙底质,近岸及湾滩多为砾石。湾口东侧有干出礁,西侧有南北向暗礁带,在深度基准面下1.5—4.9米。湾内西段建有码头。可供渔船抛锚避风。
  东口[Dōngkǒu]港湾,在大钦岛东侧中段。因地理位置而名。湾口向东,湾顶偏北呈圆弧形。岸线长约950米,湾口连线长约700米,纵深230米,水域面积约0.08平方公里。近岸处为岩礁底质,水深在3米以内;外侧为泥沙底质,水深6—10米。卵石湾滩,湾口两端均有明礁。湾内建有简易码头,湾北侧有人工挖掘的内陆港口东港,可供渔船抛锚避风。
  大钦西口[Dàqīnxīkǒu]港湾,在大钦岛西侧中段。因地理位置而名。湾口向西,呈U形,口宽、脖细、肚大,湾顶呈弧形。岸线长约1050米,湾口连线长约500米,纵深350米,水域面积约0.09平方公里。湾滩及近岸处遍布砾石,外侧为岩礁底质,环岸近150米以内水深2—3米,湾口中部水深6—9米。湾口两端均多暗礁,正西方向约250米处有一暗礁带,干出礁大顶和暗礁二顶座落在礁带东西两端。湾内建有码头。可供渔船抛锚避风。
  庙下东口[Miàoxiàdōngkǒu]港湾,在大钦岛南半部东侧,南山与大旺山之间。因此处称庙下、湾口向东而名。湾呈半扁圆形,如碟子状,湾顶南段基本平直,端点拐角明显,北段略呈弧形。岸线长约1180米,湾口连线长约950米,纵深约170米,水域面积约0.14平方公里,水深3—8米。湾滩及近岸处遍布砾石,外侧为硬泥底质。可供渔船抛锚避风。
  井口湾[JǐngkǒuWān]港湾,在砣矶岛南侧中段。因湾口窄,纵深长如井筒状而名(一说因邻近井口村而名)。湾口向南,呈U形,两侧及顶部均基本平直,转角明显。岸线长约780米,湾口连线长约230米,纵深280米,水域面积约0.05平方公里。北段及湾滩遍布砾石,水深在1米以内;南段为岩石底质,近湾口处水深5米左右。西侧多岩礁,东侧为砾石夹杂岩礁。东侧近湾口处建有码头,大部海岸有石砌护堤。为船只避风的良好锚地。
  砣子湾[TuóziWān]港湾,在砣子岛与砣矶岛之间。因砣子岛而名。湾近似等边三角形状,湾口向东,南北走向,岸线长约1.6公里,纵深0.5公里,水域面积约0.25平方公里。水深平均7米。湾北岸因海浪冲蚀而成,略显圆弧形;西岸系连接两岛的人工建筑砣子大坝。泥沙底质,北部近岸处为砾石。湾内西侧北部建有码头,可停靠百吨级渔轮。湾为良好避风锚地。
  后口湾[HòukǒuWān]港湾,在砣矶岛北侧中段。因位于后口村南而名。湾呈扁圆形,口窄湾宽,湾口向东偏北,北北西向展布。岸线长约1.8公里,纵深0.4公里,水域面积约0.3平方公里,水深平均4米。砾石底质,湾顶多岩礁,两侧多沙砾。湾内北侧建有小型渔用简易码头,是渔船避风良港。
  大口塘[Dàkǒutáng]港湾,在砣矶岛南侧中段。湾口呈喇叭状,湾顶落潮似泥塘,故名。湾口向南,岸线长2公里,纵深0.55公里,水域面积约0.2平方公里。湾明显分为湾口和内湾两部分,内湾系浅滩,近方形,平均水深0.5米,软泥底质;湾口呈喇叭状,水深达5米左右,砾石底质。湾内建有小型渔用简易码头,是渔船避风良港。
  吕山口湾[LǚshānkǒuWān]港湾,在砣矶岛南侧东段。因邻近吕山口村而名。湾口向南,湾呈三角形,似喇叭口状,湾顶略带圆弧,东侧顺弧线平直延伸,西侧中段内凹,成一小湾。岸线长约1100米,湾口连线长约630米,纵深330米,水域面积约0.15平方公里。北段水深2—3米,砾石底质;南段水深5—10米,泥沙底质。湾滩遍布砾石,两侧多为岩礁。湾顶东段建有简易码头,为渔船抛锚避风的良好港湾。
  月牙湾[YtèyáWān]港湾,又名半月湾,在北长山岛北侧中段、大顶山与孤山之间。因湾形如新月,得名半月湾。1979年,叶剑英同志为此湾题七言绝句“月牙湾”,因名。海图上名北口。湾口向北,岸线长1.2公里,纵深0.3公里,水域面积约0.2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米。泥沙底质,近岸处为砾石底。湾滩遍布砾石,光洁浑圆,质坚色奇。可做建筑饰料,亦为工业原料。天然海水浴场,现建有百米长廊及月牙亭,为长岛县主要游览点之一。
  山后湾[ShānhòuWān]港湾,在北长山岛东侧中段、老婆婆嘴与羊鼻子山之间。因西侧有山后村而名。湾呈圆弧形,内凹特征不明显,湾口向东略偏北。岸线长约1250米,湾口连线长约1030米,纵深200米,水域面积约0.1平方公里,水深5米左右。沿岸近100米以内均为砾石底质,湾口中段系软泥底质。湾口南、北两端均有大片岩礁滩,湾内近岸处有双石礁、挂网礁。滩岸多砾石。
  北城湾[BěichéngWān]港湾,在北长山岛南侧东段。因邻近北城村而得名。湾呈圆弧形,湾口向南略偏西。湾顶位于西段,东段平直。岸线长约1180米,湾口连线长约1050米,纵深180米,水域面积约0.08平方公里,水深2米左右。自东向西沿岸50—100米内皆为砾石底质,其余部分为岩石。西段湾口处为海蚀崖及岩礁滩岸,中段和东段为砾石滩岸。可供船只停泊避风。
  北庄湾[BěizhuāngWān]港湾,在大黑山岛东侧中段。因邻近北庄村而名。湾呈圆弧形,湾口向东,湾顶偏南。岸线长约1500米,湾口连线长约1200米,纵深260米,水域面积约0.16平方公里,水深5米左右。泥沙底质。湾北段为海蚀崖海岸,岸滩遍布岩礁;南段为砾石滩岸。南段湾顶部建有挡浪坝及码头,形成U形港湾。可供船只停泊避风。
  船旺湾[ChuánwàngWān]港湾,在大黑山岛东侧南段。因邻近船旺村而得名。湾呈圆弧形,湾口向东略偏南。岸线长约1000米,湾口连线长约700米,纵深250米,水域面积约0.1平方公里,水深1米以内。湾北部及南部近岸50米以内为沙、砾底质,余为岩石,湾北侧为岩礁滩岸,湾顶及南侧岸滩皆为砾石。北段有沙砾浅滩向东北延伸连接大门礁,南端亦有沙砾浅滩向东南延伸连接南砣子岛。湾外侧可供渔船抛锚避风。
  塘里[Tánglǐ]港湾,亦称庙岛塘子,在南、北长山岛及庙岛之间。湾三面环岛,犹如池塘,因名。湾呈菱形,湾口向南。岸线长约13公里,纵深5公里,水域面积约1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4米。海水侵入岛间洼地而成,泥沙底质。东侧建有长岛港,西侧有庙岛码头。是群岛内最大的避风锚地,主要渔船集散地。
  北口[Běikǒu]港湾,在庙岛北部与羊砣子岛之间。因地理位置而名。湾呈U形,岸线长约2000米,湾口连线长约1200米,西段纵深550米,东段纵深500米,水域面积约0.5平方公里。湾口两端及湾顶中段均有大片岩礁滩,两侧为砾石滩岸,近岸处为岩石底质,水深在1米以内,外侧为软泥底质,水深4米左右。西侧圆弧处有海拔1.9米的明礁。
  西口[Xīkǒu]港湾,在庙岛西侧的羊砣子岛与牛砣子岛之间。因位于庙岛西侧而得名。湾呈椭圆形,湾口向西略偏南。岸线长约2150米,湾口连线长约1150米,纵深700米,水域面积约0.6平方公里,水深2—4米。硬泥底质。湾口两端有岩礁滩,两侧圆弧处及湾顶滩岸为砾石。南段湾口处有大礁,海拔1.9米,另有干出高0.8米的干出礁。可供渔船抛锚避风。
  南口[Nánkǒu]港湾,在庙岛南部马头嘴与牛砣子岛之间。因地理位置而名。湾呈U形,湾口向南,湾顶呈圆弧形,东侧南段有突出尖角,西侧南段则内凹。岸线长约1550米,湾口连线长约500米,纵深560米,水域面积约0.35平方公里。北部为砾石底质,水浅底平,近岸150米以内为干出滩,250米处水深仍不到1米;南部为软泥底质,水深在2米左右。湾口两端及西侧中段有大片岩礁滩。东侧湾口处建有码头。可供渔船停泊避风。
  玉石东口[Yùshídōngkǒu]港湾,在南长山岛与北长山岛之间、玉石街海堤东侧。因地理位置而名。海图上名东口,地名普查中因重名而更今名。湾呈U形,湾口向东偏北,湾顶及南侧呈弧形,北侧平直。岸线长约2250米,湾口连线长约1100米,纵深约600米,水域面积约0.65平方公里,水深自西向东2—8米。因断裂分离及海浪冲蚀而成湾形,1960年玉石街建成后始明显具备港湾特征。北段为软泥底质,南段为粗沙底质。南侧湾口处有大片岩礁滩岸,并有明礁北头礁,湾顶为水泥四角锥护堤,余均为砾石滩岸。湾南段可供渔船停泊。
  连城湾[LiánchéngWān]港湾,在南长山岛西侧北段。因邻近连城村而名。湾呈圆弧形,湾口向西偏北。岸线长约650米,湾口连线长约500米,纵深180米,水域面积约0.05平方公里,水深2—3米。粗沙、砾石底质,湾滩遍布砾石,南段距岸70米处有一干出礁,干出高0.8米。
  王沟湾[WánggōuWān]港湾,在南长山岛东侧北段。因邻近王沟村而名。湾呈圆弧形,弯口向东北,湾顶偏南。岸线长约850米,湾口连线长约700米,纵深约140米,水域面积约0.045平方公里,水深2—4米。泥沙和砾石底质。北段及南端湾口处为岩礁滩岸,南段为砾石滩岸。湾内及附近多礁石,湾口处分别有海拔1.3米的四黑石礁和海拔5.8米的北石礁,北部距岸200米处有在深度基准面下0.5米的暗礁,南部距岸120米处有在深度基准面下1.3米的暗礁。赵
  王湾[ZhàowángWān]港湾,在南长山岛东侧南段。因邻近赵家和王家而得名。海图上名赵王口,岛礁普查中更今名。湾呈圆弧形,湾口向东,湾顶偏北。岸线长约2700米,湾口连线长约2450米,纵深约600米,水域面积约0.7平方公里,水深2—7米。软泥底质。北段多为岩礁滩岸,南段滩岸多为粗沙和砾石。湾内多礁,北端有海拔1.4米的石板礁,中部有双石等干出礁,南端有海拔3.3米的明礁。
  前口[Qiánkǒu]港湾,在南长山岛西侧南段。因位于岛西侧突出地段南面而得名。海图上名寺后湾,地名普查中定今名。湾呈三角形,湾口向西南,湾顶略带圆弧。岸线长约2400米,湾口连线长约2050米,纵深约600米,水域面积约0.6平方公里,水深2—5米。软泥底质。南段及北侧西段为岩礁滩岸,余为砾石滩岸。东侧南段近岸处多礁石。是船只停泊的良好锚地。
  长岛港湾[ChángdǎoGǎngwān]在南长山岛西侧中段偏北。因长岛港而名,海图上名长山港,岛礁普查中更今名。湾呈半圆弧状,湾口向西。南起信号山北麓,北至长岛港。岸线长约2公里,纵深0.55公里,水域面积约0.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3米。泥沙及砾石底质。沿岸均建有护堤。
  第七节水道
  长岛县区域内在岛礁地名普查中共为13条水道确定了标准名称,这些水道多为东西走向,约占总数的二分之一左右。由于各岛屿的面积都比较小,因而水道的长度一般都比较短,宽度则大小不一,最宽的达10公里,最窄的仅0.5公里。水道底质多数为泥沙,主航道大都水深底平,除北砣矶水道中段有北礁和隍城水道东段有东南礓外,其它水道均无碍航物。
  各水道的水文特征在总体上是相同的,均属于正规半日潮潮汐,潮流一般为涨潮流向东偏南,落潮流向西偏北,流速均在2—3节之间。但潮升高度、年平均水温、海水表层含盐度、海水透明度等方面均略有差异,大体可分为北、中、南三种状态。北部的隍城水道、小钦水道、大钦水道和北砣矶水道,其大潮升为1.79米,小潮升为1.44米,平均海平面为1米,海水表层含盐度年平均31.33‰,海水表层年均水温12℃,海水透明度在4—6米左右。中部的高山水道、猴矶水道、南砣矶水道,其大潮升为1.61米,小潮升为1.29米,平均海平面0.89米,海水表层含盐度年平均30‰,海水表层年均水温12.25℃,海水透明度在3—5米左右。南部的长山水道、西大门水道、螳螂水道、珍珠门水道、庙岛海峡等,其大潮升为1.58米,小潮升1.31米,平均海平面0.92米,海水表层含盐度年平均29.16‰,海水表层年均温12.375℃,海水透明度在1.5—3米左右。
  各水道的助航设施比较完善,主要水道均有灯塔或灯桩导航,航道及航道附近的碍航物上均建有灯桩或其它识别标志。群岛区域的水道除长山水道和庙岛海峡外,均禁止商船通航。
  隍城水道[HuángchéngShuǐdào]位于北隍城岛与南隍城岛之间。因地理位置而得名。海图上名隍城岛门,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呈东西走向,长6.5公里,宽1.5公里,主航道宽0.5公里,水深20—30米,北侧略浅。泥沙底质。水道南侧及两端多礁石,东端有暗礁东南礓位主航道附近,对船只航行有很大影响。南侧西有香炉礁灯标、东有星石礁灯标导航。
  小钦水道[XiǎoqīnShuǐdào]位于南隍城岛与小钦岛之间。因小钦岛而名。呈西北——东南走向,长4.5公里,宽4公里,主航道宽3公里,水深40—60米,南浅北深,无碍航物。中部为石、贝底质,两侧为泥沙。
  大钦水道[DàqīnShuǐdào]位于大钦岛与小钦岛之间。因大钦岛而名。呈东西走向,长8.5公里,宽2公里,主航道宽1公里,水深20—45米,中部浅两端深,无碍航物,两侧近岸处水深10—20米。泥、沙、贝底质。
  北砣矶水道[BěituójīShuǐdào]位于大钦岛与砣矶岛之间。因位于砣矶岛北而名。呈东西走向,长11.5公里,宽10公里。主航道宽5公里,水深30—50米,中部深、两端浅。泥沙、砾石底质。中段南侧有一暗礁北礁,礁上建有灯桩。
  高山水道[GāoshānShuǐdào]位于高山岛和砣矶岛之间。因高山岛而名。呈西北——东南走向,长4.5公里,宽8.5公里,主航道宽5公里,水深20—25米,无碍航物。水道东侧南深北浅,水深17—40米;西侧南浅北深,水深17—30米。软泥底质。
  南砣矶水道[NántuójīShuǐdào]位于砣矶岛与车由岛之间。因位于砣矶岛南而得名。呈东西走向,西接猴矶水道,南临长山水道。长15公里,宽7公里,主航道宽5公里,水深19—25米,无碍航物。水道北侧东浅西深,水深20—50米;南侧较平缓,水深17—20米,仅东端达45米。泥沙底质。
  猴矶水道[HóujīShuǐdào]位于猴矶岛与高山岛之间。因猴矶岛而名。呈东西走向,东接南砣矶水道。长6.35公里,宽7.5公里,主航道宽5公里,水深19—24米,无碍航物,水道两侧水略深,南侧猴矶岛附近多暗礁。泥沙底质。
  长山水道[ChángshānShuǐdào]位于北长山岛与猴矶岛之间。因长山岛而名。呈东西走向,长17公里,宽7.5公里,主航道宽5公里,水深19—30米,西浅东深,中段近北长山岛处有30米以上的深水区。软泥底质。西段南侧有马枪石岛及众多礁石。此水道是南来商船进入渤海达京、津、龙口等地的主要水道。
  西大门水道[XīdàménShuǐdào]位于大黑山岛与小黑山岛之间。因系长岛区域内最西的一条水道而名。海图上名黑山水道,地名普查中定今名。呈南北走向,长3公里,宽1.5公里,主航道宽0.5公里,水深9—11米。泥沙底质。无碍航物。
  宝塔门水道[BǎotǎménShuǐdào]位于犁犋把岛与挡浪岛之间。因水道西侧有宝塔礁而得名。呈西北——东南走向,长2.5公里,宽1公里,主航道宽0.5公里,自南向北,水深9—15米。软泥底质。无碍航物。
  螳螂水道[TānglángShuǐdào],位于螳螂岛与挡浪岛之间。因螳螂岛而名。海图上名棠栾水道,岛礁普查中更今名。呈东北——西南走向,长1公里,宽0.75公里,主航道宽0.3公里,水深20—28米。泥沙底质。无碍航物。
  珍珠门水道[ZhēnzhūménShuǐdào]位于北长山岛与挡浪岛、螳螂岛之间。据传:在北长山岛大西山的西侧曾有两块岩石,形象二龙;相对二龙10米的海中有一形状圆滑的礁石,此景被称为“二龙戏珠”。而在大西山与挡浪岛之间有一长条形暗礁,好似门坎,珍珠门由此而来,水道因穿过珍珠门而名。呈北北西走向,长2公里,平均宽0.75公里,最窄处南香炉礁与北长山岛之间仅0.3公里,主航道宽0.2公里,水深6—14米,南浅北深。泥沙底质,两侧多礁石。此水道是船只往来于县内各岛间的主要水道。
  庙岛海峡[MiàodǎoHǎixiá]又名登州水道,位于南长山岛与蓬莱之间。因庙岛而名。呈东西走向,长31.5公里,宽6公里,主航道宽4公里,水深12—37米,西浅东深。泥沙、砾石底质,无碍航物。长山尾处水流湍急,流速达2.8节。此水道允许200吨以下商船通航。
  第八节 山丘、谷、地片
  长岛县属于低山丘陵地形。县境内没有高山,但低矮山丘众多,约占岛陆面积的90%。经不完全统计,全县大小山头约有170多个,在地名普查中确定标准名称的有65个。全县海拔在200米以上的山丘仅有2座,1座在高山岛西南端,海拔202.8米,为县内最高点,另1座在大钦岛南部。在已定名称的65个山丘中,海拔在150—200米之间的有13座,其中有9座分布在大钦岛和砣矶岛。海拔在100—150米之间的约有26座,其中15座分布在南、北长山岛和大黑山岛。100米以下的25座。山丘大多为数个山头座落在同一山体之上,从而形成一道道山岗。山岗多为南北走向,或北北西走向,仅大钦岛北部有两道东西走向的山岗。较大岛的山岗间多有条状平坦地带,这种地带与山丘南侧滨海、向阳、背风的地段皆为岛上居民较理想的生活环境。山丘中上部主要为棕壤土,适合于植树,中下部土壤主要为褐土,适合耕种。由于受海风的侵袭及海岛地下水资源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山丘上自然生长树木极少,主要靠人工栽植培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县委、县政府为开发建设和美化海岛,大力组织造林活动,并落实林业政策,使林木成活率和保有量都大幅度提高。目前,绝大部分山丘都林木茂盛,覆盖率达70%以上。主要树木为黑松、刺槐及杨树、柳树、泡桐等。南五岛的山丘中下部大多开发为梯田或耕地,但因受水利资源的制约,1985年以来大部分已退耕还林。
  由于山丘大都比较矮小,因而亦较少有沟谷,地名普查中仅确定了两条沟谷名称,分别位于砣矶岛和北长山岛。
  饽饽山[BōboShān]位于南长山北部中段,南距县政府驻地3.1公里。因山矮顶圆坡缓似饽饽形而名。地形图上标注名称为脖山,地名普查更今名。山呈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8公里,海拔100.5米。山南端分为两道山脊。
  高山[GāoShān]位于南长山岛中部偏东,西南距县政府驻地2.1公里。山东侧为海蚀悬崖峭壁,险要高峻,故名。山呈南北走向,长约1.2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124.1米。
  北山[BěiShān]位于南长山岛中部偏西,南距县政府驻地0.6公里。因位于县政府北而得名。山呈南北走向,长约0.8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114.3米。山顶建有北山电视差转台。
  黄山[HuángShān]位于南长山岛中部偏东,西略偏南距县政府驻地1.3公里。山曾因国防施工岩石裸露、草木稀少,山体呈黄色而名。南北走向,长约1.6公里,宽约0.6公里,海拔156.1米,为南长山岛最高峰。山顶部约有近100米的平坦地段。经过植树造林,山上林木渐增,主要树种为黑松。山西麓建有长岛县历史博物馆。
  信号山[XìnhàoShān]位于南长山岛中部西端,东偏北距县政府驻地1.1公里。因山上建有信号台而得名。山呈圆锥体,直径约0.5公里,海拔71.7米。
  峰山[FēngShān]位于南长山岛南部中段,西北距县政府驻地1.4公里。据传,嘉精三十二年(1553年),明将戚继光署都指挥佥事,为防御倭寇从海上入侵,在山顶上建立烽火台,山因名烽山,后以此山“峰”的特征较为显著而改今名。山呈圆锥体,直径约0.7公里,海拔148.8米。山顶部于1984年建起一座高8米、重14吨的水泥雄鹰雕塑,南、。北两侧各有一座四角飞檐亭阁,西侧次峰顶部建有候鸟标本展览馆。是长岛主要游览点之一。
  半劈山[BànpīShān]位于南长山岛中部东端,西略偏南距县政府驻地2.2公里。山东侧为海蚀断崖,山体犹如被刀劈去一半,故名。山呈椭圆形,北北东走向,长约0.6公里,宽约0.3公里,海拔74.2米。
  叶台山[YètáiShān]位于南长山岛南端,西北距县政府驻地2.3公里。因山西麓曾有叶家疃村且山顶较平坦而名。山呈北北西走向,长约1.4公里,宽约o.6公里,海拔130米。
  鞍桥山[AnqiáoShān]位于北隍城岛东侧北端,西南距乡政府驻地1.3公里。因山体似马鞍形而名。山呈东西走向,长约0.5公里,宽约0.2公里,海拔96.2米。
  北山顶[Běishāndǐng]山丘,位于北隍城岛北部西侧,南距乡政府驻地0.5公里。因位于岛北部且山顶部庞大而得名。山呈北北西走向,长约1.5公里,宽约0.6公里。山有两个主要峰尖,相距150米,南峰海拔约155.4米,北峰海拔159.8米,为北隍城岛最高峰。北面峰顶部建有隍城灯塔。
  南帮大山顶[Nánbāngdàshāndǐng]山丘,位于北隍城岛东南段,西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因位于岛南部,且山顶较大而得名。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35公里,海拔131.8米。
  西山[XīShān]位于北隍城岛西侧南端,东距乡政府驻地0.7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名。山呈圆锥体,直径约0.5公里,海拔114.8米。山西北方向约300米处有一山丘,海拔117.8米。
  城头[Chéngtóu]山丘,位于北隍城岛南侧中段,向南突出伸入海中,西北距乡政府驻地0.5公里。据考查,唐代曾在北隍城岛修筑土城,此山位土城南端,形似土城头部,山因名。山体呈椭圆形,没有显著峰尖,南北走向,长约0.3公里,宽约0.2公里,海拔49.4米。南侧为海蚀断崖。
  大顶山[DàdǐngShān]位于南隍城岛北部,南距乡政府驻地0.4公里。为南隍城岛最高最大的山,故名。山呈东西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4公里,海拔100.9米。
  炮台山[PàotáiShān]位于南隍城岛中部,东北距乡政府驻地0.2公里。因山顶有石头砌的炮台而得名。山呈三角形,近乎等边,边长约0.5公里,海拔81.3米。
  岭山[LǐngShān]位于南隍城岛中部向东突出地带的东端,西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因山丘突出在海中,成孤独山岭而名。山丘呈等边三角形状,边长约0.25公里,海拔60.6米。山上有少许林木,山北侧距岸约50米处有海上奇景佛爷礁。
  陀佛山[TuófóShān]位于南隍城岛南端,北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据传,唐代有军队屯驻隍城岛,曾在此山修建佛教寺庙,山因名。山呈长条形,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5公里,宽约0.2公里,海拔71.8米。东南端为近于垂直的海蚀悬崖断壁,上有摩崖石刻。旧志记载刻文为“南心济宅地阿弥陀佛”,经查证实为“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壁顶端有几块半边就地半边悬空的奇石,中间有二石刻棋盘,长约0.8米,宽约0.4米,线清格正,传说为神仙在此下棋所留,故山又名棋盘山。
  大棘山[DàjíShān]位于小钦岛北端,南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因山上长有大量酸枣棘子而得名。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5公里,宽约0.2公里,海拔98.5米。
  西北顶[Xīběidǐng]山丘,位于小钦岛西侧北部,南距乡政府驻地0.8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0.5公里,宽约0.3公里,海拔105.4米。山东北方向约200米处有一山丘,海拔129.6米。
  鹰铺顶[Yīngpùdǐng]山丘,位于小钦岛中部东段,西南距乡政府驻地0.8公里。每逢秋季人们常在此猎鹰,山顶建有猎鹰用的“鹰铺”,山因名。在地形图上标注为大山顶,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三角锥形,底边长约0.7公里,高约0.4公里,海拔148.9米,为小钦岛最高峰。
  东山[DōngShān]位于小钦岛东侧南端,西距乡政府驻地0.2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名。山呈南北走向,长约0.3公里,宽约0.2公里,海拔52米。
  三老麻山[SānlǎomáShān]位于小钦岛西南端,东北距乡政府驻地0.4公里。因解放前此山周围土地属于绰号“三老麻子”的人而得名。山呈长条状,东北——西南走向,长约0.5公里,宽约0.3公里,海拔75.3米。
  大顶旺[Dàdǐngwàng]山丘,位于大钦岛东部北端,西南距乡政府驻地1.9公里。因是大钦岛北部最高的山而得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大顶王,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8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167.3米。山东、西两侧各有一座山丘,海拔分别为120.4和142.7米。
  北山[BěiShān]位于大钦岛西侧北端,南距乡政府驻地0.7公里。因地理位置相对南山而名。山呈东西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0.6公里,海拔153.1米。
  占山[ZhànShān]位于大钦岛北部中段,西南距乡政府驻地1.1公里。据传,东村居民首先到岛上落户,称“占山户",以此山为界划定东村范围,山因名。在地形图上标注为西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西西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117.3米。
  大旺山[DàwàngShān]位于大钦岛中部南侧,西略偏北距乡政府驻地0.6公里。因山东侧沟谷中有几户居民俗称大旺而得名。山呈圆锥体状,直径约0.4公里,海拔124米。山顶部建有大钦岛电视差转台。
  大城山[DàchéngShān]位于大钦岛东部南侧,西略偏北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据传,古代曾在此山驻兵建城,山因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南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东西走向,长约1.5公里,最宽处约0.7公里,海拔173.7米。
  唐王顶[Tángwángdǐng]山丘,位于大钦岛最南端,东北隔南山距乡政府驻地1.9公里。因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征东时曾登临此山而名。山体近乎菱形,边长约0.7公里,海拔196.4米。山西、南、东三侧多为海蚀断崖。
  南山[NánShān]位于大钦岛南部,东北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因地理位置相对北山而名。在地形图上标注为大南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近似长方形,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0.7公里,海拔202.4米。为大钦岛最高峰。
  穷人顶[Qióngréndǐng]山丘,位于砣矶岛南部中段偏东,西距镇政府驻地0.6公里。因山上草木稀少而得名。山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0.6公里,海拔121.1米。
  东山[DōngShān]位于砣矶岛南部东段,西偏北距镇政府驻地1.6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山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1.2公里,宽约0.6公里,海拔94.6米。
  半劈山[BànpīShān]位于砣矶岛东端,西偏北距镇政府驻地2.4公里。因山东侧系陡峭断壁,如被劈去一半而名。山呈南北走向,长约0.4公里,宽约0.2公里,海拔70.3米。
  大喇叭[DàIǎba]山丘,位于砣矶岛南侧东段、吕山口湾湾口东端,西北距镇政府驻地1.9公里。因南端山脚下成喇叭口状延伸而名。山呈长条状,北北西走向,长约0.3公里,宽近0.1公里,海拔28.8米。
  尽头山[JìntóuShān]位于砣矶岛北端,东南距镇政府驻地3.5公里。因在砣矶岛最北头而得名。山呈长条状,南北走向,长约0.7公里,宽约0.3公里,海拔74.1米。
  双顶山[ShuāngdǐngShān]位于砣矶岛西侧北部,东南距镇政府驻地2.2公里。因此山有两个明显的山顶而得名。山呈南北走向,近乎长方形,长约1公里,宽约0.7公里;南峰海拔198.9米,为砣矶岛最高峰,北峰海拔163.9米。
  黑山[HēiShān]位于砣矶岛西侧中段,东南距镇政府驻地2公里。因山上有部分岩石呈黑色而得名。山为东西走向,近长方形,长约1公里,宽约0.4公里,海拔156.4米。
  南岭[Nánlǐng]山丘,位于砣矶岛西侧中段,东南距镇政府驻地1.5公里。因位于砣矶岛主峰双顶山南而得名。山近长方形,南北走向,长约0.4公里,宽约0.3公里,海拔133.2米.
  北岭[Běilǐng]山丘,位于砣矶岛西侧中段,东南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因位于松树山北而得名。山呈不规则椭圆形,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0.4公里,海拔151米。
  西山[XīShān]位于砣矶岛西部南段,东南距镇政府驻地0.6公里。因位大口村西而得名。山呈南北走向,长条形,长约2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119.9米。
  松树山[SōngshùShān]位于砣矶岛西侧南段。东距镇政府驻地1.1公里。因山上树木多为松树而名。山似等边三角锥状,边长约0.6公里,海拔156.3米。
  霸王山[BàwángShān]位于砣矶岛中部北侧,西南距镇政府驻地1公里。因山上有一巨大岩石似叭狗状,原名叭狗山,后由于此山在砣矶岛东部最高,又几乎占居岛东段整个北部,故演变成霸王山。山呈西西北向展布,长约1.3公里,宽约0.4公里,海拔174米。
  大旺山[DàwàngShān]位于砣矶岛西侧南端,东北距镇政府驻地1.3公里。因山上草木旺盛而得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大王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椭圆形,北北东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0.4公里,海拔140.8米。
  大西山[DàxīShān]位于北长山岛最西端,东南距乡政府驻地4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山呈长条状,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5公里,宽近0.3公里,海拔69.7米。山西端建有大西山灯桩。
  大头山[DàtóuShān]位于北长山岛最北端,东南距乡政府驻地3.5公里。因山顶浑圆似大头而得名。山呈长条状,南北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0.4公里,山顶位北端,海拔94.3米。顶端建有大头山灯塔。
  西嘴子山[XīzuǐziShān]位于北长山岛中部北侧,东南距乡政府驻地2.5公里。山东、西两侧均为山间平地,此山突出似嘴,又因位于嵩前村西,故名。山呈菱形,南北走向,边长约0.3公里,海拔98米。
  大顶山[DàdǐngShān]位于北长山岛东侧北端,南距乡政府驻地2.1公里。因山顶部较大而得名。山呈不规则直角三角形状,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9公里,高约0.5公里,海拔125.4米。
  羊鼻子山[YángbíziShān]位于北长山岛东侧中段,南距乡政府驻地1.6公里。因山的东侧有一突出部分似羊鼻子而名。山近似正方形,边长约0.5公里,海拔109米。
  嵩山[SōngShān]位于北长山岛中部偏南,东南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因此山为北长山岛最高峰,耸立于群山之上而名。山呈长条状,南北走向,长约1.5公里,宽约0.7公里,海拔195.7米。顶部建有嵩山电视差转台。
  北山[BěiShān]位于北长山岛东侧中段,南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因位于北城村北而得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胡头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长条状,北北西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0.4公里,海拔118米。
  西大山[XīdàShān]位于北长山岛南侧中段,东南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因位于北城村西而得名。山呈椭圆形,东西走向,长约0.9公里,宽约o.6公里,海拔144.1米。
  海螺山[HǎiluóShān]位于北长山岛东侧南部,西南距乡政府驻地o.8公里。因山的形状远看似海螺而得名。山呈不规则椭圆形,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7公里,宽约0.6公里,海拔111.6米。
  北山[BěiShān]位于庙岛最北端,南距乡政府驻地0.6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山为低矮圆形山丘,直径0.3公里,海拔44.8米。山北部基岩裸露,有少量草木生长。
  凤凰山[FènghuángShān]又名玉皇顶,位于庙岛中部,北偏东距乡政府驻地1公里。以吉祥嘉言而名。山呈不规则正方形,边长约0.6公里,海拔98.3米。为庙岛最高峰。
  台山[TáiShān]位于庙岛南部,北偏东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因山顶似平台而得名。山似菱形,南北走向,边长约0.4公里,海拔85.3米。
  五顶山[WǔdǐngShān]别名破半山,位于大黑山岛东北端,南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因山有五个并排的小山顶而得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五头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长条形,西北——东南走向,长约0.5公里,宽约0.15公里,海拔48.2米,北高南低。北侧为海蚀断崖,西端崖下有一海蚀洞,洞口高达20多米,宽约3米,纵深83米,可乘舟而入。至30米处,洞分两廊,左廊深处,有两个拱形石洞,其中一洞有孔可透进阳光。在廊深至40米处,舟不能行,内有一侧洞,可通至山的西南侧。为长岛主要游览点之一。
  马山[MǎShǎn]位于大黑山岛北部中段,东南距乡政府驻地1.4公里。因此山曾被马姓居民所占有而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麻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长条状,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106.4米。
  孤独山[GūdúShān]又名古洞山,位于大黑山岛中部偏西,东南距乡政府驻地1.5公里。因在众山环绕中孤独挺立而得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翻鞍山,地名普查中更今名。山呈东西走向,长约0.6公里,宽约0.4公里,海拔110米。
  烽台山[FēngtáiShān]位于大黑山岛东侧北段,南距乡政府驻地0.7公里。据传,明朝年间,戚继光为剿倭寇屯兵于蓬莱水城,曾在此山顶部设烽火信号台,山因名。山呈不规则圆锥形,直径约0.6公里,海拔112.8米。
  老黑山[LǎohēiShān]位于大黑山岛西侧中段,东南距乡政府驻地2公里。因此山顶部出露岩石玄武岩,呈黑褐色而得名。山呈长条形,南北走向,长约1.5公里,宽约0.7公里,海拔189米,为大黑山岛最高峰。
  安桥山[AnqiáoShān]位于大黑山岛中部偏西,东北距乡政府驻地1.4公里。因山南、北两端高,中部内凹,形似马鞍状而得名。山呈南北走向,长约1公里,宽约0.6公里,海拔147.1米。
  大山[DàShān]位于大黑山岛东南端,东北距乡政府驻地0.9公里。因山体较庞大而得名。山在地形图上标注为西大山,地名普查中确定今名。山呈不规则圆形,直径约1.4公里,海拔116.1米。
  大北山[DàběiShān]位于小黑山岛北端,南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山呈不规则三角形状,底边东西走向,长约0.6公里,海拔62米。
  大山城[Dàshānchéng]山丘,位于小黑山岛中部,西南距乡政府驻地0.8公里。山顶部曾建有方形石屋一座(年代无考),倒塌后墙壁仍存,似城墙,山因名。山呈南北走向,近方形,长约0.6公里,宽约0.5公里,海拔95.1米,为小黑山岛最高峰。
  东山[DōngShān]位于小黑山岛东侧南部,西南距乡政府驻地0.5公里。因地理位置而得名。山呈长条形,南北走向,长约0.5公里,宽约0.3公里,海拔65.3米。
  鹦鹉山[YīngwǔShān]位于小黑山岛西南端,东距乡政府驻地0.5公里。据传,为图吉利而以鹦鹉名山。山呈东西走向,长约0.7公里,宽0.3公里。山体由两个山头组成,东部的山头海拔56米,西部的山头海拔46.7米。山西南端建有鹦鹉山灯桩。
  老风沟[LǎofēngGōu]山谷,位于砣矶岛南侧中段、穷人顶山南端,西北距镇政府驻地1.2公里。谷因口向南,遇南风时满沟皆风而得名。谷呈南北走向,长约0.3公里,谷口宽约0.1公里,北高南低,至南端平缓入海成V形小港湾。
  五道沟[WǔdàoGōu]山谷,位于北长山岛南侧中段、嵩山与西大山之间,东南距乡政府驻地1.2公里。谷内有五道被雨水冲刷形成的小沟,因名。谷成北北东走向,长约0.5公里,谷口宽约0.3公里,北高南低,临海处为海蚀断崖,沟内草木茂盛。
  山西坡[Shānxīpō]地片,位于南长山岛南部、峰山西麓。以地理位置得名。原为自然村名,1986年村民迁居山前村后改为地片名称。
  九丈崖[Jiǔzhàngyá]地片,位于北长山岛北部西端、大西山北侧。为海蚀断崖,高60余米。以形容崖高壁陡而得名。为长岛县游览点之一。

知识出处

长岛县地名志

《长岛县地名志》

这部书集历史性、知识性、专业性于一体,资料比较全面丰富,以记录地名为主,兼及历史、地理、语言等多种知识,集中地记载了长岛县各类地名的历史和现实,反映了地名的主要信息,是一部了解长岛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和正确运用地名的工具书,也是经济、外事、公安、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出版、新闻、测绘、科技等部门必备的地名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长岛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