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港口、码头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岛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92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港口、码头
分类号: K925.2
页数: 8
页码: 93-96
摘要: 本节记述了山东省长岛县港口、码头的历史和现实,反映了地名的主要信息。
关键词: 山东省 长岛县 港口 码头

内容

长岛港[ChángdǎoGǎng]位于南长山岛西侧中段,长岛港湾北侧。以岛名港。为长岛县主要港口o港口自东向西展布,呈工字形。分为商港和渔港,分属山东省航运管理局和长岛县水产局。两港中间有矮墙相隔,商港在南,渔港在北,分别由主码头、引堤和副码头(护岸)组成。商港主码头呈西南走向,长171米,宽80米,水深4米,可同时停靠500吨级客货轮3艘。码头上装有8吨固定式和轮胎式起重机各1台。西侧有货场13800平方米,建有工具库、配电室、给水房和什货库房,其中库房面积500平方米。副码头呈南北走向,长70米(南接物资服务公司护岸),宽20米,水深1米,供小型机动货船停泊。有货场3400平方米,货场东侧建有长岛港客运站。引堤呈东西走向,长195米,宽10米,连接主、副码头。渔港主码头呈乙字形,金长425米,宽31米,可同时停靠500吨级渔轮8艘,其中374米呈L形,水深4米,51米呈东西走向,水深4.5米。码头上装有小型活动吊车,建有上油、上水设施。副码头呈南北走向,长185米,宽25米,水深1.7米,供小型机动渔船停泊。码头东侧为65米宽的护岸,护岸上建有500吨级冷库。引堤与商港引堤并行,长170米,宽10米,连接主、副码头。渔商两港各码头均为重力式混凝土方块结构,上部为水泥混凝土涨砌码头,引堤为斜式抛石堤,水泥路面。两港外侧,均有斜式抛石护堤和挡浪坝,护堤上装有防浪四角锥2432个,挡浪坝高1.8米。商港自1974年4月动工兴建,1976年10日竣工使用。共投工27.6万个。用碎石4.5万立方,卵石6758吨,镶面石9423块,沙5815吨,钢材28.5吨,木材107立方,水泥1441吨,回填土石方2.7万立方,总投资额达240万元。渔港自1974年8月动工,1977年8月竣工使用。共用碎石4.6万立方,卵石11700吨,沙8250吨,镶面石25800块,钢材71.2吨,木材183立方,水泥2238吨,回填土石方6000立方米,总投资额达250万元。1987年,商港吞吐量达18万吨,运送旅客22万人次;渔港吞吐量约4万吨。
  北隍城码头[BěihuángchéngMǎtóu]位于北隍城岛南侧东段,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泊位为长方形,长30米,宽20米,高8米,水深约3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北风、偏北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52年修建,军民合用。为客船停泊码头。
  南隍城码头[NánhuángchéngMǎtóu]位于南隍城岛东侧中段,南城口里顶部,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40米,宽20米,高8米,水深约3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西风、北风及南风。该码头系驻军1960年修建,军民合用。为客船停泊码头。
  小钦岛码头[XiǎoqīndǎoMǎtóu]位于小钦岛南部偏西,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16米,宽7米,高5米,水深约2米,可停靠80吨以下船只,可避北风和偏北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63年修建,军民合用。为客船停泊码头。
  大钦岛码头[DàqīndǎoMǎtóu]位于大钦岛南侧中段,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50米,宽30米,高6米,水深3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北风和西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62年修建,军民合用。为客船停泊码头。
  砣矶码头[TuójīMǎtóu]位于砣矶岛南侧东段、井口湾东侧湾口处,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凝混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30米,宽20米,高6米,水深约3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北风和偏北风。码头上设有管理所,该码头系驻军于1954年修建,军民合用。为客船停泊码头。
  高山码头[GāoshānMǎtóu]位于高山岛南端,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25米,宽18米,高8米,水深3.3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北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73年修建,军民合用。
  猴矶码头[HóujīMǎtóu]位于猴矶岛东侧中段,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25米,宽20米,高10米,水深3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西风和偏西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67年修建,军民合用。
  大竹山码头[DàzhúshānMǎtóu]位于大竹山岛南侧偏西,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30米,宽20米,高11米,水深2.7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东北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62年修建,军民合用。
  小竹山码头[XiǎozhúshānMǎtóu]位于小竹山岛南端,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30米,宽18米,高11米,水深3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北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64年修建,军民合用。
  小黑山码头[XiǎohēishānMǎtóu]位于小黑山岛西南端,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25米,宽7米,高7米,水深3.2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北风和偏北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73年修建,军民合用,为客船停泊码头。
  庙岛码头[MiàodǎoMǎtóu]位于庙岛南端,以岛命名。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丁字形状,泊位为长方形,长15米,宽13米,高5米,水深2米,可停靠70吨以下船只,可避西北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72年修建,军民合用。
  大黑山码头[DàhēishānMǎtóu]位于大黑山岛东侧中段、北庄湾内,由引堤和码头两部分组成。引堤呈圆弧形,东南方向延伸约200米,外侧有护堤三角锥和挡浪墙。码头系钢筋混凝土结构,呈长方形状,宽25米,高7米,水深4.6米。可停靠100吨以下船只,可避西风和偏西风。该码头系驻军于1974年修建,军民合用。为客船停靠码头。

知识出处

长岛县地名志

《长岛县地名志》

这部书集历史性、知识性、专业性于一体,资料比较全面丰富,以记录地名为主,兼及历史、地理、语言等多种知识,集中地记载了长岛县各类地名的历史和现实,反映了地名的主要信息,是一部了解长岛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和正确运用地名的工具书,也是经济、外事、公安、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出版、新闻、测绘、科技等部门必备的地名资料。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