砣矶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长岛县地名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867
颗粒名称: 砣矶镇
分类号: K925.2
页数: 3
页码: 42-43
摘要: 本文介绍了山东省长岛县砣矶镇地理位置、经济、农业、工业、沿革等概况。
关键词: 山东省 长岛县 砣矶镇

内容

位于长岛县中部的砣矶岛上。因岛而名。辖无居民的砣子岛、东嘴石岛、山嘴石岛。南距县驻地28公里。东.临黄海,西依渤海,南与北长山等乡镇相望,北与大钦岛乡为邻。总面积7.113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11027人,均为汉族。全镇辖5个自然村,建8个村民委员会。镇政府设在大口村。
  该镇在宋代属蓬莱县沙门寨地,元、明属蓬莱县牵牛社。至清道光年间,长山诸岛划为十三社,为砣矶岛社。宣统时社内辖大口、后口、磨石嘴、井口、吕山口5村。1928年,为长山八岛民政局所辖,仍名砣矶社。1934年将社改乡。1945年长岛第一次解放,设砣矶区,属长山岛特区。1947年,国民党占领长岛后,改设砣矶乡。1949年长岛第二次解放,仍设砣矶乡。1958年,为长岛公社砣矶大队,1962年建砣矶公社。1984年撤社建镇,始名砣矶镇。
  该镇为全县重点渔业区之一,生产历以海洋捕捞为主业。近年通过贯彻“一养二捕三加工”的方针,农、工、牧得到全面发展,养殖、工副业的比重得到提高,捕捞业向远洋发展。现有耕地4亩,实有林地3165亩。拥有机动渔船271只(其中120马力以上的船只75只),配有各种网具25015块。海水养殖973亩(其中扇贝828亩)。工业亦比较发达,主要镇办企业有渔轮厂、渔具厂、汽车修配厂和工艺美术厂、人造革厂等10处,村办工副业主要有船厂、冷藏厂、罐头厂和貂场等26处。1987年全镇经济总收入5532万元,其中乡镇企业收入615万元,占全镇经济总收入的11.1%。
  该镇除盛产海参、鲍鱼、海胆等海珍品外,尚有砚石、盆景石、磨石等名扬中外。用“金星雪浪石”制作的砣矶砚,油润细腻,质坚如玉,研不起沫,涩不带笔,是著明的鲁砚之一。砣矶砚始制于宋熙宁年间,兴盛于明、清两朝,曾作为贡品进献朝廷。乾隆帝对砣矶砚十分欣赏,赋诗赞日:“驼基石刻五螭蟠,受墨何须夸马肝,设以诗中例小品,谓同岛瘦与郊寒。”砣矶盆景石属“浪蚀条带绢云母千枚岩”,内含石英、绿泥石等石质,使岩石呈现兰、白相间的条带色彩。由于长期风化海蚀,形状千奇百怪,取其自然而稍事雕琢,巧妙布局,即可制成美妙盆景。镇工艺美术厂加工的砣矶砚和盆景已远销美国、日本国等地。
  该镇西南端建有砣子大坝连接砣子岛,大坝东侧建有渔港。镇南侧中段建有码头,有客轮通航。筑有水泥公路连接各村和码头。现有初级中学1处,在校学生395人。小学4处,在校学生647人。有文化站1处,广播放大站1处。县医院砣矶分院1处,设床位40个,有医护人员46人;村卫生室8个,有卫生人员21人。

知识出处

长岛县地名志

《长岛县地名志》

这部书集历史性、知识性、专业性于一体,资料比较全面丰富,以记录地名为主,兼及历史、地理、语言等多种知识,集中地记载了长岛县各类地名的历史和现实,反映了地名的主要信息,是一部了解长岛地理特征、历史状况、自然风貌和正确运用地名的工具书,也是经济、外事、公安、交通、邮电、文化、教育、出版、新闻、测绘、科技等部门必备的地名资料。

阅读

相关地名

砣矶镇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