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章 散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819
颗粒名称:
第二章 散文
分类号:
I056
页数:
20
页码:
518-5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烟台市昆嵛山的艺文的散文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昆嵛山
散文
杂著
内容
第一节 古代散文
王远 晋葛洪撰 选自《神仙传》
王远,字方平,东海人也。举孝廉,除郎中,稍加至中散大夫。博学《五经》,尤明天文图识、《河》《洛》之要,逆知天下盛衰之期,九州吉凶,观诸掌握。后弃官,入山修道。道成,汉孝桓帝闻之,连征不出,使郡牧逼载,以诣京师。远低头闭口,不肯答语,乃题宫门扇板四百余字,皆说方来之事。帝恶之,使人削之,外字始去,内字复见,字墨皆彻入板里。方平无复子孙,乡里人累世相传共事之。同郡故太尉公陈耽,为方平架道室,旦夕朝拜之,但乞福消灾,不从学道。方平在耽家四十余年,耽家无疾病死丧,奴婢皆然,六畜繁息,田蚕万倍,仕宦高迁。后语耽云:“吾期运将尽,当去,不得复停。明日日中,当发也。”至时,方平死,耽知其化去,不敢下著地,但悲涕叹息曰:“先生舍我去耶?我将如何?”具棺器,烧香,就床上衣装之。至三天三夜,忽失其尸,衣带不解,如蛇蜕耳。方平去后百余日,耽亦死,或谓耽得方平之道化去,或谓方平知耽将终,委之而去也。
其后,方平欲东之括苍山。过吴,往胥门蔡经家。经者,小民也,骨相当仙,方平知之,故住其家。遂语经曰:“汝生命应得度世,故欲取汝以补仙官。然汝少不知道。今气少肉多,不得上升,当为尸解耳。尸解一剧须臾,如以狗窦中过耳。”告以要言,乃委经去。后经忽身体发热如火,欲得水灌,举家汲水以灌之,如沃焦石。似此三日中,消耗骨立,乃入室以被自覆,忽然失其所在,视其被中,惟有皮头足具,如今蝉蜕也。去十余年,忽然还家,去时已老,还更少壮,头发还黑。语其家云:“七月七日,王君当来过,到其日,可多作数百斛饮食,以供从官。”乃去。
到期日,其家假借盆瓮,作饮食数百斛,罗列覆置庭中。其日方平果来,未至经家,则闻金鼓、箫管、人马之声。比近,皆惊,不知何所在。以至经家,举家皆见方平,著远游冠,朱服虎头鞶裳,五色绶,带剑;少须,黄色,长短中形人也。乘羽车,驾五龙,龙各异色,麾节幡旗,前后导从,威仪奕奕,如大将军也。有十二玉壶,皆以腊蜜封其口。鼓吹皆乘麟,以天上下,悬集,不从道行也。既至,从官皆隐,不知所在,惟见方平坐耳。须臾,引见经父母兄弟。因遣人召麻姑相问,亦莫知麻姑是何神也。言方平敬报,久不在民间,今集在此,想姑能暂来语否。有顷,信还,但闻其语,不见所使人也,答言:“麻姑再拜,比不相见,忽已五百余年,尊卑有序,修敬无阶思念,烦信承来,在彼登当倾倒,而先被记当案行蓬莱,今便暂往,如是当还,还便亲觐,愿未即去。”如此两时间,麻姑来。来时亦先闻人马之声。既至,以官当半于方平也。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十八九许。于顶中作髻,余发散垂至腰,其衣有文章而非锦绮,光彩耀日,不可名字,皆世所无有也。入拜方平,方平为之起立。坐定,召进行厨,皆金玉杯盘无限也。餚膳多是诸花果,而香气达于内外。掰脯而行之如松柏炙,云是麟脯也。麻姑自说:“接侍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向到蓬莱,水又浅于往昔,会时略半也,岂将复还为陵陆乎?”方平笑曰:“圣人毕言,海中行复扬尘也。”麻姑欲见蔡经母及妇侄。时经弟妇新产数十日,麻姑望见,乃知之曰:“噫!且止,勿前。”即求少许米至,得米,便以撒地,谓以米去其秽也。视米皆成珍珠。方平笑曰:“姑故少年也,吾老矣,不喜复作此曹辈狡变化也。”方平语经家人曰:“吾欲赐汝辈酒,此酒乃出天厨,其味醇酿,非俗人所宜饮,饮之或能烂肠,今当以水和之,汝辈勿怪也。”乃以一升酒,合水一斗,搅之,以赐经家人。人饮一升许,皆醉。良久,酒尽,方平语左右曰:“不足复还取也。”以千钱与馀杭姥,相闻求其酤酒。须臾信还,得一油囊,酒五斗许。信传馀杭姥答言:“恐地上酒不中尊者饮耳。”又麻姑手爪不如人爪形,皆似鸟爪。蔡经中心私言:“若背大痒时,得此爪以爬背,当佳也。”方平己知经心中所言,即使人牵经鞭之曰:“麻姑,神人也。汝何忽谓其爪可以爬背耶?”便见鞭著经背,亦不见有人持鞭者。方平告诉曰:“吾鞭不可妄得也。”
经比舍有姓陈,失其名字,尝罢尉,闻经家有神人,乃诣门扣头求乞拜见。于是方平引前与语,此人便乞得趋使,比于蔡经。方平曰:“君且起,可向日立。”方平从后立视之曰:“噫!君心不正,影不端,终不可教以仙道也。当授君地上主者之职。”临去以一符并一传著小箱中,以与陈尉,告言:“此不能令君度世,止能令竟本寿,寿自出百岁也。可以消灾治病,病者命未终,及无罪犯者,以符到其家,便愈矣。若有邪鬼血食作祸者,带此传以敕社吏,当收送其鬼。君心中亦当知其轻重,临时以意治之。”陈尉以此符治病,有效事之者数百家,陈尉寿一百一十岁而死。死后,其子孙行其符,不复效矣。
方平去后,经家所作饮食数百斛,在庭中者悉尽,亦不见人饮食之也。经父母私问经曰:“王君是何神人,复居何处?”经答曰:“常治昆仑山,往来罗浮山、括苍山。经三山上,皆有宫殿,宫殿一如王宫。王君常任天曹事,一日之中,与天上相反覆者数遍。地上五岳、生死之事,悉关王君。王君出时,或不尽将百官,惟乘一黄麟,将士数十人侍。每行,常见山林在下,去地常数百丈。所到山海之神,皆来奉迎拜谒。或有于道者。”后数年,经复暂归家。方平有书与陈尉,真书廓落,大而不工。先是无人知方平名远者,起此,乃因陈尉书知之。其家于今,世世存录王君手书及其符、传于小箱中,秘之也。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摘录)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与《大唐西域记》《马可波罗行记》,被世人称为古代东方三大游记,但后二者是另人整理当事人口述回忆而成,圆仁的游记则是当时用汉文亲笔记录。该书从日本乘船出发写起,写到唐宣宗大中元年十二月十四日(848年1月23日)返回日本后,历时9年7个月。全书分4卷,共记595条,8万余字。书中提到
文登县15次,提到昆嵛山东麓管山招贤馆2次,提到牟平县7次,提到乳山5次,乳山泊和乳山浦各2次。这是关于昆嵛山区山海民情的最早文字记载,极其珍贵。现仅录圆仁高僧一行路过昆嵛山周边时的记载:
该书155条载:“<开成四年(839)四月>十七日早朝,雨止。云雾重重,不知向何方行,或云向西北行,或云向正北行,或云前路见岛……下碇系留,仅见雾下有白波击激,仍见黑物,乃知是岛……差射手二人、水手五人,遣令寻陆地,问其处名。雾气稍晴,北方山岛相连,自东南始至于西南,绵连不绝……迟疑之间,所遣水手、射手等将唐人二人来,便道‘登州牟平县唐阳陶村之南边,去县百六十里,去州三百里。从此东有新罗国,得好风,两三日可到。’”
157条:“十九日平明,天晴,北风吹。举碇南出。未时,风止。摇橹指西南行。申时,到邵村浦,下碇系住。当于陶村之西南。拟入于澳,逆风湍流,不能进行。”
163条“廿五日摇橹向乳山去,出邵村浦,从海里行,未及半途,暗雾倏起,四方俱昏,不知何方之风,不知何方行。抛碇停住,风浪相竞,摇动辛苦,通夜无息。”
164条:“廿六日早朝,云雾微霁,望见乳山近在西方。风起东北,悬航而行。巳时,到乳山西浦,泊舶停住。山岛相卫,如垣周围。其乳山之体,峻峰高颖,顶上如锋,山根自岭下而指六方。于澳西边亦有石山,岩秀并岭,高秀半天。东至与北,虽有山连,而犹斜耳。”
167条:“廿九日北风吹,令新罗译语道玄作谋留在此间可稳便否。道玄与新罗人商量其事,却来云:‘留住之事,可稳便。’”
254条:“<开成五年(840)二月>廿五日巳时,入县辞长官。却入寺,斋后发。纲维、典座等到县西野中辞别。(从)县行卅里到招贤馆宿。知馆人高怒(恕)在馆中住,作主人殷勤。”
255条:“廿六日开明早朝,出招贤馆,行卅里到龙泉村斜山馆断中。知馆人梁公度在馆里住。不恶不好。缘脚痛不得发行,便于馆宿。”
256条:“廿七日早朝,发到軬车村宋日成宅断中。乞酱酢盐菜,专无一色(连一样也没有)。汤饭吃不得。西北傍海行七里(应为卅七里),到牟平县。城东去半里有庐山寺。未时,入寺宿。只有三纲、典座、直岁五人,更无僧人。佛殿破坏。僧房皆安置俗人,变为俗家。县城东西一里半,南北二里已上。”
257条:“廿八日庐山寺设登州刺史乌君斋。当寺僧二人:寺主僧一行,直岁僧常表。日本僧三人。都(共)有五人。村人廿有余。各于自宅中随力所办,修理饭食,擎将来。寺主僧一行表谈。村人于堂前同斋。各自所将饭食各自吃,不分与人。各割自食分以供僧也。”
257条后半部分:“<斋>后发,西北行十五里。路边有王府君墓。石上镌字,久经岁月,志石倒地。傍北海浦行廿余里,到(仵)台村法云寺宿。知馆人了事。<仵>台馆本是佛寺,向后为馆,时人唤之为仵台馆。馆前有二塔:一高二丈,五层,镌石构作;一高一丈,铸铁作之,有七层。其碑文云:‘王行则者,奉敕征伐东藩没落,同船一百余人俱被贼擒,送之倭国。一身逃窜,有遇还归。麟德二年(665)九月十五日造此宝塔。’云云。”
260条:“从<文>登界赤山到登州行路,人家希,总是山野。牟平县至登州,傍北海行,比年虫灾,百姓饥穷,吃橡为饭。”
523条:“<唐会昌五年(845)八月>廿一日到牟平县。得县牒,又向东南行。”
524条:“廿四日到文登县。逾山涉野,罗破衣服罄尽。入见县令,请往当县东界勾当新罗所求乞,以延唯命,自觅舟却归本国。长官准状,牒送。勾当新罗所去县东南七十里——管文登县清宁乡。”
游烟霞洞记 清康熙进士莱阳周正撰,选自《小方壶舆地丛钞第四帙》,标点为修志者加。
烟霞洞在昆嵛山西北隅,古木丛茂,岭峻壑幽,盖神仙窟宅也。王子介繁为余言,吾兄茂先尝与林子青岳订游焉,今偕诸君复其言。
三月晦日,过孤梅山,偕林子直北行百余里,由昆嵛西北麓入,东行二十里,折而南,又折而西,又折而北。其折而北也连岫蔽日,耸柯出岭,垂荫漫溪,气候似盛夏时,蝉嘒树间,声幽细,入耳不厌,他谷无有也。
屈曲而上二里许,神清宫殿宇数区,依〓依冈。夹阶古柏二株,皆数围,上拂云。西偏,鸭脚树一株,合有三柏之围,高如之,枝覆数亩。枯枣一株,敲阶下,一围许,长寻,臃肿轮困,一枝旁出独生,横〓其上。长松弥山,杂以槐、柞、楷(jie)、枫、杏、桧之属,其高、围俱不减柏。
宫东南,冈脊平衍,掏石亭于上。东姑余,西苍山,坐而收之。东北有望海岩,岿崎千尺,西面盘曲可缘而登,上可容七八人,坐北望海。西径长松岭,三里许,南下观飞泉。泉在宫西二百馀步。复西北上六七里,登狮子峰,望东南诸峰,罗立高下,参差可数,独一峰峻极轶云。余下狮子峰南里许,胁息扳缘而上,陟其巅,平临泰礴顶。
泰礴顶者,昆嵛山最高峰也。俯仰其上,啸咏久之。风寒甚沁肌骨,徐步由云阳顶宛委北下,薄暮抵宫。
林子出所携酒脯干餱,饫啖柏下,命童子歌。酒酣,忽闻洞箫声出山半。余辍饮迹之,陟数百步,阻石,不辨蹊径。伏石上听之,激朗渍厉,不知身之在尘浊与云汉欤!子规乱啼,箫声亦歇。明日起,寻之,失其处。
烟霞有二洞,一在宫东北一里,而近覆以阁,莫考所自。或曰,向有唐氏女,不嫁,学神仙之术,居此;一在宫西北四五里,荒僻无居人。旧传王重阳辟之,服气练形,授丘马谭诸真人道于此,有丹井焉。余读王马丘诸子传,其与人接,无他畸行,及诸人孝弟日用而已,无他异说,人皆话之。所居成都,吾以为若而人隐君子流也。生不逢时,糠秕俗流,澡雪垢滓,非幽峦无以悦志,非邃谷无以远尘,故伏处于此,盖有托而逃焉者也。世不察,以为神仙,过矣!然唐氏女何以称焉?或曰:其得道也先重阳,蝉蜕数十年,而后重阳至。神清宫左有唐四姑冢云。
姑余山记 清康熙进士莱阳周正撰选自民国《牟平县志》
余览《寰宇记》,大昆嵛在宁海,麻姑修道处,亦曰姑余山。及游烟霞东十余里,山秀奇,层台绀殿嵌岩下,土人曰岳姑顶。余至考之,则姑余山也。宋元丰某年碑,述麻姑事甚详。登庙堂,见其据上坐庄严,不类传所称麻姑状,土人曰:“非麻姑,碧霞元君泰山之神也。”吾闻而惑焉!夫山川出云兴雨利万物,功德最隆,故在祀典;姑余不得与泰山埒,然牟平之山莫大焉,土人赖其利,其祀之也固宜,麻姑遁其迹于此,其祀于此亦宜;泰岱朝廷岁有常祭,纵废祭,奈何于此乎祀之!今大人某尊贵有定位矣,有人焉思奉之,布席设位,陈肴羞于其所不至之处,曰以宴大人某也,某知之而享之耶?且土人更其山曰岳姑顶,为兼岳神而庙之故云,此尤不察于理!延宾者于此,宾至历年而不去,并其室而有之,无乃非人情。然则姑余山宜祀麻姑,不宜祀岳神明矣。东北麓有柱高五六尺,有盖,八面,厚广均,面面有楷字,曰宋某年葬唐臣遗骸,某月日某人书,其字细载盗冢告奸罪状赏格,不知唐臣者何许人,或与麻姑同来宁海者也?不可知矣。西南一里许,一峰兀起,有碑立其巅,削壁十丈,无径,无藤树可攀缘,余手并力以登其巅,宽平可坐数十人,碑字大如掌,似小篆,然剥缺不可辨。北偏一石室,高五六尺,深尺,广倍之,审视周围,莫得其故。故并记之以俟考焉。
山蚕谱序 清雍正举人宁海州张崧撰选自民国《牟平县志》 登莱山蚕,盖自古有之,特前此未知饲养之法,任其自生自育于林谷之中,故多收辄以为瑞;宋元以来,其利渐兴,迹至于今,人事益修,利赖日益。广立场畜蛾之方,纺绩织紝之具,踵事而增,功埒桑麻矣。顾不知者,每以《禹贡》之糜丝当之,先儒说部,名贤歌咏,往往谬误,目未亲睹,堇堇以传闻之辞,臆而书之,论多歧出,无足怪也。每思考其族类,以备一方物产之略,苦于固陋,迟迟未能;偶阅王阮亭《居易录言》,孙益都浊亭《颜山杂记》,记山蚕,琉璃,窑煤井,铁冶等,文笔奇峭,曲尽物性,急披而读之,则诸文咸在,独无所谓山蚕说者,益用耿耿于怀;后见周栎园《书影》节记载是文,信如阮亭所称,然犹憾其略也;诵读暇日,因其说而畅之,期于族类分明,使览者知有橡蚢之殊,糜柞之别,不至混淆而已。若云笺注虫鱼,贵于典古,则未遑也。乾隆十五年(1750)夏五元日。
麻姑堂记 清代宁海州宫卜万撰选自民国《牟平县志》
山水其画工之副墨乎!神仙其山水之罨画乎!盖天地一大粉本,而山水复煊染设色于其中,于以见化工之奇;而骚人韵士,又各私其奇,争引之而缀诸传记,以为山水生色;况东方云海,自古称群仙出没之乡哉。宁海之昆嵛,跨海上,绵亘数百里,群峰〓,秀出天末,山之足蹈于海者三,大瀛蓬莱,朝夕相望于晻霭间,傥所谓神仙窟者非耶?山之西麓曰烟霞,唐姑飞舁于前,七真蝉蜕于后,丹鼎遗址,犹可指而艳也。若夫中峰,自霄鹤岭磅礴而来,迤逦西折而东,一峰秀拔,直插;穴渗,上有麻姑梳妆阁在云表,可望不可即,峰峦匾匝,如鸾凤骞,如狻猊踞,如蛟螭昂首而舞,万石玲珑,矗矗莫可名状者,姑余山也。《仙经》称麻姑之馀迹,故曰姑余。山中诸庵,多建于唐光化间,则姑余之名,由来旧矣。而《地志》有云:“罗山有麻姑崖,黄州有飞仙亭”,似乎姑之迹或在楚矣;平都山有麻姑洞,又曰:“在成都之繁阳山”,似乎姑之迹或在蜀矣;又观颜光禄之《仙坛记》:抚州有麻姑山,山顶古坛,是麻姑得道处。其著迹于名区者,不一而足,是果居其地者,各私其奇也,抑仙迹之在天壤,亦犹观音之变相,随地而示现也?要之,麻姑不得以方域限,而方域亦何得以麻姑私,《夷坚志》有东海乞槐之称,《葛洪传》有亲见东海三变之说、向到蓬莱清浅之语。而昆嵛在东海上,与蓬莱相距咫尺,其西嘉上有“蓬莱”二字,亦近古,夫蓬莱三山之名,固幻而无所指,或者指昆嵛而实之乎?峰之最高者,曰“太白”,石罅犹有蛎房,沧桑之说,不谓无据;且堂之阴有仙壕,琢上石龛,字跻剥泐不能辨,究之,神仙之归藏于〓崖绝壁中,或尸解而逝,或委蜕而存,其神灵倘亦常往来于太白顶上,看沧桑之递变于无穷也耶?余癸亥(1803)读书兹山,见庙貌之无色也,举目兴茂草之嚷,趺坐廑垂堂之虞,星霜已二十移矣;去年夏,再来山中,而殿庑已轮奂矣,栋宇已胶葛矣,涂垩丹艘已煽煌金碧矣。佥曰:“此于师之力也,不可不有以记之。”师曰:“整饬三宝,住持分耳,何足记?”虽然,神仙之迹,与勷募之功,则不可没,因索记于余。余曰:“噫!曩之荆棘满目,今则泉石兢秀矣,瓦砾颓垣,今则云烟生色矣,其神仙之灵欤,抑化工之煊染生色于两间者,自有数欤?傥异日者,踵而增华,又安知数十年后,其罨画复何如景象?而清浅陵睦之说,洵非虚语,则兹山之小沧桑云。”时道光丙戌(1826)岁。
游东华宫 记清道光文登教谕杜清和(邹县副贡)、撰选自清道光《文登县志》
往予家居,梦游山水间,桃花掩映,风物清美,觉而异之。既至海上,闻地有东华宫,花株甚盛,心怦怦为动。或告予曰;“东华者,有元一大梵宇也。今宫为墟矣。花树亦斩伐略尽,无足寓目。”予颔之,而未之信也。
今年春,坦垒吕丈偕刘君景文来,以游东华约。予闻之诉然。维时红杏未残,天桃初绽。山行数十里,无非花者。盖未至东华,而已恍然于家居梦游时也。直北一山,名紫金,秀拔高耸。山之麓,东华在焉。宫南数武,有亭翼然,数碑参错其中,元时物也。文虽俚俗不可读,而书法率娟秀,又石质莹然,光可鉴物,为摩挲久之。稍北有台,高丈许。台上为东华洞,中列七真像,苔藓满身,苍翠欲滴。出,立台巅,頫视群峰,踔厉而南,势若奔马。南山一带,横亘于前,俨然东华之屏障也。其间流水潺湲,春云叆叇,映带桃花,致为佳趣。刘君乃为置酒花下,飞觞传盏,相与痛饮。酒酣起舞,〓风忽作,曼花飞堕,沾染衣袖。于是,座客穆然远揽,渊然深识,举有天际真人之想。
夫世所传桃花之盛,风景之奇,曰天台,曰武陵,而究其所谓避秦之人,餐霞之客,真耶,幻耶?是耶,非耶?寓言耶,抑实境耶?弗可知已。东华山水清旷,花树缤纷,乃自有元以降,数百年寂寂若是。余非宿昔梦见之,亦几惑于人言,而无以自信。然则天下奇妙之境,置之幽远闲旷之坠,世固罕有知者,知亦罕有能传之者。其造物秀灵之所锺毓,厚以蓄之,而后光以发之耶,抑物之显晦各有其时,造物亦有不能自主者耶?于戏,岂独东华也哉!
西山防堵记 清同治间文登县孙其昌撰选自《光绪本<文登县志>点注》
同治六年(1867),岁次丁卯,五月既望。文、荣以僻处海滨,不见外事,麦秋既至,农忙登场,无他虞焉。客有自西来者曰:“济南境内,捻匪扰攘。”群以其言无稽,置无问。越三日,有谓“贼逼临淄界”。又越二日,闻“即墨戒严”。又越一日,莱阳、福山之民有惊惧而东奔者。于是,邑之人愕骇,不知所为计。或曰:兵家首重地利,形胜可恃,莫如西山。西山者,邑境之昆嵛山也。奇峰叠嶂,东海诸山莫大乎是。山之体,南盘北折,自南海至北海,百六十有四里;山之口,路险势阻,自西横港至紫岘口三十有四区;山之左,枯木朽株可备炊爨;山之泉,沮注不竭,可屯灶垒:山上,大石磐,小石礅,可磔、可炮;山中之木坚多节,科上槁可揭为竿,斩为兵。众议佥同,勇气百倍。于是积粮于山之阿,鸠工于山之顶。平也而凿为池,高也而筑为城,其积土也如堤之防,其累石也如金之固。当是时,山海环列,得地利矣;阖邑同心,得人和矣。贼抵宁海境,意欲东犯。军书急于星火,干戈严于风霜。农夫弃棱锄而执矛盾,士子废诗书而习剑佩。鸣金击鼓,旌旗蔽天。西山之守极严,而贼乃望风而远遁。《易》曰:“天险不可升也,地险山川丘陵也。王公设险,以守其国。”文、荣两邑非得地利,与西府同一蹂躏已矣。迄今承平三十年,桑麻鸡犬,安堵无恙,谁之力与!书其事,俾后来者得考焉。
第二节 现代散文
游昆嵛山记 徐祖善民国二十一年九月十八日
昆嵛山在文登县城西六十里,一名根余。《十六国春秋》载石勒遣石虎击青州刺史曹嶷,嶷欲徙海中保根余山,即此。一名姑余。《仙经》云:“麻姑于此修道上升,馀址犹存,因名姑余。”盖根余、姑余、昆嵛以声相近而转。其最高者名大白顶,一曰大悲顶,宁、文于此分界。山之西面踞宁海(现名牟平)境东,一面入文登,实为宁、文镇山。明代以前,老树参天,人迹罕到。兽有鹿豕,禽有子规,冰雪琢镂,四时幽绝,迥异人间。羽客道流往往栖止,世传王真人及麻姑上升,遗址多在宁海界内。《文登县志》志昆嵛山者如此。余宦游来威,与兹山相距咫尺,探幽览胜,往来于怀。顾以人事牵拘,久而未果。
今年九月二日,秋高气爽,政务稍逸,翘企〓窿,游兴勃发。乃邀同陈抱深、贺勉吾、曹建侯、裘时杰、蒋伯范诸君并携带武装警察数辈,负以蜡屐,执以鞭丝。临时,陈、贺因事系留,未得果往,余等爰于是日下午三时,乘坐汽车由威海出发,行约一时许,即过麓道口。此地有公安第二分局派出所,停车便为视察,移时驰抵酒馆,已入文登界。憩息片刻,时届五钟,余及建侯遂先策马前进,馀者徒步以趋,相约会于山麓之岳姑殿。自酒馆西南行,地势渐由平衍而趋陂陀,田野清幽,引人入胜。或据鞍纵览,或蹑屩遐观,涉水穿林,极饶兴趣。沿途乡民见游客至,殷勤指导,其一种醇厚诚实之概,颇具古风。凡经十余村,约四十里,达龙泉汤。汤固温泉,泉囿以池,池作方形,深三尺、宽丈许,以浴者过夥,换水不勤,色相苍黝,殊可惜也。日薄崦嵫,未护(获)停辔,浏览复行二三里,夜色苍茫,残径莫辨,景象森厉,马足趑趄。因觅村民向导,始于八时抵岳姑殿。殿为室不甚广,休息其中。短檠焚膏,尘怀尽涤,住持诚惠道士款接周洽,为具豆粥鸡卵,饥渴顿消。惟念及馀人向夕冥行,迷途可虑,不无踌躇耳。正盼望间,悬闻犬吠,声中有人来报,步行者已抵舍利寺,距岳姑殿不过里许。转瞬间,相携来会,晤话欢然。饮啄终,遂各就寝。虽蚊虻潜扰,顾不碍一枕甜如也。
次晨六时起身,全体登山览眺,只见叠嶂层峦,奔来眼底,林木蓊翦,涧水潺湲,形势天成,宛如图画。循盘道拾级而上,未几至岳姑顶,碑碣林立,峭壁千寻,选胜裁幽,摄影留念。《县志》所载前人游咏诸作,写景逼真,从知墨客骚人,藉山水为吟风弄月之资,良有以也。山顶建筑计古刹十三所,内仅一缁流栖止间,年己八十五龄,鹤发童颜,步履甚健。据云每年春夏之交(四月十五日),香火极盛,乡民有组织所谓茶会者,毂接肩摩。最初规定,来山之人须各带二砖,以为修建古刹基本材料。行之既久,栋宇遂蔚为大观。众志成城,良非虚语。取则不远,吾殊于国事感慨系之。
岳姑顶偏南,矗出最高峰曰大悲顶,即昆嵛山无出其上处。有亭翼然,为道士圆寂之所。登临一览,万象在旁,旷快襟怀,非言可喻。流连移晷,遂改道下山。山腰有泉,水质清洁,各庙资为饮料之源,甘美宜人,不独光鉴澈底为可欣赏耳。
行西北五里许,至紫金峰,层峦起伏,长松巨壑,颇占昆嵛之秀。中有名境曰烟霞洞天,殿宇巍峨,为山中诸刹冠。住持嗣海大法师,道貌清腴,谈吐隽雅。室中书画满目,供奉无尘。庭有海石碑,高约八尺,扣之铿然作金声,毕与凡硖不类。殿旁有石亭一座,名清风亭,为浏览全景最宜之地。闻威海在英租期内,其办事长官庄、骆二君,曾来避暑于此。尚有九龙池者,亦兹山著名之区,惜为时所限,只得留诸异日矣。
是役也,往返不足两昏朝,计程殆二百余里,车马代步,而外攀跻陟降,几遍全山。自喜腰脚尚可胜劳,尤于山野物事、人情所得非鲜,其怡然以喜,轩然以快者,为何如耶!游兴未阑,归鞭已策。午后三时,余偕建侯、时杰、伯范等四人,策马返辔,六时许抵酒馆,换车指威。归时已万家灯火矣。爰嘱建侯濡笔记之。
修志者注:本文选自蒋同生、王君守编《威海卫指南》。1932年2月,威海卫管理公署印。徐祖善为威署首任专员。文中所提“紫金峰”,在昆嵛山南麓;而烟霞洞天,在泰礴顶西北烟霞山下。
情系映山红 选自《杨子林散文集·刘公岛断想》
踏进春日的昆嵛山区,最令人激动的是什么呢?拔地兀起的青峰翠峦、郁郁葱葱的苍树碧草、飞珠溅玉的山涧流水、如棉似雪的茫茫云海和那绿荫如盖的村落人家,都会使你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魅力。然而,当你把目光投注到一簇簇悄悄盛开的映山红上,会突然为之一振,仿佛满目春色中出现了一个重重的惊叹号。
在城里,间或也看到映山红,那是作为野趣观赏的,移栽到精美的花盆里,刻意修剪成主人喜爱的枝型,搁置于床边案头,虽能添几分清雅,却全无开在山坡岭上那种泼辣浓烈的劲头了。在昆嵛山区,映山红真正显示出本质中的豪壮美。你看那千仞陡壁之上,岩间石缝,一抔薄土,荆棘丛生,山风鼓荡,只有那些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才能扎下些许须根,映山红却在这里开放了。顶着初春的寒意,抽出绿茸茸的枝叶,绽开薄绸般的粉瓣,一丛丛,一簇簇,宝石般鲜亮,玛瑙般殷红,远远望去,宛如绸缎飘落,团团锦簇,云蒸霞蔚,与青山绿水,白云蓝天相辉映,融成一幅壮阔的春意山水图。到昆嵛山观光游览的人常常为映山红铺就的景观而激动,长期在昆嵛山区工作生活的人尤对映山红有着更深切的理解。山区的老乡没有赏花弄草的闲情逸致,他们对映山红的喜爱来自实实在在的生活需要。前些年,“学大寨”修梯田,我曾亲眼见过乡亲们拖着疲惫的身子,把一片片映山红连根刨出,小心翼翼地移栽到新砌的坡堰上,这不只是为了固土护坡,还因为映山红的花可以吃,枝可以作药材,映山红似乎成了农家一宝。今年春天,我在昆嵛山区遇见了一位在这里工作了整整八年的乡党委书记,他向我讲过这样一件事。他进山的第一个春天,到一个偏僻的山村了解情况,这个村很受电影导演们的青睐,据说是拍抗战时期农村的理想外景地。中午他被派到一个老党员家里吃饭。一盘热气腾腾的包子端上来,皮是地瓜面擀的,馅是映山红瓣拌的,老人面带愧色,颤颤地说:“上级来了,这饭真拿不出手,实在没办法呀!”他咽下了又苦又涩的映山红包子,临走时撂下一句话:“老人家,你等着看吧,咱昆嵛山不能只开映山红。”一晃几年过去了,这个乡建起了乳品厂、啤酒厂和石料厂。雪白的奶粉,金黄的啤酒、紫红的花岗石板和满坡满岭的果树,为山区农民换来了大把大把的票子,换来了新瓦房、电视机和摩托车。那位老党员带着满意的微笑走完了人生最后一程。当他要离开这个世界时,给乡党委书记捎去了一句话,请他每年春天都进山看看映山红。
听完这番话,大家默默不语。路边峭壁上,一簇映山红探出身来,举起一柱火把,牵引着我们的脚步。拐过一个路口,乡党委书记抬手指去:“看,多旺醒的映山红!”寻声望去,视野大开,近峦青黛,远峰空漾,在碧绿深沉的广阔背景下,峭崖上一片飞紫流红,成千上万的映山红罩住了半个山头,开得那样豪迈奔放,势不可挡,组成了“日射血珠将滴地,风翻火焰欲烧人”的瑰丽景观。乡党委书记深沉地说:“老人的话,我一辈子也忘不了!看一次映山红,我就感到肩上的责任重了一分,我不会让他失望的!”
看着这位把生命的精华献给昆嵛山区的党委书记,我恍然想到,大约看到映山红的人都会发出赞美,然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映山红身上,有人看到了春天的倩影,有人听到了淳朴的山韵,有人则感受到了震撼心灵的情感力量,其差别或许在于经历与信念吧。
离开昆嵛山那天,我曾想折下几枝映山红带回去。转念思之,还是把映山红栽在心里吧,假若体会不出映山红的神韵,光是观赏玩味一番,岂不是有负于映山红的价值?
昆嵛仙水名天下 褚芝选自1990年1月11日《威海日报》
昆嵛风光美,最美矿泉水。
昆嵛的山泉溪水晶晶莹莹,镶嵌在崇山峻岭之中,像流动的宝石,叮叮咚咚,潺潺于千沟万壑之间;像幽雅作响的古筝,为一部历史伴奏着欢歌笑语。山后有“九龙潭”,山前有“王母娘娘洗脚盆”。人们愿把人间美景赐予天宫神仙,于是发生诸多听了令人飘飘欲仙的美丽传说。
譬如,王母娘娘的洗脚盆。传说王母娘娘身体不适,玉皇大帝差吕洞宾到人间去采“爽心草”为王母治病。吕洞宾驾云来到昆嵛山中,招集山神、土地询问“爽心草”事。山神说:“小仙所辖地区无此仙草,倒有一潭仙水,用仙水洗脚,便可全身清爽,不妨请王母前来一试。”吕洞宾回禀玉皇大帝后,王母便由众仙护驾,来到昆嵛山仙池洗脚。她坐到“盆沿”上,把双脚放进水中,顿觉心中一爽,筋骨舒适极了,便忘乎所以,命众仙:“速将仙盆搬回天宫!”可诸仙谁也没有能力搬动这个宝盆,所以它仍像一面镜子,镶嵌在昆嵛山山腰。
山里人说:“大旱三年,王母娘娘的洗脚盆不干。”道出了昆嵛山水源丰富,流之不尽的本意。昆嵛山区的文登人民,不忍心甘露清泉出山,在海拔140米处的山谷,筑起一道双曲拱大石坝,截住了溪流,成为全省最大的高山石坝水库昆嵛山水库。水库坝设计高53米,容量1062万立方米,水面36万平方米。它既是造福于民的水利设施,又为昆嵛山增添了一处景色佳丽的旅游景点。游人泛舟荡波,穿峡越谷,如过长江三峡,群山倒影,镂刻于水中,映得山势更加深远庄严。弃舟上岸,可领略昆嵛山顶峰泰礴顶等名胜奇观。逢夏溢洪,库水从16米宽的溢洪口凌空跌落涧底,形成40多米高的大瀑布,景色壮观。若遇晴天,瀑布上方,珠玑飞溅,彩虹道道,五彩缤纷,胜似仙境。
昆嵛山水矿化度低,透明度高,甘甜无异味,各项指标均优于国颁饮水标准,可与崂山水媲美,为酿造业的专家拍手叫绝。于是,国内外闻名的“昆嵛啤酒厂”和“甘泉啤酒厂”先后在山前山后诞生。昆嵛矿泉水从水库塘坝由地下管道直通车间,不耗能源,绝少污染。出产的“昆嵛山牌”和“胶东牌”啤酒,多次夺得省优、部优称号。“昆嵛山牌”啤酒在首届中国文化节荣获了三枚奖牌。“胶东啤酒”在国际博览会上一举夺得“金熊杯”大奖。去那里旅游观光的客人,在饱赏美景奇观之后,再饮几杯昆嵛矿泉水和啤酒,会分外惬意。全国著名书法家陈天然饮罢“昆嵛山牌”啤酒挥笔题词:天福胜地育英雄,昆嵛山水酿美酒。
泰礴极顶 丛培威选自《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馆刊》2007年2期
2005年5月22日,我一家三口,开车到文登市的昆嵛山里樱桃园买樱桃。尽管前一天首届昆嵛山樱桃节已经开幕,但见道边的樱桃密密麻麻挂满枝头,红少绿多,采摘还是过早。樱桃没买成,并不遗憾,买樱桃只是我们出游的引子。此时山野的风光十分迷人,我们站在道边,观赏着美丽的景色,拿出相机不停地拍照。遥望西北方向,高高的山峰隐没在云雾之中;近看一座小山,山顶的巨石裂成莲花状。原来我们正站在三瓣石下,脚下的路就通向昆嵛山主峰泰礴顶,那是我们早就向往的地方。此时正是游览昆嵛山的大好季节,因此,我们驱车向泰礴顶进发了。
从三瓣石到泰礴顶,石块铺成的山路陡峭狭窄,仅容一车通行。我们的车子颠簸着慢慢向山上爬去。5月的山谷莺飞草长,满眼新绿,摇下车窗玻璃,清新的山风扑面而来,满山的树啊草啊,更清晰地展现在面前。看吧,松树是绿的,柞树是绿的,合欢是绿的,野玫瑰也是绿的,形成了一片片深深浅浅的绿色。满山的野草,把山坡遮掩得密不透风。走进这狭长的山谷,犹如走进原始山林。在漫山的绿色之中,盛开的鲜花姹紫嫣红。那散发着浓郁香气的槐花,似漂浮在山谷的一片片白云;偶尔孤挺的楸树,满树淡紫色的花点缀在山野之间;稍矮的山杜梨,花儿白得没有一点杂质,一株株在绿海中格外醒目;开成一堆堆雪一样的野蔷薇,则谦逊地匍匐在低洼处;在石硼顶上贫瘠的浅土里,石硼果顽强地开出一莲蓬白中带绿的小花;漫山遍野一簇一簇盛开的,则是那粉红的山杜鹃,路旁,山坡,悬崖峭壁,到处都有它妖娆的身影;还有那数不清的草花,满天繁星般地点缀在绿色的山野。许多山花轻拂着我们的车身,引得我们心摇神荡。我们停下车来,真想张开双臂,拥抱这迷人的大山。
“太好了!”
我们忽然感到语言的贫乏和无力,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达此时的感受。我们频频摁动照相机的快门,以期把这美丽的风景多保存一些。
从三瓣石到泰礴顶,近10里的山川,路是一直上坡,开始是顺山谷直行,后来山越来越陡,路便横着拐起了“之”字弯,有时坐在车上,就像仰躺着一样。一座座陡峭的山峰,或雄伟,或峻奇,不断涌入我们的眼帘。我们不断地停车观望,把那一幅美景,摁进照相机的镜头。
经过40分钟的走走停停,我们把车开到了山上的平台,又手扶铁栏杆,登上了山顶。
啊,我们终于登山了泰礴顶,登上了胶东腹地的“喜马拉雅”,此刻,我们是胶东两万多平方公里内站得最高的人。“登临芳心远,身与碧云齐”,一股豪情油然而生。
和我们一起登上顶峰的,还有山背面牟平职专的一群青年学生,“哇——”“呀——”,他们兴奋得大呼小叫,矫健的身影在山顶蹦跳雀跃,欢声笑语向山下四处飘散。
刚才一路来还是阳光明媚,而山顶上却云雾缭绕,从山背面飘过来的水汽浓重的云雾,棉絮一样从我们面前流过,致使你想伸手捉住它。在山下时还感到微热,而此时却感到凉飕飕的。山下的野山楂、山杜鹃等已灿然开放,而山顶的却刚冒出花骨朵儿。回想三年前的10月,我们三口冒雨从背面来游昆嵛山,到了半山腰的停车场,稀疏的细雨就变为霏霏小雪,山坡很快变成一片白,而主峰则隐匿在雪雾之中,我们畏寒而返。真是山上山下两重天。此时,我们不愿到背风处避寒,而是在冷飕飕的湿风中,手攀脚登,从一个高点爬到另一个高点,遥望迷蒙的群峰,俯视不测的深渊,多角度地观赏着眼前的大山。
莽莽昆嵛,古称姑余,横跨文登、乳山、牟平,方圆百里。《齐乘》云:“昆嵛山秀拔为群山之冠。”北魏史学家崔鸿在《十六国春秋》里,称之为“海上诸山之祖”,故又有“海上仙山属蓬莱,蓬莱之祖是昆嵛”之说。整个山脉峰峦连绵,盘回曲折,林深谷幽,风景秀美,吸引了历代文人墨客前来游览题咏。“昆嵛知胜境,别有洞中天。路自半空入,山从绝顶悬。置身在霄汉,拂袖落云烟。一望渺无际,疏钟何处边。”曾任文登知县的王一夔是怀着怎样兴奋的心情,写下了这首游山诗。清代学者王渔洋在《池北偶谈》中写遭“文登昆嵛山有山市,恒在清晨。遥望之,山化为海,惟露一岛。岛外悉波涛弥漫,舟船往来,山下人但觉在雾气之中。”多么奇妙的山中海市。
昆嵛山在众山之中不是太高,但它突兀于胶东沿海,便给人以危乎高哉的感觉。它山山有景,处处景佳,而在几大景区中,最壮观的当属泰礴顶。泰礴顶耸立于群峰之中,高达922.8米,危崖峭壁,独凌霄汉。“这山望着那山高”,原来是说人们在看山时容易产生错觉,而登上泰礴顶,你只会感到它无与伦比的高大和雄伟。它的周围尽管群峰罗列,但都远不及它。大崮子虽然有877.7米,但明显见矮;五股叉、菠萝崮、罗度也只有700多米;锝子尖、屋脊崮、小崮子、大过顶则仅有600多米,矮了约三分之一。俗语云:天下名山僧占多。昆嵛山也不例外。远在汉唐之际,山上已是寺观林立,主峰泰礴顶旧有三皇宫,其南有禅教寺、无染寺,北有岳姑殿、神清观,西南有圣水宫,东南有甘泉寺,东有六度寺、金水庵等,皆盛极一时。金元时期,昆嵛山又成为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虽然这些寺院道观在历史的烟火中大都毁弃,但昆嵛山仙山的美誉传遍遐迩。
一会儿,云雾慢慢散去,明媚的阳光普照,整个昆嵛山显出它清晰的芳容。放眼看,群山如莽,连绵不断,逶迤多姿;山山耸翠,满眼青绿。眺望远处,沟壑纵横,阡陌村庄。多么雄伟壮观的山河画图!是哪位画家的伟大佳作?不,再伟大的丹青妙手也画不出如此美妙的图画。我们只是感谢造物主的神奇创造。面对如此美妙的大山,怎能不使人的崇敬之情肃然而起!它那雄伟的超乎寻常的博大和壮丽,怎能不使你躬身赞叹!我心中涌起一种特别的激动,突生一种昂扬的高尚情怀,好似看到一种永恒的完美,受到一种自然的玄妙意念的触动。我想扑身向这大山跪拜,我的心中溢出激动的泪水……
昆嵛山林场的张师傅来提醒我们注意安全的事项,善良的话语体现着善良的用心。他就是山下牟平莒格庄人。昆嵛山人向以善良质朴著称。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爱山、用山、护山。在革命战争年代,他们为保卫这圣山不被外来铁蹄践踏,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和平建设时期,他们又竭力保护大山,使这里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国家森林公园。就说现在吧,泰礴顶上的三个单位:人民子弟兵在这特殊的地方履行着保卫祖国的特殊任务,广电系统的职工在此保证千家万户收看到清晰的电视节目,林场则建设保护着这里的山林。他们在享受着昆嵛山绝妙风光的同时,也默默忍受着孤寂和生活不便的艰苦。就说张师傅吧,妻子在家种地,女儿上中学,可他为保护山林防止火灾,已连续三个多月没有下山,风吹日晒使他的皮肤黝黑,但和他交谈,却看不出丝毫的怨艾。他们的心都像昆嵛山一样圣洁可爱。
我们怀着恋恋不舍和感念的心情离开泰礴顶,一路上仍是走走停停,不断地观望拍照。我们终于经不住引诱,破例地掐了一大束盛开的山杜鹃,载着一车的芳香和鲜艳下山。
昆嵛踏青 国有昆嵛山林场原党委副书记孙树业
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小燕子呢喃着提醒着:又是一年踏青时。想起了踏青,往事就一点点洇了上来,伴着花香鸟语,伴着绿树清风,伴着空气里淡淡的大山的气息……
说起来这事已经有一年了。去年,也是这个时候,我应邀参加昆嵛山旅游踏青节。当我们走进昆嵛山,极目远眺,大山的脊梁绵延起伏,刚强而坚韧,像胶东汉子的胸怀与铁骨,傲岸不群。山的怀抱里,是一片绿的世界,花的海洋。那绿是怎样的一片绿呵!铺天盖地的、壮观的绿!绿山、绿树、绿草、绿苔,连树叶的间隙里筛下来的阳光都绿得澄澈!那烂漫的山花点缀在每一片绿的缝隙里,像是绿色裙裾上的五色的宝石。嫩黄的迎春,金灿灿的连翘,粉红的杜鹃、大红的桃花,雪白的山梨,迎风怒放,翩翩起舞,抖落一山的香气,随风而飘,撩着人的眼睛,沁入人的肺腑,整个人都被薰醉了。
一路走着看着,忽然有人惊呼一声:好大的一片杜鹃!循了声音看去,但见耀眼的阳光下一片山花泼辣辣地铺散开去,红的,粉的,白的,紫的,自顾自地盛放着,在微风里骄傲地摇曳着。同来的导游说:这就是杜鹃坡了,算是泰礴顶景区的一个插页。绿草在这里静静地生长着,这野杜鹃就在这里尽情地散发着最自然最野性的风采,仿佛不需要人的欣赏,却在无形中成为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将一面山坡渲染得分外妖娆。耳边隐隐约约响起那首旷达悠远的信天游:山丹丹花开花又落,坡上红一片……
森林氧吧的山坡上、树丛间,绿草茵茵,那落叶松、山芋、麻栎树梢上吐出了嫩芽,绿得让人眼馋。那笔直挺拔的红松向游人昭示着春的到来。女孩们在吊床上摇来摇去,壮年人、老年人在石桌旁休憩,尽情地吸着氧吧里的纯天然鲜氧。我忽地童心大发,忍不住躺到了吊床上去,那吊床自然地轻轻地摇荡着,清风微微地拂过去,偶尔传来一两声若隐若现的鸟语,无车马之喧,无闹市之嚣,真的就想在这自然母亲的怀抱里睡上一大觉!想来仙风道骨原就是如此修炼出来的呀,在这样的环境里沉思上一两年,整个人也就虚怀若谷,沉静如水了!
昆嵛山清新的空气得益于良好的生态环境。昆嵛山是个大植物王国,这里蕴藏着植物千余种,有层次地混交成一条一条林带,形成植物链,使得害虫失去了传播的机会,可称“自身免疫力高”,所以,莽莽苍苍七万亩森林,30多年就没喷洒过化学农药,没有虫灾之忧,没有污染之害。林内空气清新,负氧离子含量高,令人呼吸平稳,血压降低,促进新陈代谢,提高免疫力,对治疗心血管疾病、稳定精神都具有特殊疗效。
第二个目的地是无染寺景区。在停车场未及下车,扑鼻的芳香便阵阵袭来。迫不及待地冲下车顺香寻去,好大一棵玉兰!那一株白玉兰有一搂多粗,绿叶尚未发出,银白的花朵便争相竞放,真可谓“一树春花一树雪”。我心知这便是久闻的“江北玉兰王”了。当地人讲它在无染寺山中已度过了300多个春夏秋冬,至今仍英姿勃发。每到春天便吐出花蕊,绽放出一树的白雪,丽影婆娑。它的花与普通玉兰不同,每一朵都似一精雕细琢的玉石酒盅,我们去的时候是晴好的天气,据说在雨天里,每一朵花都可以盛上一盅雨水,犹如白玉杯中的琼浆玉液。春风拂来,香馥四溢,在整个山谷弥散开来。回来后每当我想起那棵玉兰王,就痴疑那是几百年前下到凡间的花仙,爱上了昆嵛山这块地方。你瞧她婷婷的袅袅的盈盈的徐徐的样子,是凡间的花可比的么?
沿无染寺遗址北上,有万米大峡谷,峡谷两旁,翠峰秀岭,森林掩映,花繁鸟鸣,宛如世外桃源;仙女池、王母娘娘洗脚盆美丽诱人,掬一捧清凉的山泉水洗面,顿觉神清气爽,上山的疲乏一洗而空。正是所谓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在陡清湾旁的树林里,我看到有三四个年轻村妇,衣衫素洁,头缠围巾,左手臂腕上挎一篮子,一会儿弯腰,一会儿攀枝,不时向篮子里放些绿的东西。走近一看,她们在采野菜,有的采了大半篮子。正巧,中午在木屋餐厅就餐,十几桌佳肴,清一色的山珍、野菜系列。有芽、有花、有叶、有根等等,在厨师的精心调配下,每一种野菜都风味独具。那鲜嫩滑爽的是蕨菜,那清脆爽口的是山么楂。据酒店老板讲,他们将昆嵛山野生的山菜、山珍30多种搬上了餐桌,有炒、炸、凉拌等各种风格,可真谓绿色食品了。酒是用自养、自产的鹿血、鹿茸、鹿鞭和药材泡的酒,这桌野菜山珍宴,我们都开了眼界。
徜徉在昆嵛山水间,流连于美味佳肴中,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恩赐,那种感觉,让人留恋,让人难舍,让人回味。从昆嵛山回来很久,我都难以忘怀。又是一年踏青时,我盼望着,再上昆嵛山!
此文曾发表于2004年4月2日《烟台日报》和2005年3月22日《中国绿色时报》。
昆嵛看水 牟平电视台总编室主任孙世伦
在喧闹的城市居住久了,常常向往那小桥流水的田园风光。这几年,我一直钟情于胶东屋脊昆嵛山,闲暇的时候到昆嵛山走走,面对青山碧水,心中的郁闷便荡然无存。以这样的方式体会昆嵛山,我才真正感觉到昆嵛山的精神和风采,感受到大自然的无穷魅力。
昆嵛山每一寸土地都是一幅美丽的画,昆嵛山每一条小溪都是一首动人的歌,那峭立的山峰、深邃的峡谷、奔涌的流泉、绵延的林带、芬芳的野花、嶙峋的怪石,构成了这块神奇的土地。我爱昆嵛山,可我更喜欢昆嵛水。
所有的季节,昆嵛山的水都是迷人的。山泉从石缝间汩汩流出,汇成条条小溪,顺着山势蜿蜒而下,清澈的山泉与山石亲吻着,时而化成朵朵飘逸的彩云,可无论眼中水的形态和色彩怎样变换,它给人的感受始终是圣洁的。
昆嵛看水,最好的时间是七八月份,清晨,当山还笼罩在轻纱晨雾里的时候,太阳光便碎金似的落得满地都是。轻风抚过水面,浮光耀金一般,放眼望去,黛山、碧树、蓝天、白云,仿佛一切都在水巾,水成了一面面大山梳妆的镜子。
昆嵛山属暖温带季风型气候,每场季风刮过,每场雷雨过后,小溪变成了湍急的流瀑,一路喧哗着、激荡着,唱着一首首高昂的歌,汇成河又集成潭,宽阔的水面碧绿深邃,被大自然涂抹得万紫千红的大山,忍不住把自己伟岸的身影,投射到那碧潭中,增添了几多妩媚。
雨季的昆嵛山处处披挂着银色的丝带,从山上倾泻而下的流水,犹如灵秀飘逸的水袖,把昆嵛山舞动的风姿绰约,那罗带缦绕、青峰浮水的景色,清新如画、朦胧如诗,令人流连忘返。
不同的天气昆嵛山有不同的景色。晴天,看青峰倒映,阴天,看漫山云雾,雨天,看昆嵛烟雨,那浮云穿行于群山之间,雨幕似纱笼罩在青山之,上,目睹眼前美景,耳闻轰然作响的水声,却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昆嵛山方圆百里,山的深处人迹罕至,大自然美丽的图画就隐没在白云深处,这蜿蜒的山泉带着山的秘密流淌下来,诉说着山那边神秘的故事。尽管这里只闻水声风声,却处处洋溢着美的原始、美的韵致。当你带着都市的喧闹、俗务的繁杂来到这里,正可以洗涤一身征尘。当工业文明的车轮载着人类的历史呼啸向前的时候,人们反而更加醉心于田园牧歌、小桥流水,这大概就是现代人渴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写照吧。
昆嵛山美的极致在于水,这里五步一潭,十步一瀑,瀑连潭,潭连溪,山水交融,水天.色。从山的深处奔涌而出的山泉,犹如柔美透明的绿色绸带缠在山间。好奇的树木探足其中,静静地感受这水的亲吻,悠闲的鱼儿贪爱这水,便永生永世留在这里,溪中之石,经年累月,在柔水的轻拂下,没有了棱角。圆滑本不是他们的属性,要想读懂他们,只有从外柔内刚里去找答案。
水是昆嵛山之魂,是一切生命的源泉。因为有了这水,昆嵛山的土地格外肥沃,树木格外茂盛,因为有了这水,百里昆嵛才充满了无限的生机和不尽的未来,它赋予凝重的山以灵动、灵性和生命,同时也把人带进了神话世界,王母娘娘的洗脚盆、仙女池、水帘洞、九龙池,这一个个传说,一处处景观,都展示了昆嵛山水的内涵和风采。悬挂在百米陡崖峭壁上的九龙池,也许是因为有了九条神龙的庇护,使得这儿的水流光溢彩、长流不息,每逢雨季来临,百丈悬崖上飞瀑奔溅、撒珠喷雪,游人如织。
昆嵛山的水,是一首流淌在心中的歌,当你纵情于昆嵛山水,惊叹人世美景的同时,也能悟出不少道理。其实,人世之道和自然之道都是相通的,只有细细品味,方能明白其中的真谛。在朴实无华中超凡脱俗,在超凡脱俗中返璞归真,这正是昆嵛山的魅力所在。
此文曾获“我爱牟平”征文一等奖
秋醉昆嵛 烟台市当代作家 周政
诗人常说,春秋多佳日。一年四季之中,数春天、秋天最美丽。而昆嵛山的秋色比春天还要美的多、可爱的多。因为,秋天里的昆嵛山,宛如一片成熟的红叶,红得令人陶醉,令人思绪万千。
秋去昆嵛山,我被山的博大精深所震撼。极目眺望,田野、山岭是滴绿绿的、滚翠翠的。感触而叹,山的高大则是大自然赋予它的。
泊车进山,抬头仰视,昆嵛山北侧高峻奇险,南侧却清幽朴秀,路,略弯几弯,便直直地伸上云端。
嗖嗖嗖的秋风走来。绿波浅浅漾起,昆嵛山在唱响一支生命的歌。
山中万木蓬蓬,木叶萧萧,铁青、老绿、熟黄、火红浓淡交融,郁郁地开放一道溪涧,涧边浅草茵茵,落几片黄叶红叶,恰如艳开的红黄花儿,无声却有情。
我爱红叶,因为她饱含着秋天的收获。
我爱红叶,因为她是昆嵛山捧出的一颗红心。
山无红叶不知秋。在万山丛中,如果没有红叶的点染,人们便感受不到秋的气息;而当红叶满枝披红着绣时,一扫深秋的萧索气氛,使秋山秋水熠熠生辉,激扬热烈。
昆嵛山的红叶可如香山的红叶一般耐读。香山的红叶多是由黄栌林构成的一抹秋红,秋风掠过,万树摇曳,泛起阵阵红波;昆嵛山的红叶却是由多种植物构成的,有参天的大树,也有匍卧于地的小草,是多彩多层的,大有“白云霭红树,参差映铁岩,红叶远愈明,满山烧起赤壁火”之势。昆嵛山的红叶是一个大家庭,绚丽如锦、灼灼欲烧、诗情画意、令人流连。
解读昆嵛山的红叶,最佳的方法是走进去。我披秋风,漫步在青山红林中,万种树叶发出飒飒的响声,不时有一片或几片红叶飘落在我的肩头,我轻轻地拾起一片红叶,似揭新娘的盖头样去解读她那红色的意蕴。我明白了,这虽是植物的某种衰老象征,却蕴含着一个新的生命的诞生。我真的感叹大自然力量的伟大,我也惊奇地发现,就是这满秋红叶也不都是一成不变,她们总是以自己不同的姿态显现自己的色彩,体现自己对红色的理解和审美取向,用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奉献于大自然。细看,红枫叶红得诱人山槐叶绛红、樱桃叶嫣红、水杉叶铁红、柿子叶紫红、山杏叶朱红、黄边叶淡红,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最大最美也最红的是柞叶,它亮开一片片叶子就像一面面小红旗;山岭上那迎风如燃的火炬树,高举着火炬把青山点燃得红红火火,壮壮烈烈;可歌可赞的是绛珠草,她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用自己纤细的身子,强烈的生命力,顽强地装扮大自然。它的红是鲜艳的红,纯洁的红,少女的红。
登上极顶方知天高云淡,方知秋的气度,方知昆嵛山的伟大。看昆嵛山你最好登上泰礴顶。这是山里人的亲身感受。
泰礴顶是昆嵛山的极巅。往泰礴顶远行,3000余米,云升云降。到了半山腰,路更陡更曲了,简直是死路可走。寻着采药人走的路,艰难攀上每上一高,风头一时比时强硬,偶尔还夹杂点湿意,那是万树之上落下的点点秋雨露,泰礴顶这是一个多么逗人情思的神秘的地方啊,我知道,愈是好地方,愈是不容易去得,愈是去的人少,愈是值得‘攀呢。山高都很荒,不大刻意雕凿,效果却不坏,是古野气重。直上泰礴顶阔叶林倒是多了起来,这又奇了,这里的柞树、杨树、白桦树不受山高风大,紫外线强的影响,却高高立在十月天里,树叶全部泛黄,黄得又纯正,透了红的,属黄红,透了绿的,天生的颜色,不矫揉造作,天工的浓淡,大方潇洒。
哦,秋风轻轻地弹奏出昆嵛…的彩色音乐。我恰如一个渔翁,坐在泰礴顶上垂钓这绿海红波的一份情趣。这时,我顿悟一个至理,甲.是红色不能显示生命的全部,生命是多彩的,多义的,人生应当五颜六色的。大自然用色彩写就的诗篇蕴含着人生的诗意。黄昏斜阳下那纯金色笼起的昆嵛山,便如工作了一天的人,丰硕喜悦,更是一相智者的全部所有。秋声与天籁渐近渐响,最后与你的心音汇合成火热而又铁冷的铿然……那是太阳落山时最后的一个音符,那一抹余晖。
然而,还有更美的呢,那就是泰礴出。
我是第一次登昆嵛山看日出,更是第次在泰礴顶上看日出。
天一闪亮,东方的天空,泛起了粉红色霞光,昆嵛山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粉红颜色。这广阔无垠的天空和深邃辽远的昆嵛山,完全被粉红色的霞光融合成一体分不清哪是天,哪是山。有晨雾推来,如涛如浪,眨息间浓满昆嵛,远近的山峰化成了一个个岛屿,这不就是被道家崇敬的必重天么——仙家的三清世界!
四周,静极了,只听见微风吹树叶的沙沙声,此外,什么声音都没有,连鸟儿的叫声也暂停了,仿佛它们也被眼前这柔和美丽的霞光所陶醉了。晨霞的颜色多变,一会变成橘红,一会儿变成鲜红,一会儿变成姹红,一会儿又金红一片。青山和天空,也像着了火似的,通红一片。就在这时候,在那山天融为一体的苍茫远方,在那闪烁着一片火焰似的波光中,露出半轮太阳,被晨雾推拥着慢慢升起来。起初,它升得很慢,像是徐徐掀开红盖头的新娘,初时噗露出半个红脸,但是,这脸很快地放开了,绽着红红的笑脸来面对世界。到后来,猛地一跳,脱离了大海,霎时间,金光万道,直入云间,仿佛是无数个火红的太阳在昆嵛山上空撑起一架天梯。仿佛使人觉得,踩着这架金晃晃的天梯,就可以一直走进那太阳里去。
啊,日出的昆嵛山,美极了,酷极了。
啊,这太阳,这红叶,这草地,这山菊花,这山歌,叠在一起便是我的诗笺,诗笺的格子里永远藏着昆嵛山的秋色。
曾发表于《烟台日报》
昆嵛山(电视散文) 烟台市当代作家庄永春
我脚下,是昆嵛山。现代人叫它“胶东屋脊”,古人称其“仙山之祖”,并说神话里的三仙山蓬莱、瀛洲、方丈由此衍生。这是一片起伏颠簸的海,这是一片生出绿苔的海,这是一片已经凝固的海。今天的太阳,将滚过这片苍茫而葱茏的层峦叠嶂,升上中天,照耀另一个世界另一种生活。可是,这里仍与原始有关,与自然有关,与历史有关……
人在昆嵛可复古。
当你走出钢筋水泥的世界,走出霓虹幻造的天地,与这林立的七十二峰相拥相抱的时候,岂能不萌发思古梦幽之情愫!与这“活化石”水杉,来一张子孙与先祖的合影吧——何为跨世纪,此为佐证。又该如何称呼这千年树龄的杜松与古银杏?即使这三百余岁的北方玉兰王,她开满发际的如雪琼花,也该叫人读出不老人生!
这就如同我华夏古国的传统文明,依旧花繁如盖。
人在昆嵛可同绿。
四月踏青,昆嵛山人叫过节:踏青节。
阳春四月的昆嵛山麓啊,那绿山、绿树、绿草、绿苔,绿得发蓝,蓝得像漓江水,蓝得像唐三彩的绿,蓝得像踏春江南的嫔妃头上的那支碧玉簪……
四月踏青当阅花,昆嵛的山花撩人心扉插满一个春。
杜鹃红遍阳坡,迎春黄染沟壑……
在绿荫山道上,在如织人流中,那彩蝶似的蹦跳前行的女孩儿,是报春?是迎春?是妒春?令我莫衷一是。此时此刻,我想起生于斯也曾奋斗于斯的老哥哥冯德英,想起他创作的抗日长篇小说《苦菜花》《迎春花》《山菊花》,其未写就的续篇,不就是眼前这和平而幸福的景象么!
人在昆嵛可读史。
若把万重千仞昆嵛山,扯一线流云装订成册,恰似一部记录北方文化的史书。眼前的烟霞洞,岩石突兀,鬼斧神工,实乃洞天圣境。这,就是中国道教全真派的发祥地。人说金大定七年,咸阳道士王重阳,自终南山云游东下,聚徒讲道于此,创立了道教新宗派,并收丘处机等“七真人”。这石像、铜碑、圣旨碑、丹井,被武侠大师金庸全盘借用写就了《射雕英雄传》。
难怪我看这铮铮的山,我看这苍苍的松,别有一番仙风道骨之气韵。
幽境发奇思,山林出野史。神清观、岳姑殿、无染寺、麻姑庙、三官殿、财神殿、月老祠、九龙庙、龙王阁——故事传世,香火绵延……
我更要说的是,昆嵛山是国家森林公园,是北方原始的植物园,是一座绿色的宝库。
自山势而下,依次生长有山顶草甸、落叶阔叶林、赤松天然次生林、人工针阔混合林和经济林。亦有珍禽异兽出没其间:尤其是梅花鹿,情态可人。
瞧,南方的刺杉,在此临最北界回望江南春色;北国的红松,在此临最南界回眸塞北白雪……莘莘学子成群结队来此采集标本,充实人生。而那相偎相依携手漫步的情侣,昆嵛一游,留下的是浪漫足迹,留下的是如花年华,采走的是青春倩景,采走的是爱情标本。
还有,他们摸过的五福神龟,会将他们驮进一个五彩斑斓的梦中。这身背“福寿官财喜”五福的石龟,当地人打油诗云“摸摸石龟头,加官又封侯;摸摸石龟背,有福不受累;摸摸石龟脸,喜结好姻缘;摸摸石龟腚,长寿不生病;摸摸石龟盖,鸿运发大财。”
祈福的话,叫人欢喜。但也由此可见,人之初,性本善,而昆嵛山的老百姓,则是温良恭俭让的中国淳朴山民的标本。
我与山民攀谈中,不约而同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神境仙地昆嵛山,万重绿中,“升仙台”云笼雾罩,恍若可见吕洞宾盘膝打坐,仙桃在怀;而那“玉兔石”、“同山龟”、“石骆驼”也各自忙碌不已;“佛爷石”正瞅着“灵龟驮金蟾”,似动情,似茫然……
藏龙卧蛟昆嵛山,高涧低谷,“九龙池”紫气升腾;“莲花湾”祥云罩地,“黑龙潭”首尾呼应,“水帘洞”吞吐蜃气;“洗脚盆”幽深莫测……
天地造化,如同孪生一般,昆嵛山幻现过山市蜃楼,其惟妙惟肖不亚于海市蜃楼。雨后复斜阳,云海连天际,看那车辇匆行,看那楼台叠出,还有那山影风动,还有那鳞角闪现……
复见山高水长,山市蜃楼去也。
虽说幻影蜃景如同过眼云烟,但这层林尽染、壮哉美哉的大山在侧。昆嵛作证,我和我华裔的同胞们,正是自豪乃至骄傲的山子龙孙!
啊,绿色明珠昆嵛山,你这泰山的兄弟,面向东方,可看见,正有一万个太阳向你走来……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