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宋代石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99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宋代石刻
分类号: K877.4
页数: 4
页码: 449-452
摘要: 本节记述宋代石刻麻姑梳妆阁碑铭、姑余大仙并翻修殿碑铭、宋玉林院塔幢记、寿圣院碑、宋重修黄垒院殿记、宋唐臣遗骸碣的情况。
关键词: 宋代 石刻 殿碑

内容

麻姑梳妆阁碑铭
    麻姑梳妆阁碑位于昆嵛山麻姑殿西南峰。据1936年《牟平县志》载,此碑高四尺,宽一尺六寸,石多剥蚀,疑是唐宋创建。碑文篆体,精妙有古法,字多漫灭,仅碑额完好,曰:“兴修虚妙真人碑记”。碑旁原有石龛,名“梳妆阁”。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时,阁与碑俱毁,今原址仅存阁的底座三根条石。碑刻原文见图8-7。
    姑余大仙并翻修殿碑铭
    原碑现存昆嵛山岳姑殿之前,麻姑冢之东北。石略残,文泐甚。螭首,龟跌,高153厘米,宽25厘米,首题“姑余大仙并翻修殿碑铭”,楷体,四面书,行、字数不详。清《登州府志》云:“姑余仙殿碑,宋太平兴国四年十二月己卯立,乃为麻姑翻修祠宇作者,半已漫灭,文不甚可读,惟铭尚存数句,语亦不工。……末题名有麻姑观主,有小师某某,盖皆女冠耳。”今原碑仍在,文字愈多不可辨认。据该碑拓片录入,参考1936年版《牟平县志》。
    乡贡进士李超撰前正团练押衙于杲书
    粤以羲皇之代轩辕之朝虞夏立尊殷汤当世□位□□□事□□素□正□□□□□□□□□□像法契斯良因道以怡养精神特□□□清□□魁岂能离彼于逡巡莫将以名为□□□□□秦始临朝盖徐福□泛长楫□□□□□□□□□数岂尽称量爰有奇峰号日姑岫□□□□□□月贸迁德盛而声音著远择居□□□□□□旋驰星使来访仙居天人得及于岭□□其使悒怏缘少遇精勤甚疏焚礼□□先迹实□亏□之诚末□□□弟子观主王守缘早契德风夙□袭□□岁□□是毁聩既在住持岂能忘本□发情□□□□□□入表归降将相同心尽处竭忠竭力黎民□□□□当郡别显殊勋一方之境界清贫四县之疲□□□每于修葺之间常为首领或于助缘之处并辍俸资□仇□□即□□□□□□□□□□□□□□功盖以采石嵯峨访材涧壑栾〓齐设基址俄周梁栋毕陈□□□□□□□□□□□□□□□上惹于天香起镇海隅壮观胶甸斯也殷辛琼室何足□□□□□□□□□□□□□□□□□□波之渤潞南瞻百仞之峥嵘人杰地灵山殊谷秀乡封咸仰□□□□□□□□□□□□□□□□难穷于伸吐咏歌莫尽于敷宣今遇宋帝祧位之□□归于朴素□乃显元微难穷旨趣视之奚如□□□名传入裔声拨四隅人杰地灵山奇谷秀□□□□□□□□志恳深求召其信士共彼翻修良工告毕华殿俄周梯连□□天长地久兮唯音存暑往寒来兮转光盛□匠人张□押司银事徐琳麻姑观主王守缘小师体和小师体宁小师体霞□□体玄尚姑体因体英体芳体□芝□□庄客王贞男磷□孙遇□男宪孙福男满潘台弟翰□广弟贵高谦男凤于嗣□□□□木匠都料孙建木匠于迪男宝男□□匠廷翰男□孙嵩鲁进王真弟荣李珍王浩潘通大藏寺尼志恩延进守迁西福□□□术道士孙鹏举小师道士孙善信开元寺义殊院主僧庄客潘进庄客王延福□□□□时太平兴国四年(979)岁次己卯十二月四日立疃头孙福男满白佛寺□杲□罗□院□访实东京建隆观九曜院华盖先生弟子云水道士□□神□
    宋玉林院塔幢记
    据1936年《牟平县志》载,宋玉林院塔幢在牟平玉林集玉林院中(今乳山市育黎村北),塔幢铭字系行书,多模糊难认,惟文中所叙乾桔广顺系五代汉周两朝年号,故节录如下,今幢已失:
    大宋国登州牟平县归化乡铁山里敕赐存留玉林院殁故院主大德塔幢记
    ……俗姓刘氏,本县东牟乡巫山里中……乾祜元年戊申岁……遂投先塔主讳神故为师,即嵠山长老和尚之门人也。长老乃曹溪一派,雪岭一人。折雪里一朵梅,,移来海峤,分曹源几流露,下泼嵠峰。人既去而名长存,塔且在而灵尚俨。今斯大德,即禅派之子孙也。广顺元年(951),于登州开元寺受戒,……逐师轨范,继迹住持。无名利而片衣片食,有钱财而一功一德。……端拱元年戊子岁(988),与各住持僧陆人等,诣阙进状,沐圣雨霖,重检焚修,再□申奏。伏蒙龙颜大悦,敕赐存留。寒林而甘露千山,幽谷而香灯万古。帖从赤县,牒自黄扉。……呜呼无疾,哀痛忽临。……欲存出世之训身,遂建孝终之幢塔。乃于旧墟之侧,永处玄宫。蝉鸣而百草九秋,鹤唳而孤松五夜。……法珍不量材琐,乃述铭云:……上人来兮真际,上人去兮无拘。……石火迸兮世寿,玄风归兮净居。门人怆兮孝礼,塔幢镌兮服除。蝉噪兮九秋咽,鹤唳兮万籁舒。……咸平元年(998)八月日□建幢。云水沙门法珍撰。门人小师法真书。
    寿圣院碑
    碑原存黄山后麓寿圣院中,今不存。碑额有楷书九字日:敕赐寿圣黄山院之碑。《牟平县志》按此碑,文不见佳,书法亦属平常。《府志》既以“熙宁元年,乃戊申,二十七日,不得为朔,”指责碑文之谬又讥为“乡里小夫所为,”乃犹录其全文,抱守残缺者,以其为宋碑而存之也。兹仍照录原文,并对证原拓,略加补正,以表存古之意。
    大宋国登州牟平县东牟乡巫山保盖闻金仁入梦,汉帝来祥,初标□□□□□□□堂之号。况乎金园宝地,是英明殖德之场,梵宇精蓝,乃檀那种福之所。是以灭怨扬善,须仗奇材,竖正摧邪,仰凭硕德。儒乃五常□□仁义居先,释则六□□□□□□□□□福业,须仗群英,若不挠于贤豪,独力难为成办。今者当院大殿一座,功德三尊,徘徊七事,周全圆满,□尊具足,莫不玲珑异彩□□□□□□□□□□□□□□□□□□殿堂,生心岁久,发意年深,良材十方演化,砖瓦遐迩檀那,精蓝有地,大殿全无,先铸金同像佛,无处安祥,致使人天失敬,缁素无依。遂乃辄陈丹□□□□□□□□□□每见云生雾起,叆叇□兴,西有岠嵎,名峰常震,八方摇动,四面低印,宇宙□□普天响仰。北有神女之山,执炉双峰,殊常异境,不具备陈。南有黄山之景,□□□□□□□□嵬峨□□地产□宅者,岂不是祗陀施树,孤给买园,永作伽蓝之主,常为保之公所。有院主继贞者,心澄湛□,德峻峰峦,宽之善播缁素,高□□声传远近。典座道威则温恭立性,谦逊成身,□十方以焉依,乃四海□是托,兼则匡护功深,修持务切。今则幸遇圣朝,得值明时,普赐敕额以飞来,何异于尧风荡荡者欤!照以不才,辄申狂简,乃述诵日:奇哉黄山院,美羡一方缘,圣恩普赐额,兴隆得自然,檀那皆助善,共贺太平年,殿堂高□涌,□楹近日边,庆赞良工毕,彩绘色新鲜,功德三龛有,周回七事全,崇修胜会者,福业得升天,院□号黄山,徘徊方境全,嵬峨真金垒,峭峻黄玉连,邻有龙三洞,兴云可覆天,顺时甘雨泽,稼穑并常年,必定龙神护,方可得如然,侧近神女峰,号曰执炉山,多应蓬岛客,必是洞中仙,或即麻姑现,留名远代传。殊常异境,片言难尽,聊序云耳。时历大宋甲申(戊申)之岁,熙宁元年(1068)十一月二十七日丁酉朔记。开元寺讲经律论传法沙门神照撰。同寺内僧判讲经论沙门□□□□□□初参。学究孙竞书。匠人孙永吉镌。宋重修黄垒院殿记宋重修黄垒院殿碑原在北黄村黄垒院中,今不存。据1936年《牟平县志》载,“此碑文笔简峭,剥泐处甚少,在县内宋碑中不可多得。”此次据拓本补正。其碑额题“新修殿记”四篆字,首行题“大宋登州牟平县黄垒院殿记”。
    大宋登州牟平县黄垒院殿记
    儒以礼立仁义,无之则坏,佛以律持定惠,去之则丧。是以离礼于仁义者,不可以言儒,异律于定惠者,不可以言佛。达是道者几其人哉?邑之南有乡曰东牟,其村曰黄垒,中有尼寺一所,因其村名为额。其寺起于唐开元之际,至建隆间,有主尼净香住持,积日累月,完葺殿宇,稍为一新,至至道二年(996),堂廊周备,功力告毕,遂有香幢记。净香暮年,疲于主事,遂传于弟子智圆,复能张大院事,敬事师长,每岁化缘,结修功德。明年春,有女子王氏本邑里人也,笄年虔心,出家是院,修洁其身,不为物挠,居处弗杂,师见而异之,举措爽脱,器其名曰善宁。遂□□使令昼夜诵经,殊无怠倦,三历明试,经疏虽通,奈帐籍脱畧。善宁本家稍庶,遂舍己财。熙宁年二十削发,愧其罗汉殿庳陋,化缘遐迩,经营材木,五六年间,仿佛其事;择吉命工,悉拚旧植,一新梁栋,高不至危,小不至隘。既表正而告成,延塑匠而度位,满堂佛像,百彩备而俨饰精,朝暮礼参,心愈勤而志弥敬。女子之用心,亦其伟欤!今天子神圣仁孝,宰辅夔龙,德泽洋溢,施于方外,守倅郡侯,令佐县政,咸行仁化。虽海隅遐僻,尚□物□,非太平之世,孰能致是!比尼善宁,□殿成,屡求予为文。问其兴废之由,曰:“石□涌而舍利见,天锡钱而清地出,不知几百年矣,得之于故老之□,无所据按。”遂不铭载,直书其事,聊记岁月云尔。绍圣四年(1097)岁次丁丑三月十日,广平宋端符记。
    宋唐臣遗骸碣
    据1936年版《牟平县志》录入。《宁海州志》云“碣在姑余山麻姑冢左。高四尺,共八面,面宽四寸许,厚广均。书大楷六面,面一行,行九字;书小楷二面,面四行。楷法道隽,南渡后无此笔致惜唐臣何人?痉葬何时?皆无可考。”修志者注:痤葬时间,首句已明。该碣1982年文物普查时就未找到,盖已被损毁。
    大宋宣和六年(1124)岁次甲
    辰二月廿四日葬唐臣
    遗骸立标识揭文制永
    为瞻礼者发暴之戒云
    通直郎知登州牟平县
    管句劝农公事沈栩书
    宣和六年见行敕条下项
    一准律诸发冢者加役流已开棺榔者绞
    一准令诸获发冢二名比强盗一名
    诸亲获强盗每一名转一资
    诸赏应转资者于本职名上转补无资可转捕当每转一资支钱五十贯
    一准格诸色人亲获强盗二人转一资钱五十贯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