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天主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92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天主教
分类号: B97
页数: 2
页码: 442-443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宁海州天主教石岭教堂、北庄教堂、桑园与双林前教堂的情况。
关键词: 清光绪 天主教 教堂

内容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天主教传入宁海州,创立东关教堂,掌教人法国籍路神甫。20余年后,发展6处教堂,其中属昆嵛山区有龙泉镇桑园、姜格庄镇双林前村二处;民国初,天主教传入文登,所建三处教堂,二处在昆嵛山区;1921年,天主教传入今乳山市,所建两处教堂均不在昆嵛山区,但冯家、下初二地均有教徒,属于有教徒分布的28村之列。新中国成立后,无教事活动,但牟平区还有少数教徒。
    石岭教堂1912年,由烟台回乡的纪福义(又叫纪老九)与其女儿纪转首次将天主教传入西石岭村(今属环翠区初村镇)。1913年,英籍郎神甫从威海来到西石岭村传教,并买下4间民房做教堂。同年,又有平度人谢姑娘来该村传教。后来,郎神甫、纪转和谢姑娘3人联合组成西石岭教会,利用开办学校、办绣花工厂和舍药治病等方法吸引群众,发展教徒。1917年又购地6亩,建教堂7间。此时,教徒分布己扩大到冢子庄、初村、东车门夼、东马山、西马山、辇子、岛子前、纪家口子、三家庄、于家英等19个村。到40年代,先后发展教徒113人,其中男50人,女63人。1942年到1943年,谢姑娘和郎神甫相继离去,教堂关闭,活动停止,其房产归村所有。1951年统计仍有信徒25人。1982年,县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已拆除的西石岭教堂折价600元暂由县政府总务科代管。
    北庄教堂1913年,北庄村(今属文登市泽头镇)崔国森、杜坤为欺压群众,打赢官司,依附英国侵华势力,到威海参加天主教。回村后便发展教徒,辟王氏家祠为天主教堂。不久威海教会派王佐林来北庄宣讲教义,受礼者近30人。后,又派尹神甫来领导教务,以开办学校吸引群众,发展教徒。到1916年发展教徒20余人。同年,又有1名神甫、3名男教士、2名修女来北庄,并修建教堂28间。是时,入教男女增多,活动日盛。1924年后,北庄教堂神甫调动频繁。到1928年,先后调出的就有孙锡永、杨怀义、窦神甫、宗神甫、聂神甫、杨神甫等。1934年起,刘星海神甫主持教务,并新建教堂8间。是时,信徒百余人。1940年刘神甫病故。1941年葛德元神甫(卢森堡人)主持教务。此时北庄已成为解放区。不久,葛神甫将物资搬到文城教堂,教务交张神甫负责。1943年,张神甫又将教务交给老教徒杜曰轩负责。嗣后,北庄教堂日渐冷清,不久停止活动。
    桑园与双林前教堂据1991年版《牟平县志》载二教堂建于1936年,各有房10余间,为牟平天主教分会。民国28年(1939)威海教区神甫德维馨(法籍)、两名修女(中国籍)来牟平东关教堂,传教神父希耀东(法籍)。至1940年,桑园与双林前教堂发展信徒各约百余人。1948年,希耀东被群众驱逐,逃往威海。1951年,神甫德维馨与烟台市“圣母军”取得联系,散布谣言,搜集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运动情报,秘密进行特务活动。经牟平县人民政府调查属实,召集群众大会,开展说理斗争。于1952年10月将其驱逐回国。两位修女婚配,教徒还俗。天主教房产被人民政府接管。2000年,尚有教徒4人。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