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苦己利人的实践原则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83
颗粒名称: 第三节 苦己利人的实践原则
分类号: B956.3
页数: 2
页码: 437-438
摘要: 本节记述的是昆嵛山全真教的特点苦己利人的实践原则的情况。
关键词: 昆嵛山 全真道 丘长春

内容

《甘水仙源录·陕州灵虚观记》载:“今所谓全真氏,虽为近出,大能备该黄帝、老聃之蕴,涉世制行,殊有可喜者,其逊让似儒,其勤苦似墨,其慈爱似佛,至于块守质朴,淡无营为,则又类夫修混沌者。”全真教要求道徒把物质生活需求降低至最小程度,屏绝一切物质欲望。《丹阳真人语录》说:“不得穿好衣,不得吃好饭,唱歌打令……饥则餐一钵粥,睡则铺一束草,褴褴褛褛,以度朝夕,正是道人活计。”《北游语录》卷一说丹阳“以去奢存俭,与世相反为大常,凡世所为者,举皆不为”。丹阳东归,到莱州见师弟刘长生“盛服迎之”,当面“责其侈”。《洞玄金玉集》有《满庭芳》词:《退姜四翁所惠团袄》(词见本编第三章第二节),他硬是“还团袄,潇潇洒洒,褴褛显其修”。在他看来,耐得住苦寒,正是显示真修的诚敬。这是丹阳辞世前一年的事。
    利人而“无德色”,不图报,更是难能可贵。王玉阳苦修于槎山云光洞,整日赤脚独立于巨岩之上,人称“铁脚仙人”。《云光集·卷四》有满庭芳词《示门人,令往文登设贫会》:“彭李刘哥,三人一志,能和满县知交。宁心效力,相助各坚牢。今日文山去也,设贫会、无论卑高。严冬苦,迎风冒雪,认取莫辞劳。搬柴并运水,依时救济,粒米休抛。禀和堂高意,宠辱含包。灭火须凭法忍,除阴鬼、全仗禅刀。真阳动,烹金炼玉,永永列仙曹。”文登的道友组织“设(舍)贫会”,救济穷苦人,“搬柴运水,依时救济”,在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出于信仰真诚,自动救济穷人,实在是难以想象的。最典型的是清初全真道士李常明,成山卫人,他独自一人,“天成人善”,以数年之功,修通今昆嵛东麓界石镇的楚岘口,原有碑;然后以数年之功,修通牟平区龙泉镇西的福岘口,所修的西口一段180米路,至今幸存,悬崖上留下清晰的凿痕,后人有摩崖刻碑记其事(见本志第八编第三章第二节)。
    试想靠乞讨化缘果腹,又只身抡锤持凿,一点一滴辟石开路,修桥,严冬盛夏,年复一年,耗尽平生以利人行,这确是有常人难以理解的坚定信仰和卓厉苦行。
    重阳得意弟子(称为儿子)丘长春,是全真教第五代掌门人,葬师守墓三年后,入磻溪穴居,日乞一食,行则一蓑,人谓之“蓑衣先生”,昼夜不寐者六年;既而隐修于陇州龙门山七载,如在磻溪时。他东归后看到多年战乱不断,人民遭涂炭,饿殍遍野,尸骨成山,心急如焚。看到蒙古军力强大,有统一中国的实力,便抓住成吉思派侍臣来传旨招请之机,不顾古稀之龄,毅然带18弟子西行,过沙漠,爬雪山,不远万里,到阿富汗大雪山之阳会成吉思。途中作《复寄燕京道友》诗,以诗言志:“十年兵火万民愁,千万中无一二留。去岁幸逢慈诏下,今春须合冒寒游。不辞岭北三千里,仍念山东二百州。”他应对成吉思之问,进卫生之经,论仁孝之义,“天道好生而恶杀。止杀保民,乃合天心。顺天者,天必眷祜,降福我家。况民无常怀,惟德是怀;民无常归,惟仁是归。若为子孙计者,无如布德推恩,依仁由义,自然六合之大业可成,亿兆之洪基可保(李道谦《长春演道主教真人内传》)。”长春的进言,颇得成吉思之心,称长春为“神仙”,令左右记下神仙之言,传子孙恪守。清乾隆帝有“一言止杀,可知济世有奇功”的赞语。
    可见从七真到一般教徒,全真教虽修的是成仙之道,但仍关心人间疾苦,为利民生,为拯救苍生于水火,不惜此身。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丘长春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