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节 昆嵛山全真教末代道士访问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76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昆嵛山全真教末代道士访问记
分类号:
B956.3
页数:
11
页码:
415-425
摘要:
本文记述的是昆嵛山太平观末代道士姚起祥访问记、东华宫末代道士刘嘉喜访问记、神清观末代道士周法静访问记、雷神庙末代道士何宗元访问记。
关键词:
昆嵛山
全真教
访问记
内容
清末民国时期昆嵛山全真道活动,虽然比不了金元初创情景,比不了明清初期,但其活动规模仍是相当大的。以下四篇访问记可知当时昆嵛山全真道活动情形。
太平观末代道士姚起祥访问记太平观位于小昆嵛,文城西南25千米,东有眠虎岭,南有爬山、焦赞山、太平顶,北有蜗螺山。旧说为“五龙聚汇”之地。此处1941年以前属牟平县地,1941年12月划入文西县,1956年后属文登县(市)。
相传明代后期,这块土地属大芦头村(今属小观镇)的“庄子”,该村会首在此建太平观。清同治六年(1867),道士王从政主持重修太平观。他在北京白云观受戒,一年期满,带回皇帝赐联“道惟吾友,德即我邻”及两支金字匾:“三茅第及”、“九转丹成”,被任命为牟平县署道会司主事。这是太平观鼎盛时期。有耕田400多亩,山峦近千亩,招4户庵户、6户佃户,每年收租粮60升左右,另有白果、板栗各5~’6升,现款200余元。雇勤杂工4人,厨师1人,饲养骡子2头、驴1头、牛2头。菜园2亩,专人看管。
太平观道士属全真嵛山派,祖师王玉阳留下行辈20字本和教忠礼,智时阿吾基,远近从何起,阳子结金辉。中殿为三老祖: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统称“天宝三尊”。西配间是“上八仙”。后殿中为玉皇,东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西有先天圣母。前殿山门有“青龙白虎”,南山太平顶上建有龙母庙。
该观道士,第十代郐基连(今文登市小观镇郐家村人)以前是“伙居道”,有妻小;十一代马远琪(今乳山市冯家镇马家泊人)起,认为道士应以清真为主,脱离红尘,不再娶妻。马远琪的徒孙王从政(今小观镇北湾人)主事,道观兴盛,与北京白云观、青岛天后宫、崂山上清宫、烟台毓璜顶、昆嵛山麻姑殿、神清观、九龙池、显异观、东华宫、圣水宫等处宫观,来往密切。道徒学的是《道德经》,讲求“道德清真”、“修真养性”。每月初一、十五晚上,道徒们在大殿三清老祖塑像前焚香、击鼓、打钟,念晚坛功课两小时。每年腊月十五日到正月十五日,每天鸡鸣头遍始念早坛功课经,晚上念晚坛功课经,风雨无阻,纪律很严。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四乡百姓随意来观内,或游玩,或敬神许愿、或还愿,俗称“串庙”。
20世纪20年代,太平观主持在观内设“太平观私立同化小学”,高级2年、初级4年,各1个班,教师2人,周围村庄30多个学生就读。1940年8月22日,为防止日军进驻,太平观被拆毁,5抱粗的大银杏树被伐。第十五代道士孙起明参加八路军,师弟姚起祥在眠虎岭村落户还俗。太平观前后300余年。日址已无痕迹,原庙石块砖瓦均填于宝泉水库大坝内。
东华宫末代道士刘嘉喜访问记刘嘉喜,俗名刘芹德,生于1923年,今葛家镇西于疃人。自幼因家贫,父亲又在村后东华宫打工,便把孩子舍为道士,由师父供养。先后在本村和东于疃村读到高小毕业,就回东华宫作道士。1942年因防日军占据,东华宫被拆毁,与师父、师爷回本村借房居住,伺候师爷逝去,自己才回继母家二间房中,土地改革分得5亩地,娶妻还俗。
金大定二十三年(1183),马丹阳于紫金峰之阳创东华庵。其徒弟改庵为观,又为宫,后人称其派为遇仙派。元大德间东华宫提点李道元就是郝大通的再传弟子,此宫自此由华山派住持。村中水沟上有块光绪五年(1879)东华宫一住持闫本兴(俗名)墓碑,篆额曰“华山支派”,四字可证。
刘入东华宫时,仍分东西两院(坟地也分开),元“道士武道彬道行碑”载:“武尊师卒于昆嵛山东华宫之东堂。”可知东西院(堂)之称很早,以东院为大。西院师爷号孙智莱,泽头镇桥上村人:其师侄牟信春,南于疃人,牟的徒弟俗名吕双友,西于疃村人,比刘嘉喜小3岁;东院师爷迟智斌,今葛家镇迟家庄人,年龄小于西院孙智莱,其徒俗名王凤财,法号王信裕,今界石镇柳林庄人,信裕的徒弟即刘嘉喜;迟智斌的二徒弟法名刘信会,今侯家镇二马村人,信会的徒弟迟嘉莲,比刘长三岁。东西院共8人,两院生活各自独立。刘嘉喜只知东华宫道士辈分用字10个:仁、义、礼、智、信、嘉、祥、宗、太、玉(修志者注:前少“正、本”二字)。
东华宫为十方庙,有临时云游来此的道士,管住管吃。当时牟平县崖子村(今属乳山市)南的兰玉庵住持尚信圣,因生活不检点被庙会会首所逐,一直被东华宫收留常住,请他教授徒弟诵经、吹打乐等。
清末民初,东华宫有山峦近千亩,土地250亩,雇工2人,饲养驴、骡、牛等。约1922年后,文登县政府下令提取东华宫庙田200亩,兴办东于瞳高等小学堂(在村东南,今已不存)。东华宫庙田只剩50余亩,庙房56间,生活较困难。
东华宫建筑群占地1公顷多。西于村北东有仙人桥,是东华宫提点李道元之徒弟庚道清所建,于元延祜庚申(1320)后三年完成,用中统钞五千余贯。“桥高四十尺,长一百二十尺,阔一十二尺,栏杆俱备。”此桥位于东华宫西南之河上,南北向,俗称仙人桥,桥南头两旁各立5米多高的石翁仲,称“石将军”或“二仙人”,俗称“把门将军”。桥头有石坊一,额刻“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十字,楷书,字径约13厘米。石坊横额于2005年出土,已埋于铜像之北。桥和坊圮于20世纪50年代,“石将军”被劈成石块。
东华宫的山门由两大八棱石柱,上部横穿一长石板构成,石板南面横刻“紫府洞天之门”,北面刻“至大元年戊申仲冬十方道众打造”。两柱南北侧有石刻栏板插入。门南左右各一石狮守候。至今大石门和日庙台尚在。
进得石门,沿中轴线北行20余米,有著名的五华碑亭,建于元皇庆元年(1312),亭西北侧有七抱粗的银杏树(20世纪50年代初被伐),其东有碑林,立碑十多座(碑亭与碑林毁于“文化大革命”中)。沿中轴线再北行20余米,为八角琉璃殿日址,清末已塌。再北高台上就是东华洞(即紫府洞),洞上高处有玉皇阁,这些与紫金峰均在中轴线上。
大门内中轴线以东,即俗称“东院”(东堂);院内又有山门,山门西有龙王庙一间,东有药王庙一间,正北有三官殿三间,有西厢,殿东有道士住房三进,每进各五间,各有对口厢。东院共有房34间。中轴线以西为西院,正北八角琉璃殿以西为三大间“三清殿”,该殿比东院的三官殿明显偏北。三清殿前有两排各六间的住房,两排房之间的东头有过道门与中轴线南北路相通。过道南北各有东厢2间。进过道后,南北两进间有墙,分成东西两院。北六间东头二间住雇工,西四间住道士;南六间的东三间为客房,西三间为库房。西厢有牲口棚等等。西院共有房22间。
东院的东北角有道士坟20余座,其中珍贵的祖师碑(疑即武道彬道行碑)已佚;较早的西院之西北角有道士坟10余座。西于疃村北河之西又有较晚的坟地,分南北二区,北区为东院道士坟,南区为西院道士坟,各有坟头近20座。
光绪《文登县志》记明景泰四年(1453)有重修碑,此后,无大规模重修。但看民国年间,尚有56间房,清代肯定有重修事,方志失载。(以上二篇访问者:初钊兴)
神清观末代道士周法静访问记法静俗名周培明,1917年出生于牟平区莒格庄镇椁椤村村西金斗夼,又称西庵。其祖父是文登高村河西村人,后来经文登的二马、厥上、集后、葛家、汪疃等地五次辗转,才来到西庵。弟兄姊妹七人,三男四女,培明排行老四。12~16岁,到本村小学读4年书。
下学就帮家里干农活。那时家有13亩地,9口人,一头小毛驴。当时粮食产量很低,一亩小麦能打110斤就是好年景,产量最高的是地瓜,所以,最常吃的饭就是地瓜干。即便是地瓜干,也不够吃,挨饿是经常的事。
附近贵家庄有个60多岁的姜诚义,常到西庵闺女家住。1937年秋,他看周挨饿受冻的样子,非常可怜,就介绍他到神清观当道士,说那里有饭吃,还能学识字。周心里十分高兴。第二天午饭后,周瞒着父母,由姜诚义领着,去了神清观,见到宫道长。宫道长己70多岁,身材不高,瘦瘦的,身著一身鸟蓝色的道袍,神情平和而慈祥,说起话来不紧不慢。他仔细地打量着问周说:“出家当道士,你自己愿意吗?”周急忙对他点点头说:“愿意。”他看周回答的挺坚决,就叮嘱道:“那好,到观罩可要守规矩呀!”然后他又转过头来对姜说“这孩子我看挺好,与道有缘。等吃过晚饭,咱们再到大殿里正式拜师。”
晚饭是简单的,只有一个菜,吃的是黑馒头(面里带麸),这是周培明入道出家的第‘顿饭。当天晚上,在神清观的大殿内举行出家拜师仪式。师父宫嗣海道长立在大殿正中的老君像前,姜诚义作为证人立在旁边。首先给太上老君上了三支檀香,接着又跪在蒲团上对着师父叩了三个头,然后师父对周讲出家人应遵守的一些基本的规矩,简单的拜师仪式就算结束了。虽然整个仪式很简单,但至今周培明仍然能回忆起师父那和缓但透着坚定的声音:“第一要尊师重道,第二要守三皈五戒。”师父详细给他讲三皈五戒的内容。三皈指的是:皈依仙、皈依仙法、皈依道士。“仙”指的是大智大慧的人;“仙法”指的是仙讲的教义;“道士”是指信奉和宣扬教义的人。五戒指的是戒杀、盗、淫、妄、酒。应该说这些规矩和当时佛家的戒律基本上是一样的。讲完这些后,师父很郑重地加上一句:“不守规矩,逐出山门。”声音不大,但其不容置疑的语气,至今周还音犹在耳。
由于神清观一直属全真教龙门派的,所以出家后,刘慧仙师爷便按照龙门派百字年谱中“崇高嗣法兴”的顺序给周取道号“法静”。这样,周就正式成为神清观龙门派第29代弟子,当时20岁。
龙门正宗百字谱: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立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维懋,希夷衍自临。
微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玅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新。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拜过师父后,宫道长又送周一身道装,包括乌蓝色的道袍、白色高腰袜、布鞋等,从此按道士的要求开始蓄发。
大约三、四天后,父母来观上看他,看他能吃上饭,道长和居士们待他都挺和善,也就放心了。
当时神清观除了师父和法静之外还有葛世二、孙长为两个人,都不是出家人。葛世二是闯关东回乡的孤寡老头,神清观收留了他;孙长为是在神清观养病的人,他的家人经常来看他。都是昆嵛山附近的人。
当时的神清观是明末第三次毁于战火后,在清朝初期建造的。后来又经过几次修缮,整个建筑大约有三百年的历史。中间的大殿(老君殿)共三间,房间很宽敞,大殿由四根支柱支撑着整个屋架房梁。迎门是太上老君的泥塑彩绘像,两旁有泥塑童子抱手侍立,整个大殿威仪肃穆、宝相庄严。大殿东西两边墙上,是遮住整个墙壁的高高的黄色经橱,橱架上摆满用黄绸缎包裹的书籍。后来才知道,万历三十九年(1611)四月,皇帝颁发了一道诏书,赐给昆嵛山道众《道藏经》一部,神清观和玉虚观各半部。
大殿西边真武殿里正中是真武大帝的坐像,泥塑彩绘贴金脸,坐像前摆放着云纹底座的木制牌位,上写:北极玄天真武大帝。大殿东面七真殿的王重阳及弟子的塑像也塑得很好,有特色。
当时神清观院内的石碑非常多,都是神清观历史的见证,但好多碑刻现在看不见了。他印象最深的是“铜碑”,丘祖的《青天歌》碑和《十六绝诗》碑,以及宫卜万的《烟霞洞听子规歌》碑。
神清观东侧的小山岭叫清风岭,有卧龙坪,有唐四仙姑石龛和清风亭。唐四仙姑的石龛听说现在还有一些残石在。
师父对法静要求很严,他是一家之长,很有涵养。他批评人时从不发火,就是几句话,甚至几个字,顶多口气稍微严厉一点。比如当他见到山下有些到神清观游玩的人,不懂规矩,不尊重出家人的信仰,乱说乱道,让他感到很不舒服而又无法劝说时,他就会念叨“孽障”二字,来排遣他的无奈和不满,这是他表达严厉指责时的口头语。
神清观的道士留发但不加冠,头发一般是每七天一洗,自己烧水,用肥皂洗。鞋子是普通的圆口手工纳底布鞋,衬衣和普通人没什么两样,不同的是外面罩一件灰色长袍,一年四季都是如此。衣服都是自己动手浆洗,不假他人。衣服穿出破洞后就随手找一块布缝上,布的颜色没有特别的规定,只要干净不是红布就行。所以时间长了,衣服就成了名副其实的“百衲衣”。师父当时就常年穿着这样的一件百衲衣,由于经年累月的一层层叠补,衣服最厚处起码有半指那么厚。这并不是买不起一身衣服,主要是为了体现和尊重神清观几百年来所传下的道统,体现出家人以修道为唯一目的,苦己勤俭,不以奢华为尚的精神,同时也为后学作出榜样。另外,作为一个修道者,只有破除“我相”,方可在修行的路上继续向上进阶,对未得道的人来说,苦行就是破除“我相”的一种修行方法。
师父把观上的规矩一样样地教给法静,比如说:出家人进出道观门时一定要先迈左脚,对人打招呼行抱拳礼时,也是左手抱右手,两手打拱,鞠躬揖下。
神清观属十方庙,有义务接待远道而来的出家人,无论是佛教还是道教的,都一律平等相待,有度牒的要查看度牒,没有度牒的同门要考宗谱,能背诵下来的便确定是同门,相处时便显得亲热一些,交流的话也多一些。但无论真假都留宿招待。
当年的神清观名义上有三位老道长,一位就是周的师爷孙高起,已经80多岁,第二位是他的师弟刘慧仙,兼神清观东南庄头庙的道长,很少回神清观,后来也还俗了。法静师父宫嗣海,是玉林店镇西柳庄人,是孙高起的徒弟。由于孙高起兼任岳姑殿下坡里庙的道长,也不常到庙里来,所以师父宫嗣海实际已经接管了观里的一切事务,成为事实上的当家人。孙师爷在法静出家的第二年就去世了,两年中也就见了他两三次。去世时法静去戴过孝,他也葬在神清观下的道士茔地里。
神清观的道产是十来亩地和一定范围的山林。这十来亩地大都十分贫瘠,只能栽植地瓜。所以,一年里的主要食物是地瓜干。玉米和小麦则是用地瓜干到集市上换来的。这十来亩地,大部分由下面村里的百姓租种,每年交给我们一定量的地瓜干。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我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上山打柴外卖,用来补贴观里的日常费用。所拥有的山岚,就是神清观南北两山山脊之间的部分。
观里平常饮食比较单一,每餐有咸菜,一个大菜,大多是熬白菜和萝卜。仍然坚持吃素,持不杀戒,不但不吃肉,就连做菜时用的油,也只用花生油和豆油。因为油坊离周老家很近,所以每次买花生油时,法静都能顺路回家看看父母,除此之外,没有单独回过家。
周这一生都坚持吃素,即便还俗了也绝少吃肉,自己也确实体会到吃素的好处。不说别的,吃不吃素,人体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就不一样,长年吃素的人,呼吸和散发出来的气味清,吃荤的则带有一种难闻的浊气。
道观里是不过俗家节日的。神清观一年中主要的节日有:二月十五太上老君圣诞日;四月十五天官节;七月十五地官节;十月十五水官节。过节时,能改善一下生活,吃一顿馒头。除此之外就是早晚两次到大殿上香和念早晚功课经(平日只有晚功课),晚上要敲钟,一共九九八十一下,每九下一停顿,钟声传得很远,十里之内都听得清清楚楚。大钟放在大殿门东的一个木架上,是生铁铸成的,听师父说是很早以前从苍山南的廖观(公)庵搬过来的。
神清观上香用檀香,一天三次,一次三根,这是神清观延续了几百年的传统。檀香是宫道长专门从烟台的药材行买回来的檀香木;周来了以后,这个活就交给周。周记得买一块直径3寸、高2寸左右的檀香木需要北海币十多万元。刚买回来的檀香木是一整块圆木,要把它一块块地劈开,劈成像火柴棍那么长短和粗细,叫“寸香”。尽管道观的经济拮据,但上香从来不马虎,保质保量。
神清观虽然只有法静和师父两个出家人,但在学习道家经典方面丝毫不马虎,每天吃完晚饭就把桌子放在炕上,师父和法静坐桌子两旁,师父教徒弟学习,每天两小时左右,天天如此,雷打不动。虽然周出家前读过几年书,但拿起道家的经典仍然有很多字不识,念不上句,所以开始时,师父就先从教学经典识字起步。观里有一本《康熙字典》,不会的字就让徒弟查。学的第一本经典是《太上说常感应篇》,就是现在的《太上感应篇》。这本书对周的人生观和影响最大,至今仍然能够背下来。所念的经是早、晚功课经合在一起的。其中《早功课经》的经文是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欺;炼质入仙真,随成金刚体;超度三界难,地狱无苦解;习归太上经,净念稽首礼。《晚功课经》是:重重无名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无苦门。道以无心独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若归圣智源通理,便是升天得道人。
师父给徒弟讲解了经文的含义以后,就不在炕上学了,一定要到大殿老君像前敲着木鱼吟诵。师父恪守古制,每天在晚功课中唱诵这些经文。唱诵时师父左手敲木鱼,右手击鼓,按照固定的节奏和曲调进行,整个过程节奏舒缓、曲调和雅。周以后在学习其它的经典时,也都是按照这个路数下来。
周出家半年以后,师父开始系统地教授他学习道家经典,所用的课本就是神清观里的《道大藏经》。这时的教学地点也在大殿里。历代祖师们精心保护这套经书,使用的时候怕用手翻污损书籍,都是用竹签页一页翻的。《道大藏经》虽然经历了几百年,仍然没有大的损坏。现在想起来真是不容易,既要经常使用,还要精心保护。
关于静坐的要领,师父是这样讲的:“仰面起邪火,低头阴水生,腰弓不通气,闭目阳不升。”即静坐时两眼不可闭紧,因为两眼闭紧了,容易发生很多弊病,出现很多阴境,所以二目要呈垂帘状。这些东西现在都公开了,很多书上讲的也很详细,但很多人做的并不对,主要原因是没有老师现场指导。
有人问周还有没有深入往上的功法,周老实地告诉大家,没有。当年师父教的就是这些。周一生就是靠着这点看着不起眼的东西,几次跳过鬼门关,活到今天。周认为现在的人好高骛远,不肯在最简单的地方下功夫,其实最初的就是最后的。周不否认可能有更深一层的功法,但没有清净戒律作基础只能学出一身毛病,起码不会长寿。佛教祖师释迦牟尼在圆寂时,弟子问他走后世人如何修行,他回答“以戒为师”。真正的佛教、道教的修行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
当初师父到处找有心出家的小道士,其目的并不是为了找一个做饭的伺候自己。师父直到临终的前一天还能够行动自如,能够自己照看自己。他找徒弟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把昆嵛山道医的这门手艺传下去。因此师父在教周学习时督促甚严,他担心有生之年不能把龙门派医术传下去,对不起历代祖师。
也许师父已经预感到未来时局的艰难,有一次闲聊肘,他看似无意地对徒弟说:“将来的时局要有大的变化,观里恐怕呆不长久了,我教你学道医吧,一来你自己以后可以有个吃饭的本事,另外这也是咱神清观龙门派一脉独传的道门医术。”听说师父要教医术,周自然是很高兴地答应。师父很郑重地告诉周说,昆嵛山龙门派道医传到他这里是第四代,希望徒弟好好认真学习,不要怕吃苦,将来机缘合适时,要发扬光大这一道门医术,为民造福,一定不要让它失传。
周培明的道医技艺是宫师父手把手,一对一教出来的,是师父的亲传。
周培明出家的第一年,白天主要以学习做饭、打扫清洁、晚上学识字为主。当有了识字的基础后,第二年就开始在师父的指导下,学习道医的第一部经典《伤寒论》,第三年开始学习《金匮要略》,第四年学习《温病条辨》,第五年学习《黄帝内经》。《本草纲目》一书是穿插在中间,结合着上山采药学的。
周培明就是在学完了《温病条辨》以后开始独立行医的。在这之前几年,他一直都是跟随师父,边干边学。开始只是帮助抄写药方、配制草药等。抄写药方是中医师父带徒弟的主要方法,是师父言传身教的主要手段。由于平日经常有人慕名到观里请老道长看病,所以周很快地就学会把脉、舌诊、配方剂等技术。到后来,有了病号,师父就常常先让徒弟看,看完了他再给审查一遍,如果有不对的地方,他就纠正过来,待病人走后,重新给徒弟仔细分析、讲解错在何处,应如何正确诊治,并及时传授道医诊疗的相关要领、诀法等窍门。周的医术进步很快,也慢慢得到师父的认可。
师父还传给他一本老的《汤头歌诀》书,那书看样子能有一百多年,书里的纸张都已经发黄了,里面收录340多个药方。后来周又往里添加100多个,共计有400多个方子。2000年前后,有个烟台人向他借阅。后来她说不小心给弄丢了,还了周一个复印本。其实方子是死的,怎么辩证活用才是精髓。
神清观道医传下来很多的方剂剂型,到周来神清观时,很多的剂型已经无力制作了,只能尽能力制做一些相对简单的。但那些方子的配伍周都记了下来。
道医治病的一个特点是需要病人对生活有正确的态度,但很少有人把生活态度当成一个治病的方法。一个人没有了烦恼,心平气和了,身体的能量才会积聚、运行起来,去修复体内受损的部分。还有一点很重要,道教中人对疾病讲究的是预防,并不是治疗,强调“治未病”。因为预防是一种积极而主动的行为,是自己可以把握的。而治疗则显得被动,况且有些病也不是药物能够治好的。道家养生讲究“治未病”,也就是防忠于未然。一个修道的人如果连自己的身体都照顾不好,是说不过去的,因为你入门修炼的就是对自身及外界的这份敏感,道教的根本理论其实就是天人合一的法则,这个法则用于人身就是养生和预防疾病。丘祖的《摄生消息论》就是专门讲这方面内容的,其中按四季对应脏腑的不同分为春夏秋冬摄生消息,内容具体而丰富。
学道医难啊!道医与普通中医在医理上、治疗的方子上没有太大的区别,最大的区别是在修持上,道医学最核心的东西叫内证学,有守一、守窍、守呼吸等许多方法。在这一点上周认为自己只是有一点小体会,所证有限。
到山里采药,是周和师父每年必干的一件事。采药首先要认药,要知道每一种药材长的什么模样,在哪里有分布,认识它的生长环境。不同的药,喜性不同,有喜干燥的,有喜潮湿的,有生长在前阳的,有生活在背阴的,有喜湿气接近水的等等,都要清楚。
中药材有几千种,昆嵛山道门常用药材也就两三百种。药材的合理采集不仅可以保证药材的质量、药效,而且对保护、扩大药源也很重要。周认识中草药都是师父亲临现场言传身教,所以周对各种药材的分布地点、寻找方法以及药性的特点、采集的时间、炮制的方法等等都了然于心,特别是对一些珍稀药材的寻找,尤为熟知。如今在昆嵛山里还坚持采药的几位老人,当初都跟周学过。
按昆嵛山龙门派道医历代传下来的规矩,师徒所采的草药从来不外卖,全部用来给病人治病,从不收钱。就是到外面去买来的药,用于给病人治病的时候,也是一分钱不收。
师父是1943年6月间去世的。在去世前的十多天自身就有了感觉,不能再上山了,周也感觉到他的体力明显下降。一天早晨,师父把周叫过来,作最后的叮嘱,然后自己到房间里休息了,到中午时就去世了。当时他的身体呈吉祥卧姿态,安详地躺在那里。在整理好师父的遗容后,周就下山找来几个熟人帮忙,把师父放进棺木里,抬到山下神清观历代道士的公墓,按照辈分次序,把师父安葬了。
师父羽化后两个月,周便按照师父的嘱托,找到当时牟平城里“天春堂”(西门里)药铺的老板,去学习认识昆嵛山以外的中草药。师父在去世前曾对周说过,光靠昆嵛山的中草药治病是不够的,还要认识其它的中草药才行。“天春堂”的老板和师父是老关系,有时他也跟师父请教一些治病的方法。周在“天春堂”一共呆了大约七个月,期间也偶尔回到观上住,还发生了被三次动员还俗的事情。
到1944年秋天,周最后一次返回神清观,带上观里剩下的一些中草药和八宝坤顺丹、益母膏等成药,来到玉林店镇的大屯圈村,开始自己开药铺谋生。此后,神清观就荒废了。这期间,经人介绍,他和徐士文结为夫妻。她小周六岁,是给她父亲治病时认识的。结婚后,在老家椁椤村的西庵上安家,育有四女二男。一直到1994年才从庵上搬进村来。老伴于2006年冬去世,时年86岁。
1947年,周被动员参加支前的民工队伍,负责救治伤员。当年11月复员继续开药铺,后到昆阳区药社(就是后来的莒格庄医院),以后又参加合作医疗。1958年县卫生局调周到省中医学院进修一年。1959年学习回来后,被分配到威海温泉疗养院(山东省总工会所属)任保健医生。1965年开始,县卫生局调周参加乡村五期赤脚医生的培训工作,周尽力把学的东西传给他们。1976年,周又被返聘到水道医院,帮助教学一年,后来又到莒格庄医院坐堂四年。辞了在医院的工作,在家里给老百姓免费看病、开处方,让病人自己拿着周的方子到药铺抓药,给患者节省了大笔治疗费用。
周现在91周岁了,还在不停地学习,看病、开方子。每当想起这一辈子能有机会帮助这么多人,和这么多人结缘,心里总是乐滋滋的。(选自刘学雷著《昆嵛道医——神清观末代道士访问记》)
雷神庙末代道士何宗元访问记俗名何武轩,法名何宗元。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古历七月初三日,出生于牟平县普济乡岿山社(今武宁)北堠子夼村。刚满7天,母亲得产科病辞世,何武轩由祖母抚养。当时家中有祖母、父亲、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共6口人,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
祖父何士仁,30岁左右赶集卖粮食返回时,钱褡子放在驴背上,不慎失窃了。回家后卧床不起,愁苦而死。父亲何广铜嗜酒好赌,半年时间就把8间房子、18亩地、1个石窝子的家产挥霍净尽,只身逃往高丽(今朝鲜)。直到民国18年,何武轩兄弟俩一再函催,才把父亲请回故土。第三年,父亲又去世。
因营养不良,何武轩的健康状况很差。祖母怕养不活,常找人算命。有一个看相的人说:“这孩子前生作孽,难保永年,必须出家修道,补偿前愆,方保无虞。”这样,他出生7个多月,就被送到庙上当了道士。
开始,祖母把他送到金龙山庙(县城南7里许)。当时,金龙山庙宫观规模不小,香火很盛,古历二月初十和六月初八都开三天庙会。住持叫高加全,祖籍湖北,原为烟台海防营兵卒,后到毓璜顶庙出家。高加全惧兵燹,图清静,又与毓璜顶庙道士不合,就到金龙山庙当了住持。金龙山庙与毓璜顶庙都属华山派。初进庙时,何武轩总是啼哭,高师傅没法侍弄,就商请同一宗派的雷神庙住持李晓春师傅抚养。李师傅是牟平城东关人,从小出家在雷神庙,会刷锅做饭,洗浆缝补。李师傅同意喂养这个小徒弟,何成为雷神庙的小道士。李师傅象妈妈一样抚育何武轩。会说话时何就叫李师傅是“妈妈”,一直叫到6岁。这年,县城附近的道士都在城隍庙(今县面粉加工厂处)集合。在众人面前,他对师傅叫了一声“妈妈”,师兄徐忠玉说:“你再不叫师傅,叫妈妈,我揍你!”这才给改了过来。
初入庙时,师傅赐名发科,法名宗元。8岁前,跟师傅姓李,叫李宗元。上学后,改为何宗元。1947年还俗后,改名何武轩。
道家衣着简朴,一般都是穿大领服,或称“道袍”,头戴软帽(圆形,中间有空),节日时脚踏“天官履”(中间有鼻,两边饰有云形花纹,中间绣一“寿”字)。食物也不大讲究,不忌荤腥。住持爱荤,则全庙偏荤;住持讲素,则全庙吃素。此庙的住持性情豁达,饭食同地方一样,多是玉米饼子、地瓜、馒头、面条等。雷神庙有庙产地2公顷,年收粮2000千克左右,靠雇短工耕种,多余土地出租,粮食自给有余。
道士修行、供奉、祈禳的活动场所称宫观,与和尚的寺庙有别。宋代以后,宫观寺庙就没有什么区别了。全真道的庙分两种:一是“十方庙”,庙产属于本道或其某一派共有,凡是道教徒都有在此挂单居留的权力。本县的天齐庙(旧址现染织厂),就是“十方庙”。另一种是子孙庙(或称“祖遗庙”),是道家的私有财产,没有接纳十方道众的义务。庙中师父即住持(或称“当家”),兼管庙中的宗教事务和庙产。师父故去,庙产由法嗣的徒弟接管继承,代代相传。师徒可以收授弟子,称道童,教以道经,待十方丛林开坛传戒时送去受戒,受戒后即为正式道士。牟平县的雷神庙、三官庙、三清观等,均属子孙庙之列。
雷神庙道士与宁海一带的道士一样,多系华山派。各派的教义,不离“全真教”正宗,但各有侧重。华山派强调“静”和“修”:以“清静”为宗,以“修真养性”为乐。遵循的是“三皈依”“八戒”。三皈依是:归顺李耳的道、归顺李耳的经(话),归顺本命师(太上老君)。八戒是:眼不妄视,耳不妄听,鼻不妄嗅,口不妄言,手不妄操,足不妄践,心不妄杀,意不妄贪。
在青年时期,何宗元学道的主要内容是学经和习艺,从15岁起,就到烟台毓璜顶庙学经文。学经文又叫“做功课”,早晚两次。经文为五言和七言的诗句(偈语)。如:
早功课名为“步虚”:
太极分高厚,轻清上属天。
人能修至道,身乃做真仙。
行溢三千数,始定四万年。
丹台开宝偈,金口永流传。
七言的又叫“吊挂”,如:
真身清静道为宗,匹被中天宝月同。
净扫迷云无点翼,一轮光满太虚空。
主药身中神气精,人人俱足非亏盈。
能知混合回讽道,金鼎黄芽日日生。
晚坛的“步虚”是:
大道洞玄虚,有念无不启。
炼质八仙镇,随成金刚体。
超度三界难,地狱无苦解。
悉皈太山经,静念稽首礼。
晚坛的“吊挂”是:
种种无名是苦根,苦根除尽善根存。
但凭慧剑威神力,跳出轮回无苦门。
道以无心度有情,一切方便是修真。
若皈圣智圆通地,便是升天得道人。
入庙后,宗元认为师傅就是长辈,恩同父母。16岁那年才知道自己是“出了家”的人,自己应当学点“本事”,不然将来恐怕就“站不住脚”。比如,他对《心印经》就十分相信。
《心印经》的内容是:
上药三品,神与气精。恍恍惚惚,杳杳冥冥。
存无守有,顷刻而成。慧风混合,百日功灵。
默朝上帝,一纪飞升。智者易悟,昧者难行。
履践天光,呼吸玉清。出玄入牝,若亡若存。
绵绵不绝,固蒂深根。人各有精,精合其神。
神合其气,气合体真。不得其真,皆似强名;
身依气生,精依气盈。不凋不残,松柏青青。
三品依理,妙不可听。其聚则有,其散则零。
七窍相通,窍窍光明。圣日圣月,照耀金庭。
一得永得,自然身轻。太和充溢,骨散寒庭。
得丹则灵,不得则倾。丹在心中,非白非清。
颂持万遍,妙理自明。无上玉皇,心印妙经。
一个道士,不但要精通本派宗教的教义,而且在器乐演奏上要有较高的水平。只有在唱、念、做、演奏乐器等方面才能出众的道士,才有资格在斋醮法事中担任“都讲”、“高功”等较高的职务。因此,何宗元除了学经外,又专心学器乐,先学管乐器:笙、管子、笛。阴晴寒暑,每天4个小时,风雨不误。所学曲子都为“超荐”(为亡者诵经拜忏,超越苦难)所用。“上字调”的有《落江冤》(原用于吊屈原),“乙字调”的有《清江口》,“勾凡调”的有《白云》《凤阳哥》,“靠凡调”的有《月儿高》《尼姑下山》《集贤宾》等。他对自己的要求是“经卷通达,丝竹充满”。目的是,将来就是“挂单”(只身云游四方),也不被人冷眼相看。刻苦修炼出真功,三、五年后,他的管乐很熟练。解放前几年,烟台东部各庙道士,以经文和乐器论,他的水平算是最高的。1927~~1937年之间,文登竹园林(在文登县老五区,今属荣成市)有个竹林会,正月初七斋醮(道教设埴祭祷的种仪式,供斋醮神,借以求福免灾),有道士8人念经,无一人比他熟练。作乐也以他为最佳,各调他都可以配合。一般大场面,主人都请他联系僧道。
解放前,地方上有身份的人死了,往往请道士给死人念经送殡“做道场”(亦称斋醮)。信奉道教的人,给道观捐赠钱粮,请求诵经、祈福,消灾避难,称为“建醮”。竹林村每年“建醮”,由岳姑殿住持丛诚仁牵头组织道士参加。凡做道场都由何宗元领头念经、吹奏。
道士的礼神活动有固定的时间。年节从腊月十五日起,到正月十五日止。奉祀三清老祖,岳祖是二月十五日,奉祀雷祖是六月二十四日。奉祀活动主要是烧香上供。“上香”,早晚各一次,三炷香代表天、地、人;供品是;香、花、灯、水、果、茶、食、宝、珠、衣(或布),时称“十供”。供品多放在盘子里。此外,朔望日(初一、十五)为惯例,只烧香不上供。
“香”的作用是“避邪”。传说蚩尤与黄帝作战,因遇火光败阵,接着又一次遭遇檀木林火败北(“香”为檀树皮做成)。道家认为香火可以驱除邪恶,留下了烧香“避邪”的习俗。烧纸本应是黄表纸,含表达虔诚之意,以后发展为烧草纸了。
民国后,孙中山先生提倡“破除迷信,打倒庙宇”,宫观寺庙多半改建学校,庙产变为校产。和尚、道士的经济来源断绝,改行、还俗者屡见不鲜。草场庵(庙址在玉林店镇磨王格庄)的沙信可经常聚赌,后被县衙门捉走,庙产由岿山社社长初起焜(牟平西关人)接管,他抽出一半办起了“雷神庙初级小学”。草场庵庙院随之散伙。何宗元的师兄高东昌还俗后日子过不下去,常来“啃”师傅。有一次把雷神庙小学老师的铺盖偷走了,没来得及走远,就被官府查获。因这件事,李师傅也吓跑了。事后,雷神庙住持的担子落到了何宗元的肩上。
听祖辈说,雷神庙华山派共经历了十代住持一代潘正明,二代贾本福,三代刘仁松,四代刘义纯,五代沈礼志,六代唐智洪,七代耿信清,八代王嘉谋,九代李祥成(晓春),十代就是何宗元。
1928年,七里店子三官庙的住持郝祥阳(寿光人),因收入微薄,生计困难,跑到吉林省行医。从前何宗元教过郝祥阳的小徒弟学经,与郝交往较深,这样,何又兼管了三官庙的住持。1933年,天齐庙的住持郭祥庆(平度人)病故,杨家庄礼宾、典主杨杏村又请何兼天齐庙的住持。1940年,贵家疃三官庙的住持王家宾(牟平宁海镇坝疃人)病故,此庙道士亦属华山派,住持由何接替也是顺理成章的。这样何宗元就集四个住持于一身,兼管了四庙的大小事体。
1920年后,道家每况愈下,时局也不安定,师傅常对徒弟们说:“庙事前景不佳,你们要及早返俗。”而且花了钱给两个人定了婚事。师兄先成家返俗,何21岁成家,但没有离庙。因为何自小入庙,是师傅拉扯大师傅老了无人奉养怎么行呢?所以他还住在庙里,但妻子不得上庙居住,只得侨居武宁乡官庄村。从“七真人”开始,道家经历了700多年清居生活,到民国十几年,逐步改变了性质,成为“伙居道”。因庙事冷落,“三皈依”、“八戒”也被慢慢放弃了。这时,道士只有衣帽的外形,而无道教的实质。1947年,庙上只有他们师徒二人了。
何的40年道士生活,主要是在雷神庙度过的。
雷神庙为宁海知州饶登所建。崇祯七年(1634)大旱,宁海知州饶登率文武官员到金龙山龙王庙求雨,回至“范园”时,雷电交加,大雨倾盆,因此修庙以志不忘。店内供奉闻太师、雷震子(鸡嘴雷神,手持锤、钻)、闪神(手持宝剑)、恶布(手持书笔)、雨神(手持钢鞭、花瓶内插杨柳),正门横匾题“玉枢宝殿”四字。
雷神庙西院为“范园”,原属宁海州学正范明叔的私人花园,内有“怡老亭”,供野老遗贤操琴对弈之用。金大定七年(1167),王重阳与“七真人”讲道时,尝游晏于此。以后范明叔将此园施舍与真人马钰“永为清化之庵”。泰和六年(1206)马钰在范园西端北侧建“玄都观”,一年完成,己卯年(1219)殿宇、住房、门墙、库房建成。戊申(1248)秋,丘长春应诏后,改观为宫。元宪宗八年(1258),因遭兵燹,重修“玄都宫”。清康熙年间(1662~1722)住持沈礼志将玄都宫搬迁到东院,即今雷神庙(北大殿东三间)。殿内奉三清老祖。乾隆十五年(1750),王贺庄(属宁海镇)王心丹创修岳王庙。王当时在北京开茶馆,与一太监过从甚密。一日太监说:岳飞要回山东,托梦给太后,太后答应立庙相迎。太监把这个任务交给了王心丹。王回乡后与当时的庙住持沈礼志联系,遵旨破土兴工,在雷神庙与三清殿之间盖了个岳王殿,内奉岳飞神像,张宪、岳云站立两边。门前高挂“至德显忠”匾额,旁有对联:
思二圣之不归,十年中铁骑长驱,方期立雪南都耻;
指三关其将复,旬日内金牌迭降,终恨未清朔漠师。
以上三殿有龙兽装饰。正殿之外,相继修建了山门、南厅、东西厢房,成为如今复原的四合院。
1938年2月13日雷神庙战斗时,日军烧了南大厅。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理琪司令和杜梓林队长等人以身殉国。这年清明时,同师傅商议,做了一个高1尺半、宽4寸的牌位,写上“战殁将士英灵之位”,放在岳飞像前供奉。因为岳飞是“兵家”出身,牺牲的同志也是“兵家”,都是爱国之士。
1945~1947年上级在庙院内立了锅灶,招收新兵。大家叫这里是“新兵营”。其中有个头目,不知姓甚名谁,建议何把那牌位改成“三军总司令理琪英灵之位”,背面写“民国二十七年旧历正月十四日。”
雷神庙农历二月十五日开“山会”,在庙前唱戏3天,城乡货物云集,赶会的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
1947年土地改革时,党和政府分给何武轩房子、土地,在王贺庄定居。1948年夏秋,他曾到夏村、文登、荣成一带“出佚”。回来后,才落了发,真正成了农民。1958年前当过村民委员会的委员,1961年当大队保管,1967年后在小队菜园劳动。1982年以来,因年老体弱,失去劳动能力,就不在干什么重活了。
妻王氏,生下一个女儿。如今全家和睦,生活宽裕,他深感晚年逢盛世,其乐融融,这非道家虚无缥缈的孤寂生活可比。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