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建国后的蚕业与丝织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685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建国后的蚕业与丝织业
分类号: S88
页数: 5
页码: 328-332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昆嵛山建国后的蚕业与丝织业,分别从柞蚕放养、桑蚕生产、丝织业来提高经济效益使全省行业领先地位。
关键词: 蚕业 丝织业 建国 昆嵛山

内容

柞蚕放养1950年,昆嵛山区各县成立茧业研究会,成立区域性技术推广站,加强技术指导和生产领导,产量迅速恢复和提高。1949~1961年,每年发放茧业专项贷款,放养面积迅速扩大。开始推广新技术,如暖卵补温,出蚕浴种,春蚕早放,防病除害及秋茧围蚁育苗。1952年创历史最高水平,山区三县年产茧225万千克。昆嵛山区约3万蚕农,人均产茧约70~100千克。冯家等蚕区集市每集有数千人进行柞茧交易,千
  粒柞茧售价6~7元,可兑换玉米40千克,猪肉10千克,乳山市塔南头村蚕农段耿秀创造的“围蚁立苗”放蚕法,轰动全国。1953年,朝鲜民主丰义人民共和国曾派专家前来考察。是年,因美国封销中国丝绸销路,柞茧产量下降三分之二。
  1955年,响应国家“大力发展蚕丝生产”的号召,1956年,全山区柞蚕生产恢复历史最高水平,当年三县柞茧产量猛增到300多万千克。乳山县获“全国柞蚕生产先进县”称号,有100多名蚕民技术员奔赴四川、贵州、湖北、浙江、福建、内蒙古等省和自治区传授柞蚕放养技术。1959~1961年,因国民经济严重困难,柞峦面积、放养人数大幅度减少,产茧不到一分之一。1958~1962年,有关部门在昆嵛山林场先后办昆嵛山林学院、昆嵛山林业专科学校,均设桑蚕专业,培养养蚕专门人才200多人(详见本志第四编第六章)。1962年后,各县设立制种点,恢复柞蚕生产。县政府主管部门对蚕农实行包工、包产、包成本、定人、定种、定柞、定管理及超产奖、减产罚的管理方法,所产柞茧皆由各公社采购站负责收购。1964年,三县产柞茧超过300万千克。1966年起,“左”的思想泛滥,对蚕农实行的“三包四定一奖罚”的办法遭到批判,柞茧产量不断下降。1971年三县产量仅达1964年的一半多一点。1972年起,对蚕农重新实行劳动定额管理,全面推广伏季室内制种新技术及稀密结合放蚕法,做到“有柞就放蚕,不闲一墩柞”。此后又引进纸面产卵、挂卵出蚕新技术。1980年柞峦面积达4万公顷,柞茧产量达450万千克,创历史新高。
  1982年后,柞峦承包到户,养蚕规模小,加之蚕茧市场价格偏低,放蚕人逐年减少,产茧量不断下降。到1985年,三县产茧量降到55万千克。1987年始,国家逐年调高柞蚕收购价,柞茧生产回升。三县柞茧产量达到180万千克。1991年开始,柞茧市场渐趋开放,乃至完全市场化。这时,出现剖茧售蛹商贩,鲜活的柞蛹成为受人青睐的食品走上餐桌,随之兴起的茧壳市场,又使柞茧反复增值,激起蚕农的生产积极性。1998年三县柞茧又增至195万千克。但因柞峦分散到户,柞林管理不到位,病虫害接连发生,特别是国际丝绸市场低迷,养蚕收益较低,全区柞茧产量徘徊在130万千克上下。至2000年,全区三县(市区)放养人员600余人,年产茧30万千克,值300万元。2008年,区内三市(区)年产柞茧仅38.3万千克,昆嵛山区柞茧产量约占三分之一。
  桑蚕生产明清时,昆嵛山区蚕农虽知植桑养蚕,但墨守成规,不思改良。以牟平县为例,民国20年版《山东农林报告》载:牟平饲桑蚕者5000户,多用自然温度折衷法饲养,年产茧488担24400千克。后因柞蚕大兴,桑蚕减少。1949年,牟平县桑茧产量仅100千克,乳山县1950千克,文登未统计。1950年后,各县人民政府倡导科学植桑养蚕。1955年,桑蚕饲养由一季发展到二季。制种、催情收蚁、消毒防病、上簇结茧、采茧、烘茧等技术逐步普及。1959年,桑茧总产量达到1.7万千克。1960~1961年,因灾荒严重下降。1963年后桑园面积逐年扩大。1972年,养蚕大队(村)普遍建立养蚕专业队,建设大型养蚕室。1974年,山东省“两茧”生产规划会议在文登举行,文登被定为重点县之
  一,要求1980年实现“两茧”产量“双万担”(每担50千克)。各县再次掀起养桑蚕热潮。至1978年,文登桑园面积866.7公顷,70%以上为水洼地,产茧61.72万千克,提前2年实现“万担县”。1979年,全区三县桑园面积达1400公顷,年产桑茧达86.4万千克。1981年,乳山被定为山东省桑蚕生产基地,各公社成立蚕茧站,负责蚕种发放、技术培训及良种推广。然而因茧价连年低迷,蚕农纷纷毁桑还田,桑园面积大幅度减少,桑茧产量直线下降。到1983年,5年中仅文登一县就有400公顷桑园被改为粮田,总面积减少近一半。1984年起,山区各县向先进单位学习,完善承包责任制,在资金、物资、收购价格等方面予以扶持,桑茧生产回升,成为多数村庄一项主要副业。至1990年,山区各县(市)年产桑茧达到150万千克,其中文登市有桑园1433公顷,总产桑茧118.58万千克,居山东省县级第一位。1995年起,国际丝绸市场逐年萎缩。到2008年,牟、乳、文三市(区)桑园共1074.1公顷,总产桑茧32.4万千克。据此推算,昆嵛山区约有桑田300余公顷,总产桑茧11万千克。
  丝织业新中国成立后,昆嵛山区的丝织业由个体到集体,由众多小厂合并为大厂,不断进行技术改造,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到20世纪90年代初,生产达到鼎盛时期。此后,因市场价格低迷,养蚕织绸效益相对下降,丝织业逐年萎缩。2008年昆嵛山区涉及文、牟、乳三市(区)仅产丝线0.9万吨;丝织品300万米。按昆嵛山区实有人口、面积推算,山区实有产量应占三市区三分之一。
  文登县(市)丝织业。1949~1955年,文登县小型丝绸生产合作社逐步合并,扩大生产规模。1956年,对私营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私营缫丝纩坊全部并入生产合作社。1956年3月,文登县工业部部长李登义捐资2000元,将崔家口村新生缫丝社的部分职工和设备迁到七里汤村,利用温泉水煮茧缫丝。试验成功后,新生缫丝社全部迁此。1958年,新生、新丰和建生三处缫丝社合并,在七里汤成立丝绸合作工厂,厂房42间,职工240多人,木軖400余支,木织机28台,固定资产原值8.5万元,年产柞丝18870千克,丝绸7.5万米,产值51.9万元,利润3.26万元。
  1959~1960年,文登县丝绸合作工厂接收濒临倒闭的殿后加工厂、湾头建华缫丝社,更名文登县丝绸厂。此间,自制木质立式缫丝机成功,功效提高50%。经过不懈地进行技术改造和新产品开发,该厂成为昆嵛山区乃至山东省丝绸业重点厂家和外贸出口定点厂。1985年,该厂始在乡镇村设分厂,至1987年分厂增至8个,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1988年6月,以该厂为主体,成立文登县丝绸工业集团公司,原厂分解为公司直属丝织一厂、二厂、缫丝厂和染织厂。另有松散联营厂家8个,形成缫丝、织造、染色、印花、服装加工等配套优势。1989年,该公司晋升国家二级企业。1990年,直属厂除原有四厂外,新建丝绸三厂、丝绒厂、捻线出口专厂和丝绸服装厂。公司占地15.9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78万平方米,职工22309人,固定资产原值2560万元,完成工业产值11836万元,利税533万元,成为文登骨干企业之一。产品有真丝电力纺、双绉、提花绉缎、涤丝缎、锦花缎、柞水丝、丝绸服装等,花色达100多种,均为高档产品。1980~1990年,
  先后有春潮牌35/40D柞水丝、三虎头牌68657柞丝灯芯绒、14467花绉缎、11212电力纺、温泉牌棉花缎、20122B×3拈线丝、12158双绉等7种产品获省优、部优称号;68657柞丝灯芯绒为国内外首创,1983年获国家经委新产品金龙奖。美国总统里根访华时,国家领导人以此为礼品赠送里根。崂泉牌柞茧水缫丝于1990年获国家银奖,产品出口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14个国家和香港地区,年出口交货值3100万元,占该厂工业总产值的26.2%;国内销往20多个省市。加上泽头镇丝织厂,1990年文登市丝绸纺织业有职工2430人,固定资产2652万元,年产丝制品465万米,产值11959万元,利税562万元。1991~1995年,该公司本着“以真丝绸生产为主、高中档产品为主、出口产品为主”的生产经营方针,致力于技术改造、产品结构调整开发,共取得省、地、县科技成果11项,能生产6个门类1500多个花色品种。5年累计投入7139万元,进行10多项技术改造。1992年投资3459万元,引进法国、意大利先进印染设备,翌年4月投产;1993年丝绸服装厂引进日本80台平缝机和一台电脑绣花机,经一个月调试投入运行,所产真丝服装产品进入国际市场。5年间公司累计上缴税金1599.67万元,经济效益一直处于全省行业领先地位。连续11年保持省丝绸系统“双文明”建设先进称号。1995年晋升大型二类企业。这是该企业的鼎盛时期。以后因为国际丝绸市场不景气,企业经营负债过多,企业生产开始走下坡路。2001年初驻青岛的山东丝绸公司买断原织绸工厂,次年作出破产裁决。2008年,文登市白厂丝年加工拈线丝150吨,年产丝品300万米。
  牟平县(区)丝织业。1952~1956年,牟平县的埠后、胜利、龙泉缫丝社(厂)共安装丝绸机146台,生产丝绸39.7万米。1958~1961年,牟平县开织绸机80台,年共织绸35.1万米。1962年停机。1962年牟平县丝绸生产合作社成立。1964年织丝绸2000米。1965年,牟平丝绸厂成立,开始生产6382南山绸和30码小绸,年产量为5.27万米,其中南山绸2.46万米,外销欧美等国。1967年牟平县丝绸厂改手工织绸为机械织绸。自制整经机、铁木津田机、倒筒机等32台,购置柴油机、发电机2台,革新工艺、更新产品,生产蓖麻纳丝绸、柞棉交丝绸、柞棉华达呢。同年,在东殿后、张皮、石沟等大队缫丝加工点设丝绸车间。1969年织绸56.3万米,其中出口6.4万米。
  20世纪70年代,牟平丝绸厂又自制上浆机、提花机、络篗机等71台。1972年始生产4743药水丝绸和43178水丝绸。次年生产6329疙瘩绸、桑柞交织绸和11155电力纺等5个新产品。1978年,产量达到154.89万米。1979年,增加43522.L475蓖麻绸等新品种。年织绸127.84万米,其中出口73.27万米。43178N柞丝绸为省优质产品,6329疙瘩绸为国际市场畅销品之一。与此同时,建立大队缫丝加工点4个。
  1980年,牟平县农村大队加工点停产。至1985年,牟平县丝绸厂职工2886人,织绸170.42万米,为新中国建立后该厂最高水平,年产值941万元。1980~1982年,6329疙瘩绸、35/40柞丝绸、13876-1色织劳动绸获省纺织厅、省经委优质产品称号。1983年,13876-1色劳动绸被国家纺织部授予新产品称号。
   1989年,牟平县丝绸厂生产桑茧丝织品、柞茧丝织品、绢纺丝织品、人造丝制品、化纤丝织品及交织品等120多个品种,年产量200万米,产品60%出口。该厂是山东丝绸产品出口重点单位,产品销往日本、意大利等国家和香港、澳门地区。该厂生产的劳动绸、桑绵绸、疙瘩绸和35/40D柞丝等产品获山东省优质产品奖。“金牛”牌13876-1劳动绸获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1992年该厂改制为牟平丝绸集团总公司。1996年总公司停产。
  2000年,牟平区丝织企业二家,年产绸、涤丝缎等各种丝织品180万米。其中烟台市牟平区丝织厂(原西油坊丝织厂)生产150万米,产值1000万元。至2008年,年产生丝794吨,蚕丝及交织机织物109万米。
  乳山县(市)丝织业。新中国成立后,乳山各地缫丝业的合作社、农民互助合作社逐步并入区联社,由分散的小厂(社)经营向集中的大厂经营发展,缫丝、丝织、丝染、丝复织等生产环节逐步实现机械化,并开始分专业生产。
  1949年,乳山县有缫织厂、缫丝合作社35家。是年,为发展城市丝绸工业,乳山经纶丝绸厂的7台设备和200名工人迁往青岛市,组建青岛丝织厂,余者百余人及80支木纩从台上村迁至崖子村,翌年又迁至烟台市华丰街,组建烟台市丝绸厂。1953年,烟台丝绸厂解体,部分人员及设备迁回乳山县崖子村,恢复乳山经纶丝绸厂。1955年,乳山县有冯家合生、湾头建华、青山广华、台上裕华、马石店新经5家区办缫丝生产合作社。1956年,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境内私营缫纩丝企业均并入国营丝厂或缫丝生产合作社。是年,乳山县东部缫丝社全部并入冯家合生缫丝社,西部的缫丝社全部并入乳山经纶丝绸厂。1959年,乳山县以冯家合生缫丝社为基础,成立国营冯家缫织厂,有木织机50台,自缫自织。至此,乳山县的缫职业全部集中到经纶丝绸厂和冯家缫织厂。1967年,国营乳山制丝厂在夏村建成投产。1968年,乳山制丝厂、冯家缫丝厂、乳山经纶丝绸厂合并为乳山制丝厂(场部设夏村),并于翌年对相关设备进行调整,分工夏村、冯家分厂专事缫丝,崖子分厂(原乳山经纶丝绸厂)专事织绸。1974年,崖子分厂再次独立为乳山经纶丝绸厂,夏村分厂承续乳山制丝厂厂名,冯家分厂改为乳山制丝厂的缫丝车间,1976年,该车间由冯家迁至夏村。
  1981年,乳山制丝厂将柞茧缫织设备转给乳山经纶丝绸厂,制丝厂停止柞茧丝缫制,成为桑茧白厂丝缫制专业厂。1984年,乳山制丝厂、乳山经纶丝绸厂划归山东省丝绸总公司管理。乳山制丝厂生产的梅花牌20/22D白厂丝获山东省优质产品称号。乳山经纶丝绸厂生产的38/43D柞丝和33/38D柞水丝产品获纺织部优质产品称号。1992年,乳山制丝厂白厂丝销往日本及西欧、香港地区,创汇500万美元;该厂与苏州丝绸工学院联合开发的真丝复合丝产品填补国内空白,企业被评为国内纺织行业优秀企业。此后,由于市场原因,乳山经纶丝绸厂停止生产柞茧丝。
  1999年,乳山制丝厂改制为山东华冠丝绸有限公司,为山东省丝绸总公司控股的国有大型企业、省内制丝行业的骨干企业,年产白厂丝500吨,质量位居国内同行业首位;开发的3000丝毛复合丝畅销西欧市场,130/140D特粗桑茧丝畅销韩国市场。是年,乳山经纶丝绸厂停产。2004年,山东华冠丝绸有限公司改称乳山海润丝业有限公司,主导产品大乳山牌白厂丝,规格齐全,其中7/9D、9/11D特细三眠丝为国内外独家生产。2005年始,该公司所产大乳山牌白厂丝全部由日本最大的生丝经销商江一株式会社包销,使该产品在日本市场的份额不断攀升。至2008年,乳山市年生产生丝794吨,蚕丝及交织机织物109万米。
  据三市区产量推算,2008年末,昆嵛山区年产生丝约300吨,茧丝及交织机织物约100余万米。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