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界石镇景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62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界石镇景区
分类号: K928.7
页数: 7
页码: 247-2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昆嵛山界石镇景区,其中包括旸谷山,双锁山,崮山后北山,崮头口子南北名胜,天然香炉石,罗汉庵石刻,蒿〓烈士塔,河北崮头遗址,古墓和古庙遗址等景点。
关键词: 界石镇景区 昆嵛山 名胜古迹

内容

无染寺、六度寺、宫院子、三瓣石、昆阳书院、昆嵛山水库、老蜂窝等景观见本编第一章。
  旸谷山位于镇北部小天山之东南、旸哩村之北。海拔113.2米,圆形山包。1976年,在山上建看守果园的草棚,守棚老人董姚章时78岁,在棚东地表下发现长1.3米、宽21厘米、深34厘米的石砌匣,内有石斧、石锛等石器4件,有的似是滑石网坠;另有刘守国,时55岁,也拣到石斧等2件,均未保存。2010年7月28日,该村张敬坤带路,笔者与柯昌玉到现场,在已掀过的一石匣内东端得一黑陶器,三足,直径10厘米,足间距5.8厘米,足高1.6厘米,厚0.4厘米,罐壁较薄,碎片不全,下半部基本可复原。石匣东西向,南北排列多个,共几排,皆待发掘。此事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于2010年7月30日“走遍中国”栏目“文登说文”节目中播出。
  雍正本《文登县志·卷一》:“旸谷,在县西北六十里,尧命羲仲宾日处。”此处在昆嵛山东北麓旸哩口东南,有西北一东南向10千米长的山间谷地。自西向东,有旸哩店、旸哩、旸哩后三村。旸哩为民国以前大镇,民国8年于旸哩村东建旸谷小学。旸哩店之北、小天山之南,山谷平原北侧的圆形山包,古名旸谷山,今俗称旸哩店北山。疑此即羲仲宾日处。小天山之北有秦汉驰道遗址。
  双锁山界石镇东南10千米、米山水库上游西岸有南截山村,村南有东西向山脉截断南行的山脉,因名“截山”。截山主峰名“双锁山”,因方言不被理解,地图误标为“双雀山”,海拔179米。此山虽不算高大,但传说女将刘金定曾在此山安营扎寨,因而远近闻名。
  刘金定生卒年不详,系北宋卫国武烈王高琼的夫人,安徽省蒙城县城西小涧镇山下东刘庄人。周显德四年(957),青年将军高琼奉命自寿州去京师汴京(今开封市)搬取援军,途经双锁山,与山上女大王刘金定交战,为刘的武艺高强所动,后两人结为夫妻。刘金定发山寨兵马数千,随高琼渡淮河攻南唐军,在八公山、寿州一带,大败南唐军,解宋军之围。北宋建立后,刘金定随丈夫北上抗辽,镇守三关,战死疆场,夫妇合葬于安徽双锁山。不知何年,文登界石镇南截山上也有了“双锁山”之名,也有刘金定驻军“遗迹”。
  由南截山村南行约2000米,攀上南山,沿途树木茂盛,山路崎岖。攀过刘金定的“饮马沟”,就到了山巅。山上一片开阔,草木茂盛,确宜驻兵。右折百余米,见古井一口,山石砌壁,水面近井口,传为刘金定驻军从此井取水。井西南50米,有大盘石,上平,中有一圆洞,显然是人工凿成,传为刘金定竖军旗的旗杆窝;井北30米,有小屋墙基在,传为营房旧址,传说附近出土过古铜钱、古箭头。其房基太小,不过是平常一间屋宽度;旗杆窝也太浅,插不住大旗。东行约600米,登上一石山,回头西南望,就是“双锁山”了,那山两峰并起,秀美可观。因为刘金定的故事经评书演义,传播极广,约明清之际,文登南截山人把这故事由安徽搬来。
  崮山后北山多象形石。山下路北有蟾蜍石,头向西南,佛教信徒名之为“金蟾拜佛”,“佛”指西南崮山顶,海拔277米。村北山西峰海拔320米,东峰海拔219米。山巅有人石、巨型恐龙石等多种景观,多在东峰。
  崮头口子南北名胜葛家镇刘家上口村东2000米有崮头口子。其东南山上有“野猪洞”,可住数十人。战争年代有人在此避难。1937年末“三军”发起。地下共产党员丛桂滋、丛术刚等在此开会。其南山名“旗顶”,海拔256米。山巅周边极陡峭,岩石上有人工凿成的旗杆窝,有布纹瓦片。其南有仅容一人通过的险隘称“南天门”。相传古时旗顶上驻扎一“大王”,被朝廷收复。崮头口子北西有潘家口子,有一巨石屹立,称“北垛石”。此处东北望可见“元宝石”山,海拔278.3米。附近有象形巨岩多种;“有将军庙,不知建于何时。”山东麓有“老羊台”,台侧有池,口若巨瓮,水深2尺许,经年不涸。自山径西下,曰“珠山”,亦有古庙。转而西,曰“五庐顶”,鸟到岐增,人迹罕到。旧闻麻姑升仙,实始于此,仙迹犹存。山之巅,雾常不散,故俗呼“雾露顶”,传说山上有铁锚。
  天然香炉石位于界石镇东南香炉石村南山坡上。一天然香炉型巨岩矗立,上宽近10米,东西长,下仅一石柱支撑,石柱距地面高1米,直径约1米。周边树多,攀其北侧松树,可登上“香炉顶”。其北村因石而名。
  罗汉庵石刻位于界石镇崮头集之西北罗汉山上。庵久废。山阳半坡有一摩崖,高4.9米,宽5.8米,其上竖行阴刻七言律诗一首,草书,详本志第八编。刻字之南80米,有一巨石矗立,上刻“泉石”二字,指山水佳胜之处。字径30厘米许。“泉石”之南西30余米,有房,为看山老人所住,是否是罗汉庵旧址,失考。
  晒字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晒字村南500米处。1972年8月修建。塔高11米,由大理石砌成,塔身刻有崮头战斗和解放昆嵛山战斗简介。
  蒿〓烈士塔位于界石镇蒿〓村北100米处。1945年,原昆嵛县旸哩区人民捐资兴建。塔体为白色理石雕琢而成,3层,高5.8米。底层为阴刻组画,南、东、北、西依次为“英勇毙敌”、“攻碉堡”、“杀敌冲锋”、“攻城”;第二层南面刻塔文,余三面刻烈士姓名;第三层南刻“烈士纪念塔”,西刻“光荣牺牲猪水滔滔追悼泪,为国捐躯昆山巍巍纪念碑”,北刻“浩气长存”,东刻“为抗战为革命英勇奋斗,救国家救民族壮烈牺牲”。
  河北崮头遗址位于界石镇河北崮头村东南100米。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无明显文化堆积,采集的遗物有豆盘残片、瓮口沿、铜剑、铜戈等。铜戈上有铭文,可辨认的有“二十三年”几个字。此铭文拓片经北京大学古文字专家高明教授鉴定为春秋晚期三晋时期的魏戈。属战国及秦汉文化类型。破坏严重。
  出土古币。1999年6月1日上午,村民赵某在村西南百余米挖鱼池时,离地表不足1米挖出一陶瓮,上有一木箱,瓮与箱内均装古钱币约一吨重,上至秦汉,下至南宋绍兴,共有铜币上百种。铜币均按规格穿成串,整齐摆放于器内,有的揭开还像新铸出的紫铜。同一种币,版型杂乱不一,工艺有优有劣,可能与官铸、私铸有关。铜币一出土,被周边村民哄抢一空。附近还出土古井,曾出土蒙古包型古墓、石臼、铁锁等,有高一尺半、宽一尺的块石,上竖刻“大定五年”字样。
  古墓
  崮头墓群。2007年4月23日起,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根据省文化厅的总体安排,威海市文物部门对文登市崮头集发现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11月13日,共发掘石墓40座,出土一批宋金时期的重要文物60余件。
  崮头墓群位于界石镇崮头集村南,米山水库西侧。胶东调水工程蓄水后,墓地的大部分将被掩没。经发掘发现,这是一处宋金时期的墓地,且全部为石墓,共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小型石板墓、圆形石丘坟、覆斗形盝顶积石石室墓和石椁墓。据考古学家分析,小型石板墓应属元代或明代;圆形石丘坟应为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的葬俗,对以后的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覆斗形盝顶积石石室墓延续了唐宋及金元明时期;石椁墓推测为宋金时期。
  据考古专家分析,这是一处古代大型公共墓地,结合地方志资料和口碑资料调查,基本可推测为于姓家族的墓地。
  发掘现场所在位置俗称“于家岚子”,据《文登县志》记载:于忠墓(见下文于忠墓)西部一处墓地原有石坊,还有石碑。从发掘现场情况看,四种石墓时间跨度自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从晚唐,经北宋、金元,至明初,延续四五百年历史。这次考古发掘填补了威海地区古代地方史研究的空白。考古成果意义重大。
  2007年12月19日上午,威海市考古专家鉴定会上,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光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信立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秦大树及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传荣等8名专家,对这次考古发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墓群,墓葬集中数量较多,在全国也属罕见;是胶东地区晚唐至明初的一类形制独特的墓葬,与鲁西北地区的墓葬形制有较大区别,表现出与南方地区较密切的关系,某些墓葬也具有一些少数民族墓葬的特点,说明当时汉族人的墓葬至少是受到了少数民族墓葬风格的影响。反映出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文化和生活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反映了胶东与鲁西北地区文化上的差异。这也是胶东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古墓群,古墓中发现的石刻神兽、植物等画像石,是胶东地区乃至山东省内首次发现的同时期的画像石。从出土的遗物判断为平民墓,而不是官僚墓或贵族墓,这样的墓地更能代表当时的社会真实情况,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建议下一步要对发掘现场周围的墓地范围进行进一步确定,并采用考古学方法进行全面发掘,列为一个重要的考古课题进行研究。
  司马长元墓。详见本志第八编第一章第一节。
  [=此处为插图(高78厘米,长76~104厘米)=]
  于忠墓。光绪本《文登县志》:“将军副统掌持县事于忠墓,在县西三十里崮头集西。敕葬,翁仲、石兽俱存。有元元贞二年(1296年)碑,碑额横列,篆书‘河内于氏茔域之记’八字。本县教谕于世英撰文云:于氏为汉定国之后,其后,官于东海之滨,居于赤山,枝叶分布于高齐天统间。金季,忠为将军副统,掌持县事。又一碑题皇金金牌受武义将军管军千户于公之墓,馀字俱剥,其名不可考矣。”邑人吕润迈《过于千户墓》诗:
  华表巍峨仪仗尊,行人下马立孤坟。
  欲询翁仲无言语,落日残荆满墓门。
  软枣林墓群。位于界石镇软枣林村北500米处。原有百余座散落在半山坡上,后来整地多被挖掉,现可见墓址39座,其中两座较完整,皆为石筑、塔式,基部八角,墓顶球形,高2.5米,墓体有人物、龙头、兽面、莲花灯浮雕,墓室在塔形建筑之下,属元代石墓群。
  “冢子缝”古墓。位于开真观村南约500米的米山水库中,为两座方圆百米的封土堆,间距百米,俗称“冢子缝”。枯水季节,水退,可见二冢均有叠压层次分明的夯土层。周边暴露多种豆柄、鼎足、陶罐残片等。有人在此拣到精致的青石石器,藏于威海博物馆。
  古庙遗址
  六度寺。见本志第七编第八章第一节。
  金水庵。六度寺村南200米有不很高的山,山上大石嶙峋,苍松耀眼。山南,为兴建蓄能电站而凿成水洞。古老的金水庵就在山西南麓。金水,佛家语,喻智慧,可译为“智慧庵”。光绪本《文登县志》卷四:“金水庵,古名圣水院(修志者按:可知原是佛寺,后改为道观),在城西六十里,建置无考。明天启间(1621~1927),道士曲来志住持此庵。国朝雍正间(1723~1735)重修。庵居昆嵛东南麓,四山合抱。西至旱沟,南、北、东水之内流者,俱系庵地。树木茂密,拔地参天,极为幽胜。庵门外有石高七八尺,宽丈馀。平地特立,状若危楼,可容数人弈酒,号为楼石。其东有石如盆,微圆而凹,雨后则清水澄沏,一尘不染。”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该庵大殿内设学堂。庵坐北朝南,东西三院,东正房5间,西3间,中间大殿3间。殿前有庙台4尺高,南有山门。山门前并无楼石,实际上庵西侧有楼石、盆石。“楼石”南侧镌民国时山东省第七专区专员郑维屏题写的“山云为怀”四字,字径一尺,有方章。庵房毁于1958年,楼石毁于1963年建无染寺桥,盆石近年劈石用,今尚余残部。遗址是一片农田,已难寻原迹了,唯大殿石柱两支,现移在六度寺村委会门前。
  龙显庵。位于界石集东北、鞠北庄村南500米。农历三月初八、六月初八,各开庙会3天。光绪《文登县志》:“龙显庵在城西四十里界首集北(应为“东北”)。咸丰十一年(1861),捻军东进,势甚猖狂,过宁海州,逼昆嵛山。忽见林木冈峦,皆如甲刃,捻军惊遁,不敢逾山而东,文荣人民得免寇掠,佥谓神龙保护桑梓,威灵显赫,因于集北五里立庙享祀。至今香火不衰。”此庙是供奉秃尾巴李龙王的。
  甘泉寺。在界石镇东南部崮山后村南。光绪本《文登县志》载:甘泉寺在城西三十里,古名广润院。有宋治平二年(1065)敕赐“广润院碑”。又嘉祜二年(1057)起建大殿碑铭,又嘉祜八年(1063)八角题名碑,又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碑。是碑已名甘泉寺矣。国初,经于七之乱,毁于兵,楹础缺讹,栋宇倾坏,三五残僧,朝夕课香火小继。康熙庚寅(1710),寺僧照忍,力为募化,经营..年,自正殿廊庑、…、]、客舍、禅房,各讫厥工,寺乃完整。乾隆以后,寺僧以富甲于东方,重修旧寺,规模愈壮。松林茂密,石坊耸立,额曰“甘泉宝刹”。两行数十步,碑亭对峙,刻名人诗文于其上。东北有亭,亭有井,井南有池,井水白龙口入池,涓涓不渴,味甘冽,导名“甘泉”,以此。清山东《通志》:“水出石穴,色莹味甘。”《废铎呓》曰:“寺居昆嵛山之东麓,为邑第‘名胜。四山
  合抱,群峰森然内向,由天井坐观,峭壁〓岩,下临如堕。四时各有奇景,不口‘殚述。”《启堂随笔》曰:“甘泉寺,嵌岩幽壑,怪石长松,绿竹修修,清泉滴滴,空山梵唱,空榻幡高,令人有尘外意。”
  嘉靖年(1524年)重修甘泉寺碑,庆远府知府致仕福山
  初贤撰。略曰:文登甘泉寺,未详创于何时,宋以来已有旧名,盖古刹也。寺僧祖阔,世族孙氏,迎仙里人。自幼志慕佛教,清心寡欲,一守佛戒,以故乡人之善者爱之重之,千‘口一声。若阔者可谓尽为僧之道,而于佛之教为无忝矣。寺有旧碑,字画剥落。阔恐其久而磨灭,持其残文,属予序之。
  该寺毁于1941年冬。但石坊、银杏树等尚存。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再次遭破坏,石坊被炸。现仅存古井、庙台和一株流苏树及寺后和尚洞。站在庙基处,南望远山巅仰卧‘巨佛,四周山色依旧,正待开发。文登人林钟岱《游甘泉寺》诗见本志第九编。
  开真观。光绪本《文登县志》:“丌真观在城西二十五里,俗名崮头观,有元泰定元年(1324)碑。”观毁于1941年冬。原有庙房数十间。位于同名村西南方。现日迹无存。
  宝峰寺。在界石镇东北院卜.水库处。光绪本《文登县志》:“宝峰寺今同长夼院,在城西北五十里。旧志:唐时敕建,有碑,今无存。有国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陆、三十六年(1771)知县简断明界限、勒石禁约碑。碑阴为典史沈思源撰并书,篆额,文云:‘邑之长夼院,古名宝峰寺。考诸邑乘,创自有唐,有敕建碑记,乃文之古迹也。但历年永远,渐至废圮,更兼住持不得其人,山岚翦伐尽秃,田产典卖无存。僧会俱详,县主命余赴寺经理之。惟见残碑数段,庙貌似颓,神像露坐,僧宇萧然。荒凉景况,实难寓目。于是,即日亲赴各寺,出名凑借数百馀金,将田产尽行赎回,房舍概为修理。又蒙出示禁约,诚恐日久湮没,谨镌于石以垂永远。’”嘉庆五年重修,碑文见本志第八编。
  三官庙。俗名楚岘观。在楚岘口村西北。大殿三间,又建李龙王庙三间,有山门、戏台,有汉白玉碑刻“楚岘观”三字。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四开山会。光绪本《文登县志》:“三官庙在城西北五十里楚岘口西。明崇祯十年(1639)邑人丛中琳因疾痿甚,疾愈,创建此庙。有碑记云.“中琳自买赡地山岚若干,各有四至,勒之于石。国朝康熙间道士真清重修。”庙毁于1941年冬,遗址已无碑碣。
  沙姑庵。址在界石镇驻地南5000米的阎家庄村西500米处。原有正殿三间,供奉关公,西一间是尼姑寝室,有西厢房5间,供奉观音菩萨,现庵基础尚存。相传建于明末清初。近山处有十几座姑子坟,香火较旺。今只有遗址。相传老尼姑沙姓,故名。又传说老尼姑新收一尼姑,年轻貌美,招来流氓争风吃醋被杀。老尼姑遂将庵产以一斤二两白银卖给宋村南马人,庵遂废,故名“杀姑庵”。民国间有北崮头人在此居住,把关帝像抬西山埋掉,故该地称关帝爷坟。
  三官庙。址在界石镇旸哩村东。原有正殿三间,前有马王庙、土地庙。庙前有银杏3株,大的近三抱粗,1948年被伐。
  关帝庙。在呖哩村中,大门上额刻匾“肠谷山庄”,1955年拆。
  菩萨庙。位于旸哩后村,坐南面北,称“倒坐观音”,戏台在北。1942年初拆庙,1955年拆戏台。旧时,正月初一和十五,寺内和尚敲钟、唱大戏。
  双庙子。原在晒字村东公路西侧大石硼上,一为山神庙,一为土地庙,皆石砌小庙,毁于1965年修公路时。
  罗汉庵。见上文“罗汉庵石刻”。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