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东区景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624
颗粒名称: 第六章 东区景观
分类号: K928.7
页数: 14
页码: 240-153
摘要: 本文介绍了昆嵛山东区景观,其中包括东区景观,汪疃镇两部景区和界石镇景区。
关键词: 东区景观 昆嵛山 名胜古迹

内容

第一节 米山镇西部景区
  米山旧志写作“蜜山”,因山中野蜜蜂多而得名,俗称“米山”。清朝康熙恩科举人、文登诗人赛珠的《米山诗》:“我爱孤峰秀,开轩入户棂。石屏苍矗矗,松盖翠亭亭。”其中的“孤峰秀”、“石屏矗”和“松盖翠”,确实抓住了米山的特点。如今,峰、屏、松尽映在平静如镜的米山水库中,如美女艳妆对镜。游人坐则青山列屏,立则碧水献玉。整个景区,可用一“幽”字涵盖:幽静、幽美、幽深……
  出米山村北行,米山就矗立在眼前。约行500米,到山脚下,迎面有刻着“三八林”的水泥牌,其西北林中,有数排革命烈士墓。进入林地不远,见到一小一大似簸箕的岩石,小者向南,大者东北向,相距约30米,称之为“簸米石”,大概与“米山”之名字有关。穿过松林,攀上山腰。仰看山峰,白色、浅红色的巨岩参差,有如神斧新劈,以石英岩多,故岩石坚硬,虽多裂痕,但棱角分明,无风化痕迹,且山巅树木极少;俯视山下,苍松扶疏,环峰簇翠,使整个米山成为天造盆景。沿着岩下、林上结合部绕山东侧,在灌木和杂草中北行里许,西望,山岩出现约30米的东西豁口,称“花园口”,就是《文登县志》所载“旧有园址,亦复荒废”。再北行,有巨岩高耸东伸,上平,曰“炮台”。再北行,到山东北隅,见到《文登县志》所记“有石名‘鹁鸽崖’,如鸟之凌虚而翔也”,是一断层崖壁立,高15米许,悬崖南北约长40米。崖顶部数处巨岩东出悬空,确“如鸟之凌虚而翔”。相传昔时崖上有野鹁鸽作窝,故名。这是米山最奇伟险异之处。米山因受东侧母猪河断裂的影响,整个山体东部和东北部多断崖,多数景点也分布在这一带。从鹁鸽崖向西北攀登,见“鞍子石”,巨岩似马鞍耸立,高6米多,人不能攀骑。由此向西南登50米,可见岩崖下的“木鱼洞”,又称“老鱼洞”,由天然巨石相叠压而成。洞口东向,高约3米。洞内北壁渗水,洞底陡峭,上行5米处,分西北、西南两洞,仍斜上延伸,越高越狭越险,难以攀进。西南洞南侧有日光透进。旧志载:“(石洞)中阔,可容百许人,其上牡蛎壳旋转错出。”实际50人也难容下,牡蛎壳也找不到。出洞口复西北行,可见两巨岩相对如门,高约3米,“门”东向。由此西攀,到山西北岩。北坡有“狼窝”
  由此转向南,攀极顶。仰望山岩如锯齿狼牙,无一草一木可援,令人不寒而栗。攀登须四肢着地,两手抓住岩缝,象壁虎,一点点地向上移动;方可登上海拔156米的峰顶。
  站在极顶,群山、原野、村庄,尽收眼底。向东面和东北望去,绕山的大型米山水库浩瀚的水面,平静如碧玉,南面大坝扯起东西两山,拦住一湖生命之水,兴利库容为1.07亿立方米,是威海市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北、西望去,层峦叠嶂,是百里昆嵛,西面的圆顶高山是佛爷顶,相传这山和北面的二厝山都收过霸,有人曾在那儿招兵买马,占山为王,后来被收复了。南面有撇彗山,相传那圆锥形的山,是“状元笔”,所以文登这地方,一般的人当不了县官。这一神话反映了文登人崇尚文化特有的心态。20世纪50年代时,米山顶较平坦的地方古庙的基础还在,有长长的石条,旧志记载的“聚仙观”就在这里。前面还有座小山神庙,现在已无踪迹。相传这古庙里有个得道的老和尚,一天凌晨,叫小和尚开东门看看。小和尚回来说,河边小猪都不见了。据说有个老妖拔出了崮头附近的“双石剑”,将母猪和小猪杀死了。从此这条河就叫作“母猪河”。
  从西南坡下山,坡缓行易。如侥幸可拣到水晶石,大的,小的,晶莹剔透。
  撇篲山《文登县志》认为是“特秀山”的谐音,其实,此山确似撇下的鞭篲子,又名“状元笔”,俗称“四月八山”;位于米山镇西南部,母猪河岸边,《文登县志》谓“单椒独起,峭削秀拔”,可谓准确生动。邑人林丕钦“登撇篲山绝顶诗”见本志第九编。
  现在登上绝顶,除了“古庙丹青杂鬼怪”等不见了,诗中其余的描写和感受还是真切的。
  东山后村南约800米处有“八亩园”。这里是撇篲山东北脚下山沟的东端,原为延寿庵的庙产,现在是村民承包的果园。从“八亩园”的西北角爬上四米高的土崖,可见一看守果园用的小屋,小屋之北就是延寿庵遗址,现在也是一片果园。在小屋的西南土堰下,有残砖断瓦和一块雕琢精细的大型门转石。庵内原有古银杏树,胸围三抱,树干一米处,长出三个“奶”,下垂近地,亦为奇观。惜其于1939年遭雷殛而亡,1940年秋被抗日民主政府派人一片片锯掉,其中一部分做了军、工、烈属光荣牌。从这一银杏胸围可知此庵已有千年历史。庵内供奉玉皇大帝像,所住道士,不仅管理此庵,同时管理撇篲山巅的庙宇。1925~1931年在庵内办“山后小学”,1941年后庵被拆除。山上山下两庙及其庙产属于原迎仙都三里、八里40村所有。山巅庙正殿东三间供奉道教“三官”,西三间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西有小厢,是还愿进香者敬神前整装处。正殿之东原有亭;殿之西北原有小庙,气管炎患者来此求神治病,必把一串咸菜挂在神像手上。殿前原有大铁钟,声震周围十余村。1940年,被驻在大山前的国民党赵汉卿部兵工厂拆去化了铁水,庙也于此后拆尽。1937年以前,每年农历四月初六日,盛大的庙会在此“正山”,酬神的戏台设在山南脚下。
  此山俗称“四月八山”,农历四月初八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说明此山本来建的是佛教的寺院,约在一千多年前(延寿庵的银杏树龄可证),唐武宗灭佛运动后,这里就成为道教的宫观,原来四月初八日的佛教活动也被改为四月初六日正山的以道教内容为主题的庙会了。
  山顶是东西略长、椭圆形的火山口,面积约1亩。因历代建庙,山口己被填平,新植的槐树才有擀面杖那么粗。人在山巅,“四顾苍然,山海绣错”。山北崖最险,壁立千仞;东南面,岩崖翻卷欲坠,人亦不能上;唯西面稍缓。山口内和南面二层台以及西北角小庙遗址,散布着断砖残瓦,让人凭吊那昔日的繁华。从西坡下约60米,巨岩下原有“灵泉”,昔时“赛神者以灵泉水”治病。20世纪80年代,西山后村民想把井挖深,引更多的水到山下灌果园,便打眼放炮。一声巨响过后,人们扒开碎石,发现一滴水也不见了:原来水顺着深岩震裂的缝隙渗走了。
  认定撇篲山是一座死火山,根据有三:一是山东省地质三队的勘测证明,小山前附近地层为中生代白垩纪青山群,面积约5~6平方千米,主要为灰色凝灰岩、杂色安山岩、紫灰色一灰绿色安山质熔岩角砾岩和角砾熔岩。这些都是典型的火山岩。他们推断火山口在郑家沟与望仙庄之间(参见《文登市志》64页),但至今得不到证实。在撇篲山上到处都能发现上述火山岩。二是火山喷发物在火山口附近堆积成的火山锥非常明显,高达海拔173米。三是椭圆的火山口历历在目。
  长学山古迹考长学山在文城西15千米,东西绵亘2千米。主峰位于山脉的西端,海拔257米。主峰北麓,清咸丰年间,依山而建的“城墙”还清晰可见。主峰之阳有天然“狼洞”,1942年日本侵略军对东海实行拉网式大“扫荡”时,38个乡民藏身于此而保全了生命。主峰南西1000米,有多处石硼、石穴,有东西两个以“石硼”为名的村庄,山东古史研究者把这里认作远古“巨石文化”的遗址。主峰东侧、与主峰相连的一峰之南是元代招讨使刁通墓;此峰东南,隔着山谷,有“盔甲山”,1937年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负责人于得水曾在此山北麓一废炭窑洞养伤3天;1995年8月17日午夜在这山前坡“椅子圈”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小股泥石流,被不了解真相的群众说成“龙现身了”,轰动一时。此山东南,隔着山谷又有“庙山子”,又称“凤凰山”,其东有南北郑格二庄,其西南坡有建于明末的“长山庙”遗址。以上诸山被山外人统称“长学山”,因东汉著名经学家郑康成在此讲学而得名,简称“长山”。
  刁氏家族和刁通墓。据族谱载,唐末黄巢造反,天下大乱。刁姓自南方迁到村南“南台山”东侧立村。元朝兴起,村人刁通从军,随大军过江,南抵琼崖,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封招讨使,佩金符,三代袭封。今村北有刁招讨陵墓遗址,占地2.7公顷,三座墓及墓道翁仲俱毁于1965年“社教”运动中,开作果园。21世纪初,又被承包者刨去了已老化的苹果树,栽满了“速生杨”。现在尚存陵园围墙;园门之南石硼上放着刚找回来的墓道上原来的两只石兽,其中一只完好,高110厘米,底座长75厘米、宽60厘米;另一只的头顶已被砸掉。明初,朱洪武派兵来剿刁家,南台山之东的故宅被烧毁,青壮年赶忙逃走(有一位从母改于姓,逃到大水泊外祖父家,他的后裔逢年祭祖,总是先挂刁氏宗谱,再挂于氏宗谱),逃不及的被杀。剩下老弱病残,只得迁到刁通墓南(今村址)原来守墓用的几间房里安身。刁通墓也被毁,后来才重建起来。
  八角坟。相传,建造刁通墓的“总工”是西府人。工程将竣,发现前“石志门”上有一蛇一雉相斗,他说这是“龙凤斗”,“地气”就在那石柱‘下。便密嘱其子:“工程一完,我就从那石柱上撞下来,打官司只要求把我葬在我摔死的地方。”所以石门西侧,有座“八角坟”,就是葬埋那总工的。据说他的后人果然做了火官,弹劾刁家,其实刁家被剿,是由于元亡明兴的政治斗争。
  刁女坟。刁通墓东侧,20世纪50年代还存有一座“刁女坟”,坟上立着“镇妖石柱”。相传村中一刁姓女,长得特别高大,17岁时可以坐着屋檐纳袜底。家人害怕是个妖怪,就在村后为她单独盖了间房子,旁边还有井(今称“刁女井”)。开始,家人送菜送饭,倒也过得去。后来那门也给锁了,饭也不送了,人就饿死了,拆了房子建了“刁女坟”。今天人们知道,那不是“妖女”,只是患了一种内分泌失调症的人。可怜这位病态女子被家人当作“妖怪”而活活饿死了。有人又继续演绎,说刁女死后,江南来了一位男巨人,称“男将军”,特来长山寻找“女将军”。听说她已死了,站在刁通墓南门外的石硼上,气得一跺脚,把石硼踏成八块。至今,那碎作八块的石莽钱”)。1957年,为饲养室取土,在房基东南30余米处挖出一倾斜的石碑,高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正面竖刻五六个字,近似汉隶,只记得上面二字是“郑家”,下面的两三字却不记得了。因石质不太坚硬,被刁国璞用镐头敲碎了。这前后,他为生产队耕地,在附近翻出一个用秃了的生铁铸的犁头,约2千克重,比现在的犁头笨重得多。这里还出土一玉雕菩萨像,玉质较差,可能是绵阳玉。爬上土崖,穿过果园,见一平坦的耕地,这里就是古郑家庄最后一幢住房的遗址,20世纪50年代初,还能见到房基。从这里北望,长山主峰耸峙于眼前;南望500米外有不太高的长岭横亘,南偏西约25。山腰之上就是“郑家岚子”,已开成梯田,1日有郑氏坟茔一座,20世纪50年代西县郑氏曾来寻找此茔。村人已说不清郑氏何时迁走。说明早在这户郑氏在郑家庄旧址建房之前,这里曾是郑玄的后裔所居,留下“郑家庄”的古地名。据此可知郑玄在长学山之阳讲学之说不是捕风捉影。
  康成讲堂遗址。光绪本《文登县志》修志者未加详考,把碑文“山名长学,盖先代郑司农设教处”,理解为立碑的“圣皇庙”处。其实,长学山的范围远不止“庙山子”一隅。如果康成讲堂与圣皇庙在一处,毕所密写的《长山庙》一诗,也应当提到康成讲堂,却一字未提,可知光绪《文登县志》关于“长学书院……今为圣皇庙”的记载是错误的。
  雍正志卷九《艺文志》载京口人刘镦的七言诗:
  “司农会此训群英,筑室山头教铎鸣。
  岳麓清风堪并美,鹅湖高义可齐名。
  膻堂日久云常锁,黉舍年深草自生。
  千载涧中流出水,琅琅犹带读书声。”
  清乾隆壬寅(1782)毕所密在长学山住馆教书,曾作《长山怀古》:
  “危峰高耸接苍茫,吊古临风俯大荒。
  胜事1苛传长学迹,山村犹说郑公乡。
  欲披衰草寻书带,若有寒云护石房。
  太息佳城招讨墓,荒丘断碣黯斜阳。”
  从以上诗句可知:康成讲堂是一座建在长学山麓的石房,位置较高,距刁通墓不远,旁有山涧。从刁通墓向东北方跨过山溪,向山头攀去,约300米远,到半山腰处,见巨岩高耸叠压,有几块巨石是1958年滑坡塌下来的。巨石之南有一缓坡地,有墙基残迹:东西长7.5米,由12块巨石砌成。因地势需要,部分地段有二层阶石。“门中石”长1.77米,唯此石上可见两个大“扎窝”。基前不规则地散卧着数块原房的砌石。这些石上,“石花”斑斑,年深日久。这里就是康成讲堂遗址了。此处西侧就是山涧,涧之西便是刁招讨陵园,再西南,便是郑家庄遗址;向正南远眺,单椒矗立的特秀山清晰可见,其山巅西侧,原有“醴泉”,其山巅有庙。这一切都与以上诗句相合。
  郑玄在东莱长学山阳边耕边读,著书讲学,对今文、荣、威一带乃至整个胶东的读书学习、尊师重教民风,影响深远,形成苏东坡所称赏的“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风气。明洪武四年(1371)各县奉命建“乡贤祠”,一直到清末,文登乡贤祠供奉的第一位乡贤就是郑司农——寓居文登的郑玄。可见他在世世代代文登人心目中的位置。长山村20世纪60年代才去世的老秀才还在园边屋后栽植“康成书带草”,给子孙们讲述郑先生在此著书讲学的故事。旧时的读书人姑且不说,仅当代从这个小山村走出来的少将就有刁培泽、于波两位。详见本志卷末《附录》之六《郑玄客耕东莱考》。
  原始社会“巨石文化”遗址。即西石硼村村北的下有空洞的石硼。
  米山水库是一座以灌溉和城乡供水为主,结合防洪的大型水库,是根治母猪河的骨干工程。位于米山镇米山村北、西母猪河中游。流域面积440平方千‘米,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可能最大降雨校核,近期防洪标准为干年一遇,现状防洪能力为万年一遇。总库容2.8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07亿立方米,死库容700万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面积2200公顷,淹占米山、界石、汪疃等三个镇31个村庄2000公顷农田,全部和部分迁移17个自然村(现已扩建成22个库区村)、2774户、12204人,拆迁房屋15887间。水库工程1958年10月25日开工,1960年2月22日基本竣一工。1962年下落溢洪道。1967年兴建溢洪闸及东放水洞,并加高大坝。1976年再按1975年8月河南板桥水库雨型加高培厚大坝,增建防浪墙。
  大坝为粘士心墙坝,坝顶高程35.6米,最大坝高20.89米,坝长950米,坝顶宽8.5米,防浪墙高1.2米,西放水洞为廊道式钢筋混凝土管,内径1.5米,设计最大流量13.4立方米/秒。东放水洞为钢筋混凝土管,内径2.5米,设计最大流量40.5立方米/秒。溢洪道为平板钢闸门,共7孔,每孔宽6米,高4.5米,净宽42米。闸底高程海拔25米,最大泄量1440立方米/秒。米山水库有东、西两个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200公顷。截止1990年,全部工程完成土石476万立方米,投工443.7万个,国家投资1350万元(包括移民经费576万元)。1991~2010年,完成西干渠改造和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国家投资2.2亿元。
  古庙遗址
  聚仙观。在文登市米山之巅。不知建于何时,毁于清朝中叶,新中国建立之初,观基础尚完整。现在遗迹荡然无存。清雍正《文登县志》仪有观名记载。
  圣皇庙。在长山东南麓。有明崇祯六年(1633)碑,云:“山名长学,古代郑司农讲学处也。”民国时,在庙院中立有“康成讲学处”的石碑。清时,在庙东侧建塾学,后改小学。1941年底为防日军驻此而烧毁、拆平。今遗址清晰可辨。
  延寿庵、三官庙、东岳庙均见二文《撇篲山》。
  第二节 汪疃镇两部景区
  管山因似倒立的笔管而得名。位于二汪疃镇最西部、米山水库北。清光绪《文登县志》载:巍然独秀,有石洞三:一在山麓,洞口石齿嶙峋,上窄下敞,深邃不可测,执炬以往,风来炬火,屡燃屡熄,终不敢入;中一洞,石门排列类双扉,阴霾晦暝,遥望洞口,嘘气成云,若吐纳状;近峰之巅,又有一洞,圆如环,周围无石,亦无草木,而滑泽阔平,似履坦途,时幻作楼台亭榭,奇卉林岚,须臾间变化无端,盖“山市”也。
  英武山因古时多鹦鹉,称鹦鹉山,演作“英武”。光绪本《文登县志》载:管山西北数里馀,有山曰“英武”。双峰夹峙,突落突起,参差罗列,有若关然。又西北曰“天马山”,势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其东北小山曰“小天”,层岚错叠,蔚然深秀。
  管山铺遗址在管山西南麓,又名“三十里铺”,距文城三十华里而名。唐时称“招贤馆”。山西南麓尚存两座“烽堠”,相距百米左右。其南一座略高,现存约5米多;北一座略低。为与上下烽堠联系视线无遮挡,可知北墩是废弃的。从此处向西南行约200米,东西大路北侧,仍有瓦砾残迹,此为“铺房”遗址,即古“招贤馆”所在。1958年前此处地基尚存。1100年前,日本高僧圆仁一行四人,入唐求法,两次跋涉在这一通往登州的官道上,并在“招贤馆”住宿。《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开成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巳时,入县辞长官,却入寺,斋后发。纲维、典座等到西野中辞别。县(西北)行卅里,到招贤馆宿。知馆人高怒(恕),在馆中,作主人殷勤。”留下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三家庄烈士塔位于汪疃镇三家庄村北600米处。1945年,原昆嵛县白鹿区人民捐资兴建。塔呈六角锥形,8层,高14.5米,砖石结构,塔上刻有烈士英名。
  第三节 界石镇景区
  无染寺、六度寺、宫院子、三瓣石、昆阳书院、昆嵛山水库、老蜂窝等景观见本编第一章。
  旸谷山位于镇北部小天山之东南、旸哩村之北。海拔113.2米,圆形山包。1976年,在山上建看守果园的草棚,守棚老人董姚章时78岁,在棚东地表下发现长1.3米、宽21厘米、深34厘米的石砌匣,内有石斧、石锛等石器4件,有的似是滑石网坠;另有刘守国,时55岁,也拣到石斧等2件,均未保存。2010年7月28日,该村张敬坤带路,笔者与柯昌玉到现场,在已掀过的一石匣内东端得一黑陶器,三足,直径10厘米,足间距5.8厘米,足高1.6厘米,厚0.4厘米,罐壁较薄,碎片不全,下半部基本可复原。石匣东西向,南北排列多个,共几排,皆待发掘。此事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于2010年7月30日“走遍中国”栏目“文登说文”节目中播出。
  雍正本《文登县志·卷一》:“旸谷,在县西北六十里,尧命羲仲宾日处。”此处在昆嵛山东北麓旸哩口东南,有西北一东南向10千米长的山间谷地。自西向东,有旸哩店、旸哩、旸哩后三村。旸哩为民国以前大镇,民国8年于旸哩村东建旸谷小学。旸哩店之北、小天山之南,山谷平原北侧的圆形山包,古名旸谷山,今俗称旸哩店北山。疑此即羲仲宾日处。小天山之北有秦汉驰道遗址。
  双锁山界石镇东南10千米、米山水库上游西岸有南截山村,村南有东西向山脉截断南行的山脉,因名“截山”。截山主峰名“双锁山”,因方言不被理解,地图误标为“双雀山”,海拔179米。此山虽不算高大,但传说女将刘金定曾在此山安营扎寨,因而远近闻名。
  刘金定生卒年不详,系北宋卫国武烈王高琼的夫人,安徽省蒙城县城西小涧镇山下东刘庄人。周显德四年(957),青年将军高琼奉命自寿州去京师汴京(今开封市)搬取援军,途经双锁山,与山上女大王刘金定交战,为刘的武艺高强所动,后两人结为夫妻。刘金定发山寨兵马数千,随高琼渡淮河攻南唐军,在八公山、寿州一带,大败南唐军,解宋军之围。北宋建立后,刘金定随丈夫北上抗辽,镇守三关,战死疆场,夫妇合葬于安徽双锁山。不知何年,文登界石镇南截山上也有了“双锁山”之名,也有刘金定驻军“遗迹”。
  由南截山村南行约2000米,攀上南山,沿途树木茂盛,山路崎岖。攀过刘金定的“饮马沟”,就到了山巅。山上一片开阔,草木茂盛,确宜驻兵。右折百余米,见古井一口,山石砌壁,水面近井口,传为刘金定驻军从此井取水。井西南50米,有大盘石,上平,中有一圆洞,显然是人工凿成,传为刘金定竖军旗的旗杆窝;井北30米,有小屋墙基在,传为营房旧址,传说附近出土过古铜钱、古箭头。其房基太小,不过是平常一间屋宽度;旗杆窝也太浅,插不住大旗。东行约600米,登上一石山,回头西南望,就是“双锁山”了,那山两峰并起,秀美可观。因为刘金定的故事经评书演义,传播极广,约明清之际,文登南截山人把这故事由安徽搬来。
  崮山后北山多象形石。山下路北有蟾蜍石,头向西南,佛教信徒名之为“金蟾拜佛”,“佛”指西南崮山顶,海拔277米。村北山西峰海拔320米,东峰海拔219米。山巅有人石、巨型恐龙石等多种景观,多在东峰。
  崮头口子南北名胜葛家镇刘家上口村东2000米有崮头口子。其东南山上有“野猪洞”,可住数十人。战争年代有人在此避难。1937年末“三军”发起。地下共产党员丛桂滋、丛术刚等在此开会。其南山名“旗顶”,海拔256米。山巅周边极陡峭,岩石上有人工凿成的旗杆窝,有布纹瓦片。其南有仅容一人通过的险隘称“南天门”。相传古时旗顶上驻扎一“大王”,被朝廷收复。崮头口子北西有潘家口子,有一巨石屹立,称“北垛石”。此处东北望可见“元宝石”山,海拔278.3米。附近有象形巨岩多种;“有将军庙,不知建于何时。”山东麓有“老羊台”,台侧有池,口若巨瓮,水深2尺许,经年不涸。自山径西下,曰“珠山”,亦有古庙。转而西,曰“五庐顶”,鸟到岐增,人迹罕到。旧闻麻姑升仙,实始于此,仙迹犹存。山之巅,雾常不散,故俗呼“雾露顶”,传说山上有铁锚。
  天然香炉石位于界石镇东南香炉石村南山坡上。一天然香炉型巨岩矗立,上宽近10米,东西长,下仅一石柱支撑,石柱距地面高1米,直径约1米。周边树多,攀其北侧松树,可登上“香炉顶”。其北村因石而名。
  罗汉庵石刻位于界石镇崮头集之西北罗汉山上。庵久废。山阳半坡有一摩崖,高4.9米,宽5.8米,其上竖行阴刻七言律诗一首,草书,详本志第八编。刻字之南80米,有一巨石矗立,上刻“泉石”二字,指山水佳胜之处。字径30厘米许。“泉石”之南西30余米,有房,为看山老人所住,是否是罗汉庵旧址,失考。
  晒字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晒字村南500米处。1972年8月修建。塔高11米,由大理石砌成,塔身刻有崮头战斗和解放昆嵛山战斗简介。
  蒿〓烈士塔位于界石镇蒿〓村北100米处。1945年,原昆嵛县旸哩区人民捐资兴建。塔体为白色理石雕琢而成,3层,高5.8米。底层为阴刻组画,南、东、北、西依次为“英勇毙敌”、“攻碉堡”、“杀敌冲锋”、“攻城”;第二层南面刻塔文,余三面刻烈士姓名;第三层南刻“烈士纪念塔”,西刻“光荣牺牲猪水滔滔追悼泪,为国捐躯昆山巍巍纪念碑”,北刻“浩气长存”,东刻“为抗战为革命英勇奋斗,救国家救民族壮烈牺牲”。
  河北崮头遗址位于界石镇河北崮头村东南100米。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无明显文化堆积,采集的遗物有豆盘残片、瓮口沿、铜剑、铜戈等。铜戈上有铭文,可辨认的有“二十三年”几个字。此铭文拓片经北京大学古文字专家高明教授鉴定为春秋晚期三晋时期的魏戈。属战国及秦汉文化类型。破坏严重。
  出土古币。1999年6月1日上午,村民赵某在村西南百余米挖鱼池时,离地表不足1米挖出一陶瓮,上有一木箱,瓮与箱内均装古钱币约一吨重,上至秦汉,下至南宋绍兴,共有铜币上百种。铜币均按规格穿成串,整齐摆放于器内,有的揭开还像新铸出的紫铜。同一种币,版型杂乱不一,工艺有优有劣,可能与官铸、私铸有关。铜币一出土,被周边村民哄抢一空。附近还出土古井,曾出土蒙古包型古墓、石臼、铁锁等,有高一尺半、宽一尺的块石,上竖刻“大定五年”字样。
  古墓
  崮头墓群。2007年4月23日起,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根据省文化厅的总体安排,威海市文物部门对文登市崮头集发现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11月13日,共发掘石墓40座,出土一批宋金时期的重要文物60余件。
  崮头墓群位于界石镇崮头集村南,米山水库西侧。胶东调水工程蓄水后,墓地的大部分将被掩没。经发掘发现,这是一处宋金时期的墓地,且全部为石墓,共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小型石板墓、圆形石丘坟、覆斗形盝顶积石石室墓和石椁墓。据考古学家分析,小型石板墓应属元代或明代;圆形石丘坟应为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的葬俗,对以后的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覆斗形盝顶积石石室墓延续了唐宋及金元明时期;石椁墓推测为宋金时期。
  据考古专家分析,这是一处古代大型公共墓地,结合地方志资料和口碑资料调查,基本可推测为于姓家族的墓地。
  发掘现场所在位置俗称“于家岚子”,据《文登县志》记载:于忠墓(见下文于忠墓)西部一处墓地原有石坊,还有石碑。从发掘现场情况看,四种石墓时间跨度自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从晚唐,经北宋、金元,至明初,延续四五百年历史。这次考古发掘填补了威海地区古代地方史研究的空白。考古成果意义重大。
  2007年12月19日上午,威海市考古专家鉴定会上,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光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信立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秦大树及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传荣等8名专家,对这次考古发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墓群,墓葬集中数量较多,在全国也属罕见;是胶东地区晚唐至明初的一类形制独特的墓葬,与鲁西北地区的墓葬形制有较大区别,表现出与南方地区较密切的关系,某些墓葬也具有一些少数民族墓葬的特点,说明当时汉族人的墓葬至少是受到了少数民族墓葬风格的影响。反映出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文化和生活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反映了胶东与鲁西北地区文化上的差异。这也是胶东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古墓群,古墓中发现的石刻神兽、植物等画像石,是胶东地区乃至山东省内首次发现的同时期的画像石。从出土的遗物判断为平民墓,而不是官僚墓或贵族墓,这样的墓地更能代表当时的社会真实情况,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建议下一步要对发掘现场周围的墓地范围进行进一步确定,并采用考古学方法进行全面发掘,列为一个重要的考古课题进行研究。
  司马长元墓。详见本志第八编第一章第一节。
  [=此处为插图(高78厘米,长76~104厘米)=]
  于忠墓。光绪本《文登县志》:“将军副统掌持县事于忠墓,在县西三十里崮头集西。敕葬,翁仲、石兽俱存。有元元贞二年(1296年)碑,碑额横列,篆书‘河内于氏茔域之记’八字。本县教谕于世英撰文云:于氏为汉定国之后,其后,官于东海之滨,居于赤山,枝叶分布于高齐天统间。金季,忠为将军副统,掌持县事。又一碑题皇金金牌受武义将军管军千户于公之墓,馀字俱剥,其名不可考矣。”邑人吕润迈《过于千户墓》诗:
  华表巍峨仪仗尊,行人下马立孤坟。
  欲询翁仲无言语,落日残荆满墓门。
  软枣林墓群。位于界石镇软枣林村北500米处。原有百余座散落在半山坡上,后来整地多被挖掉,现可见墓址39座,其中两座较完整,皆为石筑、塔式,基部八角,墓顶球形,高2.5米,墓体有人物、龙头、兽面、莲花灯浮雕,墓室在塔形建筑之下,属元代石墓群。
  “冢子缝”古墓。位于开真观村南约500米的米山水库中,为两座方圆百米的封土堆,间距百米,俗称“冢子缝”。枯水季节,水退,可见二冢均有叠压层次分明的夯土层。周边暴露多种豆柄、鼎足、陶罐残片等。有人在此拣到精致的青石石器,藏于威海博物馆。
  古庙遗址
  六度寺。见本志第七编第八章第一节。
  金水庵。六度寺村南200米有不很高的山,山上大石嶙峋,苍松耀眼。山南,为兴建蓄能电站而凿成水洞。古老的金水庵就在山西南麓。金水,佛家语,喻智慧,可译为“智慧庵”。光绪本《文登县志》卷四:“金水庵,古名圣水院(修志者按:可知原是佛寺,后改为道观),在城西六十里,建置无考。明天启间(1621~1927),道士曲来志住持此庵。国朝雍正间(1723~1735)重修。庵居昆嵛东南麓,四山合抱。西至旱沟,南、北、东水之内流者,俱系庵地。树木茂密,拔地参天,极为幽胜。庵门外有石高七八尺,宽丈馀。平地特立,状若危楼,可容数人弈酒,号为楼石。其东有石如盆,微圆而凹,雨后则清水澄沏,一尘不染。”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该庵大殿内设学堂。庵坐北朝南,东西三院,东正房5间,西3间,中间大殿3间。殿前有庙台4尺高,南有山门。山门前并无楼石,实际上庵西侧有楼石、盆石。“楼石”南侧镌民国时山东省第七专区专员郑维屏题写的“山云为怀”四字,字径一尺,有方章。庵房毁于1958年,楼石毁于1963年建无染寺桥,盆石近年劈石用,今尚余残部。遗址是一片农田,已难寻原迹了,唯大殿石柱两支,现移在六度寺村委会门前。
  龙显庵。位于界石集东北、鞠北庄村南500米。农历三月初八、六月初八,各开庙会3天。光绪《文登县志》:“龙显庵在城西四十里界首集北(应为“东北”)。咸丰十一年(1861),捻军东进,势甚猖狂,过宁海州,逼昆嵛山。忽见林木冈峦,皆如甲刃,捻军惊遁,不敢逾山而东,文荣人民得免寇掠,佥谓神龙保护桑梓,威灵显赫,因于集北五里立庙享祀。至今香火不衰。”此庙是供奉秃尾巴李龙王的。
  甘泉寺。在界石镇东南部崮山后村南。光绪本《文登县志》载:甘泉寺在城西三十里,古名广润院。有宋治平二年(1065)敕赐“广润院碑”。又嘉祜二年(1057)起建大殿碑铭,又嘉祜八年(1063)八角题名碑,又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碑。是碑已名甘泉寺矣。国初,经于七之乱,毁于兵,楹础缺讹,栋宇倾坏,三五残僧,朝夕课香火小继。康熙庚寅(1710),寺僧照忍,力为募化,经营..年,自正殿廊庑、…、]、客舍、禅房,各讫厥工,寺乃完整。乾隆以后,寺僧以富甲于东方,重修旧寺,规模愈壮。松林茂密,石坊耸立,额曰“甘泉宝刹”。两行数十步,碑亭对峙,刻名人诗文于其上。东北有亭,亭有井,井南有池,井水白龙口入池,涓涓不渴,味甘冽,导名“甘泉”,以此。清山东《通志》:“水出石穴,色莹味甘。”《废铎呓》曰:“寺居昆嵛山之东麓,为邑第‘名胜。四山
  合抱,群峰森然内向,由天井坐观,峭壁〓岩,下临如堕。四时各有奇景,不口‘殚述。”《启堂随笔》曰:“甘泉寺,嵌岩幽壑,怪石长松,绿竹修修,清泉滴滴,空山梵唱,空榻幡高,令人有尘外意。”
  嘉靖年(1524年)重修甘泉寺碑,庆远府知府致仕福山
  初贤撰。略曰:文登甘泉寺,未详创于何时,宋以来已有旧名,盖古刹也。寺僧祖阔,世族孙氏,迎仙里人。自幼志慕佛教,清心寡欲,一守佛戒,以故乡人之善者爱之重之,千‘口一声。若阔者可谓尽为僧之道,而于佛之教为无忝矣。寺有旧碑,字画剥落。阔恐其久而磨灭,持其残文,属予序之。
  该寺毁于1941年冬。但石坊、银杏树等尚存。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再次遭破坏,石坊被炸。现仅存古井、庙台和一株流苏树及寺后和尚洞。站在庙基处,南望远山巅仰卧‘巨佛,四周山色依旧,正待开发。文登人林钟岱《游甘泉寺》诗见本志第九编。
  开真观。光绪本《文登县志》:“丌真观在城西二十五里,俗名崮头观,有元泰定元年(1324)碑。”观毁于1941年冬。原有庙房数十间。位于同名村西南方。现日迹无存。
  宝峰寺。在界石镇东北院卜.水库处。光绪本《文登县志》:“宝峰寺今同长夼院,在城西北五十里。旧志:唐时敕建,有碑,今无存。有国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陆、三十六年(1771)知县简断明界限、勒石禁约碑。碑阴为典史沈思源撰并书,篆额,文云:‘邑之长夼院,古名宝峰寺。考诸邑乘,创自有唐,有敕建碑记,乃文之古迹也。但历年永远,渐至废圮,更兼住持不得其人,山岚翦伐尽秃,田产典卖无存。僧会俱详,县主命余赴寺经理之。惟见残碑数段,庙貌似颓,神像露坐,僧宇萧然。荒凉景况,实难寓目。于是,即日亲赴各寺,出名凑借数百馀金,将田产尽行赎回,房舍概为修理。又蒙出示禁约,诚恐日久湮没,谨镌于石以垂永远。’”嘉庆五年重修,碑文见本志第八编。
  三官庙。俗名楚岘观。在楚岘口村西北。大殿三间,又建李龙王庙三间,有山门、戏台,有汉白玉碑刻“楚岘观”三字。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四开山会。光绪本《文登县志》:“三官庙在城西北五十里楚岘口西。明崇祯十年(1639)邑人丛中琳因疾痿甚,疾愈,创建此庙。有碑记云.“中琳自买赡地山岚若干,各有四至,勒之于石。国朝康熙间道士真清重修。”庙毁于1941年冬,遗址已无碑碣。
  沙姑庵。址在界石镇驻地南5000米的阎家庄村西500米处。原有正殿三间,供奉关公,西一间是尼姑寝室,有西厢房5间,供奉观音菩萨,现庵基础尚存。相传建于明末清初。近山处有十几座姑子坟,香火较旺。今只有遗址。相传老尼姑沙姓,故名。又传说老尼姑新收一尼姑,年轻貌美,招来流氓争风吃醋被杀。老尼姑遂将庵产以一斤二两白银卖给宋村南马人,庵遂废,故名“杀姑庵”。民国间有北崮头人在此居住,把关帝像抬西山埋掉,故该地称关帝爷坟。
  三官庙。址在界石镇旸哩村东。原有正殿三间,前有马王庙、土地庙。庙前有银杏3株,大的近三抱粗,1948年被伐。
  关帝庙。在呖哩村中,大门上额刻匾“肠谷山庄”,1955年拆。
  菩萨庙。位于旸哩后村,坐南面北,称“倒坐观音”,戏台在北。1942年初拆庙,1955年拆戏台。旧时,正月初一和十五,寺内和尚敲钟、唱大戏。
  双庙子。原在晒字村东公路西侧大石硼上,一为山神庙,一为土地庙,皆石砌小庙,毁于1965年修公路时。
  罗汉庵。见上文“罗汉庵石刻”。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