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六节 葛家镇景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623
颗粒名称:
第六节 葛家镇景区
分类号:
K928.7
页数:
4
页码:
237-240
摘要:
本文介绍了昆嵛山葛家镇景区其中包括象形石,大英温泉,东海司令部弹药库,祝家泊子烈士塔,界牌石,楸树王和古庙遗址等景点。
关键词:
葛家镇景区
昆嵛山
名胜古迹
内容
圣经山、紫金峰及摩崖圣经东华宫等景观均见本编第一章第九节。
象形石圣经山、黄龙岘东刀背岭、刘家上口东山、谭家口西山等多处有千姿百态的象形石,有的似“大士危坐”,有的酷似老婆婆端坐,有的似情人亲偎。
大英温泉位于镇驻地东南,其地理坐标北纬37°06′45”,东经121°51′40”。附近有桃威铁路及309国道等交通干线通过,交通便利。
地热田位于母猪河中段西岸,地面标高为18米,属山间谷地地貌,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东侧的母猪河常年有水。地热田处于老母猪河断裂带的西部,地下热水储存于燕山期中粒石英二长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接触破碎带中。出露的岩层较单一,主要为岩浆岩,特别是燕山期中细二长花岗岩、中粒石英二长岩分布较广。面积9000平方米,水化学类型:Cl—Na·Ca。水质较好。每小时涌水量1.8立方米,水温64。℃。
东海司令部弹药库位于葛家镇池水头村。1947年由葛家镇岔河村郭泉德领建。长20.3米,高3.85米,四面墙体均用花岗岩块石砌成。顶平,前有两铁门。今完好。葛家烈士塔位于葛家村北400米处。1945年原昆嵛县葛家区为纪念抗日烈士,捐资兴建。塔为六角锥形,9层,呈楼阁式,砖石结构,每个侧面宽2.45米,刻烈士名。西面、北面刻建塔记,详见本志第八编。
祝家泊子烈士塔位于葛家镇祝家泊子村北500米处。1946年,原昆嵛县林村区人民捐资兴建。塔为六角锥形,8层,高15米,周长12.6米,每个侧面2.6米,系砖石水泥结构,上刻烈士英名。附有烈士塔落成碑、修塔捐款名录碑和两座灯楼。
界牌石位于文登市葛家镇黄龙岘村大沙地与牟平区交界线上,天然巨石,坐标:37。10′43”,121。45′40”,此处海拔211米。巨石高约2米余,立在石硼斜坡上,虽然接地点较小,但屡经地震和近处采石场放炮而未倒,受到当地的保护。传说清时,界碑石文登一侧发现尸体一具,文登知县来验尸,见尸在县界旁,便命手下人将尸体略向界西滚过去,推给牟平县衙了事。留下旧衙门一笑柄。
楸树王位于葛家镇黄龙岘村大沙地。树龄300多年,高19米,胸径0.78米,冠幅11米×11米。树干上无孔洞,树冠上无枯枝,人称“楸树王”,惜其于2007年夏被飓风刮倒。
古庙遗址
禅教寺。葛家镇池水头村东1000米。出村东北口,正东有珠山,与长山主峰相连。东北有塔山。塔山前怀就是禅教寺遗址。
一入山口,南北有珠山与塔山对峙,谷底溪流潺潺。离开溪旁小路,左攀向塔山山凹的中段,前、左、右望去,三面是峭拔高耸的山岩。就在这向阳的山间谷地,埋葬着近年的逝者,石碑耸立,据说大家看好这儿的“地气”。这里就是禅教寺遗址。原有大殿三间,供奉佛祖塑像,东西山墙下供十八罗汉。前有山门,内有把门将军,八大金刚塑像。大殿西有草房五间,东有三间。大殿与山门之间有西厢房三间。西厢之南的“倒厅”,有碾房、磨房。其南有伙计屋五间。庙后山坡上分布着七八座佛塔,塔高三四米,九层,圆形,上尖,底座比磨盘略大,是葬历代主持僧的墓塔。庙西有僧人墓地。再西有山岩似层塔耸峙,山遂称“塔山”。院内和庙前有银杏树数株,最大的五抱粗。院内还有木槿一株,两抱粗;柏树一株,三抱粗:由此可知,此庙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始建应不晚于宋代。院内还有碑刻三座,其中一座是“功德碑”,专记资助修庙施主姓名。
清康熙进士、监察御史吕琨(葛吕集人)曾在此读书,写下《游禅教寺》诗,见本志第九编。
迎(英)山庙。雍正本《文登县志》载:“在城西五十里。”今查葛家镇英山前村东1000米原有玉皇庙,石砌,内有石像,高广数尺,规制较小。但每年三月十一开山会,庙会4天,到界石镇鞠格庄李龙庙搬戏箱。庙南有戏台,毁于清代。至今仅留下地名“玉皇庙”。后依高【山,前坡下采石场多处。村东侧有尼姑庵,庙房一大间;其西另院草房3间,尼姑住处。毁于民国初年。“迎(英)山庙”,当指后者。
黄泥观。1旧志未载。位于英山前村北500米,其北、东皆山。始建年代失考,毁于清后期。原有大殿3间,对口厢。其东南有墓塔一座,普通石墓四五座。东厢有人居住至20世纪50年代才拆。今仅见石墓残迹、石础四个、古井一眼,篁竹布满山坡。
端午山庙。位于潘家上口东1000米,因每年端午节开庙会而得名。庙宽、长各八尺,石筑。庙内供奉狐仙、黄仙、蛇仙石像,故又称“三仙庙”。前有戏台。现存庙基遗址。
黄龙庙。位于葛家镇黄龙岘村北1000米的半山腰上,其后为峭拔的黄龙岘。“黄龙”之名失传。庙始建年代失考,拆于1942年春。原有大殿3间,大殿东侧有较低矮的送子娘娘小庙;东西厢房各3间,无南倒厅,南为悬崖,上砌高墙,山门在东厢南,东向;西厢南也有门可进出。院中有小菜园和水井。住僧二。1940年以前,每年二月十九日从铺集南五龙庙接戏班来此开山会,次日正山,第三日完山。山南多村“办会”,西于疃村抬李龙母雕像,有仪仗队,称“龙母驾”。这天龙母驾在前,各村节目依次排列,到山南各村串村。然后抬驾庙前,置席棚内供奉,会首们来跪拜行礼,为“正山”。众人看大戏,买东西。以葛家村的节目最吸引人。
五龙庙。葛家镇陡埠村南。1937年前有庙会,二月十六至十九日三天。
二郎神庙。在西于疃村西南500米冠顶山后。山巅有戏楼,后移到山阳。有庙会,久废。拆于1942年。小庙3间。当地民谣有“冠顶山,(西南)窑头山,二郎爷爷一肩担”之说。
龙兴寺。光绪本《文登县志》载:兴隆寺(应为龙兴寺)在东华宫西。有元至治二年(1322)创修碑。寺以兴隆山(龙兴山)为名。碑字多泐不可读。碑后列千户于潍量、于贺、于玉、刁士敬、刁怀宝、招讨使刁通等名,馀俱剥蚀。寺废于民国间。20世纪40年代尚存碑亭及亭内一碑,亭〓下插一铁剑。今已无存。
杏山寺。位于香炉石山东面,葛家镇崔家口西南1500米。群山环抱,东南有山口,涧水东南流,入陡埠水库。寺建于元代以前,毁于1935年,被二僧私卖予林子西一村人而拆。前后三排房,庙产土地分布于数村佃耕。今仅存庙前石砌包崖,高约1.5米,长约20米。庙址之西,原有三幢墓塔,今尚有一和尚墓塔基部,骨灰石盒等。塔八角,底层直径约1.2米。其东侧杏山上有关帝庙,石砌宽近3米,已拆毁。此处原为牟平县地。
李龙庙。位于槲(虎)山顶,建于清咸丰年间,供奉秃尾巴李龙王。相传天旱祷雨必灵。正殿3小间,不住僧道。在山南东坡有戏楼,每年接花沟山庙会二月二十五日开山会,唱大戏,时间3天。1935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拂晓,于得水为首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此庙召开第一次碰头会。会议决定,已暴露身份、不能回家的队员分组进昆嵛山掀石炮、放山火,吸引敌人搜山,减轻敌人对平原村庄的压力。详见志末《附录》。1942年毁神像。1945年修祝家泊子烈士塔拆用戏楼石材。今庙基犹存,其南、西砌石墙2~3米高。2002年前后,有人来此还愿,庙前树起两根旗杆,凿一石神像,安放旧庙基石龛内。防捻军石墙正在此庙西墙连向南北。
大圣寺。古名大圣院,俗称“院东寺”,地处院东村西北。建置无考。有元至正二年(1342)重修碑,昌阳某寺僧撰文,进士栾仲玉书丹。碑漫漶不可读,其残文云:“院之卓锡,殊无可考。有宋元丰元年(1078)重修大圣院碑。”盖古刹也。今宋碑已不存。又有清朝康熙辛未(1691)主持僧普波重修碑,丛大为撰文,刘一正书丹,亦近剥落。碑文见本志第八编。今遗址建小学。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