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石门子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97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石门子区
分类号: K928.7
页数: 7
页码: 199-20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昆嵛山石门子区,石门子区位于中心区西北部、涝夼区西。面积2063公顷。己开发岳姑殿旅游区。北至林场场部后东西公路,东至涝夼区西界,南至招风崮、黄连口(龙泉与莒格庄镇界),西至苍山顶、馒头石。东西3750米,南北5500米。本区名胜较多。
关键词: 昆嵛山 石门子区 烟台

内容

石门子区位于中心区西北部、涝夼区西。面积2063公顷。己开发岳姑殿旅游区。北至林场场部后东西公路,东至涝夼区西界,南至招风崮、黄连口(龙泉与莒格庄镇界),西至苍山顶、馒头石。东西3750米,南北5500米。本区名胜较多。其中“石洞烟霞”见本编第一章。
  白总场沿公路南行1000米许,右侧有庄头庙遗址。有公路两通烟霞洞。南行左侧有莲花池,进三分场大门,称牛涧(原名龙涧),右侧有古银杏、龙涧庙,庙房破损,但残墙断壁仍在,前行左侧有巨岩似骆驼,名骆驼石。前行有“石门”,两侧皆石壁。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阳带弟子进昆嵛山石门山谷,建草庵,即此处。进石门¨‘见西侧石壁刻“雍正十二年八月日立”“宁福营马场界”等字,楷书,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以此知石门里清时曾设宁福营养马场。从石门南侧北望,有雕窝山、豹子山矗立。当年王重阳师徒在石门里建庵,有巨石从后山上滚下,重阳厉声喝止。进石门后有三条大夼:
  东路夼前行过“三道线(岭)”,西侧有“兴隆庵”,旧有庙,今存遗址;有五峰庵,这
  里建有昆嵛山生物馆、全国高校实习中心;前有陡清湾,迭水成湾,水清冽;公路东侧有小庵;前行有水帘洞,水随山岩跌宕,哗哗有声,石硼之阳面,有水如帘;前行,南望南天门,绿树丛密,是电影《苦菜花》外景摄取点;绿水丛中,有饭阁,供游人饮晏休息。其西南数百米即“老师傅坟”,有清代残碑,道人俗姓韩,名“真丹”,事迹失考,但此碑此坟己成为附近地标性建筑。公路止于停车场。出场东南行,是天然氧吧——红松林,系多年人工移植,生长茂盛。入口不远,有“五福石”——天然龟形石。前行,是落叶松林,也是移栽成功的树种;中有岩石出露高耸,其上竖刻王光英题字“昆嵛山”,行书,大气。东有大水塘,石坝拦山溪而成,清澈见底。登山者回程多在水边小憩。从此拾级而上便是单人行的盘山路,经望海石,直达寒风岭、泰礴顶。
  每年4月下旬,国营林场利用此线举办“踏青节”,沿途藏“宝”,游者可登山“寻宝”,每次吸引数万人参加登山比赛。
  中路夼过石门,经一道线(岭)过南天门桥、清风桥。右侧有“铜矿”,实为二氧化铁矿,前为“老羊坟”,路分为二,分岔处原有“哭女湾”,相传一女被逼嫁,到此处投湾自尽。今湾己填。西股到老铁山(大尖崮)。山上设防火晾望台,又有馒头石山,纱帽顶、平顶观等山头;东股通黄莲口(黄垒口),有护林点,汽车路直到此处。此处为分水岭,发源并南流者即黄垒河上游。
  清风庵:过水库西南清风桥,下公路西北行,山半腰路右侧有大石洞宽12米,高1.3米,长15米。攀山登顶,可见20余米高的巨岩壁立,左转到岭最高处,石壁东西横列,前有平台,东西约50米,台南北约10多米,台南为悬崖深渊。台两头南侧有天然洞即蒋公洞,洞口对着悬崖,人需小心爬进。洞高、宽各1米左右,洞西北角上有小孔通气,金代有道人蒋公者即住此洞(蒋公其人事迹史志失载),利化于此洞150多年后,元致和元年(1328)五月,东华宫提点耿道清等,利用建唐四仙姑石龛剩余资金,来此葬埋蒋真人骨骸,在平台中段高石上砌龛瘗骨,现石坟已塌落,又在台北摩崖刻“元葬金故真人蒋公墓志”(详本志第八编),鞠孝恭撰文,蒋本敬书丹,蒋毕居书额。额指石刻左上方竖书“清风庵”三字,每字直径约30厘米,勾画平刻,正文楷书。末记本庵住持等道人姓名。可知建石坟时,清风庵还有三四位道人常住。其房基隐约可辨,应在台地东面;虽台中有一堆瓦砾,有四方基础,恐只能是一小庵堂,似不可居住道人。石坟东侧,有泉水涌流,此处终年荫蔽少日,潮湿低温。昆嵛山元代摩崖石刻数处,主要有南麓圣经山道德经石刻,次即清风庵石刻,规模较大,保存较好。观二处“道”、“德”等字形体,疑为人所书。
  西路夼从石门子过,西行有康复中心,前行有拦河坝,北为苍山南麓,西行有长百余米急流和高30余米瀑布,下落黑龙潭。有传说故事“雕龙记”见第二编第六章。由拦河坝西南行,沿河水曲折前行,沿途有多处风化石,过鱼鳞增(多片石似鱼鳞),前行左折,到廖公庵,坐标:37。16′24.3”,121。41′57.6”,原庙台高2.5米,长40余米,犹在。台上庵堂已改建为护林房,房已废弃不用。有大银杏树十余株,因山深路远,白果落地密密层层,无人收取。
  本节三夼大部为国营林场三分场辖区,小部为六分场辖,岳姑殿、烟霞洞与神清观、九龙池及石门子至寒风岭线已辟旅游景区。其余各景区尚待开发。
  古庙遗址
  庄头庙。在神清观东南。庙基址尚存,现有古柏一株,古井一眼。清末属全真道龙门派。
  [=此处为插图(图3-75龙涧庙遗址)=]
  牛(龙)涧庵。见本节第二段。
  兴隆庵。“石门子”南1000米。原为道二土修炼处,渐被山民占居,今山民已内迁。
  五风庵。兴隆庵东南300米。有道庵遗址。
  清风庵。道观。见本节“中路夼”。
  廖公庵。道观。见本节“两路夼”。
  尚神洞庵。位于氧吧景区。坐标:北纬37°15′44.4″,东经121°44′38.4″,洞存,洞西存道庵遗址。
  大沙地出土文物据1994年《考占》期刊第二期载州山东牟平发现十六国时期文物》文:1984年春,牟平县昆嵛山林场在昆嵛山石门南约300米处河西岸河滩地中整地时,发现铜器、铁器、陶器等30余件文物。其中三个铁釜摞在一起,最上的一釜口上扣一粗砂陶器盖。另有一件铁釜内装刀、矛、斧、削、锯、镜等小型铁器,釜口扣一陶瓮。其它器物均系零散放置。该地泥土全经筛滤,未发现遗骨。这些器物出土时,陶器全被民工打碎丢弃,其它大部分铜、铁器物等皆在文管人员调查时取回,分藏烟台市博物馆和牟平县文物管理所。现简记如下:
  一、铜器,共6件,除一件熨斗残碎较重外,余保存较好。
  熊斗1件。斜折沿,圜底近平,器壁较薄。三兽足,足上端饰兽头。曲柄,柄端饰龙首。口径19厘米、高10.6厘米,柄长15厘米。
  熨斗2件。皆宽沿斜折,弧壁,底微圜,器壁较厚,柄略直,截面上平下圜。其一底部残碎,柄端饰龙首。口径16厘米、柄长19厘米。
  洗1件。口沿微弧、外折,弧壁,口径37.3厘米、高0.9厘米、壁厚0.3厘米。
  铃1件。纽、铣残断。残高8厘米,合瓦形,纽在残断的根部有焊接痕迹,似经修理。舞面有“品”字形三孔。两面篆部均饰网格纹,钲部有铭文,各三字,一面为“口未央”,一面为“宜口口”。其二柄端无雕饰,口径15.4厘米、柄长23厘米。大平底。
  灯1件。分灯盏和灯架两部分。灯盏为铜质,圆盘形,直沿,底上凸,正中焊接一铁质灯芯柱。口径12厘米。灯架为铁质,锈蚀残碎甚重。由扁宽的铁条铆接而成。下端为长大的三条支脚(有残断),约高20厘米。上端为三股直径0.8厘米的铁条,呈120度角分开,托住灯盏底部并折上紧扣灯盏壁。
  二、铁器,共26件。釜、鼎、犁铧一类的铸造器保存尚好,斧、凿、刀、削、锯等锻打器则成层锈剥,残碎严重。
  釜6件。均为敛口,叠唇,鼓腹,腹中部有腰沿,有的还在腰沿处设直錾。分三式。
  Ⅰ式:1件。扁圆腹,假圈足。腰沿处均匀地设置6个直錾。錾宽6.5厘米、长3厘米、厚1厘米。口径30.3厘米、高26.2厘米。
  Ⅱ式:1件。敛口,腰沿处有相对二錾,錾宽6、长2.2厘米、厚0.8厘米。上腹鼓,下腹急收,小平底。口径28厘米、高34厘米。
  Ⅲ式:4件。略同Ⅱ式,唯腰沿处无錾,最大者口径22.5厘米、高31厘米。最小者口径图3-82铁鼎20.7厘米、高21.6厘米。小件铁器即装于此釜内。
  鼎1件。直口,浅腹,圜底,立耳,上部已残断。三足为上粗下细的四棱形,外撇,一足完整,二足残。腹部饰6道突棱。高15.2厘米。
  犁铧1件。尖端宽钝,为一长方形凹槽,槽的前端为深1.4厘米的窝,应由此槽安装于犁的木质部分上。后端平直,略残。残长34厘米、宽24厘米。
  斧2件,形制相同。略呈长方形,刃部稍宽,无明显刃坡。长方銎。一件长13厘米。口径31.3厘米、残平底弧背,背面中部
  锯1件。背略弧,锯齿自后至前渐次收小,且左右拔成锯路。长40厘米、厚0.2厘米。
  凿1件。扁方体,两而刃,较窄。顶端锤击痕迹明显。长15.4厘米。
  钻(?)1件。四棱体,一端尖,一端收成细薄的勾曲状,可能于此装置木柄。长25.5厘米。
  刀2件。一件弧背平刃,尾端为宽扁的铁柄.长30厘米。一件直背弧刃,柄较细,原应装有木柄,长38厘米。
  铡刀1件。长方形,厚背薄刃,刃中部经使用磨损成凹形。刀背两端各有一小孔,估计原在背部装有木柄,双手自上向下按压,供切铡饲草之用。长21.5厘米、宽10.8厘米。
  矛4件,形制相同。扁锋,中起脊,喇叭形图3-85铁钡刀
  銎。一件銎残,残长13厘米。三件锋残,其一残长18厘米。
  铁件1件。下部为四棱台体,上部为圆柱形柄,柄残,残高6.5厘米。底面平,通体锈蚀,用途不明。
  镜4件。均为弧面,圆纽,宽平缘。因锈蚀严重不辨背面是否有纹饰,直径12.3厘米。提梁1件。由一宽扁的铁条弯成,两端为环,穿铁链,链残断,长25厘米。
  石器磨1副。系淡黄色花岗岩凿制,制作精细。外表均錾以规整的斜短线。底扇底平、上凸,中心有方形磨芯孔,孔内残留铁质磨芯。顶扇底面上凹,与底扇吻合,中心也有方形磨芯孔,孔内安设带凹窝的铁芯,与底扇铁磨芯套合。顶面凸,正中有圆形的盛粮漏斗,中设隔梁,两侧各一长方孔通磨内。上下磨扇各有八组磨齿,每组九齿。磨齿已局部磨平。直径51.2厘米,两扇通高17.7厘米。
  这批器物中,有多种在已出土的晋代文物中习见。如铜鐎斗、铜洗、铜熨斗等与南京象山5号墓①、湖北汉阳蔡甸一号墓②、吉林集安高句丽96号墓③等东晋(或相当于东晋时期)墓葬所出同类器基本一致。石磨之外形与湖北随县塔儿垮东汉墓④所出一致,但磨齿分组,已不似该墓石磨的幅射形,显然已有进步,时代当更晚一些。这批器物中的釜、鼎、礁斗、熨斗、洗等,都是晋代墓葬中经常出土的铜、铁器物,可知这也正是当时生活中的常用之器,反映出大体相同的生活习尚和铜、铁器相杂的经济生活的一般状况。
  但这些器物与前叙各墓所出之器相比,也有一定差别。如铜鼷斗为兽足,而其它各墓的礁斗都是蹄形。铁鼎形制,也与南方晋墓出土之鼎差异较大。可能这都反映出北方的一些地方特征。总体观之,昆嵛山出土的这批器物的时代应为东晋十六国时期。
  昆嵛山是胶东半岛最大的山脉,石门里在昆嵛山主峰之北,地势绝险,周近6千米内至今尚无村落,古代也不会是正常情况下的居留地点。这里出土的文物中,既有日常生活用器,也有兵器,而且锯、凿、钻等木、石加工工具也占有较大比重,为开发荒僻地区所必需。这种情形可能与当时的某些特殊历史事件有关。东晋时,东莱人曹嶷据青州⑤,“(石勒)又遣季龙统中外步骑四万讨曹嶷。先是,嶷议欲徙海中,保根余山……青州诸郡县垒壁尽陷”⑥。海中系指三面环海的胶东半岛,根余山即昆嵛山。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连年征伐,杀戮甚烈,许多地方守吏纷纷建立多种防御设施(如坞壁、垒壁),以自卫求存。曹嶷欲凭昆嵛山之险以作退避固守之所,必亦有所经营,这批文物或与此有关。
  (该文照片由王桂芳拍摄,文字由林仙庭、宋协礼撰。)
  注释
  ①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11期。
  ②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汉阳蔡句一号墓清理》。《考古》1966年3期。
  ③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墓的清理》,《考古》1979年1期。
  ④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随县塔儿垮古城岗发现汉墓”,《考古》1966年3朝。
  ⑤晋书·地理志》下:“自永嘉丧乱,青州沦没石氏,东莱人曹嶷为刺史。”
  ⑥《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下》。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