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涝夼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95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涝夼区
分类号: K928.7
页数: 5
页码: 191-195
摘要: 本文介绍了涝夼是昆嵛山中心区北麓著名的大山夼,面积约842.5公顷,尚未开展旅游业。北至公路,南至泰礴顶、寒风岭,东至五股叉、锝子尖等文、牟边界,西至招峰崮、梳妆楼、东殿后。
关键词: 昆嵛山 涝夼 烟台

内容

涝夼是昆嵛山中心区北麓著名的大山夼,面积约842.5公顷,尚未开展旅游业。北至公路,南至泰礴顶、寒风岭,东至五股叉、锝子尖等文、牟边界,西至招峰崮、梳妆楼、东殿后。
  里井子泉又称涝夼泉,相传不喝涝夼水,枉进昆嵛山。泉眼在寒风岭北坡,巨岩峭壁下山泉涌出,长年不涸。该泉的传说见本志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2007年,烟台市有企业用此水灌装饮用水,品牌为“蝴蝶泉”。泉北有峰,峰巅西南向一长岩斜指苍天,称“插剑山”。
  寒风岭位于泰礴顶西,长约千米,岭上东峰高856米,西一峰俗称“好汉愁”,海拔832米,岭底处海拔也有300米,因岭南有老林夼,岭北有涝夼,皆山区大夼,又因此处四季寒风劲吹,故名寒风岭。岭上有岩石天然小路,是西路徒步登泰礴顶之唯一通道。
  泰礴顶主峰东北有巨岩耸峙,自东北麓攀主峰者需有人搭肩才可登上,此岩名“登登石”。
  主峰处有巨岩,上刻“泰礴顶”三字。山后有落叶松,前后有映山红、锦缎花等。现东路可开越野车沿盘山路直上海拔800米的小广场;从此攀石阶239层登顶,旁有栏杆。山上有护林防火点,有房;1970年3月,始在主峰泰礴顶建昆嵛山电视转播台。1973年1月10日开机试播。登泰礴顶观三海、泰礴云海,为昆嵛十二景之一,见本编第一章。
  金银崮是否出金银,待考。峰北坡有巨石,侧看酷似老婆,因名“老婆石”,高5~6米。沿此西北下,有马梁子岭,岭尽处有岩石若“马腚”。
  五股叉泰礴顶东北2000米,是文、牟界山。因山有五峰相连,故名。山陡而高,攀登极难。人们受沧海桑田之说影响,传说其上有大铁锚,山顶原是海底,船行此铁锚被挂住。其他多处险峰亦有此说。但有铁的历史不过3000年左右;昆嵛山岩形成于1.5亿年左右,此说违背常识。但某些地方发现铜锚或铁锚,传说“镇山”而用,与沧海桑田之说无关(详见卷末《附录》之六)。
  锝子尖因山主峰东侧一巨石耸立,高9.8米,形似犁地的铁犁头,故名。亦是文、牟界山。其主峰西侧有独立岩高5.5米。主峰西500米有峰高502.9米。南距五股叉仅600余米。
  老瓦房位于区西南角、寒风岭西北,有峰高671.7米,下有天然巨石如出厦,可多人避雨,故名。其间有溪,名“涝水眼”。
  椿树园在涝夼村东南1200米。多椿树,故名。
  鲇鱼洞涝夼村北200米,涧东原有一石洞,已堙。西有同名小自然村。
  杆子夼山位于椿树同西2200米,海拔467米。此山东偏南1300米,涝夼西南2200米,有地低平,名“马圈”,进山公路至此止。
  招风崮位于涝夼西侧,海拔598米。因为山岩峭拔,如剑指天,难以攀登,故名。因为误懈当地口音,地图错记为“焦风崮”。
  将军庙遗址在鲇鱼洞村南、涝夼村西北、公路西侧巨岩下,将军庙遗址被修路时破坏。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位将军率部在此守卫山口,防止捻军进山烧杀抢掠。许多民众已经过此山口逃进黑夼。将军未料想到,捻军经过西南王家庵口子进了黑夼,杀了逃难民众,抢走了东西。捻军辙击了,将军才发现失职,一头撞死在石崖上。
  村民在将军自裁处建庙,纪念这位将军。
  本区为国营林场一分场。进山公路自滩上村南,过鲇鱼洞之西侧,穿过涝夼,经过黑夼、梧桐夼,直达马圈。狼牙山、疥疤石、招风崮、里口井、老婆石、老瓦房、金银崮、插剑山等,均称名胜,值得观赏。从涝夼以上,山峻谷深,山上赤松茂密,是全山纯赤松林分布最集中的林区;涧水湍急,瀑布众多,响声震耳。马圈以上,车不能行,人只能沿着溪流,踩着露出水面的大石跳跃前行。水边光滑的大石硼一尘不染,可坐可卧,有一处上刻“养心石”三字。越上行越难,路越险,到达“涝水眼”“里井子”,需要3个小时左右。由于人迹罕至,故能看到原生态的山,原生态的水,原生态的林,感受远离尘世、纯粹大自然的蓬勃与温馨。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