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节麻姑洞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88
颗粒名称: 第八节麻姑洞天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3
页码: 180-182
摘要: 本文介绍了位于姑余山上麻姑洞天的景色。
关键词: 麻姑洞天 昆嵛山 坡里庙

内容

麻姑洞天位于姑余山上,即龙泉镇东殿后村东南1500米处。
  到麻姑洞天的山路有二:东路和西路。东路由国营林场总部乘车沿公路东行南转,约1500
  米达坡里庙。这里原是林场总部所在。院内外古树参天,古庙甚多。三官庙、财神庙、月老祠,皆复旧观。由此舍车徒步,沿潺潺溪流西行北折,攀登石阶,中有亭可歇,约1小时可达山上。
  西路自东殿后村南起,徒步登攀,山坡渐行渐陡,抵岳姑山西北侧,可见原有山门石柱、石条、石刻,零散于坡上,参拜亭基座完好。再向上,穿过密林、灌木丛,可达岳姑殿西南。这里遍地有明清时的断碣残碑,瓦当、彩绘雕饰遍布。转到殿南,拾阶而上。阶是旧物,略加修整。上得高处,右侧壁立悬崖下,有敞口石洞,壁上刻“小憩”篆字。近顶,左侧一平台,上有天然巨石南北卧,其北段有天然圆洞,深约80厘米,直径40余厘米,有水不涸。相传神医华佗曾在此取“无根”之水调药,有神效。从此右转,拾阶再上,即入山门。山门篆额“岳姑圣殿”。进门左侧巨岩高耸,竖刻“泰山支脉”四字。《焦志疏考》作者杨墨认为:元代全真兴起后,丘处机作诗贬斥正一道,将麻姑仙殿改为“岳姑圣殿”,丘处机固然有“麻姑不自蔡经传,只是东方后学仙”之句,但丘的师父王重阳确有《题麻真人观》诗,有“躬参真圣望昆嵛,峦影岚光锁太虚”;“黄金铸就真灵性,白玉装成旧始初”等句。称麻姑为昆嵛之“真圣”。故至少不能凭丘处机几句诗就断定全真道士会据此而拆毁麻姑大殿,况杨墨先生并未举出一件实证。查1993年版《泰改此庙,不是事实。山志》第四篇:“明洪武三年(1370),随着封禅制的嬗变,朝廷取消岱庙主祀神‘天齐仁圣帝’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随后,祭祀泰山神和碧霞元君普及民间。”看姑余山上的进香碑刻,证明此处祭碧霞元君之神不早于明代中叶。且“道士”无权确定废旧神,立新神,那是庙“东家”即周围数十村的“会首”们才能定夺的。故“全真道士”拆、故山门西侧“泰山支脉”阴字刻石也不早丁明朝。
  山门正殿三间,巾坐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像。院内墙脚下,散放着断碑残碣,大多为清代进香人的碑记。1935年8月,张连珠为首的中共胶东特委在此召开秘密会议,研究部署“胶东暴动”计划。
  但人们没有忘记麻姑仙女在此升天的传说(详见本志第二编第六章)。从岳姑圣殿走下台阶东转,可见“虚妙真人仙楼”,内彩塑麻姑仙女,长发过腰,年轻健美,左手按一虎,其身微倾,楚楚动人。其阁后有3米多高的麻姑仙冢,由多层块石砌成。其南有“护冢碑”,上刻符咒。民国《牟平县志·杂志》:“按姑余为大昆嵛之中峰,仙堂创建,不知其伊始,重修于唐光化中,又修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元丰间有碑,述仙迹颇详。政和六年(1116)。封姑为虚妙真人;重和元年(1118),又赐额曰显异观。盖献樱乞槐之事,凿凿有据焉。仙姑冢在祠堂基址下,道光己丑(1829)翻修,掘旧址,深三尺,见冢穴,亟掩之。堂北石壁,平如削,有‘麻姑大仙壕’五字,斗大,深寸许,石泐尚可辨(今已不见),堂之麻姑洞天,山不算太高但陡峭,尤其是西南梳妆楼,海拔355米,无台阶,陡峭光滑,登攀者宜慎:四肢着地,匍匐上下。山巅原有“梳妆阁”,巨石拼成龛;旁有《兴修虚妙真人碑记》,篆额,碑“高四尺,宽一尺六寸,石多剥蚀,疑是唐宋创建”。阁与碑在“文革”中被推下山崖,山顶仅存三块巨大石条,应是原石龛之基座。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