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三编 名胜古迹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79
颗粒名称:
第三编 名胜古迹
分类号:
K928.7
页数:
83
页码:
172-247
摘要:
本文介绍昆嵛山的名胜古迹。其中介绍了有名的昆嵛十二景,中心区景观,北区景观,南区景观,西区景观,东区景观,古遗址数量非常多,文物丰富。
关键词:
名胜古迹
昆嵛山
山东
内容
第一章 昆嵛十二景
第一节 泰礴观海
元至正辛巳(1341)按察司幕张周卿有诗《奉檄到宁海遥望昆嵛一带诸山》:“城郭山光翠欲流,人家疑与水相浮。直从西北天高处,行到东南地尽头。三面波涛连大海,一隅形势限中州。海风吹落无尘句,要向昆嵛顶上游。”这是受杜甫《望岳》诗的启发,而写成“望昆嵛”诗,但“三面波涛连大海,一隅形势限中州”的壮丽景观,确实吸引无数古今名人“要向昆嵛顶上游”。
今登泰礴顶,可从东路乘车顺盘山路直达山巅小广场,扶铁栏杆攀登239级石阶达极顶,如徒步从东、西两面攀登,则更能细品山色之妙处。登上极顶,任何季节都能看到北海和南海。北海最近,海边白浪如在眼前,绿色的海防林蜿蜒如带;再远,则海天一色,难分莫辨。天气好,西北可直见蓬莱及海中长山诸岛,让人联想到那也许就是古人所指的海上三仙山。南海稍远,晴空高阳下,波光粼粼,煞是耀眼。海东南的九顶铁槎山,挡住视线,西南至远处,便是天海一色。东海最远,看东海日出,最好是早晨晴天。先见淡淡的橘红,再见飞霞东天,深红,深橘红,半轮红日出海,海水也似被太阳粘起,日渐出,要离而未离海面之际,大海似把太阳拉长了,互相牵扯着,突然间,太阳一下子释离大海的粘连,一跃而出。那景观衬着近处苍茫的山色和大壑深涧,不能不使人心旷神怡,激情澎湃。
登极顶观三面大海,是仙山之祖昆嵛山的最大魅力所在,他处难有。这一山观三海的景观叫人想到“寿山福海”的堂皇和博大,感到“登泰山而小天下”之豪迈;让人洗心涤虑,超尘出世,顿生忧乐天下之慨。
前人有“泰礴云海”之说。春、秋之晨,登极顶观云海,缥缈如在仙境。只见烟波汹涌,如万马奔腾:千峰微露,似渔帆点点。1987年9月,文登县文化馆许夕堂在山巅守候,终于在第五天上午4时半,在泰礴顶电视转播塔东口摄成“泰礴云海”图景,图中近处右侧云雾之上有绝壁,其余为雾海,远处偶有尖峰出露,似仙岛,似渔舟。此片沿用至今(见卷前彩页)。“泰礴云海”,为众多摄影师和书画家所青睐。为观海、观雾、观日出,有人不惜在山巅住宿多日。
第二节 昆嵛叠翠
昆嵛山树木参天,百草丰茂,群峰耸翠,连绵层叠。古人遂以“昆嵛叠翠”为昆嵛一大胜景。清初文登知县王一夔有诗:“凌霄山色接空灵,点点晴岚列翠屏。海岸气吞千仞白,峰高影入半天青。悬崖飞瀑吼阴雪,峭壁横林拂曙星。鸟语溪声喧不断,钟鱼风送上方听。”其中“列翠屏”三字是诗眼,最真切。由于赤松等常绿针叶林繁茂,全山四季皆绿,只是夏天鲜绿,冬季苍绿而已。
从北区南望,有两个点观昆嵛叠翠最佳:一是卢山上的观海台,视野开阔,南望层岚数不尽,直达东南的泰礴顶一线,场面宏阔壮观,另一处即龙泉镇驻地西河桥头,南望群山,近在眼前,层层“翠屏”,生动可触。清朝牟平人杨维乔聚唐人诗句成“昆嵛叠翠”五律:“灵山多秀色,绿翠如芙蓉。青霭远相接,林烟晚更浓。猿岩飞雨雪,瀑水映青松。暂策为龙杖,还希物外踪。”
站在西南冯家镇的尼姑顶,南北皆可见层岚叠嶂,幽深起伏,层次分明。在南区紫金峰顶,北望泰礴,阳光下远山淡蓝,泰礴顶清晰可见,满目青翠,比在山北南望,更显层分缕析,翠绿欲滴。
最佳点,视角转换最宽广,莫过于从泰礴顶登上转播塔20~30米处,东西南北,群山尽收眼底,千山比绿,万峰竞秀。
另有两处昆嵛“跌”翠景点。一在东殿后村东南,一在马家都南、小天山之北。两点皆处山阴,悬崖横立,冬雪厚积。每到春风送暖之时,两处悬崖的积雪慢慢融化、凝结,雨水至惊蛰时节,长长悬崖上的积冰,会“轰”然一声跌落崖下,山民见此,就会说“昆嵛跌翠,春耕开犁”,为当地一种“物候”现象,也是昆嵛一景。
第三节 龙池喷雪
昆嵛西北一峰称“苍山”,海拔685米。其西北麓,崩崖对峙,有石壁下垂150余米,山泉飞瀑喷雪,依次跌入石壁中九个水池,喷薄下山。九池大者直径4~5米,小者2~3米,水质清冽,各深数米,俗称九龙池。相传是张木匠、赵铁匠打造的九条龙除灭黑龙潭中的害人黑龙,来此定居(见本志第二编第六章)。山如此奇,水如此泄,历代诗人骚客多有吟咏。池旁峭壁上原刻有金代李太守题九龙池的诗词,现已湮灭,现存照片见本志第八编。明朝宁海州州同焦希程《九龙池》诗:“谁将一片石,第凿九龙池。淑气千峰合,灵源万木滋。境幽人不到,迹隐事难知。料得池中物,风云会有时。”时,焦希程正被贬官于宁海州,借此以自励也。
历代百姓对龙池顶礼膜拜,在池北山下建九龙庙和戏楼各一座(现庙存楼圮),为天旱祈雨和祭祀还愿所设。每年六月十三日开山会,好戏连台,万头攒动;山巅所立龙王阁,纯巨石搭成,上覆小屋殿顶,屋殿两山刻祥云精致。
昔日石壁峭立,游人只能攀上第四池,再上则壁削苔滑,无法着足。现国营林场已在崖畔凿壁成阶,安装铁制栏杆,游客可扶栏登石阶直达山巅首池之上,绕道龙王阁,南望天然“石老翁”,栩栩如生,就在眼前。杨维乔集唐人句作《龙池喷雪》五律:“石岸行将尽,清溪路不遥。春山晴后绿,瀑布雪难消。珠影舍空澈,龙宫锁寂寥。登临信为美,随兴雪花飘。”古人以“龙池喷雪”为昆嵛胜景之一。
第四节 烟霞神清
烟霞洞位于昆嵛山西北烟霞山。其洞本为天然,后人又加深增广。洞呈椭圆,纵深7米,最高3米,最宽4—4米,洞内壁有多处元代墨迹、题记和诗词。洞内东壁刻大字“烟霞洞”,相传为王重阳所书;洞外左上角亦刻“烟霞”二字,略小;洞门右侧,有明代石碑一,已残。洞处峰峦环抱,林深谷幽,危岩耸立,石径迂回。每遇阴霾,烟雾缭绕,时有霞光映射,七彩斑斓。古人以“石洞烟霞”为昆嵛胜景之一。杨维乔集唐人句成五律:“形胜得仙家,应忘道路赊。乔林百尺木,岩秀几重花。风暖鸟声碎,云深涧户斜。仙人何处在,窗里发烟霞。”
烟霞洞为金大定八年1168)二月,王重阳祖师带弟子创立全真道之地。洞内原有七真石像,毁于“文革”前;1998年6月28日,新加坡华裔王永元先生捐赠七真人石像,安放于洞内。其东南侧原有全道庵,为长生真人刘处玄1190年经过此地时命名,泰和六年(1206)全道庵改名神清观。1250年神清观改为神清宫。1949年后拆毁,2006年修复。有道人主持,为国家批准的道教活动场所。
丘处机在《神清观(原名全道庵)十六绝》小序中载:“睹其嵌岩突兀,千变万状,不可名目,选其磊落孤高出群者,标以名耳。烟霞之东,全道庵北,东西横冈、长松岭。岭之东角、望海台。台之下一大石、葆真岩。嵓之西、海潮岩。嵓之西南有石、升仙台。台之西南、风云石。石之西南、云阳顶。洞之前绝顶曰连云峰。洞之西北隅槎峨大石、落霞石。洞之背、瑞烟岩。洞之东半里许,有一大石、狮子石。庵之东横冈、卧龙坪。庵之前横冈、仙游岭。大涧之东,半峰并起,、天门山。其余群峰深秀,不能尽举。”
烟霞洞周边的自然景观,由丘处机命名14处,现一一皆在,但当时并未勒之于石,进山者游览不可不一一辨认观赏,领略其韵味。
神清观位于烟霞洞之东约500米,原为东牟彭城先生刘吉于金贞元年间(1153~1155)所建。金大定八年(1168)二月,王重阳携弟子马丹阳、谭处端、丘处机、王玉阳入昆嵛山开烟霞洞,在此修道,生活起居有时在此庵。
金明昌初(1190),全真教掌教长生真人刘处玄过此而命名“全道庵”。泰和六年(1206),丘处机请额更名“神清观”。此时,昆嵛山全真道观达鼎盛时期。不久,贞祜年间山东杨安儿起兵反金,牟平郝仪率众响应,盖因全真教已得到金廷支持,故起义反金的郝仪等攻上昆嵛山,将前后山道观等焚毁殆尽。兵事息后,文城文山通玄大师王志兴来神清观旧址,居数年未得恢复。直到金开兴元年(1232),由一些大功德主姜房父子及地方政要捐资帮助下复建。蒙古乃马真后元年(1242),冲虚大师李弱志等上书朝廷,申请升观为宫,8年后葆光大师姜志程再次到北京请旨,神清观终于改观为宫;至蒙古宪宗六年(1256)春,“七真殿”恢复。蒙古宪宗八年(1258),立《重修神清宫碑》,即“铜碑”(碑文见本志第八编)。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七月十七日,蒙古哈鲁罕大王为保护烟霞洞和神清宫发布令旨一道,残碑存于今神清观中,内有“大昆嵛山东祖庭”的提法。元末明初,神清观又惨遭破坏,重修后,又称“神清宫”。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明廷颁《道大藏经》一部5485卷,神清宫与玉虚观各领半部。至清末,前后共六次重修。至1944年末代道士周培明离开神清观还俗,观渐废。20世纪50年代,所藏道藏数千卷,被撕毁用作苹果包装;60年代,一片残砖断垣,只剩残碑和杜松、银杏树等。
2006年9月,国有昆嵛山林场动工复建神清观,2008年4月26日落成开光,资金由牟平籍香港友人杨世杭先生捐助。正殿有五祖殿、三清宝殿、七真殿,东厢为财神殿,西厢为慈航殿,前有山门、阙楼。原有“三宝”——铜碑和古树杜松、银杏均在。杜松树龄250年,是中国北方仅有的古杜松;古银杏尚有2株,树龄200年,最大的一株银杏已于“文革”中伐,当时,该树分解后用24马力拖拉机运了12趟。
铜碑:蒙古元宪宗蒙哥八年(1258)超然大师赵志强、葆光大师姜志程,为纪念益都松省张公、牟平县丞刘国基、牟平县管民长官贺元吉、昭毅大将军元帅左监军宁海州刺史兼知军事姜思聪、昭毅大将军右监军宁海州管民长官兼胶潍莒密等处总管万户姜思明等人出资重修神清宫而刻立的碑,现仍在神清观院内。碑石青绿,质地细密,扣之铮铮然发铜器声,故俗称“铜碑”。碑阴多泐,难以卒读。碑阳记烟霞洞发现经过,神清观(宫)沿革甚详,不载于史书。详见牟平博物馆张凌波发表于《中国道教》2005年5期中《<□□神清宫记>校记》(“□□”应为“重修”二字)。本志第八编全载该碑文。
唐四仙姑石龛位于神清观东北清风岭下。唐四仙姑生平见《人物》。仙姑殁于金大定七年(1167),丘处机厝枢于清风岭一石穴中。垒石为门。160余年后,即泰定四年(1327)冬,山东宣慰同知泰不花见东华宫存石刻宁海王赠姑“寓真资化顺道真人”令旨,即回烟霞,叩坟瞻礼,与宁海州监郡拜也与判官蒋本敬,首出己俸,及诸司属共施钞30锭,付东华宫耿道清,与神清宫提举林道润共办此事,命工伐石修砌,迁瘗立阁。石阁长宽各2米左右,高约l米,上覆整石雕刻的小屋殿顶。旁有碑,鞠孝恭为之撰记。“文化大革命”中,约1968年遭破坏。现残碑及石刻图案残块,均集于旧址附近。
第五节 太古清流
泰礴顶之南,有古寺无染禅院。院之东有河,名太古河,风景秀丽,有小九寨沟之称。溯河而上,两岸绝壁,林木参天;中夹清流,以冲刷光滑的山岩为底,随山势曲折,或成激流,哗哗作响;或成飞瀑,溅珠飞玉;或成巨潭,清澈见底,倒影山树。沿河上行,或在激流上跳过,或踏巨石跨水流,耳边是哗哗水声,眼下是翡翠般的湍流。上行约2000米处,天成一椭圆形石底水潭,周边山石光滑,可坐可卧,水清如无,若冒昧地跳入潭中,水竟深至腰。西岩上刻字、:“王母娘娘洗脚盆”。从此上行500余米,其右侧削壁横列,高12米左右,古代凿有数排小窗般大的石龛,有人谓龛内曾供石刻佛像,有人说可能存放过僧人骨灰,已难考证。相传不少女士来此拣小石块往龛子里投,中者可生男孩,有人则说扔进者吉祥。
过石龛岩壁北行,山崖迥转九十度,水流折冲,飞珠溅玉,岩壁上刻大字“玉屏池”,真是名副其实,令人拍手叫绝。
再向上行约1000余米,有巨岩阻水,岩下有深潭,枯水时,水在乱石下潜流;巨岩上有不很深的“脚窝”,称“脚踪”,又称张果老神驴留下的蹄印。上行不远,西侧有一夼相通,翠绿如滴,得名“抽青”。山路至此而止,若继续上行,需有探险精神,顺河夼而上,树木藤蔓错杂,水流或明出成涧,或潜流地下,可闻其地下泠泠水声,却不见水形。1948年《昆嵛县简志》中提到“昆嵛山中有暗河,长6~7里”,应指此处潜流。再行数里,方见水潭。抬头东北望,小崮子、大崮子,矗矗插天。行走在小崮子之西南夼之西侧,可寻古代“避风庵”旧址,巨石垒成“包台”两层,台上成平地,有房基遗址。相传张果老曾在此修炼。再北行,西夼称“瓷器夼”,有人在这里见到瓷碗碎片顺山坡不规则排两行,白底蓝花,误认为古代此处是大海,船载瓷器在此触礁沉没。实为抄山路到岳姑殿赶庙会的肩挑小贩在此跌倒,留下的瓷器残片。夼西北山崖有著名的孔雀石,坐标:37。14′45.5”,121。45′18.2”。岩崖之巅,有一巨岩斜卧,似孔雀回首,惟妙惟肖。其西南山上有天然巨人高耸,自南向北看似一佛爷面南端坐。大夼中的水流越来越细,或明或潜,两边是落叶阔叶林,松树偶尔见之,直到泰礴顶西侧的寒风岭下,方是太古河的源头。这条夼得名老林夼,是昆嵛山里最长的夼,长约万余米。
大雨季节,难以上行;要寻潜流声,需在枯水季。因此河此夼山高林密水长,人迹罕至,原生状态,故又称“太古河”。
第六节 高山平湖
太古河下流至簸箕掌,遇寨粮口处,20世纪70年代起,在此拦河建双曲拱石坝。2000年6月,完成坝高38米,总库容390万立方米,坝顶海拔166.38米,下设两台机组发电,各装机160千瓦,有环山水管直通葛家镇。
水库处于昆嵛山深处,似为仙山设置的一面巨大的镜子,山姿树影俱收其中。可荡小舟,可垂钓于岩畔,舒适静雅。若雨季山洪汹涌,则见宽217米的石坝成一巨型瀑布,飞流直下,雷霆万钧,吼声震耳欲聋,令人心惊,成为“高崖飞瀑”一壮丽景色。
正在修建的海拔600余米的蓄能电站上水库,位于泰礴顶东麓“宫院子”,宫指北侧山下的三皇宫,全石筑,详见本编第二章第五节。库容800万立方米;下水库在六度寺东南。白天上水库放水经16级电站发电,晚间利用多余电力抽水达上水库,将形成一新的更高更大的高山平湖,为泰礴顶区再添新景。
第七节山市蜃楼
清代王渔洋《池北偶谈》第26卷载:“文登昆嵛山有山市,恒在清晨。遥望之,山化为海,惟露一岛。岛外悉波涛弥漫,舟船往来。山下人但觉在雾气中。”也有在晚上看到山市的。清朝举人、牟平人赵子辕《山市歌》小序:“四月望前,携道童暨小仆,登清风亭(在岿山太极宫南——引者注)看月,瞥见山市,真奇绝也!夜将半,乃作大雾,归卧枕上赋此。”诗、:
楼台不合起天杪,城郭隐粼雉堞小。
昆嵛绝壑无人烟,何事车骑云扰扰。
蓬莱高阁梦中登,仰视松顶山月皎。
呜呼噫嘻我知之,此事不睹人空老。
儿童未谙山市名,吁讶奔走惊栖鸟。
东指浮图十三级,层檐铃铎声悄悄。
南望大旗竖将埴,号令未下闭城堡。
他无所识浪比评,强作解事堪绝倒。
东临不夜旧城头,烛龙衔珠无昏晓。
犬吠鸡鸣何足惊,试看拔地凌缥缈。
屈戍朱门银蒜垂,罘恿绿窗金鸭袅。
麻姑玉女宴未归,妆阁不开深窈窕。
洞口流水白鹤闲,石床落花青童扫。
坐而弈者真仙人,可有羊珠饫我饱。
我闻沙场覆军阴雨时,青燐鬼马将军旗。
又闻埋香葬玉宫人径,月明宝鉴帖蛾眉。
此地劫前为朝市,残灰欲动春风吹。
层峦复岑难镇压,清风皎月弄态姿。
瞿昙说法弹指现,天魔甲仗来游戏。
烟霞七子忆故山,仙境远从壶峤移。
海内名山不知数,往往楼台空中垂。
每读游记神恍惚,曩也未信今始知。
海中老蚌为怪变,小儒啧啧到今疑。
咄哉!山灵真好事,又复出此呈灵奇。
西山白云浓如絮,蒙蒙渐隐东山树。
寄语市中卖药人,斯须待我乘风去。
忆昔道士诧我前,自云一见真仙缘。
我来何止迟十年,惭愧不得天公怜。
黄粱未熟经桑田,儿童欲睡催人眠。
回望银海天相连,一峰神似大竹岛,千岩微露太白巅。
在昆嵛南海、北海,偶有海市出现。2006年6月29日18时,北区大窑镇西北海域上空出现海市。开始时,上空出现一些山峰,后山峰渐渐变成悬崖峭壁,附近有楼房等建筑物,峭壁附近又出现清晰的火焰,峭壁另一侧出现两个白色广告牌。海市持续约40分钟。
山市、海市,亦称“蜃景”。光线经不同密度的空气层,发生显著折射(有时伴有全反射)
时,把远处景物显示在空中或地面形成的奇异幻景。常发生在海边和沙漠地区。一般有上现蜃景、下现蜃景和侧现蜃景,也有其他更复杂的蜃景。昆嵛北海,西至蓬莱庙岛,是出现海市最多之处,而“山市”,在别处却少见。
第八节 麻姑洞天
麻姑洞天位于姑余山上,即龙泉镇东殿后村东南1500米处。
到麻姑洞天的山路有二:东路和西路。东路由国营林场总部乘车沿公路东行南转,约1500
米达坡里庙。这里原是林场总部所在。院内外古树参天,古庙甚多。三官庙、财神庙、月老祠,皆复旧观。由此舍车徒步,沿潺潺溪流西行北折,攀登石阶,中有亭可歇,约1小时可达山上。
西路自东殿后村南起,徒步登攀,山坡渐行渐陡,抵岳姑山西北侧,可见原有山门石柱、石条、石刻,零散于坡上,参拜亭基座完好。再向上,穿过密林、灌木丛,可达岳姑殿西南。这里遍地有明清时的断碣残碑,瓦当、彩绘雕饰遍布。转到殿南,拾阶而上。阶是旧物,略加修整。上得高处,右侧壁立悬崖下,有敞口石洞,壁上刻“小憩”篆字。近顶,左侧一平台,上有天然巨石南北卧,其北段有天然圆洞,深约80厘米,直径40余厘米,有水不涸。相传神医华佗曾在此取“无根”之水调药,有神效。从此右转,拾阶再上,即入山门。山门篆额“岳姑圣殿”。进门左侧巨岩高耸,竖刻“泰山支脉”四字。《焦志疏考》作者杨墨认为:元代全真兴起后,丘处机作诗贬斥正一道,将麻姑仙殿改为“岳姑圣殿”,丘处机固然有“麻姑不自蔡经传,只是东方后学仙”之句,但丘的师父王重阳确有《题麻真人观》诗,有“躬参真圣望昆嵛,峦影岚光锁太虚”;“黄金铸就真灵性,白玉装成旧始初”等句。称麻姑为昆嵛之“真圣”。故至少不能凭丘处机几句诗就断定全真道士会据此而拆毁麻姑大殿,况杨墨先生并未举出一件实证。查1993年版《泰改此庙,不是事实。山志》第四篇:“明洪武三年(1370),随着封禅制的嬗变,朝廷取消岱庙主祀神‘天齐仁圣帝’封号,改称‘东岳泰山之神’。随后,祭祀泰山神和碧霞元君普及民间。”看姑余山上的进香碑刻,证明此处祭碧霞元君之神不早于明代中叶。且“道士”无权确定废旧神,立新神,那是庙“东家”即周围数十村的“会首”们才能定夺的。故“全真道士”拆、故山门西侧“泰山支脉”阴字刻石也不早丁明朝。
山门正殿三间,巾坐泰山女神碧霞元君像。院内墙脚下,散放着断碑残碣,大多为清代进香人的碑记。1935年8月,张连珠为首的中共胶东特委在此召开秘密会议,研究部署“胶东暴动”计划。
但人们没有忘记麻姑仙女在此升天的传说(详见本志第二编第六章)。从岳姑圣殿走下台阶东转,可见“虚妙真人仙楼”,内彩塑麻姑仙女,长发过腰,年轻健美,左手按一虎,其身微倾,楚楚动人。其阁后有3米多高的麻姑仙冢,由多层块石砌成。其南有“护冢碑”,上刻符咒。民国《牟平县志·杂志》:“按姑余为大昆嵛之中峰,仙堂创建,不知其伊始,重修于唐光化中,又修于宋太平兴国四年,元丰间有碑,述仙迹颇详。政和六年(1116)。封姑为虚妙真人;重和元年(1118),又赐额曰显异观。盖献樱乞槐之事,凿凿有据焉。仙姑冢在祠堂基址下,道光己丑(1829)翻修,掘旧址,深三尺,见冢穴,亟掩之。堂北石壁,平如削,有‘麻姑大仙壕’五字,斗大,深寸许,石泐尚可辨(今已不见),堂之麻姑洞天,山不算太高但陡峭,尤其是西南梳妆楼,海拔355米,无台阶,陡峭光滑,登攀者宜慎:四肢着地,匍匐上下。山巅原有“梳妆阁”,巨石拼成龛;旁有《兴修虚妙真人碑记》,篆额,碑“高四尺,宽一尺六寸,石多剥蚀,疑是唐宋创建”。阁与碑在“文革”中被推下山崖,山顶仅存三块巨大石条,应是原石龛之基座。
第九节 摩崖圣经
从紫金峰西侧沿石兽路北行约1500米,路东侧有“姜氏庵”,为王重阳向马丹阳秘密传道处,原址在文登山下。再前行约300米,便可仰望海拔358米的“圣经山”。沿着石阶,登上70度的“好汉坡”,即到“风凉洞”,洞南有“观风亭”,供游人小憩。倚亭栏俯视,脚下是百丈悬崖;向南远眺,田畴阡陌,尽收眼底,远处海天一线,渔帆点点。北上数十米,可见“山神庙”和“龙王庙”。在松石间攀行百米许,有“朝阳洞”,倚山凿进的石洞仍完好,为元代道士李道元所为。内有七真石像,外西侧南向有石龛、石香炉,与石洞山岩一体。洞之西侧巨岩裂缝,仅容一人通过,东崖2米以上西向刻“洞天”,西百米相对的悬崖上东向刻“福地”,字径约1米。
混元殿再北行,可见混元殿,又称“祖师庙”。古松环立,西临山溪。中为主殿,宽3.04米,高3米,二层小屋殿顶,全为巨石所筑,内奉太上老君石像。内东西两壁嵌元代石碑各一,因不受风侵雨蚀,字虽小而大都可辨,记建庙始末和地方仕绅及功德主等;南向仅开一门,门上额书“混元殿”三字,字径30厘米,行楷之间。东西两侧各有一陪殿,上各覆一方形巨石,雕刻作单层小屋殿顶。石阁各宽1.5米,进深1.05米,高2.6米,其中底座高1.4米,1994年修复时被凿去后内壁浮雕,改设为石像;而东西内壁浮雕完好。西为“玉上太公三清之阁”,内壁两侧浮雕也被凿去,奉玉清境洞真教主元始天尊、上清境洞玄教主灵宝天尊、太清境洞神教主道德天尊三神像;东为“天地水府三官之殿”,供奉天官、地官、水官三帝。传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内东侧原有石刻文神浮雕,西刻武将浮雕,尚清晰完好。由西北角的山岩攀援可上主殿之顶,殿顶由巨形石板组成二层小屋殿。其中心有一石柱,上顶圆石球,喻宇宙;其基部分别按南北东西四个方向刻“天、地、日、月”四大字。混元殿虽古朴无华,规模不大,但揭示了道教的宇宙观。“混元”为混沌初开之时,元气之始,喻老君开天辟地,天地日月初分。“三清”“三官”,是道教供奉的主要神灵。在整个昆嵛山道观建筑中,“混元殿”是独一无二的。
《道德经》摩崖石刻由此西北行200米,可见山巅“月牙石”屹立。其另一半滚至山坡200米处,倒扣成一洞,完好如初。石上不见人工钎凿之痕,金元时的道徒怎样将这山岩一分为二,至今谜不可解。石高5米,长15.6米。其阳面随石天然起伏,阴刻《太上老子道德经》上下两卷7000余字。字径约10厘米,楷体竖书,结构谨严,古拙苍劲,因落款小字已漫漶不清,分析刻石应为东华宫主持耿道清所为(参见第二章清风庵摩崖刻字)。石刻《道德经》文本近似于元延祜.二.年(1316)三月廿四五日赵松雪手书本。五十四章以上,仅有六七处与赵本文字不同,字迹百分之七十可辨,五十四章以下,可辨者不足百分之三十。第三十八章前有与标题同大的6字“老子德经卷下”,却无“卷上”标题;末有“老子德经卷下终”七个大字。其标章方法也较为特殊;石刻文本与《孟子》一书的标章法一致:取本章前几字为题,如“道可道章第一”、“天下皆知章第二”等。此为全真道与儒家文化相容相结合的证例之一。所以,《道德经》摩崖石刻及其特殊文本,均属国内仅见(见卷前拓片)。2006年被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载入《中国名胜词典》《中国旅游大全》《中国道教大辞典》等书。刻字者为保护字迹少受雨水冲刷,在巨岩上前方凿有30厘米深的石渠,让崖上之水顺渠东西流下。这是昆嵛山众多石刻中唯一保护范例。但山巅风大雨狂,历经约700年的侵蚀,石刻字迹已在迅速风化脱落,极待建棚保护。月牙石之西,有一稍小的岩体,高3米,长4.5米,阳面阴刻“圣经山”三字,字径约50厘米。大字下阴刻小字200余个,大多漫漶难认。圣经山之名,源于此。
天然老子像圣经山西南,即王家场山东南麓,俗称北崮子,一石山突起,整座山浑然天成老子半身像,依北面南,眉目清晰,须发可见。近看岩崖高耸,人不可攀。随岩石起伏,形成老子的五官与须发,全凭天工造化,是昆嵛山特有的奇观,紫金峰西麓天沟西端是最好的观赏点,游人每每驻足赞叹、拍照留影。金元时的真人之所以在圣经山上刻《道德经》,极可能与其西南侧天然老子像有关。
圣泉自“圣经山”石刻西下,曲折百余米,过石桥,有“圣泉”:巨岩错垒参差,形成一石洞,可容一人进出,洞内稍大可容七八人,泉水自岩间涌流,甘洌清澈。多有到此取圣水者。圣泉水蜿蜒下流,形成小溪,成瀑布,成龙湾,汇契遇庵九阳池之水经东华宫西侧,汇古桥河、母猪河入海。沿途一直水清见底,岸边草木茂盛,是该区主要水源。据《昆嵛山十方东华宫记》(见本志第八编)的记载,此泉应为“灵源泉”。而东华洞东涧的刻字灵源泉地点是不对的。
圣泉西北坡,地名“珠宝殿”,传说“珠宝殿,珠宝殿,金箔银箔十二扇,找一扇就能值个宁海州和文登县。”
众仙坟由圣泉东南下,也可由“福地”刻字西上,均可见“众仙坟”,应是金元明全真道道士的石墓,状似石阁,最高者3米,底座也高3米。现存石幢6座。有古代刻字“众仙坟”三大字,字高75厘米,横书。有的石墓有大块石刻浮雕,已风化漫漶。另有墓前一石直立,北南分别竖刻“出生入死”“不自知觉”等道教名言。此处背山向阳,南见大海。石墓东西横列,墓前有近百米的东西石崖,崖下皆深渊。
圣经山上奇石多,如金鸡石、龟石、焱顽石等,让人目不暇接。
第十节东华紫府
位于昆嵛山主峰泰礴顶南5.6千米、文登市葛家镇东西于疃村北。与“摩崖圣经”组成昆嵛山南麓全真道洞天福地。
紫金峰从葛家镇驻地西行数里,在公路上即可见路北一峰峭拔耸立,因其山形似帝王戴的紫金冠而得名。紫金峰三面傍峻岭,南临平原。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马丹阳路过此处惊叹道:“此洞天福地名胜处也。”遂在峰后筑契遇庵,传道修炼;在山l之阳建东华庵,其弟子又扩建为东华观、东华宫。康熙九年(1670)十二月,“紫金崮崩”,阵巨响,烟尘消散后,山体出现一条深数十米、宽1~2米的东西向“天沟”,将山体一分为二。此“沟”东西长数千米,成为天然奇观。峰之阳,有一巨岩,上有石砌“玉皇阁”,内奉玉皇大帝石像,周四角分别雕龙头昂首(见本志第八编第二章第二节《玉皇阁碑记》)。
台下有元朝大德六年(1302)李道元开凿石洞曰紫府洞,俗称东华洞,洞口向南,内奉五祖七真石像。五祖即东华帝君王玄甫、正阳祖师钟离权、纯阳子吕洞宾、海蟾子刘海蟾、重阳子王重阳。洞壁似经巨型钵盂刮磨,不见斧凿之迹。此次修山志见到《大东华宫紫府洞记》(见本志第八编),方知“则又规以炉炭,鼓以橐筲。烈火所掀,石理迎解,易若朽壤”。1994年将此洞延伸一倍多,并补雕石像。后将原有马丹阳、孙不二石像找回置此。有巨型方石为香炉,旁刻:“大德十年六月,少阳日,东华宫十方云水道众同开洞府,共结缘许志。”洞前原有诏文碑,碑今不存。洞之东谷石崖下部,刻“灵源泉”三字行书,但今此处平时已无泉水涌出;洞西有石阶,巨岩刻“天门”二字,字径l米。由此登玉皇阁,阁后有亭翼然。上攀至天沟西侧,西北远眺可见天然圣人像——老子像。1990年威海市史志办主任苗丰麟在此北望,发现这一奇观,因名“天然老予石像”。沿天沟石阶上攀,仰见一线天,人两手可触南北石壁,一层层上攀,不敢回头俯视。经一曲折,再攀,有亭可小憩,西有“舍身崖”,下视无底,有铁栏防挡;登顶峰北岩有古石刻“紫金峰”三字。山巅有新建石庙,奉太上老君。1997年11月,建成1680米的空中索道,北站至圣经山南麓,南站即在紫金峰上。峰巅远眺,北可见泰礴顶,南望海面金波闪烁,目空千里,村烟如画,俯瞰白鹤涧泉,蹙纹叠毅,令人流连忘返。
沿峰东侧“天沟”下,有两块巨石落天沟之上,人从其下过,颤傈不止。绕过山角右行,有长廊,可观山远眺,可坐饮矿泉。由此盘桓曲折下山,树木花草,多有未曾见过者。
东华宫东华宫在紫金山前,为昆嵛山三大宫观之一。金大定二十二年(1182),马丹阳过此,以紫金峰前为古仙人东华帝君故宅,复营殿堂曰“东华观”,后改名“东华宫”。有邑人于怀瑾碑,郭天赐书。(金)贞祜之兵,山东大乱,宫遂废。后王玉阳命其徒扈庆真复葺之。元大德六年(1302),李道元自云州来,竭力兴筑,开石洞曰紫府洞,俗名东华洞;在三清殿东侧建八角琉璃阁并建五华碑(详本志第八编第二章)。碑(记)载阮元《山左金石志》中。该书评曰:“此碑撰文者邓文原,书碑者张仲寿,篆额者赵孟烦,文既典重有体,不蹈元人窠臼,书法颇与文敏相埒,而文敏篆额,结构谨严,不类他刻,可称三绝。”亭之下为石狮,登者蹴狮乃可上。又至治三年(1323)李真人道行碑,张仲寿撰并书篆。又大德九年碑,焦养直撰,张仲寿书丹,谭振宗篆额。又至正六年(1346),增修东华宫记,东牟处士秦才篆额,东牟逸士崔佑撰并书。其见于明者,有景泰四年(1453)重修东华宫记云:“文登县信官蒋理,原籍苏州府嘉定县,发心施材,壮塑东华宫圣像,祈保平安如意吉祥。自是以后,无重修者。相传殿毁于火,其在明中叶以后欤。今栋宇已颓,历代碑碣林立。山水雄丽,规制森然。郭、张诸碑,功深字学,金石中璆琳也。”宫之南,原有石桥,称“仙人桥”;桥端立石翁仲二,称“石将军”或“二仙人”。桥之南,有石坊一,额书“若问前世因今生受者是”十字,楷书。2005年出士,已埋于圣经山石坊后面花坊之后。
东华宫于20世纪40年代再毁于战火。今尚存两座八棱巨型石柱支撑的“紫府洞天之门”石阙及残碑和石狮等,皆金元时道教遗迹。1980年,东华宫被列为文登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春,文登市人民政府决定重修东华宫。规划共设12个殿堂的单体建筑占地5.2万平方米,比原址扩大四倍。同年举行东华宫奠基仪式。1993年5月20日,主殿三清殿于旧址北侧竣工,为神像开光。2007年,威海老子全真文化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人民币,在原基础上,将圣经山和紫金峰景区重新规划扩建,规划面积16平方千米,分9个功能区:紫金峰道教文化游览区、圣经山道教文化游览区、老子道教文化景观区、双乳峰休闲娱乐度假区、黄龙水库休闲度假区、圣经山庄养生度假区、黄龙岘(含昆阳)樱桃果园体验区、西于民俗风情体验区、东于议城红杏金梨果园观光区。建设目标: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基地、中国道教文化的朝圣地、中国养生度假福地、中国山东乡村旅游胜地。最终将圣经山区打造成中国5A级精品旅游区。其中东华宫为三进院式宫观。套院中心设东华帝君王玄甫草堂一处,草堂由草庵、草亭、柴门、石井及王玄甫雕像组成。草堂周边观殿以陈列展示全真教及全真七子、教义教规、大事记为主题,并重点介绍王重阳创教的经历及生平。工程分三期,每期3年,计划2015年建成。工程尚在建设中。
契遇庵位于紫金峰后“白玉台”下。白玉台为庵东山上一天然方形巨石。岩西侧阴刻“契遇庵”三字,竖书,楷体,字划沟边平刻,字宽35厘米,三字长140厘米。字之南落款,由南至北竖刻:一行为“住庵道人谭致真”,二行为“圆明道人李道昌书”,三行为“施主王道元、孙仲益、曲成”。后二人亦单行排。再北为石匠名。石刻东南下坡,有泉长流,成小池九,分别为:玉华、金莲、龙吟、虎啸、化生、婴姹、王母、洞天、彩云。皆马丹阳命名,旱潦水不盈涸。
光绪本《文登县志》将此“九阳池”误为苍山九龙池,是当时修志者未至此地所误。九阳池之北,有巨形石锅、石臼等,庵即建在白玉台之西。白玉台下山岩有石刻“洞天”,对面西山崖上有石刻“福地”,尚可辨认。1993年,文登市政府在契遇庵原址恢复马丹阳命名的“九阳池”和契遇庵。庵内有马丹阳汉白玉坐像和生平图文展览。2007年,又遭山洪破坏。
王玉阳《赠昆嵛山东华、契遇二庵道众》诗:
东华悟得谨修持,契遇方能种紫芝。
目下不离清净境,将来一会赴瑶池。
第十一节 玉阳洞天
玉阳洞天,即玉虚观,位于泰礴顶之南20公里(直线距离)尼姑顶东坡坳谷,今乳山市冯家镇东北,亦称“圣水宫”,为全真道圣地。这里群山绵亘,林峦深邃,水奇峰峭,四时幽绝,独具一方之胜。“中有紫气谷、石燕坡、鸣钟岩(又名吊钟崖,在观之南)、佛头峰(人头山)、二姑顶(尼姑顶)诸名胜”。(见民国《牟平县志》)现存人文景观有玉虚观遗址、玉虚观碑、玉阳洞、圣水岩和老祖殿,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玉虚观遗址位于海拔425米的尼姑顶东侧,原为一庵,曰“圣水庵”。据1987年在此出土的一块残碑记载,“圣水庵”“始于汉晋”,距今近两千年。传说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曾派尉迟敬德在此监修宫观,曰“圣水观”,此说真伪无考,但“圣水宫”之名延续至今。《元史·五行志》:“元贞三年(1297)正月,宁海州牟平县获白鹿于圣水山以献。”从现存老祖殿内神台前一唐代风格的双层莲花卷草花纹石刻推断,唐时,这里应有一定规模的殿宇建筑。以后几经兴废,至金大定二十七年(1187),海上七真人之一的王玉阳奉诏进京为金世宗皇帝讲完道经返回,被门人弟子迎至此地,结茅为庵。金承安二年(1197),牒敕赐额曰“玉虚观”。金承安三年(1198),王玉阳在京都为金章宗皇帝讲解道学后,携御赐金帛及元妃赐《道经》一藏返回此庵,门人约集“善众门人”“献木”“献谷”“剪荆芟草,夷峻堙谷”,扩修殿字楼阁、亭台桥榭,易庵为观。金至宁元年(1213)又牒赐“玉真观”。此时,玉虚观“苍松偃盖,古桧蟠龙,碧瓦粼粼,朱门赫赫,神仙异人出没,天地英灵自然之气相聚”。元代文学家元好问在《怀州清真观记》中称“天下道院,武官为之冠,滨都次之,圣水又次之。”玉虚观时为北方第三大全真教圣地(《齐鲁书社》2005年出版《全真七子与齐鲁文化》347页误为荣成圣水宫)。自金至明、清,玉虚观屡经修葺,规模不断扩大。《宁海州志》记载:清咸丰四年(1854)为最后一次重修。重修后的玉虚观,殿阁庄严,碑碣林立,主要建筑有老祖殿(水洞西南,仍存)、龙母殿(原在水洞前)、三清殿、三官殿、三义殿、玉皇阁、万寿宫等(玉阳洞之东依次东排)。玉皇阁最为宏伟,分上下两层。下层为12根八角石柱(仍存石柱三根)支撑,上层为斗拱飞檐结构,内塑玉皇大帝像。阁顶为绿琉璃瓦。万寿宫为主体建筑,宫身阔5间,进深5米,墙外前檐有承重柱和阶廊,两山墙各有一碑碣,西壁为明代提督学政邵贤诗碑。东壁为一首和邵贤诗刻石(作者不详,诗见本志第八编第三章)。宫内塑有全真道祖王重阳及全真七子像。20世纪30年代以前,玉虚观一年一度的庙会,规模很大,终日香火不断。1941年尚有道士4人。1942年后,由于日军扫荡,观内塑像被毁,道士逃亡,观宇日渐荒废。1950年后,观宇被拆除。“文化大革命”期间,再遭洗劫。现遗址尚有观宇石基、石柱,山门前的石狮、石兽,遗址东面的石碑等遗存。1992年5月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虚观碑位于玉虚观的万寿宫院内,保存完好。此碑立于金贞祜二年(1214),通高5.66米,宽1.25米,厚0.28米,下有龟跌,额有四龙盘绕,碑额“玉虚观记”为州学进士范景纯所篆;碑正面柳体楷书阴刻金朝散大夫国俩撰文,宁海州学政、文山进士王良臣书丹(见本志第八编)。碑文1600余字,有对王玉阳修道之铭赞和对圣水岩殊常异境之描述。碑背面正楷阴刻“王玉阳宗派之图”,记王玉阳弟子300余人。通观全碑,制式高大,国内罕见,宏伟雄浑,具有典型的宋、金风格,堪称精工巨制。该碑为研究金元时期道家活动的重要史料。
玉阳洞位于玉虚观遗址西北30余米处崖壁上,距崖下地面10余米。洞口呈拱形,高2.10米,宽0.85米。洞内略方,深6.23米,高3.26米,正中凿一神台,上下与洞内岩石为一体,四周可通,神台座原有太岁神白玉石像(今无存)。洞口东壁凿有五龛,西壁凿三龛,各龛内原皆有造像(今无存)。洞口外上方崖壁有“玉阳洞天”石刻,字径0.6米,为王玉阳亲书。洞口下方东西两侧各有12级台阶,相传为王玉阳亲凿,为王玉阳及弟子门人修炼之处。
圣水岩圣水亦称“胜水”,出‘圣水洞”,位于玉阳洞西侧,相传为王玉阳所开。洞上方有数丈巨石峭立,洞口高3米,宽5米,进深6米,洞内宽处9米。洞顶呈圆弧形,与洞壁岩石相合处有一东西石缝,“圣水”自缝中涌出。《玉虚观碑记》云:“水不见发源,但嵌嵌之下,裂石而出,激激如线,味甘冷且清,春秋不变,水旱不知,蛙黾之属,未尝产焉。”《宁海州志》载:“洞中东西二流,自石罅出,洞滴激激如线,二源一停一注,十二年一周,东西相更替,故同‘圣水’。且天将雨,则漏水,溅人衣裙,晴则否,山下之人以此(预判)阴晴,屡验。”经观察洞内水自东流源出,水质清澈甘洌,每小时出水约300千克,其西流无水出,但确有流水痕迹。洞内可储水10余立方米。满则溢出,相传当年圣水洞侧“有巨石飞出数丈”,览者登之颇苦。王玉阳“遂登其巅,运锤三击,轰然有声,如雷霆振山谷,其石己堕”。今圣水洞上方尚有玉阳亲笔石刻“圣水喦”三字,单字高0.59米,宽0.45米,虽已剥蚀,字迹隽拔可认。
玉虚观载于《中国名胜辞典》。1992年,乳山县政府做出逐步修复玉虚观古建筑及各景点的决定和规划。
“十大景点”今考1旧时寸玉虚观十大景点,为人称道,然时过境迁,存废各异,特记之,以飨后来。
一、虎涧春云:指南部下马山与人头山之间峡谷。旧时,这里流水潺潺,松翠浮云,风啸松吼,怪石森森,故名之“虎涧春云”。
二、风冈秋月:冈指玉虚观南里许一山冈。风冈秋月指每逢月夜,立玉虚观前观望,见玉盘搁于冈顶,时移滚动而西。值月夜万籁俱寂,立观前览玉盘搁冈,静极,当有所思焉。
三、玉阳洞天:保存尚完好,位于玉虚观西。
四、断岩圣水:即圣水岩之圣水。
五、御碑濯雨:御碑指立于金贞祜二年的“玉虚观记”碑,“御碑濯雨”指该碑在雨中景象。今建高亭护碑,故碑不再濯雨。
六、峭壁悬书:指玉阳洞顶悬崖西北阳面刻即墨郭仁化之七律诗,仍可辨认:“道高曾受帝王宣,敢得金书赐体玄。道法一身升羽化,铁槎山下水依然。”
七、远峰卓笔:指下马山。自玉虚观远望,其形如笔直立。相传清初栖霞于七起义,被清军包围于此,山陡,于七下马骑枪杆(长矛枪)从山顶滑下,得以逃生,故名“下马山”。
八、石柱撑霄:指玉虚观之东,神仓前所立四根高大石柱,其年代久远无考,当早于玉虚观而立。
九、竹园遗翠:玉虚观老祖殿西有竹园,竹林茂密,长年青翠,今仍存。
十、松岭浮青:玉虚观后“莲花盆”下山坡上,原松林茂密,青翠参天,远望似青云一片。今尚未恢复。
第十二节 昆嵛长城
据光绪《文登县志》和民国《牟平县志》记载:咸丰十一年(1861)春,徐州捻军东来,由青莱至登州,九月初六日入宁海(今牟平),初七日薄城下,初八日焚宁之关厢,初九日东进文登县境。文荣两县合力守昆嵛山口三十余处,守兵轮番堵御,凭高据险。捻军哨马屡至,守众掀巨石冲击之,捻骑不能入。初十日遂南去海阳等处。同治元年(1862),文城退休的原工部主事毕瀚昭商同县令陈汝楫,复兴团练,与在职回家省亲的户部主事张树甲,举人李厚恺,太学生吕体复,诸生王震一,监生于肇春、王国桂,从九品于文蔚、于东川等议筑昆嵛山石墙以防捻军。文登、荣成两县成立团练总局,全民动员,有钱出钱,有粮出粮,有丁出丁。就地劈石,分段筑墙,“五阅月而功成”。设岗放哨,盘查行人,守御各山口。同治六年(1867),捻军大至,文荣守兵昼夜轮番守卫3个月。如:靖海巡检高英臣率勇守岊山口;从九品于文蔚率众守福岘口,其弟于文谟调遣守兵轮班上岗,并捐大麦百余斛,为本村乡勇做干粮。诸生刘宗向等率团练守殿后山口。捻军见有备,终未能东进文荣两县。
调查附近村民,传说当年有神助,一天一夜就修成昆嵛长城。墙内居民出入工,或出资金,墙外居民不出。实际用时五个月,最快的城段三个月。界石村北的龙显庵,葛家西山的虎山顶李龙庙,背眼西口的李龙庙,皆建于此时,“佥谓神龙保护桑梓,威灵显赫,于是建庙享祀”(见光绪本《文登县志》)。
城墙依山就势,山口与山坡平缓处立墙,山口留石门,墙一般高2米余,上覆石板伸出墙外若30厘米,墙底宽1.2米。墙外侧陡峭垂立,内侧筑站立台阶,或填土成台,便于登墙防守。按各山口间直线距离,总长73.3千米。今仍有墙体者占65%,存墙较高的有赵家口南北,虎山口南北,单耳山及山口,北端丰山等。
较宽的口门自南而北有:徐家庄至青山口、小于家西口、曲家口、殿后[口和新海口,多超过千米。险要不可攀处不筑墙,但设岗哨把守。
南端唐疃口,在唐疃村南、村西挖壕,深、宽各1.7米许,泥土翻到内侧筑成土墙,高2米多。壕沟与土墙直通村东南横港。挖村南壕时,曾出土一风船上的大桅杆,粗一抱有余,有三道铜箍。村民出于敬畏将其埋在原处。
昆嵛南北实有32座山口(日志记31口,漏记小于家西口)。详见表3-1。其中在今牟平境10座,余者在文登境或文牟、文乳边界上。1955年总参测绘局出版的1:25000地图上,对此有标记。城墙也清楚地显示出昆嵛山脊的南北走向。
第二章 中心区景观
第一节 涝夼区
涝夼是昆嵛山中心区北麓著名的大山夼,面积约842.5公顷,尚未开展旅游业。北至公路,南至泰礴顶、寒风岭,东至五股叉、锝子尖等文、牟边界,西至招峰崮、梳妆楼、东殿后。
里井子泉又称涝夼泉,相传不喝涝夼水,枉进昆嵛山。泉眼在寒风岭北坡,巨岩峭壁下山泉涌出,长年不涸。该泉的传说见本志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2007年,烟台市有企业用此水灌装饮用水,品牌为“蝴蝶泉”。泉北有峰,峰巅西南向一长岩斜指苍天,称“插剑山”。
寒风岭位于泰礴顶西,长约千米,岭上东峰高856米,西一峰俗称“好汉愁”,海拔832米,岭底处海拔也有300米,因岭南有老林夼,岭北有涝夼,皆山区大夼,又因此处四季寒风劲吹,故名寒风岭。岭上有岩石天然小路,是西路徒步登泰礴顶之唯一通道。
泰礴顶主峰东北有巨岩耸峙,自东北麓攀主峰者需有人搭肩才可登上,此岩名“登登石”。
主峰处有巨岩,上刻“泰礴顶”三字。山后有落叶松,前后有映山红、锦缎花等。现东路可开越野车沿盘山路直上海拔800米的小广场;从此攀石阶239层登顶,旁有栏杆。山上有护林防火点,有房;1970年3月,始在主峰泰礴顶建昆嵛山电视转播台。1973年1月10日开机试播。登泰礴顶观三海、泰礴云海,为昆嵛十二景之一,见本编第一章。
金银崮是否出金银,待考。峰北坡有巨石,侧看酷似老婆,因名“老婆石”,高5~6米。沿此西北下,有马梁子岭,岭尽处有岩石若“马腚”。
五股叉泰礴顶东北2000米,是文、牟界山。因山有五峰相连,故名。山
陡而高,攀登极难。人们受沧海桑田之说影响,传说其上有大铁锚,山顶原是海底,船行此铁锚被挂住。其他多处险峰亦有此说。但有铁的历史不过3000年左右;昆嵛山岩形成于1.5亿年左右,此说违背常识。但某些地方发现铜锚或铁锚,传说“镇山”而用,与沧海桑田之说无关(详见卷末《附录》之六)。
锝子尖因山主峰东侧一巨石耸立,高9.8米,形似犁地的铁犁头,故名。亦是文、牟界山。其主峰西侧有独立岩高5.5米。主峰西500米有峰高502.9米。南距五股叉仅600余米。
老瓦房位于区西南角、寒风岭西北,有峰高671.7米,下有天然巨石如出厦,可多人避雨,故名。其间有溪,名“涝水眼”。
椿树园在涝夼村东南1200米。多椿树,故名。
鲇鱼洞涝夼村北200米,涧东原有一石洞,已堙。西有同名小自然村。
杆子夼山位于椿树同西2200米,海拔467米。此山东偏南1300米,涝夼西南2200米,有地低平,名“马圈”,进山公路至此止。
招风崮位于涝夼西侧,海拔598米。因为山岩峭拔,如剑指天,难以攀登,故名。因为误懈当地口音,地图错记为“焦风崮”。
将军庙遗址在鲇鱼洞村南、涝夼村西北、公路西侧巨岩下,将军庙遗址被修路时破坏。相传清咸丰年间,有位将军率部在此守卫山口,防止捻军进山烧杀抢掠。许多民众已经过此山口逃进黑夼。将军未料想到,捻军经过西南王家庵口子进了黑夼,杀了逃难民众,抢走了东西。捻军辙击了,将军才发现失职,一头撞死在石崖上。
村民在将军自裁处建庙,纪念这位将军。
本区为国营林场一分场。进山公路自滩上村南,过鲇鱼洞之西侧,穿过涝夼,经过黑夼、梧桐夼,直达马圈。狼牙山、疥疤石、招风崮、里口井、老婆石、老瓦房、金银崮、插剑山等,均称名胜,值得观赏。从涝夼以上,山峻谷深,山上赤松茂密,是全山纯赤松林分布最集中的林区;涧水湍急,瀑布众多,响声震耳。马圈以上,车不能行,人只能沿着溪流,踩着露出水面的大石跳跃前行。水边光滑的大石硼一尘不染,可坐可卧,有一处上刻“养心石”三字。越上行越难,路越险,到达“涝水眼”“里井子”,需要3个小时左右。由于人迹罕至,故能看到原生态的山,原生态的水,原生态的林,感受远离尘世、纯粹大自然的蓬勃与温馨。
第三节 石门子区
石门子区位于中心区西北部、涝夼区西。面积2063公顷。己开发岳姑殿旅游区。北至林场场部后东西公路,东至涝夼区西界,南至招风崮、黄连口(龙泉与莒格庄镇界),西至苍山顶、馒头石。东西3750米,南北5500米。本区名胜较多。其中“石洞烟霞”见本编第一章。
白总场沿公路南行1000米许,右侧有庄头庙遗址。有公路两通烟霞洞。南行左侧有莲花池,进三分场大门,称牛涧(原名龙涧),右侧有古银杏、龙涧庙,庙房破损,但残墙断壁仍在,前行左侧有巨岩似骆驼,名骆驼石。前行有“石门”,两侧皆石壁。金大定八年(1168)王重阳带弟子进昆嵛山石门山谷,建草庵,即此处。进石门¨‘见西侧石壁刻“雍正十二年八月日立”“宁福营马场界”等字,楷书,是珍贵的历史资料,以此知石门里清时曾设宁福营养马场。从石门南侧北望,有雕窝山、豹子山矗立。当年王重阳师徒在石门里建庵,有巨石从后山上滚下,重阳厉声喝止。进石门后有三条大夼:
东路夼前行过“三道线(岭)”,西侧有“兴隆庵”,旧有庙,今存遗址;有五峰庵,这
里建有昆嵛山生物馆、全国高校实习中心;前有陡清湾,迭水成湾,水清冽;公路东侧有小庵;前行有水帘洞,水随山岩跌宕,哗哗有声,石硼之阳面,有水如帘;前行,南望南天门,绿树丛密,是电影《苦菜花》外景摄取点;绿水丛中,有饭阁,供游人饮晏休息。其西南数百米即“老师傅坟”,有清代残碑,道人俗姓韩,名“真丹”,事迹失考,但此碑此坟己成为附近地标性建筑。公路止于停车场。出场东南行,是天然氧吧——红松林,系多年人工移植,生长茂盛。入口不远,有“五福石”——天然龟形石。前行,是落叶松林,也是移栽成功的树种;中有岩石出露高耸,其上竖刻王光英题字“昆嵛山”,行书,大气。东有大水塘,石坝拦山溪而成,清澈见底。登山者回程多在水边小憩。从此拾级而上便是单人行的盘山路,经望海石,直达寒风岭、泰礴顶。
每年4月下旬,国营林场利用此线举办“踏青节”,沿途藏“宝”,游者可登山“寻宝”,每次吸引数万人参加登山比赛。
中路夼过石门,经一道线(岭)过南天门桥、清风桥。右侧有“铜矿”,实为二氧化铁矿,前为“老羊坟”,路分为二,分岔处原有“哭女湾”,相传一女被逼嫁,到此处投湾自尽。今湾己填。西股到老铁山(大尖崮)。山上设防火晾望台,又有馒头石山,纱帽顶、平顶观等山头;东股通黄莲口(黄垒口),有护林点,汽车路直到此处。此处为分水岭,发源并南流者即黄垒河上游。
清风庵:过水库西南清风桥,下公路西北行,山半腰路右侧有大石洞宽12米,高1.3米,长15米。攀山登顶,可见20余米高的巨岩壁立,左转到岭最高处,石壁东西横列,前有平台,东西约50米,台南北约10多米,台南为悬崖深渊。台两头南侧有天然洞即蒋公洞,洞口对着悬崖,人需小心爬进。洞高、宽各1米左右,洞西北角上有小孔通气,金代有道人蒋公者即住此洞(蒋公其人事迹史志失载),利化于此洞150多年后,元致和元年(1328)五月,东华宫提点耿道清等,利用建唐四仙姑石龛剩余资金,来此葬埋蒋真人骨骸,在平台中段高石上砌龛瘗骨,现石坟已塌落,又在台北摩崖刻“元葬金故真人蒋公墓志”(详本志第八编),鞠孝恭撰文,蒋本敬书丹,蒋毕居书额。额指石刻左上方竖书“清风庵”三字,每字直径约30厘米,勾画平刻,正文楷书。末记本庵住持等道人姓名。可知建石坟时,清风庵还有三四位道人常住。其房基隐约可辨,应在台地东面;虽台中有一堆瓦砾,有四方基础,恐只能是一小庵堂,似不可居住道人。石坟东侧,有泉水涌流,此处终年荫蔽少日,潮湿低温。昆嵛山元代摩崖石刻数处,主要有南麓圣经山道德经石刻,次即清风庵石刻,规模较大,保存较好。观二处“道”、“德”等字形体,疑为人所书。
西路夼从石门子过,西行有康复中心,前行有拦河坝,北为苍山南麓,西行有长百余米急流和高30余米瀑布,下落黑龙潭。有传说故事“雕龙记”见第二编第六章。由拦河坝西南行,沿河水曲折前行,沿途有多处风化石,过鱼鳞增(多片石似鱼鳞),前行左折,到廖公庵,坐标:37。16′24.3”,121。41′57.6”,原庙台高2.5米,长40余米,犹在。台上庵堂已改建为护林房,房已废弃不用。有大银杏树十余株,因山深路远,白果落地密密层层,无人收取。
本节三夼大部为国营林场三分场辖区,小部为六分场辖,岳姑殿、烟霞洞与神清观、九龙池及石门子至寒风岭线已辟旅游景区。其余各景区尚待开发。
古庙遗址
庄头庙。在神清观东南。庙基址尚存,现有古柏一株,古井一眼。清末属全真道龙门派。
牛(龙)涧庵。见本节第二段。
兴隆庵。“石门子”南1000米。原为道二土修炼处,渐被山民占居,今山民已内迁。
五风庵。兴隆庵东南300米。有道庵遗址。
清风庵。道观。见本节“中路夼”。
廖公庵。道观。见本节“两路夼”。
尚神洞庵。位于氧吧景区。坐标:北纬37°15′44.4″,东经121°44′38.4″,洞存,洞西存道庵遗址。
大沙地出土文物据1994年《考占》期刊第二期载州山东牟平发现十六国时期文物》文:1984年春,牟平县昆嵛山林场在昆嵛山石门南约300米处河西岸河滩地中整地时,发现铜器、铁器、陶器等30余件文物。其中三个铁釜摞在一起,最上的一釜口上扣一粗砂陶器盖。另有一件铁釜内装刀、矛、斧、削、锯、镜等小型铁器,釜口扣一陶瓮。其它器物均系零散放置。该地泥土全经筛滤,未发现遗骨。这些器物出土时,陶器全被民工打碎丢弃,其它大部分铜、铁器物等皆在文管人员调查时取回,分藏烟台市博物馆和牟平县文物管理所。现简记如下:
一、铜器,共6件,除一件熨斗残碎较重外,余保存较好。
熊斗1件。斜折沿,圜底近平,器壁较薄。三兽足,足上端饰兽头。曲柄,柄端饰龙首。口径19厘米、高10.6厘米,柄长15厘米。
熨斗2件。皆宽沿斜折,弧壁,底微圜,器壁较厚,柄略直,截面上平下圜。其一底部残碎,柄端饰龙首。口径16厘米、柄长19厘米。其二柄端无雕饰,口径15.4厘米、柄长23厘米。
洗1件。口沿微弧、外折,弧壁,大平底。口径37.3厘米、高0.9厘米、壁厚0.3厘米。
铃1件。纽、铣残断。残高8厘米,合瓦形,纽在残断的根部有焊接痕迹,似经修理。舞面有“品”字形三孔。两面篆部均饰网格纹,钲部有铭文,各三字,一面为“口未央”,一面为“宜口口”。
灯1件。分灯盏和灯架两部分。灯盏为铜质,圆盘形,直沿,底上凸,正中焊接一铁质灯芯柱。口径12厘米。灯架为铁质,锈蚀残碎甚重。由扁宽的铁条铆接而成。下端为长大的三条支脚(有残断),约高20厘米。上端为三股直径0.8厘米的铁条,呈120度角分开,托住灯盏底部并折上紧扣灯盏壁。
二、铁器,共26件。釜、鼎、犁铧一类的铸造器保存尚好,斧、凿、刀、削、锯等锻打器则成层锈剥,残碎严重。
釜6件。均为敛口,叠唇,鼓腹,腹中部有腰沿,有的还在腰沿处设直錾。分三式。
Ⅰ式:1件。扁圆腹,假圈足。腰沿处均匀地设置6个直錾。錾宽6.5厘米、长3厘米、厚1厘米。口径30.3厘米、高26.2厘米。
Ⅱ式:1件。敛口,腰沿处有相对二錾,錾宽6、长2.2厘米、厚0.8厘米。上腹鼓,下腹急收,小平底。口径28厘米、高34厘米。
Ⅲ式:4件。略同Ⅱ式,唯腰沿处无錾,最大者口径22.5厘米、高31厘米。最小者口径图3-82铁鼎20.7厘米、高21.6厘米。小件铁器即装于此釜内。
鼎1件。直口,浅腹,圜底,立耳,上部已残断。三足为上粗下细的四棱形,外撇,一足完整,二足残。腹部饰6道突棱。高15.2厘米。
犁铧1件。尖端宽钝,为一长方形凹槽,槽的前端为深1.4厘米的窝,应由此槽安装于犁的木质部分上。后端平直,略残。残长34厘米、宽24厘米。
斧2件,形制相同。略呈长方形,刃部稍宽,无明显刃坡。长方銎。一件长13厘米。口径31.3厘米、残平底弧背,背面中部
锯1件。背略弧,锯齿自后至前渐次收小,且左右拔成锯路。长40厘米、厚0.2厘米。
凿1件。扁方体,两而刃,较窄。顶端锤击痕迹明显。长15.4厘米。
钻(?)1件。四棱体,一端尖,一端收成细薄的勾曲状,可能于此装置木柄。长25.5厘米。
刀2件。一件弧背平刃,尾端为宽扁的铁柄.长30厘米。一件直背弧刃,柄较细,原应装有木柄,长38厘米。
铡刀1件。长方形,厚背薄刃,刃中部经使用磨损成凹形。刀背两端各有一小孔,估计原在背部装有木柄,双手自上向下按压,供切铡饲草之用。长21.5厘米、宽10.8厘米。
矛4件,形制相同。扁锋,中起脊,喇叭形图3-85铁钡刀
銎。一件銎残,残长13厘米。三件锋残,其一残长18厘米。
铁件1件。下部为四棱台体,上部为圆柱形柄,柄残,残高6.5厘米。底面平,通体锈蚀,用途不明。
镜4件。均为弧面,圆纽,宽平缘。因锈蚀严重不辨背面是否有纹饰,直径12.3厘米。提梁1件。由一宽扁的铁条弯成,两端为环,穿铁链,链残断,长25厘米。
石器磨1副。系淡黄色花岗岩凿制,制作精细。外表均錾以规整的斜短线。底扇底平、上凸,中心有方形磨芯孔,孔内残留铁质磨芯。顶扇底面上凹,与底扇吻合,中心也有方形磨芯孔,孔内安设带凹窝的铁芯,与底扇铁磨芯套合。顶面凸,正中有圆形的盛粮漏斗,中设隔梁,两侧各一长方孔通磨内。上下磨扇各有八组磨齿,每组九齿。磨齿已局部磨平。直径51.2厘米,两扇通高17.7厘米。
这批器物中,有多种在已出土的晋代文物中习见。如铜鐎斗、铜洗、铜熨斗等与南京象山5号墓①、湖北汉阳蔡甸一号墓②、吉林集安高句丽96号墓③等东晋(或相当于东晋时期)墓葬所出同类器基本一致。石磨之外形与湖北随县塔儿垮东汉墓④所出一致,但磨齿分组,已不似该墓石磨的幅射形,显然已有进步,时代当更晚一些。这批器物中的釜、鼎、礁斗、熨斗、洗等,都是晋代墓葬中经常出土的铜、铁器物,可知这也正是当时生活中的常用之器,反映出大体相同的生活习尚和铜、铁器相杂的经济生活的一般状况。
但这些器物与前叙各墓所出之器相比,也有一定差别。如铜鼷斗为兽足,而其它各墓的礁斗都是蹄形。铁鼎形制,也与南方晋墓出土之鼎差异较大。可能这都反映出北方的一些地方特征。总体观之,昆嵛山出土的这批器物的时代应为东晋十六国时期。
昆嵛山是胶东半岛最大的山脉,石门里在昆嵛山主峰之北,地势绝险,周近6千米内至今尚无村落,古代也不会是正常情况下的居留地点。这里出土的文物中,既有日常生活用器,也有兵器,而且锯、凿、钻等木、石加工工具也占有较大比重,为开发荒僻地区所必需。这种情形可能与当时的某些特殊历史事件有关。东晋时,东莱人曹嶷据青州⑤,“(石勒)又遣季龙统中外步骑四万讨曹嶷。先是,嶷议欲徙海中,保根余山……青州诸郡县垒壁尽陷”⑥。海中系指三面环海的胶东半岛,根余山即昆嵛山。东晋十六国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连年征伐,杀戮甚烈,许多地方守吏纷纷建立多种防御设施(如坞壁、垒壁),以自卫求存。曹嶷欲凭昆嵛山之险以作退避固守之所,必亦有所经营,这批文物或与此有关。
(该文照片由王桂芳拍摄,文字由林仙庭、宋协礼撰。)
注释
①南京市博物馆:《南京象山5号、6号、7号墓清理简报》,《文物》1972年11期。
②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汉阳蔡句一号墓清理》。《考古》1966年3期。
③集安县文物保管所:《集安县两座高句丽墓的清理》,《考古》1979年1期。
④湖北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湖北随县塔儿垮古城岗发现汉墓”,《考古》1966年3朝。
⑤晋书·地理志》下:“自永嘉丧乱,青州沦没石氏,东莱人曹嶷为刺史。”
⑥《晋书·载记第五·石勒下》。
第四节 老蜂窝区
位于中心区东北部,东北至高家台南东西公路,东界巴山佃,南至流水顶,面积1750公顷。
本区山溪较多,发源于泰礴顶、五股叉、锝子尖等山峰东北麓,一般四季有水,经界石镇驻地汇入西母猪河。主要景点分布于北部水系——东涝夼至柳钱庵;巴山佃夼至老蜂窝。
东涝夼线沿蒿〓公路西行,经石硼〓南麓,沿小河溯流而上,经圆山南、东涝夼,河水在此分叉,汽车路终止。沿西南汊山溪攀山路,不远河水再分叉,仍沿左溪上行,沿路可见20世纪50年代初为保持水土所闸山口的石坝,大都完好见奇花珍木古藤,自东涝夼上行3000米,见溪南山
峰右侧立一巨岩,酷似猪头,人称“猪魔王”,此景点位于北纬37°15′46″,东经121°47′54″。过平底夼,西北遥望鸡爪顶和锝子尖,西望五股叉,皆耸然矗天。再沿山路南折至分水岭下行300米许,到柳钱庵,又称刘长庵。坐标:北纬37°15′46″,东经121°47′26″,有国有林场护林点。其房东50米许平坡处,有八棱石幢,四面刻小字,高约一米,为顺治十八年(1661)二月二十八日立,蓬莱庵主人吴维姬书《昆嵛朝阳庵高峰法师影塔铭》(详见本志第八编)。知此地为著名的朝阳庵址,是距主峰最近、海拔最高的寺庵。相传此处有“狗碑”一面,已难寻觅。是否误将影塔作“狗碑”,待考。
老蜂窝线由巴山佃停车溯山溪向西北攀登,沿途哗哗水声不断,溪流奔涌;岸边人行小路时断时续,偶尔被大风雨刮倒的大树拦路。路旁20世纪60~70年代林场生产自给时期,砌的炭窑多座,已弃置塌毁。抬眼望去,前后左右,均被大山包围,沿溪流上行约7000米,遇一巨大石盘,俗名好汉炕,上有文登县人民政府1980年10月所立“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老蜂窝遗址”碑,坐标北纬37°15′20″,东经121°47′23″。由此北折,攀山岩,树叶乱草满坡,草下腐烂泥泞,行进困难。上行若200米,来到右侧一绝壁下,隐约见洞口在绝壁左侧,脚登洞下靠绝壁一米高的树桩,攀上洞外一斜石板上,再北爬1米,双手抓岩角,可屈身进岩洞。洞口西向,仅容一人进,洞内全花岗岩风化石,迎面有高台,左右延深,总面积约20平方米。西北一角,有“天窗”,危急时,可从此爬出,上山巅,另路撤退。坐标:北纬37°15′23″,东经121°47′20″。此洞居深山,海拔500多米,十分隐蔽。1935年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一一·四”暴动失败后,其精锐30余人,组成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刘振民及于得水、王亮等主持下,于此处秘密进行军政训练。学习班办到第二期,被国民党文登县保安队丛镜月部发现,派兵“围剿”,红军游击队凭借有利地形毙伤数敌,安全撤出。
此线是本区中路夼,山水风光美好,又有红军游击队革命遗址,是红色旅游的宝贵资源。
魏家庵线位于流水顶北麓,本区南夼。自界石镇保服林场起,沿山夼溪流前行约5000米,过山口豁然开朗,出现一山间大盆地,原有魏姓在此建庵居住。20世纪70年代,界石公社林场在此建房,中有20余龄的人工水杉林,棵棵直立刺天,中有“飞来石”一处,地处平夼,唯此石独立,故名。东北行500米,到“老庙”遗址。庙处沟河之东台上,河岸边有南北长20余米的石墙包台,比人高,南侧亦有石墙包台。台上有0.15公顷平地,东侧即古庙遗址,残砖断瓦成堆,但找不到一块残碑,寻访当地山民,无人说出古庙来历,甚至庙名失传,日志失记。坐标:北纬37°11′19″,东经121°47′31″。庙东由林场人在20世纪70年代用此庙日砖瓦石料砌成两座炭窑,尚完好。西墙外小溪西侧,有石碾盘,盘面原有刻痕已磨平,说明此碾已使用上百年;碾砣较窄。
黑照壁。从古庙回到杉林南行西折1000余米,再沿溪流而上行,可见右侧一巨峰,南麓石硼全裸,东西长约50米,高约40米,呈80。角,似一面大石墙,名“黑照壁”。坐标:北纬37°14′59″,东经121°47′42″。此石壁石质灰褐色,石缝有渗水下流,形成黑色痕迹,又处深山峡谷中,故名。石壁风化,每年有8~10厘米厚的石片,不断地跌落崖下(蜕皮),故人不敢近前,亦一奇观。古庙遗址
朝阳庵。又称“柳钱庵”“刘长庵”。见本节“东涝夼线”。
老庙。见本节“魏家庵线”。
龙干庙。进魏家庵夼的入口路北,原有龙王庙,正殿三间,占银杏树于20世纪50年代被伐,今存遗址。
第五节 三瓣石区
位于中心区东南部。北至流水顶,西至苇介、宫院子,东至龙门崮,南至老乳品门前东西公路。面积875公顷。
本区较大夼系是从梧桐庵上行达宫院子夼,已修成石砌、通向主峰的唯一公路。此外有龙门崮东夼,辛庄北夼,宫家庄北山也多有景观。
宫院子线自楚岘村南公路西行1000米,随山溪北折至梧桐庵村东,西折沿溪涧上行1000米,路南即三瓣石景点,坐标:北纬37°14′20.4″,东经121°48′35.1″.山包上一巨岩自然裂为三半,石似莲花初绽。山海拔高程248.2米,三瓣石地面以上高9.2米,地表以下还有10多米深,中有天然石桥,下桥到底,如坐天井。西南侧有一石洞,仅可容一人进入,内宽窄多变,下行150多米,从山西南脚出洞。抗日战争时期,有村民藏身于此。多数人不敢进。“三瓣石”的传说见第二编第五章第一节。
西北行,路北可见远处高耸的长石岭、流水顶,前行路北侧便是两个小山庵——下甜水庵、上甜水庵(又作天水庵)。沿溪继续西北行1500米,即达海拔600米、四周环山的平阔地,水源丰富,灌木茂密,名“宫院子”。西北仰看泰礴顶犹在眼前,西南山猴石、枪杆崮,东南的屋脊崮,东北的海拔600~700多米的两座无名峰,组成四面高墙,似“宫院子”的“院墙”。离开石板路,披荆斩棘,越过山溪,向北行250米的山脚下,可见至今犹存的三皇庙,俗称“阴阳宫”。坐标:北纬37°14′45″,东经121°46′52″。原为二层石庙,上奉三皇,下供三清,皆石砌。现仅存第一层。外墙长6米,高2米,宽3米;内部进深1.4米。石窗宽0.7米,高0.45米;石门宽0.65米,高1.3米。有出厦,二石柱支撑,石柱六棱,加工精细。登上一层顶,横放着大石板,有的己被打断。据当地老人介绍,原层顶上,四角各有一小石狮,动不得,谁搬动它,要受灾。“文化大革命”中,上层庙被毁,三只石狮先被盗走,末一只也在前几年被盗。庙前原有明代碑刻,今不存。庙南十余米处,仍有院墙墙基。传说玉皇大帝一夜在昆嵛山南造三宫,南曰圣水宫,中曰东华宫,北为阴阳宫。因为最后造阴阳宫,驱使“动物精”们加紧干,鸡叫前一定要修成。其中猴子精又累又饿,不想干了,就暗里学公鸡叫,一声鸡呜,山下住户公鸡也跟着叫起来,监工的仙人一听,天要亮了,只得收工,撂下个半拉工程。三宫只有阴阳宫未修完。玉皇大帝查知猴子精的罪过,将它贬到泰礴顶东南峰上蹲着,永远不许动弹,这就是“猴石”。庙大约建于金元之际,清末护持此宫的道士住在庙南250米,今上山公路北侧,仍有房基和断墙。清光绪《文登县志·寺观》载“三皇宫在城西60里昆嵛山太白顶上,山之极高处也。叠石为之。创置无考。内有小石狮四,有戏动者必受灾。”修志者未到现场,把在主峰东侧错记为“太白顶上,山之极高处也。”宫院子距主峰极顶高程至少还差200米。
“宫院子”已选为昆嵛山节能电站上水库地址。库容800万立方米。白下水库(金水庵南)通到此处的水洞已凿通。石庙二皇宫将搬迁。修成后,这里将形成新的景点。
辛庄北夼长约1000余米。由辛庄北行,一进山口,右侧就是“山静居”,即自愿出资保护建设“昆阳书院”附近景点的江树泉居处。在此停车徒步上行,可见一山间盆地曰“小虎伴”,有两巨岩若门,门上有一石板横额,上刻行书“昆阳书院”四字,字径30余厘米;石匾长150厘米、宽63厘米、厚12厘米。该石匾插于石门两侧的凿榫里。据《文登县志》载,书院建于清康熙年间,
己300余年,躲过多次天灾人祸,仍完好无损。《新登州志》载:“(黄)霁芝,蓬莱贡生,创文登昆阳书院,教授生徒。《宋婉文集》称:霁芝以明经高第出,为人塾师,历井陉、郧延;游白门,与一时贤达士大夫游。则霁芝其别号也,名未详。”书院房在石门北7米许,为五间草房,东三间为教读处;西二间,为黄先生食宿处。乱石为墙。院废后,为看山人居住,拆于1953年。书院西南于20世纪60年代曾锯倒一棵三人合抱的古银杏,树龄约800年。书院东南处曾有一合抱粗的木梨树,被盗伐。院内有一旧碾砣,风化斑驳;西南方有一碾砣埋于土中。东南高起一圆盘岩,上凿一石臼。据此推断,书院是建在一古庙即“小虎伴庵”的废墟上。为保护文物旧迹,退休教师江树泉2003年来此定居,承包此山,并自费立起昆阳书院遗址碑、黄霁芝传略碑、昆阳书院诗碑等。书院处亦称“小虎伴庵”。
书院正南百米有“龙门巨鲤”,为东西横卧巨岩,形似鲤鱼;昆阳书院南,“龙门巨鲤”之北,有一陉石垒成的“石溪”,垒石之问,天然成洞、成峡、成滩、成崖,由南端进石溪,时而跳过淙淙流水,时而擦身挤过石崖,让游人饱尝崎岖艰难,名为“成功之路”。
沿此路上行若300米,又一山间盆地曰大虎伴庵。有双股石桥一座。桥之北,岩崖上有单划阴刻21字:“文登西昆嵛山虎斑观音庵永乐九年九月十七日立。”此字是2003年2月发现,大体应是建庵时所刻。虎伴(斑)之名,或源于佛教“伴虎”典故,已难详考。桥之东即观音庵旧址,有基石、瓦砾湮埋,有柱础。桥之南,又有双股石桥一座,现仅存一股石条。桥南十余米,山前有一平冈,村民曾发现有石坟,上有石盖,内装骸骨,为庵庙尼姑坟冢。明代南京工部尚书、文城人丛兰留下《游虎伴庵》七律一首,可知当时此处为昆嵛一胜景,诗见本志第九编第三章。
那诗意谓若不是为“圣君”尽忠,涛人就要隐居此地了。
书院正西500米许,有五个依大小排列的方石,称“五子登科”。观音庵北有巨岩酷似老妇,面部神态慈祥,名“慈母石”。
书院东北山上,即涧水之东坡,景点甚多。
七间房。北纬37°14′3″,东经121°47′53″。大虎伴庵北去500米许,山岩突出成广厦,长百余米,进深2~5米不等,雨天可容纳百八十人避雨。相传七位仙女下凡至此流连不归,王母娘娘派天将招之,不听,一怒之下,将石屋顶掀到西边。
屋脊石。七间房西数百米一长形巨岩,酷似一屋脊,长约50米。
老牛水洞。在七间房之西北,牧牛时,牛到此洞饮水,故名。燕窝石。在老牛洞西北,山高壁立,山岩前倾,避雨处多有¨燕泥巢,故名。
何仙姑掌。存老牛洞东南,有独石耸边,其东南面有仙女手掌印。
吕洞宾掌。在何仙姑掌西,掌印粗大。
神仙洞。北纬37°14′5″,东经121°47′46″。在老牛洞东,洞口南向,洞内高可立身,西北方有孔通外,可容纳20余人,至今有人在洞内建灶烧水做饭。天井。北纬37°14′11″,东经121°47′39″,在独起的石硼之顶右方,椭圆形口,直径0.9米,深1.2米。常年积水不涸。
八仙台。位于六度寺村北,北纬37°13.46′,东经121°47.16′。海拔350米。一天然石盘,北倚山崖,面积约300平方米,风化石形成八仙人座位,中间凹坑有一“桃石”。传说此处为八仙落座处。
龙门崮。位于梧桐庵东北500米。海拔433.8米。出梧桐庵村东,沿夼东北行,夼中水少,但林木茂密,遥望东北山岩似轿,称桥石;行300米,有天然石硼突起,上平,有风化坑座,周围松柏滴翠,是旅游休歇之地。再上.行,有一峭壁,其上有巨石一半悬空,一半立山崖边一七,石略圆形,石之西:侧有松,树龄十多年,全凭根扎石缝而生存。石之北又有巨岩高耸,登脚窝可上其巅。由此上攀,全是陡坡,披荆斩棘,按“之”字形曲折上攀,“龙门崮”即在眼艮前。其西北麓岩石色红,有铁矿。仰望“龙门”,须四肢着地,奋力攀援,即到“龙门”:天然两岩突起,高10余米,中空似门,“门”顶有一巨岩横落悬空。此门通后山,冷风从门过,让游客战栗。门南两侧壁立,至山顶约10米高,下临深渊,上无登脚处,极险。
古庙遗址
三皇宫(三清宫)。见本节“宫院子线”。
全真庵。在“三瓣石”西夼。有巨岩耸立,其南面刻“全真庵”三大字,竖排,楷书,距地面2米多。旁有小字,已模糊。其西北即庵旧址,曾出土4尊铜像。
大、小虎伴庵。见本节“辛庄北夼”。
宫仙庙。位于辛庄村东南约200米处路北,附近小桥和沟沿可见旧庙石块。原为“宫氏先祖家堂”。据《东莱宫氏族谱》载,宋初,胶东宫姓始祖宫熙儒(见本志《人物》)从中原迁居庙南柳林村。庙前有龙头“圣旨”碑,相传为赵匡胤所赐。原庙房近20间。1940年郑维屏部在此设军用被服厂,1941年初八路军解放昆嵛山时该庙被焚毁。碑亦不存,现为农田。
上下天水庵。为尼姑所居,清末已废置。“文革”中被破坏。现存下天水庵姑子冢,占地6平方米,在下天水庵之西侧,墓石由长条石块砌拱顶式,墓前有长方形墓道。
第六节 老牛洞区
老牛洞区位于中心区西南,北至扁谷、双石崮,南到西双顶、板子口,东到东双顶,西到曲家口,面积约1400公顷。
该区主要山峰集中于东部南北一线,主要景点也在这里。缺点是公路少,只有无染寺南公路西通横挡口、北宋家口、马家庄、长岭、北折经板子口村达曲家口一条公路,高山深谷,全靠徒步攀登。主要夼系有:
冶夼自曲家口沿山溪东北行1200米,达龟儿〓(海拔256米)南坡,正东行即进入冶夼。行700米,路南即钻窟窿石顶子,海拔509米。山上多洞窟。有东西二溪引向山顶。回到冶夼中心溪流上行1000余米,路北为大刀崮,又称扁崮,山形似大刀而得名,海拔691米。也有东西两夼沿涧可达顶。沿主夼流东行800米,路北便是双石崮,远看双峰并峙,海拔822米。再东便是寒风岭西顶了。此路东西较直、山水长流,但步步登高,大刀崮、双石崮攀登艰难。冶夼与老林夼交汇附近有“瓷器夼”,山坡分布两排瓷碗碎片,有白瓷蓝花,也有酱色粗瓷。约元明时物,推测是捎山路到姑余山赶庙会的商贩所遗。
安夼从曲家口村东南角沿山溪东行1000米,路南北有废墟,为山神庙、火神庙遗址。东行200米,路南有山,海拔257米,有独石矗立,高6米。到此,夼分三条。一条东北折而东去1100米,北望半石崮,大自然鬼斧神工,780多米的高山削剩半,故名。山为文、牟界山。沿其南麓前行,便是紫华涧(紫华箭),进入无染寺区一条为东南夼,东南转东北向,约1600米,直达“大磐”。沿途又有小夼4条,左右各二。其右侧(西侧)夼路名“马蹄窑”。,原有马蹄形炭窑。马蹄窑夼之西为南夼。沿夼有山路通板子口村。沿夼中溪流上行700米,离开山路,东南攀登约400米,即“饮马湾”,山海拔高程570米,盖山东侧有老清河发源地,有湾而名。
板子口夼板子口村沿夼溪东行1000米,其南可望见300米处有山名“南天门”,海拔210米(有多处同名山)。此处分出北夼流直达曲家口村东南的“南葫芦头”山,海拔270米。葫芦头是控制曲家口子的制高点,原有国民党地方武装秦毓堂部驻此所建两座水泥钢筋碉堡,其南座己不存,北座尚完好。沿主夼东行200米,又有一溪北来,长约300米。沿主夼再东行800余米,溪流止。其北250米山上有石洞山,有石洞废墟。其南坡有古寺遗址——涌泉寺。其东北250米,即板子口山,海拔534.2米。在此可东望饮马湾峰了。
北宋家口北夼直通西双顶(海拔507米),溪水长200米,南入老清河。1970年以前为常年有水,现在枯水季无水。
老虎窝夼经老虎窝山(海拔373米)东夼,北达西双顶西南麓,长1600米,南入老清河。
老清河夼南宋家口西北有金碃顶(新开金矿洞多处),沿其西夼北上500米,分三支夼,各长约500米。其西支夼水流旺,山高涧深。行半途中,山崖上有字,惜其漫漶难辨,一大“昆”字和末“兴修”二字清晰。据76岁的向导金家埠村张国明指认,其下即唐代“金铃院”旧址,而旧志失载。
前攀达北山歪脖顶(海拔596米),山顶有两巨岩对峙,称“寨门口”,仅容一二人同行,岩高6米,坐标北纬37°13′23″,东经121°44′12″。寨门口和金铃院曾是无染寺“汉石刻”上标明的寺西界。在光绪十三年无染院碑上标为“西至剑口岭”,也当指此寨(窄)门口
自金碃顶北500米处,登中路夼,即歪脖顶东夼,路比西夼较易行,溪流也小,登到极高处,称“梯子口”,此处往北东200米,即老牛洞或牛洞山,海拔642米,其山南脚下,有岩石前伸,成天然东西长厦,约40余米,牛群可在其下避雨,故名。
自金碃顶北500米登东路夼,直达西双顶(海拔507米)西北麓。山路较缓易攀。
这一区域山高夼多,尚未开发旅游景点。
古庙遗址
金铃院。见上文老清河夼。
涌泉寺。位于牟平区莒格庄镇板子口村东约1500米,山洞山南坡。西临大夼,东、北靠山,南为下坡。庙建于明代以前,坐北朝南,有正殿、
南厅、东西厢房及后花园,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现庙院、庙舍的基础和部分石墙尚存,残墙最高1米。庙后20米处,有天然巨岩,岩上距地面3米处,凿一块高95厘米、宽52厘米仿圭首碑形平面,上刻明万历十九年(1591)《涌泉寺四至碑记》,刻字保存完好。此碑记东下方又有摩崖刻字4行,字迹惜已漫漶难辨。
第三章 北区景观
第一节 初村镇西部景区
境内西高东低,南高北低。有300米以下、海拔60米以上山峰12座,大都在西部与牟平区交界线上。大小山溪、河流,皆汇入初村河,北流入双岛湾。
双岛湾海湾已被海水养殖业占用,辟为养参池、养虾池、养鱼池;现以养参为大宗,有南北大坝经黄泥岛,直达小岛、大岛。方格池之外,原主港渠尚可通小渔舟,中有烟威高速路之过海大桥横贯,巍巍壮观。可徒步或乘小舟观看滩涂养殖,或在大小岛上观海垂钓,或在潮边拾蟹摸蛤。
花顶山在长夼店村西北500米处,西北、东北长800米,东西500米,海拔172米,前怀有古庙遗址。
大孤(古)顶又称太平顶。在东车门夼东,西石岭村西。东西1300米,南北2000米,海拔156.8米。孤,又作“崮”,又作同音字“古”。上有恒山庄园和九神庙。
大凹子位于纪家口子南800米。海拔55米。因山上有一较大凹地,故名。东西约1200米,南北900米。山上有三官庙遗址。
狼窝顶位于西北道村东南1500米。海拔236米,其峰北侧有狼洞,昔时容多人聚赌。为龙泉与初村二镇界山。东西1600米,南北1200米。境内最高峰。
北店子遗址位于初村镇北店子村东100米处,1978年发现。总面积2.1万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1~2米,内含大量的蛤蜊皮和红烧土。采集的石器有石斧、石凿、石铲;陶器多为夹云母褐色陶、有鼎、罐、盆、钵;骨器有鹿角骨等。是原始社会新石器晚期贝丘遗址。1980年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立有石碑标志。
庙宇区内已知古庙宇6座,现已修复2座。
龙王庙。初村西北马山上。庙房四间。2005年恢复。
娘娘庙。位于初村村中,已无痕迹。
九神庙。位于初村南2500米太平顶上。150年前,初村会首张中道修建。庙在山顶北坡,戏楼在山北脚下。此处风大,曾把戏楼刮倒。民谣:“张中道,瞎胡闹,西南山上盖大庙,戏楼刮倒,他还不知道。”因庙内供神九位,故称九神庙。中为龙王,东为药王、马王、牛王、虫王,西为财神、土地神、山神、文神(文昌帝君)。20世纪40年代废;2004年初村西南村投资在此建“恒山庄园”,有宾馆、游乐馆,恢复九神庙,成为一旅游景点。
三官庙。旧址在纪家口子东南500米大凹山上,不知毁于何时。
寿峰寺。在院上村西北。光绪《文登县志》卷四下载:“寿峰寺,今曰石岭院,在城北五十里。建置无考。有明崇祯丁丑(1637)重修碑,生员纪善行撰。国朝乾隆三年(1738)碑,恩县训导李盛唐撰云:‘石岭院古名寿峰寺,元皇庆二年(1313)一修,国朝雍正甲辰(1724)重修。’”今不存。
双庙子。长夼店村西500米花顶山(海拔172米)前怀,通头甲村路北侧。民国期间已塌,庙为上下双层,故名。今为周围的地名标志。
第二节 姜格庄镇景区
本区景点主要有:西部与大窑镇的界山,有古昆嵛长城遗存;其中紫岘口南侧戏楼山为秦皇驰道经过的“系马山”;有著名古遗址蛎蝰塔遗址、古墓、明代防倭的金山寨遗址;原威海日伪海军起义部队登陆后与八路军代表谈判遗址,古庙遗址;金山港海水养殖区及在此通过的烟一昆路立交桥等。金山港见第一编第五章。
昆嵛长城北段北起烟一昆公路金山港立交桥处,过丰山(墙存)、娘娘顶、牧牛山(墙存)、鹁鸽房、孟良(明朗)口子、天齐夼(古称修福岘山)。详见本编第一章第十二节。
系马山宋《太平寰宇记》:“系马山,在县东四十里。秦始皇系马于此,今山草多结。”明嘉靖《宁海州志》:“在州东北四十里”。此地应指紫岘口,但从地图上测量,直线距离为23华里,加上道路曲折,不足40华里。实地考察,山口南北长40余米,坐标:北纬37。25′17:东经121。42′54″。因位置近北海,历史上未经开凿或加工,确是原地貌。此口南侧有峰突起,海拔240米,当地人称“戏楼”,系马山当指此山。至于山草是否“多结”,不足为凭。山口东西通道,皆缓坡,人马车皆可上行、下行。咸丰间,山口城墙大石全被口西、口东各村村民用手推车搬去用于建筑。秦始皇沿海边所设驰道,沿袭旧有古道,必须安全可行,尽量避开难行费工之处。古城墙紫岘口以南各口,包括孟良口、福岘口,当时均不通车马(福岘口是康熙间道士李常明凿通的,孟良口也可见后人下落路基的痕迹),而紫岘口则是这一带唯一可行车马之山口。嘉靖《宁海州志》加“北”字,把“州东40里”改作“州东北40里”是极准确的。但此后的地方志,皆对此无端否定,改为文牟界山“小孤石”为“系马山”,此处距州40多千米,是原记距离的二倍多。且此处至今不能通车马,详见下节。
蛎喳墙遗址姜格庄南250米,1964年发现。属北辛文化晚期,距今约6500~6100年。文化堆积层一般在2米左右,多灰土,兼有大量贝壳、陶片、灰坑、木炭粒、红烧土块、兽骨、鹿角等,遗物有石斧、凿、磨盘、磨棒、砥石,古器有锥、针、笄束、发器、镞,陶器有鼎、斧、杯环、纺轮、网坠、支座。出土文物丰富,规格较高。特别是新石器时期三足罐,1974年出土,国家三级历史文物。罐为夹沙红陶、侈口、长颈、鼓腹、小平底、三足短锥形,腹上部、肩部各有两道玄纹,玄纹内各有上下两排戳印纹;腹中下部各有两道凸棱,通高17厘米,口径10厘米,最大腹径15.6厘米。还有新石器时期骨针,1975年出土,国家三级历史文物。骨质奶黄色、细而匀直,尖部锋利,针鼻呈椭圆形,通体磨光,长4.5厘米,直径0.2厘米,鼻径0.5厘米。1996年7月,烟台市政府公布该遗址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后,当地生产队为利用遗址上的灰土当肥料,将其中心主要部分已彻底破坏,现仅北部尚存原遗址的三分之一。
古墓在云溪、北头村两处,为元末明初的墓葬石塔群。地上建塔,塔下造墓穴。塔形似古代武士头盔“兜鍪”,故俗称“鍪子坟”。1992年在临海沙岭上取沙时发现。墓数量多,保存好。塔身上的雕刻清晰可见。塔的前面刻成对开的大门,两侧为一对守门蹲狮,或站立的侍卫,或门神。须弥座的上下立沿上,刻满仰莲、覆莲。文物工作人员对墓群修复(见照片)。不久村民嫌墓临住房不吉利,将墓群拆毁,人为地丧失一宝贵的文化遗址。
另有宋代颖川长史于琛和光禄大夫侍御史于延绍墓,位于姜格庄镇西念村西南于家垛岚。1956年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8年后,墓地被整成耕地。当时掘开几个大墓,发现墓壁用雕刻的大石板砌成。墓内有花瓣似的碟、碗一套,侈口双鼻直把酱壶3件,滑石雕刻的宝塔壶盖一件(现存牟平博物馆)。1973年,考古断定是宋代于琛、于延绍墓。
金山寨遗址民国《牟平县志》:“金山所故城在县东北四十里,明洪武初置,今废为村。”实地考察,金山上寨村并未占压村西南的城寨旧址。古寨建在小金山西北麓,寨内东南高、西北低。寨遗址四面土墙基础清晰,其西墙残存土岭高3米余,长30米余。夯土尚存,而大砖已被搬光。寨东西、南北各长约365米,周长约1460米,比旧志所记大得多。其中心坐标为北纬37°25′16″,东经121°48′26″。
刁(雕)儿山北坡谈判遗址1944年11月5日,驻刘公岛的伪海军练兵营卫兵队少尉队长郑道济等爱国官兵600人起义,杀死日军17人,伪军官等15人,于当晚乘回春号等3艘舰船,在双岛港西岸登陆,在日机扫射中转移到双林前村。7日,起义部队代表连程走出双林村南500余米,到达刁(雕)儿山北坡,与等候在那里的八路军胶东军分区和东海军分区代表、东海军分区敌工股股长辛冠吾谈判,起义部队欣然加入八路军。当晚转移到根据地林村。11月22日晚,在昆嵛山南区——文西县铺集村召开命名大会,公布山东军区授予该部“胶东军区海军支队”番号的命令。该部起义,为建立强大的人民海军做出了贡献。
刁(雕)儿山,俗称鹁鸽塘,海拔249.3米,山势陡峻,其上有雕鹰、鹁鸽,故名;其相连的北峰,有巨岩似虎头,石上有花纹,故称豹虎山。刁儿山是控制北海滩头的制高点。
海防林带昆嵛北区海岸线长53千米,属沙质海岸,已形成一片连绵不断的人工黑松林。蓝天、大海、松林相映成辉,令人心旷神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客商来投资兴业。
民国前期,酒馆村名士都昆山撰写的《护林公约》(下称《公约》)称:“北海岸上,全是沙滩。西北一带,风渚成山。风吹沙起,祸害庄田。”这是海滩原貌的写照。区内的云溪村,曾因沙丘滚动,村庄被迫南迁三次。曾有一位民国县长,出资2万大洋,做植树经费,在酒馆村北营造千亩胡颓子林,以固风沙。造林成功,胡颓子高达4米。但因为是落叶灌木,冬春无叶,风沙肆虐,不到十年,胡颓子化为乌有。《公约》称“赖有荆草,护庇海边。禀官请示,封治多年。”可知当时人们用植被固沙的意识强烈。1949年11月14日,东海造林事务所成立,设在威海市杨家滩林场,不久迁昆嵛县酒馆村。东海专属造林事务所开始领导群众在北海、南海滩营造防护林。1954年,从山东寿光、青岛引进黑松,拉开海滩造林序幕。1959年,北海第一片人工黑松林在该镇北头村、酒馆村建成,面积67公顷,成活率80%以上。到1964年,海防林达670公顷以上。1959年,烟台地区海滩林业站在酒馆村挂牌。1964年8月,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视察长岛、烟台、威海等地林业生产,对造林绿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引起地方领导高度重视。1965年,烟台行署加快海防林建设步伐,林业局长栾聚茂等带领技术人员分住云溪、大庄等村,作规划设计,进行技术指导。1960~1969年,北海各乡镇机关干部、社员,一年两季造林,一是春3月,二是雨季7~8月。至1969年,完成防护林造林任务。以后各村成立林业专业队或护林员,加强管护,补植造林、防治病虫、修枝间伐、护林防火,常年封护。即使“文革”动乱中,海防林也安然无恙。1984年6月8日,以朝鲜自然保护联盟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梁贞泰为团长的朝鲜自然保护代表团参观考察酒馆村北海防林。1993年,北海海防林被烟台市政府批准为烟台市沿海防护林自然保护区。1998年8月27日,牟平区政府做出《烟台市牟平区关于立即封闭全区沿海防护林所有沙场的决定》,要求对过去已经采砂的防护林地,按照标准谁批准谁负责,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限三年内,全部按国家规定标准还林。这顶工作经反复检查已经完成。进入21世纪,沿海防护林建设工程已列入国家林业局重点工程,国家注入大量国债资金,沿海防护林又获得国家每亩每年5万元的生态补偿金。原有海防林的缺口、断带补齐合拢,部分海防林的改建与实验也在进行,有补偿金扶持的护林队,日夜巡视“百里绿色长城”。
古庙遗址
娘娘庙。在李家疃东,今不存。
龙王庙。在沙家庄村北,今不存。其西河因名龙王庙河。
龙湾寺。酒馆村东1500米。属佛教临济宗,每年二月二十四日起,庙会五天。1947年拆庙停会。
隆福寺。俗称财神庙。在酒馆村东,1956年拆。
姑子庵。在酒馆村东,1930年拆。
洪福寺。在上庄村西河北岸。曹洞宗。相传唐贞观间建,今不存。
关帝庙。在金山上寨村西北侧,二排房,民国时有道士一。前有戏台。每年三月有山会,五天。1958年拆。现为农田。
郭家院。位于姜格庄镇东、西念村、柳树底村之间。郭家院四至为:南到黄花岚(河里曲、曲家庄间),北到北海边,西到锝子尖(上庄附近),东到凤凰山(初村东)。传说郭家院赛金銮殿,金光银光十八扇,得了郭家院一口井(八角琉璃井),能值山东一个省。相传约宋时,有伙歹徒闯入郭家院,杀死僧众,披上袈裟,冒充住持和僧人,霸占了郭家院,自此,他们强男霸女,无恶不作,激起当地民众的愤怒。民众自发组织起来,一举扫平了郭家院,将俘获的假住持、假僧人带至念河沙滩上,身子埋入沙坑,一人一穴,只露其头,再用牛倒拉铁耙耙死。民谣:“先有柳树底,后有郭家院,平了郭家院,才有东西念。”
第三节 龙泉镇景区
龙泉汤在龙泉村西北侧。水域广阔,约250平方米内凿井皆热水。传说古人见常年沸汤涌流,似蛟涌珠、龙吐水,故名“龙泉”。旧志载:“清乾隆间,架敞厅其上,旁置石几墙垣四匝,沐者便焉。”20世纪80年代已废弃,仅存敞厅(亭)上嘉庆年石刻“龙泉”一匾。温泉水从前水温较高,现在最高52。,含氟、硫、钙、钾等多种矿物质。水甘且清,沐浴宜人,可祛疮痍,治皮癣,疗关节和漂白衣物等。清代成山卫教授王苹赋诗《题宁海汤泉》:石条松阴雨后凉,飞鸿流水几垂杨。
行人浴罢闲相语,可似华清第二汤。
1956年,建浴室12间,有男池2个,女池1个,及更衣室等,始对外营业。1970年春,龙泉汤大队对12间浴室改建增建,建筑面积达330平方米,由大队集体经营。1986年浴池停浴一年,龙泉汤村委投资2.8万元,拆旧池,新建龙泉浴池,建筑面积扩至791平方米。室内设大理石单池、中池,男大池、女大池各二个,可同时容纳300人沐浴。筑井亭一座,设6吨压力罐一座,改畜拉水车提水为机械提水。1987~1994年,龙泉汤村4次投资改建扩建浴池,浴池占地面积增至2800平方米,建筑面积增至1296平方米。撤去6吨压力罐,改装10吨压力罐。有各种浴池49个,外加蒸汽浴、“梦中旅”各一套,宿舍、按摩室、商店、理发室、餐厅等配套设施齐备。
1992年10月,龙泉汤村与烟台毓璜顶医院联营创办牟平区温泉疗养中心,内设客房、浴池、舞厅、中西药房、理疗室、健身房、餐厅等。医疗设备有B超机、X光机、频谱治疗仪、颈椎复位器、直流电感应治疗器、激光治疗机。健身房有多功能健身器、脚蹬车、臂力综合健身器、肤肌健身器等。单设浴池21个,其中有单人高级玛瑙盆、豪华玻璃钢盆、梦中旅盆、桑拿浴箱等。1993年6月对外开放。烟台毓璜顶医院常年派驻主任医师负责医疗。1995年,营业额达146万元,缴利税118万元。2000年,温泉疗养中心卖给个体经营。
秦皇驰道遗址民国《牟平县志》:“秦辇道在县东南昆嵛之北,俗称辇道山,相传秦始皇东游,修辇道于此,至今行迹宛然,东抵成山,二百里间,断续相应。”按《焦志疏考》一书杨墨主编之考证,认为文牟界山“小孤石”为“系马山”,此山西北之“孤石顶”为辇道山。那么,不言而喻,系马山与辇道山之间则为“驰道”或“辇道”了。
本志纂修者三次到此附近考察,孤石顶与小孤石顶之间相连的山冈,坡度60。以上,人只能四肢着地爬攀,车马不可行,且冈上未开凿深涧,按常理,此处不可能修辇道。因二山之间的溪流,中下段水渐大,沿岸冲积众多巨石,与山洪有关,有些段巨石整齐排列,似人工路基,这就是前人所述之“辇道遗迹”。又据此推论山口南侧之小孤石顶为“系马山”。
沿龙泉公路行,今过文牟之界的“旸哩口”,
秦时尚未开通,约在牟平、蓬莱先后设登州治才开通这条官道,故驰道不可能经过此处,只得在今河北崖和东夼村附近东去,经“孤石顶”(辇道山)北脚下,东到长夼店,此路无高坡深涧,车马易行,应为秦驰道遗址。如从北面过东汤村,村东1000米有山海拔156米,此处山口在20世纪50年代后才爆破开通,故古驰道不能经此。上节已证,“系马山”应在姜格庄镇紫岘口南侧。
据民国《牟平县志》地图和当地传说,“辇道山”在卧龙铺西南山上。山上有10米左右宽的东西线,泥土与别处不同,一直西通龙泉水库西山。实地考察,是一地质断裂缝隙。按常理:为什么秦始皇驰道不经较平的夼道,而偏偏设在山顶上?或以为古代水大怕冲,故路在山上。但此路西过钓鱼石北侧,要横穿今龙泉水库——原为汉河河床,这里有深涧流水、要架大桥,设计此线无实际可能性。
康熙古官道遗迹在福岘口西口,路北侧台上。今公路下落山口20余米,原路况大都不存。但西出口与原路错开,从而1旧官道得以保存。现存长180米,宽5~6米,皆开凿岩崖而成。山崖北高南低,路自东而西,皆开凿北面山崖,留下1~2米峭壁,钻凿之痕2厘米一条,微斜,自上而下,整齐不乱。南侧偶有山岩被凿。石路东高西低,铁轮车和独轮车所轧痕清晰,让人顿生今昔之叹。北崖距地3米处,有摩崖刻字,记康熙十三年(1674)道士李常明开山修路事,详见本志第八编第三章第二节。
山口东段北侧,原有松如盖,下荫磐石,为
行人歇处。有木匠购树将伐,被一文登赴省试的学子行此出资留树,有人于乾隆甲戌时刻《留松碑记》,详见本志第八编。
福岘口西2500米有石老翁山,古称“石阜山”,口北有雕虎山,古称“乌趣山”。
其余景点,记在中心区。
擀面石龙泉水库大坝西头北侧原有巨岩平广,称“擀面石”,旁有石矗立高1.5米,称“擀面杖”。故水库原名“擀面石水库”。此石建坝时毁。
钓鱼石位于龙泉镇钓鱼石村西北400米、龙泉水库东南岸。石宽约3米许,原高约7米,共6层。相传顶层有姜子牙钓鱼时留下的两个靴子印坑,于2008年修公路时爆破,被震落于水库中,水下还有3米余深。相传,下层石壁上有蛎壳附着。其东南两个自然村,因石而得名,钓鱼石顶层被震落,该村群众曾向公路施工者提出抗议。古庙遗址
龙泉寺。在南岘村西1500米。属于“曹洞宗”。金大定三年奉敕牒赐庙额“龙泉寺”,即清《宁海州志》所谓“龙门院”。今不存。
松岚庙。神童村附近原有松岚庙,村庄因名神头,演作神童。此庙与松泉观的俗名相同。
天地庙。在天地庙山上,山前有村,因名庙山前。
埠岭观。元大德年间,在今埠岭观村西建庙。清初在庙前建村,因名。
栲栳观。在南观村所属自然村李家庄东。今已不存。
关帝庙。在西殿后村西口子,原昆嵛城墙东侧路北。今不存。
显异观。在今龙泉水库大坝西头正北300米处。《齐乘》云:“宋政和六年(1116),封仙姑‘虚妙真人’;重和元年(1118),赐额显异观”。民国《牟平县志》认为,“显异观”应是麻姑梳妆阁。此说有待商榷,明嘉靖《宁海州志》载:“显异观,即麻姑洞天。”说明嘉靖时显异观仍在“姑岫”山上。且至今山上仍有显异观刻字残柱,与西麓高山“梳妆阁”无关。又清末南观村西之“显异观”内祀吕祖,不是麻姑,名实不符。查该观元皇庆二年(1313)《重修三门碑记》内有“晚宿龙泉汤……去庄南五里许,有显异观者,麻姑仙女别业也……宣和元年(1119)敕赐额牒(《齐乘》作‘重和元年’)……重修于金崇庆元年(1212),……观之侧有田逾千亩,宽平如掌”等句,似观址原即在山下者。据此,则知这里确曾祀麻姑仙女,显异观可能是山上山下各有其一。待考。清代人们所见该观祀“吕祖”,则是后人改换了祀主。但梳妆阁却一直到“文革”中才遭破坏。
1958年修龙泉水库时,显异观庙房还作为工程指挥部,20世纪60年代才拆毁。1975年,生产队在庙遗址挖土,出土大肚陶缸一口,内装铜钱多枚,未上报文物部门,社员将铜钱卖掉,买糖果分而食之。
松泉观。俗称松岚庙。在龙泉汤西冈路北,殿宇宏敞。有庙房54间,大殿供奉关帝。明嘉靖间重修时,遇文城人、南京工部尚书丛兰车马过此,观主等拦道请尚书题石坊横额。丛兰即楷书斗大字:“两仪正气(南面)”,“万代忠良(北面)”。刻于庙前石牌坊横额上。今旧址仅剩瓦砾一片。清代扬州八怪之一高风翰曾在此庙候人时赋五律二首书壁,又有文登吕肇龄题《松泉观》诗,均见本志第八编。
地藏庵。在八角村南,庙房三进,供奉地藏菩萨。原为尼姑庵,后改和尚住。现庙房虽部分破败,大体尚在。有民户进住。原有银杏两棵,已不存。
广和寺。在杜家庄西北250米。属沩仰宗,清末住僧一人。
念佛精舍。在龙泉镇邹家庄南。孔家庄孔宪法、法名释清性筹建,2008年建成,房30余间。为21世纪昆嵛山区第一处个人建庙。庙西南山200米山坡上,原有庵,己废。
第四节 大窑镇景区
卢山位于天齐夼山西北、卢山水库西南,海拔422.6米,原名卢其山,又名笔架山,因形似而得名。相传,附近地方总称“卢其”,应是古真国后代东迁地之一。其山峭拔,登山路在南坡,东西两峰之相接处,有先代道士凿岩成“脚窝”,手扶两侧岩石或灌木,垂直上攀,有恐高症者不能攀。至顶,西峰顶平,面积约0.1公顷,称“望海台”,台上原有小庙九座,今恢复一座,有旧旗杆窝等。此处观北海,浪花翻卷,似在眼前;东南望泰礴顶,层峦叠翠。若冬天白雪覆盖,遥望苍松素裹,似一幅国画,牟平旧志将“卢山霁雪”记为牟平十景之一。清朝牟平人杨维乔集唐人句成“卢峰霁雪”诗:
异花天上堕,留顾岁华间。
野外烟初敛,荒冈树影闲。
吾庐幸接近,东望为开颜。
何由宿峰顶,琼林寄一攀。
侯至山明嘉靖《宁海州志》:“侯至山,在州东二十里。旧传:汉东牟侯刘兴居至此,故名。然兴居未就侯国,盖亦讹耳。”该志《附宁海卫》:“宁海卫,在州治西。……墩六:侯至山、小峰山、戏山、貉子窝、马山、草埠。”今查此山在大窑镇蛤堆后村西北,马鞍山西南,海拔80.2米。清代,山前有龙王庙,赶庙会,民国后方绝。此山设宁海卫所辖海防的第一墩,称“烽堠”,俗称“堠子”。牟平地方口音,读“子”为“至”,故按地方口音误作“侯至”,实为“堠子山”。
蛤堆后村东北又有子孙庙。
围子山位于大窑镇石老板山东南,光棍山西。范围4平方千米,海拔265.3米,为大窑与玉林店二镇界山。清朝咸丰年间,捻军多次东进,昆嵛山上建起阻挡捻军的石墙,而昆嵛山以西群众往往在山巅建石围墙防守、保身,捻军若攻山,石墙可挡,围子里的人居高临下可掀巨石,谓“放石炮”,亦可掀下巨木,称“滚木”。至今这些山上仍残存石墙,高低不一。牟平境王格庄镇驻地北有“围顶”,东南有“围子顶”,王格庄镇驻地西南、上庄沟西,有“东围子顶”,刘家夼镇驻地西南、念头村东北有“长夼围子”,高陵镇驻地北、双山寨村东北有“围子”山,皆同一时间、同一用途留下的遗址。
照格庄古遗址1979年10月18日至12月20日,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山东队、北京大学考古专业师生及烟台地区文管组、牟平县文博人员联合组队,对照格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开探方探沟12个,发掘面积290平方米,发现有灰坑40余个、灰沟3条,出土石刀、骨锥、陶尊、陶片等文物标本千余件,其中铜锥和卜骨具有巨大考古价值。发掘报告《山东牟平照格庄遗址》刊于1986年第四期《考古学报》。此次发掘,将“岳石文化”从龙山文化中分离出来。照格庄遗址所代表的岳石文化,被学术界称为“岳石文化照格庄类型”。
蛤堆顶遗址位于大窑镇蛤堆后村南蛤堆顶上。于1962年发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出土大量贝壳、鱼骨、兽骨、木炭粒、红烧土,器物有石器、骨器、陶器等。石器有斧、铲、锛、球、磨盘、磨棒、砺石等,以琢制为主,铲、锛刃部磨光。骨器有锥、针等。陶器有盆形锥足鼎、釜形方锥足鼎、筒形罐、小口罐、钵、支座、纺轮、网坠、器盖等。以夹沙红褐陶为主,次为夹沙红陶和泥质红陶。筒形罐、小口罐的腹部多呈柱状或蘑菇形,把手呈鸟首形。纹饰有附加堆纹(饰鼎腹)、乳丁纹(饰鼎足)、划纹(饰筒形罐沿、支座、器盖)、彩陶(仅见黑黄腹彩)等。遗址属新石器时代,距今约5500~7000年。1997年被列为山东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勒石)。
许家疃遗址在大窑镇许家疃张家河南岸平地。1982年5月发现,面积4000平方米。出土蛤堆顶类型的斧、凿、锛、磨棒、纺轮、鬻、鼎等。
雷神庙战斗遗址位于宁海镇王贺庄村南开阔地上,面积约3000平方米。坐北朝南,由雷神庙、岳王庙、三清殿、东西两厢及门厅组成。其中门厅、正殿、东西厢各7间。其建筑沿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均为单层、硬山、砖石木架构。殿房之间连以石、砖墙,构成封闭式四合院。俗称雷神庙。雷神庙系明崇祯七年(1634)宁海知州饶登为祈雨所建。初有庙堂3间。清康熙年间,将西邻范园(金大定年间状元范怿的花园)之玄都宫3间迁于雷神庙东侧3米处,易名为三清殿。清乾隆十五年(1750),又在雷神庙与三清殿之间的风道上建岳王庙1间。以后又陆续建造门厅及东西厢房,成今规模。院内现存影壁、归山操碑、岳王庙碑和雷神庙碑,皆为圭首方座。
1938年2月13日上午,中共胶东特委书记、“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司令员理琪,率部攻克牟平城,打响了胶东抗日救国第一枪。随后,他在雷神庙战斗中牺牲。
1983年,雷神庙战斗遗址完全恢复原貌,牟平县委、县政府在庙内举办“雷神庙战斗展览”。展览分两个展室,共设刊版22块,展出图片50余幅,照片3幅,地图3幅。1984年10月1日正式开放。1993年,牟平县党史委集10年对雷神庙战斗资料的收集、研究成果,制作雷神庙战斗参加人员传记刊版17块,以“不能忘记他们”为题,也在此设展览室展出。至2000年,展室共接待观众近10万人次。中央和省领导人宋健、迟浩田、黎玉、赵健民等及雷神庙战斗参加者林一山、张玉华、姜克等先后参观展览并题词。该遗址已被山东省政府、烟台市政府定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古庙遗址
三归院。在大窑村。龙门正宗。民国时在此设小学。原有道士二。(见民国《牟平县志》)
卢山院。在大窑镇村东2500米卢山前怀。龙门正宗。原住道士一。今少数庙房还在,有残碑在其东溪。
花园观。即雷神庙,在牟平城南,花园东侧。今完好,成为雷神庙战斗博物馆,参见上文《雷神庙战斗遗址》。
普照寺。原址在沙〓子村西。明嘉靖《宁海州志》载:“普照寺,在卢山社。”可知此寺建于明以前。今不存。
观音寺。在大窑镇莒城村。“属曹洞宗,僧二”(见民国《牟平县志》)。
关帝庙。在侯至山前。古时有庙会。
子孙庙。在蛤堆后村北,马鞍山前。今娘娘庙。位于大窑镇张格河东岸,大窑水库不存。西山上。清代山上建一娘娘庙,山亦称娘娘庙山。
娘娘庙。位于大窑镇张格河东岸,大窑水库不存。西山上。清代山上建一娘娘庙,山亦称娘娘庙山。
第四章 西区景观
第一节 玉林店镇景区
九龙池见本编第一章第三节。
岿山——鹰嘴石是本区重点名胜区。不仅山水壮丽,洞穴奇妙,还有太极宫遗址,陈抟老祖“福”“寿”大字完好,是昆嵛山区字形较大、保存最完好的名人刻字。
岿山位于镇驻地西北4000米。山势峭拔,林木葱郁。山北修有盘道直达山巅,可通汽车。海拔455米。山顶有电视转播塔等,附近尚存1947年构筑的掩体工事。下看对面矗立的鹰嘴石遥相呼应,马蹄夼胜似人工打造,勾勒了山形。慢慢下行,曲折多藤蔓,壁立刀削的崖下,有狐仙洞,又称神仙洞,洞口东向,高1.3米,宽0.5米,进深8米,内高2.5~4.8米,内侧有一下行洞,深不能测。坐标:北纬37°18′16.7″,东经121°36′25.8″。此处海拔390米。
蟠龙石又称险道石。由东南口入山,先过“险道石”,本为一巨岩当道,中有天然一洞可过。20世纪70年代,有兄弟俩疑石下有宝,用炸药炸塌,无所获,兄弟却不久病亡。坐标:北纬37°18′8.7″,东经121°36′43″,此处海拔197米。
清风亭沿山路前行,右拐北折。其路东侧,有清风亭遗址,现仅存砖瓦、加工石料残迹。但其南,一岩矗立,南面垂直而光滑,上刻陈抟行书“福”字,高1.5米,宽0.8米,朱砂涂色,今尚清晰完整。坐标为:北纬37°18′10.8″,东经121°36′43″。
太极宫遗址登至山半腰,东侧有潺潺山溪,有荷花池遗址,登台左侧有“虎蹲石”,人不能攀,高约6米,顶南向阳刻草书“寿”字,大小与上
述“福”字类同(“福”“寿”二石刻照片见本志第八编)。石以东为庙台旧址,平广,有明代残碑,有断墙残垣,具看山老人指点,知正殿遗址东侧为“白云居”旧址,当时为文人读书处。陈抟受后周太祖赐名“白云先生”。宋代的周敦颐将陈抟的“无极图”衍变为“太极图”,并著“太极图说”。提出一个以太极为中心的世界创成说,成为宋代理学的基础。故此宫供奉陈抟老祖。陈抟将儒、释、道较系统地联系起来,为全真道三教合一理论的先导。相传王重阳居昆嵛山时,来拜过陈抟祖师庙。故此宫对于昆嵛山全真道来说,有特殊意义。但建置失考,仅知明代重修,则始建应不晚于金代初年,待考。
玲珑洞太极宫之后,有著名的玲珑洞,沿洞曲折而上,可达岿山山巅。清代张崧有五言古诗一首《自玲珑洞登岿山绝顶》。内有句:“豁然洞穴开,风起号万籁。斜川出山脊,顿觉乾坤大。”全诗详见本志第九编。
玉泉洞沿太极宫之西涧东侧山岩攀登百米,达玉泉洞。坐标:北纬37°18′15.6″,东经121°36′34″,海拔262米。洞高2.5米,口宽1.5米,内宽2.3米,进深4.4米。洞顶端有一水源,常年流水不涸。
鹰嘴石又名“树笔峰”。元代牟平(今属乳山市万户村)人姜房,时任宁海州刺史兼总管万户,作七绝一首《观猎陪陈总戎晚过鹰嘴石》,见第九编。
鹰嘴石山在岿山之南,巨岩插空似鹰嘴,因名,又因山峰似毛笔倒竖,又称“树笔锋。”从图姜房《观猎》诗可知元代这里鸟兽众多,是狩猎的好地方。
明代牟平人常康有《同孙上舍登岿山》七律一首:
“晴岚晓望曙光收,翠抹芳林湿欲流。
古木层峦干碧汉,寒泉澈月吐丹丘。
隔林好鸟依人语,向日山花载酒浮。经语钟声来伴客,云堂坐对四山幽。”
此诗可视为明清士大夫登临岿山共有的感受。
清代赵子辕有《岿山杂咏十首》(见本志第九编),咏岿山十景:树笔锋(即鹰嘴石)、清风亭、白云居、玉泉洞、仙子洞(狐仙洞)、玲珑洞、虎蹲石、望海峰、山市、蟠龙石(险道石)。他于某年四月望前,携道童暨小仆登清风亭看月,瞥见山市,当夜写成七言古诗《山市歌有引》。二诗较长,见本志第三篇。
岿山草木繁盛,水位较高,人迹罕至,因而蛇多。2008年初夏,看山人饲养的“跑山鸡”,被蛇吃掉20多只,亲见“山青”(山蛇)大者有碗口粗。现山区已被一港商买租,拟作旅游开发。
古庙遗址
崇福寺。一名丛林院,俗称玉林院,在玉林镇北2000米许。未详建自何时,有宋咸平元年《大德塔幢记》。幢记详见本志第八编。
草场庵。在岿山西北麓。为明牟平人宫应蛟别业,万历间改为庵。民国初,因住持沙信可经常聚赌,被县衙抓走,庙产由岿山社社长接管。
太极宫。又称岿山庵。详上文“岿山”。
吉祥寺。玉林店镇山后村南500米处,临济宗,民国初年有僧一,见民国《牟平县志》。
福巽庵。在玉林店镇茶棚村东。庙内一道人在庙旁生火烧水,以山竹代茶,供行人解渴清火。清初孔姓来庙西侧立村,因名“茶棚”。
第二节 莒格庄镇景区
曲家口、黄莲(垒)口、板子口及南北石墙遗迹,见本编第一章、第二章。
仙姑顶位于莒格庄镇东仙姑顶村西、西仙姑顶村北,黄垒河南岸。仙姑顶上原有仙姑庙,为八仙之一的何仙姑修炼成仙之地。南北1600米,东西800米,海拔185.7米。元朝在山东建东仙姑村,在山南建西仙姑村。
淘金遗址在“金青顶”,沙家村东北。南北1500米,东西500米,海拔237.8米。早年曾有人在此山淘过金子,有遗址。
金矿遗址在老虎窝北山,21世纪初,采金矿者在山四周挖进多个坑道取矿石,废石布满山周围。矿洞未封闭。
金矿用现代化设备开采的金矿在福禄地西北。
古庙遗址
涌泉寺,见本编第二章第六节。
广泉寺。位于莒格庄镇北部、长冈崮南。清末,在此附近建蚕场,场部驻广泉寺。故称该场为广泉寺蚕场,后改牟平县蚕场分场,场部改驻寺南义和庄。此寺不见于民国《牟平县志》。
山神庙。莒格庄镇周家庄北架子山岭上有石砌山神庙。庙虽不大,但1940年前每年正月有3日庙会。
何仙姑庙。在东仙姑村西、西仙姑村北仙姑顶上。传为八仙之一何仙姑修炼得道处。相传建于元代,不载于旧志。
姑子洞。在北宋格庄东北。原有姑子庵,今仅存遗址。
金铃院。见本编第二章第六节。
李龙庙。位于沙家村西500米、老清河西岸庙山顶上。供奉秃尾巴李龙王,庙房三排,庙前有古银杏树三抱粗。正月十六、十七、十八三天庙会。1942年春拆毁。今仅存瓦砾旧址。
花沟山庙。位于莒格庄镇张皮村南、床而村东北花沟山上。建于清朝后期。占地约0.4公顷。坐北朝南,山门南20米处有戏楼一座。东为庙院,北正厅7间,南倒厅6间及山门,东厢5间,西厢4间及过道(通西院)。庙产有耕地约4公顷,山峦两处7.3公顷。大殿供奉秃尾巴李龙王;第二排正殿供龙母太太;第三排较小,供玉皇大帝。至1926年,庙院仅住一名和尚名陈芳,一名长工袁树民。此庙旧志失记(参见《牟平文史资料》第十集《革命的摇篮——花沟庙小学》)。1937年以前,每年正月二十至二十四日办庙会,二十二日正山。庙会以戏楼为中心,有唱大戏、耍杂技、卖杂货的,各种小吃和多种商品货物陈列于道路两旁。赶会者来自烟台、海阳、栖霞、牟平、文登各处,多达上万人。入夜,彩灯交辉,锣鼓喧天唱夜戏,热闹非凡。
1926年初,在兴办新学热潮推动下,张皮村曲书运联络本村及崖子、床而、泊而四村村长和乡长在此兴办花沟庙小学。但因庙产权为高陵乡潘格庄一曲姓地主所有,张皮等4村出资出人到牟平县政府打官司,半年后胜诉。同年秋,小学建立,成立学校董事会,以庙产收入为办学经费。后来这里成为中共地方组织的秘密联络点。
1941年8月,听说驻水道日军要在花沟庙建据点,牟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发动周围十几个村庄五、六百人拆庙。拆庙当天,突然天阴云布,刮起大风,很大的雨点落地,激起尘土,大风刮断庙宇西墙大杜梨树的数根大枝篱,杜梨散落满地。约一个时辰,风止雨停。民间传说,那是李龙爷随风带雨地走了。
花沟庙旧址已找不到庙的痕迹。唯附近床而村中尚存一石碑,上刻《花沟山赛会公约》,可见当时此地社情民俗。见本志第八篇
第三节 水道镇东部景区
金牛山金矿金牛山位于镇驻地东南、罗家屯村东。南北1000米,东西1500米,海拔169米。传说早年一牧民赶9头牛到此山放牧,牛群进山后变为10头,晚归时仍为9头。遂认定有1头是金牛出没,从此山名金牛山。民国《牟平县志》载:“金牛山在县东南七十里,黄垒河经其东,以产黄金著名。其东北相连者有茅山、鹁鸪顶、金翅岭、轨道山、哈沟山等,绵亘七八里,皆为金矿脉。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东四府道台李宗岱也于此山采金,办三处机器房,设在罗家屯村北河滩上。鸦片战争以后,美国矿师爱丽司可莱克来此勘查,得出错误结论:该矿含金量太低,不值得开采!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清廷与德人立约,许开登州五矿,此其一也。德人在茅山后麓建筑宿舍楼房,于金牛山、茅山、金翅岭、轨道山各处共开平坑数道,直井三眼,工程颇为浩大。计历九年,卒无成效,遂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停工。值中国力争矿权,乃备价银32万两赎回。当年矿区为建轻轨车道,在茅山西北麓修建的石拱桥,至今仍在。新中国建立后,集体与个人均曾在此开过矿,淘过金。1958年,金牛山金矿建立,是昆嵛山区最早的矿山企业。1962年停办。1971年,牟平县政府在金牛山北办起硫化铁矿,在金牛山办起磷肥厂,开采硫化铁和黄金,并生产磷肥。1975年,复建金牛山金矿,投资150万元,建成年产矿石4万吨竖井一口和日处理能力100吨的选厂一座。1980年,水道公社在金牛山西侧至岔河矿带建矿采金。1985年,玉林店乡筹建哈沟山金矿,1988年投产。1996年4月,金牛山金矿被山东东方冶炼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投入资金1300万元,改造探矿与选厂。选矿能力由100吨/日提高到470吨/日。1997年起,该公司先后收购哈沟山金矿,福禄地金矿、朱车金矿、东道口金矿,并建辽上金矿。至2008年,该公司所属金牛山等金矿已成为全国采金、产金重点单位之一,年产黄金超过2000千克。
另有西直村金矿,正在迁村扩建。
狗脚山位于水道镇驻地东南、生木墅村东。南北、东西各长500米,海拔102.2米。此山顶部有一大石硼,石硼上有天然的数个小窝,似狗的足迹,相传是二郎神的天狗在此升天留下的。
[=此处为插图(图3-142远看金牛山)=]
[=此处为插图(图3-143德国人修建的石拱桥)=]
四顶子山位于镇驻地西南、八角夼东。南北1000米,东西500米,海拔148米。山上有四个山头,故名。1944年初夏,“爆炸大王”刘元宪和民兵们侦得驻水道据点日军出动“扫荡”的信息,在四顶子山上埋好新发明的“子母雷”,并把敌人引到山顶小路上。20多个日本兵登上山顶,发现埋雷地点,十多个日兵围成一圈,让一个有经验的小心翼翼地扒出土地雷,地雷暴露出来了,那兵士高兴地抱起地雷往上一提,下面的予地雷一声怒吼,震耳欲聋,6个日兵坐“土飞机”,粉身碎骨,两个日兵负重伤,日军急忙抬上尸体和伤员逃回据点。从此,“子母雷”的技术传到海阳县,传遍胶东(参见本志《人物·刘元宪》)。
日军水道镇据点遗址1940年春,侵华日军为钳制东海昆嵛山抗日根据地,深入解放区腹地,选择昆嵛山西麓水道(今镇驻地)为要隘,构建工事。在今镇驻地筑3米多高圆形围墙,周长1000余米,墙外挖壕沟,设铁丝网,广布鹿砦。据点内10米高的大碉堡1座,四角各建一较小碉堡,常驻日军一个小队38人;中心据点南又筑一大碉堡和数个地堡,住伪警察一个中队(营);在伪警察所西南又建一大碉堡,数个地堡,驻伪军一个营;在西山上建一大碉堡、数个地堡,驻伪军一个营。共有大碉堡7座,地堡12座,共驻伪军一个团。今尚存西山一地堡,留作教育后代。除文城“新城”外,水道据点是侵华日军在胶东半岛重要的军事设施。1944年8月24日被八路军攻克。战斗见本志第六编。
古庙遗址
鬼刀神庙。位于水道东北2500米。山东西2000米,南北1500米,海拔232米。原有山神庙,规模不大。解放前每年正月十五日前后3天在此开庙会。相传某年山会唱京剧“白马坡”,戏中关公用木制大刀竟砍死了“颜良”。从此得名“鬼刀神”。现被金矿企业所占用。
三官庙。镇驻地西1500米,南北税目村之间。旧志失记。相传建于明代。庙房约20间,1947年拆庙。庙前2棵大银杏树,被水道小学锯伐制成4个班的桌凳。附近有“凉水湾”,旧时乡人以为此水为“神水”,多有到此取水治病者。
二月二庙。在镇驻地西北1500米、大疃之西。庙的规模不大,但每年二月二日开山会,故俗称该庙为“二月二”。清末民国初庙毁。旧志不载。
第五章 南区景观
第一节 下初镇景区
黄山又名老黄山,因山多黄土而得名。位于镇驻地东南与大孤山交界处,里庄村南。海拔312.3米,是镇内最高峰,面积约2.5平方千米。山势险要,上有一巨岩片立,1947年备战时在此石上钻一孔,可安机枪,巨岩成为机枪掩体,今存。山上多柞、松,产中草药。山北麓有黄山寺,古名寿圣院。原有宋代碑,1993年前搬到乳山文管所,后文管所搬家,碑被弃置,原地盖起商业大厦。碑文载于民国《牟平县志·金石》,详见本志第八编。清末,属临济宗,有僧四人,有庙房108间,土地210亩。1046年,地大震,寿圣院塌,后复建。1939年前后,又遭侵华日军飞机轰炸破坏。1940年后,抗日民主政府在此建蚕种场。1973年,拆除大殿。2005年,乳山籍出家人释果慧(俗姓宋)住此。次年阴历四月初八日,佛像安座开光。该寺是昆嵛山区少数恢复佛教活动的古寺之一。寺内宋碑已失,仅存元至正十六年碑和清代僧人墓碑。
围子山位于镇驻地东南6千米处,海拔173米,范围1平方千米。清咸丰年间,当地人为防捻军,在山顶上就地取乱石砌墙,围成一周。届时人躲在围内,用乱石和滚木掀滚下山以保卫自己。围墙残迹尚存。山南有金矿。
西庄古遗址位于镇北部的西庄村西南,故遗址以西庄为名。1981年发现。遗址位于沿河阶地上。分布范围长约250米,宽150米。暴露的遗迹遗物有红烧土块、石器和陶器残片。采集的标本有陶鼎、陶罐、陶钵座、石斧、石墨棒、石锤、砺石等。系新石器文化遗址,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时期。1985年公布为乳山县文物保护单位。
马台石村附近有西周早期墓群。
金碚顶位于一下初镇北部南东庄东南,海拔119.4米,与北部牟平区水道镇福禄地金矿遥相呼应。为砂质土,地表碎石遍地,茅草丛生。1971年春,乳山县革委会成立铜矿筹建领导小组,革委会副主任邢运宽主持小组工作,率50名复员军人来金青顶艰苦奋斗,在明代先民曾经挖掘过的坑道南20米打成全县采金第一口斜井,日出矿石50吨。1971年4月乳山金矿成立。当年生产黄金1242两。1982年矿山浅部储量接近采空,冶勘三队派陈永友等到矿区进行深部勘查。1988年由冶勘三队孙克思提交深部勘探报告,提交黄金储量20余吨、伴生银70吨,该矿成为当时胶东东部唯一大型金矿。至1976年,下初镇内建起初家沟和三甲共3处金矿,年产黄金4587两。至2008年,金洲矿业集团等年产黄金2700多千克。
黄金文化公园2006年,为拓展经营领域、延伸产业链条,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山东金洲矿业集团与山东黄金集团、台湾东晟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芬兰黄金博物馆四方共同投资兴建山东乳山黄金文化公园。公园位于下初镇金洲公司现址,项目总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3.6平方千米。项目自2006年3月16日开工建设,一期工程于2008年5月竣工。
古庙遗址
黄山寺。见上文“黄山”条。
香岩院。俗称执炉寺,位于下初镇簸箕掌村西南、执炉山东麓。清末属贾菩萨派,僧六人(见
民国《牟平县志》)。原有庙房72间,土地210亩(见《乳山市志》833页)。该院建置较早,嘉靖《宁海州志》仅记“香岩院,在神山社”,此后旧志亦不载何时建。庙址今存高砌的庙台,西南角有清嘉庆九年碑。碑文见本志第八编。“执炉”之名源于“执炉听”之典。唐代《酉阳杂俎》:“释道钦住陉山,刘忠州晏尝乞心偈,令执炉而听,再三称: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见先有执炉寺,后有寺西执炉山之名。
第二节 冯家镇景区
尼姑顶位于乳山市冯家镇东部、圣水宫西北,是南区最高峰,海拔424.8米,古称小昆嵛。自圣水观南吊钟崖前西北行,山半腰有姑子庵遗址,前后两排房,今仍可见遗址地基及残砖瓦。因此庵在主峰东南侧,故山称“尼姑顶”。姑子坟在圣水宫东南侧。沿东坡路登尼姑顶较方便,可直达山顶。北大顶为主峰,顶部面积仅数平方米;南顶略低,远看二顶矗立,秀拔刺天。山西坡多刺槐,东坡多赤松。其东南坡原一松,针叶很短,当地人称“松柏树”,全山唯此一株,惜己于数年前枯死。
香炉石山位于驻地东北15千米,文登与乳山交界处。海拔263.3米,面积一平方千米,山主峰南侧,有巨岩似香炉形,故名“香炉石”。
松山位于驻地北10千米、上口村东。海拔348米。松林茂密,故名。山西北侧有“铃铛石”,据说风可摇动,但不倒。山南麓有古寺遗址,旧址失载,今存古寺残基等。南脚下有“石屋洞”,洞口不大,洞内宽平广阔,人可立身,能容数十人。图见第一编第三章。
围子顶松山北孙家口之西北山,称“东围子顶”,海拔303米;吉子园东800米亦有“东围子顶”;上口村西南山有“西围子顶”,海拔163米。皆因咸丰年间防捻军而在山头筑环山围墙而得名。至今石墙遗迹仍存。
灵道石又称车道沟。位于驻地东北14千米、合子村东100米,海拔302米,面积一平方千米。山中岩石上有平行的两条沟似车辙,传说神仙乘马车过此,故名。
古庙遗址
棘子院,演作“吉子园”。位于今“西吉子园”村中间,古寺建于明代以前,旧址仅存雌雄二银杏树各一株,树龄300余年。
石岩寺。俗称龙洞寺。位于冯家镇汤上村南、龙洞山北麓。民国《牟平县志》谓:“金元间重修。临济宗,僧六。”《乳山市志》833页:创建于“北宋末年,房屋58间,土地170亩。”今不存。
三官庙。位于乳山市冯家镇砦里村。“临济宗,僧一”(见民国《牟平县志》)。建于明末,庙房十余间(见《乳山市志》833页)。清末民国初年,该庙住尼姑2人。圣水宫。即玉虚观。金辉派。清末民国初年有道士四。详见本编第一章第十一节。
第三节 南黄镇景区
卫埠台遗址位于西浪暖村东南,遗址尚可辨,为唐时军垒遗址。见第九编宋克智诗。
烟墩遗址位于岭上村北200米处,纯用黄土堆成,保存完好,高29米,附近树木扶疏。建于明代,为乳山市沿海25处烽火台之最东第一台,原隶于靖海卫。照片见第六编第一章。
北斜山遗址在北斜山西北。1976年发现。遗址处山间谷地,分布面积8100平方米。东部、北部可见文化层堆积,厚约1~0.4米。暴露的遗物有:红烧土、贝壳、兽骨、陶器残片、石器等。采集标本:鼎口沿、锥足、碗底、支座、把手、把钮、石斧、锛、石凿等。系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遗址,距今约6000年。1981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斜山(南黄庄)古墓群位于南斜山东北。属西周早期墓群。地处山坡,分布于南斜山村至南黄庄周围。1977年发现。1983年秋,北京大学考古系与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发掘清理。墓葬为土坑。墓壁用石块砌成,墓顶用石板封闭。墓室分石棺、石椁两种。随葬品有陶制品、鬲、罐、鼎、矮三足鼎、簋等。制作粗糙,火候较差。偶有铜戈、铜镞等。周围有当时居住遗址。1988年公布发掘结果表明,南黄庄墓群为代表的文化类型属胶东夷人文化遗存。为威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升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家屯遗址位于陈家屯西南1500米处。1981年发现。遗址处缓丘上,分布范围长约250米,宽约180米,总面积4万多平方米。文化层堆积厚约0.5~0.8米,东南部断面文化层暴露明显。遗迹遗物有:陶器残片、石器、兽骨、红烧土、蛤皮等。陶片以夹砂红褐陶为主。次为泥质灰黑陶,器物为轮制、素面有少量玄纹和附加堆纹。采集标本有扁形鼎足、瓮、罐、钵等口沿和石锛、石凿等。系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约5000年。1985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古庙遗址
瑞泉院。在乳山市南黄镇上庄村南、西珠塔村西的寺山上。建于清顺治十三年(1656)。清末有僧12人。属临济宗。庙房30间,改作学校。(民国《牟平县志》缺记;参见《乳山市志》833页)。
太平观。在南黄村东,元代建,道士5人,金辉派。今存遗址。
崮山寺。在同名村“崮山寺村”附近。建于乾隆以前。待考。
第四节 小观镇景区
爬山原名“岊山”,俗名爬山。爬山山脉是小昆嵛南段东转而成,主峰爬山位于小观镇吴家庄东北1000米,海拔243米。山区面积5平方千米。产大理岩,是生产硅酸盐水泥的原料。山脉东西向。
光绪本《文登县志》载:“岊山在城南五十里。山上石笋林立。山北部即江苏巡抚徐士林故居,晚号岊山老人,以此。东南为岊山口,为宋村诸处往西府孔道。咸丰十一年(1861)修筑围墙,关门屹立,形势巩固。”今山巅险峻处,石墙仍存1.5米高遗迹,东到唐疃口海岸,石门及缓坡处石墙已不存。传说徐士林任宫廷教习时,教过弘历,弘历登极后,特别敬重徐士林,很想去老师山东老家去看看岊山。徐士林爱护百姓,生怕皇帝驾临,给家乡百姓加重各种负担,便说:“圣上,岊山不可登,太危险!”皇帝不悦,说你们能上,我就能上。徐说:“岊山岊山,一爬八年。低首摸地,仰首摩天。千万别踏蹭脚,一蹭脚就跌到金花湾(在徐埠头村南)。”皇帝一听,吓了一身冷汗,不敢来岊山了。
凌凌石1955年地图写作“零字石”,原在爬山东端山脊上,北距防捻军的石墙20米,西南距朱家庄约1500米。“凌凌”有孤独、凌空意。高2.5米,周长约5.2米,为天然巨石,下有三足立于山崖上。三足间距约30厘米,各高约10厘米,直径10厘米。凌凌石相传是镇水之宝(村距黄海3000米)。约清末民国初,岛集村与朱家庄争山场而不得,一怒之下,想拉倒凌凌石,让大水淹没朱家庄。于是用大绳拴住凌凌石东南一足,用骡马牵拉,但石不动。1961年,驻军一杨排长私自用炸药将凌凌石炸塌,受到处分。1970年前后,炸塌的石块连同原坐落的岩崖全被炸开,石块用于水利建设,今原处成为山脊上一处豁口。
金滩镇区南部濒临黄海,海岸金色沙滩万余亩,为天然海水浴场。岸边有万亩防护林作屏蔽,环境幽美。1992年开始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开发旅游业。投资8000万元,硬化公路26.2万平方米,修成店浪线(东店子至浪暖口)、裴赵线(裴家岛至赵家庵)。投资1000多万元,完成自来水工程。2006年9月6日,中共文登市委市政府发出17号文件《关于加快南部沿海经济发展的意见》,决定全面开发南海新区。新区东起泽库镇、西至黄垒河。北到环海路,南到五垒岛湾,涉及小观、泽头、宋村、侯家、泽库、埠口港共160平方千米,其中含昆嵛山南区小观、泽头二镇的一部分80余平方千米。2007年1月南海新区建设领导小组首次开会部署新区各项建设工作。至2008年末,南海公园已建成,举办沙雕节、采贝节,吸引数万人观赏,落地过亿元大项目十余家,成为山东沿海蓝色经济区热点之一。
万家寨遗址位于小观镇万家寨村东半部,正方形,约3.3万平方米;土寨约建于元、明之间,以西侧邻万家村而得名。土城外侧以海边自然石块砌铺。墙基宽约10米,高约7米。西南与乳山境西南寨相望。土城有南大门,东小门。城东南角为土筑高台,约15米高。东北500米,有“演武沟”,相传为驯马跨越所用。今东南城墙角尚存。
凤凰岭墩位于东西里岛之间。为明清时沿海所设烽火台之一。因地处平泊中一高地,略似凤凰展翅,故名,现有高度海拔23米,人工垒土高7米,民国间,上筑一岗楼,水泥砖砌,尚在。向南可视大海,向北过海湾可与姚山头村东烽火台相联系;西北可与红泥崖烽台相联系,相距各约5000米。
红土崖墩位于出林庄北东1200米,当地人称红岚〓上。为明清时海防军事设施。原有方形土寨墙,墙高2米。寨西北角海拔25.4米,人工垒墩高5米。
小观墩位于小观村与七甲村之间。墩高23米。
徐埠头古遗址位于爬山南、小观镇徐埠头村北20米处。1989年发现。总面积1.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0厘米。采集的石器有斧,陶器有鼎足、器把手等,以红陶为主,属大汶口文化类型。保存较好。
石坟遗址庙东村后、东店子村东北、才院村后,原有石砌蒙古包式坟墓各十多座。毁于1966年以前。
中美谈判遗址1947年8月28日下午4时许,美军飞机两架,由西南方向侵入浪暖口(时属牟海县第五区浪暖乡,今属文登市小观镇)一带上空,盘旋片刻,一架因故障坠落西里岛村西南海滩,另一架匆匆返航青岛。当地海防民兵生擒美军飞行员,缴获6挺机枪、12箱子弹和其它物资。当晚,第五区武装部预料美军定会再次来犯,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调全区民兵紧急备战。
次日拂晓,美舰6艘压境,9架飞机在空中盘旋,40余名美军士兵登陆。找到残机后,先取走机上存留的物件,然后放火焚机。中午,美军又向内地蠕动,渐近我防线。区中队队长丁桂林与教导员孙夕臣指挥区中队与民兵迎头还击。激战中,又有十多名美军士兵乘汽艇登陆增援。战斗持续到傍晚,美军死3人,伤4人;民兵伤3人。
8月30日,美军空投传单,说因美机飞行员“迷失方向”、“误入”里岛上空。为“中美永久友谊和平”,要求归还飞行员。
8月31日,美军派人手摇白旗上岸,请求谈判。经民兵请示上级同意,中方在西里岛村南500米处的海滩上临时搭棚作谈判处所。五区各界救国会会长王宝斋(今小观镇才院村人)为中方代表,带两名随员参加谈判,美军代表为某部司令员科凯,带两名随员、一名翻译参加。双方一会面,王宝斋就指示夺了科凯警卫员的枪械。科凯质问:“不让我们带武器,你们为什么带武器?”王答:“我们在自己的国家,每天都带武器,保卫国土,你们无权干涉!”科凯无言以对。
谈判历时三天达成协议:美方赔偿一切损失,保证不再侵犯中国的海、陆、空;中方交还美军飞行员。双方交涉结束,科凯领着飞行员等人登上军舰,悄然离去。
此事记在《毛泽东选集·别了司徒雷登》注释中,是《毛选》唯一提到昆嵛山区的历史事件。
古庙遗址
梵云院。又称凤山寺、大将庙。寺前有圆形山包,相传昔有风栖其上,因名凤山。地为坦埠村所有,村北距寺2700米。庙被青山与泉水环绕。旧址地基、部分房舍(原客厅等)、翠竹仍在。始建于五代梁乾化二年(912)。由昆嵛山主峰之东南六度禅院僧法平建,大施主前宣武军节度、元从十将孙思较施舍地十馀亩,建屋百余间。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朝廷赐名“梵云院”。有碑二,一系宋天圣五年(1027)建,额题“敕赐梵云之院”六字,碑文为进士孙立撰并书,碑已失,碑趺尚在。另一碑系金大定七年(1170)重修之记,碑文为文登进士郭长倩撰,见本志第八编,遭“文化大革命”破坏,残碑己被文登市博物馆收藏。2005年在庙西250米发现一僧人石墓,内壁刻八幅画,见第八编。
此处1941年以前属牟平县地。1941~1955年,先后属文西县、昆嵛县地1956年划入文登县。
“大将庙”,因创建时,“有大檀越前宣武军节度、元从十将孙思较遂以地施,经营基创,为屋近百楹”,故又名“大将庙”。该寺清嘉庆丁巳(1797)“永垂不朽”碑尚在,碑志首行谓:“大将庙四至”,可知“大将庙”名不虚传。
孙思较,除该寺宋、金之碑记提到他以外(宋碑现不存,民国修《牟平县志》时,宋碑在,但字已漫漶;金碑现存,其中孙思较、法平事,必据宋碑),不见于地方志“金石篇”以外各篇,也不见于新旧《唐书》。附近孙姓较多的村庄——坦埠、北黄(原名黄垒村)等村考察《孙氏谱书》,现有孙氏居此,始于明代万历年间,无人知道孙思较其人。
黄垒院。位于北黄村(原名黄垒村,村因院而得名)北部。始建于唐开元年间,为尼姑寺。原有宋绍圣四年(1097)碑(今不存),据民国《牟平县志》录其全文,院毁弃于清代,旧址已不存遗迹。《重修黄垒院记》见本志第八编。碑原在北黄村黄垒院中,已失。
岊山寺。西店子村北500米。岊山寺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北依陡峭的岊山,山涧下冲,砌一石洞罩之,水从洞出,曰水洞或称老虎洞。洞前有两抱粗的楸树7棵,洞口用巨石横砌8尺高台,台上至北山根建庙,称“北宫”或“后宫”。正北建正殿8间,供如来佛:两侧有耳房,内塑十八罗汉;南有倒厅,其东、西两角,各建二层阁楼。来庙游览或读书的游客文人,大多住阁楼上。
北宫之南200米,有一圆形山包,爬山左右环抱,称为“二龙戏珠”之地,山包即为“龙珠”。“珠”上有“南宫”,供奉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等。庙前有面北的戏台。每年五月初四开山,五日正山,七日完山。故此山包又称“端午山”,爬山寺庙会又称“端午山庙会”。
因为岊山寺在山水胜地,儒士学子多慕名而来,有的在北宫阁楼上读书,留下众多诗篇;文登县学生员吕润芳《宿岊山寺》诗,见本志第九编。
该寺于1942年日军大扫荡时被抗日军民拆毁,以防日寇在此安据点。所剩石料碑碣等,1976年被学大寨“战山河”建筑队破解砌墙,今遗物荡然无存。“龙珠”仅存山前戏楼基址,山包南北采石成巨坑数处;“北宫”之后,采石崖头高百米,东西300余米,很难恢复生态。
天齐庙。在庙东村西五龙山上。清时建。松岚前村遂改庙东村。庙已不存。
云龙庙。在万家庄。庙已不存。
第五节 泽头镇景观
滑石阁山在镇南部与小观交界处,爬山西北岩。主峰北南均有山谷相隔,其北谷之北有陡峭的“滑石阁”,海拔170米,山如刀削斧砍,仰视有目眩之感。“阁”顶为平台,因山岩上有数座石阁庙而得名。石阁与主峰间有山谷,树木葱茏,怪石林立,俗有可与江南苏杭比美之说。“峰”之南侧,原有玉皇阁、娘娘庙、龙母太太庙,有石香炉;其南矗立巨岩,北面阴刻“正德三年”4字,左行刻“大元修”3字。可知石庙修建于元代,复修于明代。解放前有庙会,始在山巅石庙南侧设戏台,开庙会,因山太陡峭,改在山北旗顶山前。庙会时间为每年三月初七至初十共4天,由8村会首轮流主持:吴官屯、小埠、徐家、大宋家、小宋家、刘家疃、东团岚埠、西团岚埠。
虎口山古称虎窠山。镇驻地东南5000米、母猪河河口南西侧、虎口山村北,河水遇此砥柱而东转。海拔仅38米,面积4000平方米,岜山东支脉、退滩地,原松柏掩映,古木参天。山体为大理岩。东面临母猪河道,临河有大理岩洞,古名老虎窠,底存淤泥砂,口高3米,宽2.7米,深14米许。内分两支洞,东洞较深。因洞口与河相连,人难进入。退潮时,在东面扬水站北下山崖,绕道可进洞。洞上巨岩耸立,俗称“鹰鼻子石”,远看似雄鹰立于洞口。洞西有两小洞,各容4~5人,称张仙洞、李仙洞,传说张、李常互访下棋。山南麓平旷处原有戏楼,山巅有玉皇庙,山西有山神庙,山东有娘娘庙,山南有三官庙。是庙宇最多的地方。古历四月初八开山会,烧香还愿,求仙拜神者众。1940年前有庞、王二位道士和小刘子三人住庙东南一房,雇人耕种庙田2公顷,加上收香火钱为生。1943年拆庙、伐树。1956年于山东建20亩苹果园。1958年在洞东建扬水站、砌渠道,因上潮进咸水,扬水站不能用。20世纪90年代,水泥厂要买山取石,村支部书记坚决拒绝,景观得以保存。经过20多年绿化,山上松柏参天,顿复日观。
大宋家古遗址位于岊山东麓、泽头镇大宋家村北100米处。1982年发现。总面积2.6万平方米。保存完好。文化堆积厚约2.5米。石器有石斧、石锤、石球、砺石;陶器有鼎、罐、盆、钵、瓮、纺轮支座等,多为夹沙红陶。属新石器时期。1987年列为地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村古遗址位于泽头镇林村东北50米处。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0.7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厘米。采集的陶器有鼎足、器把首、盆、瓮、碗等残片,并有铜币一宗。属秦汉时期文化类型。破坏严重。
胡格庄遗址位于泽头镇胡格庄村后50米处。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1.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2米。采集的陶器有盆口沿、瓮底、碗底等。属汉代文化类型。破坏严重。
徐家遗址位于泽头镇徐家村西700米处。1989年发现。总面积0.78万平方米。文化堆积厚约15厘米。采集的陶器有罐口沿、残豆盘、瓦等。多为泥质灰、黑陶。属汉代文化类型。破坏严重。
太平观位于泽头镇驻地西南,东有眠虎岭,南有岊山、焦赞山、太平顶,北有洼螺山。日说为“五龙聚会”之地。此处1941年以前属牟平县地,1941年12月划入文西县,1956年后属文登县。
相传明代后期,这块土地属大芦头村(今属小观镇)的“庄子”该村会首在此建太平观。清同治六年(1867),道士王从政主持重修太平观。他在北京白云观受戒,1年期满,带回皇帝赐联“道惟吾友,德即我邻”和两方金字匾:“三茅第及”、“九转丹成”,被任命为牟平县道会司主事。太平观鼎盛时期有耕田400多亩,山峦近千亩,招4户庵户、4户佃户,每年收租粮60升左右,另有白果、板栗各5~6升,现款200余元。雇勤杂工4人,厨师1人,饲养骡子2头、驴1头、牛2头。菜园2亩,专人看管。
太平观道士属全真嵛山派,祖师王玉阳留下行辈20字:“本和教忠礼,智时阿吾基,远近从何起,阳子结金辉”。中殿为三清老祖:原始天尊、灵宝天尊、太上老君,统称“三宝天尊”。西边配间是“上八仙”。后殿中为玉皇、东有二官(天官、地官、水官),西有仙天圣母。前殿山门有“青龙白虎”。
该观道士,第十代郐基连(郐家村人)以前为“伙居道”,有妻小;十一代马远琪(马家泊人)起,认为道士应以清真为主,脱离红尘,不再娶妻。马远琪的徒孙王从政(北湾人)主事,道观兴盛,与北京白云观、青岛天后宫、崂山上清宫、烟台毓璜顶、昆嵛山麻姑殿、神清观、九龙池、显异观、东华宫、圣水宫等处宫观,来往密切。道徒学的是《道德经》,讲求“道德清真”、“修真养性”。每年初一、十五晚上,道徒们在大殿三清老祖塑像前焚香、击鼓、打钟,念晚坛功课两小时。每年腊月十五日到正月十五日,每天鸡鸣头遍始念早坛功课经,晚上念晚坛功课经,风雨无阻,纪律很严。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四乡百姓随意来观内,或游玩,或敬神,或许愿,或还愿,俗称“串庙”。
20世纪20年代,太平观主持在观内设“太平观私立同化小学”,高级2年、初级4年,各1个班,教师2人,周围村庄30多个学生就读。1940年8月22日,为防止日军进驻,太平观被拆毁,5抱粗的大银杏树被伐。第十五代道士孙起明参加革命,其师弟姚起祥在眠虎岭村落户还俗。太平观前后300余年,旧址已无痕迹,原庙石块砖瓦均填于宝泉水库大坝内。
龙母庙。在太平观南焦赞山太平顶上。建于清朝,今存遗址。1944年前有庙会。
第六节 葛家镇景区
圣经山、紫金峰及摩崖圣经东华宫等景观均见本编第一章第九节。
象形石圣经山、黄龙岘东刀背岭、刘家上口东山、谭家口西山等多处有千姿百态的象形石,有的似“大士危坐”,有的酷似老婆婆端坐,有的似情人亲偎。
大英温泉位于镇驻地东南,其地理坐标北纬37°06′45”,东经121°51′40”。附近有桃威铁路及309国道等交通干线通过,交通便利。
地热田位于母猪河中段西岸,地面标高为18米,属山间谷地地貌,总体地势北高南低,东侧的母猪河常年有水。地热田处于老母猪河断裂带的西部,地下热水储存于燕山期中粒石英二长岩和中细粒二长花岗岩接触破碎带中。出露的岩层较单一,主要为岩浆岩,特别是燕山期中细二长花岗岩、中粒石英二长岩分布较广。面积9000平方米,水化学类型:Cl—Na·Ca。水质较好。每小时涌水量1.8立方米,水温64。℃。
东海司令部弹药库位于葛家镇池水头村。1947年由葛家镇岔河村郭泉德领建。长20.3米,高3.85米,四面墙体均用花岗岩块石砌成。顶平,前有两铁门。今完好。葛家烈士塔位于葛家村北400米处。1945年原昆嵛县葛家区为纪念抗日烈士,捐资兴建。塔为六角锥形,9层,呈楼阁式,砖石结构,每个侧面宽2.45米,刻烈士名。西面、北面刻建塔记,详见本志第八编。
祝家泊子烈士塔位于葛家镇祝家泊子村北500米处。1946年,原昆嵛县林村区人民捐资兴建。塔为六角锥形,8层,高15米,周长12.6米,每个侧面2.6米,系砖石水泥结构,上刻烈士英名。附有烈士塔落成碑、修塔捐款名录碑和两座灯楼。
界牌石位于文登市葛家镇黄龙岘村大沙地与牟平区交界线上,天然巨石,坐标:37。10′43”,121。45′40”,此处海拔211米。巨石高约2米余,立在石硼斜坡上,虽然接地点较小,但屡经地震和近处采石场放炮而未倒,受到当地的保护。传说清时,界碑石文登一侧发现尸体一具,文登知县来验尸,见尸在县界旁,便命手下人将尸体略向界西滚过去,推给牟平县衙了事。留下旧衙门一笑柄。
楸树王位于葛家镇黄龙岘村大沙地。树龄300多年,高19米,胸径0.78米,冠幅11米×11米。树干上无孔洞,树冠上无枯枝,人称“楸树王”,惜其于2007年夏被飓风刮倒。
古庙遗址
禅教寺。葛家镇池水头村东1000米。出村东北口,正东有珠山,与长山主峰相连。东北有塔山。塔山前怀就是禅教寺遗址。
一入山口,南北有珠山与塔山对峙,谷底溪流潺潺。离开溪旁小路,左攀向塔山山凹的中段,前、左、右望去,三面是峭拔高耸的山岩。就在这向阳的山间谷地,埋葬着近年的逝者,石碑耸立,据说大家看好这儿的“地气”。这里就是禅教寺遗址。原有大殿三间,供奉佛祖塑像,东西山墙下供十八罗汉。前有山门,内有把门将军,八大金刚塑像。大殿西有草房五间,东有三间。大殿与山门之间有西厢房三间。西厢之南的“倒厅”,有碾房、磨房。其南有伙计屋五间。庙后山坡上分布着七八座佛塔,塔高三四米,九层,圆形,上尖,底座比磨盘略大,是葬历代主持僧的墓塔。庙西有僧人墓地。再西有山岩似层塔耸峙,山遂称“塔山”。院内和庙前有银杏树数株,最大的五抱粗。院内还有木槿一株,两抱粗;柏树一株,三抱粗:由此可知,此庙已有千年以上历史,始建应不晚于宋代。院内还有碑刻三座,其中一座是“功德碑”,专记资助修庙施主姓名。
清康熙进士、监察御史吕琨(葛吕集人)曾在此读书,写下《游禅教寺》诗,见本志第九编。
迎(英)山庙。雍正本《文登县志》载:“在城西五十里。”今查葛家镇英山前村东1000米原有玉皇庙,石砌,内有石像,高广数尺,规制较小。但每年三月十一开山会,庙会4天,到界石镇鞠格庄李龙庙搬戏箱。庙南有戏台,毁于清代。至今仅留下地名“玉皇庙”。后依高山,前坡下采石场多处。村东侧有尼姑庵,庙房一大间;其西另院草房3间,尼姑住处。毁于民国初年。“迎(英)山庙”,当指后者。
黄泥观。旧志未载。位于英山前村北500米,其北、东皆山。始建年代失考,毁于清后期。原有大殿3间,对口厢。其东南有墓塔一座,普通石墓四五座。东厢有人居住至20世纪50年代才拆。今仅见石墓残迹、石础四个、古井一眼,篁竹布满山坡。
端午山庙。位于潘家上口东1000米,因每年端午节开庙会而得名。庙宽、长各八尺,石筑。庙内供奉狐仙、黄仙、蛇仙石像,故又称“三仙庙”。前有戏台。现存庙基遗址。
黄龙庙。位于葛家镇黄龙岘村北1000米的半山腰上,其后为峭拔的黄龙岘。“黄龙”之名失传。庙始建年代失考,拆于1942年春。原有大殿3间,大殿东侧有较低矮的送子娘娘小庙;东西厢房各3间,无南倒厅,南为悬崖,上砌高墙,山门在东厢南,东向;西厢南也有门可进出。院中有小菜园和水井。住僧二。1940年以前,每年二月十九日从铺集南五龙庙接戏班来此开山会,次日正山,第三日完山。山南多村“办会”,西于疃村抬李龙母雕像,有仪仗队,称“龙母驾”。这天龙母驾在前,各村节目依次排列,到山南各村串村。然后抬驾庙前,置席棚内供奉,会首们来跪拜行礼,为“正山”。众人看大戏,买东西。以葛家村的节目最吸引人。
五龙庙。葛家镇陡埠村南。1937年前有庙会,二月十六至十九日三天。
二郎神庙。在西于疃村西南500米冠顶山后。山巅有戏楼,后移到山阳。有庙会,久废。拆于1942年。小庙3间。当地民谣有“冠顶山,(西南)窑头山,二郎爷爷一肩担”之说。
龙兴寺。光绪本《文登县志》载:兴隆寺(应为龙兴寺)在东华宫西。有元至治二年(1322)创修碑。寺以兴隆山(龙兴山)为名。碑字多泐不可读。碑后列千户于潍量、于贺、于玉、刁士敬、刁怀宝、招讨使刁通等名,馀俱剥蚀。寺废于民国间。20世纪40年代尚存碑亭及亭内一碑,亭〓下插一铁剑。今已无存。
杏山寺。位于香炉石山东面,葛家镇崔家口西南1500米。群山环抱,东南有山口,涧水东南流,入陡埠水库。寺建于元代以前,毁于1935年,被二僧私卖予林子西一村人而拆。前后三排房,庙产土地分布于数村佃耕。今仅存庙前石砌包崖,高约1.5米,长约20米。庙址之西,原有三幢墓塔,今尚有一和尚墓塔基部,骨灰石盒等。塔八角,底层直径约1.2米。其东侧杏山上有关帝庙,石砌宽近3米,已拆毁。此处原为牟平县地。
李龙庙。位于槲(虎)山顶,建于清咸丰年间,供奉秃尾巴李龙王。相传天旱祷雨必灵。正殿3小间,不住僧道。在山南东坡有戏楼,每年接花沟山庙会二月二十五日开山会,唱大戏,时间3天。1935年农历十二月十一日拂晓,于得水为首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在此庙召开第一次碰头会。会议决定,已暴露身份、不能回家的队员分组进昆嵛山掀石炮、放山火,吸引敌人搜山,减轻敌人对平原村庄的压力。详见志末《附录》。1942年毁神像。1945年修祝家泊子烈士塔拆用戏楼石材。今庙基犹存,其南、西砌石墙2~3米高。2002年前后,有人来此还愿,庙前树起两根旗杆,凿一石神像,安放旧庙基石龛内。防捻军石墙正在此庙西墙连向南北。
大圣寺。古名大圣院,俗称“院东寺”,地处院东村西北。建置无考。有元至正二年(1342)重修碑,昌阳某寺僧撰文,进士栾仲玉书丹。碑漫漶不可读,其残文云:“院之卓锡,殊无可考。有宋元丰元年(1078)重修大圣院碑。”盖古刹也。今宋碑已不存。又有清朝康熙辛未(1691)主持僧普波重修碑,丛大为撰文,刘一正书丹,亦近剥落。碑文见本志第八编。今遗址建小学。
第六章 东区景观
第一节 米山镇西部景区
米山旧志写作“蜜山”,因山中野蜜蜂多而得名,俗称“米山”。清朝康熙恩科举人、文登诗人赛珠的《米山诗》:“我爱孤峰秀,开轩入户棂。石屏苍矗矗,松盖翠亭亭。”其中的“孤峰秀”、“石屏矗”和“松盖翠”,确实抓住了米山的特点。如今,峰、屏、松尽映在平静如镜的米山水库中,如美女艳妆对镜。游人坐则青山列屏,立则碧水献玉。整个景区,可用一“幽”字涵盖:幽静、幽美、幽深……
出米山村北行,米山就矗立在眼前。约行500米,到山脚下,迎面有刻着“三八林”的水泥牌,其西北林中,有数排革命烈士墓。进入林地不远,见到一小一大似簸箕的岩石,小者向南,大者东北向,相距约30米,称之为“簸米石”,大概与“米山”之名字有关。穿过松林,攀上山腰。仰看山峰,白色、浅红色的巨岩参差,有如神斧新劈,以石英岩多,故岩石坚硬,虽多裂痕,但棱角分明,无风化痕迹,且山巅树木极少;俯视山下,苍松扶疏,环峰簇翠,使整个米山成为天造盆景。沿着岩下、林上结合部绕山东侧,在灌木和杂草中北行里许,西望,山岩出现约30米的东西豁口,称“花园口”,就是《文登县志》所载“旧有园址,亦复荒废”。再北行,有巨岩高耸东伸,上平,曰“炮台”。再北行,到山东北隅,见到《文登县志》所记“有石名‘鹁鸽崖’,如鸟之凌虚而翔也”,是一断层崖壁立,高15米许,悬崖南北约长40米。崖顶部数处巨岩东出悬空,确“如鸟之凌虚而翔”。相传昔时崖上有野鹁鸽作窝,故名。这是米山最奇伟险异之处。米山因受东侧母猪河断裂的影响,整个山体东部和东北部多断崖,多数景点也分布在这一带。从鹁鸽崖向西北攀登,见“鞍子石”,巨岩似马鞍耸立,高6米多,人不能攀骑。由此向西南登50米,可见岩崖下的“木鱼洞”,又称“老鱼洞”,由天然巨石相叠压而成。洞口东向,高约3米。洞内北壁渗水,洞底陡峭,上行5米处,分西北、西南两洞,仍斜上延伸,越高越狭越险,难以攀进。西南洞南侧有日光透进。旧志载:“(石洞)中阔,可容百许人,其上牡蛎壳旋转错出。”实际50人也难容下,牡蛎壳也找不到。出洞口复西北行,可见两巨岩相对如门,高约3米,“门”东向。由此西攀,到山西北岩。北坡有“狼窝”
由此转向南,攀极顶。仰望山岩如锯齿狼牙,无一草一木可援,令人不寒而栗。攀登须四肢着地,两手抓住岩缝,象壁虎,一点点地向上移动;方可登上海拔156米的峰顶。
站在极顶,群山、原野、村庄,尽收眼底。向东面和东北望去,绕山的大型米山水库浩瀚的水面,平静如碧玉,南面大坝扯起东西两山,拦住一湖生命之水,兴利库容为1.07亿立方米,是威海市最重要的淡水资源。北、西望去,层峦叠嶂,是百里昆嵛,西面的圆顶高山是佛爷顶,相传这山和北面的二厝山都收过霸,有人曾在那儿招兵买马,占山为王,后来被收复了。南面有撇彗山,相传那圆锥形的山,是“状元笔”,所以文登这地方,一般的人当不了县官。这一神话反映了文登人崇尚文化特有的心态。20世纪50年代时,米山顶较平坦的地方古庙的基础还在,有长长的石条,旧志记载的“聚仙观”就在这里。前面还有座小山神庙,现在已无踪迹。相传这古庙里有个得道的老和尚,一天凌晨,叫小和尚开东门看看。小和尚回来说,河边小猪都不见了。据说有个老妖拔出了崮头附近的“双石剑”,将母猪和小猪杀死了。从此这条河就叫作“母猪河”。
从西南坡下山,坡缓行易。如侥幸可拣到水晶石,大的,小的,晶莹剔透。
撇篲山《文登县志》认为是“特秀山”的谐音,其实,此山确似撇下的鞭篲子,又名“状元笔”,俗称“四月八山”;位于米山镇西南部,母猪河岸边,《文登县志》谓“单椒独起,峭削秀拔”,可谓准确生动。邑人林丕钦“登撇篲山绝顶诗”见本志第九编。
现在登上绝顶,除了“古庙丹青杂鬼怪”等不见了,诗中其余的描写和感受还是真切的。
东山后村南约800米处有“八亩园”。这里是撇篲山东北脚下山沟的东端,原为延寿庵的庙产,现在是村民承包的果园。从“八亩园”的西北角爬上四米高的土崖,可见一看守果园用的小屋,小屋之北就是延寿庵遗址,现在也是一片果园。在小屋的西南土堰下,有残砖断瓦和一块雕琢精细的大型门转石。庵内原有古银杏树,胸围三抱,树干一米处,长出三个“奶”,下垂近地,亦为奇观。惜其于1939年遭雷殛而亡,1940年秋被抗日民主政府派人一片片锯掉,其中一部分做了军、工、烈属光荣牌。从这一银杏胸围可知此庵已有千年历史。庵内供奉玉皇大帝像,所住道士,不仅管理此庵,同时管理撇篲山巅的庙宇。1925~1931年在庵内办“山后小学”,1941年后庵被拆除。山上山下两庙及其庙产属于原迎仙都三里、八里40村所有。山巅庙正殿东三间供奉道教“三官”,西三间供奉泰山老母——碧霞元君。西有小厢,是还愿进香者敬神前整装处。正殿之东原有亭;殿之西北原有小庙,气管炎患者来此求神治病,必把一串咸菜挂在神像手上。殿前原有大铁钟,声震周围十余村。1940年,被驻在大山前的国民党赵汉卿部兵工厂拆去化了铁水,庙也于此后拆尽。1937年以前,每年农历四月初六日,盛大的庙会在此“正山”,酬神的戏台设在山南脚下。
此山俗称“四月八山”,农历四月初八日是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诞辰。说明此山本来建的是佛教的寺院,约在一千多年前(延寿庵的银杏树龄可证),唐武宗灭佛运动后,这里就成为道教的宫观,原来四月初八日的佛教活动也被改为四月初六日正山的以道教内容为主题的庙会了。
山顶是东西略长、椭圆形的火山口,面积约1亩。因历代建庙,山口己被填平,新植的槐树才有擀面杖那么粗。人在山巅,“四顾苍然,山海绣错”。山北崖最险,壁立千仞;东南面,岩崖翻卷欲坠,人亦不能上;唯西面稍缓。山口内和南面二层台以及西北角小庙遗址,散布着断砖残瓦,让人凭吊那昔日的繁华。从西坡下约60米,巨岩下原有“灵泉”,昔时“赛神者以灵泉水”治病。20世纪80年代,西山后村民想把井挖深,引更多的水到山下灌果园,便打眼放炮。一声巨响过后,人们扒开碎石,发现一滴水也不见了:原来水顺着深岩震裂的缝隙渗走了。
认定撇篲山是一座死火山,根据有三:一是山东省地质三队的勘测证明,小山前附近地层为中生代白垩纪青山群,面积约5~6平方千米,主要为灰色凝灰岩、杂色安山岩、紫灰色一灰绿色安山质熔岩角砾岩和角砾熔岩。这些都是典型的火山岩。他们推断火山口在郑家沟与望仙庄之间(参见《文登市志》64页),但至今得不到证实。在撇篲山上到处都能发现上述火山岩。二是火山喷发物在火山口附近堆积成的火山锥非常明显,高达海拔173米。三是椭圆的火山口历历在目。
长学山古迹考长学山在文城西15千米,东西绵亘2千米。主峰位于山脉的西端,海拔257米。主峰北麓,清咸丰年间,依山而建的“城墙”还清晰可见。主峰之阳有天然“狼洞”,1942年日本侵略军对东海实行拉网式大“扫荡”时,38个乡民藏身于此而保全了生命。主峰南西1000米,有多处石硼、石穴,有东西两个以“石硼”为名的村庄,山东古史研究者把这里认作远古“巨石文化”的遗址。主峰东侧、与主峰相连的一峰之南是元代招讨使刁通墓;此峰东南,隔着山谷,有“盔甲山”,1937年昆嵛山红军游击队负责人于得水曾在此山北麓一废炭窑洞养伤3天;1995年8月17日午夜在这山前坡“椅子圈”发生山体滑坡,形成小股泥石流,被不了解真相的群众说成“龙现身了”,轰动一时。此山东南,隔着山谷又有“庙山子”,又称“凤凰山”,其东有南北郑格二庄,其西南坡有建于明末的“长山庙”遗址。以上诸山被山外人统称“长学山”,因东汉著名经学家郑康成在此讲学而得名,简称“长山”。
刁氏家族和刁通墓。据族谱载,唐末黄巢造反,天下大乱。刁姓自南方迁到村南“南台山”东侧立村。元朝兴起,村人刁通从军,随大军过江,南抵琼崖,所向披靡,屡建战功,封招讨使,佩金符,三代袭封。今村北有刁招讨陵墓遗址,占地2.7公顷,三座墓及墓道翁仲俱毁于1965年“社教”运动中,开作果园。21世纪初,又被承包者刨去了已老化的苹果树,栽满了“速生杨”。现在尚存陵园围墙;园门之南石硼上放着刚找回来的墓道上原来的两只石兽,其中一只完好,高110厘米,底座长75厘米、宽60厘米;另一只的头顶已被砸掉。明初,朱洪武派兵来剿刁家,南台山之东的故宅被烧毁,青壮年赶忙逃走(有一位从母改于姓,逃到大水泊外祖父家,他的后裔逢年祭祖,总是先挂刁氏宗谱,再挂于氏宗谱),逃不及的被杀。剩下老弱病残,只得迁到刁通墓南(今村址)原来守墓用的几间房里安身。刁通墓也被毁,后来才重建起来。
八角坟。相传,建造刁通墓的“总工”是西府人。工程将竣,发现前“石志门”上有一蛇一雉相斗,他说这是“龙凤斗”,“地气”就在那石柱‘下。便密嘱其子:“工程一完,我就从那石柱上撞下来,打官司只要求把我葬在我摔死的地方。”所以石门西侧,有座“八角坟”,就是葬埋那总工的。据说他的后人果然做了火官,弹劾刁家,其实刁家被剿,是由于元亡明兴的政治斗争。
刁女坟。刁通墓东侧,20世纪50年代还存有一座“刁女坟”,坟上立着“镇妖石柱”。相传村中一刁姓女,长得特别高大,17岁时可以坐着屋檐纳袜底。家人害怕是个妖怪,就在村后为她单独盖了间房子,旁边还有井(今称“刁女井”)。开始,家人送菜送饭,倒也过得去。后来那门也给锁了,饭也不送了,人就饿死了,拆了房子建了“刁女坟”。今天人们知道,那不是“妖女”,只是患了一种内分泌失调症的人。可怜这位病态女子被家人当作“妖怪”而活活饿死了。有人又继续演绎,说刁女死后,江南来了一位男巨人,称“男将军”,特来长山寻找“女将军”。听说她已死了,站在刁通墓南门外的石硼上,气得一跺脚,把石硼踏成八块。至今,那碎作八块的石莽钱”)。1957年,为饲养室取土,在房基东南30余米处挖出一倾斜的石碑,高约70厘米,宽约50厘米,正面竖刻五六个字,近似汉隶,只记得上面二字是“郑家”,下面的两三字却不记得了。因石质不太坚硬,被刁国璞用镐头敲碎了。这前后,他为生产队耕地,在附近翻出一个用秃了的生铁铸的犁头,约2千克重,比现在的犁头笨重得多。这里还出土一玉雕菩萨像,玉质较差,可能是绵阳玉。爬上土崖,穿过果园,见一平坦的耕地,这里就是古郑家庄最后一幢住房的遗址,20世纪50年代初,还能见到房基。从这里北望,长山主峰耸峙于眼前;南望500米外有不太高的长岭横亘,南偏西约25。山腰之上就是“郑家岚子”,已开成梯田,1日有郑氏坟茔一座,20世纪50年代西县郑氏曾来寻找此茔。村人已说不清郑氏何时迁走。说明早在这户郑氏在郑家庄旧址建房之前,这里曾是郑玄的后裔所居,留下“郑家庄”的古地名。据此可知郑玄在长学山之阳讲学之说不是捕风捉影。
康成讲堂遗址。光绪本《文登县志》修志者未加详考,把碑文“山名长学,盖先代郑司农设教处”,理解为立碑的“圣皇庙”处。其实,长学山的范围远不止“庙山子”一隅。如果康成讲堂与圣皇庙在一处,毕所密写的《长山庙》一诗,也应当提到康成讲堂,却一字未提,可知光绪《文登县志》关于“长学书院……今为圣皇庙”的记载是错误的。
雍正志卷九《艺文志》载京口人刘镦的七言诗:
“司农会此训群英,筑室山头教铎鸣。
岳麓清风堪并美,鹅湖高义可齐名。
膻堂日久云常锁,黉舍年深草自生。
千载涧中流出水,琅琅犹带读书声。”
清乾隆壬寅(1782)毕所密在长学山住馆教书,曾作《长山怀古》:
“危峰高耸接苍茫,吊古临风俯大荒。
胜事1苛传长学迹,山村犹说郑公乡。
欲披衰草寻书带,若有寒云护石房。
太息佳城招讨墓,荒丘断碣黯斜阳。”
从以上诗句可知:康成讲堂是一座建在长学山麓的石房,位置较高,距刁通墓不远,旁有山涧。从刁通墓向东北方跨过山溪,向山头攀去,约300米远,到半山腰处,见巨岩高耸叠压,有几块巨石是1958年滑坡塌下来的。巨石之南有一缓坡地,有墙基残迹:东西长7.5米,由12块巨石砌成。因地势需要,部分地段有二层阶石。“门中石”长1.77米,唯此石上可见两个大“扎窝”。基前不规则地散卧着数块原房的砌石。这些石上,“石花”斑斑,年深日久。这里就是康成讲堂遗址了。此处西侧就是山涧,涧之西便是刁招讨陵园,再西南,便是郑家庄遗址;向正南远眺,单椒矗立的特秀山清晰可见,其山巅西侧,原有“醴泉”,其山巅有庙。这一切都与以上诗句相合。
郑玄在东莱长学山阳边耕边读,著书讲学,对今文、荣、威一带乃至整个胶东的读书学习、尊师重教民风,影响深远,形成苏东坡所称赏的“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的风气。明洪武四年(1371)各县奉命建“乡贤祠”,一直到清末,文登乡贤祠供奉的第一位乡贤就是郑司农——寓居文登的郑玄。可见他在世世代代文登人心目中的位置。长山村20世纪60年代才去世的老秀才还在园边屋后栽植“康成书带草”,给子孙们讲述郑先生在此著书讲学的故事。旧时的读书人姑且不说,仅当代从这个小山村走出来的少将就有刁培泽、于波两位。详见本志卷末《附录》之六《郑玄客耕东莱考》。
原始社会“巨石文化”遗址。即西石硼村村北的下有空洞的石硼。
米山水库是一座以灌溉和城乡供水为主,结合防洪的大型水库,是根治母猪河的骨干工程。位于米山镇米山村北、西母猪河中游。流域面积440平方千‘米,按百年一遇洪水设计,可能最大降雨校核,近期防洪标准为干年一遇,现状防洪能力为万年一遇。总库容2.8亿立方米,其中兴利库容1.07亿立方米,死库容700万立方米。库区正常水面面积2200公顷,淹占米山、界石、汪疃等三个镇31个村庄2000公顷农田,全部和部分迁移17个自然村(现已扩建成22个库区村)、2774户、12204人,拆迁房屋15887间。水库工程1958年10月25日开工,1960年2月22日基本竣一工。1962年下落溢洪道。1967年兴建溢洪闸及东放水洞,并加高大坝。1976年再按1975年8月河南板桥水库雨型加高培厚大坝,增建防浪墙。
大坝为粘士心墙坝,坝顶高程35.6米,最大坝高20.89米,坝长950米,坝顶宽8.5米,防浪墙高1.2米,西放水洞为廊道式钢筋混凝土管,内径1.5米,设计最大流量13.4立方米/秒。东放水洞为钢筋混凝土管,内径2.5米,设计最大流量40.5立方米/秒。溢洪道为平板钢闸门,共7孔,每孔宽6米,高4.5米,净宽42米。闸底高程海拔25米,最大泄量1440立方米/秒。米山水库有东、西两个灌区,设计灌溉面积1.4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9200公顷。截止1990年,全部工程完成土石476万立方米,投工443.7万个,国家投资1350万元(包括移民经费576万元)。1991~2010年,完成西干渠改造和大坝除险加固工程,国家投资2.2亿元。
古庙遗址
聚仙观。在文登市米山之巅。不知建于何时,毁于清朝中叶,新中国建立之初,观基础尚完整。现在遗迹荡然无存。清雍正《文登县志》仪有观名记载。
圣皇庙。在长山东南麓。有明崇祯六年(1633)碑,云:“山名长学,古代郑司农讲学处也。”民国时,在庙院中立有“康成讲学处”的石碑。清时,在庙东侧建塾学,后改小学。1941年底为防日军驻此而烧毁、拆平。今遗址清晰可辨。
延寿庵、三官庙、东岳庙均见二文《撇篲山》。
第二节 汪疃镇两部景区
管山因似倒立的笔管而得名。位于二汪疃镇最西部、米山水库北。清光绪《文登县志》载:巍然独秀,有石洞三:一在山麓,洞口石齿嶙峋,上窄下敞,深邃不可测,执炬以往,风来炬火,屡燃屡熄,终不敢入;中一洞,石门排列类双扉,阴霾晦暝,遥望洞口,嘘气成云,若吐纳状;近峰之巅,又有一洞,圆如环,周围无石,亦无草木,而滑泽阔平,似履坦途,时幻作楼台亭榭,奇卉林岚,须臾间变化无端,盖“山市”也。
英武山因古时多鹦鹉,称鹦鹉山,演作“英武”。光绪本《文登县志》载:管山西北数里馀,有山曰“英武”。双峰夹峙,突落突起,参差罗列,有若关然。又西北曰“天马山”,势如天马行空,不可羁勒。其东北小山曰“小天”,层岚错叠,蔚然深秀。
管山铺遗址在管山西南麓,又名“三十里铺”,距文城三十华里而名。唐时称“招贤馆”。山西南麓尚存两座“烽堠”,相距百米左右。其南一座略高,现存约5米多;北一座略低。为与上下烽堠联系视线无遮挡,可知北墩是废弃的。从此处向西南行约200米,东西大路北侧,仍有瓦砾残迹,此为“铺房”遗址,即古“招贤馆”所在。1958年前此处地基尚存。1100年前,日本高僧圆仁一行四人,入唐求法,两次跋涉在这一通往登州的官道上,并在“招贤馆”住宿。《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开成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巳时,入县辞长官,却入寺,斋后发。纲维、典座等到西野中辞别。县(西北)行卅里,到招贤馆宿。知馆人高怒(恕),在馆中,作主人殷勤。”留下中日人民友好的佳话。
三家庄烈士塔位于汪疃镇三家庄村北600米处。1945年,原昆嵛县白鹿区人民捐资兴建。塔呈六角锥形,8层,高14.5米,砖石结构,塔上刻有烈士英名。
第三节 界石镇景区
无染寺、六度寺、宫院子、三瓣石、昆阳书院、昆嵛山水库、老蜂窝等景观见本编第一章。
旸谷山位于镇北部小天山之东南、旸哩村之北。海拔113.2米,圆形山包。1976年,在山上建看守果园的草棚,守棚老人董姚章时78岁,在棚东地表下发现长1.3米、宽21厘米、深34厘米的石砌匣,内有石斧、石锛等石器4件,有的似是滑石网坠;另有刘守国,时55岁,也拣到石斧等2件,均未保存。2010年7月28日,该村张敬坤带路,笔者与柯昌玉到现场,在已掀过的一石匣内东端得一黑陶器,三足,直径10厘米,足间距5.8厘米,足高1.6厘米,厚0.4厘米,罐壁较薄,碎片不全,下半部基本可复原。石匣东西向,南北排列多个,共几排,皆待发掘。此事中央电视台四频道于2010年7月30日“走遍中国”栏目“文登说文”节目中播出。
雍正本《文登县志·卷一》:“旸谷,在县西北六十里,尧命羲仲宾日处。”此处在昆嵛山东北麓旸哩口东南,有西北一东南向10千米长的山间谷地。自西向东,有旸哩店、旸哩、旸哩后三村。旸哩为民国以前大镇,民国8年于旸哩村东建旸谷小学。旸哩店之北、小天山之南,山谷平原北侧的圆形山包,古名旸谷山,今俗称旸哩店北山。疑此即羲仲宾日处。小天山之北有秦汉驰道遗址。
双锁山界石镇东南10千米、米山水库上游西岸有南截山村,村南有东西向山脉截断南行的山脉,因名“截山”。截山主峰名“双锁山”,因方言不被理解,地图误标为“双雀山”,海拔179米。此山虽不算高大,但传说女将刘金定曾在此山安营扎寨,因而远近闻名。
刘金定生卒年不详,系北宋卫国武烈王高琼的夫人,安徽省蒙城县城西小涧镇山下东刘庄人。周显德四年(957),青年将军高琼奉命自寿州去京师汴京(今开封市)搬取援军,途经双锁山,与山上女大王刘金定交战,为刘的武艺高强所动,后两人结为夫妻。刘金定发山寨兵马数千,随高琼渡淮河攻南唐军,在八公山、寿州一带,大败南唐军,解宋军之围。北宋建立后,刘金定随丈夫北上抗辽,镇守三关,战死疆场,夫妇合葬于安徽双锁山。不知何年,文登界石镇南截山上也有了“双锁山”之名,也有刘金定驻军“遗迹”。
由南截山村南行约2000米,攀上南山,沿途树木茂盛,山路崎岖。攀过刘金定的“饮马沟”,就到了山巅。山上一片开阔,草木茂盛,确宜驻兵。右折百余米,见古井一口,山石砌壁,水面近井口,传为刘金定驻军从此井取水。井西南50米,有大盘石,上平,中有一圆洞,显然是人工凿成,传为刘金定竖军旗的旗杆窝;井北30米,有小屋墙基在,传为营房旧址,传说附近出土过古铜钱、古箭头。其房基太小,不过是平常一间屋宽度;旗杆窝也太浅,插不住大旗。东行约600米,登上一石山,回头西南望,就是“双锁山”了,那山两峰并起,秀美可观。因为刘金定的故事经评书演义,传播极广,约明清之际,文登南截山人把这故事由安徽搬来。
崮山后北山多象形石。山下路北有蟾蜍石,头向西南,佛教信徒名之为“金蟾拜佛”,“佛”指西南崮山顶,海拔277米。村北山西峰海拔320米,东峰海拔219米。山巅有人石、巨型恐龙石等多种景观,多在东峰。
崮头口子南北名胜葛家镇刘家上口村东2000米有崮头口子。其东南山上有“野猪洞”,可住数十人。战争年代有人在此避难。1937年末“三军”发起。地下共产党员丛桂滋、丛术刚等在此开会。其南山名“旗顶”,海拔256米。山巅周边极陡峭,岩石上有人工凿成的旗杆窝,有布纹瓦片。其南有仅容一人通过的险隘称“南天门”。相传古时旗顶上驻扎一“大王”,被朝廷收复。崮头口子北西有潘家口子,有一巨石屹立,称“北垛石”。此处东北望可见“元宝石”山,海拔278.3米。附近有象形巨岩多种;“有将军庙,不知建于何时。”山东麓有“老羊台”,台侧有池,口若巨瓮,水深2尺许,经年不涸。自山径西下,曰“珠山”,亦有古庙。转而西,曰“五庐顶”,鸟到岐增,人迹罕到。旧闻麻姑升仙,实始于此,仙迹犹存。山之巅,雾常不散,故俗呼“雾露顶”,传说山上有铁锚。
天然香炉石位于界石镇东南香炉石村南山坡上。一天然香炉型巨岩矗立,上宽近10米,东西长,下仅一石柱支撑,石柱距地面高1米,直径约1米。周边树多,攀其北侧松树,可登上“香炉顶”。其北村因石而名。
罗汉庵石刻位于界石镇崮头集之西北罗汉山上。庵久废。山阳半坡有一摩崖,高4.9米,宽5.8米,其上竖行阴刻七言律诗一首,草书,详本志第八编。刻字之南80米,有一巨石矗立,上刻“泉石”二字,指山水佳胜之处。字径30厘米许。“泉石”之南西30余米,有房,为看山老人所住,是否是罗汉庵旧址,失考。
晒字革命烈士纪念塔位于晒字村南500米处。1972年8月修建。塔高11米,由大理石砌成,塔身刻有崮头战斗和解放昆嵛山战斗简介。
蒿〓烈士塔位于界石镇蒿〓村北100米处。1945年,原昆嵛县旸哩区人民捐资兴建。塔体为白色理石雕琢而成,3层,高5.8米。底层为阴刻组画,南、东、北、西依次为“英勇毙敌”、“攻碉堡”、“杀敌冲锋”、“攻城”;第二层南面刻塔文,余三面刻烈士姓名;第三层南刻“烈士纪念塔”,西刻“光荣牺牲猪水滔滔追悼泪,为国捐躯昆山巍巍纪念碑”,北刻“浩气长存”,东刻“为抗战为革命英勇奋斗,救国家救民族壮烈牺牲”。
河北崮头遗址位于界石镇河北崮头村东南100米。1989年发现。总面积约15万平方米。无明显文化堆积,采集的遗物有豆盘残片、瓮口沿、铜剑、铜戈等。铜戈上有铭文,可辨认的有“二十三年”几个字。此铭文拓片经北京大学古文字专家高明教授鉴定为春秋晚期三晋时期的魏戈。属战国及秦汉文化类型。破坏严重。
出土古币。1999年6月1日上午,村民赵某在村西南百余米挖鱼池时,离地表不足1米挖出一陶瓮,上有一木箱,瓮与箱内均装古钱币约一吨重,上至秦汉,下至南宋绍兴,共有铜币上百种。铜币均按规格穿成串,整齐摆放于器内,有的揭开还像新铸出的紫铜。同一种币,版型杂乱不一,工艺有优有劣,可能与官铸、私铸有关。铜币一出土,被周边村民哄抢一空。附近还出土古井,曾出土蒙古包型古墓、石臼、铁锁等,有高一尺半、宽一尺的块石,上竖刻“大定五年”字样。
古墓
崮头墓群。2007年4月23日起,为配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根据省文化厅的总体安排,威海市文物部门对文登市崮头集发现的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截至11月13日,共发掘石墓40座,出土一批宋金时期的重要文物60余件。
崮头墓群位于界石镇崮头集村南,米山水库西侧。胶东调水工程蓄水后,墓地的大部分将被掩没。经发掘发现,这是一处宋金时期的墓地,且全部为石墓,共分为四种类型,包括小型石板墓、圆形石丘坟、覆斗形盝顶积石石室墓和石椁墓。据考古学家分析,小型石板墓应属元代或明代;圆形石丘坟应为金元时期少数民族的葬俗,对以后的汉人产生了很大影响;覆斗形盝顶积石石室墓延续了唐宋及金元明时期;石椁墓推测为宋金时期。
据考古专家分析,这是一处古代大型公共墓地,结合地方志资料和口碑资料调查,基本可推测为于姓家族的墓地。
发掘现场所在位置俗称“于家岚子”,据《文登县志》记载:于忠墓(见下文于忠墓)西部一处墓地原有石坊,还有石碑。从发掘现场情况看,四种石墓时间跨度自公元9世纪至15世纪,从晚唐,经北宋、金元,至明初,延续四五百年历史。这次考古发掘填补了威海地区古代地方史研究的空白。考古成果意义重大。
2007年12月19日上午,威海市考古专家鉴定会上,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光冀,国家博物馆考古部主任信立祥、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秦大树及山东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李传荣等8名专家,对这次考古发掘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是目前国内发现的规模最大的考古墓群,墓葬集中数量较多,在全国也属罕见;是胶东地区晚唐至明初的一类形制独特的墓葬,与鲁西北地区的墓葬形制有较大区别,表现出与南方地区较密切的关系,某些墓葬也具有一些少数民族墓葬的特点,说明当时汉族人的墓葬至少是受到了少数民族墓葬风格的影响。反映出环渤海地区乃至东南沿海地区文化和生活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反映了胶东与鲁西北地区文化上的差异。这也是胶东地区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最重要的古墓群,古墓中发现的石刻神兽、植物等画像石,是胶东地区乃至山东省内首次发现的同时期的画像石。从出土的遗物判断为平民墓,而不是官僚墓或贵族墓,这样的墓地更能代表当时的社会真实情况,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建议下一步要对发掘现场周围的墓地范围进行进一步确定,并采用考古学方法进行全面发掘,列为一个重要的考古课题进行研究。
司马长元墓。详见本志第八编第一章第一节。
[=此处为插图(高78厘米,长76~104厘米)=]
于忠墓。光绪本《文登县志》:“将军副统掌持县事于忠墓,在县西三十里崮头集西。敕葬,翁仲、石兽俱存。有元元贞二年(1296年)碑,碑额横列,篆书‘河内于氏茔域之记’八字。本县教谕于世英撰文云:于氏为汉定国之后,其后,官于东海之滨,居于赤山,枝叶分布于高齐天统间。金季,忠为将军副统,掌持县事。又一碑题皇金金牌受武义将军管军千户于公之墓,馀字俱剥,其名不可考矣。”邑人吕润迈《过于千户墓》诗:
华表巍峨仪仗尊,行人下马立孤坟。
欲询翁仲无言语,落日残荆满墓门。
软枣林墓群。位于界石镇软枣林村北500米处。原有百余座散落在半山坡上,后来整地多被挖掉,现可见墓址39座,其中两座较完整,皆为石筑、塔式,基部八角,墓顶球形,高2.5米,墓体有人物、龙头、兽面、莲花灯浮雕,墓室在塔形建筑之下,属元代石墓群。
“冢子缝”古墓。位于开真观村南约500米的米山水库中,为两座方圆百米的封土堆,间距百米,俗称“冢子缝”。枯水季节,水退,可见二冢均有叠压层次分明的夯土层。周边暴露多种豆柄、鼎足、陶罐残片等。有人在此拣到精致的青石石器,藏于威海博物馆。
古庙遗址
六度寺。见本志第七编第八章第一节。
金水庵。六度寺村南200米有不很高的山,山上大石嶙峋,苍松耀眼。山南,为兴建蓄能电站而凿成水洞。古老的金水庵就在山西南麓。金水,佛家语,喻智慧,可译为“智慧庵”。光绪本《文登县志》卷四:“金水庵,古名圣水院(修志者按:可知原是佛寺,后改为道观),在城西六十里,建置无考。明天启间(1621~1927),道士曲来志住持此庵。国朝雍正间(1723~1735)重修。庵居昆嵛东南麓,四山合抱。西至旱沟,南、北、东水之内流者,俱系庵地。树木茂密,拔地参天,极为幽胜。庵门外有石高七八尺,宽丈馀。平地特立,状若危楼,可容数人弈酒,号为楼石。其东有石如盆,微圆而凹,雨后则清水澄沏,一尘不染。”
新中国建立初期,在该庵大殿内设学堂。庵坐北朝南,东西三院,东正房5间,西3间,中间大殿3间。殿前有庙台4尺高,南有山门。山门前并无楼石,实际上庵西侧有楼石、盆石。“楼石”南侧镌民国时山东省第七专区专员郑维屏题写的“山云为怀”四字,字径一尺,有方章。庵房毁于1958年,楼石毁于1963年建无染寺桥,盆石近年劈石用,今尚余残部。遗址是一片农田,已难寻原迹了,唯大殿石柱两支,现移在六度寺村委会门前。
龙显庵。位于界石集东北、鞠北庄村南500米。农历三月初八、六月初八,各开庙会3天。光绪《文登县志》:“龙显庵在城西四十里界首集北(应为“东北”)。咸丰十一年(1861),捻军东进,势甚猖狂,过宁海州,逼昆嵛山。忽见林木冈峦,皆如甲刃,捻军惊遁,不敢逾山而东,文荣人民得免寇掠,佥谓神龙保护桑梓,威灵显赫,因于集北五里立庙享祀。至今香火不衰。”此庙是供奉秃尾巴李龙王的。
甘泉寺。在界石镇东南部崮山后村南。光绪本《文登县志》载:甘泉寺在城西三十里,古名广润院。有宋治平二年(1065)敕赐“广润院碑”。又嘉祜二年(1057)起建大殿碑铭,又嘉祜八年(1063)八角题名碑,又明嘉靖三年(1524)重修碑。是碑已名甘泉寺矣。国初,经于七之乱,毁于兵,楹础缺讹,栋宇倾坏,三五残僧,朝夕课香火小继。康熙庚寅(1710),寺僧照忍,力为募化,经营..年,自正殿廊庑、…、]、客舍、禅房,各讫厥工,寺乃完整。乾隆以后,寺僧以富甲于东方,重修旧寺,规模愈壮。松林茂密,石坊耸立,额曰“甘泉宝刹”。两行数十步,碑亭对峙,刻名人诗文于其上。东北有亭,亭有井,井南有池,井水白龙口入池,涓涓不渴,味甘冽,导名“甘泉”,以此。清山东《通志》:“水出石穴,色莹味甘。”《废铎呓》曰:“寺居昆嵛山之东麓,为邑第‘名胜。四山
合抱,群峰森然内向,由天井坐观,峭壁〓岩,下临如堕。四时各有奇景,不口‘殚述。”《启堂随笔》曰:“甘泉寺,嵌岩幽壑,怪石长松,绿竹修修,清泉滴滴,空山梵唱,空榻幡高,令人有尘外意。”
嘉靖年(1524年)重修甘泉寺碑,庆远府知府致仕福山
初贤撰。略曰:文登甘泉寺,未详创于何时,宋以来已有旧名,盖古刹也。寺僧祖阔,世族孙氏,迎仙里人。自幼志慕佛教,清心寡欲,一守佛戒,以故乡人之善者爱之重之,千‘口一声。若阔者可谓尽为僧之道,而于佛之教为无忝矣。寺有旧碑,字画剥落。阔恐其久而磨灭,持其残文,属予序之。
该寺毁于1941年冬。但石坊、银杏树等尚存。1967年“文化大革命”运动中,再次遭破坏,石坊被炸。现仅存古井、庙台和一株流苏树及寺后和尚洞。站在庙基处,南望远山巅仰卧‘巨佛,四周山色依旧,正待开发。文登人林钟岱《游甘泉寺》诗见本志第九编。
开真观。光绪本《文登县志》:“丌真观在城西二十五里,俗名崮头观,有元泰定元年(1324)碑。”观毁于1941年冬。原有庙房数十间。位于同名村西南方。现日迹无存。
宝峰寺。在界石镇东北院卜.水库处。光绪本《文登县志》:“宝峰寺今同长夼院,在城西北五十里。旧志:唐时敕建,有碑,今无存。有国朝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陆、三十六年(1771)知县简断明界限、勒石禁约碑。碑阴为典史沈思源撰并书,篆额,文云:‘邑之长夼院,古名宝峰寺。考诸邑乘,创自有唐,有敕建碑记,乃文之古迹也。但历年永远,渐至废圮,更兼住持不得其人,山岚翦伐尽秃,田产典卖无存。僧会俱详,县主命余赴寺经理之。惟见残碑数段,庙貌似颓,神像露坐,僧宇萧然。荒凉景况,实难寓目。于是,即日亲赴各寺,出名凑借数百馀金,将田产尽行赎回,房舍概为修理。又蒙出示禁约,诚恐日久湮没,谨镌于石以垂永远。’”嘉庆五年重修,碑文见本志第八编。
三官庙。俗名楚岘观。在楚岘口村西北。大殿三间,又建李龙王庙三间,有山门、戏台,有汉白玉碑刻“楚岘观”三字。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四开山会。光绪本《文登县志》:“三官庙在城西北五十里楚岘口西。明崇祯十年(1639)邑人丛中琳因疾痿甚,疾愈,创建此庙。有碑记云.“中琳自买赡地山岚若干,各有四至,勒之于石。国朝康熙间道士真清重修。”庙毁于1941年冬,遗址已无碑碣。
沙姑庵。址在界石镇驻地南5000米的阎家庄村西500米处。原有正殿三间,供奉关公,西一间是尼姑寝室,有西厢房5间,供奉观音菩萨,现庵基础尚存。相传建于明末清初。近山处有十几座姑子坟,香火较旺。今只有遗址。相传老尼姑沙姓,故名。又传说老尼姑新收一尼姑,年轻貌美,招来流氓争风吃醋被杀。老尼姑遂将庵产以一斤二两白银卖给宋村南马人,庵遂废,故名“杀姑庵”。民国间有北崮头人在此居住,把关帝像抬西山埋掉,故该地称关帝爷坟。
三官庙。址在界石镇旸哩村东。原有正殿三间,前有马王庙、土地庙。庙前有银杏3株,大的近三抱粗,1948年被伐。
关帝庙。在呖哩村中,大门上额刻匾“肠谷山庄”,1955年拆。
菩萨庙。位于旸哩后村,坐南面北,称“倒坐观音”,戏台在北。1942年初拆庙,1955年拆戏台。旧时,正月初一和十五,寺内和尚敲钟、唱大戏。
双庙子。原在晒字村东公路西侧大石硼上,一为山神庙,一为土地庙,皆石砌小庙,毁于1965年修公路时。
罗汉庵。见上文“罗汉庵石刻”。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