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图书馆
烟台图书馆
机构用户
烟台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第二节 轶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7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轶事
分类号:
I276.3
页数:
5
页码:
165-1-169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昆嵛山的轶事,内容有狗塔岭,龙石晒字,鸟铳之二 ,鸟铳之三 , 四品老白丁 ,假皇帝的详细介绍纪要。
关键词:
轶事
狗塔岭
昆嵛山
内容
狗塔岭 清朝中期,宁海州高陵一带流传着狗救主人的传说。
一日,主人到朋友家做客,狗在主人朋友的门口等候。
酒逢知己干杯少,朋友相逢,难免多贪几杯,接近夜半方散。朋友留宿,主人以有狗相伴,决意回家。当走到磨山(今高陵镇)与朱车(原刘家夼镇,今属水道镇)交界处,经风一吹,酒涌心头,顿觉天旋地转,不久便昏昏沉沉,不省人事。
狗见主人卧地不起,用爪拨弄主人,见主人仍软绵绵地躺在那里。它便绕着山岭,汪汪直叫,唤人来救。深更半夜,哪里有人来往!叫了一阵,狗又回到主人身边躺下,忽地又爬起来,向山下小河跑去,在水中打滚,让全身浸满水,然后跑回主人身边,将身上的水都落在主人脸上,以此唤醒主人。狗往返水中数十次。主人终于苏醒过来,但他心爱的狗却累死在他身边。主人悲痛万分。
主人感念狗的救命之恩,特在岭上修狗塔一座,塔上有“救主义犬”字样。从此,此岭得名狗塔岭。
本志编者注:昆嵛山中的“狗塔”还有多处:龙泉镇龙泉水库西北约 1000米处,原有砖砌十层狗塔,1958年大炼钢铁拆砖立炉而废;牟平城东河岸有一座石立狗塔,已毁;传说柳钱庵还有狗塔,今查仅一座八陵碑,实为昆嵛朝阳庵高峰法师影塔,非狗塔。
又:狗性忠义,昆嵛山人崇尚忠义,此亦一证。
龙石晒字 昆嵛山南坡的深山峡谷间,有一个美丽的小山村叫晒字,原名叫“龙石晒字”,
后简称晒字村。说起这奇特古雅的名字的由来,有一段古老的传说。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有黄姓兄弟二人,因连年战乱,从郓城逃出,几经周折来到“仙山之祖”昆嵛山定居下来。
黄氏兄弟身居深山,远离市尘,过着男耕女织与世无争的生活,倒也安宁快活。他们早年认得一些字,因此,闲下来时,常爱写写画画,并以诗文字画教育子孙后代。那时还没有纸笔,他们是用树枝蘸着自制的染料,把诗文写在树叶树皮上的。天长日久,他们便留下许多树叶树皮字画,并经常拿出来阅读观赏。为了预防这些用绳索连结起来的树叶树皮字画霉烂,每逢好天气的时候,兄弟俩便把字画放到大石硼上去晾晒。
一天晚上,黄老大一连三次梦见猛虎进山,拖走了孩子,抢走了诗文。醒来后,六神无主,心惊肉跳,老觉得凶多吉少,便找老二商量,赶快逃离此地。恰好第二天是个好天气,正好晒诗文,便合家老小一齐动手,把诗文搬到石硼上去晒,准备带走。
时近中午时分,一切太平无事,黄氏兄弟才安下神来,消除了疑虑。一边翻晒诗文,一边领着子孙诵读。密林深处不时地传出一阵阵朗朗读书声。
突然,山西一阵尘土飞扬,刀枪剑戟席卷而来。黄老大大喊一声:“不好!”
全家老小顾不得回家收拾衣服粮食,急忙抢起晒着的诗文字画,慌忙逃走。
你道来者何人?原来是秦始皇同丞相李斯东巡路经此地,他们要到这东海仙山寻找长生不老药。秦始皇见此处山峰峥嵘,云雾缭绕,古木参天,如同仙境,便下车步行,来到茅屋前。他见屋内空无一人,衣食之物完好无缺,断定这里的人离去不久,于是派人寻找村夫,打听可有长生不老药。
黄氏兄弟妻子儿女,被秦始皇的兵将捉住,带到秦始皇跟前。丞相李斯见村夫不拿衣服粮食逃走,却背着树皮树叶,顿生疑心:“你们为什么不带衣食之物,却带这些东西?”
黄氏兄弟答道:“衣服可以织出来,粮食可以种出来,诗文失落是找不回来的。”
李斯不相信山野村夫会识字,追问他们是不是想把仙丹妙药藏起来,欺骗始皇帝。黄氏兄弟不知天下归秦,从容答道,武可治国,文可安邦,怎能因富贵贫贱作为衡量识不识字的标准,不信,你们看看。李斯拿过树皮一一翻看,果然上面密密麻麻写着许多字。字迹俊秀,行垄清晰,不知花费了黄氏兄弟多少年的心血。李斯看后,暗暗吃惊,便递给秦始皇观看。秦始皇看后连声称赞:“尔等龙石晒字,难能可贵。”从此,此地便得名为“龙石晒字”。后来据说秦始皇登文山,设召文台招贤纳士时,还召见了龙石晒字的黄氏兄弟,并要把他们带进京城做官。黄氏兄弟过惯了世外桃源里的清静日子,说什么也不肯从命。兄弟二人又回到龙石晒字。
黄氏兄弟没有跟秦始皇进京做官,大概是真的,现在的界石镇晒字村,确有不少姓黄的,只是他们从来不炫耀秦始皇曾召见过他们的老祖宗。只有村后伟岸的龙石,依然似雄狮高卧,向一代代子孙传递着龙石晒字的故事。
鸟铳 宁海文登之间,有大山、昆嵛。周遭百数十里,千峰耸峙,万壑俱幽。一名大昆嵛,一名闻登山,皆因其高广得名也。明代以前,老
树参天,人迹罕至,兽有鹿豕,禽有子规。禽兽繁殖,甲于山左。国初(清初)以来,生齿日众,山木伐尽,樵苏可通。而虽无猛兽,尚有毒虫,山中獵户,非草枯雪盍之辰,无敢深入。唯善鸟铳者,则自春徂冬,出入无忌。邑西鄙近山之地。有王姓者,素善此技。秋日,将猎山中,行无几时,忽闻震来,大雨将至,急归以避之。而雷电已及,电耀其前,雷轰其后,佐以细雨,周身咫尺之外,暝不见路。窃意应遭雷殛,因合目竦立以俟。而雷霆近身辄止,乃启目微视,见雷光中山径一线,缘之疾奔,雷电随之。未几,入一深山前一败寺,垣落倾颓,户牖尽毁,旁无副室,岿然老屋三楹而已。入庙觇之,神像仆地,滴漏淫淫,傍门栖之,雷亦收声。俄而,震雷渐至,轰击阶墀,中有巨穴,一物露半身,出头,粗如五斗,囊状类蚯蚓,口吐绿烟,电光触之辄堕,展转逾刻始升。自念,雷公邀予其以此耶?因祝之、:“如欲小人效力,请暂息雷声,待略为措置,便可相助。”雷遂隐去,乃拭枪令干,实之以药,立于檐下,呼、:“可矣!”于是雷电复至,物出于前,举火击之,应手而殒,雷乃摄之以去,终不知其为何怪也。既而,云散雨收,复出行猎,弋获无算。自此,每入山中,不逢不若,或同侪齐往,己获独多,遂擅此术以终。
鸟铳之二 山之东麓,有小兰若。庙祝一人守之,雅善居。积石田数亩,春耕夏耘秋成以后,扃户托钵,乞食四方,遇朔望之辰归。焚香毕,仍出募化。历有年所,颇有所蓄,不复行乞。近村不逞之徒,因而垂涎,夜约恶少往劫,敲门索资,势甚汹涌。哀之不听,因绐之、:“吾藏有火器,以备非常。如不善退,吾将先之。”众未深信,乃出饼杖於楞示之。昏暮之中,认以为真,遂各散去。后访问既确,复往劫之。时值隆冬,适一老翁携其童孙,荷铳出猎,至庙而暮,因求寄宿,二人语尚未毕,寇乃大至,举石挝门,势如鼎沸。翁谕之、:“某师因汝等深有戒心,倩予相助。今吾在是,勿恶作剧,自诒伊戚。”众哗、:“汝所恃者饼杖耳!毋再诳予。”挝益厉,翁乃呼其孙起,合衣缚庭树上,而自举枪,自牖击之,一发而夷於左股者数人,伏地哀号,乞勿再举。翁、.“若速负伤者以逃则已,不然再发,无噍类矣!”抢攘移时,声乃寂然。乃释童子于树,足趾已冻裂。庙祝欲以火煨之。翁、:“若然则永为废人矣!”因索冷水一器,浸片刻,拭之,置榻上。次日负归,数日寻愈。而此庙遂永无寇警矣。
鸟铳之三 昆嵛山阴,为文荣赴郡孔道。往时为山所阻,往往北行过至海滨。康熙时,李道人常明者,开山通道,凿石成峡,东西里许,名、福泉口,而康庄遂挂于山巅矣。石路两端,復有山径二三里,深涧大壑,夹路崎岖。乾隆季年,西来演杂剧者六七人,每至村中,戈矛林立,器械成行,扮演一周,醵钱而去。其实,皆不逞之徒,包藏祸心,乘间窃发者也。时值新正下旬,天日阴晦,行人绝少,自东往西,山路将尽。遇一少妇,跨卫(驴)归宁,童子随之。四顾无人,遂起戎心。缚童手足,委诸路侧。数人曳少妇入壑,褫其衣服,将肆强暴。少妇哀号疾呼,恐惊行人,众乃释手,以衣饰入囊中,驱卫而去。适一猎户,持火枪自山而下,见童子缚诸道左,解而询之。答以迎姊归宁,路遭寇劫。问其姊安在?言被寇曳入壑中,生死未知。乃偕童子觅之,得於危岩之下,赤体蹲踞,见人羞缩欲死,无隙可入。猎户解衣衣之,问:“寇焉往?”答以西行。乃属童子守其姊,往索其衣。行仅里许,见数人坐于道周,颠倒裳衣,卫亦在焉。剧问、:“少妇衣饰汝劫之耶?”应、:“然。问将奚为!”、:“将代索之。”一人剧持刀起、:“欲索,请先尝此物!”猎户举火器示之、:“此足矣相抵否?”众人闻言,俱起持刀逐之。猎户故反身东奔,行未数武,回首举火击之,被伤而仆者数人,其未伤者,益怒逐之愈急。猎户奔,且治器药入铳中,回身再击,未伤者只馀一人,因、:“请勿再发,谨以妇衣还君。”答、:“杀汝,衣将焉往?”乃哀之、:“吾朋侪俱被夷伤,剩吾一人,扶之行乞,以延残喘。庶不至死于
道路,以果犬腹。”复答、:“吾将往告州牧,’遣人相迓,自有乐境,亦无劳汝措置。”其人委刀路侧,长跪稽颡而言、:“君威名已著,吾等将以乞丐终身,何必与乞人为难?”猎户、:“悉以妇物归予,姑宥汝死。若稍匿,待予再来,泱杀不宥!”乃导致坐处,实诸囊中,举至卫上,牵之以去。复至岩下,令少妇着之,扶以跨卫,偕童子送之以归。闻此事,未有不快者。顾世途险恶,类此甚多,安得遇猎人,以快人意也与?
注:《鸟铳》及其二、三,皆选自林培玠《废铎呓》,标点为选者加。
四品老白丁 清初,康熙皇帝东游仙地姑余山。选好卫士,扮成行商模样,骑白龙驹,晓行夜宿,来到聚仙乡(今姜格庄镇、龙泉镇一带)。一天,康熙同卫士正在赏玩夏苗,突然发现一只吊睛白额猛虎,近前去打,瞬息不见,却见一彪形大汉,仰卧酣睡,鼾声如雷。康熙皇帝正待叫醒大汉,身下坐骑发现什么猛兽似的,长嘶一声,奋蹄狂奔起来。此时,被捉马喊声惊醒的大汉迅即朝马奔去。追上白龙驹,伸出铁一般的胳膊,朝马脖子用力一挟,烈马前蹄欲起不能,后蹄踢腾不止,兜了三圈,乖乖驯服。这时,康熙喊道:“老哥,歇息一会吧!”大汉见骑马人满头是汗,便向柳荫下的瓜棚一指,说:“大哥,到俺瓜棚里吃个瓜,解解渴吧。”皇帝下马,随大汉进入瓜棚。大汉选几个最甜的瓜献给客人们,康熙边吃边听大汉讲述各种瓜的口味,听得着了迷。
大汉姓周,名振国,家住姑余山下。康熙见此人性情耿直豪爽,慷慨大方,力大无穷,又有虎星庇护,认定是一将才,便慨然同他结为义兄弟。临别时,皇帝对振国讲:“我家住北京,以后有事可到京找我。”道别后,振国早将结拜之事忘却。而归京的康熙却念念不忘,便下诏振国进京。振国进京后,方知当今万岁正是柳荫下结拜的义兄弟。二人畅述良久,康熙说:“你我既是兄弟,应常来京倾谈。可你无官职,不便见朕。你想做个什么官?”振国心想,俺自幼少读书,怎能担当大任?思来想去,凡属“一”字最小,还是选个一品官吧。于是谦意地向皇帝说了。康熙听后,先是一怔,然后笑了。他知道振国不懂官衔品级,便半开玩笑地说:“朕岂能封一个当朝一品的老白丁?”振国刚要谢主龙恩,康熙帝却一本正经地说:“钦赐四品职衔朝议大夫之职,管理皇木商事,朕外赐毛驴一头,以便往来骑用。”振国就这样弄了个四品官。振国病逝后,立碑以志。碑文载:“公行一,字启东,系应璧公孙,养德公子也,而有功于吾家者,惟公之力居多,公小习诗文,未获一售。康熙初年,邀游京师,后欲出口,适皇上赏夏苗,遇公于柳荫下,与语悦之。因钦赐四品官衔朝议大夫之职,管理皇木商事,而家遂以兴。则吾祖之功,盖可忘乎哉!恐久而没灭,故志于碑阴,俾后子孙得有所考云……”
假皇帝1929年,牟平水道杭北头村韩忠文,在板子口村读私塾,由于常看一些帝王将相之书,便产生了做皇帝的念头。白天无心读书,经常疯疯癫癫像着了魔;夜间则到村外练邪法。一天,他回家打开村里戏班子的戏箱,穿上演戏用的龙衣蟒袍,俨然装起皇帝来。不久,韩忠文自称皇帝,国号“后清”,全家人留起了满清头,并封韩成基为开国元帅,韩成坤为军师,未婚妻为皇后,妹妹为皇姑……由于当时社会闭塞,村民信以为真。于是,杭北头村出了“皇帝”的消息便四乡传开。
韩忠文的姑表弟(张家沟村)跟崮头村大刀会头目王风云有来往,参加了大刀会。而王风云又是大刀会总头目王文兰的部下,大刀会得知杭北头村出了“真主”,决意前去“保朝”。是年10月,王文兰、王风云带领大刀会千余人,头裹红巾,手执刀、枪、剑、戟,杀气逼人,浩浩荡荡来到杭北头村。韩忠文得知“保朝”大军来临,慌了手脚,急忙穿着整齐,忐忑出迎。就在大刀会列队依次朝拜,高呼“万岁”、首
领下跪讨封之际,“皇帝”惊慌失措,目瞪口呆,不知如何应付,结果被王文兰看穿了他的骗人把戏,将其从宝座上揪下来痛打一顿绑走。大刀会受骗,恼羞成怒,又拉牲口,又抢东西离去。村民跟着“皇帝”遭了殃。韩忠文后被其姑表弟求情保释。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