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民俗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61
颗粒名称: 第三章 民俗
分类号: K892.2
页数: 13
页码: 137-149
摘要: 本章记述了昆嵛山当地风俗,内容有神灵崇拜,庙会,儒释道三教遗风,婚嫁习俗,丧葬习俗, 祭祀习俗,节日习俗的内容介绍。 ,,, , ,
关键词: 民俗 庙会 昆嵛山

内容

昆嵛山区第一部地方志为明嘉靖《宁海州志》智,其失则夸。”昆嵛山人生活在高山大海之间,记当地风俗:“笱节义,矜功名。舒缓阔达而足长期与外世隔绝,重农轻商,崇尚节义,重视读书,进取;忠厚守信,勤劳俭朴。
  民俗错杂,记不胜记。本志仪记昆嵛山区的特色民俗。
  第一节神灵崇拜
  山崇拜昆嵛山深广高大,动植物种类繁多,居民终其生不能走遍,不能全知,神秘敬畏之感生;昆嵛山为居民调节气候,提供绿水青山的环境,贡献花果、药物、香菇、木材……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的代代昆嵛山人,视大山为神灵,感恩之心长存。历史上百里昆嵛,山神庙很多,规制如土地庙同。有的刻虎神为山神,有的刻山神化身人形的山神。遇天灾“兽”祸,到山神庙烧香焚纸,乞求保佑。至今可见的是东北麓初村南太平顶上九神庙内有山神,人形;南麓圣经山南有山神庙,内刻虎神,老虎后两足直立像。
  巨石崇拜昆嵛山中多奇形怪状的天然巨岩,山民敬畏如神。南麓黄龙岘东刀背岭东南麓,有一天然四方巨岩倾在山脚,当地人名为“金菱石”,一代代石匠都避之、护之,视为“镇山宝”。南区葛家镇姜新庄西、滑石庵口东坡,山坳间突起一岩,高约7米,直径约3米,顶端粗广,石柱圆形,微向北斜,天然风化而成,酷似男性生殖器,人称“儿女石”、“人祖石”。乳山市冯家镇上口村东松山西侧有独石似铃,高3米许,危岩高耸,传说人可摇动,但不会倾落。村人遥指此石,说古人称为神铃石,是本村一大名胜,世代保护。爬山东端南坡,原有2.5米高的“凌凌石”,下有三足支撑,曾有人拴三匹马于石足,要拉倒此石,石不动。周围居民敬之若神,认为是古人用来镇海水的。界石镇崮山后村大路西头北侧,有一天然石硼突起,形状似蟾蜍,嘴巴向西南,正对孤山顶。有信佛者每年春节来烧香挂红彩,认为此石是“金蟾拜佛”。“佛”指孤山顶。
  古树崇拜昆嵛山区古树53株,详见本志笫一编第九章第四节表1-12。大多数古树均得居民崇拜,视为“树神”。有的古树,是建村时所栽,是村庄历史的见证,如界石镇青庄村北的蜡树,一代代传说为建村即有此树,为村北之界标,西侧一大枝遭雷劈而折去。岁月沧桑,主二干.已腐空,新枝仍茂盛。村民说树龄500年,明末建村,应不少于400年。村民视为树神,行香许愿,求福免灾,红布条挂满树枝。多数古树,是古庙遗留,如甘泉寺的流苏、无染寺的银杏、木瓜、玉兰,神清观的银杏和杜松,牛涧的银杏王等,
  本来就视为神圣物,除因战争损毁者外,庙虽拆而树犹存,均得到精心保护。不少树上挂满红绸或红布条,为求神许愿之人所为。
  龙神崇拜昆嵛山不仅南北滨海,且山涧急流众多,形成深潭与大河多处。山民俗话说“山多高水多高”,这使人们感到神奇,不可思议。西北麓苍山的九龙池,海拔500多米,终年湍流飞瀑,人们在山下建龙神庙,每年在这里举行山会;在山巅建龙王阁。无染寺太古河东岸,建秃尾李龙王巨型雕像,香火鼎盛,乞求风调雨顺。宋村北山建李龙王庙、龙母坟,每年三月初二和六月初八为龙母和李龙王生诞,开山会。2008年三月初二,来自全国各地的18万人与会,祭奠龙母,观看京剧“李龙爷”及民间杂耍。南麓的圣经山上亦有小龙王庙,三石板立身,后石刻龙王浮雕,顶为一体的小屋殿顶。山神、水神同处一山,蔚为奇观。1995年8月17日午夜,大雨滂沱,电闪雷鸣,昆嵛山南麓长山之阳“椅子圈”处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冲出长约500米、宽4~8米、深2~3米的沟河,山水湍急。数日内,包括邻县每天上百人前来观看,认为是“龙翻身”所致。有的取溪水治病,有的在山上未滚下的巨岩上缠绕红布,求免灾赐福。清咸丰年间,因为捻军见昆嵛山口有人设防,未能东进。大山以东居民免受战乱之苦,认为是李龙王显灵,保佑乡民,驱走捻军,故在界石村北2500米建龙显庵,在张皮口北的虎山上建李龙庙,在背眼西山口建龙王庙。虎山上的龙王庙是附近牟平、文登百姓天旱求雨“最灵验”之处,口碑至今不断。
  动物崇拜黄鼠狼。信黄鼠狼能“谜”人,使人神经错乱,时笑时唱。利用民众迷信心理,巫婆神汉专设神龛供奉“黄大仙”。人们畏之、敬之。20世纪60年代后,此俗渐止。
  狐狸。敬奉“狐仙”,相信狐狸年久得道成仙,成精。传说一狐仙在北京经商,经营珠宝店,发大财,总是热情接待进京的胶东人。约在明清之际,商业物流大兴,希望经商发财者大多信奉“胡三太爷”,就是狐狸大仙。昆嵛山极顶有座小石庙,额刻“胡三太爷庙”。20世纪50年代初尚存。葛家镇吕家上口东有“端午山庙”,供奉胡三太爷,1938年前,每年五月十五日前后有三天庙会,香火很盛。界石镇晒字村北山有狐仙洞,洞前有“狐仙大太爷之位”“狐仙三太爷之位”等石碑耸立,至今香火不断。该镇青山顶上,至20世纪70年代仍有只老狐狸,传说能学人语。昆嵛山西北的岿山上有狐仙洞。
  刺猬。过去被认为是神兽,谁家草堆粮囤有刺猬做窝,谁家就发财,粮草用不完。所以春节蒸饽饽时,每个孩子都分一只“刺猬”形的饽饽,除夕还要用豆“喂”它。
  蛇。俗称“圣虫”或“剩虫”,据说是谁家若发现长了红冠的小蛇,主家运兴旺。正月十五捏面灯时,收获季节的月盘上都盘着一条“圣虫”,蒸熟后,置于粮囤上。平时老人教育子女,上山
  不要伤害长虫。至今人们梦见蛇,认为次日要发财、交好运,说“蛇”是“钱串子”。
  蛤蟆。俗称“疥疤子”、“癞蛤蟆”。佛教徒敬为“金蟾”。俗人也喜欢它吃害虫,所以正月十五捏豆面灯时,总要捏几只蛤蟆灯放在门槛下、锅台后,使外面的虫子进不来,家里的虫子、苍蝇被吃净。传说蛤蟆能“叠道”,能把路折叠起来,一步跨过去。人们在田间劳作,上山路上,遇见蛤蟆都不伤害它。
  喜蛛。家庭房梁、屋笆下常有一种小蜘蛛顺丝落在半空,人们视为喜庆之物,故称“喜蛛”。见它落下来,人们就要呛道:“朝报喜,夜报财,正晌午时客人来。”
  喜鹊。俗称“鸦鹊”。如果清早喜鹊朝谁家叫,人们认为就是给谁家报喜。传说喜鹊在七月初七全都飞上天去应差,在天河上搭鹊桥,供牛郎织女相会。
  鲸。沿海渔民和航海者视鲸为神物,传说它是龙王爷的保驾大臣。20世纪60年代以前,每年南海都有“龙兵过”,就是虎鲸群路过,渔民见到“龙兵过”,所有船只都避开让路,焚香烧纸,敲锣打鼓,向海里撒大米、馒头,为龙兵添粮草。鲸群过后,渔船、货船恢复作业或航行。有数次,有巨鲸不知为什么戗滩搁浅,渔民纷纷设法让巨鲸返回大海,但都未成功。
  第二节庙会
  相传,昆嵛山区庙会山会始于元代,至清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1938年初,日军侵入烟台、威海,日军飞机对城乡狂轰滥炸,民不聊生,庙会山会停办。1990年以后,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少数庙会山会陆续恢复。
  “天下名山僧占多”。昆嵛山区风景旖旎处,有寺庵宫观百余处,清末以前规模较大的均住僧尼道士,长年香火不断。多数道观和少数寺庙以某种名目(如某神生日)举办大型集会,以敬神、愉神为主旨。除焚香纸、祈祷神灵赐福免灾以外,有传统的文化娱乐节目表演,如扭秧歌、唱对台大戏,扮活报剧,高抬阁、跑马、武术表演等;这实际上是闭塞的农村一年一度的文化节,吸引男女老少一上万人,最多达10万人。庙会山会又是一种大型的物资交流会,不仅有出卖会众喜爱的小吃、水果、糖瓜、糖球等,还有多种玩具,文房四宝,针头线脑,布匹、衣物,乃至农具、骡马,吸引东三省和江南客商来参与交流。乾隆年间,石岛率先开埠,南北物资交流活跃,庙会山会也规模空前。届时,不仅男女老少,包括平表2-1日不出门的姑娘媳妇,也都打扮得花枝招展,结伴逛会,可谓万人空巷。规模比较大的有岳姑殿庙会,回龙山庙会,人数达5~10万人。昆嵛山区会期多则五天,少则一日,由庙宇有关各村会首组成总会,由总会首全面主持,一般都能使成千上万人秩序井然,尽兴而归。
  第三节儒释道三教遗风
  儒风昆嵛山南麓长学山阳,东汉大儒郑玄曾客耕教读于此17年,流风余韵代代相传:“至今东鲁遗风在,十万人家读书声。”清康熙年间,南区泽头镇徐家村徐士林和母亲讨饭到山里晒字村遇黄文周夫子,徐士林被收留,苦学成才,先后考中举人、进士,官至江苏巡抚,成为昆嵛山人的榜样。至今,不论穷富,家家都把读书上进当作育人的首先选择,再穷也要供孩子读书。文、牟两县在科举制度时期,中进士者有200多人。日社会,一般农民,都信守“珍惜字纸”之规,凡有文字的纸不能践踏,更不能当手纸。凡刻字的石头,恭敬放置,不能随便往家里摆放。有考中秀才或当今考中大学的,亲朋来贺,送礼送钱,有困难的政府出钱资助。儒风还突出表现在重“礼仪”上。昆嵛山人家家都讲尊老爱幼,特讲孝道,不孝的人全村瞧不起,结友不交逆子(不孝子)。年节或共事宴请特讲坐席位次,多客宴请专人负责“安客”。日时用“八仙桌”,桌前二人为陪客,上菜劝酒;桌后为“后瞅”,是末位,可以随便些;陪客的右上手为首席,右第二人为二席;左上手为三席,第二人为四席。主客不动筷,他人不能先动;主客不喝酒,他人不能喝酒。如果坐错了席位,有时会引起麻烦,客人不入座。新中国成立后,又逐步形成公事宴请,一般用圆桌,迎着上菜的门,坐着“主陪”,主陪对面是“副陪”;主陪右一为主客,左一为二客;副陪右一为三客,
  左一为四客。余下两旁随意座。
  昆嵛山人受儒家忠义思想熏陶极深,加上高山清流的熏染,特别是元末至1945年连续不断的反侵略战争的锻炼,历代多出忠直之臣、义勇之将。这些历史人物,性格比花岗岩还硬,品质比昆嵛山水还要清纯,忠诚守信,是昆嵛山人的特色。就是在抗日解放战争中,这里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的根据地,是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的骨干力量。在抗日战争中,昆嵛山是抗日第一线,打过无数次仗,为了兵工生产,山中直径10厘米以上的树木被砍伐殆尽,文、牟、乳三县就有1.5万余优秀儿女为缔造和保卫新中国而英勇献身。解放后,守卫京师的8341部队,绝大多数是胶东兵,是昆嵛山人。全国著名的侦察英雄杨子荣、传奇式的昆嵛山红军游击队领导人于得水,都是昆嵛山人的杰出代表。现仅副军、副省职以上的干部就有200余人,其中上将二人。
  释风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中国。到隋唐时,昆嵛山区佛教的禅院、尼姑庵就遍布山中。虽然清末衰微,僧尼还俗者多,但至今佛教的遗风仍存:有不少人仍信菩萨,家中摆着观世音像,节日敬香,希望菩萨保佑一家幸福安康。有些人相信修德行善,积德于来生。1949年以前,家中殡葬老人,请僧道奏乐,超度亡灵;五月五日端午节,男女老少“逛庙”或“串庙”,入庙进香乞福求子等。甚至女孩子的“拾君”游戏也来自佛教的传衍。
  附:“拾君”小考
  1980年以前,女孩子用五粒磨光的方形石子,翻在手背上,再翻下来,取一粒在手,扔半尺多高,同时分次拾捡地下的石子,口中哈哈有词:“磨罗孟子,四级子;先拾单,后拾三,……”一般二三人一起游戏,但不解其中含义,所以做此游戏,并不避讳原来每个石子,当做一个“磨罗合”,或“磨合乐”,佛经称“磨喉乐”,即梵文“磨喉罗”的讹音,原指佛教神名,称“磨喉罗迦”,是“天龙八部之一”,本是大莽神,人首蛇身,也可称“罗喉罗”,是释迦牟尼的亲生儿子,原意是“覆障”,因他在母腹7年而生、他资质聪明,15岁出家,在佛的十大门生中排行第一。传入中国后,是嗔眉媚眼的小儿手持荷叶的形象,在唐宋间演化为“七巧”节妇女们用它娱乐求子的风俗。元代僧人圆至注引《唐岁时记事》:“七夕俗以腊作婴儿形,浮水中以为戏,为妇人宜子之祥,谓之化生。”可知唐朝用蜡做男孩,此后演变为精致的工艺品,价值昂贵。又庙会期间,有人用胎模制成彩绘的泥孩儿(泥娃娃),姑娘、媳妇争相购买,演化为一种玩具。何时演化为女孩“拾君”“拾磨乐合”“磨合乐”的游戏,有待考证。1980年后,民众生活水平提高,老师与家长阻止学生在地上玩“磨合乐”,嫌不卫生,此俗渐止。但大多数人不知为什么只有女孩拾“磨合乐”游戏,不知与生殖崇拜“宜
  男”有关。
  受佛教影响,每年正月初十为“石头节”,就是祭石头的,是石头的生日,民间又讹为“拾掇节”,把过年剩下的饭、菜、饽饽等都在这天“收拾”掉。每年农历十二月初八日过“腊八节”(详本编第二章第六节)。解放前,为了让儿子存活,不夭折,往往取乳名为“和尚”,意味受佛教保佑,更有甚者,把幼子抱到寺庙里履行一定仪式,将孩儿“舍”在庙里,多数并不住庙,只是个名誉而已,也是图孩子长命。
  道风道家影响更为普遍。道家许多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转化为民俗,代代相传,蔚成风气。除上述的丧葬要请和尚道士诵经修福,超度亡灵,以道观为基地,举办庙会外,岁时节令,天灾时疫,要请道士举行斋醮祭祀,求福免祸。二月初二日过土地生日,五月十三日过关帝生日,八月初三日过灶君生日,三月初二日李龙母生日,六月初八日李龙王生日,等等,成为民间惯例。清乾隆朝起,工商业大兴,行业神崇拜盛行,其中多为道教尊神,如铁匠敬老君,染匠敬梅葛仙翁,刺绣敬妃绿仙女,墨匠敬吕祖,乞丐、剃头匠敬罗祖大仙等。昆嵛山岳姑殿住持丛诚仁牵头,组织道士8人,在1927~1937年间,每年一次到文登竹林村设坛祭祷,供斋醮神,以求福免灾,称“建醮”,又称为“竹林会”。
  第四节婚嫁习俗
  清代以前,境内城乡基本沿用古代婚礼,称“六礼”,即“纳采”(送礼求婚)、“问名”(询问名字和出生日期)、“纳吉”(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约定婚期)、“亲迎”(新郎往迎新娘)。其中的细节虽稍有改变,但大体上是相同的。
  下柬即古礼中的“纳吉”与“纳征”两个过程的综合。“柬”指柬贴,是流行于胶东一带的极为特殊的婚约:上面只有“姻弟某某顿首拜”几个字,实际上只能算是两家亲戚互相拜访的“拜帖”(如今之名片)而已。但日久成俗,它竞成为本地的一种合法婚约。
  通日即“请期”,但是都由男家择好日子,而女家则必须如期照办。由于迷信思想的约束,必须由“择日先生”按照清政府所颁布的《时宪书》与《通书》的规定择取“日月合德”、“阴阳不将”的吉日,并将一切避忌(如送客忌蛇鸡牛三属相,新人入门时孕妇、寡妇要躲开,路过桥梁池井要以红毛毡遮蔽等等)开列于红纸之上,贴于男家壁间,同时分送一份给女家。
  亲迎结婚时一般用肩舆(花轿),兼用鼓乐,也有用轴子、人力车和自行车的。一般是当日晨男到女家迎娶;昆嵛山南麓新娘入门时,正房门槛上要放置一个马鞍,新郎、新娘都跨鞍而过。新娘入洞房时,要踏过面糕上床,名为“步步登高”。
  闹房昆嵛山北区等处,有一种传统规定:凡长辈与同辈年长的人,都不许进入新房。如有混进去的,女伴就会暗告新娘,只要新娘叫他一声叔叔或哥哥,那人就会面红耳赤赶紧退出。因此,闹房只限于年幼小辈,也就不会太失格。但不少地方,闹房不分大小,有时出格。
  建国后,提倡婚姻自由,男女双方经人介绍后,约定日期,见面交谈(当地人叫“过目”,
  一般多在介绍人家中)。如彼此满意,即由介绍人领女方到男家“看家”,午饭必吃“面条”,意为“定亲”。如女方同意,择日到男家认亲,女方开始对男方的父母叫爹、叫妈,而男方的父母也当面授予女方以礼物或现金,称为“压腰”。然后男家再把正式聘礼(分为两种:一是时髦衣料,是现金)送至女家,观水、埠西头一带有送50千克猪肉为聘礼的习俗。这时就算正式订婚了(一般称为“定亲”)。此后即可到政府登记,择日结婚。所择好日,一般是“五·一”、“十·一”“元旦”等国家规定的纪念日;也有把农历每月的逢六之日当做“吉期”,这是因为习惯上以“六”为“顺”,所以什么事都讨个“六六大顺”。交通工具由花轿、轴子、自行车发展到双排座汽车、面包车、轿车。历届政府曾提倡青年喜事新办,各级团委、妇联组织各单位结婚青年举办集体婚礼,备茶、糖果、瓜子等,由有影响的人当主婚人。主婚人和新郎新娘分别讲话,根据不同时期,所在单位赠给书籍或劳动工具等。也有旅游结婚的。但多数人仍大操大办,大张宴席,花费数千元上万元。此风有增无减。
  第五节丧葬习俗
  备丧初丧旧时,境内居民重视对亲属的治丧,以显孝道。老人年满六十称享寿,年过五十,子女便给老人准备送老的衣物、棺木。棺木通常称“寿材”,其用材和规格,视丧主经济条件而定,上等材用柏、楸等木,一般为松,次者为柳。寿衣件数忌双喜单,多为上衣5件下衣3件,以棉衣为主。临终前,儿女要为老人沐浴更衣(穿送终衣服),并将其移至正屋明间,在亲属守护下,度过弥留时刻。死后,丧主须立即差人讣告亲友,称“报丧”。死者通常在当日入棺,称“入殓”。入殓前,子女按长幼次序为死者净面,瞻仰遗容,向遗体告别。入殓后,灵前摆好供桌,亲族邻里结伴前来吊孝,男子平辈行一叩礼,晚辈行三叩礼,女子跪着放声痛哭。子女日夜守灵,以尽孝道。从死者当日起,每日三次由子孙到土地庙烧化纸钱浇奠汤水,称“报庙”。20世纪70年代实行火葬后,备丧从简,当日丧主差人报丧之习仍存,以让亲朋好友参加遗体火化前的告别仪式。
  发殡完葬旧时,死者停柩第三天出殡,俗称“排三”。此期间,丧主要备好“纸活”(用纸、条扎糊成各种造型),如金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牛马车轿等,请好吹鼓手、抬杠人和司礼先生,平民百姓只请点主,出殡仪式由司礼先生或点主主持。启灵前,孝子(或由点主代替)在灵前宣读祭文,行三拜九叩礼,然后引灵柩出门,出殡队伍随灵柩起行。墓地通常请阴阳先生预先选好,墓穴为南北走向,四壁用砖石砌成。下葬前,由孝子把“五谷囤”(盛有五谷杂粮的陶罐)放至墓壁的龛内,并绕墓地一周,抓泥撒在棺顶(称“抓土”),然后上土筑坟。新坟筑成后,上方插孝杖,坟前留下小墓门放魂幡。下葬结束,孝眷从茔地礼成归来,孝长子将神主请于堂上,行三拜九叩礼,至此葬礼完毕。20世纪50年代后,部分山区一带仍保留1日有殡葬习俗外,一般地区基本革除。
  葬后祭奠葬后第三天,死者亲属为新坟添土,谓“圆坟”。从死者故日算起,每七日,亲属要到坟前举行祭奠仪式,谓“烧七”,至七七止,其中五七为大奠,三七、七七为次奠,其它七为小奠。死者逝后第一百天,孝子孝眷要到坟前祭祀,称“过百日”。死者过世三年内,遇其诞辰和逝世之日要到坟地举行祭奠,诞辰日祭奠称“过生日”,逝世日祭奠称“过周年”。待死者第三个周年过后,子女不再守孝。葬后的祭奠活动沿袭至今,但规模较旧时从简。70年代后,火葬渐成习惯,一般人死后,亲朋好友送花圈,家属和子女戴黑纱,将死者运至火化场。火化后将骨灰盒或存放或自找闲地掩埋,垒小土堆为坟,有的在坟前立碑。每逢“过七”或“周年”,必到坟前烧纸祭奠。
  第六节祭祀习俗
  清末到民国初期,祭奠祖先是家族中的大事,其形式有家祭、庙祭、墓祭之分。
  家祭远祖设“族谱”,俗称“宗谱”或“家谱”,上写祖先名讳,悬挂墙上。近祖设“牌位”,俗称“神主碑”,按辈分依次排列于桌上,长辈居中,晚辈居侧。供品除糕点、酒、鱼、鸡、枣饽饽等外,讲究“猪头三牲”。一日3次焚纸烧香、跪拜,全由男人参加。家祭多在农历春节、正月十五日、七月十五日(中元节)、冬至和新亡的亲人忌日举行。最隆重、时间最长的是春节。此俗沿至1958年。1980年以后,部分农民恢复家祭,但形式从简。
  庙祭在家庙中举行。家庙又称“家祠”、“宗祠”、“祠堂”。建国前,境内大姓家族都设有家庙,内藏先世遗像、谱牒、木主。每届春分、秋分时致祭。后来通行春节间举行,由长者率族人同往,按辈分依次焚香奠酒,行三叩礼。于20世纪50年代末废。
  墓祭在坟头上压黄表纸,于坟前设供、焚香、烧纸、奠酒、叩拜。亲人新亡、圆坟、过七、过周年,墓祭频繁。3年后,清明节、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日)和十月初一扫墓,年三十“请年”、农历正月十五“送灯”,举行墓祭。此俗于20世纪50年代末废,80年代初部分农村恢复。
  祭扫烈士墓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至今,每逢清明节,干部、师生及各界代表祭扫烈士墓,已成习惯。第七节节日习俗
  境内流行的节日有传统节日和新兴节日之分,传统的节日按阴历确定;新兴节日为国家规定或国际通行的节日,按阳历计算。
  传统节日
  春节。是阴历除旧岁迎新春的日子,建国前称“过大年”。1949年9月27日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将阴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境内俗称“过年”。春节是昆嵛山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居民在节前半个月缝制新衣,打扫卫生,蒸饽饽、豆包,置备年货。除夕日(上年最后一天,俗称“年三十”),早晨食用多种蔬菜做的隔年菜和高梁米饭,取“隔年发财”和“粮食高产”之意。早饭后,家家户户打扫庭院,贴春联、挂年画,把水缸挑满水,备足三日柴,院内搭起“天地棚”。中午,屋内挂家谱,请神主,摆供桌,燃插年香,鸣放鞭炮,到祖茔“请年”。后举家团坐,盛宴欢庆。入夜,阖家团聚守岁,至午夜,院内设祭“发纸”,鸣放鞭炮,叩拜天地、祖先。祭毕吃年夜饭(称为团圆饭),欢庆新岁开始。少数山民年夜饭为大米饭(隔年饭)。正月初一早晨,穿新衣,戴新帽,晚辈向长辈拜年问好,长辈向未成年的晚辈分发“压岁钱”。然后,放鞭炮,吃饺子(饺子形状似元宝,吃饺子有盼发家致富之意。还有在饺子内包有8枚硬币8枚红枣,吃着硬币意为年内发财,吃着红枣意为走红运)。早饭后,族人邻里互拜祝贺,旧时拜年兴磕头,现时一般互祝“过年好”、“过年发财”。春节期间不扫院子,不泼水,不外送垃圾,不动针线活儿,忌说“碎”“死”“完”等不吉利的字眼。初三拂晓(亦有在初二晚上或初三晚上)落家谱,撤供品,大门外鸣鞭炮化香纸,谓“送年”。即日起走亲戚,旧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看丈母”之俗,现已无此限。自正月初一起各种民间文艺活动如踩高跷、跑旱船、要黑驴、舞龙灯等开始串街走巷演出,节日气氛直延续到正月十五。20世纪60年代起,政府号召过“革命化”春节,祭神、祭祖之俗逐渐革除,其它风俗大都沿袭。节日期间,农村组织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给烈军属、转退军人贴春联、挂光荣牌,
  邀请回家探亲的人员及老干部开团拜会等活动。80年代后,烟放鞭炮、烟花之风年胜一年、晚上全家团聚观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文艺晚会。依国家规定,春节放假三天。
  元宵节。阴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时值一年中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又与春节相接,一直是民间较隆重的传统节日。旧时,家家户户用黄豆面团做成各种各样的象征十二月和家人生肖的面灯,不做面灯的则以小蜡烛代之。傍晚先到祖茔送灯,一坟一灯,焚香化纸,鸣放鞭炮,酹酒祭奠。回家后点燃面灯,以燃时长短和灯花大小预测天气旱涝和五谷丰歉,每人的生肖灯代表每人当年的时运福祸。水缸中放“蛤蟆灯”,视蛤蟆走向而卜哪方太平。粮囤上放“圣虫灯”,祈粮满囤。大门口放“猴灯”,以避瘟邪。富裕人家及宗族祠堂则张挂彩灯。村内的“火神庙”处,用苇席搭起气势壮观的灯棚,悬挂和摆放各式各样的花灯,供人观赏。月夜,民间舞蹈、龙灯游街串巷,男女老幼素以观灯大饱眼福为乐。此节日忌讳第一年的新媳妇在婆家过节,谓之“躲灯”。元宵节要吃元宵(一种圆形的甜美面食),取阖家团圆生活甜蜜之意。建国后,灯节习俗日渐从简,迷信色彩革除。80年代,城镇组织秧歌队沿街公演,晚间举办灯火晚会。1982~1985年元宵节日,地方政府组织空前大型灯节晚会,各县展出彩灯300余盏,连续6日,观者达10万余众。农村闹元宵则兴放焰火,耍“龙灯”,骑“黑驴”,跑“旱船”。80年代起,居民元宵节食元宵之习日盛。进入90年代,临近城区的乡镇农民秧歌队每年元宵节都进城表演,热闹非凡。进入21世纪,元宵灯会更加火暴。
  春龙节。俗称过“二月二”“龙抬头节”。一意为虫类蛰动复苏,适宜耕作;一意引龙呼水,祈求雨足年丰。阴历二月初二日黎明,户户早起,撒草木灰于庭院墙壁基部,屋内所有角落燃香熏照,称之“熏虫”(牟平区是在二月二日晚上),驱毒蛇、害虫出宅,以避虫蛇咬。在院内和场园,用草木灰在地上划粮食囤子,谓“打囤仓”,象征五谷丰登。妇女用各色花布剪成小方块做成“龙尾”,挂于屋下寓有“避邪”之意,挂在儿童肩上,意为“望子成龙”。男孩多在此日理发,称“剃龙头”。早餐食春节间特留的面食——“圣鸡”,寓除害之意,此俗在民间沿袭至今。
  清明节。为农时节气,也是祭祀节日,时在阳历4月5日前后,为民间重要传统节日。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旧时,多冷食不动烟火。因与清明节相连,久之,人们把它联系在一起,形成了清明节“扫墓”“上坟”的风俗,寒食之俗自然废止。清明节早饭吃饽饽佐大葱,脱棉衣换夹衣。饲养大牲畜之家,是日要以大豆、麦麸及饼粕犒劳大牲畜,不能使役。早饭后,妇女头插柏树枝叶,盛妆到野外“踏青”和喜聚街头荡“秋千”。午饭前,要到祖坟拜扫,剪除荆草,供上祭品,焚化纸钱,为坟墓添土。建国后,人们又赋予清明节之新意,党政机关干部、学校师生、各界人士到革命烈士陵园和烈士墓前敬献花圈,缅怀先烈,举行入团、入队宣誓,成为进行革命传统教育之节日。
  端午节。为民间较隆重的传统节日。阴历五月初五日,早饭习食鸡蛋、粽子或大米饭,一说是为纪念屈原;二说是为驳邪防病。是日凌晨户户采艾蒿、拔新麦悬于门框上,采桃枝系布猴挂于街门檐前正中,意为避邪。采艾蒿、藁本(俗称藁麦)、鲜花、红芯柳泡水洗手洗脸,言年内不遭虫咬。儿童的手腕脚脖系五色线称“搿五索”,胸前戴红兜儿,肩上佩戴用彩色苘麻扎的小笤帚,谓“免瘟疫”。妇女头插藁本枝叶,着盛装到庙宇观神像,称“端午串庙”。建国后,庙宇神像拆除,“串端午”之俗废。门框上悬挂桃枝布猴和儿童“搿五索”、戴小笤帚之俗仍存,其它节俗也沿袭至今。
  六月节。俗称过“六月六”。阴历六月初六,时值麦收刚过,为庆贺丰收之节,家家用新麦蒸面兔儿,有的用百合花粉将面兔儿染成黄颜色,
  中午食用。此俗其源有二说,一说蒸“玉兔”让月宫嫦娥关照人间平安;二说境内古代野兔多,庄稼常被野兔吃掉,家家于此日蒸面兔食之,祈求除掉野兔保护庄稼丰收。旧时是日,农家均请回己出嫁的老少姑娘盛情招待,俗传“六月六,请姑姑”。至今,境内农村仍沿袭蒸面兔儿之俗。
  乞巧节。俗称过“七月七”。传说阴历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天河相会日。家家以白面烙成花样奇巧的小面果,称巧果,香甜可口,邻居互赠相食或馈送亲戚朋友。青年妇女各拿自己的针线,相聚在星光下展示针线活儿,向织女星乞求智巧。今乞巧之俗止,吃巧果之习日盛,且巧果之质量非昔所比。
  中元节。阴历七月十五日称中元节。是祭祖的日子,亦称“鬼节”。旧时,家家置办新鲜瓜果,上午,各户屋内请神主,设供桌,摆瓜果等祭品,焚香纸祭祀祖先。午饭前到祖坟烧纸祭拜。20世纪70年代后,此俗已废,当日仅吃水饺以表纪念。
  中秋节。因恰值秋季之半的阴历八月十五,故称中秋节,俗称“过八月十五”,是传统大节之一。此时农业年景大局已定,欢庆“中秋节”也就是庆贺一年丰收之意。更因中秋的月亮分外明,中秋赏月之俗自然形成。月亮正圆,使人们想到一家人的团聚而把此日当成一个团圆节,节日吃的糕饼,也都做成圆形,称“月饼”。是日晚,农民素来就有“八月十五月儿圆,西瓜月饼敬老天”之举,月下,阖家聚宴,酒肴丰美,一边赏月,一边分食月饼,庆全家团圆幸福。出门在外的人,此日也尽量争取回家团聚。
  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根据古代阴阳五行学源说,九是阳数,九月九日,月日都是阳数,故称重阳节。此时正是秋高气爽,气候宜人,旧时仅绅士们登高饮酒,观景赋诗。普通百姓选此日用秫米做酒,有“九月九过重阳,秫米做酒满缸香”之说。建国后,此节因时值“三秋”大忙季节,农民只改善一下生活表示庆祝,并以此日阴晴占卜年成丰歉。俗说:“重阳不下(雨)盼十三,十三不下半冬干”。1988年,国家将此节定为老人节,每年此日,境内各地开展敬老活动,祈愿老人晚年幸福。
  寒衣节。俗称“过月一”,为冬祭节。阴历十月初一,为祖坟添土压纸或挂纸,谓“上坟”,意表天气渐冷为故者添“被”加“袄”。旧时此日为“辞工日”,因此时农活大致告歇,雇主在这天辞退长工。60年代后,“上坟”之俗逐渐革除。20世纪80年代农村又兴,但礼仪从简。只是在此日改善生活,庆祝丰收。
  冬至节。冬至为农事节气,意为寒冬已到。是日,居民习食用6样菜包的水饺,有“冬至饺子夏至面”之俗。另外,早、午、晚三餐中必有一餐要蒸食,称“蒸冬”,谓“过冬不蒸,扬场无风”。此俗今已除。
  腊八节。俗称阴历十二月初八日为“腊八节”。据传此日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各佛教寺庙俱舍“腊八粥”以示纪念,此俗流传民间成为民俗。此日晚饭,农家用米、豆、花生仁、栗、大枣等8样粮果加糖同熬成粥,称“腊八粥”,营养丰富,味美异常,喝起来别有风味。如今喝“腊八粥”,已成为农民一年辛勤劳动,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合家欢乐的庆祝会餐。此日,民间有打扫房院的习俗,传说这天神仙离位,鬼神不忘,可以任意打扫房院的各个角落。
  祭灶节。俗称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旧俗是送“灶王爷”上天。灶王,也称灶君,是传说中的厨房守护神。他掌管一家祸福,并将这家一年所作的好事坏事上报天廷玉皇大帝。是日傍晚,从灶后墙上揭下旧“灶马”(类似年历画),特意供奉麦芽糖瓜,给灶王爷嘴上抹蜜,送它上天,谓“送灶”,希望“灶王”上天言好事,下界降吉祥。除夕之夜,换贴新“灶马”,意为将“灶王”迎回。60年代后,其俗渐止,但仍为民间改善生活的节日,成为过大年的先声。
  新兴节日
  新年。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
  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将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俗称元旦或阳历年)。早晨升国旗,机关、团体、学校、企业单位,放假1天。各家均改善生活。20世纪80年代起,单位、个人兴起互送贺年卡、贺年信之风。农村只在此日改善生活,以示新年伊始。青年多把新年作为订婚或结婚的佳日。
  国际劳动妇女节。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规定3月8日庆祝国际妇女节,俗称“三八节”,妇女放假半天。每年是日,妇女组织均举行集会庆祝和开展有意义的纪念活动。
  国际劳动节。1949年12月,政务院规定5月1日庆祝国际劳动节,职工放假1天。此日,各级工会组织工人举行集会和举办文艺演出等庆祝活动。80年代后,渐改为小型、分散的游园活动,一般单位装饰彩门,悬挂国旗。城乡居民家庭都改善生活。青年多将此日选为结婚佳日。
  中国青年节。1949年12月,政务院规定5月4日为中国青年节,青年放假半天。此日,共青团组织均举行不同形式的活动,诸如报告会、文艺晚会、智力竞赛、上街头做好事等,以示纪念。
  国际儿童节。1949年12月,政务院规定6月1日庆祝国际儿童节,此日,学校师生统一举行各种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的文艺和智力活动。80年代后,农村幼儿园增多,儿童过节空前兴盛。
  中国共产党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日,人民习称“党的生日”。1949年前,境内共产党组织秘密举行纪念活动,建国后,此日党组织悬挂党旗,组织党员举行各种纪念活动。还利用此日组织青少年接受党史和革命传统教育。
  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纪念日。8月1日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日,境内自1941年各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后,开始举行纪念活动。建国后,每年“八·一”建军节前后,军民开展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活动,并于当日举行军民联欢晚会和开展军民联防演习等纪念活动。
  中国教师节。1985年1月21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九次会议决定,9月10日为教师节,教师放假一天。每年教师节期间,社会各单位开展尊师重教活动,并向学校捐赠物品,学校举行师生联欢等形式的庆祝活动,学生向老师赠送贺节卡。
  国庆节。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纪念日。节日前夕,各单位即开始清扫卫生,装饰门庭。节日期间,机关、学校、团体、企业放假两天,各级政府各单位悬挂国旗、彩旗。80年代前,多举行游行,召开庆祝会等,20世纪80年代后,多组织小型多样的游园文艺晚会。公园举行大型群众文化游园活动。此节为新兴节日中欢庆气氛最浓的节日,家家改善生活,男女青年结婚多选此日。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