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古代居民生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59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古代居民生活
分类号: C913.31
页数: 3
页码: 134-136
摘要: 本节记述了昆嵛山的古代居民生活,分别是新石器时代,夏商周三代,秦汉时期,隋唐宋时期,金元时期,明清时期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古代居民 新石器时代 昆嵛山

内容

新石器时代距今6300~4400年,先民在昆嵛山区泽头镇大宋家,南黄镇北斜山、西珠塔、西泽水,下初镇西庄、西泊,留下大面积大汶口文化遗址,曾出土石器、陶器及纺轮和纺轮支架等。
  北区初村镇北店子、旸谷遗址和南区冯家遗址、南黄镇陈家屯遗址,留下2.1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遗址。
  5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北区蛎蝰塔留下大面积的先人生活遗迹蛤堆顶留下大面积贝遗址,是东半岛新器文化顶盛时期。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在这里已经定居,但活动范围较小,遗址大都在沿海,人们采取海产为食,已经使用通体琢制、刃部磨光的石器,如石斧、石镰、石锛等,也开始简单的种植业和纺织业,如使用石镰和纺轮等。
  夏商周三代北区大窑镇西侧沁水河西岸照格庄留下30万平方米的夏代岳石文化遗址,距今约3600~3900年,有铜锥出土,证明早在相当于夏代时期,昆嵛山区已进入铜器时代;同期
  还有南区下初镇垒冢前遗址。
  商末周初,西部的商周文化开始影响胶东地区,生成胶东夷人的特色文化,但越往东,文化程度越低,夷人色彩愈浓,南区乳山市南黄庄遗址可为证明。
  从西周中期起,周文化逐渐成为胶东地区的主流文化,但土著文化仍顽强生存。南区南斜山古墓群代表的是较为纯粹而又面貌较落后的夷人文化。
  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胶东半岛的国家以莱国为尊。公元前567年齐灭莱,胶东半岛成为齐国的安定后方。此后,齐东无战事。这一时期,昆嵛山周边大小墓葬反映出这里生产发展,人丁兴旺。在周文化沐浴下,东夷文化特色不复存在。
  秦汉时期秦皇汉武,扬国威,多次东巡,访仙巡药,每一次都经过昆嵛山区,留下辇道山、系马山等名胜。汉代设县的地点,大多数能找到城址和居住遗址。如昆嵛山东南的昌阳县古城,西南的育犁县古城,其他遗址也发现较多的建筑、水井,甚至冶铸熔炉等遗迹,昆嵛山西解家庄镇冶头村南留下汉代铁官山之名,是汉代冶铁、铸钱之处。《太平御览》载公元前40年,汉元帝永光四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丝絮。这说明昆嵛山区居民此时已经懂得采摘野生柞茧缫丝作絮。
  西汉墓葬数量较多,占已发掘的古代墓葬的三分之二,足以证明汉代昆嵛山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西汉时期流行土圹墓,深穴高冢,地面丘陵比连相望,是一道特有的古迹风景。少数沿海地区墓葬还保留着战国晚期以来以蛎壳填埋墓穴的习俗。西汉晚期开始有砖椁墓出现,一般有数十座甚至更大的规模,说明村落为主的社会形态已经形成。
  东汉墓普遍为砖室墓,极少数为石室墓。一般的东汉墓随葬品极少,往往只有数件陶器、一面铜镜、一摞铜钱而已,说明当时经济已经衰落,葬俗日趋俭朴。
  高密人郑玄,是东汉大儒,客居东莱17年,址在昆嵛南麓长学山阳。耕读授徒著书,学徒相继己成百上千(详见卷末附录《郑玄客耕东莱考》),极大地激发和传扬了昆嵛山区居民的读经求学之风。
  隋唐宋时期昆嵛山区自东汉之后的数百年间,考古收获很少。但隋朝开皇三年中心区点灯崮东侧,因信奉“佛灯高照,引渡众生”而兴建六度禅院,是现今知道的昆嵛山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寺。此后山区的无染禅院、金铃禅院、黄垒院等多处寺院建立,佛教大兴。宋代北麓又兴建麻姑殿、麻姑冢;东麓建宫仙殿。说明昆嵛山区居民既重佛教、信生死轮回之说;又信道教神仙,向往长寿,笃信麻姑大仙。物质生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都以农业为本。靠山则种地兼狩猎;靠海则农耕兼打鱼。但灾荒特别是旱灾、虫灾频繁,山民生活艰难。著名的日本高僧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唐开成五年(840)二月一十五日,圆仁一行四人辞法华院到文登县,是日辞县西去登州,夜宿昆嵛山东北麓管山驿铺“招贤馆”,次日经肠哩口、龙泉,昆嵛山北麓。沿途见“比年虫灾,百姓饥穷,吃橡为饭”。这是对当时山区人民灾年生活的真实记载。
  金元时期昆嵛山成为全真道教的发祥地。至今尚完好的烟霞洞,是金大定间,王重阳等七真人创教之处,此后马丹阳在南麓建东华庵、契遇庵,丘处机在范园建玄都观,在烟霞洞东北建神清观,王玉阳在小昆嵛建玉虚观。全真教主张清静无为,超然物外,劝世度人。此时昆嵛山区的读书人大多皈依全真教,一般人也向往成仙得道,以此来缓解异族入侵的痛苦与无奈。这一时期,战乱多,民族压迫尤甚,居民逃来避去,颠沛流离,生产下降,生活痛苦。文城窑夼(今城南),1976年大水冲出一口古井,上覆石板,石板掀开,上刻“大定七年”字样,说明当时弃井离乡者盖好此井,希望以后能回来再用。显然,他们没能回来。
  明清时期胶东半岛海岸线长,明清两代一直是海防重点。如昆嵛山北区的金山寨,遗迹尚存,成为胶东海防的历史见证。墩堡,即烽火台,俗名烟墩,一类是主官道沿线通讯用的十里一墩,如东北区自东而西的管山铺、板桥铺、肠哩铺、卧龙铺、龙泉铺等,少数墩台寨城遗迹还清晰可见,如管山墩,牟平区的金山寨、北头寨等。宁海卫右所——奇山守御千户所所辖一烽火台(烟台),后来在奇山所城基础上兴起了现代港口城市,竞以此“烟台”为名。昆嵛山区的大部分村庄,建于明清时期,说明这一时期是相对稳定时期。但清初昆嵛山的常和尚和张家埠的张振纲领导的反清复明的武装斗争坚持十余年,经过清兵长期围攻失败。昆嵛山作为起义者的根据地,几处大寺院道观,皆因曾驻过义军而遭清军焚毁,山民也饱受战乱之苦。至清末咸丰年间,又有起义的捻军几次东进,战乱中仅牟平就有8000余人丧生,文登、荣成乡绅与知县,发动民众建起南北至海的82千米长的昆嵛石城,昼夜巡守;石城之西,今乳山、牟平近山村落,因不在城墙以内,便在山顶建“石围墙”,以居高滚石来自卫,至今仍形迹可见。
  明清时引进二玉米、地瓜、花生,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乾隆以后,石岛、烟台、威海相继开埠,中外物资交流开启,山区居民到这些海口卖出花生、豆饼,换回洋油、洋火;同时,走投无路者也大量流往东三省,“闯关东”成为一条铤而走险之路,少数人到那里伐木、挖参、开金矿,数年后回乡购地置房;多数人穷在异乡,还乡不得,独身终老于关东,血泪斑斑。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