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居民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昆嵛山志》 图书
唯一号: 150520020210013557
颗粒名称: 第二章 居民
分类号: C913.31
页数: 7
页码: 131-137
摘要: 本章记述了昆嵛山的居民分布,古代居民生活,现在居民生活的内容介绍。
关键词: 各镇概况 昆嵛山

内容

第一节居民分布
  2008年末,昆嵛山区共有人口(包括已迁出深山的林民)448005人,平均每平方千米242人。其中密度最高为东北部威海市初村镇(西半部),每平方千米322人;最低为北、西部牟平境,每平方千米198人;南区文登、乳山境,每平方千米260人。
  林民大迁移2002年11月,原零星分布于中心区密林中的46户157名林民,由烟台市政府和林场出资,统一搬迁到国营昆嵛山林场场部东南侧,既改善了林民生产、生活、教育、交通等条件,又便于林区安全管理。
  片村这是昆嵛山区居民分布的一大特点,即由于地形和历史的原因,若干行政村或自然村形成一个“片村”,均用片村村名。片村分布于北、西区和东区较多。
  枣园:位于北区龙泉镇驻地西北,狼窝与枣园顶之间,人口2671人,系东北疃、东店子、西店子、高家疃、赵家夼、王石夼、北夼、窑厂、邹家庄、孔庄等10个行政村、19个自然村之总名。夼内多产水果,清末之前称枣园夼,今简化为“枣园”。
  港崖:位于北区姜格庄镇驻地西北、金山港东南的郝家疃、邹家疃、北王家疃、金山前(孙
  家疃)4个行政村之总称,总人口3093人。因近金山港而得名。
  五合:位于北区姜格庄镇的杨家疃、楼上、南王家疃、李家疃、常家庄5个行政村之总称,人口2404人。因五村相邻,故名“五合”,今虽各自独立为行政村,但习惯上仍称“五合”。
  芦其:位于北区龙泉镇驻地东、广河西岸的杜家庄(杜家疃)、六甲、北台、西台、芦其洼(曲家洼)、杨家泉(杨家庄)6个行政村之总称,人口3231人。春秋时期〓国迫于齐,逃窜流徙,足迹遍胶东,逃至今牟平区者称“芦其”。
  大窑:位于北区大窑镇卢山西麓三八河上游,系南大窑、北大窑两个行政村的总称,人口2403人。宋初,初姓在此烧窑,称初家窑;明初,王姓由云南迁来,初姓迁走,后户数渐多,称“大窑”。
  林村:位于大窑镇驻地西。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林家疃与胡家窑、宁家疃、小宋家疃、许家疃编为一个大队,称林村大队,共1062人;1984年撤销人民公社后,各村独立为行政村,但习惯上仍称“林村”。
  吉子园:南区乳山市冯家镇东北,原有棘子禅院,明初以,后周围形成聚落,演变为“吉子园”。1956年分为4个行政村,分别称北吉子园、南吉子园、西吉子园、东吉子园,共有居民1449人。但附近人仍统称之为“吉子园”。
  初村.位于昆嵛山东北隅威海市环翠区西北。相传,明初,18村陷没于北海。灾后,文城河南毕姓率先来居,故称初村。1984年,分设4个行政村,分别称西北街、东北街、西南街、东南街,共有人口3330人。但人们仍统称其为“初村”。
  以上为数个行政村组成的片村;以下列举较多山庵或自然村组成一个行政村的例子。因山区广阔,地形复杂,昔时穷困人家给山主人或寺庙看守山林或坟茔,独户(或几户)居于村落之外,方言称“住山庵”或“住孤哨”,其中少数住在旧有的姑子庵(尼姑住房)。所以山区“庵”的分布多而广。以下仅记含四个以上山庵或小自然村组成的行政村。
  北岘村:位于北区龙泉镇驻地西北4千米处,虎山东北、岘山之东。明万历年间,周姓迁此居住,称周家疃,后村南有一自然村称岘村,遂更名“北岘村”。同时,位于该村之西山沟建小自然村,名“西沟”,在北岘村之东、虎山之北雁夼内建“雁夼”;明末,在北岘村东侧建一营寨,有人迁此,称“东寨子”。4个自然村共有人口1303人,最小的6人,合称北岘村。
  芦其洼:位于北区龙泉镇驻地东北,广河西岸,居民550人。传说明初,曲姓由蛤堆后迁此建曲家洼村,1980年7月因重名,多芦苇,改为“芦其洼”,该村西广河东岸天地庙山南一沟夼建“庙沟”村;1910年在庙沟村东北建“庙山前”;在庙山前之南、芦其洼渡槽东南端由赵姓建“赵北崖”,居民1人。4个自然村共563人组成一个行政村。
  八甲村:位于北区龙泉镇驻地东、广河东岸。相传明末殷、梁、王、贺等姓杂居,称“八家”,演为“八甲”,1980年7月,因重名改为“八甲村”;其西南有村名八甲村西山,原为刘广的沙地,故又称“沙地”、“刘广地”:八甲村南、牛劈山下,建村名“牛劈”;牛劈村南、孤石顶东夼建村名“孤石夼”。四村共有居民1252人,最小的仅5人,构成行政村“八甲村”。
  大屯圈:位于西区玉林店镇驻地东北,人口711人,元末孔姓来此山岭环抱处安村,称“屯圈”,后以村北又建“小屯圈”,故称“大屯圈”;该村北一夼内,清初建“北夼”村;“大屯圈”河东岸,清初建村称“东庄”;东庄村东建于家河村(村前有河)。4村共995人,最小村仅28人,组成大屯圈、小屯圈两个行政村。
  北宋家口村:位于西区莒格庄镇驻地东北,西双顶前,清朝宋姓来居,村南有河,为区别于河南之南宋家口,称“北宋家口”;该村之西、蚕塂东南,人烟稀少,旧时有老虎出没,故建村称“老虎窝”;北宋家口村北800米,清朝董姓
  来建“董家庵”;北宋家口东,清朝有人来看守山庵,得名宋家口东庵;北宋家口东北800米,有山口,旧有石灰窑,得名“石灰窑口子”;枕头夼北、老清河东,清朝张姓居此,得名张家庵;北宋家口西南、张家庵北山夼有洞,有尼姑庙,清初吕姓在此建村称姑子洞。7个自然村共有424人,最少村仅10人,组成南宋家口、北宋家口两个行政村。
  沙家:位于莒格庄镇驻地东,老清河东岸,清朝时沙姓驻此,称沙家;沙家村南200米,花山东南,清时有高姓居住,得名高家庵;沙家村东300米处,清朝曲姓来居,得名“曲家庵”;沙家村东600米处,清时蔡姓来居,建“蔡家庵”;明末宋姓来居,称“宋家庵”。5个自然村最小村仅3人,共615人,构成一个行政村。
  院下:位于莒家庄镇驻地东南、虎山北,崇祯元年(1628)建村,村北有寺院,故名“院下”;院下西、徐家山南,清时建“葫芦头”,后吕姓迁此,改名吕家庵;院下西、金清顶南,清末蔡姓来此看庵,故名“小蔡家庵”;院下村北、燕石口西南、垛垛山西,清末王姓居此,得名“王家庵”;院下东北、垛垛山西南,清末李姓居此,村前有烧窑的,得名“窑后”,亦称“李家”;院下村东北、垛垛山西,清末蔡姓来居,名蔡家庵;院下村东北、燕石口西南,清末曲姓来居,称“曲家庵”;院下东北、燕石口西北,清时马姓来居,称“马家庵”;院下东北、燕石口南、垛垛山北,清时文登黄龙岘村民来居,地多沙土,称“大沙地”;院下西、铁山东北,清时邵姓来居,称“邵家庵”;院下西南、铁山东北,清时宋姓居此称“宋家庵”;院下南、铁山东、旗顶西,四面环山,中间平泊,得名“南泊子,,清末马姓居此,称“马家”;院下南、铁山东、马家东南,1939年张姓居此,称“张家庵”。以上13个自然村,最小的村仅9人,南北长1000余米,构成一行政村“院下”,人口共452人。
  崖子:位于莒格庄镇驻地东南、老清河南崖,明末建村于此,遂名“崖子”;该村西北1.5千米处,于1936年迟姓迁此居住,取名“迟家庵”;崖子西北500米处,清末宫姓居此,得名“宫家庵”;崖子西北600米处,1940年巨姓居此,得名“巨家庵”;崖子东北300米、双顶子西北处,清末胡姓居此,称“胡家夼”,1930年胡姓迁走,张姓来居,更名“张家庵”;崖子东南1000米、双顶西、老清河东,清末有人居此,名“老树夼”,1958年随姓氏更名“宋家庵”。以上6个自然村,最小村仅13人,组成一个行政村“崖子”,总人口1247人。
  蒿〓:位于东区界石镇驻地西侧。明初,周姓自北陡埠来多蒿草的土岭立村,故称“蒿埔”,附近的宋家庄、爬山佃、西南河、洼夼、艾子夼、洪家店、石硼增等7个自然村均属该村,居民共2100人。
  晒字:位于界石镇西南。元朝以前,黄姓来居,东有巨石名金龙石,称村龙石晒字,清朝称晒字,亦写作“筛子”,龙石、带状窝、西北山、〓前等5处山庵属该村,共708人。
  三瓣石:位于晒字村西北。清光绪时,赵、徐、张、谭等姓相继来守庵,村北山有巨石自然裂为三瓣,故称“三瓣石”。上下天水、长石岭、小庵子、果木庵、上下山马庵等7处山庵属该村,居民共126人。
  六度寺:位于“三瓣石”西南。隋开皇三年(583)建六度禅院于此。阎、王等姓相继来居,因寺名村。苇夼、亮房、大小长夼、西南横、河圈、鹁鸽塘等7庵属该村。共420人。
  软枣林:位于六度寺之东侧。明末,王姓由帽埠〓来居时,软枣成林,故名。老虎窝、松山、山头夼、店子、后洼子、黄泥等6个山庵属该村,人口共414人。
  楚岘:位于晒字东北侧。清初,马姓由海阳所来楚岘口南立村,故称“楚岘”。师母圈、东断〓、刁山头、楚岘口、丰山后、黑石崖、野猫子窝、双庵等8个山庵属该村,居民共816人。
  桃花岘:位于晒字西南侧。元朝,江姓来桃花岭南居住,险峰环列,故名“桃花岘”。红石屋、东北山、水牛角、后河、岱虫窝等5个山庵属该村,人口共1230人。
  崮山后:位于晒字村东。元末,王姓由今环翠区来崮山之后立村,故名。刘家、西〓下、东〓下、碎石山等5个山庵属该村,共1170人。
  岚子后:位于崮山后东南。清初,于姓由崮山后来山岚之后建村,故名。处于家产之北,亦称“北产”。1976年村址按规划北移1000米。红江沟、地北沟、前豹子庵、后豹子庵、花夼、顶子夼、北夼等7个山庵属该村。共480人。
  吕家上口:位于界石镇南端。元末,吕姓由今河北省三河县来居,临山口隘道高处,故名。马槽、碎石〓、南北黄泥、崮山前怀、西沟等6个山庵属该村。共795人。
  刘家产:位于吕家上口东南侧。清初,刘姓由文城鸭湾街来于家产之南立村,俗名“前产”。南北朝阳、香炉石、西沟、獾子窝等5个山庵属该村。共537人。
  1980年以来,各村陆续开展大规模村庄建设,有些山庵居民自愿回到主村建房,散居山庵的人数越来越少,渐为历史陈迹,只剩下一些中老年人还袭住日庵。
  第二节古代居民生活
  新石器时代距今6300~4400年,先民在昆嵛山区泽头镇大宋家,南黄镇北斜山、西珠塔、西泽水,下初镇西庄、西泊,留下大面积大汶口文化遗址,曾出土石器、陶器及纺轮和纺轮支架等。
  北区初村镇北店子、旸谷遗址和南区冯家遗址、南黄镇陈家屯遗址,留下2.1万平方米的龙山文化遗址。
  57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北区蛎蝰塔留下大面积的先人生活遗迹蛤堆顶留下大面积贝遗址,是东半岛新器文化顶盛时期。
  这说明新石器时代人类在这里已经定居,但活动范围较小,遗址大都在沿海,人们采取海产为食,已经使用通体琢制、刃部磨光的石器,如石斧、石镰、石锛等,也开始简单的种植业和纺织业,如使用石镰和纺轮等。
  夏商周三代北区大窑镇西侧沁水河西岸照格庄留下30万平方米的夏代岳石文化遗址,距今约3600~3900年,有铜锥出土,证明早在相当于夏代时期,昆嵛山区已进入铜器时代;同期
  还有南区下初镇垒冢前遗址。
  商末周初,西部的商周文化开始影响胶东地区,生成胶东夷人的特色文化,但越往东,文化程度越低,夷人色彩愈浓,南区乳山市南黄庄遗址可为证明。
  从西周中期起,周文化逐渐成为胶东地区的主流文化,但土著文化仍顽强生存。南区南斜山古墓群代表的是较为纯粹而又面貌较落后的夷人文化。
  西周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胶东半岛的国家以莱国为尊。公元前567年齐灭莱,胶东半岛成为齐国的安定后方。此后,齐东无战事。这一时期,昆嵛山周边大小墓葬反映出这里生产发展,人丁兴旺。在周文化沐浴下,东夷文化特色不复存在。
  秦汉时期秦皇汉武,扬国威,多次东巡,访仙巡药,每一次都经过昆嵛山区,留下辇道山、系马山等名胜。汉代设县的地点,大多数能找到城址和居住遗址。如昆嵛山东南的昌阳县古城,西南的育犁县古城,其他遗址也发现较多的建筑、水井,甚至冶铸熔炉等遗迹,昆嵛山西解家庄镇冶头村南留下汉代铁官山之名,是汉代冶铁、铸钱之处。《太平御览》载公元前40年,汉元帝永光四年,东莱郡东牟山有野蚕为茧,收得万余石,民以为丝絮。这说明昆嵛山区居民此时已经懂得采摘野生柞茧缫丝作絮。
  西汉墓葬数量较多,占已发掘的古代墓葬的三分之二,足以证明汉代昆嵛山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西汉时期流行土圹墓,深穴高冢,地面丘陵比连相望,是一道特有的古迹风景。少数沿海地区墓葬还保留着战国晚期以来以蛎壳填埋墓穴的习俗。西汉晚期开始有砖椁墓出现,一般有数十座甚至更大的规模,说明村落为主的社会形态已经形成。
  东汉墓普遍为砖室墓,极少数为石室墓。一般的东汉墓随葬品极少,往往只有数件陶器、一面铜镜、一摞铜钱而已,说明当时经济已经衰落,葬俗日趋俭朴。
  高密人郑玄,是东汉大儒,客居东莱17年,址在昆嵛南麓长学山阳。耕读授徒著书,学徒相继己成百上千(详见卷末附录《郑玄客耕东莱考》),极大地激发和传扬了昆嵛山区居民的读经求学之风。
  隋唐宋时期昆嵛山区自东汉之后的数百年间,考古收获很少。但隋朝开皇三年中心区点灯崮东侧,因信奉“佛灯高照,引渡众生”而兴建六度禅院,是现今知道的昆嵛山区最早、规模最大的佛寺。此后山区的无染禅院、金铃禅院、黄垒院等多处寺院建立,佛教大兴。宋代北麓又兴建麻姑殿、麻姑冢;东麓建宫仙殿。说明昆嵛山区居民既重佛教、信生死轮回之说;又信道教神仙,向往长寿,笃信麻姑大仙。物质生活,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但都以农业为本。靠山则种地兼狩猎;靠海则农耕兼打鱼。但灾荒特别是旱灾、虫灾频繁,山民生活艰难。著名的日本高僧圆仁所著《入唐求法巡礼行记》载:唐开成五年(840)二月一十五日,圆仁一行四人辞法华院到文登县,是日辞县西去登州,夜宿昆嵛山东北麓管山驿铺“招贤馆”,次日经肠哩口、龙泉,昆嵛山北麓。沿途见“比年虫灾,百姓饥穷,吃橡为饭”。这是对当时山区人民灾年生活的真实记载。
  金元时期昆嵛山成为全真道教的发祥地。至今尚完好的烟霞洞,是金大定间,王重阳等七真人创教之处,此后马丹阳在南麓建东华庵、契遇庵,丘处机在范园建玄都观,在烟霞洞东北建神清观,王玉阳在小昆嵛建玉虚观。全真教主张清静无为,超然物外,劝世度人。此时昆嵛山区的读书人大多皈依全真教,一般人也向往成仙得道,以此来缓解异族入侵的痛苦与无奈。这一时期,战乱多,民族压迫尤甚,居民逃来避去,颠沛流离,生产下降,生活痛苦。文城窑夼(今城南),1976年大水冲出一口古井,上覆石板,石板掀开,上刻“大定七年”字样,说明当时弃井离乡者盖好此井,希望以后能回来再用。显然,他们没能回来。
  明清时期胶东半岛海岸线长,明清两代一直是海防重点。如昆嵛山北区的金山寨,遗迹尚存,成为胶东海防的历史见证。墩堡,即烽火台,俗名烟墩,一类是主官道沿线通讯用的十里一墩,如东北区自东而西的管山铺、板桥铺、肠哩铺、卧龙铺、龙泉铺等,少数墩台寨城遗迹还清晰可见,如管山墩,牟平区的金山寨、北头寨等。宁海卫右所——奇山守御千户所所辖一烽火台(烟台),后来在奇山所城基础上兴起了现代港口城市,竞以此“烟台”为名。昆嵛山区的大部分村庄,建于明清时期,说明这一时期是相对稳定时期。但清初昆嵛山的常和尚和张家埠的张振纲领导的反清复明的武装斗争坚持十余年,经过清兵长期围攻失败。昆嵛山作为起义者的根据地,几处大寺院道观,皆因曾驻过义军而遭清军焚毁,山民也饱受战乱之苦。至清末咸丰年间,又有起义的捻军几次东进,战乱中仅牟平就有8000余人丧生,文登、荣成乡绅与知县,发动民众建起南北至海的82千米长的昆嵛石城,昼夜巡守;石城之西,今乳山、牟平近山村落,因不在城墙以内,便在山顶建“石围墙”,以居高滚石来自卫,至今仍形迹可见。
  明清时引进二玉米、地瓜、花生,农业生产有了较大发展。乾隆以后,石岛、烟台、威海相继开埠,中外物资交流开启,山区居民到这些海口卖出花生、豆饼,换回洋油、洋火;同时,走投无路者也大量流往东三省,“闯关东”成为一条铤而走险之路,少数人到那里伐木、挖参、开金矿,数年后回乡购地置房;多数人穷在异乡,还乡不得,独身终老于关东,血泪斑斑。
  第三节现代居民生活
  战争使昆嵛山树木被伐光,使经济枯竭。但新中国成立后,在不太长时间内,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共和国专款扶持老区人民在昆嵛山区修坝垒坊近2000座,多数尚存,显著地保持了水土;
  同时压土整地,改良土壤;经过合作化运动,大兴水利,修起大型水库一座,中型水库4座,小型水库63座,有效灌溉面积20479公顷,改变了、区的生产条件,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经过改革开放,大兴商品经济,山区农业商品率极大提高,除种植粮油作物以外,还兴起苹果、樱桃、葡萄、两洋参、大棚菜、大棚蘑菇等规模化种植,大兴畜牧业、海洋捕捞业和水产养殖业,特别是山区新兴旅游业,不仅发挥山水景观、文物古迹的资源优势,还因地制宜,开展“昆嵛人家”的农家宴,兴起采摘节、踏青节、庙会、温泉疗养等特色旅游活动。新兴工业发展迅速,众多山民素质提高,走出家门甚至国门打工。乳山市冯家镇砦里村改革开放后,每年有近百人到韩国、日本打工,年人均收入20万元左右,成为山区村民致富重要途径之一。
  至2008年末,全区677村16.89万户44.8万人,耕地5.16万公顷,农村经济总收入2.07亿元,粮食年总产2.8亿千克,农民人均纯收入7863元。村村搞建设规划,改善居住环境;铁路、高速公路便利,村路、街道也整平硬化,逐步实现城乡一体化,农民吃饭讲营养,穿着讲时尚,开始与城镇居民一样实行退休制、劳保制。昔日向往的神话“隔山说话,灯头朝下”,早己成为现实,不仅家庭电话、电视、电冰箱普及,手机、拖拉机、农用车也基本普及,小轿车也开始进入寻常百姓家。全山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均达百分之百,高中入学率95%以上。多数山村居民文体活动有场所,有设施。保护山林、保护动物,绿化家园,成为多数居民的自觉行动。

知识出处

昆嵛山志

《昆嵛山志》

出版者:山东省地图出版社

本书由《昆嵛山志》编纂委员会在 2015年山东省济南市编写的地方文献内容介绍。

阅读

相关地名

昆嵛山
相关地名